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事評論 2010年02月05日

(2010-02-08 16:13:10) 下一個
東方時事評論 2010年02月05日

奧巴馬稱美國暫不將朝鮮重新列為“支恐國家”

【華盛頓消息】據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3日稱,鑒於朝鮮的行為並未達到“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界定標準,美方決定暫不將朝鮮重新列入“支恐國家”名單。

奧巴馬當天致信國會參眾兩院領導人,稱這是美國政府對2008年6月26日至2009年11月16日期間朝鮮行為做評估後得出的結論。

【時事點評】我們注意到,2月3日(美國時間),美國總統奧巴馬稱,鑒於朝鮮的行為並未達到“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界定標準,美方決定暫不將朝鮮重新列入“支恐國家”名單。

我們知道,2008年10月,布什政府根據美朝雙方就朝核設施驗證問題達成的協議,才最終宣布將朝鮮從“支恐國家”名單中除名的。

●朝核問題上,美國政府曾經的“玩法”

顯然,那份協議原本就事關“朝核”而無關“支恐”,也就是說,在決定是否將視作“支恐國家”名單的問題上,美國政府根本就是以朝核問題本身為出發點的。

另外,朝核問題原本就是在布什政府準備打伊拉克戰爭時突然激化的,當時,布什政府之所以堅決廢掉克林頓政府與朝鮮簽定的朝核問題框架協議,一個重要意圖就是為了打伊拉克戰爭做準備:先在中國的家門口製造一個引發東北亞緊張局勢的火山口,與陳水扁政權的“台獨進程”遙相呼應,通過這些,一來誘使當時的日本小泉政府全麵轉入“對美一邊倒”,二來全麵激活“小泉路線”的政治野心,在此基礎上,再聯手當時還能蹦達幾下的日本、通過“台獨”這張牌從東亞方向來牽製中國,好讓美國集中精力解決兩伊問題。

●華盛頓在朝核問題上的“玩法”已然倒了個個

顯然,在時過境遷的今天,在日本政府不僅已經不再“對美一邊倒”、甚至哭著喊著(當然也是別有用心的)要“脫歐入亞”、到處“廣告”要搞“東亞共同體”的今天,華盛頓在朝核問題上的“玩法”已然倒了個個--開始千方百計地在“兩種局麵”之間、也就是在“拒絕美朝關係正常化(這等同於默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與“避免朝鮮半島出現軍事衝突(這將導致美國已經投向中東,或者準備投向中亞、南亞方向、包括南美州方向的戰略力量被極大地牽製)”之間尋找平衡、生怕朝鮮半島的局勢不可收拾。

非常清楚, 如果從這個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近來朝鮮一邊通過媒體放話“(朝鮮與美國)需要盡早簽署朝鮮半島和平協定”,一邊又在朝鮮半島雙方有爭議的北海海麵上“圈劃”一塊又一塊的禁航區、並對之進行炮擊,也就毫不奇怪了。

●從“老子世界第一”到“絕不接受世界老二”

到今天為止,奧巴馬政府上台已經整整一年了。我們知道,與當時大玩單邊主義的“小布什時代”相比,美國的處境已然大相徑庭。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暫時不做展開,隻想強調一點,即:就以上台執政“第一年”為時間段做同期比較的話,小布什時代與奧巴馬時代最顯著的差別在於,小布什當時“玩”的是“單邊主義”,在國情谘文中“說”的是“不是美國的盟友、就是美國的敵人”的狠話,對“中歐俄”公開反對的伊拉克戰爭是說打就打,其 “老子世界第一”的攻擊勢頭可謂是不可一世;

而到了奧巴馬這兒,不僅“實質性大規模增兵阿富汗(與反對伊拉克戰爭相比,這次中歐俄可沒有公開地‘集體反對’)”仍然在“磨磨蹭蹭”,甚至在國情谘文中“嚎”出了“美國絕不接受世界第二”的聲音、活脫一副“誓死捍衛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的防守架式。

