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09年10月23日
(2009-10-25 06:07:40)
下一個
中國國防部就徐才厚將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答記者問
【北京消息】據中國國防部網站報道:應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的邀請,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將將於10月24日至11月3日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近日,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少將就徐才厚上將訪美接受了解放軍報記者采訪。
記者:請介紹一下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這次訪美的背景、目的和訪問安排?
錢利華:應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邀請,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將一行將於10月24日至11月3日對美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這是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中國中央軍委領導人首次訪問美國,也是今年中美兩軍交往最重要的項目。
記者: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30年來,中美兩軍關係可以說曆經風風雨雨。請問您對30年中美兩軍關係的發展如何評價?
錢利華:中美兩軍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兩國關係的發展,兩軍關係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30年,其間經曆過不少的波折和起伏,單就近年而言,美方提升與台灣實質性軍事關係和向台出售先進武器、美國國會2000年《國防授權法》限製兩軍在12個領域的交流,美方對中方的戰略意圖和中國軍力發展的合理性提出質疑,美艦機頻繁到中國專屬經濟區海域活動,這些都給兩軍的正常交往帶來嚴重幹擾和負麵影響。
記者:在美國奧巴馬政府推出新軍事安全政策後,中美軍事交流麵臨怎樣的發展機遇?
錢利華:在兩國元首的關心支持和雙方防務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當前,中美兩軍關係麵臨改善和發展的重要機遇。今年4月和9月,胡錦濤主席與奧巴馬總統在倫敦和紐約兩次會晤,就共同致力於改善和發展兩軍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明確了兩軍關係發展的方向。兩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采取一係列措施,推動了兩軍關係的逐步恢複。例如,兩國國防部在北京舉行了防務磋商;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將軍和陸軍參謀長凱西將軍先後訪華;兩軍還就海上軍事安全問題進行了坦誠對話。你能注意到,這些都是美方的團組來中國訪問,也說明兩軍關係還存在一些困難,尚未恢複到正常水平。
兩軍交往顧名思義是雙方的事,隻有一方談不上交往。因此,兩軍關係的發展需要中美雙方共同維護,共同做出積極努力。奧巴馬政府上台後,美防務和軍方領導人認識到保持和發展中美兩軍關係的重要性,對改善兩軍關係釋出了一些誠意,希望重啟中美軍事交流。我們對此表示讚賞。但是,這一勢頭能否長期穩定地保持下去,關鍵是看美方能否真正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關切,妥善處理好包括台灣問題在內的雙邊關係中的一係列重大問題,穩固兩軍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美兩軍關係的發展也始終是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能否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確保兩軍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這是中美雙方領導人共同麵對的考驗,需要雙方做出積極、不懈的努力。
記者:軍事透明度問題是中美之間一個經常性的話題。最近有外電報道,美方對徐才厚副主席此訪非常期待,希望徐才厚副主席的訪問能夠增加中國在包括軍事開支等領域的透明度。你對軍事透明度問題是如何看的?
錢利華:軍事透明度問題的確是伴隨中美交往的一個經常性話題。美國的一些媒體也經常發表文章指責中國,說中國軍事上不透明。事實上,透明度問題在當今國際上,已經不是衡量誰達到還是沒有達到“透明”的標準的問題,而成為一個策略性、戰略性的問題。在此,我願重申我們在透明度問題上的立場:
首先,戰略意圖透明是最重要的透明。我們認為,軍事透明體現在戰略意圖透明和軍事能力透明兩個層麵。其中,戰略意圖透明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透明,也是判斷一國是否對它國或國際社會構成威脅的最具實質意義的指標。中國的戰略意圖是完全透明的。中國戰略意圖、國防政策的透明度在世界上是很高的。通過國防白皮書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意圖、中國國防政策的防禦性質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基本方針。
其二,軍事透明度是以互信為基礎的。透明是個相對的概念,各國都是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自主決定對外透明的方式和原則。軍事機密事關國家安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軍事上是絕對透明的。然而,國家間的軍事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以互信為基礎的。互信問題不解決,透明度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解決。比如,美國提升與台實質性關難係和售台先進武器,美艦機頻繁到中國專屬經濟區海域活動,嚴重影響中美互信,也給解決雙方的軍事透明度問題造成了障礙。
第三,中國政府一向重視軍事透明度問題。我們把提高軍事透明度作為增進中國民眾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了解,增進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國防政策的理解,促進中國軍隊與各國軍隊之間相互信任、加強合作的一個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國軍隊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大大提高了開放程度。中國繼續加強同有關國家在安全與防務領域的雙邊及多邊戰略磋商與對話,參與聯合反恐、海上搜救、護航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邀請外軍觀察員觀摩軍事演習,與有關鄰國在軍事領域建立了許多建立信任措施。中國軍隊也積極開展了多邊或雙邊聯合演習和訓練。我還要特別指出的是,中方在提高中美軍事透明度方麵也是做出了積極努力的,體現了我們對發展中美兩軍關係的誠意。今後,中國還會繼續根據自身實際,致力於推動各國軍事互信,增進國際和平、安全與穩定。
【時事點評】明天,也就是24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將將應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的邀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
值得強調的是,本次訪問,其實早在布什政府下台之前就已定下、並準備成行,但最後因布什政府頑固堅持對台軍售,北京被迫中止這一行程,中美軍方之間的高層“雙向互動”基本陷於停頓。
而到奧巴馬上台之後,就如錢利華將軍所說的,盡管中美國防部在北京舉行了防務磋商、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將軍和陸軍參謀長凱西將軍先後訪華,兩軍還就海上軍事安全問題進行了坦誠對話,但這些都是美方的組團來中國訪問,也說明兩軍關係還存在一些困難,尚未恢複到正常水平。
至於北京何以安排“這次互動”,在我們看來,恐怕不能作為“正式恢複兩軍高層互動”的信號,而應該“另有他意”。
請大家注意錢利華將軍所說的另兩段話,原文分別是:
第一,.......國家間的軍事透明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以互信為基礎的。互信問題不解決,透明度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解決。比如,美國提升與台實質性關係和售台先進武器,美艦機頻繁到中國專屬經濟區海域活動,嚴重影響中美互信,也給解決雙方的軍事透明度問題造成了障礙。
第二,.......兩軍交往顧名思義是雙方的事,隻有一方談不上交往。因此,兩軍關係的發展需要中美雙方共同維護,共同做出積極努力。奧巴馬政府上台後,美防務和軍方領導人認識到保持和發展中美兩軍關係的重要性,對改善兩軍關係釋出了一些誠意,希望重啟中美軍事交流。我們對此表示讚賞。但是,這一勢頭能否長期穩定地保持下去,關鍵是看美方能否真正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關切,妥善處理好包括台灣問題在內的雙邊關係中的一係列重大問題,穩固兩軍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
●本質上而言,這次“軍事訪問”又是一種什麽性質的“軍事訪問”呢?
