《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11年01月14日——星期五...">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11年01月14日——星期五..." />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11年01月14日 - 博客 | 文學城

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11年01月14日

(2011-01-16 18:36:26)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11年01月14日——星期五

【安卡拉消息】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昨天晚間在接受半島電視台“無國界”欄目采訪時表示,“哈馬斯和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方麵的兩大主要力量,缺少任何一方巴勒斯坦都不可能有和平;另外,不讓哈馬斯參加巴以和談,巴勒斯坦的立場就得不到充分的體現,中東也就不可能實現和平。我已經把這一觀點告訴了中東問題有關四方(美國、俄羅斯、聯合國、歐盟)特使布萊爾。”埃爾多安同時還指出,“哈馬斯不是恐怖組織,他們是為保衛自己的土地而戰鬥,哈馬斯參加了巴勒斯坦大選,並取得了勝利。”

【安卡拉消息】:據媒體報道,土耳其外長達武特奧盧13日說,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裏裏於13日當晚訪問土耳其,並與土耳其總理就黎巴嫩形勢舉行會談。

【時事點評】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中國官方正式泄漏的四代戰機,極大的增強了"地方王"坐實"地方王"的信心,隨著美國相對實力不斷下降的今天,隨著中段反導,四代,空天戰鬥機等一係列高端武器的露臉不斷的拉近美國與中國的軍事實力差距,我們有理由相信,不止是中東,在世界其他地方會不斷冒出越來越"大膽"的地方王.

【美國還能怎樣】

據媒體報道,一前美國白宮官員說,布什總統沒有在卸任前批準售台F-16C/D戰機是一大失策,因為中國對美國售台武器劃的紅線越來越深,對美國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奧巴馬總統要批準對台軍售也越來越難。

該前美國白宮官員說,布什總統沒有在卸任前批準售台F-16C/D戰機是一大失策,因為中國對美國售台武器劃的紅線越來越深,對美國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奧巴馬總統要批準對台軍售也越來越難。

曾在小布什總統任內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的葛林12日說,台灣對F-16C/D戰機的確有防衛上的需要,美國依據《與台灣關係法》應該賣給台灣這些戰機,但是美國遲遲不肯同意台灣的要求,他擔心這會造成《與台灣關係法》的弱化。

現任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顧問的葛林,在答複mei guo zhi yin有關中國jian-20隱形戰機的公開,是否會讓美國較有理由售台F16C/D的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他現在強烈認為,布什總統應該在卸任前將F-16C/D戰機包括在要批準的對台軍售項目內,因為他當時有足夠的政治資本來承受中國的壓力。

葛林說: “我的確認為,美國讓《與台灣關係法》因F-16的問題被做了某種程度的弱化。坦白說,我深深覺得布什政府應該在任期未了時做這件事,因為當時布什總統有足夠的政治資本和中國對他的信任來做這件事。要期望奧巴馬政府在任期一開始就做這個事並不公平。”

他說,奧巴馬政府迫於中國的壓力告訴台灣此時並非售台F-16的適當時機,這個猶豫反而成為對中國的退讓,讓中國得以對美國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將F-16C/D劃為紅線項目。

葛林說: “中國因為我們的猶豫一直將標杆拉高,告訴我們複雜的高科技武器不能被他們接受,所以他們特別將F-16列為政治目標。他們是紅線的定義者,而我們也允許中國將F-16列為紅線,這種紅線的程度已經越來越深。”

【時事點評】美國這位所謂的白宮前官員等同已經承認無法再次介入台灣問題, 隨著朝鮮半島事件的緩和,美國不斷的擺出"重新做人"的姿態,這次半官方的台海問題的"表態"相信對台灣局勢會造成不小的衝擊,台灣當局應該"仔細的"考慮未來了。

美國不斷的在中東、南亞、東亞日益顯出疲態,讓美國傳統盟友國家確實要仔細考慮"未來"了,隨著中國四代戰鬥機的曝光,讓美國F35目前處境相當尷尬,相信未來一段時間,會出現不斷關於中國四代戰鬥機的評論,但是,僅僅隻是評論,在美國實力不斷下降的今天,如果沒有新的讓盟國能產生信心的所謂高科技武器,

我們有理由相信,韓國日本等等會重新積極推動東亞一體化進程。

● 美國目前的無奈

美國目前的無奈,在美國實力不斷下降的今天,不斷日益突出的國內經濟窘迫,不斷出現的"地方王"不斷的消耗美國的影響力,再冒著和全世界為敵的狀態下發行天量美元,再加上中國不斷冒出的高科技武器,不斷的扯下美國的高科技軍事"褲衩",不管是美國傳統的硬實力,還是奧巴馬上台研究的軟實力,美國已經出現對世界哪怕是局部地區的控製力,已經不能為所欲為,我們要警惕,關於國家控製資本,資本控製國家已經討論多次,現實的美國要擺脫目前的局麵,已經靠南亞破局的局部戰爭方式解決不了了,美國現在考慮東亞的重新做人,我們需要提高警惕,這不能作為緩兵之計,必須務實的做出實際的行動來證明。

【新德裏消息】:據媒體報道,印度內政部高級官員戈帕爾·克裏希納·皮萊14日說,政府有意在今後1年內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駐軍人數削減25%。

皮萊當天在印度首都新德裏一所大學參加關於克什米爾爭議的研討會,談及政府打算“今後12個月內從(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人口密集區域”撤離大約25%駐軍。

法新社援引皮萊的話報道,“如果我們能夠依賴當地警方(維持秩序),那將是最為理想的狀態。當地民眾不會因駐軍人數過多而受到騷擾,有助於增加人們的信心”。

按照皮萊的說法,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安全局勢若能得到有效改善,“我們便能逐漸減少駐軍,僅在邊界地區駐防”。

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派駐數以萬計軍隊和準軍事部隊人員,招致當地不少人抗議。去年6月以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居民多次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超過百人死亡。

