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星期五09年12月04日 美軍撤離阿富汗時間表仍存變數明年底最後決定 【華盛頓消息】據報道,美國高級官員表明,一年半後從阿富汗撤軍的目標並非一成不變,美國政府將在明年底檢討增兵效果才做最後決定。奧巴馬1日在西點軍校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美國將在明年夏季之前,向阿富汗增派3萬兵員。此外,美國將從 2011年7月開始,逐步從阿富汗撤軍。不過,共和黨人卻對此給予強烈批評,並表示這個期限束手束腳。去年在總統選舉中落敗的共和黨議員麥凱恩說,塔利班可能會耐心等待該期限結束後再卷土重來。因此,該期限不但會對塔利班,也會對美國的盟友發出錯誤的信息。盡管麵對奧巴馬共和黨政敵的猛烈炮轟,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國防部長蓋茨以及海軍上將穆倫仍力求推銷此一新戰略。他們三人接受國會兩個重要委員會數小時的質詢時,一致表明18個月內撤軍的目標可能會出現變數。希拉裏說:“我不認為我們已經鎖定要撤離。”她還強調,設定這個目標是為了向各方明確表達“美國無意占領阿富汗”。蓋茨則表示,美國政府將在明年12月進行檢討,才會對撤軍的期限做出最後決定。他還指出,阿富汗的安全形勢若陷入難以控製的局麵,美國將不會棄而不理。另一方麵,美國向阿富汗總統卡爾紮伊加強施壓,要他致力肅貪。否則,美國會考慮改向其他較低層次的官員,包括地方政府提供支援,通過後者服務阿富汗人民。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起碼在公開層麵,在經過“兩個多月的長考”和“近十次最高軍事會議(注,最後一次就在奧巴馬1日在西點軍校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之前的那個晚上)”的“全麵權衡”之後,奧巴馬終於做出了他上台以來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即:決定加派三萬美軍赴阿富汗。 ●這個所謂的“最重要決定”、用不著太大力氣就“能擰出一大桶水”來 但就如我們在之前點評中所強調的:這個所謂的“最重要決定”、根本用不著使太大的力氣、就“能擰出一大桶水”來: 第一,首先,我們想說的是:奧巴馬之所以“在上台近一年之後、才終於做出這一重大決定”,在於他之前玩的那些把戲,比如“大中東計劃為地中海計劃讓步”、“傾聽主義”、“歐洲版、或者變革版的尼克鬆主義”、“美俄關係重啟”、“重返東南亞”,特別是“一旦中國上當,就最容易玩成功的G2”等一係列把戲,在溫家寶總理當麵奧巴馬的麵、再次將“G2”扔進垃圾箱之後,都已實在是玩不下去了。 ●所謂的“最重要決定”、其實是被逼無奈才做的選擇、而且是唯一選擇 第二,在“第一”的背景下,我們想說的是,奧巴馬“宣布增兵”與其說是他“做出的重大決定”還不如說是“被逼無奈才做的選擇、而且是唯一選擇(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至於為什麽是“唯一選擇”,我們將在後麵的討論中進行展開)”。 ●它給人的感覺就是四個字:患得患失! 第三,我們想提請大家注意的是,奧巴馬正式宣布的“增兵3萬計劃”,並非立刻行動,而是“計劃”在半年之內完成;這還不算完,他還一並弄出了一個“撤軍時間表”,說是“美國將從2011年7月開始,逐步從阿富汗撤軍”。 值得指出的是,2011年7月距離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近乎一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迫使這位出身美國民主黨的美國總統“長考近兩個月、並開了十次最高軍事會議”的諸多要素中,還有著鮮明的“黨爭”私利。 非常清楚,這份一早就附加“撤軍時間表”的“大規模增兵計劃”,本質上是美國統治層內部、各種利益集團之間“充分妥協”之後的產物,總體上看,它“提前”考慮到了成功與失敗的兩種可能性。因此,它給人的感覺就是四個字:患得患失! 第四,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何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西點軍校)宣布這個探討了很久的決定,東方評論員認為:這時美國就像伸手在瓶子裏拿東西的猴子,瓶口小,手又不願意放來即得,進退兩難之下,企圖弄一個兩選的決定來試圖尋找新的突破點.下麵我們在看一個新聞 ●據美國《時代》雜誌報道,3日,車臣非法武裝頭目多庫·烏馬羅夫的伊斯蘭組織宣稱,對11月27日發生的俄羅斯火車爆炸案負責。烏馬羅夫的前同僚和一些安全專家相信,俄羅斯正麵臨著全國性的叛亂威脅。 2000年俄羅斯軍隊進入車臣前,伊爾亞斯·穆薩耶夫和烏馬羅夫都在車臣政府任職。穆薩耶夫現在住在丹麥,他是車臣民間抵抗運動的流亡領導人之一,一直與車臣武裝組織保持聯係,但他對這些組織的行事手段十分不滿。