基於“第一”,我們不難看出,被錢利華將軍明確標定為“嚴重影響中美互信”的兩個因素(美國提升與台實質性關係和售台先進武器,美艦機頻繁到中國專屬經濟區海域活動),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積極的信號出現;
基於“第二”,我們也不難看出,北京的意思是:盡管在奧巴馬政府上台後,美防務和軍方領導人認識到保持和發展中美兩軍關係的重要性,對改善兩軍關係釋出了一些誠意,希望重啟中美軍事交流,盡管“中國對此表示讚賞”。但是,中國想強調的態度卻是“......這一勢頭能否長期穩定地保持下去,關鍵是看美方能否真正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關切........”。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就是說,在中國確認“美方真正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關切”之前,“單純意義上的”、旨在建立中美雙方戰略互信、特別是軍事互信的“雙向互動進程”是不會恢複的。
既然如此,那麽,本質上而言,這次“高層次的軍事訪問”又是一種什麽性質的“軍事訪問”呢?對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先放一放,稍後再做結論。
●“幾個點”上突然爆發了一係列重大事件
我們知道,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是在10月19日公布的這條消息前後(準確地講,是自我們於10月17日通過西方媒體獲知此消息後),在我們一直非常關注的“幾個點”上,突然爆發了一係列重大事件。
為了更好進行討論,我們不妨將這些重大事情羅列如下:
第一,伊朗方向。10月18日,伊朗東南部靠近巴基斯坦邊界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地麵部隊副司令舒什塔利、革命衛隊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指揮官穆罕默德紮德等高級軍官被炸身亡,死者中還包括一些部族長老。事件中共有35人死亡,28人受傷。
第二,亞丁灣方向。10月19日,也就是在中國國防部公布該消息的當天,一載有25名中國船員的中國籍散貨輪“德新海”輪在印度洋被海盜武裝劫持。
第三,東亞方向。
1:日本。美國國防部長蓋茨20日抵達日本訪問,是鳩山政權誕生後首位訪日的奧巴馬政府閣員。
●力推“東亞共同體”的日本,在“日美同盟關係”上接連做了三件事情
我們知道,就在蓋茨動身之前,力推“東亞共同體”、並得到中國“高調默認”的日本,在“日美同盟關係”上接連做了三件事情:
其一,盡管日本首相聲稱“東亞共同體”將不排除美國加入的可能性,但日本外相則明確表示“不考慮美國加入”;
其二,日本防衛廳正式宣布:將撤走在印度洋上為盟友(美國)供油的海上自衛隊;此外,在美國大聲疾呼其盟國提供更多的阿富汗支持,特別是增兵阿富汗,但日本外相除了追時髦,玩了個“突訪阿富汗”、準備向阿富汗提供資金、訓練方麵的援助外,還明確扔下個“不考慮增兵阿富汗”;
其三,18日下午,也就是在伊朗發生恐怖襲擊的當天“幾乎同一時段”,東方評論員注意到,針對正在日本廣島舉行第四次會議的“核不擴散和核裁軍國際委員會”有可能出台的一份“核報告”,日本外相岡田在京都發表演講時強調:“應認真探討采取切實可行措施,以形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趨勢”,並明確強調“日本也將就此與美國進行討論”、從而準備“要求美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不僅如此,我們還注意到,岡田還公開批評了過去日本政府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日本政府過去的立場恰恰就是:“要求美國不要采取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蓋茨是在“美日同盟”已經出現“巨大、且公開的分岐”中展開訪日行程的
由於涉核問題對日美同盟關係高度敏感,因此,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是在“美日同盟”已經出現“巨大、且公開的分岐”中展開訪日行程的。
在這個問題上,就如我們當時所指出的那樣:要是放在過去,一方麵,高度依賴美國政治與軍事保護的日本是既不敢、也不能如此強硬的;而另一方麵,“相對強勢”的“美國經濟”是既不會、也不能容忍日本“如此放肆”的。
●令美國無奈的是,站在美國的角度看問題,眼下的國際形勢“太不正常”了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麵對如此巨大的“戰略分岐”,作為美國鷹派勢力的高層代表--美國國防部長,是不太可能“如期訪問”日本的。
然而,令美國無奈的是,過去日美間“無法想象”的事情仍然發生了。站在美國的角度看問題,眼下的國際形勢似乎“太不正常”了。