【日本《朝日新聞》】1月13日發表文章,稱:日本的領土要求對其國家利益不利

過去一年,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更加緊張。我們沒理由相信2011年不會是個多事之秋。因此,現在正是時候分析一下日本外交選擇。

中國是一個複雜的挑戰。當初蘇聯的行為明顯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但中國行事的種種根源很不透明,難以理解。就北京而言,我們麵臨諸多無法找出確定答案的問題。而且,中國並非僅僅是潛在威脅,它還為世界的繁榮和日本的幸福做出巨大貢獻。與當初瀕臨解體的蘇聯不同,如果中國在一場巨大的海嘯中突然銷聲匿跡,世界一定會非常想念它。

讓調整對華政策更為捉襟見肘的是,中國未來的方向是不可預知的。我們可以自信地預測日本將成為富裕自由的民主國家。但對中國,無數種推斷都有可能成立,沒有哪一種是不可能的。

基於這一點,除了繼續尋求接觸北京、同時與美國合作保持威懾,日本仍別無良策。不過,對華交往並不妨礙為令人不快的後果未雨綢繆——通過加強戰略夥伴關係來做準備,就像東京正與澳大利亞、印度和北約之間所做的。

同韓國的關係要更複雜一些。一旦對華關係惡化,和韓國的緊密聯係無疑會讓日本受益。而更親近的日韓關係,也將夯實日美同盟。直到最近,很多韓國人對中國的印象仍要好於日本,但這點正迅速改變。竹島問題無疑是障礙。日本新年的一大任務就是衡量一下那些礁石比起同韓國結盟的戰略利益來孰輕孰重。

與澳韓不同,俄羅斯是個不合作的鄰居,還是中國先進武器的重要提供國。但盡管北方四島頻見報端,與俄麵臨的潛在領土爭端相比,可謂微不足道。現在,俄遠東廣袤的土地上都是中國人。中國對能源如饑似渴,好鬥地追求領土擴張。任何一名俄羅斯入隻要掃一眼亞洲地圖就會得出結論:中國比日本對遠東的威脅大得多。所以,東京或許該自問,索要4座小島的政策,到底多大程度上阻礙了拉攏新盟友共同約束中國。長期看,中俄聯盟關係“並非天然”,這個聯盟盡早散夥,符合日本利益。

【首爾消息】:據韓聯社報道,對於日本外相前原誠司11日表示可與朝鮮進行直接對話一事,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金英善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韓日政府就在先舉行韓朝對話、改善韓朝關係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朝日對話,達成了共識。

他還說,韓日政府一致認為,朝鮮須改變立場,對無核化表現出誠意。日本政府一直強調說,與朝鮮政府進行接觸時,會同韓國政府展開緊密合作。

對於朝鮮方麵的會談提議,他強調說,如果要進行真正的韓朝對話,朝方需要在“天安”艦事件和延坪島事件上采取負責任的措施。

他還表示,朝鮮也須承諾不再發起類似挑釁,對無核化表現出誠意。

● 印度,日本,韓國,這次轉向挺快,配合著美國"重新做人",很快做出了反應,

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傳統的盟友已經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前途",政冷經熱的局麵會慢慢改變,隨著中國亞歐高鐵項目的修建,周邊國家越來越能看清楚未來,但是短時間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必須切實的看到確切實際的動作,目前中國需要做的就是務必做好高鐵項目的坐實,用陸地優勢擺脫美國海洋的控製,務必切實的滿足和帶領周邊國家經濟的發展,什麽叫軟實力,東方評論員認為,中國目前所做的軟實力比起奧巴馬所說的軟實力更務實,更可信

●再評一下高鐵

再評一下高鐵,怎麽高估高鐵帶來的影響與衝擊都不為過,我們認為,真正的世界大國是必須對周邊對世界有益,而不是不斷的弄出左手製造問題,右手解決問題, 高鐵一旦坐實,對亞歐經濟整合起到決定作用,一個經濟整合的亞歐大陸,本身就有很強的經濟,科技,能源,資源的地區,高鐵將極大的推動亞歐大陸的經濟發展,這也是歐洲和亞洲國家都願意看到的局麵,能徹底的擺脫美國的金融經濟的控製,徹底埋葬美元的基石,我們有理由相信亞歐大陸國家被左右和控製的局麵會徹底消失,一個科技和經濟發達的歐洲,一個軍事強大的俄羅斯,中國,強大亞洲強大的資源,會形成新的世界經濟中心。

崔天凱:不認為任何人有能力在亞太構成對中國的包圍圈

【北京消息】據媒體報道,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14日在第二屆藍廳論壇上表示,不認為任何人有能力在亞太地區構成對中國的包圍圈,我也不認為亞太有多少國家願意成為包圍圈的一部分,中國和亞太鄰國的關係是很好的,這些年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相互間的利益交流越來越深入。

崔天凱說:中國從來不讚成“中美共治”的說法,但中美合作對於促進世界上許多問題的解決的確必不可少。

崔天凱說:中美關係在亞太地區的關係,這是大家比較關注也是議論比較多的一個問題。首先中國是一個亞洲國家,我們在本地區有我們合情合理的利益和關切,美國作為一個世界性大國,它在亞太地區也有它的存在和利益,也有一些曆史上所形成的以至於遺留到現在的同盟關係。我們認為,我們願意尊重美國在本地區的合理利益和存在,我們也願意和美國加強在本地區事務當中的協調和合作,來追求一個不僅是中美兩國,還有本地區各國能夠合作共贏的一個局麵。至於有一些雙邊的軍事同盟,它是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它不應該損害任何第三方的利益,這也是我們一貫的原則。而且從亞太地區這麽多年的發展來看,真正能夠對本地區和平穩定、經濟發展繁榮起決定性影響的還是亞太各國人民希望和平、謀求發展、要求合作的這樣一種願望和力量,而不是任何軍事力量。