他說:“俄羅斯的恐怖襲擊很可能會繼續下去。車臣許多年輕人都在戰爭中失去了父母親人,沒有機會上學,除了接受烏馬羅夫領導,什麽也不能做。借著伊斯蘭教的名義,烏馬羅夫正將這些年輕人引入歧途。” 2007年,烏馬羅夫自任“高加索酋長國”領導人。他發動的恐怖戰爭已經擴大到6個地區,一些政府甚至受到激進穆斯林控製。此前,烏馬羅夫一直采取局部遊擊戰爭策略,派遣自殺人彈或者槍手攻擊警察和克裏姆林宮指派的官員。 但是8月21日,烏馬羅夫宣布改變策略。他在網站上說,不再限製下屬的攻擊範圍和襲擊方式。俄羅斯工業中心、工廠以及基礎設施都將成為攻擊目標。尤其是天然氣和石油管道、發電站、高壓電線以及工廠設施等。 可是實際上,烏馬羅夫的新戰役似乎更願意以人為目標。8月17日,烏馬羅夫下屬攻擊了高加索北部納茲蘭市警察局,一輛滿載炸藥的卡車發生爆炸,致25名警察死亡,150多人受傷。該組織還宣稱對同一天發生在西伯利亞水力發電大壩爆炸案負責,襲擊導致75人遇難。但是,對莫斯科開往聖彼得堡的特快列車(通常隻有富人和政府官員乘坐)的襲擊,才應該被視為烏馬羅夫在俄羅斯中心地帶的第一次大行動。 莫斯科安全專家和政治評論員安德烈·索達托夫說:“烏馬羅夫的戰術已經發生改變,他們開始離開自己的軍事基地,分散成小股部隊發動全方位進攻。”此外,烏馬羅夫的襲擊手段也在發生改進。比如這次列車爆炸案,當救援人員進入事故現場時,那裏發生了二次爆炸,導致俄羅斯調查委員會負責人亞曆山大·巴斯特雷金受傷。 俄羅斯總理普京說,這些襲擊顯示,俄羅斯麵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依然很高,有必要采取更強硬措施打擊恐怖主義,他還呼籲民眾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襲擊保持警惕。莫斯科卡內基中心政治分析家尼古萊·皮尤說,俄羅斯政府很可能對基礎設施和其他易受到攻擊目標加強安保。 ●伊斯蘭堡消息:據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日下午1點半左右,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地區的一家清真寺遭炸彈襲擊,已導致至少40人死亡、50多人受傷。 據悉,至少有4名武裝分子參與了襲擊。巴安全人員已拿到爆炸現場的監控錄像,裏麵拍下了恐怖分子的襲擊過程。當時,他們分乘兩輛小汽車,用炸彈破壞了通往清真寺的檢查站,隨後兩名武裝分子從窗口丟進手榴彈,另外兩人則從大門闖入,朝正在舉行宗教儀式的人開槍。 安全人員開槍還擊,交火持續了一個小時。最後,武裝分子或被擊斃,或者引爆了身上的自殺裝置。 目擊者稱,武裝分子穿著傳統服裝。他們行動迅速,明顯受過良好訓練。襲擊過後,清真寺的牆上到處都是鮮血,死者則躺倒在祈禱墊上。 事發時清真寺內大概有150人。在死亡的40人中,有7名高級軍官和17名兒童。其中包括一名將軍、一名旅長、一名上校和兩名陸軍中校。 發生爆炸的清真寺靠近當地的陸軍司令部,戒備一向嚴密,進入其中需要證件被接受搜身檢查。 事後,南瓦濟裏斯坦地區塔利班組織的指揮官已向英國廣播公司打電話,宣布對此次襲擊負責。他們聲稱,這所清真寺受到襲擊的原因是裏麵主要是軍方人員。 巴基斯坦官員認為,這起炸彈襲擊是對巴政府軍在南瓦濟裏斯坦地區清剿塔利班的報複。10月17日開始,巴基斯坦軍方對盤踞在該地區的塔利班武裝發動大規模地麵攻勢。大約3萬名政府軍士兵在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對塔利班據點發動進攻。塔利班則發動一係列的恐怖襲擊進行報複。 拉瓦爾品第是巴基斯坦軍事重鎮,距首都伊斯蘭堡隻有14公裏。 ●它是美國內部、北約內部、甚至是整個西方內部利益之爭的必然產物 討論進行到這裏,我們已經不難明白,之所以說“正式宣布大規模增兵阿富汗”是奧巴馬的“唯一選擇”,在於這麽幾點: 首先,就在於這是美國統治層內部、各種利益集團之間“利益之爭”的必然產物。 其次,它還是北約內部利益之爭的必然產物、甚至是整個西方內部利益之爭的必然產物! ●“奧巴馬南亞政策”仍在瞻前顧後、舉棋不定! 另外,我們還想指出的是,這種“必然產物”並沒有脫離我們曾經對“奧巴馬南亞政策”給出的最初判斷,那就是:瞻前顧後、舉棋不定!時事政治軍事群9185050 ●“美國向阿富汗增兵、北約向中俄借道”的相關觀點 討論進行到這裏,我們也就有必要再次將我們之前一係列“美國向阿富汗增兵、北約向中俄借道”的相關觀點做個簡單回顧。 觀點之一: 首先:我們認為:美國一旦決定“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也就是蓋茨所暗示的向阿富汗增兵計劃最終落實,那麽,它可能就意味著兩點: 其一,國際石油價格“將啟動越過80美元一桶、直奔100美元甚至更高水平”的進程。 其二,“中國香港地區”的資本與貨幣市場有可能首先湧起一波巨浪,這是非常值得中國警惕的! 其次,我們認為:美國一旦決定向中國借道,一旦“美國南亞政策”決定“暫時向北京妥協”,也就是蓋茨所暗示的向阿富汗增兵計劃最終可能不了了之,那麽,它可能也意味著兩點: 其一,國際石油價格將在目前價位上(70至80美元一桶)的價位上繼續停留; 其二,科索沃和平有可能被打破,這是歐盟必須有所準備的。 