●再談普京對希拉裏玩的“空城記”
我們知道,不久前,普京對希拉裏玩了出“空城記”,而美國務卿希拉裏楞是“靦著臉”如期訪問了“空城”,就如我們當時所說,希拉裏的那張臉還是“腆”出價值了的---對中俄之間的這輪戰略合作進行了“有效幹擾”。
●鳩山或許在“學習普京好榜樣”,但玩的是“過三關”的“遊戲”
對比“俄美”之間的那一出,我們也不難發現,鳩山或許在“學習普京好榜樣”,隻是與普京的玩法稍有差別:普京實實在在地唱了出“空城記(希拉裏訪俄時普京訪華)”,並從“中美”雙方都獲得了利益;鳩山玩的似乎是種“過三關”的“遊戲”(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它是一種遊戲。這一點,我們將在稍後展開)。
●蓋茨依“希拉裏如期訪俄”這隻葫蘆畫了一隻瓢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或許是由於眼下的國際形勢“太不正常”了,或許是蓋茨洞悉了“遊戲”本質,總之,蓋茨在動身之前既沒有高調批評日本,也沒有威脅說要因此而拒訪日本、或者推遲行程,顯然,“遊戲”在一開始並沒能激起蓋茨的怒火。
因種種原因既沒有推遲、更沒有取消行程的蓋茨,起碼在形式上,就是在“學習希拉裏好榜樣”,並依“希拉裏如期訪俄”這隻葫蘆畫了一隻瓢:真可謂是“靦著臉”展開的日本之旅。
●蓋茨此行結果“似乎是”相當地糟糕,隻是情況果真如此嗎?
這樣一來,“方方麵麵”也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如果蓋茨不能充分滿足日本人的“前提條件”、或者華盛頓沒有足夠能力迫使日本收回那些“豪言壯語”,那麽,蓋茨的日本之行是不可能獲得一個“好結果”的!
有意思的是,直到蓋茨離開日本那一刻,都沒能強迫日本收回條件,蓋茨此行結果“似乎是”相當地糟糕,隻是情況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來閱讀一則新聞,之後,再繼續這個討論話題。
日本重新定義與美中關係 美國警告其不要與中國結盟
【綜合消息】 據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10月22日報道,自從民主黨上台以來,日本的外交政策就成為全世界的關注焦點。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日前訪問日本時表示,美國非常關注日本重新定義與美國同盟關係的做法以及日本在亞洲的外交政策。他警告日本新政府稱,如果日本違反與美國軍事同盟關係,接近正崛起的中國,將麵臨嚴重後果。
數十年來,與美國結盟都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礎,很多政策決定都與美國一致。但自從8月份,日本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勝後,美國官員就開始注意到日本的變化,很多人擔心民主黨將改變日本外交政策。令美國感到沮喪的是,日本新政府正如他們擔心的那樣,要重新定義與美國和亞洲的關係。
美國現在要麵臨來自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伊朗以及朝鮮等多方麵挑戰,對於不堪重壓的美國來說,與日本這個亞洲最重要盟友的關係變得無比重要。美國一直認為日本是其在亞洲最堅定的盟友,但現在不是了。對於現在的美國來說,與日本的關係已經成了美國在亞洲的最大挑戰。許多日本政治家現在公開與美國官員爭執,民主黨政治家批評美國官員不重視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才是***。
日本民主黨已經宣布,他們將停止為美國領導的阿富汗聯軍提供燃料補給支持,他們還將重新與美國商談260億美元的軍事協議,包括重新部署美國海軍陸戰隊基地和8000名美軍駐地問題。美國駐日本大使肯特〓考爾德說,如果鳩山由紀夫將與美國的軍事協議推遲到2010年,這個協議最終可能作廢。
自民黨執政期間,日本曾同美國一起積極對抗日益崛起的中國。而民主黨一上台就表示,將重新界定與美國的關係,他們對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反應並不像美國那樣敏感。鳩山由紀夫還積極提倡建立“歐盟版”的東亞共同體,而中國將是這個共同體的核心。考爾德說:“在過去30年中,我從未聽過或見過日本人對美國外交官如此強硬,甚至在私下裏頻繁地頂嘴。以前如果美國提出一項協議,日本通常的回應就是‘很好’,但現在一切都變了”。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日前訪問日本時表示,美國非常關注日本重新定義與美國同盟關係的做法以及日本在亞洲的外交政策。他警告日本新政府稱,如果日本違反與美國軍事同盟關係,接近正崛起的中國,將麵臨嚴重後果。
針對蓋茨對日本發出的這番警告,東方評論員想強調這樣幾點:
第一,放在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層麵、特別是所謂盟國關係層麵去考慮,“這種警告”可謂是極其強烈,也極不禮貌!
