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事解讀 2009年07月31日

(2009-08-02 07:29:11) 下一個

觀點: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隻有框架沒有細節
  
  【綜合消息】 從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可以看出,新一屆美國政府對中美之間全方位外交關係的態度已發生新的變化。
   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7月27日至28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由於這一次對話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得到充分顯現,而中美被置於全球率先走出危機的背景下召開的,經濟領域的對話焦點也從以往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和中國金融市場開放,轉變為中國更多地對美國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帶來的通脹與美元貶值、中國在美投資安全以及貿易保護主義表示擔憂,並就雙方共同關心的戰略性和長期性問題,如中美經濟平衡、能源和氣候合作以及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等,建立更密切的雙邊合作機製。
  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似乎隻有框架協議而沒有具體成果。
  
  
  
  【時事點評】 請大家注意這一句文字,原文是: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似乎隻有框架協議而沒有具體成果。
  
  ●“隆重得無以複加”的形式與“簡單得無以複加”的成果
  
  對此,東方評論員深以為然。在我們看來,美國高呼“要重返東南亞”的叫喊聲中,在推出半年之後,奧巴馬準備正式“身體力行”所謂的“變革版尼克鬆主義”的大背景中,就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而言,其“形式”最終被美國人抬高到“隆重得無以複加”的地步是合乎邏輯的,與之一樣“合乎情理”的,就是它的“成果”了,一個“簡單得無以複加”的、一個“隻見開花、沒見結果”的“成果”。
  
  
  我們知道,就在被某些媒體形容為“世紀婚禮”的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於7月27日至28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期間,地球上幾乎同時發生了七、八件事情。
  
  ●為我們全麵掌握中美對話的“具體成果”及“後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觀察點
  
  
  就如之前點評中所說的那樣,它們為我們全麵掌握“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具體成果”及“後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觀察點。
  
  
  ●華盛頓向方方麵麵發出了“美國將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聲音
  
  
  第一件事,7月27日,就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的那一天,我們注意到:美國中東問題特使米切爾當天下午訪問巴勒斯坦地區,並先後會見了巴過渡政府總理法耶茲和巴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會見阿巴斯之後,米切爾在與巴勒斯坦首席談判代表埃雷卡特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表示,美國的政策是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這包括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等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和平,以及中東地區所有國家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
  
  也就是說,就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的同時,華盛頓向方方麵麵發出了“美國將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聲音;
  
  
  ●沙巴阿農場與戈蘭高地
  
  第二件事,然而,就在7月28日,就在全世界都聽到了“美國將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誓言不久,黎巴嫩就公開指責以色列27日的軍事挑釁行為,聲稱“以色列6架戰機飛入黎巴嫩南部領空”,同時,媒體報道當天還有4輛以色列坦克出現在黎巴嫩西部村莊--沙巴阿農場;
  
  熟悉中東問題的讀者可能知道,這個所謂的沙巴阿農場可不是個無關緊要的小地方,而是阿拉伯聯盟在許多正式文件中明確支持黎巴嫩、敘利亞收複的兩個戰略要地之一,另一個就是戈蘭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以色列坦克出現在黎巴嫩沙巴阿農場的當天,也是27日,敘利亞駐美國大使館表示:他們已接到美方正式通知,美國決定解除對敘利亞的部分製裁措施。
  
  
  ●注意“美國國會正好休會”這一“技術因素”
  
  之所以是“部分解除製裁”,在於法律上的原因,“全部解除”需要“當時正好休會的(請大家注意這個細節)”美國國會的“立法”,換句話說,利用“美國國會正好休會”這一“技術因素”,奧巴馬政府“想”強調的態度就是:美國已經決定全部解除對敘利亞的製裁措施,隻等履行必要的手續;
  
  值得強調的是,敘利亞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始終堅持“以色列必須歸還戈蘭高地,否則敘以和談免談”
  
  <難br> ●在中東方向、美國同時擺出了“一軟一硬”的兩種態度
  
  
  不難看出,在中美舉行“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美以”在中東方向、分別針對“歐盟影響力較小的”敘利亞與“歐盟影響力較大的”黎巴嫩擺出了“一軟一硬”的兩種態度。
  
  
  ●“軟”是選擇項、“硬”是警告詞
  
  
  非常清楚,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軟”是選擇項、“硬”是警告詞:這“一軟一硬”的中“軟”是拋給歐盟的戰略選擇項,至於其中的“硬”、則是針對歐盟的強烈警告。
  
  
  ●立刻就會衍生出這樣幾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事實上,在當時的討論中,首席評論員就非常明確地指出:有必要進一步觀察的是,如果美國果真全部解除對敘利亞的製裁、甚至實現敘美關係正常化,那麽,由於敘利亞政府、黎巴嫩真主黨都與伊朗的關係緊密,且敘利亞、黎巴嫩、土耳其、甚至以色列在地中海計劃與大中東計劃中都角色獨特,因此,這立刻就會衍生出這樣幾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既:
  
  第一,在敘利亞同意“敘以和談”之前,到底是以色列“事先同意”交出戈蘭高地呢?還是敘利亞屆時改變“必須事先交還”的態度呢?
  