觀點之二: 其一,在我們看來,有必要把握的是:美國“決定增兵”與“決定大規模增兵”是兩回事;“決定大規模增兵”與“最終大規模增兵”也是兩回事! 其二,我們還認為:由於美國“最終大規模增兵阿富汗”將直接對中國的“重中之重”--南亞局勢構成直接威脅,因此,如果美國“最終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話,那麽,它必然要“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 觀點之三: 事實上,早在奧巴馬訪華失敗、並立刻放風將在12月1日正式決定“是否增兵阿富汗”時,我們就曾經指出: 第一,現在就斷定奧巴馬決心“最終大規模增兵阿富汗”還為時尚早,奧巴馬“放風”準備宣布“大規模增兵阿富汗”,不過是一種試探,至於它想試探誰?想試探什麽?我們不妨看看“感恩節”那天發生了什麽就可以了!那天發生了令歐洲銀行、特別是英國銀行損失最大的“迪拜世界倒債”事件; 另外,“迪拜世界”位於海灣、就在霍爾木茲海峽岸邊;顯然,奧巴馬的“這個試探”表麵上試探了三個方向:一是歐洲方向(特別是英國),二是阿拉伯產油國(特別是明確支持“海元”的沙特阿拉伯),三是扼守霍爾木茲海峽的、拒絕放棄核武能力的伊朗; 第二,針對“迪拜世界”倒債事件的“後續發展”,我們提出了“四個可能性需要警惕(詳細內容請參閱之前討論紀要,這裏不再重複)”時事政治群918 5050 而作為“迪拜世界”倒債事件的“後續發展”的可能性之一,我們認為:如果美國的“試探”取得效果,如果歐盟在“迪拜倒債事件”的壓力下同意配合美國經濟、甚至金融攻擊中國(首個目標可能是中國香港資本與貨幣市場)的話,再加上高油價的衝擊,一旦這些攻擊取得效果,並迫使中國全麵調整宏觀經濟政策,且導致中國經濟陷入困境,美國就可能下決心“最終向阿富汗大規模增兵”。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就極可能依靠這條“通過高企的油價租借來的穩定之俄羅斯通道”,依托其阿富汗存在,一方麵在俄羅斯的“默認”下、一定程度下擠掉中國在中亞五國的能源布局,再從能源供給、及三獨問題上著手,直到迫使中國從中亞、中東戰略收縮;另一方麵則是在印度的策應下,擠掉中國在巴基斯坦的影響力,迫使中國從南亞方向戰略收縮。 但針對這一可能性,東方評論員的觀點是:對中國而言,這種情況絕不充許出現,一旦有這個苗頭,中國必將斷然反擊,針對駐阿美軍,不論是抗美援朝模式、還是抗美援越模式、更或者是“蘇式的阿富汗戰爭”都可以考慮:隻要能為“俄羅斯通道”從穩定“突然轉化”為不穩定創造條件就行;隻要能為歐盟原本配合美國對中國展開的經濟、甚至金融攻擊,“突然轉化”為配合中國對美國展開的經濟、甚至金融攻擊創造條件就行。 ●“試探”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反應” 第三,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結合觀點之三的“第一”,在奧巴馬“試探”上述三個方向的同時,也在“進一步試探”視南亞方向為自己重中之重之中國的“戰略反應”,試探“與中國一道主導上合組織”的、對美國下一步行動決策至關重要的俄羅斯之“戰略反應”。 ●“試探”歐盟與印度的戰略反應 觀點之四:在觀察奧巴馬訪華失敗、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立刻在台灣強調“對台軍售F16隻是時間問題”、“美國尊重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但隻涉及新疆與西藏,並不包括台灣”的時候,我們明確指出:華盛頓的這些個小動作,除了報複北京外、還意在警告北京“製造台獨重大事變”仍然不過是“美國人一句話”,更有意借此警告“目前隻打新疆、西藏牌”之歐盟、印度的意圖,其意思就是:不排除“美國南亞政策”暫時向北京妥協的可能性。 ●“再沒有什麽手段”能將諸多“矛盾信號”揉合得更好的了 因此,首席評論員就明確指出,我們之所以說“宣布大規模增兵阿富汗”是奧巴馬的唯一選擇,除了前麵所講的因素之外,還在於“再沒有什麽手段”能比“一份附加了撤軍時間表的大規模增兵計劃”更能將“希望與危機”、“成功與失敗”、“鼓勵與警告”等諸多“矛盾信號”揉合得更好的了。 ●在“實質性落實”大規模增兵計劃之前,”阿富汗新戰略”本質上都不過是想對“方方麵麵”進行“全麵試探” 但也因此,我們也更加提請大家注意“觀點之二”的表述。隻有真正理解了“觀點之二”,才能真正明白奧巴馬做出這“唯一選擇”的真實意圖,即:在“實質性落實”大規模增兵計劃之前,奧巴馬所謂的”阿富汗新戰略”,本質上都不過是想對“方方麵麵”進行“全麵試探”。 ●美國的“全麵試探”是否取得了“其希望取得的成效”? 另外,對歐盟、俄羅斯、印度等國家而言,一旦“美國南亞政策”向中國妥協,其所麵臨的後果,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給出詳細的討論紀要,在此不再重複! 