顯然,如果日本鳩山政府最終屈服於這種強烈警告,而在一係列問題上後退的話,那麽,他所宣揚的“建立更加平等的日美同盟關係”,根本就是一句鬼話!
●除非日本鳩山政府決心“實質性調整”日美同盟關係,否則.......
我們知道,除了““建立更加平等的日美同盟關係”之外,日本鳩山政府“聲稱”準備做的事情還有:將停止為美國領導的阿富汗聯軍提供燃料補給支持;將重新與美國商談260億美元的軍事協議,包括重新部署美國海軍陸戰隊基地和8000名美軍駐地問題;將要求美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
可以肯定的是,除非日本鳩山政府決心“實質性調整”日美同盟關係,否則,鳩山在這些問題最終都將“承受不了”美國的強大壓力而被迫“食言而肥”!
●鳩山政府對美國玩“過三關”遊戲的意圖何在?
然而,我們想指出的是:上麵的那“三件事”,表麵上看,不過是鳩山政府搶在蓋茨動身訪日之前一連擺出的“三道門檻”、對美國玩的一出“過三關”的遊戲,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其意圖無非是這樣幾層:
首先,在鳩山傾情推銷東亞共同體的情況下,主張在“10+1”、“10+3”的基礎上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北京,雖然對日本的“東亞共同體”有自己的看法,但總體上表現出默認、且有條件支持的態度。
另外,最新消息顯示,東盟已經以“組織的名義”向日本提出質詢,要求鳩山政府詳細解釋“東亞共同體”,從而要求日本將非常抽象的“東亞共同體”、進一步具體化、從而好評估它的“操作性”。
值得強調的是,“該質詢”是在東盟幾個國家已明確拒絕將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也引入東亞共同體的背景下發出的,更不要說那種“不排除讓美國加入”的可能性了,這也就是說,不光是中國,作為一個整體,東盟其實也在懷疑日本推銷東亞共同體的“真實意圖”。
●日本(包括韓國)對“東亞共同體”的真實態度,不過是過往“日本對華政策”的翻版
基於我們之前的大量討論,我們應該明白, 除了政治上的長遠企圖之外,在經濟層麵,在全球經濟“在某個特定時刻、有可能迅速惡化”的危險形勢逼迫下,日本(包括韓國)是在一種“極其複雜的心態”中拋出(或者願意參與)“東亞共同體”的,既:盡管日本(包括韓國)內心深處對中國在世界、特別是東亞的政治、經濟、包括軍事輻射力迅速增強極其不甘,但日本(包括韓國)又不得不“現在”就與中國去討論一個所謂的“東亞共同體”,以準備在形勢危急的時候,好依靠中國經濟、或者依靠即將於2010年正式啟動的“10+1”自由貿易區,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重蹈“廣場協議”(特別是對日本而言)、或“97亞洲金融風暴”(特別是對韓國而言)之覆轍。
而另一方麵,在內心深處對中國在世界、特別是東亞的政治、經濟、包括軍事輻射力迅速增強極其不甘的日本(包括韓國),又想憑借“美日、美韓軍事同盟”遏製中國,全力防止出現中國完全主導東亞的局麵形成。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直到目前為止,日本(包括韓國)對“東亞共同體”的真實態度,不過是過往“日本對華政策”的翻版,也就是所謂的“政經分離”。
如果從這個層麵觀察問題,那麽,日本搶在蓋茨訪日之前、搶在東盟峰會開幕之前對美國玩這手“過三關”遊戲,既是對北京的一個交待,也是對東盟、特別是即將在明年正式成立、日本經濟將來可能依靠其“規避第二份廣場協議”的“東盟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其實就是中國)”一個交待。
●想換取北京同意考慮“盡快啟動”對日本至關重要的“東亞共同體”進程
非常清楚,其實日本真正需要有所交待的對象是中國。因此,日本對即將訪日的蓋茨玩這手“過三關”的意圖在於:在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明年元旦就要正式運行的情況下,以此向北京強調“日本的確有調整日美軍事同盟”的“計劃”,從而換取北京同意考慮“盡快啟動”對日本而言、不論是政治層麵(有助於迅速提升日本的政治影響力,有助於實現“更加平等的日美同盟關係”)、還是經濟層麵都至關重要的“東亞共同體”進程。
●不論日本如何模糊“東亞共同體”的真實構想,都不可能讓美國相信“它有利於美國利益”
然而,日本必須明白的是,不論日本如何模糊“東亞共同體”的真實構想,都不可能讓美國相信“東亞共同體”將有助於、而不是有損於美國的東亞核心利益、甚至全球核心利益,都不可能讓美國相信日本一定不會“實質性調整”美日軍事同盟。
●美國隻要有一絲機會,就絕對有必要將東亞共同體掐死在搖籃之中
因此,如果站在華盛頓決策層的角度考慮問題的話,那麽,對這個“一旦啟動進程(更別說取得一定進展了)”就必將損害、而不是有利於美國東亞核心利益、以至全球利益的;必將損害、而不是有利於美元在東亞經濟中的地位的;必將全麵衝擊“美元本位製”、而不是有助於鞏固其地位的;必將慢慢擴大美日同盟、美韓同盟之“政治縫隙”,而無助於縫補“美日韓”之經濟矛盾的所謂“東亞共同體”,隻要有一絲機會,就絕對有必要將其掐死在搖籃之中。
●中國顯然有著自己的玩法,“原理”就是兩個字“利用”
