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10年1月22日

(2010-01-25 05:35:25)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10年1月22日

美國防長同巴基斯坦軍方會晤討論安全合作
  
  【伊斯蘭堡消息】巴基斯坦軍方領導人與到訪的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21號在巴軍事重鎮拉瓦爾品第舉行會晤。雙方著重討論了安全合作、情報共享以及美軍在阿富汗策略等問題。
    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基亞尼在會晤時說,巴安全部隊和美方之間增加情報共享將有利於打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地區的塔利班組織。而巴民眾則對蓋茨的到訪表示了不解和不滿。“我們能夠自己照顧自己,我們不需要外來的勢力幫助我們清剿塔利班,我們完全可以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軍隊是一支精幹的部隊,完全能夠履行他們的職責和義務。”
    蓋茨當天早些時候在與巴國防部長穆赫塔爾會晤時說,必須摧毀巴阿邊境的塔利班組織,否則將來他們會給兩國帶來更大麻煩。
    蓋茨是21號抵達巴基斯坦開始為期2天的訪問的,他將同巴軍政領導人舉行一係列會晤。蓋茨對媒體說,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向巴基斯坦闡述美軍在阿富汗的策略,並讓巴基斯坦相信,美國希望成為其長期盟友。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在抵達巴基斯坦之前,蓋茨是20日正式展開印度行程的。在此之前,也就是19日,值《日美安全保障條約》修訂50周年之際,美日兩國外長和防長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聲明包括了這麽幾點:
  第一,美日兩國將進一步深化在廣泛領域的安保合作;
  第二,針對朝鮮核、導彈開發和綁架問題,兩國將在朝核六方會談中“緊密合作”;
  第三,美日兩國一致要求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發揮有責任的建設性作用”。
  
  不僅如此,中日雙方還就東海問題、衝鳥礁問題公開爆發了一場“口水衝突。
  
  ●美日“聯合聲明”意為蓋茨接下來“注定不容易”的南亞之行“以壯聲色”
  
  顯然,由於“阿富汗要素”的原因,在某種意義上講,美國與日本搞的那份“聯合聲明”,實際上被華盛頓決策者“精心設計成”為一場“戰略表演秀”了,意在為蓋茨先生接下來的、“注定不容易”的南亞之行“以壯聲色”。
  
  非常清楚,這份“注定不容易”就“得益於”中國1月11日主動宣布的“中段反導試驗”。
  
  為了更好地“體味”蓋茨先生的“不容易”,我們再來閱讀幾則最新新聞。
  
  中國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定點
  
  【北京1月22日消息】據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官方網站二十二日發布消息說,北京時間當天淩晨一時四十七分,五天前成功發射的中國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即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第三顆組網衛星,經過四次變軌,已成功定點於東經一百六十度、軌道傾角一點八度的赤道上空。隨後,衛星有效載荷開通,目前衛星工作正常。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英文簡稱COMPASS,中文音譯名稱BeiDou)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係統。北京時間本月十七日零時十二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這標誌著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星組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解放軍副總長:中國所提“分區護航”有望今年付諸實施
  
  【北京1月22日消息】據報道,針對海盜活動特點,中國國防部曾提出在亞丁灣海域由各國海軍在統一組織下“分區護航”的倡議,這一主張得到了國際社會有關各方的普遍讚譽,並有望於2010年付諸實施。
  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國際戰略學會會長馬曉天在最新一期《學習時報》撰文透露以上信息。
  2009年10月19日,中國籍貨輪“德新海”在印度洋被武裝海盜劫持,地點遠離中國海軍護航編隊A匯合點南偏東1080海裏,位於國際海事組織建議的安全區域之內。
  事發三天後,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少將說,中方提出,為提高護航效率,避免單獨作戰,難建議實行“分區護航”。據悉,這一提議當時既已得到很多有護航軍隊國家的響應。
  此後,根據索馬裏海盜問題聯絡小組第一工作組要求,中國國防部於11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亞丁灣護航國際合作協調會議,主要討論在亞丁灣實行分區護航合作,以期形成亞丁灣護航國際合作的最佳做法。俄羅斯、日本、印度、歐盟海軍等執行獨立或聯合護航任務的國家和組織將派代表參加。
  當地時間11月18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劉振民大使在聯合國安理會作關於索馬裏海盜問題的發言時表示,中國有關部門建議參與該海域護航的各國海軍力量實行“分區護航”,
  
  以期提高護航效率,降低海盜得手機率。

意大利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問朝鮮
  
  【平壤消息】據朝鮮中央通訊社21日報道,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21日在首都平壤萬壽台議事堂會見了來訪的意大利國會議員代表團。
  代表團團長、意大利眾議院自由人民黨議員小組副主席奧斯瓦爾多·納波利在會上說,意朝兩國建交10年來,在多個領域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今後意方仍將為兩國關係的發展作出更多努力。
  意大利國會議員代表團由來自意大利多個政黨的國會議員組成,19日抵達平壤進行訪問。
  