●美國目前所遇到的麻煩似乎都“源於”伊拉克戰爭的“戰而不勝”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目前而言,如果站在美國統治層的角度看問題,那麽,美國目前所遇到的麻煩似乎都“源於”伊拉克戰爭的“戰而不勝”,這不僅直接導致美國計劃中的、旨在“順次解決伊朗”的相關計劃無法展開,還給了“未能阻止伊拉克戰爭”的“中歐俄”一個迅速啟動伊核問題、並借伊核問題這個戰略支點形成戰略協調、最終“合力”迫使美國接受“伊核問題朝核化(伊核六方會談框架)”的戰略機會。

●美國仍然沒有改變獨霸世界的初衷,但似乎吸取了某種教訓

對比美國當時迫不及待地要打伊拉克戰爭的戰略意圖(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給出了詳細分析,在此不再重複),結合奧巴馬政府近期的所做所為,我們不難看到,在之前沒能實現通過伊拉克戰爭控製世界能源(能源走向及能源價格),一來繼續打擊歐元、二來繼續削弱俄羅斯、三來將中國納入美國軌道,並以“將中國納入美國軌道的‘進程’(請注意我們的用詞)”為“支點”,伺機瓦解歐盟、俄羅斯、中國之戰略意圖的美國,仍然沒有改變獨霸世界的初衷,但似乎吸取了某種教訓。

●“美國沒有改變初衷”表現在.......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沒有改變初衷”表現在美國的戰略注意力仍然在於“先行打垮已經長大的歐元、極力瓦解已經通過了《裏斯本條約》的歐盟”;

●“美國似乎吸取了某種教訓”則表現在

而“美國似乎吸取了某種教訓”則表現在奧巴馬政府在為了避免重蹈伊拉克戰爭、特別是“蘇式阿富汗戰爭”的複轍、在“實質性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問題上仍然“磨磨蹭蹭”,以防其南亞政策一步走“實”、從而導致其全球戰略一步走“死”(相關討論詳見之前的《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盡管“竭盡全力拚命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歐盟、在美國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問題上“根本就沒有反對”;盡管“反對”伊拉克戰爭的俄羅斯、在美國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問題上、不僅不反對甚至還表現得“迫不及待”;

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我們再去閱讀下麵幾則新聞,也就有種“萬變不離其宗”的感覺了。

歐盟各國討論激烈 仍未就解除對華軍售達成一致

【重慶消息】據中國日報報道,歐盟國家仍未就是否解除對華軍售達成一致,匈牙利外交部長4日在重慶表示。

該國外長指出,是否解禁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協商決定,“而問題在於解除的條件是否滿足”。

“確實,這個問題非常敏感,” 匈牙利外長告訴中國日報。“我們(成員國)需要進行討論。看條件是否滿足,在什麽時機要滿足什麽條件,”他表示,但沒有詳細說明。

法德召開內閣聯席會議 確定未來10年合作路線圖

【巴黎消息】據報道,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4日在愛麗舍宮共同主持召開第12屆法德兩國內閣聯席會議,確立了兩國在未來10年的合作方向。

雙方在會後發表的《法德2020年合作日程》中公布了80項具體合作措施,內容涉及外交政策、國防安全、經濟金融、能源氣候以及生物多樣性等多個領域,其中包括在2010年增設法德可再生能源署、在斯特拉斯堡和斯圖加特等城建立跨境電動汽車示範點、兩國共同發射嗅碳衛星和研製新一代阿麗亞娜火箭等。

雙方認為,在新10年裏,法德應該共同應對各種新的挑戰,如氣候變化,經濟失衡和安全問題等。同時,在新興力量不斷湧現的情況下,兩國的緊密合作不但有利於雙方,也將造福歐盟。

薩科齊在會後與默克爾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加快了法德協調立場的速度,兩國都希望通過發展雙邊關係,為歐盟造福,同時為實現世界新秩序做出貢獻。

