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10年10月08日

(2010-10-10 09:14:14) 下一個

  中土決定將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合作關係  

  【安卡拉消息】據媒體報道,正在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當地時間8日上午在安卡拉宣布,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戰略合作關係。

    兩國領導人是在結束會談後的記者會上作此宣布的。溫家寶說,這一關係的提升將對雙邊關係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並表示,中土兩國要在經貿、文化、投資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

    埃爾多安對雙邊關係表示滿意,並希望雙邊關係在今後有更大發展。他說,他已經敦促有關部長盡快落實簽署的合作文件內容,並將派外長不久後訪華。

    溫家寶是在結束訪問希臘、比利時和意大利之後抵達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的。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溫家寶說,這一關係的提升將對雙邊關係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並表示,中土兩國要在經貿、文化、投資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

  ●包括有安全領域合作的才是“完整合作計劃”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誠如溫家寶總理所說的、我們認為“這一關係的提升將對雙邊關係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如溫家寶總理所表示的、我們也期待著“中土兩國要在經貿、文化、投資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但東方評論員想補充的是:中土兩國除了“要在經貿、文化、投資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之外,還要加強在安全領域的合作。

  事實上,在我們看來,這才是溫家寶總理在結束訪問希臘、比利時、意大利(期間還突訪德國)之後抵達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的“完整合作計劃”,顯然,或許是基於形勢的異常複雜性,溫家寶總理將與“上述一藍子合作”同等重要的“安全領域合作”概括在中文中韻味無窮的“等”字之中了。

●雙方在記者會上的兩點表示

  我們注意到,在“上述一藍子合作”的藍子裏,通過雙邊簽署的八份合作文件,公開裝進了“雙邊經貿合作、在第三國基礎設施與技術谘詢合作、文化交流、信息通訊技術合作、海事合作和鐵路合作等領域的合作”,而值得強調的是,溫家寶總理在與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做出兩點表示:

  第一點是,雙方共同表示“我們設定了時間表,我們同意在2015年,將雙邊貿易提高到500億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1000億美元。”

  第二點是,雙方表示同意:在雙邊貿易中使用自己的貨幣。

  ●支撐雙方未來經貿合作實現持續上台階的前提條件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第一點”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土雙方表示在2015年將雙邊貿易提高到500億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1000億美元,那麽,可以肯定的是,根據這份時間表,中土雙方必然在“在第三國基礎設施與技術谘詢合作”與“海事和鐵路‘等’領域合作”也要做出了一份詳細安排。因為,這些“旨在打通現代絲綢之路的合作內容”原本就是支撐雙方未來經貿合作實現持續上台階的前提條件。

  ●雙方在至關重要的“安全領域”合作“也”要做出一份詳細戰略安排

  顯然,在上述的描述中,我們也用了一個“等”字,基於前麵的討論,在這個“等”字之中,就包括有雙方在至關重要的“安全領域”合作“也”要做出一份詳細戰略安排的意思。

  毫無疑問,沒有“安全層麵”的支撐,所有那些經貿合作與“支撐經貿合作持續上台階”的技術與文化層麵的合作目標,都將是“不可想像的”、或者是“隻能想像的”。

●一則絕非巧合的消息

  因此,絕非巧合的是,就在溫家寶總理訪歐期間,從“媒體層麵”傳來了“中國與土耳其兩國軍方於近期舉行了聯合空中演習活動”的消息。

  我們注意到,在媒體的相關報道中,有這樣幾個看點值得關注:

  其一,報道稱:據北約組織官方網站公布的消息,中國與土耳其兩國軍方於近期舉行了聯合空中演習活動;

  顯然,這中間的要點在於“近期”兩字,也就是釣魚島方向風高浪急、人民幣匯率問題突然成為焦點、溫家寶總理訪問歐洲之前、而巴以和談又進入“再次談不下去”的這段日子。

  其二,報道稱:中土兩國進行空軍聯合演習的地點位於土耳其安納托利亞省;

  在我們看來,這中間的看點在於安納托利亞省。眾所周知,該地點,一直是土耳其與北約、甚至美國、以及後來的以色列空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地方。

  ●土耳其的意圖

  我們也知道,在以色列對加沙實施“鑄鉛行動”之後,有著強烈政治抱負、有心扛起“伊斯蘭大旗”的土耳其與以色列之間的雙邊關係開始惡化。

  在這個問題上,在“以色列襲擊土耳其國際救援船隊”之前,還有兩個典型的事件,一是2009年1月,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與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在達沃斯 “世界經濟論壇”會場為加沙衝突爆發激烈口角、並甩袖離去;再一個則是土耳其2009年取消了以色列參與在土耳其進行聯合軍演的資格。