  【時事點評】我們從資料員收集的公開報道中、按“上述順序”依次排列三條新聞素材,意圖在於強調:三者之間顯然存在著“某種邏輯關係”。
  
  ●中國中段反導係統的覆蓋範圍將進一步延伸
  
  首先,有必要指出的是,於22日成功定點的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既是在“五天”之前發射的,也是在中國“再次成功”進行中段反導試驗、並主動宣布這一試驗之後的“五天(16日)”之後發射的,這兩個“五天”或許是種巧合,但這種巧合卻“巧合地”強調了這樣一層可能性,既:隨著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定點、組網(這還需要一段時間),已經進入戰鬥值班狀態、開始保護中國本土的“中國全球反導係統”,結合中國其它打擊手段)常規的與非常規的),其覆蓋範圍將進一步延伸。
  
  
  
  ●代表著“中國軍事防禦與反擊”的“前沿陣地”已經正式跨出國境
  
  顯然,在這裏,“中國全球反導係統”已經不再單純地是個“反導係統”了,而已經代表著“中國軍事防禦與反擊”的“前沿陣地”已經正式跨出國境。盡管中國在海外並未正式建立軍事基地。請大家自己體味這一說法。
  
  ●再談“中段反導試驗”的幾個試驗目的
  
  至於這次“中段反導試驗”的試驗目的,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給出了明確的觀點,既:
  
  第一,就是要“用實力”警告美國、及準備圍繞“美國南亞政策”對中國施加最大的戰略壓力,向中國索取最大的利益的“方方麵麵”,所謂美國“有能力”去“南亞破局(從政治、特別是軍事層麵)”,那不過是美國人畫的一個餅。
  
  因為直至2010年1月11之前,美國所謂“有能力”去“南亞破局”的“最強戰略心理支點”--所謂“美國對中國、俄羅斯的全球反導非對稱優勢”、或者“北約對上合的全球反導非對稱優勢”,已經被中國的“C-NMD”給徹底“拆”掉了。
  
  值得強調的是,至於美國所謂“有能力”的“最強戰術心理支點”--隱身飛機技術,在中國、或者俄羅斯這種具“綜合軍事平台”、且幅員廣闊、並公開聲稱“已在研製第四代隱身戰機”、從而“也必然已經掌握相關核心技術”的國家眼中,恐怕早已失去了“支點”的價值。
  
  第二,在“第一”的基礎上,中國是要“用實力”警告某些企圖用“以戰爭冒險來進行南亞破局”來威脅中國的邪惡勢力:如果“有人”膽敢以身涉險、特別是“某些人”膽敢替美國人火中取栗,那麽,起碼在中亞、南亞、東亞等靠近中國的方向,如“玩常規”的,剛剛經曆過汶川大地震的中國人民還真不怕;如“玩非常規”的,那麽,布署在中國西北一線的洲際導彈、中程導彈,將在中國反導係統(C-TMD及C-NMD)的多層次保護下,可以更加從容地打向任何方向。
  
  ●美國南亞政策”的“核心意圖”已經被精心地設計成兩個層麵
  
  第三,由於南亞方向是中國全球戰略布局中的重中之重,“南亞破局”自然也就是“破局”中國全球戰略布局的核心要點。
  
  而根據我們的長期觀察,如果“僅局限在”針對中國的戰略意圖而言(其中,還有針對印度、歐盟、俄羅斯等的戰略意圖,但在此不做展開),“美國南亞政策”的“核心意圖”已經被精心地設計成兩個層麵,一個是以政治、特別是軍事手段為“直接手段”的“政治、特別是軍事破局”;而另一個則是以“政治、特別是軍事南亞破局”為戰略掩護的“經濟、特別是金融破局”,這也就是東方評論員一再強調的,中國決策者要高度警惕“美國南亞政策”的“明修棧道(在南亞方向的中國核心利益進行政治與軍事手段的攻擊)、暗渡陳倉(在東亞方向對中國的核心利益進行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美國而言,第一層麵需要西方盟友(主要是歐盟、也包括日本)、特別是印度的“實質性配合”,而第二層麵,則需要印度、特別是西方盟友(日本、特別是歐盟)的“實質性配合”。
  
  如此一來,在“第二”的基礎上,這次“中段反導試驗”的試驗第三層目的、也是最為直接的目的在於: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戰爭準備”、這是對美國發出明明白白的“戰爭警告”,其“最主要的意圖”恐怕在於徹底拆掉“美國南亞戰略”賴以對印度、歐盟等有心在“中美之間”漁利的勢力,進行“威、逼、利、誘”的“戰略支點(既:美國有能力南亞破局、且準備這樣去做)”,從而“用實力”促使印度、歐盟繼續保持清醒,“用實力”防止印度、歐盟出現戰略誤判。
  
  第四,如果中國中段反導係統的建立,最終達到了“第三”層目的,那麽,就能對諸如土耳其、伊朗等準備建立某種“戰略支點”、並運營“地區性國家利益”的國家提供“戰略支撐”,而在此基礎上,中國、歐盟、俄羅斯等“非美勢力中心”,就可以“盡可能地”在“其它方向”找到大家的“利益交集”,並在“利益交集”的基礎上再去運營各自的全球戰略利益。
  