印部長將訪巴基斯坦 或為印巴重啟和談帶來契機

【新德裏消息】據媒體報道,印度政府稍早宣布:印度國內部部長將於本月訪問巴基斯坦。

另據外電猜測,2008年孟買特大恐怖爆炸襲擊後中斷的印巴對話將有可能由此重啟。 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印度孟買發生連環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70多人死亡。印方指責巴基斯坦“虔誠軍”是這起恐怖襲擊事件的製造者,雙方關係十分緊張。

印度隨後中止了與巴基斯坦的和談,聲稱在巴基斯坦將罪犯繩之於法之前,不會恢複印巴對話。

印度政府對切達穆巴拉姆的巴基斯坦之行保持低調,強調這次訪問不是雙邊性質的訪問,稱切達穆巴拉姆去巴基斯坦,是為參加由8個國家組成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內政部部長會議。

土耳其呼籲伊斯蘭國家承認科索沃

【綜合消息】據報道,土耳其總統居爾說,土耳其將竭盡全力支持科索沃,伊斯蘭國家也應該承認科索沃的獨立。這是居爾與塞伊迪烏舉行會談後對記者發表講話時表示這一立場的。

據來自土耳其的消息,科索沃總統塞伊迪烏3日抵達安卡拉,開始對土耳其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此次訪問的目的是爭取土耳其提供更多經濟援助。土耳其總統居爾當天與塞伊迪烏會談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科索沃是以阿爾巴尼亞族為主的國家,土耳其將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對科索沃提供支持,伊斯蘭國家也應該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居爾表示,“土耳其與巴爾幹地區有著相同的曆史和價值觀,這使我們與該地區國家關係更加緊密,比如科索沃。該地區每個國家的獨立都應該在相互尊重和友好基礎上得到必要的尊重。 ”

【時事點評】我們先來關注第一則新聞,即“歐盟各國討論激烈 仍未就解除對華軍售達成一致 ”。

●解禁與否的“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本質上講,歐盟是否解禁對華軍售,早已經成了一個“純政治態度”問題,也就是說,解禁與否的“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甚至可以這樣說:就“歐盟解禁對華軍售”而言,與其說是“歐盟解禁對華軍售”、還不如說是“歐盟解禁對華關係政治標準”來得合適。

如果更進一步,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我們甚至可以說,“歐盟對華軍售解禁與否”其實標誌的是這樣一層意義,即:在經濟層麵上早已經公開要求進行 “國際金融體製改革”、從而在“美國本位製”問題上公開站在美國對立麵的歐盟,是否打算在政治、甚至軍事層麵上也要求進行“某種改革”?從而在諸如“中歐 ”關係“最終定位”的問題上、也公開地與美國撇開關係、單獨行事?

●一旦........將極大地促進各個國家之間重新進行“排列與組合”

值得強調的是,一旦歐盟在“中歐”關係“最終定位”的問題公開地與美國撇開關係,那麽,這種“撇開關係”也勢必投射到“歐俄關係”的上麵,這種“單獨行事”也勢必影響到北約組織的穩定,繼而將極大地促進“中歐俄美”之間,甚至包括印度、日本等相關大國、更或者是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利比亞等地位非常特殊的國家之間,在圍繞伊核問題而演繹的諸多重大問題上,圍繞自己的核心國家利益、重新進行“排列與組合”。

●歐盟在這個時候“重新討論”對華軍售解禁問題的實質

如果在這個層麵上去觀察問題,那麽,我們也就不難明白,歐盟在這個時候“重新討論(歐盟內部就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N次了)”對華軍售解禁問題,即其實在於兩點:

第一,即是對“美國沒有改變初衷”的“嚴重不滿”、也是對“美國似乎吸取了某種教訓”的“高度警惕”。

第二,即是對“美國沒有改變初衷”的“公開報複”,也是對“美國似乎吸取了某種教訓”的“強烈敦促”。

如果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去觀察問題,那麽,我們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麽市場對歐元的信心近期會因希臘、西班牙、愛爾蘭等國債務問題而一再受到打擊?答案是肯定的:那是因為“美國沒有改變初衷”--繼續完成“科索沃戰爭”未能完成的事業,將一度被“科索沃戰爭”打至極弱(最低至0.82美元)的、“迪拜世界倒債”時已走強至1.5100美元一線的歐元,徹底打垮、玩完,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歐洲問題。

●徹底打垮、玩完,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歐洲問題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在這個問題上,由於歐盟已經通過了《裏斯本條約》,正式開啟了政治、甚至軍事統一的進程,再加上製造了金融危機的“美國金融體製”根本不可能進行“ 實質性改革”,忽悠中國共同解決歐元的“G2模式”又徹底失敗,此外,依靠變更“會計準則”才得以“暫時掩飾黑洞”的美國金融體係還擔負著向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特別是“美國人不能下降的生活標準”提供“天量融資”的任務,因此,對“美元本位製”而言,對依賴於“美元本位製”的“華爾街金融永動機”而言,將眼下“看起來最強、實際卻最弱”的競爭者--歐元,徹底打垮、玩完,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歐洲問題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從希拉裏日前在巴黎訪問期間公開威脅中國的事件中,至少可以看到三點

值得強調的是,現在“華爾街金融永動機”顯然又被追加了一個“融資項目”,也就是所謂的“海地救援”,其實質是“美國後院的穩固工程”,美國決策者明白,“穩固”是需要巨額資金的,錢從哪來?當然是那架出了大問題、但仍在“美國軍事的支撐下”勉強運行的“華爾街金融永動機”。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從希拉裏日前在巴黎訪問期間公開威脅中國、如果不配合美國製裁伊朗、有可能隱入孤立、甚至海上油路不保的事件中,至少可以看到三點:

第一,在伊核問題的“巨大拖累(伊核問題僵持至今直接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對美國的巨大消耗)”下,華盛頓決策者已經感覺到吃不消了。

第二,在希拉裏站在巴黎,公開威脅“斷中國油路”的同時,也是在威脅歐盟,因為中國與歐盟的海上油路相當程度上是“重合”的,那就是美國準備反恐的“也門”旁邊、海盜出沒的亞丁灣海麵。

●奧巴馬衝冠一怒露出了一個巨大的破綻

第三,在第一與第二的基礎上,我們不難看出,已經感覺到吃不消了的美國、終於走到“狗急跳牆”的地步了,盡管美國仍然想將中國“逼”進“G2”,但是,由於中國在“G2”問題上應對基本正確,不僅令美國“逼”歐盟聯手在經濟、特別是金融上攻擊中國,繼而以此為“支點”、“逼”中國同意“G2”,再反手以此為“支點”、反手“無風險地”徹底打垮歐元、瓦解歐盟的圖謀至今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反而一怒之下露出了一個巨大的破綻,那就是同時樹立了中國與歐盟這兩個敵人,至少在“雙邊關係”的層麵上是這樣的。

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去觀察“美國對台軍售”、“奧巴馬正式決定將正式會見達賴”,“奧巴馬政府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奧巴馬以事務繁忙為由、公開拒絕出席此屆歐美峰會”,以及“中國外交高官訪問伊朗之後,伊朗立刻調整之前態度,重新考慮境外交換核燃料協議”,“中國外長訪問巴黎,法國總統薩科齊正式表態不久將訪華、並出席上海國際博覽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也將訪問法國”、特別是“法德召開內閣聯席會議,確定未來10年合作路線圖”, “薩科齊在會後與默克爾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並強調說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加快了法德協調立場的速度,兩國都希望通過發展雙邊關係,為歐盟造福,同時為實現世界新秩序做出貢獻”,等等,我們也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中歐美”關係正在發生極其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顯然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甚至極力避免的。但結果卻是,華盛頓卻不得不目睹這一變化,也難怪一向將“傾聽”持在嘴邊、“微笑”貼在臉上的奧巴馬先生,這次竟然衝冠一怒,采取了“拒絕出席歐美峰會、公開羞辱歐盟”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強烈不滿,似乎不以此不足以平息心中的怨氣!