  顯然,中土兩國進行空軍聯合演習、且演習地點恰好位於土耳其安納托利亞省,這次“中土”軍事演習客觀上令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以色列、甚至美國的位置。

  如果考慮到作為北約成員國、但又始終被歐盟拒之門外的土耳其,不僅曾經對“上合組織”表示過“某種合作意願”,甚至計劃與伊朗、敘利亞有意構建一個區域合作組織,有心“在大國之間”慢慢“運營”土耳其及“該區域合作組織核心利益”的事實,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這次“中土”軍事演習客觀上令“上合”在 “某種程度上”擠兌了北約的位置。

  不過,請大家注意,我們強調的是“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說,它並非“真正的取代”、在可見的將來也不可能“真正的取代”,而土耳其的意圖正是想通過這種“在某種程度上”,將中國與俄羅斯的影響力、特別是軍事影響力更深地拉入中東,以平衡“美以”甚至歐盟在該區域的綜合勢力,特別是弱化“美以”在中東方向的軍事優勢。

  如果我們將土耳其視為“土耳其、伊朗、敘利亞區域合作組織”的代表之一,那麽,由於“土耳其、伊朗、敘利亞區域合作組織”的代表之一的伊朗也為這次演習提供了空中走廊,而俄羅斯不僅正致力於在敘利亞建造軍事基地、且還頂住“美以”壓力,堅持向受到“美以”軍事威脅的敘利亞提供先進導彈,因此,如果從 “中俄全球戰略”層麵考慮問題,俄羅斯拒絕向伊朗提供s300係統、並不意味著俄羅斯削弱了對“該區域組織”的支持力度,但卻意味著俄羅斯願意用一筆“出口s300係統”可以掙到的“小錢”、去淘換“國際石油價格”升破80美元一桶之後可以掙到的“大錢”。

●整個事件目前還隻是一隻“風向球”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看點,即:不論是土耳其、還是中國,都既未在政府官方層麵正式證實、也未否認該報道的真實性,也就是說,整個事件目前還隻是一隻“風向球”。

  ●這隻“風向球”的後麵掛著一個“可操作性極強”合作方案且附有明確的“時間表”

  但是,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結合溫家寶總理訪問土耳其的具體成果(一係列雙邊合作文件、雙邊關係提升至戰略合作夥伴等),我們應該不難看出,這隻“風向球”的後麵、可是掛著一個“可操作性極強”之“雙邊、特別是跨區域合作方案”的、且附有明確的“時間表”。

  顯然,在我們看來,一旦“方方麵麵(主要是歐、俄、美)”的“真實態度”在這隻“風向球也”的探測下被探明、且定格了,那麽,也就意味著“第三波排列與組合”將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非常清楚,這應該是個不短的過程。

  ●溫家寶總理此次訪歐行程的中心議題是什麽?

  至於所謂的“真實態度”,如果局限在“歐美”,我們不妨看看溫家寶總理此次訪歐行程的中心議題是什麽?

  ●我們曾經結合基辛格的兩篇“高論”給出了這樣一組觀點

  而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結合基辛格的兩篇“高論”給出了這樣一組觀點,即:

  不論是基辛格的“高論”、還是斯坦貝格的“補充”,其實都是在“拐彎抹角”地“再次論證”一個老話題,即:“中美國(G2)”的可行性與重要性!或者“中美國(G2)”的“極其可行性”與“無比重要性”!我們不難看出三點:

  其一,曾經親自赴北京兜售過“G2”的基辛格先生,(兩篇高論)仍然在“兜售”“原版”的“中美國(G2)”,並將此作為“最重要的藥方”;

  其二,曾經親自赴北京兜售過“G2”、但被北京婉拒的基辛格先生,(兩篇高論)似乎也願意推出一個修改版G2,也就是口中一邊念叨著“美國必須放棄與世界為敵”,手中一邊寫出的“將中美關係提升到歐美關係的水平”的推銷方案、並以“中美關係是美國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來變相推銷“G2”。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說過,“G2”是美國從金融危機中逃生的最高效的一條生路。