  第五,在“第四”的基礎上,我們認為,這次“中段反導試驗”的第五層目的、也是最為重要的目的在於:通過“第一、二、三”中所透射出的“準備”與“警告”,對歐盟、印度這些“有心在南亞方向漁利”的國家之“漁利衝動”進行阻擊,同時,也通過“第四”中的那些個“戰略支點”與“利益交集”,對歐盟、俄羅斯這些個可以在“戰略支點”與“利益交集”的基礎上去“進一步運營”自己全球利益的勢力進行拉攏。
●種種跡象說明,起碼具有五層目的的“中段反導試驗”、正在產生積極效果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第三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定點、組網(這也許還需要一段時間),隨著已經進入戰鬥值班狀態、開始保護中國本土的“中國中段反導係統”的覆蓋範圍的進一步延伸(首先就會延伸至南亞方向、巴基斯坦上空),種種跡象說明,起碼具有五層目的的“中段反導試驗”、正在產生積極效果。
  
  在進一步展開這前,我們再來閱讀幾則新聞片段。
  
  俄羅斯拒絕同格魯吉亞開通定期直航
  
  【第比利斯消息】據報道,格魯吉亞航空公司代表21日說,俄交通部日前已拒絕格航關於繼續開通兩國間包機直航的請求,並表示俄暫不會考慮同格開通定期直航。
  這位代表說,俄交通部在答複格航請求時表示,俄方於今年1月新年假日期間,臨時性允許格航開通兩國首都間的往返包機直航。至於俄格間開通定期直航的問題,兩國民航部門
  
  需經過談判加以磋商,但目前談判日期並未確定。
  另據格媒體報道,格交通局局長博庫恰瓦當天表示,俄方拒絕格航繼續履行包機直航違背了兩國間的民航協定。
  格航班機1月8日從格首都第比利斯國際機場飛抵俄首都莫斯科,實現了自2008年8月格俄軍事衝突後的首個包機直航。該包機直航持續至1月10日。此後,格航向俄方申請繼續進行包機直航,並盡快就開通定期直航問題進行磋商。
  俄格兩國於2006年因一場間諜風波中斷直航,2008年短暫恢複,同年8月發生軍事衝突後再次中斷。
  
  
  哈馬斯稱準備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
  
    【綜合消息】據報道,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21日表示,該組織將修改章程,準備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
    哈馬斯在約旦河西岸的最高代表、2006年當選巴立法委主席的阿齊茲·杜維克當天透露,哈馬斯已經準備廢除該組織章程中原有主張消滅以色列的條款,並打算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
    當地輿論認為,杜維克的上述言論是哈馬斯為爭取國際社會認可而采取的行動。
    不久前,杜維克曾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希伯倫與到訪的英國富商馬丁·亞伯拉罕斯會談時強調,哈馬斯的章程是20多年前製定的,該組織正準備修改甚至“廢除” 部分的內容,“並沒有人打算把誰趕到地中海裏去”。杜維克還表達了哈馬斯方麵希望與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展開對話的願望。
    哈馬斯是2006年在巴立法委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而上台的。其後,由於該組織拒絕接受中東問題有關四方(美國、聯合國、歐盟、俄羅斯)提出的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放棄暴力、接受巴以業已達成的和平協議等三項基本原則而受到國際社會的抵製。
  
  黎巴嫩總理支持在巴黎舉行中東和平進程國際會議
  
  【巴黎消息】據媒體報道,到訪法國的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裏裏22日表示,黎巴嫩支持在巴黎舉行有關中東和平進程的國際會議。
  哈裏裏當天在與法國總統薩科齊會麵後說,薩科齊在中東形勢上的態度是明確的,法國希望推進中東和平進程。黎巴嫩支持法國有關在巴黎舉行一次中東和平進程國際會議的提議。
  薩科齊在去年11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法時曾提議,召集有關各方在巴黎舉行國際會議討論中東和平進程問題。為此,他已與多個中東國家領導人進行了接觸和磋商。除內塔尼亞胡和哈裏裏外,薩科齊還在巴黎先後會見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並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通了電話。
  哈裏裏20日至22日率領多名黎政府要員訪問法國,與薩科齊及總理菲永和外交部長庫什內等分別進行了會晤,與法方展開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麵交流,並探討了國際及中東地區熱點問題。
  
  【時事點評】我們先來關注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其實是美國)之間的“異動”。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格魯吉亞航空公司代表21日說,俄交通部日前已拒絕格航關於繼續開通兩國間包機直航的請求,並表示俄暫不會考慮同格開通定期直航。
  