●再談“伊朗核燃料交換協議”的背後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值得強調的是,對那份美國主導、歐盟、俄羅斯積極參與的“伊朗核燃料交換協議”,一如之前點評中所說,該協議是美國精心設計的一個“局”,意在通過向法國、俄羅斯單獨支付“伊核經濟利益”的方式,削弱中國在伊核問題上的作用,如果中國反對,就可順勢拆解中歐俄交織於伊核上的戰略協調。

而在與美國達成該協議的過程中,顯然,“歐俄”又是以默認伊朗建立“區域戰略支點”的方式(典型的就是納卡問題)說服伊朗的,而“美國南亞戰略”又不得不向“歐俄(伊、甚至包括土難耳其)”弄出的“納卡問題妥協”。

●在“伊核燃料協議”的相關問題上,歐盟與俄羅斯顯然在“通吃”中美

顯然,在美國為伊朗接受該協議“嚴正立下的”最後期限“早已於去年的年底到期”之後,在中國外交高官日前訪伊之後,在伊朗接待了中國外交高官、才對該協議的態度由“拒絕”迅速調整為“同意”的背後,是支持伊朗、土耳其建立“區域戰略支點”的中國,原則上“並不反對”伊朗與歐盟、俄羅斯之間達成的這份 “核燃料協議”,中國反對的隻是“附加在該協議背後”的“美版對伊製裁案”,這也就為中國、歐盟、俄羅斯在“不推翻”該協議的基礎上、繼續“合力”強迫華盛頓“以外交手段談判解決伊核問題”的“伊核合作”打開了空間。

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伊核燃料協議”的相關問題上,歐盟與俄羅斯顯然在“通吃”中美,伊朗也是獲益不小。

●北京是極有可能依據“該協議”找回自己的那份“伊核燃料利益”的

但是,日後一旦“歐美”矛盾進一步激化,那麽,隻要對伊核問題進程稍加影響,“與華盛頓一道”被“歐俄”通吃的北京,是極有可能依據“該協議”找回自己的那份“伊核燃料利益”的,但這是後話,且要等待機會。

不過,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雖然是後話,但我們也注意到,伊朗在“再次同意”進行“境外核燃料交換”的時候,並沒有明確在什麽地方、或者哪個國家進行核燃料交換,這就非常耐人尋味。

●土耳其獲利頗豐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明確指出,日後最有可能加入“伊朗核燃料供應商、或者交換地點名單”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土耳其,再一個就是中國。

之所以要提及土耳其,在於“在中國努力將圍繞伊核問題之大國戰略利益主要交易平台推離南亞,推向地中海方向(中東、科索沃)”的過程中,地垮歐亞大陸橋,意欲充當地區大國、伊斯蘭世界領袖的土耳其,通過與伊朗“合營、共建”區域性戰略支點,在納卡問題,中東、中亞能源管道問題,中東和平問題中,可謂獲利頗豐。

值得強調的是,就在昨天,土耳其國務部長耶爾馬茲說,“土耳其計劃將伊朗的天然氣經過土耳其輸送到歐洲”,並強調“發展土伊雙邊關係有利於本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因此土耳其決心開創土耳其與伊朗關係的‘金色時代’”。

●局勢正在向這一方向演繹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至於土耳其能否開創什麽“金色時代”我們暫且不去管它,但是,土耳其所說的“......發展土伊雙邊關係有利於本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卻是我們非常關心的。

顯然,基於我們之前有關土耳其、伊朗等國意圖“合建”區域性戰略支點、並“運營”它們自己的區域性國家利益,而“中歐俄”也可在支持、至少是默認這些“合建”與“運營”的同時,也運營自己的全球性國家利益,並發掘“中歐俄”的“共同利益交集”,等一係列觀點,我們不難看出,局勢正在向這一方向演繹。

