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10年12月10日

(2010-12-12 08:16:29) 下一個

  馬倫:美國防長下月訪華

  【北京消息】據英國路透社12月9日報道,在日本做短暫停留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在東京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防部長蓋茨下月將赴中國訪問。中美關係現在的難點之一在於,兩國之間缺乏軍事接觸和往來。過去幾年兩國軍方之間的關係時斷時續,這對我們雙方之中的任何一方都沒好處。”

  路透社評論說,蓋茨訪華的時機,正值美中兩國試圖修複關係之際。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關係連續遭受台灣問題和軍演爭吵的打擊。與此同時,中國宣布中方一個軍事代表團周四赴美。官方媒體說這是常規防務對話,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將出席雙邊第11輪防務磋商。自華盛頓宣布一項對台軍售後,北京就把與美國的軍事關係冷凍了起來。此後,美中防長直至今年10月才進行了首次會麵。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蓋茨早就想訪問中國了,但上次五角大樓籌劃的訪問遭到了北京的回絕。目前雙方嚐試讓一切回到正常軌道,也是為了趕在中國領導人下月訪美前修複雙邊關係。
  此外,馬倫9日在日本再次就朝鮮半島問題向中國表達不滿。馬倫說,“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比世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這也是作為世界大國的責任。希望(中國)注意到這個呼籲,並做出行動。”8日,馬倫在韓國時也不斷重複說“中國的責任”、“中國要改變態度”,他的這一強硬表態被世界媒體廣泛報道。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指責中國的那些人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做了哪些積極努力?軍事威懾不能解決問題,隻會加劇地區的緊張局勢。中國的朝鮮半島政策是符合各方和長遠利益的。我們反對任何有損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有時在東亞部分討論中、有時在焦點點評的討論中),我們始終在強調一個觀點,即:
  ●在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月的今天,我們仍然想提請大家注意“一種說法”

  圍繞時“朝鮮炮擊韓國軍事目標”、以及美國以“航母版黃海演習”來“口頭”保衛韓國等所衍生的一係列最新發展(包括中歐俄美、以及日本、印度、朝鮮、韓國等的正式反應),直到目前為止,還都是“排列與組合”層麵的“東西”,都是為了後麵的,更深層次的“排列與組合”做“局”,因此,我們並不急於下結論,並請大家注意我們的這一說法。
  在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月的今天,我們仍然想提請大家注意上述說法。

  ●在第三波排列與組合正處於關鍵點的時刻、馬倫的這些話無疑具有“豐富的非軍事意義”

  在這個層麵上,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在日本做短暫停留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在東京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防部長蓋茨下月將赴中國訪問。中美關係現在的難點之一在於,兩國之間缺乏軍事接觸和往來。過去幾年兩國軍方之間的關係時斷時續,這對我們雙方之中的任何一方都沒好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特殊的國際形勢,“中美高層軍事交流”早就被賦予了中美關係“晴雨表”的“標記功能”,因此,在第三波排列與組合正處於關鍵點的時刻(請大家注意這一條件),作為美國現役高層將領,馬倫“選擇日本”這個點、“親自宣布”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下月將赴中國訪問的消息,無疑具有“豐富的非軍事意義”。

  而相比那位公開威脅“如果中國再次參加朝鮮戰爭,中國經濟就準備退回100年”的、“已經休息了”的美軍駐韓司令而言,這位美國現役高層將領的“這一次”無疑表現得“要識時務得多!”

  盡管如此,我們對“已經休息了”的那位仍然要提醒兩句:

  第一,你要“中國經濟”準備退回100年,你“美國經濟”又準備退回多少年?事實上,如果從這位“美國老兵”口中吐出的所謂“中國經濟”、就其講話的“本意”而言,已經超出了經濟範疇,那麽,針對這種弱智的威脅,中國有一位將軍早就“主動”地、以另一種方式給出了答案----“......中國準備犧牲西安以東所有城市......但美國也得準備幾百座城市被摧毀......”。

  “上述答案”給出了好幾年了,結果是“美軍介入台灣論”就此慢慢淡出

  第二,“上述答案”給出了好幾年了,且是在“美國極端鷹派人物(比如: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美國前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等)”都在台上決策美國的時候給出的,可由這些人組成的“極端鷹派團隊”的正式反應又是什麽呢?就是曾經時刻掛在美國政客嘴邊的、狂妄無比的“美軍介入台灣論”、就此慢慢淡出。