  我們知道,格航班機1月8日從格首都第比利斯國際機場飛抵俄首都莫斯科,實現了自2008年8月格俄軍事衝突後的首個包機直航。而該包機直航持續至1月10日。
  顯然,格魯吉亞航空公司代表21日“所說的”、俄羅斯交通部“日前已經拒絕的”、格航關於繼續開通兩國間“包機直航的請求”、指的是1月10日“兩國間臨時包機協議”到期之後的事情。
  而針對那份“臨時包機協議”、以及高度親美的格魯吉亞現政府更早前一邊粗暴炸毀西部城市庫塔伊西的一座衛國戰爭陣亡將士紀念碑,一邊又距離炸碑僅一天的時間,就與俄羅斯達成“兩國將重新開放陸路通道‘上拉爾斯’邊防站”的雙邊協議;針對距離俄格之間“重新啟動商業包機”才短短幾天的時間,俄羅斯就嚴厲指責格魯吉亞、並將俄羅斯境內的恐怖事件悉數歸結於格魯吉亞的策劃,等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幻,我們也曾經明確給出了一組觀點,既:
  
  第一,在格魯吉亞與俄羅斯之間這種關係互動的背後,是美國在擺出一副“準備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且正在向俄羅斯交割‘東歐利益’”、從而同時威脅中國與歐盟的姿態;
  
  第二,格魯吉亞與俄羅斯之間的互動(在短時間內急劇變化),似乎“過於矛盾”,且“很難解釋”!
  
  第三,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其實就是美國)之間、或者“中歐俄美”以及“印度、日本”等國彼此之間,近段就發生過多次“很難解釋”且“過於矛盾”的事情。值得強調的是,這一切都集中出現在奧巴馬訪華失敗、回去正式宣布所謂“美國阿富汗新戰略”之後。
  
  第四,我們認為,這些看似“非常難以解釋”的“過於矛盾”,隻有放在大國博弈的全球框架中,才能看得清楚、說得明白。(相關分析,請參閱之前的、特別是2010年1月18日《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焦點點評部分》
  
  ●不過是“又一例”“非常難以解釋”與“過於矛盾”的“俄美互動”而已!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基於上述觀點,“俄交通部日前已拒絕格航關於繼續開通兩國間包機直航的請求,並表示俄暫不會考慮同格開通定期直航”與“美國決定在波蘭部署愛國者導彈(實際上就是戰區導彈防禦係統TMD)”,不過是“又一例”“非常難以解釋”與“過於矛盾”的“俄美互動”而已!
  
  ●中日關係與中美關係一夜間掉了個個,也不過是“再一例”“很難解釋”且“過於矛盾”的事情
  
  與此同時,在蓋茨訪問印度之前,準確地講,是在《美日安保條約》修訂50周年紀念日-1月19日之前,之前一度表現得“非常熱絡”的中日關係、與之前一度陷入“非常緊張”的“美日同盟”,似乎一夜之間就掉了個個,也不過是“再一例”隻有放在大國博弈的全球框架中,才能看得清楚、說得明白的“很難解釋”且“過於矛盾”的事情。
  
  ●蓋茨訪印期間的幾條新聞,是“第三例”“難以解釋”與“過於矛盾”的事情
  
  值得強調的是,上麵的“又一例”也好、“再一例”也罷,都是在中國成功進行“中段反導試驗”之後發生的。
  
  顯然,與此同時發生的“第三例”“難以解釋”與“過於矛盾”的事情,就發生在1月20日,發生在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問印度期間。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蓋茨訪印期間有這樣幾條新聞:
  其一,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0日在印度公開表示:“基地”組織對整個南亞地區構成嚴重威脅會高得多。
  
  我們知道,與幾乎窮其整個任期,一心想憑借“對美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以一味的“低姿態”去與華盛頓淘換“日美全球軍事同盟”的小泉純一郎不同的是,在經曆了安倍政府、福田政府的“針對對美一邊倒的外交調整嚐試”,麻生政府的“重新回歸對美國一邊倒的外交回複嚐試”等諸多“改良而非改革性嚐試”之後,日本統治層基本上已經認識到,任何基於“對美一邊倒”之“小泉路線”的、旨在將“美日軍事同盟(東亞)”提升至“日美全球同盟”的“改良性努力”,基本上是無效的。
  
  ●致力於回歸正常國家、擺脫美國控製的日本統治層的另一種嚐試
  
  因此,在糾山政府(或者小澤一郎、日本民主黨)上台的背後,更多地是致力於回歸正常國家、擺脫美國控製的日本統治層的另一種嚐試,既,借金融危機之機,嚐試著拿“脫歐入亞”與“東亞共同體”這兩塊板磚“猛敲”美國。
  
  ●目標上,小泉政府(自民黨)與糾山政府(民主黨)並沒有什麽本質區別,有區別的隻是實現的手段
  
  值得強調的是,在盡快“回歸正常國家、擺脫美國控製”的目標上,小泉政府(自民黨)與糾山政府(民主黨)並沒有什麽本質區別,有區別的隻是實現的手段。
  
  眾所周知,“日美全球同盟(讓日本承擔美國的全球問題夥伴、而非僅是東亞問題夥伴)”是小泉政府率先提出的,也就是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小泉政府用的是“對美一邊倒”,
  