在此基礎上,我們再來關注“土耳其呼籲伊斯蘭國家承認科索沃”,我們也就不難看出,依托“土-伊合建的區域性戰略支點”,土耳其的野心的確很大。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土耳其總統居爾當天與塞伊迪烏會談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科索沃是以阿爾巴尼亞族為主的國家,土耳其將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對科索沃提供支持,伊斯蘭國家也應該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居爾表示,“土耳其與巴爾幹地區有著相同的曆史和價值觀,這使我們與該地區國家關係更加緊密,比如科索沃。該地區每個國家的獨立都應該在相互尊重和友好基礎上得到必要的尊重。

●在科索沃方向,土耳其開始幹預“歐盟事務”、俄羅斯利益、並部分替代美國角色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土耳其總統居爾的這番講話,顯然在以伊斯蘭世界領袖的地位自居,並開始以區域性大國的角色同時幹預“歐盟事務”、俄羅斯利益、並部分替代美國角色了。

類似的問題還有中國,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所謂“金色時代”真的來臨,“新疆問題”也會成為土耳其指手劃腳的重要內容。土耳其對中亞國家、格魯吉亞等的影響,也會令俄羅斯頭疼。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在相關區域上,這種策略可以用四個了來形容,那就是“尊王攘夷”

然而,我們想強調的是,就目前而言,不論是對歐盟、還是對中國、俄羅斯,眼下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區域性戰略支點,去逐漸擠壓美國在相關區域內的影響力,從而慢慢擠掉“美元本位製”在相關區域內的基礎。

在這個問題上,在相關區域上,這種策略可以用四個了來形容,那就是“尊王攘夷”:“尊”的是土耳其、伊朗這些個“地方王”,“攘”的是美國這個“外來夷”,從而為自己在該方向運營自己的全球利益“尊”、“攘”出戰略空間來。

●土耳其還可能起到了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強調的是,根據我們的評估,長遠看,土耳其還可能起到了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伊朗通向歐洲的管道外,土耳其還是“巴傑管道”經格魯吉亞向歐洲輸送裏海能源的必經之地,因此,在“美國南亞政策”不得不用“納卡問題”賄賂“俄羅斯通道”的同時,也為自己留下了一個“致命傷口”。

●一旦如此,在格魯吉亞發生一場針對“美國控製”的顏色革命,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旦土耳其借助“土耳其--伊朗”合建的戰略支點,利用自己是兩條管線的唯一通道的地理優勢,在“中歐俄”的支持、至少是默認下,通過事關土耳其、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等國利益的“納卡問題”,將美國對格魯吉亞“絕對影響力”全麵削弱,那麽,在格魯吉亞發生一場針對“美國控製”的顏色革命,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一旦如此,由於俄羅斯、裏海、伊朗通往的能源都可以繞開波蘭、捷克、羅馬尼亞、烏克蘭等國家,那麽,美國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將受到極大的擠出效應。

至於伊朗借助“土耳其--伊朗”合建戰略支點可以運營“何種國家利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伊朗最現實的國家利益就是兩點:一是拖延時間,二是打破封鎖;

●在這些方向,“中歐俄”是能夠像在伊核問題上那樣,發掘出“共同利益”的

顯然,由於“美帝國”的利益遍及全球,需要維護的、各個層麵的核心利益也是無處不在,因此,放眼望去,類似土耳其、伊朗這樣的“地方王”到處都是,比如,中東的沙特阿拉伯、埃及、敘利亞,再比如,非洲的利比亞、南美的巴西、古巴、墨西哥等,可謂到處都是。