  第二,如果美國果真全部解除對敘利亞的製裁、甚至實現敘美關係正常化,是否會“實質性地影響”敘利亞與伊朗之間戰略夥伴關係?
  
  請注意,一段時間來,美國之所以對敘利亞大拋媚眼,在於敘利亞受益於伊核問題的僵局!也在於敘利亞受益於敘利亞與伊朗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
  
  當然,侵伊美軍在伊拉克“勝而不利”、直至不得不全線收縮至伊拉克的軍事基地內駐紮、不再象之前那樣“隨時準備越境攻擊敘利亞”,也是一大原因!
  
  第三,如果以色列軍隊(準確地講是“美以”)再次“出現(請注意我們的用詞)”在“歐盟影響力較大”的黎巴嫩,是否會“實質性影響”黎巴嫩與敘利亞之間的關係呢?如果是的,這種“實質性影響”是否又會“實質性影響”敘利亞與伊朗的關係呢?
  
  請注意,敘利亞對黎巴嫩有相當的影響力;同樣要注意的是,伊朗對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甚至巴勒斯坦都有重要影響力!更要注意的是,伊朗對上述國家的重要影響力受益於伊核問題這個戰略支點,亦既受益於“中歐俄”以伊核問題為戰略支點對美國施展的戰略遏製力量!
  
  第四,如果以色列(準確地講是“美以”)再次“進攻(請注意我們的用詞)”“歐盟影響力較大”的黎巴嫩,是否會導致“實質性壓縮”歐盟的中東戰略空間、從而最大限度地壓縮歐盟的地中海空間,繼而美國伺機掐住、或者一把掐死地中海計劃的可能性?
  
  第五,如果以色列(準確地講是“美以”)再次“進攻(請注意我們的用詞)”敘利亞有很大影響力的黎巴嫩,是否被敘利亞視為對自己在戰略空間上的“實質壓縮”、從而進一步加強與“中俄” 的關係、進一步加強與歐盟的關係、從而反而與美國保持更遠的距離?
  
  
  ●敘利亞的戰略重要性在日益上升
  
  
  第六,前麵說了,敘利亞對黎巴嫩有相當的影響力,也是平衡“有著巨大政治抱負之土耳其”的重要力量,因此,對將黎巴嫩視為“重返中東”之橋頭堡的歐盟,或欲以此為“根據地”撐開地中海空間的“地中海計劃”而言,敘利亞都是“值得與之改善關係”的重要國家。
  
  因此,對敘利亞而言,其戰略重要性在日益上升,與之前相比,敘利亞並不那麽渴望實現“敘以和談”,在這種情況下,“美以”想說服敘利亞屆時改變“必須事先交還”的態度也就更加困難!這樣,如果美國政府果真想將“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聲明兌現為實際行動的話,那麽,“美以”就會出現根本性分岐,“奧巴馬主義”逼以色列“事先同意”交出戈蘭高地的壓力就會日益加大!
  
  
  ●從“曆史”上看,“美以關係”從“實際上的敵人”到“實際上的盟友”之間的切換非常迅速
  
  
  而隻要以色列的心態有實質性地改變,那麽,整個中東遊戲將出現另外一種玩法、甚至是幾種可能!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美國“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兌現過程中,不論是敘利亞、還是以色列,相對目前的對外政策而言,不排除都將有另外一種參與方式可供選擇,也就是中東遊戲的“另外一種玩法”。
  
  從“曆史”上看,“美以關係”從“實際上的敵人”到“實際上的盟友”之間的真正切換,其實就在第三次中東戰爭與第四次中東戰爭之間,並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伴隨第一次石油危機完成定型,整個過程非常迅速。而“蘇以關係”、或者“歐以關係”也是在同期完成切換的、也非常迅速!
  