顯然,根據我們的觀察,從北京對日本所提之“東亞共同體”的“高調、有條件支持”正式態度來看,特別是,從北京對華盛頓要求加入“東亞共同體”所持的“絕不表示同意、但也絕不正式反對”的情況來看,對“東亞共同體”不過是日本在向中美雙向叫牌的技倆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中國顯然有著自己的玩法,玩法的“原理”就是兩個字“利用”、或者四個字“充分利用”。
●將“那一份希望”賣給日本人,將“那一絲機會”留給美國人;
具體到操作層麵,主要就是兩點:
第一,故意賣個破綻,一邊將“那一份希望”賣給日本人,同時也將“那一絲機會”留給美國人;
第二,在將“那一絲機會”留給美國人的同時,也就在“政治層麵”向“美日政治與軍事同盟”真正地打入了一根楔子,這集中表現在於經濟層麵,中國成功地為北京所力推的、以“10+1”或者“10+3”為櫃架的“東亞經濟一體化”預先訂製了一副“發動機”:可以肯定的是,既然北京留下了“那一絲機會”,那麽,美國為了將日本準備“政經雙用”、也必將為北京所用的“東亞共同體進程”掐死在搖籃之中,必將著眼於日本那副“矛盾心理”、從日本仍然準備依靠著去遏製中國、防止中國主導東亞的“美日同盟”之“政治與軍事”功能著手,對仍然需要“美日政治與軍事同盟”的日本鳩山政府施加“最為強大的壓力”。
●蓋茨強烈警告日本新政府的“條件所在”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就是蓋茨強烈警告日本新政府“......如果日本違反與美國軍事同盟關係,接近正崛起的中國,將麵臨嚴重後果”的“條件所在”。
●日本將麵臨何種嚴重後果?
我們想強調的是,至於日本將麵臨何種嚴重後果?其實不過是美國“威脅要就地取材”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鳩山政府不是要駐衝繩美軍搬出衝繩嗎?而衝繩曆史上是獨立王國琉球王國的所在地,曆史上琉球王國曾是中國的一個番屬國。
而中日之間在釣魚島問題上的主權爭端,以至整個東海的主權爭端,本質上都可歸結為“琉球問題”沒有解決,顯然,在蓋茨的強烈警告中,所謂日本將麵臨的“嚴重後果”中,華盛頓對釣魚島主權問題的態度、對中日東海專屬經濟區劃分問題的態度,都是嚴重後果之一,而拋出“琉球歸屬問題”、或者“琉球獨立問題”,無疑是政治與軍事層麵上,日本鳩山政府可能將麵對的“最為嚴重的後果”。
不僅如此,日本與韓國之間還有個“竹島”或者“獨島”之爭,韓國近來一麵呼應東亞共同體、一邊又繼續緊跟“美國東北亞政策”的情況說明,“竹島”或者“獨島”之爭,也隨時可以成為日本政府要麵臨的“嚴重後果”。
●之前的一個觀點,美國警告日本:不排除美國也有“向中國投誠”的可能
顯然,對仍然控製著日本、但控製力已大不如從前的美國而言,施展這種“最為強大的壓力”即便一時能收到某種效果,達成某種目的,但對“美日同盟”的巨大殺傷力將不言而喻。
事實上,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美國與澳大利亞曾經單方麵邀請解放軍參加聯合軍事演習”的新聞,東方評論員就曾經說過:美國玩這一手的意圖在於警告“聲稱準備脫歐入亞”的日本,警告日本不要將“脫歐入亞”的假戲真作,否則,不排除美國也有“向中國投誠”的可能。
非常清楚,上述“最為強大的壓力”,對“中美日”之間的關係而言,本質上就是“美國向中國投誠”的”路線圖”之一。
●在東亞共同體無法盡快啟動的情況下,如果日本仍想規避“第二份廣場協議”,那麽
討論進行到這裏,我們已經不難知道,除非日本鳩山政府下決心與中國共推對中國、及整個東亞經濟都至關重要的“東亞經濟一體化”,從而最大限度地取得中國在政治與軍事上的諒解,將台灣問題、釣魚島問題、以至“琉球問題”都提前化解在雙方在東海“擱置爭議、合作開發”的“大智慧”中(注,中國就可利用這一局麵,將美國一手挑起的南海爭端徹底化解),否則,日本利用“東亞共同體”這隻“概念股”、狂炒自己、好去向中美雙方叫牌的套路,在美國的強烈警告下,在中國的“聽其言、觀其行”的冷靜與利用下,在政治與軍事層麵,注定是短命的,注定是自取其辱的。
至於在經濟層麵,在東亞共同體無法盡快啟動的情況下,如果日本仍然想規避“第二份廣場協議”的經濟風險,那麽,其唯一的選擇就是“不準阻礙‘10+1(中國)’,全心加入“10+2(中國與日本)”,幫助牽動“10+3”,從而在經濟層麵徹底認同中國的主張。
●兩則緊密相隨的最新消息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來自東京的最新消息顯示,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日本外相已經改口,稱“同意按照之前自民黨政府與美國達成的協議,在衝繩縣內選址建設美軍新機場”。
在我們看來,鳩山政府的改口不令人意外,隻是這樣一來,在避免了美日關係產生更深裂痕、暫時不用麵對美國所說的“最嚴重後果”的同時,鳩山所力推的“東亞共同體”恐怕就得麵對某種“嚴重後果”了。
而來自曼穀的最新消息則顯示:參加此次東盟峰會的中國官員,也緊跟著明確表示“實現東亞共同體將是個長期的過程”。
顯然,以一種複雜心態、打著“脫歐入亞”旗號,提出東亞共同體,並準備以此向中美雙方同時叫牌、企圖“同時實現”政治與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日本鳩山政府,起碼在臉麵上,終於落了個“兩頭不是人”。