至目前為止,距離奧巴馬正式宣布大規模增兵阿富汗已經有幾天了,至於美國的“全麵試探”是否取得了“其希望取得的成效”?在做出進一步判斷之前,我們先來閱讀幾則新聞。 中國強烈不滿歐委會建議延長對華皮鞋反傾銷 【北京消息】據報道,歐委會二日表示將向歐盟理事會建議對產自中國和越南的部分皮鞋產品的反傾銷措施延長十五個月。中國政府和業界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四日稱中方高度關注此案,並保留采取下一步措施的權利。 姚堅指出,歐委會在該案立案、調查和裁決過程中,存在諸多與WTO規則不符的做法,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歐盟對其區域內製鞋業已采取了長達十四年的貿易保護措施,目前歐盟製鞋業並不存在產業受損情形,繼續采取反傾銷措施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歐委會這一建議案極大地損害了中國鞋類企業的正當權利。 姚堅表示,中方反對歐委會提交繼續對華皮鞋征收反傾銷稅的建議案,希望歐盟成員國能在下一階段投票中,反對繼續延長反傾銷措施,使中歐鞋類產品早日恢複自由貿易。 據知,自一九九五年到二00五年,歐盟對華部分鞋類實施了長達十年的配額限製。二00五年,歐盟對華皮鞋發起反傾銷調查,並於二00六年十月終裁決定征收百分之十六點五的反傾銷稅,為期兩年。二00八年十月,雖然歐盟反傾銷谘詢委員會以十五比十二的投票比例反對,但歐委會仍堅持發起期終複審調查;二00九年十一月,歐盟反傾銷谘詢委員會又以同樣投票比例反對歐委會繼續延長措施的建議。 姚堅說,本周內召開的第五屆中歐工商峰會發表了聯合宣言,表達了中歐企業家攜手反對任何形式保護主義的立場。歐盟停止對中國皮鞋進一步采取反傾銷措施符合雙方企業的利益,有利於推動中歐經貿關係平衡、穩健、互惠地向前發展。 ●請大家看這兩條新聞,時間和奧巴馬宣布增兵搖相呼應,東方評論員認為可以說巧合.奇遇般的一連續事件間接的說明了奧巴馬其實是不斷的試圖向國際社會證明美國已經由"實際準備階段"到"實際實施階段",而'實際實施階段"不斷的製造所謂恐怖分子的活動的激烈恰恰反映出這個所謂的準備實施階段到底是否有多大信心和準備表現"準備實施階段"的意圖,這更能說明奧巴馬政府對所謂"準備實施階段"的心虛,那麽今後必然會出現類似增兵時間"變動"或者類似"撤軍時間"的變動以及增兵時間變動的"原因"和撤軍時間變動的"原因" 北約發言人稱將向阿富汗增派5000名士兵 【布魯塞爾消息】據報道,北約發言人詹姆斯·阿帕蘇萊伊3日說,已有20多個國家表示要增加它們在阿富汗的駐軍,增兵總數將超過5000人。 為期兩天的北約外長係列會議3日下午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拉開帷幕。阿帕蘇萊伊在會前的記者吹風會上說,這些國家的表態不僅顯示了由北約領導的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團結,還表明對美國總統奧巴馬阿富汗新戰略的支持不僅在口頭上,也體現在行動上。 他說,除重點討論阿富汗問題外,此次北約外長係列會議還將關注北約新戰略、導彈防禦係統,以及是否批準波黑和黑山兩國入約進程等。 根據會議日程安排,4日上午,北約國家外長和在阿富汗駐軍的非北約國家外長將舉行會議,共同討論向阿富汗增兵問題。具體的增兵方案預計將在會後公布。 奧巴馬1日在位於美國紐約州的西點軍校發表講話,宣布阿富汗戰略的調整方案,其中包括明年夏季之前向阿富汗增兵3萬人,以及美國從2011年7月開始逐步從阿撤軍。 據報道,英國、意大利、波蘭、斯洛伐克、葡萄牙、格魯吉亞等國已表示將向阿富汗增派數量不等的軍隊,但包括法國、德國等一些大國在內的國家尚在觀望。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由來自北約28個成員國和其他非北約成員國的部隊聯合組成,其中3.8萬人來自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 俄總理普京公開稱讚斯大林創建超級大國 【綜合消息】據英國《泰晤士報》12月4日報道,俄羅斯總理普京日前在電視台公開稱讚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稱他將前蘇聯從一個農業國家建成為超級工業大國。 俄羅斯總理普京日前參加由電視台舉辦的問答直播節目,現場回答由俄羅斯觀眾提出的各種問題。在長達4個小時的節目中,普京特地從200多萬個問題中挑出了一個與斯大林有關的提問,大讚斯大林將前蘇聯建成為一個工業超級大國。 普京說:“我挑這個問題回答,因為我知道它是一個燙手的問題。如果你說一些積極的評價,有些人會不高興;而如果你說一些負麵的評價,那麽另外一些人又會不高興。很明顯,1924年至1953年,斯大林統治下的國家從一個農業國家變成為一個工業國家。我們都清楚地記得一些關於農業的問題,特別是在後期,到處都是排隊購買食物或者其它物品的人……但工業化顯然取代了(農業)。” 