在這些方向,“中歐俄”是能夠像在伊核問題上那樣,發掘出“共同利益”的。

●就如我們在之前點評中所講的那樣:南亞局勢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至於中國能夠從中找出何種國家利益?我們隻要看看印度國內部部長將於本月訪問巴基斯坦、並有可能重啟自孟買恐怖襲擊中斷至今的印巴對話之變化,也就不難明白,在中國的重中之重的南亞方向,在中國中段反導試驗從軍事層麵“徹底打碎了”印度在南亞方向進行軍事冒險的“核資本”之後,特別是,在中國中段反導試驗已經為土耳其-伊朗合建區域戰略支點提供了“戰略支撐(這種戰略支撐相當程度上表現為歐盟也失去了在南亞方向通吃中美的“經濟資本”)”之後,就如我們在之前點評中所講的那樣:南亞局勢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當然,這是美國極不願意看到的變化。

值得強調的是,在中歐重新開始接近的背後,是美國極可能單獨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中國,或者轉身在科索沃去“單獨”找歐盟的麻煩。

在這一變化下,歐盟才又開始提及“對華軍售解禁”的老話題,歐盟甚至表現得願意與中國一道在亞丁灣分區護航,並對奧巴馬接連對華打出的“穀哥牌”、“對台軍售牌”、“達賴牌”等視而不見;也是在這一變化下,奧巴馬才會對歐盟衝冠一怒,並拒絕出席歐美峰會;

●在這一變化下,歐盟倒是對美國打出的“匯率牌”有點兒興趣

同樣是在這一變化下,歐盟倒是對美國打出的“匯率牌”有點兒興趣,因為美國此舉、等同於逼人民幣表態,而在這一變化下,人民幣的傾向性是顯然的。倒是美國人敢將“匯率牌”玩實、直至玩“死”、玩到“美元提前死”嗎?

也是在這一可能性下,針對“美國對台軍售(中段反導的戰略意義過於重大,遠非對台軍售所能承擔的)”,北京終於進行第一次“針對性的實質反擊(製裁波音公司,由於合同太遠,短期內起不到直立杆見影的打擊效果)”,那就是中國商務部周五(2月5日)宣布,初步裁定美國進口肉雞產品存在傾銷,傾銷幅度為 43.1%至105.4%。

我們注意到,根據中國商務部的宣布,美國進口白羽肉雞產品自2月13日起,進口經營者需要按照傾銷幅度繳納保證金。

●雞肉已經開始了,大豆還會遠嗎?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隻是第一步,在美國失業率已然超過10%,且奧巴馬在第一份國情谘文中誓言“提高就業率”的背景下,北京瞄準美國農產品進行打擊,不過是“正式警告”華盛頓:一旦美國單獨對中國進行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或者如果華盛頓決策者不撤銷“軍售台灣愛國者3”、“重新定性”中美關係,並單獨從經濟層麵針對歐元發動“第二次科索沃戰爭”,中國就從雞肉開始,一點點兒地砸死美元,即便付出慘重代價也在所不惜,因為這是美國強加在中國身上的,中國無從回避。

當然,中國經濟的問題是挺多,但美國經濟的問題更嚴重。如果美國人一定要玩,那中國就隻能奉陪到底。顯然,雞肉已經開始了,大豆還會遠嗎?

另外,如果華盛頓狗急跳牆,在南亞方向、或者伊朗方向親自上陣,企圖軍事翻盤,那就是另一種玩法了。其成功率恐怕更低!

有意思的是,近來在經濟層麵,對日本豐田公司猛打的美國,似乎也受到日本的“經濟反擊”,就在美國對中國打出“匯率牌”之後,日本金融高官公開表示 “在G7會議上討論人民幣匯率不公平”的,顯然,奧巴馬政府打擊豐田當然有助於提高美國汽車行業的就業率,但是,這甚至解決不了美國經濟的任何問題,更別說根本問題了。因此,美國此舉更多的意圖恐怖在於迫使日本配合自己。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是否像當年克林頓時代那樣再次屈服於美國的高壓、還須觀察,但是,美國這種“四麵樹敵”、全麵出擊的行為,實際上已經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在曆經兩屆政府的長期準備之後,南亞始終無法破局,美國決策者已經手足無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