  “葉公好龍”的“中國威脅論”與美國媒體的“選擇性耳聾”
  除了幾個美國政客“氣急敗壞”了一番之外,曾經相信“美軍有能力介入台海”、且當時成天鼓噪“中國威脅論”的美國媒體,其總體反應又是什麽呢?就是在世界麵前來了個“葉公好龍”,竟然“沒有聽見”這一實實在在的“中國威脅”。

  顯然,通過上麵這些曆史、特別是美國媒體對此事的“選擇性耳聾”,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美國膽敢讓中國倒退100年,最起碼自己也得準備倒退100年。對此,對個熱衷於“單邊主義”的“美國極端鷹派團隊”,是心知肚明的:上述答案”是建立在中國擁有可靠的戰略核打擊力量基礎上的。拉姆斯菲爾德先生不是到中國西山戰略指揮中心去看過虛實嗎?

  我們也規勸“美國經濟”一句

  第三,在某種程度上,東方評論員也“願意相信”,他講話中“強調”的是“中國經濟”,因此,我們不妨“也”可將其理解為“經濟範疇”之內的一種警告。

  如果是這樣,這種“警告”倒也有那麽一點兒根據,而這,也恰好是我們之前曾經提出的一個觀點,即:在經濟層麵上,朝鮮軍事衝突失控的最壞結果,對中國而言,不就是“經濟硬著陸”嗎?不就是“全球經濟硬著陸”嗎?

  而在“全球經濟硬著陸”的背景下,假如以“實體生產”為主的中國經濟都要倒退了100年,那麽,主要由“虛擬經濟”支撐的美國經濟,由於經濟、特別是金融更加地“積重難返”,相對而言,美國經濟恐怕倒退100年都不止!

  顯然,假如局勢發展至中國必須進行第二次“抗美援朝”,我們也規勸“美國經濟”一句:美國經濟“至少得準備倒退101年”!
  非常清楚,不論100年、還是101年,都不過是在“憑空掐算”,我們之所以強調“101”與“100”的數字比,在於我們更加相信:一旦局勢發展到那一步,“美國經濟將比中國經濟受損更加嚴重”。
  我們非常認同“前幾天還非常強硬的馬倫”在日本“吐露”的“心聲”

  而就“非軍事層麵”而言,如果跳出中美雙邊的狹隘格局,在全球大國間博弈的廣闊角度上去觀察問題,我們倒非常認同“前幾天還非常強硬的馬倫”在日本“吐露”的“........過去幾年兩國軍方之間的關係時斷時續,這對我們雙方之中的任何一方都沒好處......”之“心聲”。
  馬倫的這份“心聲”,其“實質”恰恰是我們始終強調的一個觀點

  事實上,撇除“中美高層軍事交流”的“軍事意義”,在“國際政治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馬倫的這份“心聲”,其“實質”恰恰是我們始終強調的一個觀點,即:在歐盟全球戰略決心“更進一步”向中國全球戰略“實質性戰略靠近”之前,“中國東北亞政策”有必要保留一個高姿態,即:盡可能地給美國人保留一個機會,讓“美國東北亞政策”始終有“重新做人”的機會,這對中國的全球戰略最為有利。

  美國決策者也明白,“始終沒有徹底拒絕”“重新做人”的選擇項,對美國的全球戰略也最為有利

  反過來,站在美國的立場去觀察問題,如果我們從“美韓日”三國外長會議之後、“美日韓”之“三國同盟”整合進展“不如‘美’意”的背景下,如果從“上述角度”去觀察馬倫的“這番心聲”,也就不難看出,在北京直到今天都在保留著這個機會、且華盛頓也“未徹底拒絕”的背後,是美國決策者也明白,“始終沒有徹底拒絕”將來“重新做人”的選擇項對美國的全球戰略也最為有利。

  所謂的“豐富的非軍事意義”

  顯然,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再回到前麵的問題,即:作為美國現役高層將領,馬倫“選擇日本”這個點、“親自宣布”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下月將赴中國訪問的消息,無疑具有“豐富的非軍事意義”。

  非常清楚,這個所謂的“豐富的非軍事意義”,指的就是“美國東北亞政策”在東亞方向“轉了一圈(天安艦事件、南海國際化問題、美韓持續軍事挑釁導致“朝鮮炮擊韓國軍事目標”、美韓航母版黃海軍事演習、美日規模空前的聯合軍事演習等)”之後,在折騰效果“不如‘美’意”的無奈下,終於又開始“擺出一副”“我正在琢磨”是否“重新做人”的姿態了。

  對此,我們想強調三點:

  既是“刻意提醒”、也是“警告”相關國家:“不要逼我重新做人”!