  其三,也是最有意思的,按基辛格先生的邏輯(兩篇高論),如果中國還要拒絕“G2”,那麽,中美就要隻能重走“德英”的老路了、從而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顯然,這對北京而言是一種威脅,對俄羅斯等其它新興國家也是一種威脅。

  因此,作為其第二步,就是“美國必須與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工業大國尋求合作而非對抗”,如果我們從美國朝野聯手拋出的這個“衝擊性變量”中去觀察在“預定時間、預定地點、特別是預定背景”下、“預定”要發生的、日方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抓扣中國漁船和漁民事件,也就不難看出,這次在釣魚島發生的“突發事件”,即是中國對“美國東北亞政策”是否決心“重心做人”的一次測試,在上述測試的基礎上,也同時也是日本對“美日軍事同盟”的一次測試;

  不僅如此,在上述兩個測試的基礎上,它還是對“美國東北亞政策”有心保留“重新做人”這一變化之“後果(在東北亞問題上選擇出賣日本)”的一次“反擊”,在美國“樂觀”日本“反擊”的基礎上,在中國的戰略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南亞方向、並著手打破科索沃平靜的檔口,這還是“美日軍事同盟”對“中國扶弱(歐元)鋤強(美元)策略”的一次要價。

  而結合基辛格先生“第二篇高論”的核心意圖,我們也就不難看出,美國之所以以這種方式“警告”歐盟、甚至日本,隻是手段不是目的,其目的在於三層:

  一,其“著眼點”都在於正在準備之中的“國際金融峰會”;

  二,其“著力點”都在於以“三邊(歐美日)”之力“實現聯合國框架之外的嚴厲製裁伊朗、朝鮮案(實際上是製裁中國)”;

  三,其“著手點”仍然在於迫使歐盟提供其急需的南亞配合,發動經濟、與金融圍攻中國,也就是“暗渡陳倉”式的南亞破局。而隻要歐盟願意提供“實質性配合”,美國似乎願意用“可逆(至少美國人相信是這樣的)”的“中東利益”與歐盟進行交換。

  東方評論員認為,不論是“一、二、三”,其“焦點”都匯集到“人民幣升值”問題上了。

●中歐之間此次對話的焦點正是“歐元、美元、人民幣”之間的“排列與組合”問題

  毫無疑問,溫家寶總理此次歐洲行程的中心議題就是“世界主要貨幣的匯率問題”,中歐之間此次對話的焦點正是“歐元、美元、人民幣”之間的“排列與組合”問題。

  而在溫家寶總理啟程之前,幾經交鋒、試探,日本在我們預期中的、中國施加的強大經濟壓力之下,不得不置所謂“日本司法獨立的驕傲”於不顧,被迫無條件釋放了中國船長,從而“食言而肥”。

  ●中國的這一動作,其實與我們之前的一段評論大體符合

  期間,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即:在溫家寶總理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過程中(注,並非訪美),一方麵對日本發出強烈警告、要求日本立刻無條件放人、否則中國將進一步做出反製,且日本必須承擔一切後果;而另一方麵又表示“中國願意在合適時間邀請美國國防部長訪華”。

  顯然,中國的這一動作,其實與我們之前的一段評論大體符合。即:

  第一,我們認為,在日本用“在釣魚島強硬”換取了“公開幹預日元匯率”、從而表現出“日本在關鍵時刻將側重政治與軍事”的跡象之後,隨之而來的,將是中國對日本經濟上施加的強大壓力,以在“方方麵麵”麵前要求日本“進一步確認”其態度。

  第二,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在釋放了十四名船員與漁船之後,日本政府仍然非法扣留著船長,並揚言要走“司法程序”,我們也注意到,就在今天(9月17日),中國國內法院“首次”受理了二戰中國受害勞工控訴“加害方”--日本相關企業的案子。

  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曆史性的鏡頭,結合之前我們所說的,以中國高調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為契機,外加突然發生的釣魚島事件,中國開始以一種罕見的方式、搭建一個“間接影響”日本國內政治局勢的模式的結論,我們不難看出,北京正在為這種模式注入更多的“參數”。

  顯然,以“日本處理釣魚島事件”為例,日本如想借此強調“它在關鍵時刻將側重政治與軍事”的“姿態”越高,那麽,“這套模式”讓日本在經濟上受到的打擊就會越大!我們相信,如果日本政府持續不低頭,那麽,讓“日本經濟”在“日本政府”的強硬中,再一次來到“失去十年”的邊緣,將是中國與“歐美”達成某種妥協的第一步。

  第三,我們認為,站在中國的角度考慮問題,既然東亞經濟因日本的戰略誤判而無法團結、既然全球二次探底不可避免,既然東亞經濟將因東亞的不團結而必將在全球經濟二次探底中受到更多的衝擊,那麽,放手讓它早一點發生,也未嚐不可!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仍然認為:在關鍵時刻,如果確有必要,放任“歐美”讓日本經濟再失去十年,那又何妨?