【時事點評】通過上述新聞,及之前曾經點評過的“2009年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舉行例行記者會”、及“俄方正麵評價調整後的美國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戰略的主要內容”,我們不難總結出“大國們”的“戰略反應”: 第一,中國的戰略反應。 請大家注意記者會上的一段答記者問,原文是: 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凱利近日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再次表示,美方希望與中方加強在阿富汗反恐問題上的合作。中方會從哪些方麵回應美國的要求?是否會考慮開放中阿邊界? 答:你雖然沒有提到美方官員接受采訪的具體背景,但是我相信美方官員談到的是昨天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的向阿富汗增兵的決定。 中方注意到奧巴馬總統的講話。我們願意看到一個和平、穩定、發展、進步的阿富汗,希望國際社會的努力有助於實現上述目標,促進本地區的持久和平與穩定。中方認為,有關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應該得到充分尊重。 中美在包括阿富汗問題在內的南亞問題上保持著溝通和協商,今後我們將同美方繼續在這個問題上保持對話與合作。 追問:中方現在有沒有同意一些具體的協助項目?會不會考慮開放中阿邊界? 答:我建議你再看一看奧巴馬總統前不久訪華時中美發表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中美雙方都支持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以及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在這方麵雙方有一個共識,就是要加強這方麵的磋商與對話。 ●中國的“最新態度”就是“沒有最新態度”時事政治群91850 50 在東方評論員難看來,在回答相關問題時,秦剛一再拿“奧巴馬總統前不久訪華時中美發表的聯合聲明”做“標準答案”,無非是在強調:中國的“最新態度”就是“沒有最新態度”。 針對奧巴馬訪華,總體上說,我們的定性是“一無所獲”。因此,既然秦剛一再暗示中國的“最新態度”就是“沒有最新態度”,那麽,我們也就不難明白,針對“訪華失敗”的奧巴馬回國後做出的這個“重要決定”或者是“舉棋未定”的“試探“動作,中國的策略是“具體在”阿富汗問題上,“暫不做反應”,以不變應萬變!但可在其它方向,特別是圍繞“美國南亞政策”的核心內容,在伊核問題、朝核問題、或者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上做文章。 ●“美國南亞政策”的核心意圖在於三點 值得強調的是,在我們看來,“美國南亞政策”的核心意圖在於三點: 第一,在大規模增兵阿富汗之後,如能令印度火中取栗、完成南亞破局最好; 第二,如果“第一”不行,就借俄羅斯通道暫時維持阿富汗局麵,並以此對中國的巴基斯坦布局、中亞布局形成巨大威脅,想辦法在歐盟與俄羅斯、印度的策應下,搞亂巴基斯坦,在“一定程度上(請注意我們的用詞)”令俄羅斯的角色“一定程度、但非不可逆轉地吃重”,從而對中國的巴基斯坦影響、中亞影響慢慢形成一種“擠出態勢”,繼而全麵影響中國能源、礦產、產品的正常輸入、輸出,破壞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外部環境; 第三,在“第二”的基礎上,期間如果中國應對失誤,美國就尋求與歐盟、日本等聯手,全麵攻擊中國的經濟、特別是金融。 ●這種全麵試探涵蓋麵極廣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全麵試探涵蓋麵極廣: 第一,就測試對象而言,它包括中、歐、俄的戰略取向,包括印度與日本,包括巴基斯坦、朝鮮、伊朗、以色列,甚至包括韓國、阿拉伯國家、南美、非洲等國家的戰略反應。 第二,它還有全麵測試“美國國內壓力”的目的; 第三,就測試內容而言,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各個層麵,特別是,它內嵌有“金融測試”的功能。 ●這項內嵌的“金融測試”已經、且將繼續測試歐盟、俄羅斯、阿拉伯國家、日本的金融穩定能力 值得強調的是,從“迪拜世界”的“倒債的時間”與“倒債的方向”來看,這項內嵌的“金融測試”已經、且將繼續測試歐盟(特別是英國、希臘)、俄羅斯、阿拉伯國家、日本的金融穩定能力。 ●一旦......