  
  
  
  第七,俄羅斯軍事力量正準備“重返”地中海、重返敘利亞,敘利亞又與朝鮮核問題扯不斷理還亂,歐盟與中國都戴著“聯合國的軍帽”在黎巴嫩“維和”,而黎巴嫩真主黨經由敘利亞這個戰略通道與伊朗之間有著“緊密聯係”,至於黎巴嫩真主黨在06年“黎以戰爭”中成功狙擊以色列軍隊的行動、其結果極大強化了阿拉伯國家中強硬派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的“說話份量”。
  
  因此,在美國次貸危機、金融危機已經一一成為事實,美國“相對實力”與“絕對實力”都已經實質性下降的今天,華盛頓決策層首先需要想清楚的是:不論是以色列軍隊(準確地講是“美以”)再次出現、或是再次進攻黎巴嫩,其結果是否會“實質性影響”“中歐俄”在伊核問題上仍然保持著的“協調關係”?是否會“實質性影響”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更或者,是否會“實質性影響”美國與以色列的關係?
  
  
  ●直至今天,“中歐俄”總體上並沒有被“變革版尼克鬆主義”所忽悠
  
  
  第八,我們知道,在華盛頓不得不暫時擺出戰略收縮之低姿態、並推出“變革版尼克鬆主義”的大背景下,在“三邊撕裂”與“南北撕裂”的大框架下,盡管“中歐俄美國”各自拉著一大堆國家、以“中歐俄美”之間“雙邊關係”為主軸,以彼此間的“三邊、甚至四邊關係”為組合,大玩特玩種種的“排列組合”,但是,有一點非常清晰,那就是:用伊核問題成功狙擊了美國大中東計劃的“中歐俄”,盡管奧巴馬團隊早在上台之初就已經拋出了“變革版尼克鬆主義”,但直至今天,總體上並沒有被“變革版尼克鬆主義”所忽悠,仍然在伊核問題上保持著戰略協調關係,也就是說,維持“目前中東格局”的戰略支點仍然穩固。
  
  
  ●對“美以之外”的勢力而言,在中東方向,對付“變革版尼克鬆主義”的當然策略就是
  
  
  
  這樣,要想改變目前因伊拉克戰爭、特別是伊核僵局而形成的中東局勢,由於“美以關係”眼下仍然是一體的,而“中歐俄”等想更深層介入中東的勢力都必須以“更多地為阿拉伯國家說話”之麵目出現,因此,對“美以之外”的勢力而言,在中東方向,對付“變革版尼克鬆主義”的當然策略就是,竭盡全力地“逼迫”美國去“說到做到”,顯然,“逼迫”的結果隻能是兩種,一個是美國“說到做到”、成功逼迫以色列在阿拉伯國家麵前做出實質性讓步;再一個,就是美國被以色列“倒逼”得“說得到做不到”。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表現在戰略地位日益重要的敘利亞問題上,這種“逼迫”就是:如果華盛頓無法說服敘利亞改變“必須事先交還”的態度,那就隻能迫使以色列“事先同意”交出戈蘭高地了。
  
  
  ●直接關乎到基督教國家與伊斯蘭國家之間的“彼此定位問題”
  
  
  否則,在阿拉伯國家眼裏,所謂“竭盡全力”根本就是一個“真實的謊言”: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對以色列、阿拉伯的“戰略定位問題”不想、或者無力去“竭盡全力”地解決。而這又直接關乎到基督教國家與伊斯蘭國家之間的“彼此定位問題”。
  
  
  值得強調的是,這還隻是敘利亞問題,而敘利亞問題不過是“中東全麵和平”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且並非最為關鍵的部分。在美國對以色列、阿拉伯的“戰略定位問題”上,還有更加棘手的巴勒斯坦建國問題、特別是聖城--揶魯撤冷的“如何劃分”問題。
  
  
  顯然,在美國對以色列、阿拉伯的“戰略定位問題”沒有解決之前,那麽基督教(整個西方)與伊斯蘭教(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定位問題”也就無從解決起。
  
  
  ●能給中國、俄羅斯以極大的戰略騰挪空間
  
  
  這樣一來,伊朗總統內賈德所說的“曆史上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個謊言”、“猶太人應該回到它來之前的地方去”就總能在中東、在伊斯蘭國家中找到共鳴,而在美國“欲讓中國分擔其伊斯蘭仇恨”的問題上,伊斯蘭國家也總能總體上保持冷靜!而伊斯蘭國家對美國、甚至整個西方的不信任,就能給中國、俄羅斯以極大的戰略騰挪空間。
  
  
  ●在“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問題上,美國恐怕是“話好說、事不好做”!
  
  
  上麵,圍繞第二件事,我們連續列舉並討論了“第一”至“第八”,其目的在於強調這一觀點,既:在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後的日子裏,在判斷美國是否“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問題上,與“美敘關係”一樣、“美以關係”也將是一個非常直觀的標尺!
  