  首先,對美國東北亞政策而言,這隻是在“擺”一副“姿態”、且是“刻意”地在“擺姿態”,顯然,此舉的真實意圖,還沒有到“真正地琢磨是否重新做人(重回朝核六方會談)”這一步,隻是在“刻意提醒”、也就是“警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甚至某些南海國家注意:“不要逼我重新做人”!

  其次,對美國全球戰略而言,這也是在“擺”一副“姿態”、且是“刻意”地在“擺姿態”,顯然,此舉的真實意圖,也還沒有到“真正地琢磨是否重新做人(美國整個東亞政策向中國進行戰略妥協)”這一步,隻是在“刻意提醒”、也就是“警告”歐盟與俄羅斯,甚至印度、日本等:“不要逼我重新做人”!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多次強調美國悍然犧牲韓國幾十條人命製造“天安號事件”的重大意圖,它既在於:中斷、至少是延緩歐盟(歐元)登陸朝鮮半島的進程,從而通過阻止“中歐”戰略靠近、防止“中歐俄”在伊核問題的戰略協調進一步強化,繼而破壞美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中東、歐盟方向尋求“在聯合國框架之外嚴厲製裁伊朗(實質是製裁中國經濟、打擊中國金融)”之統一戰線的“努力”,也在於通過“天安艦事件”、外加美國一手挑起的“南海問題”等,在全球範圍內、特別是東亞方向尋求“在聯合國框架之外嚴厲製裁朝鮮(實質是製裁中國經濟、打擊中國金融)”之統一戰線。

  而除此之外,美國要求韓國李明博政府全力配合,在朝鮮半島製造緊張氣氛,還有一個“兼顧中東與南亞”的戰略意圖。

  華盛頓在東北亞“這番折騰”之所以“不如‘美’意”的最關鍵原因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以天安艦事件、南海國際化問題、美韓持續軍事挑釁導致“朝鮮炮擊韓國軍事目標”、美韓航母版黃海軍事演習、美日規模空前的聯合軍事演習等為“次序”,華盛頓在東北亞的“這番折騰”之所以“不如‘美’意”,最關鍵的原因並不在於日本、韓國、越南等的“不想配合”,而在於日本、韓國、越南因“生存問題”,且“對美國存有信任問題”而“不敢不惜一切代價地”提供“美國所需的配合”。

  在這個問題上,盡管韓國李明博政府的確在全力配合美國,在無奈其“國家核心利益(維持經濟穩定、保持半島和平)”所附著的“內部張力”太強(注:金大鍾與盧武鉉的“陽光政策”也是有著極其濃厚現實意義與牢固基礎的),終在“不惜一切代價”的問題上,其“全力”之餘,仍與美國所期望的有巨大差距、且是“本質差距”。

  美國要求韓國李明博政府不惜以與朝鮮爆發一場有烈度軍事衝突的決心為美國做一件事情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所謂的“本質差距”,說得通俗一點兒,就是“美國要求韓國李明博政府不惜以與朝鮮爆發一場有烈度軍事衝突”的決心、為美國進行一項主要針對中國、並準備將“測試報告”提供給歐盟、俄羅斯、日本、印度、土耳其、伊朗、特別是巴基斯坦的“戰略測試”,以實現三個目的:
  以“有烈度的朝鮮戰爭”的方式,全麵、徹底地測試出“目前局勢下在東北亞、甚至東亞方向承接戰爭的決心”

  其一,是在“方方麵麵(特別是對巴基斯坦、朝鮮、伊朗、土耳其等國家而言)”麵前,以“有烈度的朝鮮半島軍事衝突”的方式,全麵、徹底地測試出“中國在東北亞、甚至整個東亞,總之是遠離南亞這個重中之重的戰略方向上,承接一場戰爭決心”,從而“非常技巧地”、以一種“近似失真”的測量方式,試圖給出一份對自己有利的“測試報告”。

  顯然,這份測試報告是不會強調“中國的重中之重在南亞”這一“條件”的,而隻會刻意強調:這是一份全麵、徹底、且最接近真實地測試報告,測試結果顯示:中國對朝鮮的、以及中國對其它主要戰略方向之“戰略承諾”的“含金量”,其實與美國一樣,也是有問題的。