將迅速升級為針對中國的、更加嚴厲的經濟攻擊、甚至是全麵的金融攻擊 而在“上述方向的金融測試”的基礎上,一旦受迪拜倒債衝擊最大的歐盟金融、或者掌握有大量“石油美元”、並已經大量投資中國(包括中國香港)的阿拉伯國家,日元升值壓力越來越大的日本,其中的“大多數”最終“接受了美國的威脅”,並策應美國旨在全麵攻擊中國經濟、特別是金融穩定的計劃,那麽,這項“原本內嵌”的、主要針對歐盟、阿拉伯國家、俄羅斯、日本的“金融測試”,將迅速升級為針對中國的、更加嚴厲的經濟攻擊、甚至是全麵的金融攻擊。 ●不要指望中國會對“歐美聯手”的經濟攻擊、甚至是金融攻擊讓步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剛剛結束的中歐峰會上,歐盟的“盡管低調、但卻公開”施壓人民幣、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動作,可以視為歐盟在故意擺出一副“歐盟可能策應美國”的姿態,而溫家寶總理公開指責“即要求人民幣升值、又對中國搞貿易保護”的意圖就是“要限製中國的發展”,這種“將話說死”的態度,更是明確警告歐盟與美國,不要指望中國會對“歐美聯手”的經濟攻擊、甚至是金融攻擊讓步,因為“這種讓步”的實質在於“中國將失去發展空間”。 ●如何有效破解“歐美聯手攻擊中國經濟與金融”的可能性 至於如何有效破解“歐美聯手攻擊中國經濟與金融”的可能性,我們再次建議:那就是“可以通過調整人民幣匯率形成權重的方式,強化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歐元貶值的趨勢,從而一麵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大體穩定,一麵還可帶動東亞、甚至南方經濟體主要貨幣也如此,並促進東亞實物商品加大往歐洲方向的流量 ”,從而令“都需要東亞實物產品作支撐的”歐元與美元之間的戰略矛盾“提前白熱化”,讓歐元與美元之間的角力立刻成為“歐美關係”的第一要務,讓歐元與美元之間的角力成為美國“欲在南亞方向借用之”北約內部的“強大張力”、並在科索沃方向即刻表現出來。 ●很可能成為世界的一個重量級話題 我們注意到,就在昨天(12月3日),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公開講話中明確點到了這麽幾點: 其一,他提醒:全球關注的重點“應當是”美元穩定問題; 其二,他強調:全球經濟需要人民幣保持穩定; 其三,他指出: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 其四,他透露:美元在貨幣籃子中的比重相對較大; 其五,他表示:中國將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其一至其四”的基礎上,中國將如何“即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又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很可能成為世界的一個重量級話題,如果“歐美”決心聯手攻擊中國經濟、特別是金融的話。 特別是對美國而言,在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權重成分表”的基礎上,美國如果立刻在科索沃方向(或針對地中海計劃)有所行動,阻礙歐盟政治、甚至軍事一體化進程,將較“人民幣、甚至其它主要貨幣、特別是大部份南方經濟貨幣均對美元形成升值預期、開始實質性拋棄美元、財富開始向歐元、人民幣、甚至其它區域性(南美、海灣等)統一貨幣轉移”、“美元本位製”絕對霸權不再的環境下,其效率要高得多。 ●“完成增兵時間(半年左右)”與“從阿撤軍時間”本身被賦予了重大功能 第四,就“測試時間”而言,盡管奧巴馬明確了完成增兵3萬的具體時間(半年左右),並附加了“撤軍時間表”(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撤軍),但是,東方評論員認為,就目前而言,由於“實質性大規模增兵阿富汗”仍屬於“口水性質”,因此,現在去看“完成增兵”至“撤軍時間表”之間的時間段“並無意義 ”,其實這原本並非“美國阿富汗新戰略”所最為關注的。 相反,“完成增兵時間(半年左右)”與“從阿撤軍時間”本身卻被賦予了重大功能: ●在“上述討論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四點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上述討論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四點: 其一,奧巴馬其實是在拿一個“完成增兵時間(半年左右)”引誘歐盟、印度、俄羅斯、以色列,引誘它們同意策應“美國阿富汗新戰略”,並同時“以此策應”威脅中國、巴基斯坦、伊朗、敘利亞、及阿拉伯國家。 其二,同時,奧巴馬也在拿一個“撤軍時間表”威脅歐盟、印度、俄羅斯、以色列,警告它們美國一旦最終被迫從阿撤軍,它們的中亞存在、南亞利益都將麵臨後果嚴重。 由於美國被迫自中亞戰略收縮之後,隨後的中東收縮也就不可避免,對於以色列而言,那更將直麵失去保護的惡果。 