  因此,我們認為,對“奧巴馬主義”而言,在因形勢所迫而不得不再玩“尼克鬆主義”的戰略被動下,在“竭盡全力給中東地區帶來全麵和平”的問題上,恐怕是“話好說、事不好做”。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國家又哪有動力向阿富汗大舉增兵?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道理很簡單:僅以戈蘭高地為例,其對以色列的國家安全、特別是水資源安全至關重要。同樣,它對敘利亞、黎巴嫩的戰略安全也至關重要。
  
  
  因此,在是否“事先歸還戈蘭高地”的問題上,如果美國對以色列的壓力不大,對敘利亞、黎巴嫩利益的關心也就顯得不夠,就顯現不出美國對阿拉伯國家的和平誠意;而地中海計劃必須建立在中東永久和平的基地上,因此,如果美國對敘利亞、黎巴嫩利益的關心不夠,也就顯不出美國向地中海計劃讓步的誠意。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國家又哪有動力向阿富汗大舉增兵?
  
  
  而對以色列的壓力大了,如果無法取得以色列的充分理解、或者以色列自認為“自己人少、地小”從而“沒有本錢去充分理解”,就會引發以色列的強烈反彈,從而極可能給歐盟、包括“中俄”在中東和平問題上“迅速上位”的機會。
  
  
  在這個問題上,需要提醒美國決策層的是:不要忘記了以色列是個“人少、地窄的小國家”,真到了關鍵時刻,它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生存下去。
  
  因此,即便以色列充分理解“變革版尼克鬆主義”的“宏圖大誌”,但在這場大國、特別是核大國核心利益“環伺”的“險惡國際遊戲”中,一個以生存為第一要務的小國、是玩不起這種“大戰略”的。
  
  在這個問題上,想必以色列領導人仍然記得當年危險:他們的前輩不就是在配合尼克鬆玩“尼克鬆主義”的過程中,差點兒導致以色列被前蘇聯所核毀滅的嗎?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盡管在中美舉行“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美以”在中東方向、分別針對“歐盟影響力較小的”敘利亞與“歐盟影響力較大的”黎巴嫩擺出了“一軟一硬”的兩種態度,以供歐盟選擇答題,但由於變數太多、實際操作難度會非常之大。
  
  
  因此,我們認為,不論“歐美”之間也好、“美以”之間也罷,甚至是“敘以’、“黎以”、“阿拉伯國家與歐美之間”、“中美俄歐”之間、等等,恐怕都心中有數,這不過是“姿態”而已,一個上述各方都“有機會利用一把”的姿態而已!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值得強調的是,對美國而言,在中東方向,真要如此操作起來,稍有不慎,“變革版的尼克鬆主義”就會弄個“偷雞(美敘關係、美國與阿拉伯國家建立戰略互信、美國與歐盟建立戰略互信)不成反蝕把米(美以關係)”的窘境!
  
  
  如此一來,在“大家配合、一起擺出這個姿態”的層麵上,上述各方也都樂意表現出“願意配合”!
  
  
  ●針對第二件事,還有一個更大的可能性
  
  
  
  前麵的討論是基於“第二件事”的。對“第二件事”的“後續發展”,首席評論員在第一時間也曾明確指出:當然了,我看還有一個更大的可能性,那就是“正好休會”的美國國會“複會”後,會視形勢發展、因“種種原因”最終拒絕、或者拖延“立法”解除對敘利亞的製裁!這樣一來,在中美結束首次“戰國策與經濟對話”之後,在“姿態”擺過之後,在向歐盟示警之後,一切又暫時“水過無痕”!
  
  
  在這裏補充一點,目前美國製裁敘利亞的根據,是2003年12月12日,小布什簽署的對敘利亞實施經濟和外交製裁的《敘利亞責任及黎巴嫩主權法案》,禁止美國向敘利亞出口軍用產品以及除食品和藥品以外的民用產品。
  
  
  
  下麵,我們再來看同時發生的另外幾件事情。
  
  
  
  第三件事,是在東歐方向:當地時間7月28日,外高加索地區衝突避免機製五方(格魯吉亞、阿布哈茲、俄羅斯以及歐盟和聯合國)在阿布哈茲靠近格魯吉亞內地的邊境城市加利舉行。但是,會談最終因“格阿雙方立場分歧較大”而未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
  
  我們知道,舉行所謂的“外高加索地區衝突避免機製五方會談”,是在2009年7月1日舉行的第六輪日內瓦格魯吉亞問題國際會議上決定的,而第一輪五方會談是在7月14日舉行的,與會代表一致同意,該機製框架內的會談今後將在聯合國主導下每兩周舉行一次,值得一提的是,會談的宗旨在於“避免格阿邊境地區發生衝突事件”。請大家注意這一“宗旨”;
  
  
  