當然本地區一些國家,他們和美國的關係,這是他們的事情。我並不認為任何人有能力在亞太地區構成對中國的包圍圈,我也不認為亞太有多少國家願意成為包圍圈的一部分,中國和亞太鄰國的關係是很好的,這些年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相互間的利益交流越來越深入,我們隻要看一下過去這一二十年,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展就可以知道,中國和本地區國家,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實際上是一致的,我們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大,所以我對中國和本地區其他國家對亞太地區的前景,我是樂觀的。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幾段文字:

第一段,崔天凱說:中國從來不讚成“中美共治”的說法,但中美合作對於促進世界上許多問題的解決的確必不可少。

第二段,崔天凱說:我們認為,我們願意尊重美國在本地區的合理利益和存在,我們也願意和美國加強在本地區事務當中的協調和合作,來追求一個不僅是中美兩國,還有本地區各國能夠合作共贏的一個局麵。

第三段,崔天凱說:當然本地區一些國家,他們和美國的關係,這是他們的事情。我並不認為任何人有能力在亞太地區構成對中國的包圍圈,我也不認為亞太有多少國家願意成為包圍圈的一部分,中國和亞太鄰國的關係是很好的,這些年也取得了很大進展,相互間的利益交流越來越深入,我們隻要看一下過去這一二十年,亞太地區的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展就可以知道,中國和本地區國家,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實際上是一致的,我們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大,所以我對中國和本地區其他國家對亞太地區的前景,我是樂觀的。

●在官方層麵,“追加宣布”了“蓋茨訪華失敗”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第一段”直接表明了中國對“G2”的最新立場,也就是說,在官方層麵,直接“追加宣布”了“蓋茨訪華失敗”的結果。

而這,與蓋茨訪華期間,中國以“第一次公開試飛”殲-20的方式、直接蔑視蓋茨所帶來的“戰爭威脅(包括經濟、特別是金融戰爭)”、並“預示”“蓋茨訪華失敗”的性質有很大區別。這一點,我們稍後將與中東、東歐小組的時事評論員一起共同展開。

●進入“中美直接交手”的第三階段之後,作為“直接交手”一方的中國,有必要全盤考慮

中國也做了“盡最大的努力以實現最好結果,做最壞的打算以麵對最壞結局”的“兩手準備”。最近四代戰機的曝光以及次軌飛行器的曝光,中國已經做好了了可能出現最壞情況的準備,曝光的武器即是一種警告,也是一種準備,我們還是那句話,任何時候都要丟掉幻想,做好最壞的打算,未來幾個月是最有可能出現"異常"的.

●殲-20是“第一次公開試飛”,而不是“首次試飛”

另外,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1月11日殲-20是“第一次公開試飛”,而不是“首次試飛”。在我們的評估中,東方軍事評論員認為,殲-20極可能在走殲-10“突然麵世”的路子,即:如果局勢朝著中美關係繼續緊張的方向進一步發展,那麽,距離正式列裝殲-20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換而言之,距離殲-10(或者類似的裝備--中國直接提供的)正式走出國門、以“種種形式”部署至“某些核心戰略節點”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想強調的是:對中國全球戰略而言,“中韓關係‘能否’維持”根本就不是什麽“不可承受”的“政治與經濟代價”!“美日韓‘可能’形成三國軍事同盟”更不是什麽“不可逾越”的“軍事障礙”!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機(或者類似的裝備-不一定是中國直接提供的)由巴基斯坦轉銷“某些核心戰略節點”,從而實現“東北亞與南亞局勢、甚至中東局勢”的“常規聯動(相對於核聯動而言)”!

●中國戰術、戰略層麵的攻、防體係已初步完成,且在進一步完善之中

另外,對殲-20於1月11日這個“特殊時間點”進行“首次公開試飛”,我們想補充的一點是:它宣示了“中國戰術層麵的攻、防體係的初步完成”,而之前的幾個1月11日裏,“反衛星武器”特別是“中段反導”的成功,則宣示的是“中國戰略層麵攻、防體係的初步完成”。

顯然,以人類現有知識水平去觀察問題,那麽,“中國戰術層麵的攻、防體係”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且已經在完善之中了,那就是航母;

而“中國戰略層麵的攻、防體係”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且也已經在完善之中了,那就是空天飛機與高能武器。

●中國追求一個“不僅是中美兩國,還有世界各國能夠合作共贏的一個局麵”

下麵,我們再來討論“第二段”文字。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第二段”非常明確地說明了中國從來不讚成“G2”的原因,即:

其一,就“朝核問題”所代表的西太平洋格局而言,崔天凱強調的是:中國追求一個“不僅是中美兩國,還有本地區各國能夠合作共贏的一個局麵”,而不是什麽“中美共治”!

其二,在“其一”的基礎上,如果擴展至“伊核問題”所覆蓋的全球格局層麵,那麽,崔天凱強調的是:中國追求一個“不僅是中美兩國,還有世界各國能夠合作共贏的一個局麵”,而不是什麽“中美共治”!