●中美日彼此間“完整地”演繹了“上述內容”

  非常清楚,在釣魚島事件上,在“一度極其強硬的日本菅直人政府”最終決定置所謂“日本司法獨立的驕傲”於不顧、最終無條件釋放中國船長、最終食言而肥的背後,恰恰在於“中美(包括歐盟)日”之間,在溫家寶總理在美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的過程中、彼此間“完整地”演繹了“上述內容”。

  不可否認,在“天安艦事件”之後拒絕美國國防部長訪華的中國,在釣魚島事件的背景下突然表示“願意在合適的時候邀請美國國防部長訪華”,的確是在刻意擺出一種姿態、一種“如果日本繼續強硬下去,那麽、讓‘日本經濟’在‘日本政府’的強硬中、再一次來到‘失去十年’的邊緣,將是中國與‘歐美’達成某種妥協的第一步”的姿態。

  如果在這個層麵上去觀察“原本急於訪華卻得不到邀請的美國國防部長”、在中國擺出上述姿態後的第一時間,就急急忙忙澄清說“目前還沒有得到正式的邀請函”,我們也就不難明白,美國防部長的“急忙澄清”,由於沒有、也不可能得到“美國經濟、特別是金融部門”的“配合”,最終也就沒能擋住“日本政府被迫無條件放人”。

  值得強調的是,“美國經濟、特別是金融部門”之所以無法提供“配合”,在於“讓日本經濟再一次來到‘失去十年’的邊緣”的確是“一心想從有待深化的金融危機中爬出去的美國”所夢寐以求的,因此,盡管它們心中明白“中國的這種姿態”暫時隻是一種手段、選擇之前,美國經濟、特別是金融部門是不可能做出被 “方方麵麵”解讀為“反對這一姿態”的動作的。

  然而,出於對“中國的這一姿態”對“日本經濟前景”所產生的強大壓力,再加上中國也同時對日本經濟展開了“實實在在”的打擊行動(比如限製、加強檢查日本對中國的進出口貨物;拿日本豐田公司說事兒;限製對日本出口稀土等),美國決策者最後顯然將“向高壓下的日本政府傳遞”“美國不認為中國將兌現這一姿態”之信號、從而鼓勵日本對華繼續強硬下去的“任務”交給了美國軍方,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才是“原本急於訪華卻得不到邀請的美國國防部長”、在中國擺出上述姿態後的第一時間,就急急忙忙澄清說“目前還沒有得到正式的邀請函”的真正原因。

●隻要戰略上需要,即便邀請美國防長訪華的邀請函正式發出了、中國也可以考慮“以各種理由隨時預以取消

  值得強調的是:隨著局勢的進一步演化,特別是,由於日本政府“初步地認清了形勢”、已經在釣魚島事件上“低頭”、從而決定為“日本經濟”保留了一個 “仍有機會避免重蹈98年亞洲金融風暴複轍”的“機會”,如果“美國的東北亞政策”下決心“拒絕重新做人”的話,如果美國政府獨自繼續在中國周邊、瞄著中國的核心利益“搞事”的話,那麽,中國之前為敲打日本、迫使其在“方方麵麵”麵前進一步明確其態度(是側重於政治與軍事安全還是側重於經濟安全)、而擺出的那份姿態、就有隨時改變的可能性。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隻要戰略上需要,即便邀請美國防長訪華的邀請函正式發出了、中國也可以考慮“以各種理由隨時預以取消”。至於理由嘛,那個“時間不合適”完全可以重複使用。

  當然,是否這樣做,相當程度上,要看已經走進死胡同的“美國東北亞政策”是否考慮“重新做人”了!