到此,東方評論員想提醒日本鳩山政府的是,將日本逼到這種角落的可不是北京,要怪就怪華盛頓!但歸根結底要怪日本自己。
●任何想在東亞問題上玩“政經分離”、“兩麵討好”的計劃與企圖,都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東方評論員也一早就說過:東亞問題已經到了“經濟已經先行、政治必須跟上”的階段,經濟問題就是政治問題,政治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個經濟問題,因此,在美國相對實力與絕對實力都已大幅下降的今天,任何想在東亞問題上玩“政經分離”、“兩麵討好”的計劃與企圖,都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美國的兩難
另外,我們也想提醒奧巴馬政府的是,一旦日本在政治與軍事層麵因懼怕所謂的“嚴重後果”,而又因“更怕”經濟層麵的“嚴重後果”,而在經濟層麵被迫選擇“中國主張”,從而不再阻礙“10+1(中國)”,全心加入“10+2(中國與日本)”,幫助牽動“10+3(中日韓)”,那麽,也不要怪中國,要怪就怪美國自己,或者怪“美國經濟”不爭氣,在美國因經濟困難都不得不與中國搞所謂的“戰略互信”的情況下,曾逼迫日本簽下“廣場協議”,據此從日本撅取了近萬億美元天量財富的美國,又拿什麽去阻止日本在經濟層麵被迫靠近“正在崛起的中國”?今天的美國、較之廣場協議前後,可謂是既無能力、也無誠信!
而一旦日本在美國政治與經濟的壓力下,在東亞經濟層麵,基於廣場協議的曆史教訓,被迫選擇更加快速的靠近“中國主張”,繼而令東亞經濟一體化有了實質性的進展,那麽,美國又如何其目前正在實施的,準備實現調動一切資源,從經濟、以至金融層麵全麵攻擊中國的計劃呢?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一個正在推進的“10+1”、可能啟動的“10+2”、最後又會牽動的“10+3”進程,已經、或者必將對美國的東亞勢力、以至“美元本位製”形成巨大的壓力、直至致命的打擊。
●如果美國“過度地”關注、並不顧一切地阻止東亞方向的變化,那麽.....
值得強調的是,如果美國“過度地”關注、並不顧一切地阻止東亞方向的變化,或者象其所宣傳地那樣,“集中其全球資源”阻止、或者延緩這一進程,那麽,“上述局麵”就必將為已經處於“政治統合關鍵階段”的歐盟所“超效率利用”,也必將為正與美元爭奪世界金融霸權的歐元所“超效率利用”,在中國(東亞)的全力反擊下,原本不太可能短期內就完成歐盟政治與軍事整合進程,就有可能在幾年內就完成,原本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就有結果的歐元與美元地位之爭,就有可能在幾年之內就完成易位,而隨著“歐盟共和國”的成立,美元本位製的失去,根本就無法償還其債務的美國,其國內的人才、資金、技術必將向“徹底整合後的”歐盟大量湧出,建立在美元霸權基礎上的一切美國霸權,包括軍事霸權,也都將轟然倒地。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過度地”關注東亞方向的變化,或者像其所宣傳地那樣,“集中其全球資源”阻止、或者延緩這一進程,一旦遭到中國的堅決反擊,對美國決策者而言,盡管中國的反擊有“為她人做嫁衣”的可能,但沒有其它選擇,因為這是決定中國國家與民族的前途與命運的原則問題,不容半點退讓。而一旦中國堅決反擊,那麽,美國則恐怕難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角色;在關鍵時刻,來自歐盟的致命一擊,將令美國徹底落入“自己為自己掘墓”的命運。
●再談伊朗恐怖襲擊案
在搞清楚這些問題之後,我們再來觀察那一係列重大事件,也就不難明白:發生在伊朗方向的,自殺式爆炸襲擊,它最大的可能是一場“除伊朗之外”、“許多方麵”都“事先知道”的事件,在我們看來,就結果而言,這起炸死了伊朗軍方高官、並立刻為與美英勢力有瓜葛的伊朗“真主旅”所“快速認領”的恐怖爆炸案,最積極的作用就是“直接導致”伊朗“以悲情角色”,尋求一藍子“更加有利於伊朗”的條件,從而與“伊核六方”中的“大多數(應該不包括中國)”,快速達成有關伊朗核原料供應方麵的協議,並以此為開始,盡可能地穩住伊朗;
值得強調的是,與美英勢力有瓜葛的伊朗“真主旅”“快速認領”恐怖爆炸案,既可以“間接”承認伊朗政府對“美英參與”的指控,讓伊朗“有資格悲情”要求美國讓步,又可最大限度地控製局麵,防止伊核問題失控。
●“大國間的戰略交易平台”似乎從地中海方向(科索沃問題)又往南亞方向“挪回”了一點
這樣,以一定的條件暫時穩住伊朗,也就等於暫時穩住了伊核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重中之重”--巴基斯坦局勢穩定問題也就更加凸出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國間的戰略交易平台”似乎從地中海方向(科索沃問題)又往南亞方向“挪回”了一點兒。
結合中國一旦堅決反擊,“在關鍵時刻,來自歐盟的致命一擊,將令美國徹底落入‘自己為自己掘墓’命運”的討論,我們又不難看出,隻要印度不敢挑起南亞軍事衝突、為美國“火中取栗”,從而令美國的“南亞破局策略”成功,那麽,在中國堅決反擊(這種反擊並不局限於南亞,很可能是經濟、甚至是金融層麵的),且“必將揪著美國”進行反擊的情況下,在關鍵時刻,來自歐盟、甚至俄羅斯的致命一擊,將是美國決策層必須麵對的嚴重後果。