  但做的並不徹底,因為不可能;而為了同樣的目標,糾山政府則基本上可視為“對東亞一邊倒”,但更加做的不徹底,因為更加不可能。
  
  ●因為“不可能”而“不徹底”,最後又因為“不徹底”而“不可能”
  
  因此,為了同一個目標,小泉政府與糾山政府基本上用的是兩個極端手段,至少在嘴巴上是這樣的,但都因為“不可能”而“不徹底”,最後又因為“不徹底”而“不可能”實現“回歸正常國家、擺脫美國控製”。
  
  如果我們從這個層麵去觀察問題,那麽,就在日本再次在東海問題上“挑事兒”的同時,日本國內也傳來了要求日本政府公布臭名昭著的“侵華日軍731部隊”在華犯罪真相、以取得中國民眾諒解的呼聲,顯然,如果日本糾山政府(民主黨)果真邁出這一步,那麽,那“兩塊板磚”也就能砸得“更加徹底”、日本的“東亞共同體”也就能獲得來自中國的更大支持,
  
  日本“回歸正常國家、擺脫美國控製”的目標、也就“有了可能”。隻是,日本政府又將如何選擇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相對韓國的價碼,對日本而言,承認日本是個“正常國家”,將日本提升為“日美全球同盟”就是一塊試金石
  
  不難看出,相對韓國的價碼,如果華盛頓果真想“不惜一切代價”的話,那麽,對日本而言,並允許日本動用“美日軍事同盟”去維持日本的核心利益,就是一塊試金石。
  
  至於承認日本是個“正常國家(有資格跨入核門檻)”,或者將“目前不平等的日美關係”提升為“平等的日美全球同盟”關係、那也是個“標誌”,但是,不論是“試金石”也好、還是“標誌”也罷,美國人願意給嗎?如果給了,美國還能控製日本嗎?
  
  值得強調的是,在那塊“試金石”之下,至於美國將“美日安保指針”明確指向釣魚島等東海中日有主權爭議區域,那更是“前提條件”。而這,必將觸及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在東亞方向、甚至其它方向的核心利益、也必將受到中國的強烈反擊。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於1月19日再次挑起中日東海爭端、同時對“中美”叫牌的過程中,“中日”雙方始終都沒有拿釣魚島說事、即便是美國深深掌控之下的“馬英九政權”,也沒有派人去“保釣”,從而將遊戲玩大。由此看來,“中美”對這套遊戲都有心得,在目前的“大國(中歐俄美)棋局”下,“都”既不想、也不能“立刻玩大”,以免“歐俄”漁利,而從日本政府一邊在東海共同開發的問題上大聲嚷嚷、一邊又對上海世博會“極盡恭維”的情況來看,日本對“中美”的“心得”也是“頗有心得”,目前情況下是“既不願意玩大、也不能玩大”!

●為南亞之行的“壯行”也就弄成了一場“餞行”!
  
  不難看出,盡管美國有意用一份“美日聯合聲明”為蓋茨的南亞之行“壯行”,但是,在“中美”彼此間“都”既不想、也不能“立刻玩大”,以免“歐俄”漁利的情況下,在日本對“中美”的“心得”也是“頗有心得”,從而也“既不願意玩大、也不能玩大”的情況下,所謂的為南亞之行的“壯行”、結果也就弄成了一場“餞行”!
  
  為了更好地進行展開,我們再回顧一下蓋茨印度之行的幾個新聞:
  
  其一,蓋茨20日公開表示:“基地”組織對整個南亞地區構成嚴重威脅,並正試圖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挑起新戰爭;
  
  其二,20日,蓋茨表示:希望印度能與美國簽署《後勤支援協議》和《通信兼容與安全備忘錄》,使兩國能相互為對方提供後勤支援,交換敏感通信設備。
  
  其三,20日,蓋茨表示,他在和印度領導人會談時著重談了中國議題。並以“在冷戰期間他本人曾經參與過美國和前蘇聯進行的《戰略武器削減條約》(START)的談判,這一條
  
  約對於避免雙方發生武力衝突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由,拋出一個重大議題:他認為,“同樣的辦法可以應用到今天的美中軍事關係上”。
  
  ●在我們看來,許多媒體的“這一解讀”值得商榷
  
  針對“其三”,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在第一時間裏,許多媒體對這一事件積極解讀為“這標誌美國將中國在國際軍事上的影響力已經與俄羅斯看齊”。
  
  但在我們看來,“這一解讀”值得商榷。
  前麵說了,上麵的“又一例”也好、“再一例”也罷,表麵上看,都是“難以解釋”與“過於矛盾”的事情,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其一、其二、其三”,也不難發現,在“其一、其二”與“其三”之間,也是個“過於矛盾”的事情: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討論中,某些“基地”組織原本就是美國人的“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因此,蓋茨在“其一”中指責“基地”組織對整個南亞地區構成嚴重威脅,並警告“基地”組織正試圖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挑起新戰爭的“潛台詞”,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顯然,在“基地”組織正試圖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挑起新戰爭的“危險”下,在蓋茨“希望印度能與美國簽署《後勤支援協議》和《通信兼容與安全備忘錄》,使兩國能相互為對方提供後勤支援,交換敏感通信設備”的背後,也就是正式表明:一旦“基地”組織挑起了“新印巴戰爭”,美國“準備”並“願意”為印度提供“後勤支援”與“情報共享”。
  