  ●歐盟決定依照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對朝鮮實施新的製裁措施
  
  
  第四件事,是在東北亞方向,當地時間7月27日,歐盟成員國外交部長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月度例會上發表聲明宣布,歐盟決定依照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對朝鮮實施新的製裁措施。
  
  
  歐盟新製裁措施包括:凍結相關朝鮮官員在歐盟的資產並禁止其進入歐盟國家;凍結相關朝鮮實體在歐盟的資產;禁止向朝鮮出口軍事相關原材料;加強對朝鮮的金融限製和貨物檢查。
  
  我們知道,歐盟新製裁所依據的是聯合國安理會在6月12日就已經通過的第1874號決議,而7月16日,聯合國安理會朝鮮製裁委員會就已經公布了“針對朝鮮的具體製裁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凍結5家朝鮮實體的資產;凍結5位朝鮮官員的資產並禁止其出國旅行;禁止世界各國為朝鮮提供可能會被用於製造彈道導彈的兩種關鍵原材料。
  
  
  請大家注意,歐盟卻直至7月27日,也就是中美進行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時才宣布所謂的“新製裁”。
  
  第五件事,也是在東北亞,7月27日,韓國政府宣布:根據針對朝鮮第二次核試驗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將啟動對5名朝鮮人及5家朝鮮企業和機關的金融及相關製裁。
  
  值得一提的是,將朝鮮政府人士被列入對朝製裁對象名單,對韓國而言,這還是第一次;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第一次”恰恰也“搶”在中美進行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之時;
  
  第六件事:是東南亞方向。當地時間7月28日,就在中美進行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之時,美國2宣布延長對緬甸的製裁,其中包括寶石貿易。該法案已經過總統奧巴馬簽字確認,並在國會獲得通過。法案禁止緬甸對美出口業務延長3年。緬甸的寶石也不得進入美國市場。
  
  在列舉了6件事情之後,我們再來看中國的“重中之重”--南亞方向:在中美進行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前後,該方向也發生發幾件事情:
  
  第七件事,7月26日,印度首艘自製的核潛艇正式下水;
  
  第八件事,7月27日,針對印度首艘核潛艇下水,巴基斯坦軍方反應強烈、並由其國防部長出麵做出如下警告:
  
  首先,這將破壞地區穩定,並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
  
  其次,巴基斯坦整個國家已經做好了全麵準備,完全有能力應對來自海陸空各方麵的進攻,巴政府已準備好迎接所有挑戰。
  
  最後,巴基斯坦政府將研究決定是否製造核潛艇,巴海軍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將執行政府的一切決定。
  
  
  第九件事,7月29日,也就是中美進行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後,印度總理辛格在印度國會介紹其對巴基斯坦政策時提到了兩點:
  
  其一,印度方麵已經收到了巴基斯坦提供的對去年11月孟買襲擊案的調查報告,這是兩國逐步開始恢複對話的重要一步。
  
  其二:對話是解決印巴兩國衝突的唯一途徑,隻要巴方同意繼續打擊境內的恐怖分子,並製止他們對印度發動跨境襲擊,印方願意與巴方保持對話。
  
  值得強調的是,印度總理的這個表態是在印度首艘核潛艇下水、巴基斯坦軍方警告“這將破壞地區穩定,並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且“巴基斯坦政府將研究決定是否製造核潛艇“之後做出的。
  
  
  在一一列舉了9件事情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某些事情的最新發展。

商務部官員:中美陷“全方位”貿易摩擦
  
  【綜合消息】 據媒體報道,商務部公平局局長周曉燕30日在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的“WTO政策及最新進展通報會”上表示,中國與美國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
  她說,在與我國產生貿易摩擦的國家中,以美國、印度最為突出。
  周曉燕稱中國與美國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美國今年以來除對中國發起“輪胎特保”案、油井管反傾銷反補貼合並調查等“兩反兩保”調查外,還將中國告上WTO,就礦產出口限製問題提起訴訟。而印度則密集設立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案件。根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數據,今年1至6月,已有15個國家和地區向我國發起了60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高達82.76億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國涉案金額僅為62億美元。
  作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中國該如何應對貿易摩擦問題?周曉燕表示,金融危機令中國獲得更大話語權,應借此影響國際貿易規則製定,反映中國利益訴求。此外,可審慎地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據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數據,今年1至6月,中國已主動發起包括“美國取向電工鋼反補貼調查”等6項貿易救濟調查。
  周曉燕預計今後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不排除中國會和主要貿易夥伴發生激烈貿易摩擦的可能性。”首先,貿易保護主義仍處於可控範圍內,爆發大規模貿易保護主義的可能性不大。這是因為各國目前仍盡量在WTO規則內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對明顯違反規則的措施非常慎重;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國利益相互交融,部分貿易保護措施可能會影響本國利益。其次,不排除中國會和主要貿易夥伴發生激烈貿易摩擦的可能性。第三,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比如碳關稅將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如果美國開征“碳關稅”,中國企業將需繳納上千億美元關稅,這將削弱中國造紙、鋼鐵等製造業的競爭力。
  