●中美“全麵交底”之前的“重要軍事準備會議”
在這種可能性下,我們再去觀察蓋茨邀請徐才厚正式訪美,也就不難感覺到,這不是一次“普通的訪問”,這是一係列“中美互看底牌”的“倒數的第幾個回合”,也是奧巴馬11月訪華、中美在政治、軍事、特別是經濟層麵“全麵交底”之前的“重要軍事準備會議”。
●“幕後策劃者”公開出的一道“考題”
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去觀察有25名中國船員的中國籍散貨輪“德新海”輪在印度洋被海盜武裝劫持事件,也就不難明白,這是“幕後策劃者”公開出的一道“考題”,既考中國、也考俄羅斯、歐盟、同時美國也在參加考試。
考題大致是這樣的:一旦東亞(或者整個亞洲)與中東、歐盟之間的海上航線(包括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受阻,相關國家,比如中國、歐盟諸國,俄羅斯、印度、日本、海灣國家、非洲國家,甚至韓國、新加坡、東盟等所有利益相關國,將如何處置?將如何維護航線的安全?
●中國國防部已經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中國國防部已經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那就是相關國家進行“分區域、聯合護航”,據說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響應。
在這裏,盡管我們暫時不知道“願意響應”國家的名單,但我們想強調的是,就目前而言,響應中國主張的“許多國家”中,一定不會包括美國,但一定會包括俄羅斯。
●俄羅斯的角色將異常吃重
這個道理很簡單,在伊核問題被“伊核六方中的大多數”用“一定的優惠條件”暫時穩住之後,中國的重中之重--南亞局勢更加凸現,南亞主要角力的是“中美”雙方,在東亞與歐盟之間的“海上護航壓力”更加沉重之後,作為世界第二大海上軍事強國,已經與中國海軍在亞丁灣聯合護航、利用“北冰洋號”與歐盟海軍也在大西洋上“有效合作”了一把的俄羅斯,其角色將異常吃重。
俄羅斯之所以會在大西洋與印度洋上,分別與歐盟與中國的海軍進行合作,在於俄羅斯看清楚了一點,既:不論是大西洋還是亞丁灣的海盜問題,本質上就是個“世界交通通道”的安全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準備了兩套方案,一套是“陸路方案”,既由俄羅斯來承擔中國(東亞)與歐盟之間“物流商”的角色,這樣,俄羅斯除了向中國(東亞)提供能源與礦產之外,還可以掐住中國(東亞)與歐盟之間交通要道,避免淪為歐盟與中國(東亞)經濟附庸的角色;
●對海路安全的問題上,美國與俄羅斯之間,在一定情況下,倒有可能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而另一個方案,就是“海路方案”了,也就是由俄羅斯向中國、歐盟提供配合,以“分區、聯合護航”的方式,保障中國(東亞)至歐盟的海上運輸安全。
但東方評論員覺得有所擔心的是,在配合中國(東亞)與歐盟維護海路安全的問題上,視情況的不同,俄羅斯是否盡全力未必可知,在某種角度上講,對海路安全的問題上,美國與俄羅斯之間,在一定情況下,倒有可能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因此,為了換取俄羅斯的支持,不排除在“上合”安裝某些“軍事功能”的問題上,中國視情況會更較之前多考慮俄羅斯的建議。
●“某些勢力”正在做最後的一搏
因此,在中國船隻印度洋被劫的背後,拋出事件本身,拋去事件將如何解決,人員能否安全返回、如何返回等這些“具體問題”暫且不討論,我們看到的是,“某些勢力”正在做最後的一搏,意圖以“航線安全”問題去威脅中國(東亞)、南方國家,或者北方中的歐盟做出戰略妥協。
●那道“考題”的“真實內涵”也就清楚了
城然,海上力量是中國軍事力量的一塊短板,憑借中國海軍來維護“大部分海域”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美國自己也做不到這一點。
好在中國(東亞)與中東、歐盟之間的航線,與各國通往美國的航線相比,都更加靠近歐亞大陸,隻要沿岸相關國家通力合作,維護這條事關沿岸各國根本利益的海上航線的安全,是不成問題的。
這樣,那道“考題”的“真實內涵”也就清楚了,“出題方”就是要看看“極其依靠”這條航線的主要經濟體(中國與歐盟)、有沒有能力動員、集合“沿岸國家”去“通力合作”。
●我們之前的一組觀點
事實上,這也是我們在美國搞跨索馬裏政府、亞丁灣出現海盜、中國海軍開始護航的第一時間裏,就明確強調“隨著國際局勢的進下深化,亞丁灣護航將逐漸由單一國家各自為戰,向幾個國家之間聯合護航,直到出現區域性聯防”的依據之所在,也是我們明確強調“包括新加坡這類小國家,都必須參與亞丁灣護航,從而在關鍵時刻,以參與哪家、哪個陣營的“區域性聯防”的方式,表態站隊”的原因之所在。
顯然,這個所謂的“關鍵時刻”就要來了,作為主要答題方之一的中國,也已明確提出了“區域聯防”的解決方案,事態發展的關鍵,就在於中國打出的這麵“區域聯防”的旗幟下,到底能匯集多大的力量了。中國在看,美國也在看,歐盟、俄羅斯、印度、日本等都在看,所有這些國家,既是答題方,有的更是身兼出題與答題雙重角色。
至於那幾個身為東盟國家,卻以種種理由不出席此次東盟峰會開幕式的“四個南海國家”,更是在看!