  美國決策者似乎設想:

  請注意,在此,我們之所以用“有烈度的朝鮮半島軍事衝突”這個詞,在於美國決策者似乎設想:在這種“有烈度軍事衝突”中,隻要韓國敢於犧牲,且朝鮮雙方軍事衝突的範圍有所控製,那麽,隻有得到日本的配合(將對伊朗、朝鮮的更加嚴厲製裁擴展為跟隨美國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中國),那麽,美國最終未必需要“實質性介入朝鮮半島軍事衝突”就能極大地消耗中國準備、或者正在用於南亞、中東、中亞方向的戰略資源,從而繼續阻止中歐戰略接近、弱化“中歐俄”在中東日益展開的戰略合作,防止自己的中東核心利益、甚至科索沃利益(美元本位製)被“中歐俄”所“戰略交換”,從而為日益吃緊的中東形勢解套、為更加吃緊的美國經濟、特別是金融繼續爭取急需的緩衝時間與空間。

  一旦......則中國通過“複合戰略手段”打開的戰略局麵將“立刻歸零”!

  其二,顯然,一旦測試結果顯示“或因南亞原因、或因經濟原因(可見那位美國老兵選擇韓國這個地方、警告中國再次介入則“中國經濟”準備倒退100年絕非什麽心血來潮)”、導致“中國不敢卷入第二場朝鮮戰爭”,那麽,中國通過“中段反導”、“尊王攘夷”、“歐亞高鐵”等組合而成、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三個層麵的“複合戰略手段”、在南亞、中亞、特別是中東方向進一步打開的戰略局麵,就將“立刻歸零”!
 美國試圖以犧牲韓國安全、或者韓國經濟的方式、來實現“其一”的意圖

  也就是說,美國試圖以犧牲韓國安全、或者韓國經濟的方式、來實現“其一”的意圖。

  其三,在其二的基礎上,韓國事前放風的“韓國準備部署美國戰術核武器”、其邏輯結果就是“韓國正式部署美國戰略核武器”,並在此“軍事威懾”的基礎上,結合“美韓同盟”所固有的經濟優勢,“美韓軍事同盟”將順勢“顛覆”孤立無援的朝鮮政權(如果朝鮮政府不合作的話)、或者“有條件”支持韓國啟動“統一朝鮮半島”進程(如果朝鮮政府合作的話)。

  其四,在其三的基礎上,“日本公開布署美國戰略核武器”、甚至“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也就會提上“議事日程”。

  不僅如此,“美國南亞政策”也會將“此東北亞成果”立刻用於“縱向打通美國的巴基斯坦通道”、同時“橫向截斷中國的巴基斯坦通道”、徹底截斷中國經“伊核問題”向中東、甚至非洲擴大影響力的途徑等、一係列的“戰略努力”之中,再結合印度這個戰略支點,從而在整個亞洲範圍內,徹底完成對中國的全麵戰略包圍。春秋

  在此基礎上,再迫使中國、也包括“歐俄”重新調整與美國的戰略關係,換言之,就是徹底解構“中歐俄”基於伊核問題交織的戰略協調。

  這正是“美國南亞政策”在“明修棧道”層麵進行“南亞破局”所企圖達到的結果
  其五,一旦實現“其四”,那麽,我們也就不難看出,這也正是“美國南亞政策”在“明修棧道”層麵進行“南亞破局”所企圖達到的結果。

  然而,就如我們之前所說,在“美韓同盟”最終以那套自相矛盾之“西洋景(美韓航母版黃海軍事演習”去“堅決反擊”“朝鮮的戰爭行為”之後,特別是,在中國提議“12月上旬召開六方會談團長緊急磋商”之後,以韓國政府於美日聯合軍演開始的當天(12月3日)宣布“允許部分運輸車輛開往開城工業園區”為標誌,華盛頓企圖借此對中國發起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從而或以“明修棧道(政治與軍事層麵)”、或以“暗渡陳倉(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進行“南亞破局”的企圖心,終於因韓國內部的“強大張力”而沒有得逞。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不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在組建“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的問題上就顯得極其謹慎