  
  
  黎巴嫩軍隊司令要求作好應對以色列入侵準備
  
  【貝魯特消息】據新華社報道, 黎巴嫩軍隊司令讓8226;卡瓦吉準將30日在這裏命令黎軍作好準備,隨時應對以色列可能發動的入侵。
  卡瓦吉當天在向黎軍發布的命令中說:“黎巴嫩軍人應該完全作好準備,以應對以色列可能發動的侵略,挫敗它的陰謀。”
  當天,聯合國駐黎代表邁克爾8226;威廉斯在貝魯特會見黎看守政府總理西尼烏拉後對新聞界發表談話,敦促有關各方采取措施,製止違背第1701號決議的行為。威廉斯說,這將不僅有利於黎巴嫩的穩定,也有利於整個中東地區的穩定。
  
  
  
  中石油購得伊朗南阿紮德甘油田70%股權
  
  
  【綜合消息】 據報道,伊朗國家石油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就南阿紮德甘油田開發簽署備忘錄,中方將承擔90%的油田開發投資。
  這是繼中石化亞德瓦蘭油田、中石油北阿紮德甘油田合同後,中方在伊朗取得的第三筆油田項目大單。
  根據備忘錄約定,中石油將購得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在南阿紮德甘油田70%的股權,另提供20%的資金支持。
  1999年發現的阿紮德甘油田是伊朗最大的陸上油田,也是近30年來世界探明的最大油田,原油總儲量約為420億桶,南北油田總麵積合計為900平方千米。
  
  
  
  格魯吉亞南奧塞梯邊界發生爆炸致1死3傷
  
  
  
  【綜合消息】 據俄羅斯新聞網報道,7月30日在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邊界地區發生一起爆炸事件,1人死亡,3人受傷。
  
  7月30日格魯吉亞“魯斯塔維2”電視台最早報道稱,當日在格南交界處的阿哈爾戈爾斯克地區發生爆炸事件,現年59歲的當地居民吉高裏當場死亡,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分別隻有8歲和11歲)身受重傷,已被送往第比利斯醫院救治。格魯吉亞公共電視台第一頻道隨後報道稱,爆炸發生在阿哈爾戈爾斯克地區附近的杜舍茨克地區格裏米斯赫維村,當時吉高裏一家四口正乘坐“尼瓦”牌汽車從阿哈爾戈爾斯克地區出發前往杜舍茨克地區采羅瓦尼村。在一家人駛離阿哈爾戈爾斯克地區後停車喝水時發生爆炸事件,丈夫當場死亡,其餘3人受傷。
  
  此前格魯吉亞和南奧塞梯衝突地區發生交火事件,雙方互相指責對方激化衝突地區局勢。格方聲稱7月30日淩晨遭到南方掃射,南方則指責格方從尼科齊村方炮轟茨欣瓦利地區。
  
  
  朝鮮警備艇越界險遭韓方射擊
  
  
  【首爾消息】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軍方7月31日稱,一艘朝鮮漁船30日進入韓國水域10多公裏,後被朝鮮警備艇拖回朝方一側。此前,一艘韓國漁船及4名船員在30日當天因越過分界線進入朝鮮水域而被朝鮮警備艇拖走。
  
  韓聯社報道說,一艘朝鮮漁船當地時間7月30日17時13分(北京時間16時13分)越過“北方界線”中的延坪島進入韓國水域12.9公裏,韓國海軍隨即派出警備艇。與此同時,發現漁船越界的朝鮮警備艇也越過“北方界線”。
  
  
  奧巴馬表示美國希望加強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華盛頓消息】據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30日在白宮會見到訪的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時說,美國希望加強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他期待菲律賓在美國同東南亞國家關係互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據當地媒體報道,奧巴馬說,他期待早日對東南亞國家進行訪問,並希望菲律賓發揮“協調”作用。
  
  阿羅約強調,美國是菲律賓的重要盟友,菲律賓支持美國在朝核問題上的立場,並感謝美國在菲軍專業化和高效化方麵所給予的幫助。
  
  奧巴馬與阿羅約還就氣候變化、反恐、緬甸人權問題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阿羅約於29日開始對美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
  
  阿羅約是奧巴馬入主白宮後第一位受邀訪美的東南亞國家元首。長期以來,美菲兩國保持著密切的盟友關係,先後於1951年和1998年分別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和《訪問部隊協定》兩個軍事合作協議。此外,美國還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勞務輸出國。
  
  據報道,美國國務卿希拉裏8226;克林頓22日在訪問泰國時,代表美國政府簽署美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文件,並表示“美國必須在東南亞維持強大的合作關係和強有力的、富有成果的存在”。
  
  
  
  【時事點評】在這裏再次強調一點:至於所謂的“世紀婚禮”,那是日本媒體的說法,就其形式而言,說是婚禮倒也貼切,但就其實質而言,在中國高層明確否定“G2”的背景下,哪來的“婚禮”可言?
  