●蓋茨在東京發表那樣一篇講話的“第二個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基於上述判斷標準,即:在判斷蓋茨“此次訪華”是否成功的問題上,我們是以中國是否同意“向接受‘G2模式’的方向更靠進一步、而不是更疏遠一步”為標準,明眼人是一看就明白: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官方層麵正式宣判“蓋茨此次訪華失敗”。

這樣,“訪華失敗”的蓋茨在東京發表那樣一篇講話,其“第二個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蓋茨訪華以失敗告終,並不意味著華盛頓所施展的“‘陰謀’不成、則順勢轉為‘陽謀’”之“策略”的終結

第二個原因。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盡管蓋茨訪華以失敗告終,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在“朝鮮炮擊韓國軍事目標”的後續發展中、其施展的“‘陰謀’不成、則順勢轉為‘陽謀’”之“策略”的終結。

而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多次強調:美國通過“兩路人馬”分別訪問北京與平壤的“整個計劃”仍然“沒有完成”,而這個計劃包括“陰謀”與“陽謀”兩個層麵。

所謂“陰謀”層麵,在於美國企圖通過“兩路人馬”分別訪問北京與平壤,分別收集、或者製造對美國、或者美日、美韓同盟有利,對中國、或者對中朝關係、中巴關係不利的“戰略信息”或者“重大事件”,以“離間”中國與朝鮮、巴基斯坦、伊朗等國家之間的信任關係,拆解中國與歐盟、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基礎。

對美國決策層而言,如果“陰謀”不能得逞的話,如果這些“戰略信息”不可用,或者這些“戰略信息”令美國決策層感覺“強迫韓國進行重新測試”的後果、可能更加不利於“美國的全球戰略”,則就順勢由“陰謀”轉為“陽謀”的層麵、去繼續進行運作,即:已經在“歐盟、俄羅斯、印度、日本等”勢力麵前擺出了“不要逼我重新做人”、且“我正在琢磨”是否“重新做人”這兩種姿態的“美國東北亞政策”、更或者“美國全球戰略”,就可以在不同的範圍內(東亞層麵、包括東亞的全球層麵)將“這兩路人馬分別訪問中國與朝鮮”的行動,最終“暗示”為:“我已經在考慮‘重新做人’”的問題了。

顯然,從美國包括“20名美軍觀察人員”作人質,“公、私兩路人馬”分別訪問北京與平壤作“說客”,外帶意味著“美國願意考慮恢複六方會談(美國政府代表訪華)”與“美國已經與朝鮮進行雙邊通話(美國私人代表訪問平壤”的“行動”,韓國才得以“敢”進行炮擊訓練的情況來看,“華盛頓的東北亞政策”已經從 “韓國進行炮擊訓練、朝鮮聲稱不值得報複”那一刻開始,開始轉入“陽謀”的層麵,也就是:“美國東北亞政策”、更或者“美國全球戰略”,開始在不同的範圍內(東亞層麵、包括東亞的全球層麵),將“這兩路人馬分別訪問中國與朝鮮”的行動,最終“暗示”為:“我已經在考慮‘重新做人’”的問題了。

駐韓美軍司令接受采訪時宣稱:不排除軍事打擊朝鮮的可能性、並擁有相應能力

【首爾消息】1月14日,據韓國 KBS報道,駐韓美軍司令官沃爾特・夏普在接受美國公共電視台采訪時宣稱:美國將盡最大努力遏製朝鮮導彈研製進程,但是,如果這種努力證實沒有效果,將不排除軍事打擊朝鮮的可能性。並強調:美國及其盟國們擁有摧毀朝鮮導彈基地的能力。

格魯吉亞擬起訴俄羅斯 要求賠償數十億美元戰爭損失

【第比利斯消息】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格魯吉亞議會恢複領土完整委員會主席馬拉什希亞1月13日宣布,格當局準備起草訴狀,向國際司法機關起訴俄羅斯,要求俄方為2008年8月的戰爭賠償格方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報道稱,格魯吉亞議會恢複領土完整委員會主席馬拉什希亞1月13日對記者說:“根據議會決議,委員會準備評估俄羅斯2008年8月對格魯吉亞軍事侵略期間造成的損失。準確的損失數字隻會在統計之後才能知道,但是預計高達數十億美元。具體損失規模由政府確定。”

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暗示:不排除歐洲加息對抗通脹

【綜合消息】據歐洲媒體報道,歐洲央行(ECB)和英國央行(BOE)13日都一如預期維持目前基準利率,從而將歐洲利率繼續穩定在曆史低穀。

但是,據報道,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也同時警告歐元區通膨壓力升高,並暗示必要時已準備好加息以對抗通脹,即使此刻歐洲領袖仍在努力控製主權債務危機。    另據報道,Joh Berenberg Gossler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密丁說:“其實大多數歐元國家已不需要1%的利率,經濟若持續成長,利率應該回歸正常。”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駐韓美軍司令官沃爾特・夏普在接受美國公共電視台采訪時宣稱:美國將盡最大努力遏製朝鮮導彈研製進程。

顯然,在這位“美國現役駐韓美軍司令”的嘴巴中,“朝鮮導彈問題”似乎比“朝鮮核問題”更加緊迫、且“貌似”已經取代了“朝核問題”。

事實上,這種“貌似取代”最早出現在蓋茨訪華期間。據報道,蓋茨在北京期間,也就是1月11日,突然警告稱:5年內,朝鮮將有能力發射可以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再加上朝鮮一直拒絕停止核試驗,該國“正在成為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的國家”。

●我們相信:中國殲20不僅早就首飛、且早已經進入試飛的尾期

對此,第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就是:直到去年1月11日、直到中國宣布“中段反導”試驗成功之前,早就有能力發射可以打擊美國本土全境之洲際彈道導彈的中國,其“核威脅力量”都被“美國絕對軍事優勢”嗤之以鼻,今天又何以對“5年之後才有可能形成的朝鮮核打擊威脅”擔心不已?

第二個自然而然的問題就是:這似乎又是“蓋氏預測法”的“預測結果”,它到底有多大的準確度?

事實上證明,早在去年中國解放軍空軍副司令透露“四代機就快試飛”的第一時間,我們也曾經預測了一把,即:根據中國對重大裝備的“透露習慣”,中國四代機應該已經進入試飛階段,而不是“就快試飛”。

而從中國殲20“1月11日試飛”的綜合情況來看(一是近似“全球直播”的方式,二是起飛階段未開加力,三是實現了大仰角短距起飛,四是飛行時間長達 18分鍾之久、五是使用的國產發動機(這些都需要有極大的把握才行,包括對飛機整體控製穩定、特別是發動機穩定的極大把握才行))”,我們相信:中國殲 20不僅早就首飛、且早已經進入試飛的尾期。“進入”的時間點,應該就是解放軍空軍副司令“第一次透露”四代機“就快首飛”的時間。

●“我們的預測”顯然比“蓋氏預測法”來得準確得多!