  當然,一旦印度最終同意與美國簽訂《後勤支援協議》與《通信兼容與安全備忘錄》,那麽,作為這兩份文件的另一麵,印度也就有必要為美國旨在“消除”“基地”組織對整個南亞地區構成的嚴重威脅、“防止”基地”組織正試圖挑起的“新印巴戰爭”的一切努力、向美國提供“後勤支援”與“情報共享”。
  
  ●對上麵的討論,我們不妨換個說法
  
  值得強調的是,由於“基地”組織最容易挑起“新印巴戰爭”的地方是克什米爾,因此,對上麵的討論,我們不妨換個說法,既:美國希望與印度結成“某種形式盟友”、以共同應對“基地”組織正試圖挑起的“新克什米爾戰爭”。
  
  ●考慮到某些“基地”組織原本就是美國人的一塊磚,我們不妨再換個說法
  
  考慮到某些“基地”組織原本就是美國人的一塊磚,哪裏需要,美國人就往哪裏搬,因此,我們不妨再換個說法,既:美國希望與印度結成“某種形式盟友”、以共同應對“基地”組織“準備挑起”的“新克什米爾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的最大利益不是.....而是......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由於南亞方向(巴基斯坦)的基本穩定是中國的重中之重,印度能否為美國火中取栗又是美國“南亞破局”的關鍵一步,在“中國中段反導係統”相當程度上(至少在理論上如此)解除了印度的、直至今天都未成熟的(其可以打到中國腹地的中程導彈技術仍處於試驗之中)“迷你核武庫”對中國的“有效核威懾”之後,號稱要同時打贏針對中國、巴基斯坦兩個核國家的兩場戰爭的印度,似乎突然發現:在中國必然站在巴基斯坦一邊、必然為巴基斯坦提供包括反導在內的、全方位軍事支援的情況下,它可能甚至連針對巴基斯坦的戰爭都打不贏,更別提針對中國的戰爭了。
  
  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印度國內政治十分地不穩定,經濟上又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的攻擊,因此,眼下印度的最大利益絕不是與美國結成“某種形式盟友”、去共同應對“基地”組織“準備挑起”的“新克什米爾戰爭”了,而是與“任何不希望發生新克什米爾戰爭”的國家一道,去全力阻止“新克什米爾戰爭”了。這個道理很簡單,對一個政治、經濟結構並不穩定、且已經表現出這種不穩定的國家而言,戰爭是許多重大不穩定因素的催化劑。特別是一場自己打不贏的戰爭。
  
  ●我們強烈地感覺到,蓋茨的印度之行並不順利、且非常地不順利!
  
  如果從這個層麵去觀察“其三”,那麽,我們也就不難明白,當這位“我們視之為美國曆史上最為陰險的一位美國防長”與印度領導人會晤之後、尚未離開印度之際,就以“避免雙方發生武力衝突”為由,公開表示“希望與中國進行“冷戰式”的“戰略武器削減”談判的時候,我們絲毫沒有“美國此舉意味著在美國將中國在國際軍事上的影響力已經與俄羅斯看齊”的感覺,有的卻是這樣一組感覺:
  
  第一,我們強烈地感覺到,促使蓋茨在印度就公開“希望”與中國進行“冷戰式”的“戰略武器削減”談判的主要因素,在於他的印度之行並不順利、且非常地不順利!
  
  也就是說,盡管蓋茨帶去了一大堆禮物(美國的先進武器-據說美國準備向印度提供隱形軍機,以及先進的雷達、通信設備),但他仍然沒能說服印度同意與美國結成“某種形式盟友”、以共同應對“基地”組織“準備挑起”的“新克什米爾戰爭”,換句話說,印度“不願意”在美國的幫助下、去打一場“隨時可以被‘美國磚頭’挑起來的”“新克什米爾戰爭”、從而不過是替美國出頭、去搞什麽“美國人想瘋了”的南亞破局!
  
  ●一種“惱怒後的警告”
  
  第二,在“第一”的無奈下,蓋茨在未離開印度的情況下,就公開“希望”與中國進行“冷戰式”的“戰略武器削減”談判,本質上就成了一種“惱怒後的警告”,其意思就是:如果印度不與美國合作,“美國的南亞政策”就不能排除“準備與中國妥協”的選擇項。
  
  而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說過,一旦“美國南亞政策”準備向中國妥協、那麽,其“形式”在於“美國向中國借道”,其“實質”在於美國不得不與中國一道、共同維護“巴基斯坦通道”的基本穩定,繼續通過巴基斯坦通道進行補給,從而讓那份旨在準備搞亂南亞局勢的、“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新阿富汗戰略”不了了之!
  