  事實上,如果僅局限在東亞方向討論問題,經過“天安艦事件”與“釣魚島事件”之後,或者說,在依次動用了“美韓軍事同盟”與“美日軍事同盟”這兩顆子之後(期間還夾雜有南海國際化問題),中美之間在一番“你來我往”之後,美國人始終不敢、或者不能在東亞方向玩真的、玩大的的底牌已經彰顯無疑。

  在之前的點評中,通過對天安號事件的詳細討論,我們對美國、或者“美韓軍事同盟”不敢在東北亞玩真的、玩大的深層原因已經有了充分了解。

  在這裏,我們想結合“釣魚島事件”對美國、或者“美日軍事同盟”不敢在東海方向玩真的、玩大的深層原因做一簡單說明。

  前麵說了,在華盛頓依次動用了“美韓軍事同盟”與“美日軍事同盟”這兩顆棋子攻擊中國期間,還夾雜有個南海國際化問題,在南海問題上,美國主要運用了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等東盟國家。

  事實上,在我們的討論中,“南海國際化問題”依然被歸納為美國對中國的“南海測試”。

  真實的情況是,由於“殖民曆史”的原因,再加上97亞洲金融風暴中數十年財富被歐美資本席卷一空的惡夢仍然曆曆在目,在“南海”周遭國家中視“美國軍艦威脅更大”之觀點的是大有人在:其中,即包括被“內海說”、“亞太同盟”、甚至“雅加達構想”明確包括在內、有反華傳統、從而被“美國對華政策”寄予厚望的印度尼西亞,也包括要與印度尼西亞互別苗頭,與中國日益靠近,但也想借機主張南海主權、趁機侵占中國利益、從而被“美國對華政策”想利用一把的馬來西亞。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決策層不僅不信任美國、且還提防著美國,因此,如果美國選擇與中國攤牌,在關鍵時刻,是指望不到這些國家的實質性支持的。而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地理上的因素,在東海、南海等中國陸基打擊力量的覆蓋範圍內,與中國軍事攤牌,美軍是占不到便宜的。

●與中國在南海“直接鬥法”一旦失控,美國人麵對的麻煩就是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與中國在南海“直接鬥法”一旦失控(比如,中國軍事打擊越南、或者日本),美國人麵對的第一個麻煩就是:如果直接呼應“公開介入”的呼救聲,那就等同於“下決心”在東海、南海方向采取與它在格魯吉亞戰爭中(不與俄羅斯直接衝突、而令中歐直接漁利)有根本區別的政策,而直接與中國衝突,與中國公開撕破臉皮,並在西太平洋形成軍事對峙。

  但這種局麵不僅意味著規模龐大、可以為美國爭取到相當緩衝時間與空間的“G2模式”之“忽悠工程”就此終結(從美國政界重量級人士四處推銷、再到“內海說 ”、“亞太同盟”及“雅加達構想”的概念變幻,特別是基辛格邊發兩篇“高論”,足見“忽悠”的規模與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它也意味著因中國必然向歐盟與俄羅斯做實質性妥協,華盛頓也因之必須“立刻承接”來自“中歐”的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的聯手打擊,意味著歐盟、印度、日本等所謂“政治、軍事盟友”在政治、軍事層麵的價碼“立刻高企”,甚至韓國這種國家的角色都會“迅速吃重”;

  更要命的是,隨著“俄美關係”將直接跳入“美國必須向俄羅斯‘繼續’交割東歐利益、甚至中亞利益,而俄羅斯未必會向美國提供“美國所希望的”南亞默契(借口將是美國屆時必須向歐盟交割的科索沃問題與中東和平問題)”的局麵,“歐美關係”也會直接迎來美國“必須”向歐盟交割“科索沃穩定”與“中東和平”,而歐盟未必會向美國提供“美國所希望的”巴基斯坦配合與阿富汗配合(借口是美國屆時必須向俄羅斯‘繼續’交割的東歐、甚至中亞問題)的局麵。

●一旦美國與“中歐俄”中的任何一家關係徹底決裂,獲利的必定是另外兩家,而非美國自己

  除了這之外,那時的美國還會發現,不論是與美直接軍事對峙的中國、還是借機要求美國立刻交割“相關利益”的俄羅斯、或者歐盟,仍然會將伊核問題之“中歐俄 ”戰略協調視作“各自戰略騰挪的支點”而加以強化,理由很簡單:一旦美國與“中歐俄”中的任何一家關係徹底決裂,獲利的必定是另外兩家,而非美國自己,“ 中歐俄”中與美國關係決裂的那一家,是很容易讓出部分利益以期與另外兩家達成妥協、從而在“新的基礎上”強化彼此間的協調關係。“中歐俄”如此選擇的理由是充分的:詬病於美元本位製的“中歐俄”都知道,在美元本位製被有效削弱之前,真正能捆住美國手腳的、就是伊核問題之“中歐俄”戰略協調。