顯然,事實證明了兩點:

首先,“我們的預測”顯然比“蓋氏預測法”來得準確得多!因為,根據“蓋氏預測法”,中國的四代機“首飛”至少還得上7、8、上10年,而絕不可能是2011年1月11日。

●我們也並不認為“蓋氏果真不知情”,真正原因恐怕是患了一種“選擇性失明”

其次,我們也並不認為“蓋氏果真不知情”,蓋茨之所以在1月11日那天“不得不當眾檢討”,其真正原因恐怕是患了一種“選擇性失明”。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造成這種“失明”的“病理”主要在於美國的政治需要、軍事需要、外加經濟、特別是金融需要!一句話,是“美國必須保持絕對軍事優勢”並以此來”維護美元本位製“的“精神需要”。

●奧巴馬通過蓋茨帶到北京的文件中、大概有兩個要點

因此,蓋氏在“檢討”之後完成“北京之行”,這又能說明幾點問題:

第一點,中國選擇在1月11日這個“爆料的傳統日子”的前後接待蓋茨、且蓋茨也接受這一“刻意安排”,在於“中美雙方”都對即將展開“胡錦濤主席訪美”有著極大的期待!

第二點,在第一點的基礎上,由於中國已經在蓋茨動身之前通過“路邊社”及“馬路記者”的方式、大量公開了殲20的“靜態圖片”及“地麵開車、滑跑”視頻,因此,在中國看來,隻要蓋茨帶來的文件“有足夠的誠意”,那麽,在公開層麵上,“中國殲20”的“研製進程”也就“暫時停留”在“地麵滑跑階段”了。

如果事情是這樣的話,可以預期,“胡錦濤主席訪美行程”將在“美國承諾做出實質性讓步”的背景下展開。

第三點,但從蓋茨一到北京、就拿“朝鮮導彈”說事、並在“售台武器”問題上毫不妥協的情況來看,顯然,奧巴馬通過蓋茨帶到北京的文件中、大概有兩個要點:

其一,是朝鮮問題可以“有話好好說”、如果朝鮮不同意“以棄核(實際是要朝鮮承諾不進行核擴散)換六方會談複談”、那麽,至少在“導彈問題(導彈擴散)”上不要給美國“搗蛋”就好!如果中國同意暫緩“中東破局”進程的話!

其二,在台灣問題上,除非中國同意更加嚴厲製裁伊朗,否則,美國不打算交出台灣問題,也就是“中止對台售武”。

在台灣問題上,我們再次提醒,要高度警惕“馬英九勢力”在完成“弱化”國民黨深藍勢力之後(在兩岸三通的情況下,台灣五都選舉的結果已經充分顯示了這一點)、一旦世界經濟逆轉,為借力獨派勢力、繼續當政,更為配合美國、伺機放出陳水扁(或縱容台獨勢力)、玩“局部台獨”的可能性。

在這個問題上,作為台灣最具心計的政客,李登輝已經拋出了所謂的“國民配”!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就是在提前“探路”!

顯然,對中國而言,在“天安號事件”之前,恢複“朝核六方會談”,根本就是美國人想要的,其意圖就在於“一邊繼續製裁朝鮮(其實就是製裁中國力推的東北亞一體化進程、並防止歐盟、日本、韓國等經濟體參與其中),一邊又可借助六方會談這個框架,在核擴散及導彈擴散的問題上約束朝鮮”。

中國與朝鮮要求恢複朝核六方會談,是在美國悍然製造了“天安號事件”之後。

值得強調的是,“不明真相”的“天安號事件”恰好起到了繼續製裁朝鮮、也就是製裁中國力推的東北亞一體化進程、並防止歐盟、日本、韓國等經濟體參與其中的作用,這是美國通過“天安號事件”賺取的“戰略紅利”,然而,也一如我們之前所說,朝鮮在“天安號事件”上承受的巨大壓力,及中國在“天安號事件”上的堅決維護公正的態度,最終促成“朝鮮民族主義極強”的金正日一年內兩訪中國、並在政治、經濟、安全、特別是“未來(政權交班)”層麵全麵倒向中國、從而 “不準備再等待韓國經濟去平衡中國經濟、美國影響去平衡中國影響”、繼而正式宣布“美國東北亞政策”徹底走進死胡同的“戰略後果”。

不僅如此,中國也因此以“東北亞、甚至東亞問題在中東談”的策略,對美國展開戰略反擊,並通過“以色列襲擊土耳其船隊”這一事件,以“公開為以色列核問題立項”為切入點,與歐洲與俄羅斯、及諸多“地方王”一道,將“尊王攘夷”在中東方向、與南美方向的“戰略運營”搞得有聲有色,並成功地將“大國間戰略主要交換平台”從自己的也重中之重--中國身邊的南亞方向,一舉推至“南亞方向與科索沃方向(歐美的重中之重)之中點”、也就是即集聚了美國大量核心利益、又遠離“中歐俄(俄羅斯重中之中是東歐、特別是烏克蘭問題)”各自“重中之重”、從而“可以彼此間”從容地“討價還價”的中東方向。

顯然,在“中東和平問題”這個戰略交換平台上,唯一“不從容”的,就是仍然對旨在控製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的“大中東計劃”不死心的“美國國家利益”、及仍然依靠“石油美元結算製”穩固“美元本位製”的“美國資本利益”。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也曾經明確給出這樣一組觀點

而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也曾經明確給出這樣一組觀點,即:

第一,由於在政治與軍事上,中國已經強行介入中東,從而可以與美國“東北亞、甚至東亞的問題在中東談”;在經濟、特別是金融上,中國已經高調“支持歐盟維穩金融的努力”,從而可以與美國“人民幣匯率問題在科索沃談”,在能源上,通過與俄羅斯“相互借用”,中國已經將俄羅斯石油引到了大慶,從而可以與美國 “海上的能源安全問題在歐亞大陸上談”,而“歐盟包括軍事在內的全麵整合進程”、更是因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等加入歐盟進程公開提上議事日程而“全麵加速”,在俄羅斯恢複對烏克蘭傳統影響力的問題上,隨著美國“無暇顧及”那位“美女前總理”的命運而進展順利,至此,“中歐俄”彼此間都有了“在中東破局” 的“戰略衝動”。

第二,作為“大國間的戰略交換平台”,中東是一個“遠離”“中歐俄”各自的重中之重、卻偏偏集聚了美國核心利益的戰略方向。

因此,值得強調的是,在這個方向上,“中歐俄”完全可以、且已經在通過那些風頭正勁的“地方王”、以“以核問題”為支點,以“巴勒斯坦單方麵建國”為導向,以拆解“石油美元結算製”為目標,在做“破局前的準備”了。

第三,我們認為,在美國分別以“公、私兩路人馬”訪問北京與平壤的背後,是華盛頓旨在以“其東北亞政策開始考慮‘重新做人’”的策略,延緩“中東破局”的進程。

第四,我們認為,基於我們之前圍繞“南下與北上戰略”的大量討論,基於中國“北上戰略(產業升級)”能否打開局麵的關鍵在於兩點,即:一是鞏固南方陣營、搞好南南合作;二是盡一切手段促使“歐美”在高科技對華解禁問題上各自行動,比如、敦促歐盟解禁對華軍售、敦促歐盟與美國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因此,在“歐盟全麵整合進程”已經“突然加速”的新形勢下,美國旨在延緩“中東破局”進程的“上述手段”,自然可以被中國用來“敦促”歐盟必須加快高科技、重工業對華轉移技術上的實質運作,並對朝鮮率先經濟、特別是金融解禁。

第五,我們認為,在“中東和平進程”今天的“熱鬧非凡”雖然是華盛頓戰略誤判的後果,但這並非唯一後果,從朝鮮對“韓國的炮擊訓練”至今未做出更加嚴厲的“軍事反擊”來看,一旦美國政府“以種種借口”對“它那路以私人身份訪問平壤的人馬”所做的承諾“不認賬”、同時“又搞不掂(對歐洲債務危機下爛藥)”歐洲人、滿足不了俄羅斯人(繼續交割東歐利益、且將石油價格遠遠推至70至80美元一桶的區域之上)、挑唆不了印度人(利用、甚至製造機會,威、逼、利、誘印度拿中印、特別是印巴爭端挑事兒)的話,那麽,我們要不了多久就會很快就看到華盛頓戰略誤判的另一個後果,即:要麽中東局勢在朝鮮半島局勢之前激化,如果朝鮮半島局勢一直沒有“擦槍走火”的話;要麽,中東局勢較朝鮮半島局勢“更加白熱化”,如果朝鮮半島局勢出現“擦槍走火”的話。

第六,我們認為,在美國“兩路人馬”分別訪問北京與平壤,從而主動表示出“美朝之間願意談”、從而“技術性”“在考慮”“中國提議”的態度之後,從中國最終同意胡錦濤主席1月訪美的情況來看,如果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得不到實質性製止(這是美國人可以決定的事情),那麽,“中東破局”進程就不會實質性緩和,歐盟全麵整合進程也不會減速,俄羅斯要求美國繼續交割“政治、經濟利益”的壓力就不會減弱。

●“美國東北亞政策”近段明顯表現得“非常矛盾”

第七,我們認為,因“天安號事件”而一度非常強硬的“美國東北亞政策”,近段明顯表現得“非常矛盾”,它已輪番展示了兩種姿態”,一是“不要逼我重新做人”,二是“我正在琢磨‘是否’重新做人的問題”。

顯然,“美國東北亞政策”之所以出現搖擺,在於“中東破局”的壓力太大,特別是中東破局後的後果過於嚴重,而基於“第六”,我們應該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如下邏輯,即:

1):正是因為美國“兩路人馬”分別訪問北京與平壤,主動表示出“美朝之間願意談”、從而“技術性”“在考慮”“中國提議”、繼而一度緩和了朝鮮半島曾經千均一發的局勢之後,中國最終同意胡錦濤主席1月訪美;

2):正是因為(1),已經向對“美以”不利的方向滑動的中東局勢,其“繼續滑動”的主要推力、已經暫時由中國換成了歐盟、甚至俄羅斯。

3):正是因為(2),“美國中東利益”不得不為“美國東北亞政策”的“曾經強硬”繼續支付代價,即:美國不得不轉而與歐盟、甚至俄羅斯去“討價還價”,在“中東和平”這個、集聚了美國大量核心利益的戰略交換平台上、去“討價還價”。

4):正是因為(3),就在“朝鮮半島局勢突然緩和”的這段日子,歐洲債務危機似乎又“突然嚴重”了,因為美國幾大評級公司又開始“挨個兒琢磨”歐洲國家的債務評級了,這一次,歐洲核心國家之一的法國,似乎也被“盯住”了。

●在“國家利益層麵”,美國人開給歐洲人的價碼、似乎是“東歐利益”換“中東維穩”

5):正是因為(3),也是因為(4),就在1月13日,格魯吉亞也突然強硬起來,說是正在醞釀一份起草訴狀,準備向國際司法機關起訴俄羅斯,要求俄羅斯為2008年8月的戰爭賠償格魯吉亞“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戰爭損失

6):正是因為(3),也是因為(5),也就在中美之間高官彼此往來頻繁、為胡錦濤主席訪美做進一步準備期間,法國總統一邊高叫著“要改革國際金融體係”,一邊訪問了美國,但“又”令人吃驚地從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嘴巴中“淘換”到了一句“法國是美國最堅定的盟友”。