其三,對美國國內利益集團而言,奧巴馬顯然用一份“撤軍時間表”與“完成增兵時間表”,組合成了一份“風險評估報告(風險可控)”,並在此基礎上初步達成了一份“公平交易”。 值得強調的是,對這份所謂“公平交易”而言,盡管“交易框架”已經確定(風險可控),但就“交易內容”而言,則將視“美阿富汗新戰略”的“測試效果”而隨時調整、或較計劃更快地增加兵力、更大地增加投入,或者更快地撤軍! ●華盛頓警告盟友:不要“逼”美國“立刻考慮”向中國妥協的“即有方案” 其四,也是不可或缺的,華盛頓也在拿“其一、其二、其三”向方方麵麵、特別是美國的盟友做如下警告:一旦“全麵測試”的“測試效果“不如美國之意”,不排除“美國南亞政策”向中國妥協的可能性。 而任何警告都是有目的的,顯然,這份警告的目的在於:歐盟、或者印度,不要“逼”美國“立刻考慮”向中國妥協的“即有方案”,其標誌就是美國正式向中國提出“借道”。 ●對北京而言,現在就談“開發瓦罕走廊的問題”是不合時宜的 真實的情況就是,據媒體報道,在奧巴馬正式宣布增兵計劃之後,一位美國高官在提到阿富汗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美國希望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較之前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明確提及“開發瓦罕走廊的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從中國外交部秦剛所表現出的那種“沒有最新態度”、並“指引”記者更多關注中美聯合聲明中所強調的“....中美共同維護南亞穩定”的情況來看,現在就談“開發瓦罕走廊的問題”是不合時宜的,特別是在美國隻是宣布增兵,卻又遠未落實、甚至不需要立刻“實質性啟用”注定代價高昂、且隻能相對穩定、不可能絕對穩定的俄羅斯通道之前,更是如此! ●美國拿到一份“最佳測試報告”所非常需要的一個“變量” 顯然,中國不打算為美國的這套“全麵測試”提供“一個如此大的變量”的,而這,卻是美國拿到一份“最佳測試報告”所非常需要的,一旦現在就拿到這個“變量”,其對歐盟、俄羅斯、特別是印度的測試效果將會極其高效。同樣,在此基礎,它對中國、巴基斯坦的測試也將極其高效。 ●美國是否將“決心”立刻轉化為“實質性行動”,需要拿到“測試結果” 值得強調的是,就在奧巴馬正式宣布增兵之後,卻又宣布將在波蘭部署愛國者-3導彈,顯然,通過撤去東歐反導計劃等讓步才與俄羅斯簽下“借道合同 ”的美國,由於沒有拿到“瓦罕走廊開發意向書”、也就是“美國南亞政策”沒有“正式考慮”向中國妥協的方案之前,似乎想通過重拾東歐牌的方式,盡可能地在歐盟與俄羅斯之間保持一定靈活性,從而在中國、巴基斯坦、印度麵前也盡可能保持一種回旋與合作空間,以利用今後的討價還價。 從這個層麵去觀察,我們不難看出,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盡管奧巴馬“決心”帶領美國進行一場豪賭,但是,種種跡象表明,“美國阿富汗新戰略”總體上仍然處於“舉棋不定”的狀態之中,也就是說,對華盛頓決策層而言,進行豪賭的“決心”相對好下,也必須下,因為這首先就是一場“全麵測試”,但是否將“ 決心”立刻轉化為“實質性行動”,則需要拿到“測試結果”,以進一步評估“豪賭”的可行性、或者向中國妥協的必要性。 ●俄羅斯的初步反應 時事政治 群9185 050 前麵說了,具體在阿富汗問題上,中國需要下麵,我們就來看“萬變”中的幾種情況。 第二,俄羅斯的初步反應。 我們在討論“俄方正麵評價調整後的美國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戰略的主要內容”時,曾經指出了兩點: 首先,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羅斯“正麵評價”“調整後的美國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戰略的主要內容”並不令人意外,這裏麵隱匿著俄羅斯的巨大利益。 原因就如我們之前所說:一旦美國將“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放風“落實”,為了向中國及巴基斯坦施加最強大的戰略壓力,那麽,也就意味著它必須“ 實質性減少”對巴基斯坦通道的依賴度,從而必須“實質性啟用俄羅斯通道”,這也就意味著美國除了必須向俄羅斯支付高昂的“買路錢”之外,還得將十萬大軍(現在有6萬多美軍,如果增兵3萬多,僅美軍總數就超過10萬)的生命線交給俄羅斯攥著。 其次,在“如何向俄羅斯支付高昂的‘買路錢’”的問題上,有三個要點必須掌握: 其一,所謂的“經濟支付”:俄羅斯將“非常希望”看到國際石油“越高越好”,顯然,這個願望就交給“美國資本”及“以色列軍隊”去“兌現”了。 當然,條件就如“正麵評價”美國阿富汗新戰略的俄羅斯的總統剛剛所說,“俄羅斯願意為駐阿美軍的補給提供方便”。 ●還有個“衍生支付”問題 其二,所謂的“政治支付”:俄羅斯將要求美國在東歐問題上、特別是格魯吉亞、烏克蘭問題上全麵讓步。 