  ●一旦美國與“中歐俄”中的任何一家關係決裂,相對最容易控製的“美日關係”也會再起波瀾

  這還不算完,與此同時,一旦美國與“中歐俄”中的任何一家關係決裂,在與大國的有關係中,對華盛頓而言,相對最容易控製的“美日關係”,也會再起波瀾,會重新麵對是繼續掌控“美日軍事同盟(將日本的能力局限在東亞、繼續視日本為小夥伴)”、還是被動接受“日美全球同盟(被迫接受日本在全球發揮作用、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要求)”的局麵,因為美國要想在東亞與中國的軍事對峙占據上風,必須借助日本。角色吃重的日本自然就會獅子大開口,首先就會將“日美全球同盟”取代“美日軍事同盟”與核武裝日本分別作為“名義”與“實際”意義上的兩大前提條件,而一旦滿足這兩大條件,明眼人也一看就知,美國也就等同失去了在日本(東亞)“軍事駐紮權”的基礎。

  我們知道,美國希望“美日關係”定位在“美日軍事同盟”的層次,在政治與軍事層麵將一個“非正常”的日本死死地限製在東亞範圍,從而牢牢地將“日本的經濟結構”控製在自己手中。而日本夢想的是走出東亞,渴望的是“日美全球同盟”,夢想將“日美關係”定位在全球合作的層次、並慢慢將“美軍”遣送回國,從而做回“正常國家”、按自己的意誌發展經濟,在包括金融服務、航空、高技術等所有高端層麵與美國展開公平競爭。

●“美國全球戰略”極力避免落入的戰略絕境

  非常清楚的是,不論是美國屆時向俄羅斯“繼續”交割東歐利益、特別是中亞利益,還是美國屆時向向歐盟交割的科索沃與中東和平問題,都意味著美國在歐亞大陸選擇了“實質性退出之路”,都意味著“大中東計劃”必須向“地中海計劃”進行戰略交割之路,從而意味著選擇了美元必須向歐元讓渡貨幣霸權的命運。

  與此同時,卻並不意味著“中歐俄”之間、甚至“全球主要非美勢力(包括日本、印度、巴西等)”之間戰略合作關係的結束。

  顯然,這正是眼下正挖空心思、極力施展所謂“巧實力”的“美國全球戰略”、意圖極力避免落入的戰略絕境。

  ●中美關係“全麵破裂”的後續發展“必將更快地”終結美國霸權

  顯然,華盛頓決策層明白,“上麵的局麵”其實就是個連環套,不論如何,其“最終指向”都是美國霸權的終結。因此,對美國而言,相較“並非忽悠層次”而是“ 實質意義的G2模式(類似十九世紀英國向美國慢慢讓渡霸權的模式)”而言,中美關係“全麵破裂”的後續發展“必將更快地”終結美國霸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避免直接陷入“上述連環套”,恐怕才是在“天安艦事件”與“釣魚島事件”中,美國始終讓“美韓軍事同盟”及“美日軍事同盟”保持低調、以避免局勢演化到中美在東亞方向軍事攤牌的真正原因。

  而美國人不敢在東亞與中國軍事攤牌的“戰略弱點”,又被中國以“各種方式”、分別通過“反手(被動的)”利用“天安號事件”、“正手(主動的)利用釣魚島事件,在“方方麵麵(歐盟與俄羅斯、日本、印度、韓國、土耳其、伊朗、敘利亞等)”麵前予以了證實,從而也就必然被中國、及其它大國利用到相關戰略方向。

●我們再次強調一個觀點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日本政府最終在釣魚島問題上低頭之後,土耳其作為中東方向的“地方王”,中國作為用“中段反導”果斷為中東方向的“尊王攘夷”戰略打出一片戰略空間的世界大國,出於各自的核心利益,兩者之間經由伊朗這個戰略支點,舉行一場“顛覆”傳統意識形態、劍指“美以”極可能對敘利亞進行的軍事打擊、或者軍事威脅之軍事演習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再次強調,有誌於構建全新全球秩序的“非美勢力”,必須以實際行動讓“美以”明白,那種企圖以軍事威脅、甚至是軍事打擊來迫使敘利亞屈服、從而徹底孤立伊朗、繼而實現在聯合國框架之外嚴厲製裁伊朗(實際是製裁中國)、最終拆解伊核之中歐俄戰略協調的計劃,一旦實施,將麵臨其不可承受的戰略後果。