  ●俄羅斯“立刻”擺出這份態度“以正視聽”、其著眼點顯然在烏克蘭政局
  
  在這一變化下,我們再去觀察“格魯吉亞航空公司代表21日說,俄交通部日前已拒絕格航關於繼續開通兩國間包機直航的請求,並表示俄暫不會考慮同格開通定期直航”,也就不難明白,在中國中段反導試驗於1月11日成功打破美國全球反導絕對優勢的神話、對世界安全格局形成巨大衝擊之後,也許是為了“與南亞政策相呼應”、從而有助於威脅“底氣非常不足”的印度不要迫使美國向北京妥協,美國之前顯然再次推遲了“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實質性向阿富汗大規模增兵)”的“日期”,俄羅斯也就立刻擺出了“拒絕格航關於繼續開通兩國間包機直航的請求,並表示俄暫不會考慮同格開通定期直航”的態度“以正視聽”。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羅斯“立刻”擺出這份態度“以正視聽”是有自己的用意的,其著眼點顯然在“眼下正處於關鍵時刻的”烏克蘭政局。
  
  ●俄眼下最迫切的目標,就是用一切手段“強令”美國不得與歐盟一道破壞烏克蘭選舉
  
  就目前而言,烏克蘭總統選舉形勢基本明朗:如果沒有意外,在“親俄的”趕走“親美的”已成事實的情況下,烏克蘭政局從“親西方的”轉向“親俄”已成必然。
  
  在這種情況下,視東歐方向為自己重中之重的俄羅斯,其眼下最迫切的目標,就是用一切手段“強令”美國不得與歐盟一道破壞有利於俄羅斯的烏克蘭選舉。
  
  顯然,在中國完成中段反導、極大地威懾了“美國南亞政策”中的關鍵角色--印度之後,俄羅斯與格魯吉亞之間就包機問題再生變數,無疑是在公開警告華盛頓:如果沒有印度的配合,假如再遭遇俄羅斯的反對,那麽,主要針對中國的美國南亞政策也好、美國阿富汗新戰略也罷,總之,美國所施展的、所有一切著眼於“威、逼、利、誘”印度、特別是歐盟進行南亞破局、或者聯手從經濟、尤其是金融層麵攻擊中國的手段、策略,就都得“提前收攤子”-徹底停擺。
  
  一旦局勢果真發展如此,那麽,美國南亞政策轉向北京妥協,倒還真成了唯一的選擇。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繼續觀察。
●“中國中段反導”的初步實現了第一、二、三層目的通過上麵的討論,我們不難看出,在中國“著眼於五層目的”的“C-NMD”於1月11日“拆”了美國的“NMD與TMD”之後,盡管美國國會“驚”得連夜開會商討對策、盡管美國極力為美國防長蓋茨的南亞之行“壯行”,但從結果來看,由於印度“受驚過度”、再加上美國“不惜一切代價”的“姿態”無法令其盟友相信、從而繼續選擇騎牆,並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令“中國中段反導”的初步實現了第一、二、三層目的,“用實力”促使印度、歐盟繼續保持清醒,“用實力”防止印度、歐盟出現戰略誤判。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對諸如土耳其、伊朗等準備建立某種“戰略支點”、並運營“地區性國家利益”的國家提供“戰略支撐”,同時,還促使中國、歐盟、俄羅斯等“非美勢力中心”,“盡可能地”在“其它方向”找到大家的“利益交集”,
  
  並在“利益交集”的基礎上再去運營各自的全球戰略利益。
  
  ●中國與歐盟、俄羅斯及其它中東國家已經找到了一個“利益交集”
  
  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去觀察“哈馬斯稱準備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與“黎巴嫩總理支持在巴黎舉行中東和平進程國際會議”,也就不難明白,敦促哈馬斯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原本就是中國外交部多次闡述的“中東和平立場”,它也是中東問題有關四方(美國、聯合國、歐盟、俄羅斯)所提出的立場,因此,在“哈馬斯稱準備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的背後,是中國與歐盟、俄羅斯及其它中東國家,在支持、至少是默認土耳其、伊朗、沙特等中東大國有心建立自己的“戰略支點”上,已經找到了一個“利益交集”。
  
  而在“黎巴嫩總理支持在巴黎舉行中東和平進程國際會議”的背後,是“莫斯科也可以舉行一場中東和平進程國際會議”,“北京也有舉行一場中東和平進程國際會議的可能性”,是中國有望與歐盟、俄羅斯、中東國家尋找的另一個“利益交集”。其意義在於“中歐俄”可以通過支持、至少是默認中東國家建立“戰略支點”去運營其“地區性國家利益”的方式,去運營自己的全球性國家利益、去“共同削弱”美國對中東和平進程的主導權。
  
  有必要指出的是,這一動向,有利於中國將“圍繞伊核問題的大國間主要交易平台”穩固在地中海沿岸(中東、科索沃方向)的努力。
  
  ●在此基礎上,中國需要做的就是........
  