顯然,在“國家利益層麵”,美國人開給歐洲人的價碼、似乎是“東歐利益”換“中東維穩”;

●“歐洲國家利益”眼下最需要的不是什麽“東歐利益”,而是“科索沃利益”

7):然而,“歐洲國家利益”眼下最需要的不是什麽“東歐利益”,而是“科索沃利益”,因此,盡管奧巴馬給“拿著‘必須改革國際金融體製的說貼、飛到華盛頓、進行討價還價的薩科齊”貼上了以前隻有英國人才享有的“美國最堅定盟友”的標簽,但正在加快“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和平處理進程(歐盟全麵整合進程)”的歐盟,對這種“虛”的、美國準備支付的“東歐讓步”顯然難以滿意。

要知道,在美國用於向歐盟支付“東歐讓步”的“款項”,其來源就是從俄羅斯嘴中拿回之前的“東歐交割”。

不難想像,既然“東歐交割”可以說變就變,那麽,“東歐讓步”又憑什麽讓人相信?

●一個“選擇題”反手擺在了歐盟麵前,即:是要歐俄關係?還是要東歐利益?

8):前麵說了,基於我們之前圍繞“南下與北上戰略”的大量討論,基於中國“北上戰略(產業升級)”能否打開局麵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是鞏固南方陣營、搞好南南合作;二是盡一切手段促使“歐美”在高科技對華解禁問題上各自行動,比如、敦促歐盟解禁對華軍售、敦促歐盟與美國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等),因此,在“歐盟全麵整合進程”已經“突然加速”的新形勢下,美國旨在延緩“中東破局”進程的“上述手段”,自然可以被中國用來“敦促”歐盟必須加快高科技、重工業對華轉移技術上的實質運作,並對朝鮮率先經濟、特別是金融解禁。

因此,正是因為歐盟始終想借“中美在第三波排列與組合中直接交手”之利、繼續通吃中美、試圖賺取最大戰略利益,從而在參與“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問題上遲遲沒有實質性動作,遲遲不解除對華軍售禁令、遲遲不解禁對朝鮮的經濟、特別是金融製裁,因此,這才令中國不得不始終給“美國東北亞政策”保留一份“重新做人”的機會,這也才令美國可以有機會通過實質性緩和朝鮮半島局勢、去換取中國在 “中東破局”問題上的“暫時減小力度”,並將“歐俄關係”、也就是歐盟與俄羅斯的“東歐利益”作為美國與歐盟與俄羅斯分別進行討價還價的“籌碼”,繼而將一個“選擇題”反手擺在了歐盟麵前,即:是要歐俄關係?還是要東歐利益?

●波蘭也指望“撈點什麽”、特別是“多撈點什麽”!

而這一變化,又是一度認可俄羅斯調查結果的波蘭政府,卻突然對俄羅斯提交的“波蘭前總統墜機事件的最終調查報告”說三道四的真正原因。非常清楚,在“俄美歐”的角力中波蘭政府,一如在“中美”角力中持同樣心態的歐盟一樣,也指望“撈點什麽”、特別是“多撈點什麽”!

●在這種背景下, 損失最大的恰恰就是歐盟(歐元)自己

顯然,在這種背景下, 如果歐盟僅被“東歐利益”所誘惑、就放棄對歐盟(歐元)最為有利的“中東破局”進程,那麽,損失最大的恰恰就是有希望“在破局之日、就與美元平分天下”的歐盟(歐元)自己。

如果我們從這個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就非常好理解為何薩科齊要“拿著‘必須改革國際金融體製的說貼、飛到華盛頓去討價還價”了,顯然,歐盟(法國)真正要的是“一旦完成,就可徹底整合歐盟、徹底穩固歐元地位”的“科索沃利益”、而不是什麽、即便吃進嘴裏(俄羅斯)、也不容易消化(因為美元本位製的原因、這也是俄羅斯為何急於打倒美元本位製的原因),從而“說變就變”的“東歐利益”。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中國的配合。

●美國財長蓋特納對中國發出“三道警告”

因此,我們也注意到,就在北京時間12日晚間,美國財長蓋特納一邊肯定中國經濟對世界是個機會,一邊卻發出“三道警告”,稱:

1):中國通脹率升高幫助催生了實際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必要性,他並“希望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讓匯率承擔起更多對抗通脹的責任”。

2):若中國不令人民幣加快升值,則麵臨通脹率飆升以及資產價格的破壞性局麵。

3):相信中國將讓人民幣升值,因為不這麽做將損害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在我們看來,蓋特納的這些話是在“蓋氏預測”“被中國隱形機J-20首次公開試飛羞辱了一番”、並“兩手空空”地離開中國之後發表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國際石油價格也隨蓋茨訪華行程的展開、而再次回到90美元一桶之上。

●蓋特納表麵上是催促中國人民幣升值、但實際上卻是在“寄望於”中國繼續加息

顯然,蓋特納這即是在威脅中國、也是在敦促歐盟、日本等繼續圍攻中國,且表麵上是催促中國人民幣升值、但實際上卻是在“寄望於”中國繼續加息。

非常清楚,即對胡錦濤主席訪美“寄予厚望”、又對中國“不報希望”,這就是華盛頓決策者們希望“方方麵麵”、特別是中國、歐洲、俄羅斯、日本、印度等都能看清楚的。

也就是說,之所以“寄予厚望”、在於要讓“方方麵麵”明白:不要逼我重新做人!之所以“不報希望”,則在於希望“北方經濟體”、包括部分南方國家“相信”美國不會對中國做出任何實質性讓步,從而帶領歐盟、日本等一道繼續圍攻中國,合力拉高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價格、繼續向中國輸入通貨膨脹、從而 “寄望於”中國被迫“繼續加息”、直到“不可逆轉地進入加息周期”、並將人民幣利率“率先調升至不能再升的高度”,從而為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中國做好最後準備。