  除此之外,盡管之前的、於天安艦事件之後舉行的“美韓聯合軍演”曾經邀請日本自衛隊“觀察”,且此次韓國軍方也派人觀察了此次“美日聯合軍事”,從而令美國整合“美日、美韓軍事同盟”的努力有了一絲動靜,但是,在中國一手通過“海監船常態巡視釣魚島海域”、一手通過“朝鮮炮擊韓國軍事目標”、持續對日本與韓國保持軍事高壓,且一旦朝鮮局勢失控、世界經濟的確可能硬著陸、日本與韓國經濟最後極可能被“大國利益”犧牲的情況下,在美國終於向日本交出了“美日軍事同盟涵蓋釣魚島”這張、日本一直非常渴望得到的“牌”,從而嚴重衝擊了“中美關係”,遂強化了中國對中東、拉美等方向的美國核心利益、特別是“美元本位製”的攻擊力度,從而正式拉出了與美國“東北亞的問題在中東談”的架式之後,不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在組建“直接針對中國、兼顧俄羅斯”的“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的問題上就顯得極其謹慎。

  究其原因,就如我們之前所說,在這些國家明知“中美歐俄”都在“東亞問題中東談”,“科索沃問題中東談”、“東歐問題中東談”,且“政治、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都在一起談”之“風高水深”的大背景下,隻要中國對這些國家的軍事高壓到位,它們還真敢下海、敢飛天、敢不知輕與重嗎?
  似乎已經令“算盤打得滿滿的”美國人“出離於”憤怒了

  真實的情況就是:不論是終於拿到華盛頓開出的嚴重損害了中美關係之“美日軍事同盟涵蓋釣魚島”這張“牌”的日本,還是剛剛被朝鮮炮擊了軍事目標的韓國,在中國保持的軍事高壓下,在構建“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共同針對中國的問題上,其“謹慎”態度似乎已經令“算盤打得滿滿的”美國人“出離於”憤怒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正是“那位美國老兵(駐韓美軍前司令)”前腳在韓國剛剛警告“中國經濟準備倒退100年”,而另一位“美國現役高級將領(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後腳就跑到日本一吐“心聲”的“東亞原因”。

  ●令美國軍方一吐“心聲”的,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地中海(科索沃)方向與中東方向的“快速異動”
  事實上,令美國軍方一吐“心聲”的,絕不僅僅是“東亞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地中海(科索沃)方向與中東方向的“快速異動”。
  據消息透露,在中國強行介入“中東和平進程之”後,由於“大國間主要戰略交換平台”已經初步移至距離各自“重中之重”“等距”、從而為“中歐俄”均願意接受、卻高度聚集了美國核心利益的“中東方向”,因此,在“地中海計劃”的掩護下,在中國衝著美國“東北亞問題在中東談”的策應下,“歐盟全麵整合進程”正在以空前的速度進行展開。

  我們注意到,繼“美英特殊關係”之英國借口經費問題、在核武器與航空母艦的“話題”上、與法國玩了出“歐洲軍事整合”的“放風動作”之後,歐盟兩個核心國家--德國與法國也準備如法炮製了--準備“互相在對方國家內駐軍”。
  ●埃及也開始拿“中東無核化”的話題、試水“以色列核問題”了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在中國公開“為以色列核問題立項”之後,作為中東的另一個地方王,在歐盟與美國之間遊走的埃及,在“歐美”之爭可能激化的背景下,為了像土耳其那樣在中東事務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也開始拿“中東無核化”的話題、試水“以色列核問題”了。

  值得強調的是,不論土耳其、還是埃及,多年以前也有個“核問題”。因此,作為“尊王攘夷”的重要一環,或者作為朝鮮核問題與伊核問題的“另類聯動”方式,如果命係於“石油美元結算”的“美元本位製”繼續在東北亞“玩緊張”,那麽,一旦局勢朝鮮半島局勢失控,這兩個“有核前科”的地方王(還的個敘利亞),就有可能與“失去六方會談框架約束”、從而“必將進行核擴散”的朝鮮打得火熱。

  ●再談戴秉國國務委員訪問韓國

  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戴秉國國務委員訪問韓國進行斡旋,我們曾經強調:可以肯定的是:戴秉國國務委員帶去的不是別的,而是一份“最後通牒”的“說明”,其內容或者有許多,但必然包括兩點,那就是:

  第一,在“今天”,在“中歐俄美”已經在中東方向進行激烈博弈的“今天”,隻要韓國不要繼續挑釁中國與朝鮮的利益、從而“不知輕重地”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其間,甘願為美國的全球戰略、特別是中東戰略所利用,那麽,就不會有什麽“炮擊”。