  值得強調的是,隻要美國無法通過印度實現“南亞破局”,隻要美國無法聯手歐盟對中國發起實質性經濟、特別是金融攻擊,那麽,中國就可以繼續以“聯歐(元)製美(元)、遠交(歐元)近攻(美元)”的策略,以支持諸如中東的土耳其、伊朗,沙特,南美的巴西、古巴、委內瑞拉,非洲的利比亞、南非、埃及等國家,根據自己的條件、與其它國家聯合,去建立自己的“戰略支點”、去運營自己的地區性國家利益的方式。
  
  在此基礎上,中國需要做的,就是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層麵,積極參與這些“戰略支點”的建設,從而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廣交朋友、並最終在“幫助朋友們”的基礎上、去運營自己的“全球性國家利益”。
  
  ●中國所提“分區護航”必須建立在上述基礎之上
  
  如果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去觀察“中國所提‘分區護航’有望今年付諸實施”的新聞,也就不難看出,中國所提“分區護航”必須建立在上述基礎之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表示“分區護航有望於今年實施”的背後,恰恰是中國在“幫助朋友們”去運營各自“戰略支點”的基礎上、才有望獲得的回報。
  
  至於“意大利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問朝鮮”,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不過是“如果美國繼續以朝核問題為由反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中國就將歐盟介紹進朝核問題、從而將歐盟經濟引入亞太經濟圈”的“後續發展”,它也是中國所提“分區護航”有望今年付諸實施的一個推動力。
  
  顯然,真正要實現有效的“分區護航”,歐盟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
  
  ●海地大地震客觀上也為上述策略提供了一個契機
  
  更加值得強調的是,海地大地震客觀上也為上述策略提供了一個契機。如果站在中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那麽,一方麵,中國已經在救援的問題上做得很好了,這是繼續下一步工作的基礎;另一方麵,由於海地地理位置特殊(就在古巴的旁邊),離美國倒是“不近”,再加上災情重大,美國要想主導震後重建工作將非常困難。而客觀政治現實令美國主動放棄“主導角色”又非常困難。
  因此,我們認為,完全出於政治需要,美國於震後向海地派出了大量的美國軍隊,從而事實上占領了海地。
  
  
  
  ●美國之所以“迅速占領”海地,主要原因並非在於“威脅”而在於“害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之所以“迅速占領”海地,主要原因並非在於“威脅”古巴等反美勢力、而在於“害怕”、“害怕”重災之後的海地、在外來勢力的影響下,將來會徹底脫離美國的控製,並極大地加大南美脫離美國控製的速度。
  
  而從南美大國巴西救援海地的積極性來看,這個被我們視為“南美經濟抗美中心”的巴西,大有借此機會樹立自己“南美主要國家”的意圖。
  
  因此,基於我們之前不妨在南美支持建立兩個抗美中心--一個是經濟抗美中心(巴西),一個是政治抗美中心(古巴)的觀點,我們認為,中國不妨在支持古巴繼續發揮“南美抗美政治中心”對巴西這個“南美抗美經濟中心”的“促進作用”的基礎上,繼續促進、並支持巴西去承擔這個主要角色(因為巴西有相應的經濟實力與政治雄心),支持巴西以此為契機去建立自己的“南美戰略支點”。隻要最終有利於海地人民的利益就行,隻要最終有助於削弱美國對海地的控製就行、隻要最終有助於削弱美國對南美的影響就行,隻要最終有利於中國在南美運營自己的全球國家利益就行。
●在這段注定不會太短的時間裏,要特別警惕華盛頓決策者的孤注一擲
  
  當然,要做到這些,需要時間,且這個時間還不會太短!
  
  值得警惕的是,在這段注定不會太短的時間裏,要特別警惕華盛頓決策者的孤注一擲。
  
  我們注意到,奧巴馬已經宣布了針對華爾街的“加強監管大金融機構”的計劃,顯然,如果撇除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因素,對歐盟而言,這是對歐盟的一個巨大讓步(盡管目前仍然停留在口頭上),與美國至今未明顯出手搞亂烏克蘭選舉局勢、及美國擺出“不惜一切代價”重整“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兩隻“錨”的姿態來看,從美國國防部長極力拉攏印度的情況來看,中國中段反導之後,美國已經集中、且連續地對歐盟、俄羅斯、日本、印度嚐試進行“大幅讓步”,其目的仍然在於展開“其南亞戰略”,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讓步的幅度有多大、也說明其決心有多大。
  
  前麵說了,“美國南亞政策”已經被精心設計為“明修棧道”與“暗渡陳倉”兩個層麵。
  當然,如果美國一定要親自上陣、以軍事手段進行“南亞破局”,那麽,伊核問題就極可能立刻徹底失控,且阿富汗戰爭也必將淪為一場“蘇式阿富汗戰爭”。
  因此,在“明修的棧道”已經被“C-NMD”給“拆”了的情況下,美國“暗渡陳倉”的可能性倒是越來越大。
  
  我們也注意到,溫家寶總理最近明確提到:要做好應對貿易摩擦的一切準備工作!因此,在堅定不移地推進“上述策略”的同時,中國也一定要有承受經濟、甚至金融攻擊的心理準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