●之所以“寄予厚望”與之所以“不抱希望”

同樣,對中國而言,之所以“寄予厚望”與之所以“不抱希望”,其意義與上述內容完全相反,意在用“不抱希望”去實現“寄予厚望”,即:既“期望”中國在 “戰爭威脅(包括經濟、特別是金融戰爭)”下能接受“原版的G2(或者變通的G2)”、又期望中國在“戰爭威脅”下能暫緩“中東破局”進程。

非常清楚,一旦中國如美國所願,那麽,美國轉身就可以迅速向歐洲、俄羅斯展開威、逼、利誘,以迫使它們在美國承受了極大壓力的“中東破局”問題上讓步、並在中國承受了極大壓力的南亞方向向美國提供實質性配合。

●在這個層麵去觀察這樣幾件事

如果在這個層麵去觀察這樣幾件事,即:

1):美國國務聊希拉克裏1月13日在中東再次警告“該地區的活力正在喪失”、並敦促“中東政治改革”(這是“大中東計劃”在對“地中海計劃”說事兒);

2):“中國代表不參觀伊朗核設施”,從而與一並受到伊朗邀請、但已公開拒絕參與、且可在更加嚴厲製裁伊朗問題上起重要作用的歐盟保持“伊核協調”;

3):印度突然宣布“將削減印控克什米爾駐軍25%”;

4):駐韓美軍司令官沃爾特·夏普在接受美國公共電視台采訪時宣稱:美國將盡最大努力遏製朝鮮導彈研製進程,但是,如果這種努力證實沒有效果,將不排除軍事打擊朝鮮的可能性。並強調:美國及其盟國們擁有摧毀朝鮮導彈基地的能力。

●美國人玩的“連環套”

那麽,我們也就不難看出,美國人玩的這一“連環套”,在“中歐俄”、甚至印度眼裏都騙不了人。因此,不論是中國、還是歐盟、甚至是俄羅斯、包括印度,也在這幾天、不約而同地、衝著美國、同時擺出兩種姿態:

第一種姿態是:不要逼我向中國(或者向歐盟、或者向俄羅斯)妥協;

第二種姿態就是:我正在琢磨是否向中國(或者向歐盟、或者向俄羅斯)妥協;

●大家都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非常清楚,圍繞已經被美國人拔上曆史高度的胡錦濤主席訪美,中歐俄美之間、包括印度、日本等,眼下都在“一顆紅心(要占據排列與組合中的最有利位置)”、並做著“兩種準備(對排列與組合的結果要做最壞的打算--自己成為大家彼此妥協的犧牲品,但要爭取最好的結果-自己成為大家彼此妥協的漁利者)”。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這種局麵好比一圈“麻將”,“要訣”就在於看住上家、控製下家、盯著對家、在此基礎上,再耐心地等待“銃家”!毫無疑問,在這圈麻將中,最沒有耐心的恰恰就是華盛頓,其它三家也就都明白:隻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並把握“要訣”,美國當“銃家”的可能性最大,輸麵最大,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瞄著美國的弱點、瞄著美國打到牌池的一張張廢牌,調好牌麵、等它“銃”給自己!

顯然,對“方方麵麵”而言,在胡錦濤主席訪美之前,強調自己的“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恰恰就是這種背景下、誌在爭取最好結果的“最好手段”!

非常清楚,這些東西,原本就與美國“兩路人馬”分別訪問北京與平壤所夾帶的“陰謀”與“陽謀”相類似,“中歐俄”等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而已!

這也正是我們強調“蓋茨訪華失敗”並不意味著“其‘陰謀’不成、就順勢‘陽謀’”之策略的終結,但或有“技術”上的“調整”的原因。

●美國可能圍繞胡錦濤主席訪美、在對上述策略在“技術上”做出調整

而通過上麵的討論,我們其實已經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在招式已經用老的情況下,在“蓋茨訪華失敗(中國再次拒絕G2、並以殲20於1月11日公開試飛的方式蔑視美國的戰爭威脅,崔天凱講話公開蔑視美國有發動圍攻中國的戰略能力)”之後,美國可能圍繞胡錦濤主席訪美、在對上述策略在“技術上”做出調整,至於如何調整?在前麵的討論中,我們其實已經提到了,那就是“變通的G2”。

我們注意到,從美國國內學者的動態來看,的確有這種“調整”苗頭,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變化。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結合“中段反導”及“殲20”對“美國軍事絕對優勢”之神話的連續打擊,這從另一個側麵說明,不論是美國的東北亞政策、還是美國的中東利益、更或者是美國的南亞戰略,特別是美國的經濟,都到了“支撐不住”的程度了。

●不指望“中美之間”有什麽“實質性突破”、隻指望“訪問結果”能為“排列與組合”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

事實上,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點到了這一層,那就是,中國不是不可以與其它國家玩“G2”,我們甚至主張嚐試“中德國式的G2(都是世界製造大國、貿易大國,分別代表東亞與歐盟、共同探討如何進行歐亞經濟整合)”,但不能是美國人提出的這種所謂“中美共治地球的G2(這是美國要中國支持其世界霸權、並離間中國與其它國家關係的G2)”。

至於美國最終如何進行技術調整,由於胡錦濤主席即將訪美,我們不妨拭目以待!有必要指出的是:

第一,我們非常想知道,美國在“中美關係”上的“技術調整”,是在“美國國家利益”層麵、還是在“美國資本利益”層麵做出的技術調整。

第二,“第一”點非常重要!它將決定下一階段“排列與組合”的“性質(請大家注意這一說法,是國家間、還是資本間的排列與組合)”與“方向(是三邊框架內的、還是南北框架內的排列與組合)”!

當然了,對這次訪問,我們並不指望“中美之間”在戰略安排上有什麽“實質性突破”、隻指望“訪問結果”能為下一階段的“排列與組合”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僅此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