  
  ●“世紀婚禮”的“儀式”之後,雙方一刻都沒有耽誤、直接“拳腳相向”了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商務部公平局局長周曉燕30日在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主辦的“WTO政策及最新進展通報會”上表示,中國與美國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
  
  請大家注意,這是7月30日的事情,就其形式而言,也就是說,在中美一起剛剛表演完所謂“世紀婚禮”的“儀式”之後,雙方一刻都沒有耽誤、是立刻揪掉身上的“鳳冠霞披”,直接“拳腳相向”了。
  
  
  ●整個切換的速度之快,一如我們之前所說
  
  
  整個切換的速度之快,一如我們之前所說:在理解戴秉國所說“除了上月球、雙方什麽都談到了”的時候,其實應該這樣理解,既:
  
  第一,在上演了給“方方麵麵”看的所謂“世紀婚禮”之後,中美雙方除了沒有就“在占領月球的問題上誰更具優勢”進行“交底”之外,恐怕幾乎在“一切”事關中美核心國家利益的問題上進行了“充分交底”,它應該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方方麵麵。
  
  
  第二,在上演了給“方方麵麵”看的所謂“世紀婚禮”之後,由於中美雙方沒有就“在占領月球的問題上誰更具優勢”進行“交底”、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去“進一步驗證”“雙方所說”之外,中美將在某些問題“已經交底”的基礎上,對有所懷疑、或者有意懷疑的部分,去全麵的“驗證”並加以“討價還價”;
  
  
  第三,在第二的基礎上,中美將就一切問題、特別是經濟、金融問題上所“交的底”去進行全麵“驗證”、並進行最後的“討價還價”,而且是“立刻”開始。
  
  
  
  ●圍繞日後不可避免的、一係列的“驗證”與“討價還價”、在最大限度地拋出“變量”
  
  
  如果在這個層麵上去觀察問題,那麽,結合所謂“歐洲版的尼克鬆主義”,我們也就不難明白,在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幾乎同時發生的、幾乎涵蓋了世界所有熱點的“九件事情”,其實可以理解為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方”在“一起行動”、在圍繞日後不可避免的、一係列的“驗證”與“討價還價”、在最大限度地拋出“變量”。值得強調的是,這些變量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甚至科技層麵。拋出變量的、既有美國、也有中國、還有歐盟與俄羅斯;至於、印度、巴勒斯坦、日本、韓國、朝鮮、伊朗、以色列、敘利亞、委內瑞拉等也參加了。
  
  
  ●仍然被美國占領的、但伊朗影響力也很大的伊拉克也參與了這場“拋變量”活動
  
  
  值得強調的是,仍然被美國占領的、但伊朗影響力也很大的伊拉克也參與了這場“拋變量”活動,我們注意到,就在30日,伊拉克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派人攪了伊拉克境內的一個“反伊朗組織”。至於美國人準備如何應對這一意外的“變量”,這當然是一個值得觀察的問題。
  
  
  ●被奧巴馬“期待”著菲律賓也在拋自己的“變量”
  
  
  
  另外,被奧巴馬“期待”著“在美國同東南亞國家關係互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菲律賓,盡管她的總統今天正好到達華盛頓進行訪問,並繼續強調“美國是菲律賓的重要盟友,菲律賓支持美國在朝核問題上的立場”,但是,就在她展開訪美之前,中國銀行馬尼拉分行與菲律賓中央銀行簽訂了《人民幣現鈔買賣、轉運協議》,並在今天(31日),中國銀行馬尼拉分行在菲律賓正式推出人民幣現鈔業務--中行馬尼拉分行從市場買入120萬元人民幣現鈔,並將該筆現鈔轉運至我國境內。
  
  非常清楚,著眼於自射利益,菲律賓也在拋自己的所謂“變量”。
  
  顯然,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上,人民幣“加快走出去的步子”絲毫沒有受到所謂“中美世紀婚禮”的影響。而“中石油購得伊朗南阿紮德甘油田70%股權”的事實也說明,中美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盡管伊核問題是重點,但“交底”絲毫不影響“中國的“既定伊朗政策””、也一點兒不影響中國的能源布局。
  
  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國切實滿足三個條件(美國全麵接納中國參與國際金融遊戲規則決策、解禁高科技輸出、且不在“三獨”問題上攻擊中國),否則,人民幣將繼續以“加快走出去”的方式,對美元本位製進行持續攻擊。
  
  
  
  ●這些被瞬間拋出的“變量”將不可避免地被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所接收、所利用
  
  
  值得強調的是,根據我們的觀察,這些被瞬間拋出的“變量”將不可避免地被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所接收、所利用,從而在“對話”中作為一種“底”被其中的一方或者雙方或提出、或接收、或拒絕!
  