其三,在“其二”的基礎上,我們認為還有個“衍生支付”問題。 顯然,在“俄羅斯總理普京日前在電視台公開稱讚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稱他將前蘇聯從一個農業國家建成為超級工業大國”的背後,有兩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格魯吉亞正在鬧改名,聲稱要將“前蘇聯味道”濃烈的格魯吉亞改成“格奧爾基亞”,而有意思的是,普京今天稱讚的斯大林就是格魯吉亞人; 二層意思就更加明顯,這是俄羅斯最具權力的領導人--普京在公開表露對“前蘇聯帝國”的“某種肯定”,結合俄羅斯總統梅得韋傑夫近日公開否定斯大林的言論,這樣,俄羅斯向外傳遞的“相關信息”也是矛盾的,在我們看來,由於俄羅斯經濟情況如何,勢必決定俄羅斯未來的外交政策走向,因此,這兩種聲音分別代表了兩種選擇,而俄羅斯經濟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國際能源價格,因此,如果僅局限在阿富汗問題上考慮問題,那麽,俄羅斯也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向“方方麵麵”提供選擇項,並順便測試“美國阿富汗新戰略”、歐盟、中國將如何看待“俄羅斯恢複前蘇聯影響力”的一切努力。 對大國戰略而言,這不是秘密,問題在於如何選擇! ●一度沉寂多日的“伊核進程”在“中歐俄”虛假的“同意製裁”中有了突飛猛進的危險性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就在這幾天,伊朗方麵不僅拒絕了“幾乎就要達成協議”的核燃料協議,還高調地宣布將建造10個核設施,並威脅說如果不行,伊朗就“準備自己提煉濃度為20%的濃縮鈾”,一度沉寂多日的“伊核進程”也就在“中歐俄”虛假的“同意製裁”中有了突飛猛進的危險性。而這一進程稍有失控,就將導致美國的中東戰略、中亞戰略、南亞政策的直接破局。 再次強調,盡管以色列又在威脅正在失去對伊朗的耐心,且放風稱“明年夏天(請大家注意,這是美國完成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日子)”軍事打擊伊朗,但沒有任何人懷疑,如果美國人認為這樣做有“絕對有利於”美國戰略的話,它早就那樣做了,“中歐俄”中是既沒有人能拉住它,當然也沒有人打算袖手旁觀。 事實上,正是因為“中歐俄”中“沒有人打算袖手旁觀”,才令“美以”始終不敢軍事打擊伊朗,並目睹著伊核問題“在每一輪危機中”都能“突飛猛進 ”、最終距離核門檻越來越近而無可奈何!其實,瞅著這個緊靠巴基斯坦、並與朝鮮眉來眼去的伊朗,已經很少人懷疑:除了一聲“響”之外,伊朗的核炸彈到底還需要什麽? ●不要忘記了,韓朝之間的那場“西海軍事衝突”還沒有“結案” 而在巴基斯坦方向,因“親美”而上台的巴基斯坦總統已經在各種壓力下、將核指揮權移交給總理手上(實際上是巴基斯坦軍方應對局勢可能失控的一種強硬姿態);至於朝鮮方向,在中國國防部長訪問之後、朝鮮突然“支會中國、果斷進行貨幣改革、從而將國家戰略資源(包括金融、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全部“ 量化控製(每戶人家的貨幣隻夠維持生活之需、每個企業的貨幣也隻能維持正常生產)在政府名下”的背後,其實即是一種應對戰爭的戰爭準備、也是一種有可能啟動全麵經濟改革的準備。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忘記了,韓朝之間的那場“西海軍事衝突”還沒有“結案”;朝核問題也沒有解決,這些都為一個“最終拒絕向美國提供實質性南亞配合的”歐盟充當某種新角色、提供了戰略運作空間。 ●有可能被中國、歐盟、俄羅斯、阿拉伯國家等安排進去的“參數”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不論是歐盟、還是美國、其實也都有個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正式表態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在觀察歐美在這個問題上“如何表態”的時候,有必要將其與美國在阿富汗的“豪賭進程(從美國“宣布”大規模增兵阿富汗到“是否”落實大規模增兵阿富汗的整個過程)”直接掛鉤。 還有,黎巴嫩局勢也伴隨著伊核問題的激化而重新激化,對已經向黎巴嫩派出了“非戰鬥維和部隊”的中國而言,聯合國(主要是歐盟)也有必要為中國向該方向派駐一支“戰鬥維和部隊”提供運作空間,如果歐盟有意向中國“借道”的話。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同樣有必要將其與美國在阿富汗的“豪賭進程直接掛鉤。 顯然,上述這些“測試參數”是美國進行“全麵測試”時所不想要的、但卻有可能被中國、歐盟、俄羅斯、阿拉伯國家等安排進去的“參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