  顯然,作為一個北約正式成員國,土耳其此次邀請中國在土耳其與北約盟友(特別是美國)及以色列進行軍事演習的地點展開軍事演習,就有個層意思。

  有必要指出的是,敘利亞即是“中歐俄”之在中東方向進行“尊王攘夷”戰略的重要一環,更是土耳其、伊朗這些“地方王”借助“中歐俄”的力量、“營運”自己核心利益的戰略支點。

  ●美國人不敢在東亞與中國軍事攤牌的“戰略弱點”,也必然被中國“反手”用到南亞方向

  不僅如此,與當年中國以兩次“朝鮮核爆”回應巴基斯坦發出的“呼救”之原理類似,美國人不敢在東亞與中國軍事攤牌的“戰略弱點”,也必然被中國“反手”用到南亞方向。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多次強調,中國要高度警惕“美國南亞戰略”的“明修棧道(政治與軍事層麵的南亞破局、挑起克什米爾戰爭)、暗渡陳倉(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的南亞破局,聯合歐盟對中國發起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而在美國國內眾議院通過施壓中國人民幣的法案(還有待參院通過)、從而公然準備在進行“暗渡陳倉式”南亞破局之後,巴基斯坦的局勢是為之一變。

 ●中國的影子

  如果在這個層麵看去看問題,那麽,在北約(實際上就是美國)軍隊襲擊巴基斯坦哨所、致死三名巴基斯坦軍人,在巴基斯坦政府也就此宣布攔截北約(美國)經巴基斯坦境內的後勤補給線的問題上,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中國的影子。

  我們知道,在援助巴基斯坦特大水災的過程中,據西方媒體報道,解放軍的相關軍事力量已經以各種救援名義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說過,在必要的時候,解放軍應該前出巴阿邊境進行“跨境反恐”、為巴基斯坦某些重要戰略方向提供軍事遮斷。

  ●參與“新絲綢之路”的計劃是符合巴基斯坦根本利益

  根據我們的觀察,盡管西方媒體的報道還有待證實,但“中段反導”之後(有媒體報道稱,中國9月底再次進行了一次反導實驗),解放軍“跨境反恐”的能力與決心已不容置疑,在這份“切實準備”支撐下,我們注意到,近日巴基斯坦境內襲擊北約後勤補給線的事件層出不窮。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由於中國與土耳其(實際是整個中東、以至歐盟、直到整個地中海區域)之間的戰略合作(新絲綢之路)將為巴基斯坦帶來巨大的發展前景,因此,參與 “新絲綢之路”的計劃是符合巴基斯坦根本利益的。

  在這種對比下,美國那種“既單純(隻能提供美元、隻能輸血、而不能提供造血功能)、又不單純(帶強烈的政治條件)”的經濟援助”,對巴基斯坦的“未來”而言,就顯得毫無吸引力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北約(實際上就是美國)軍隊襲擊巴基斯坦哨所的行為,原本就是警告巴基斯坦不得選擇“新絲綢之路”的戰略方向,而巴基斯坦政府也就此宣布攔截北約(美國)經巴基斯坦境內的後勤補給線的行為,本質上也就是“宣示”“巴基斯坦拒絕美國的威脅”。

  如果我們在這個層麵去觀察溫家寶總理的歐洲之行、去觀察溫家寶總理對德國的突然訪問(之前,幾名德國人在巴基斯坦邊境也被美國軍隊襲擊致死)、去觀察歐盟最終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去觀察中土雙邊簽定的豐富的戰略合作計劃(注、裏麵有在第三國進行基礎設施合作、特別是鐵路合作項目),特別是去觀察中土跨區域聯合軍事演習,我們應該不難明白:起碼在近期內,不敢、或者沒有能力進行“明修棧道式南亞破局”的美國人,在“暗渡陳倉式”南亞破局的問題上,也不可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國隨時可“反手”去“主動攔截”美國夢寐以求的南亞破局