  
  
  ●進行全麵“驗證”與“討價還價”的開始
  
  
  顯然,如果在這個層麵上去觀察問題,那麽,我們也就不難明白,在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後”也幾乎同時發生的、也幾乎涵蓋了世界所有熱點的“幾件事情”,實際上可視為中美雙方就一切問題、特別是經濟、金融問題上所“交的底”進行全麵“驗證”與“討價還價”的開始。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一再強調一個觀點,由於印度政府終究保持冷靜、未能如“歐美”所願挑起克什米爾戰爭了,美國的“南亞破局”終未成功。在這種情況下,“中歐俄美”之間的角力將更多地轉向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的角力。
  
  
  
  ●大家也許還記得,我們之前曾經討論過這樣一個可能性
  
  
  因此,在我們看來,在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束之後,中國就立刻發出“中國與美國已陷入全方位貿易摩擦”的信號並不令人意外,歐盟立刻就中國無縫鋼管進行“反傾銷”也不令人意外,至於歐盟於7月27日針對朝鮮提出所謂“新製裁”也不令人意外 。
  
  
  大家也許還記得,我們之前曾經討論過這樣一個可能性,既:一旦朝鮮半島爆發局部戰爭,作為爭取歐盟參加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條件,中國可以考慮讓歐盟扮演“調停者”的角色,在經濟上,給“美國欲遮斷在亞太經濟圈之外的”歐盟經濟一個登陸東北亞的橋頭堡;在政治上,給一直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門前向裏張望的歐盟一個機會。
  
  
  ●再談“送人”是為了“要人”;“抓人”是為了“放人”;
  
  
  在這種可能性下,我們再去觀察歐盟突然製裁朝鮮、韓國的一條漁船“突然跑到了”朝鮮一側,而有消息說,就在今天,韓國又突然放行了一個親友訪問團赴朝鮮(朝鮮二次核爆之後,這是第一次),也就不難看去其中的蹊蹺了。
  
  大家也許還記得,在我們之前討論“兩個美國記者赴朝鮮被抓”時,東方評論員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對美國而言,“送人”是為了“要人”;對朝鮮而言,“抓人”是為了“放人”;
  
  因此,在我們觀察韓國的一條漁船“突然跑到了”朝鮮一側這個“變量”時,結合“中美”間、甚至“中歐俄美”間必不可少的一係列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麵的角力,其實也可以用“送船”是為了“要船”,“扣船”是為了“放船”的角度去觀察。
  
  
  如果我們評估不錯的話,在東北亞方向,歐盟拋出“新製裁方案”這個變量,足以讓緊跟美國、卻對中美“私下商定朝鮮半島局勢”嚴重不滿、自覺被美國出賣的韓國心裏一驚:不論朝鮮半島日後是否爆發局部戰爭,終於開始製裁朝鮮而“暫時牽製”中國的歐盟,都在為日後“放棄製裁”而“討好朝鮮”做準備了,都在為日後視中美間的“經濟、特別是金融角力”的發展而決定是否介入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準備“變量”了。
  
  
  在這個問題上,歐盟拋出“製裁”也可以理解為是準備將來“放棄”製裁。就此而言,歐盟與美國倒不失為“同宗同族”,手法如同一轍!
  
  
  由於篇幅與時間的關係,今天的“焦點點評”就到這裏,對上述新聞就不一一解讀了。可以肯定的是,不論是中美之間,或者在“中歐俄美”之間,圍繞“上述事件”所指向的政治、軍事、特別是經濟熱點,日後都將麵臨著會有許多“衝擊性新聞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值得強調的第一點是,期間,對中美也好,對中歐俄美也罷、甚至對日本、印度等其它國家也一樣,大家都將以最大限度“拋變量”的方式,盡可能地或者決定(對中美而言)、或者影響(對中美之外的國家而言)即將在北京進行的“胡奧會”之“會談內容”。
  值得強調的第二點是,期間,許多事件可能是非常殘酷的。
  期間,一切愛好和平、正義的力量,要做準備應付最壞局麵出現的準備。我們也將密切關注其後續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