●與美國一道破壞上次東盟峰會的日本與韓國,此次表現“還算老實!”
特別是那個以複雜心態參與“東亞共同體”,但又偏偏要去柬埔寨訪問,從而以此為由也不出席東盟峰會的韓國總統,也在看!
當然了,既然是在“看”,那也就是說“並不肯定”局麵會如何走,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也是此次東盟峰會“在形式上雖不圓滿、在結果上卻令人滿意”的原因。
顯然,與美國一道破壞上次東盟峰會的日本與韓國,此次“還算老實!”
●這是“出題方”有意展示的,可以“精確設置”“答題方”經濟運行成本的諸多手段之一
我們認為,被劫的中國船隻與人員,起碼在奧巴馬訪華之前,並太容易得到解決,因為這是個必要的“答題過程”。
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今後一段時間內,將有更多的船隻被劫持,海盜作案地點將更加擴散,但主要將集中在印度洋,但我們不排除會擴散至南海、歐盟與美國之間的大西洋。因為這除了也是個“答題過程”之外,也是個“答題參考條件”。
再有,在我們關注海盜劫船的同時,往往隻注意到船隻安全、人員安全,船隻與人員能否返回、如何返回之類的問題,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些事件還將對海上運輸成本造成極大的負擔,僅海上運輸保險一例,就足以極大地增加中國(東亞)與中東、歐盟之間的經濟運行成本。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是“出題方”有意展示的,可以“精確設置”“答題方”經濟運行成本的諸多手段之一,至於海上運輸的石油、礦產、糧食等決定經濟運行成本的大宗產品價格,在海運保險費、或者海運費用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也就更加容易被操縱。
●鳳凰涅磐從來都要浴火重生
不難看出,在這次“精確計算地點與時間(中國護航艦隊不可能趕到)”的海盜劫船的背後,是“某些勢力”繼企圖將“大國利益交換平台”從地中海、中東一線、重新挪回南亞,從而好繼續調集一切資源、在經濟、甚至金融層麵,對中國進行“全麵攻擊”的最新發展。
對此,我們的建議是,在積極組織沿岸國家、力爭區域聯防、進行軍事與政治努力的同時,應該考慮在經濟層麵有所動作,仍然是那句話,“某些人”不就是擺出了一副準備打貿易戰、甚至金融戰爭,從而“準備破罐子破摔”的姿態,並企圖以此威脅他人嗎?那麽,作為為“歐美”兩大虛擬經濟體提供實物產品的中國(東亞)經濟,也不妨放放風、擺擺姿態,就目前而言,作為“歐亞海上航線”的利益相關者,歐盟不僅不思維護這一航線的安全,維護中歐、亞歐經濟的大局,反而出於自己的私利,與美國一道繼續對中國產品施加限製,那麽,在繼續對美國、歐盟進行針鋒相對的“貿易反擊”同時,也是時候在匯率問題上“放放風”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曾經建議,調整一藍子權重構成,隻要能讓人民幣兌美元保持升值,同時,讓人民幣兌歐元保持貶值就行,並帶動東亞、甚至全球“非歐美貨幣”也“如此趨勢”,讓歐元與美元之間的匯率問題立刻成為“歐美”之間的“第一要務”,刺激歐美之間的資金流動,重置歐美經濟運行成本,形成歐美市場的利率偏好,讓歐元與美元的利率問題,盡快測試一下歐美金融體係、特別是美國金融體係的安全係數,讓市場看看根本就沒有解決的美國金融危機,到底還有多大“潛力”可“挖”!看“有些人”還有沒有閑功夫去“出題”、或者等著看中國、及南方經濟體去答題。
在這裏,我們重複強調一點,美國的金融危機,本質上而言,並不是“匯率危機”,而是一種“債務危機”,利率、隻有利率才是點燃美國債務危機熊熊大火的那粒火種。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某些人”不敢在軍事上、卻要在經濟上玩火,誰又不會“點火”呢?不僅會點,恐怕還一點一個準!且那把火一旦燃燒起來還不定會燒死誰呢!
我們知道,鳳凰涅磐從來都要浴火重生,在中華民族走向複興的道路上,國家也好、個人也罷,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都要有鳳凰涅磐的勇氣與準備。
隻有在做好“這種準備”的基礎上,中國“才有可能”爭取到時間,爭取到機會,去搞好經濟結構調整,去完成產業升級,去實現東亞整合,為人民幣日後成為世界主要貨幣提供最為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