  在這個問題上,華盛頓“不知道”朝鮮“是否會炮擊”,但北京“知道”。

  第二,如果韓國做不到“第一”,那麽,“中國提議”中所提及的“12月上旬”的最後一天,說不定就是朝鮮又一輪炮擊的開始之日,隻是這種炮擊,恐怕就不會是打在無關大局的海島上了,而是打往韓國政治與經濟中心首爾方向的韓國陸地目標。顯然,它打的就是韓國經濟。

  ●從韓國回來之後,戴秉國國務委員又去了朝鮮

  我們也注意到,從韓國回來之後,戴秉國國務委員又去了朝鮮,並受到金正日的接見。

  對此,由於“美日韓”仍然在那裏“既不完全拒絕”但也“不就此接受”中國提議,而是在那裏“討價還價”,其意圖在於拖延時間,因此,我們想說明的是,戴秉國國務委員此去朝鮮帶去的不是別的,應該也是一份“說明”,其內容或者有許多,但我們建議,這次訪問應該包括這樣兩點,那就是:
  第一,如果韓國做不到“第一”,那麽,12月10日一過,朝鮮完全有權利為“位於韓國坡州市文山的陸軍某炮兵部隊當地時間11月28日下午3時左右的“失誤”,向韓朝非軍事區發射了一枚炮彈”進行報複。

  第二,如果美國繼續威脅朝鮮,那麽,12月10日一過,中國將不再“力阻”朝鮮向外進行核擴散。

  ●隻有“已經稱霸、且還想繼續稱霸”的邪惡勢力才會害怕,並不想稱霸世界的中國、又何怕之有?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想強調的是,戴秉國國務委員在去朝鮮之前,曾經發表文章,強調“那種認為中國會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的說法是個神話”,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朝鮮、或者其它國家是否進行核擴散的問題上,隻有“已經稱霸、且還想繼續稱霸”的邪惡勢力才會害怕,並不想稱霸世界的中國、又何怕之有?

  ●奉勸美國決策者、還是早點兒接受“中國提議”的好

  因此,在“歐盟全麵整合”突然加速的情況下,在“以色列核問題”被越來越多的中東國家所杯葛的情況下,一句話,在美國無力淡化中國的“東北亞問題中東談”之衝擊下,特別是,在日本、韓國這兩個美國盟友、或出於國家核心利益也好、或出於內部張力也罷,仍然在“美日韓三邊軍事同盟”的問題上“左顧右盼”的情況下,我們奉勸美國決策層,還是早點兒接受“中國提議”的好!否則,失去“朝核六方會談框架”約束的朝鮮、在核擴散、導彈技術擴散的層麵上會做出什麽事來,中國將不再管!

  另外,我們也奉勸韓國決策者,還是早點兒接受“中國提議”的好,最起碼也要保證做到“第一”,否則,到了“朝鮮炮擊首爾方向”、韓國經濟受到沉重打擊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最終還是陷入了“中國不願意管、美國又管不了”的兩難境地。

  因此,在“歐盟全麵整合”突然加速的大背景下,我們希望在一片“叫打喊殺”中突然重啟的“中美高層軍事互動”,能成為“美日韓”回歸“中國提議”的開始。至於也能談出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有理由為“美國東北亞政策”繼續保留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而“美國東北亞政策”也以“實際行動”保留一個“重新做人”的“可能”,這才是重要的,而不這樣做的後果,則在第三波排列組合慢慢進入實質性階段後,這就像馬倫所說的......對中美雙方都沒有好處!而從中東局勢的演化來看,特別是,從“維基”解密的複雜背景、及“資本控製國家”與“國家控製資本”之間的爭鬥來看,對“美國這個國家、特別是美國這個社會(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特別如此!

  最後,對“維基”解密的複雜背景,我們再次重複一點,既:它應該是“資本控製國家”與“國家控製資本”之間、資本與資本之間、國家與國家核心利益之間激烈碰撞的產物,因此,它“既從屬於且又獨立於”資本利益之爭,它也“既從屬於且又獨立於”國家利益之爭,在“維基解密”的問題上,出於各自利益,“歐美國家”與“歐美資本”都扮演了自己的特殊角色。
  而這,也恰恰是我們之前提前拋出“歐洲資本與美國資本”及“資本控製國家與國家控製資本”這一對話題的考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