  值得強調的是,在解放軍準備“跨境反恐(注:在和平使命2010與中土聯合軍事演習中、中國軍方已經跨境)”的大背景下,在巴基斯坦宣布攔截北約(實際是美國)後勤補給線、巴基斯坦境內立刻“井噴”襲擊北約軍隊補給線畫麵的背後,是中國宣示隨時可“反手”用“中國版的明修棧道式南亞破局”,去“主動攔截”美國夢寐以求的南亞破局,不論是“明修棧道式”的、還是“暗渡陳倉式”的。與此同時,美國人還得當心連帶了一個令美國西太平洋框架瞬間崩塌的“東亞破局”,而這,又必將連帶出一個令美國大西洋、甚至全球安全框架全球徹底崩塌的“全球破局”。

  ●我們願意提醒美國決策層一句

  因此,我們願意提醒美國決策層一句:那種指望以“美國眾院通過一個施壓人民幣的法案”、就能帶動“歐日”圍攻人民幣、並迫使中國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問題上做實質性讓步(這種實質性讓步,有三個方麵,一個是人民幣兌美元在目前基礎上大幅升值,二個迫使中國在歐美之前率先加息,三個是放開資本管製。其戰略企圖在於用“零成本”的天量流動性衝擊中國的資本與貨幣政策,方法是先操縱、再擠破中國的資本泡沫,誘導中國貨幣政策出錯,最後血洗中國經濟、特別是金融係統、對中國經濟、特別是金融係統進行‘必將是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兼並’)的企圖恐怕有點兒一廂情願,如果真想將“這事兒”演得像那麽回事,最起碼還得做到讓“美國參院通過”、最好是奧巴馬在法案上簽字、劃押,以完成整個立法程序,從而在“方方麵麵”麵前徹底擺出一個“美國決心與中國單獨打貿易戰爭”的架式才行。

  否則,從日本在釣魚島事件上最終選擇低頭以避免被“歐美”群毆,歐盟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選擇與美國立場保持距離以免被“美元”殺個回馬槍、最終走向瓦解的情況來看,沒有誰會相信美國人敢單獨這樣做,從而將中國徹底推向歐盟一邊、並導致自己被“中歐”所群毆!

  更重要的是,即便美國人在“方方麵麵”麵前徹底擺出一個“美國決心與中國單獨打貿易戰爭”的架式、從而讓“歐日”相信美國人敢那樣去做並與之聯手,中國也有辦法破解:屆時,視歐盟是否選擇與美國聯手“實質性攻擊(請注意這個前提條件)”中國而定,將人民幣兌歐元、或者兌美元大幅貶值、並帶動東亞貨幣兌歐元、或者兌美元一同大幅貶值,從而“突然重置”極其依賴東亞商品的“歐美”之經濟運行成本、決定性的影響“歐美”的市場利率,有選擇地激化“歐美”國內社會矛盾,最終分化“各懷鬼胎”的“歐美資本與貨幣政策”。

●看看美國參院是否有膽子通過該法案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在溫家寶總理明確表示“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導致中國出現社會動亂”、從而堅決封死“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之後,我們不妨冷靜觀察,看看美國參院是否有膽子通過該法案。

  前麵說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隻要戰略上需要,即便邀請美國防長訪華的邀請函正式發出了、中國也可以考慮“以各種理由隨時預以取消”。至於理由嘛,那個“時間不合適”完全可以重複使用。

  當然,是否這樣做,相當程度上,要看已經走進死胡同的“美國東北亞政策”是否考慮“重新做人”了!

  ●是“美國東北亞政策”準備“重新做人”的信號嗎?

  我們注意到,有消息說,在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低頭”,美國國會眾院通過施壓人民幣的法案之後,在溫家寶總理訪歐、特別是突訪德國,歐盟在人民幣問題與與美國保持距離之後,通過基辛格“兩篇高論”發出“美國全球戰略正在考慮下一步怎麽走”的美國決策層,麵對盟友的離心主德,“有意”在“下一步怎麽走” 的問題上、通過對華關係向“方方麵麵”給出一個“新的信號”,至於是什麽“新信號”?是“美國東北亞政策”準備“重新做人”的信號嗎?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在原則問題上,我們仍然是那句話:拋棄幻想、準備戰鬥!

  但有必要清醒的是,就目前而言,不論是什麽樣的“新信號”,在“美國全球戰略”雖然在思考下一步怎麽走,但卻沒有實質性調整其既定戰略的情況下,是思考不出什麽“真正具積極意義”的玩意兒的,都不過是美國企圖實現其“既定全球戰略”的手段。因此,在原則問題上,我們仍然是那句話:拋棄幻想、準備戰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