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09年04月17日

(2009-04-19 04:55:35) 下一個


 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據稱計劃走訪科索沃
  
  【綜合消息】 據法新社報道,塞爾維亞內閣消息稱,塞爾維亞總統博裏斯8226;塔迪奇17日計劃前往科索沃,這是科索沃單方麵宣布獨立以來塔迪奇首次計劃走訪科索沃。
  有匿名者透露塔迪奇欲前往科索沃代查尼修道院(Decani Monastery),與當地信徒一起度過塞爾維亞東正教的複活節。
  塔迪奇曾多次重複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的獨立,並且仍然把科索沃當作塞爾維亞南部的一個省份。
  但有媒體稱,尚不清楚如果科索沃拒絕塔迪奇進入該地,塔迪奇走訪計劃是否會成行。
  
  【時事點評】 請大家注意這兩段文字,原文分別是:
  
  第一:塔迪奇曾多次重複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的獨立,並且仍然把科索沃當作塞爾維亞南部的一個省份。
  第二:有媒體稱,尚不清楚如果科索沃拒絕塔迪奇進入該地,塔迪奇走訪計劃是否會成行。
  
  
  ●“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的獨立”不過是把籌碼
  
  針對第一條,我們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即:在大國的夾逢中,“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的獨立”不過是把籌碼,一旦“大國(中歐俄美)”中的“大多數”最終決定“是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獨立的時候了”,我們認為,塞爾維亞領導人將會“立刻忘記”這句承諾。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有“立刻忘記”的可能性,因此,從後續發展的層麵看問題,科索沃也就有充許塔迪奇進入該地的“可能性”,塔迪奇的走訪計劃也就有成行的“可能性”。
  
  ●歐盟加快處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標誌性信號
  
  必須強調的是,盡管塔迪奇的走訪計劃能否成行並不肯定,但是,這種“可能性”恰恰歐盟有意在科索沃方向主動出擊、並擺出一副加快處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標誌性信號。
  
  在繼續進行展開之前,我們先來閱讀幾則相關消息。
  

  
  俄羅斯要求北約取消在格魯吉亞軍事演習計劃
  
  【綜合消息】 據英國媒體報道,俄羅斯駐北約代表羅格津4月16日表示,北約下月在格魯吉亞舉行軍事演習的計劃是對俄方的挑釁,並請求北約取消或者推遲這一計劃。
  羅格津當天接受英國媒體電話采訪時說:“這(在格魯吉亞舉行軍事演習)是很荒唐的,是一種挑釁,我已經要求北約秘書長推遲或者取消這些演習。”
  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15日發表新聞公報說,部分北約成員國和夥伴關係國將於5月6日至6月1日在格魯吉亞舉行兩個係列的軍事演習。第一個係列的演習內容為危機應對行動指揮協調,第二個係列演習的內容為維和行動支援方麵的訓練。
  參加演習的19個國家分別是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波黑、英國、加拿大、克羅地亞、捷克、希臘、匈牙利、哈薩克斯坦、馬其頓、摩爾多瓦、塞爾維亞、西班牙、土耳其、阿聯酋、美國和格魯吉亞。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說過:在“孟買恐怖襲擊”後,因“中歐美”在南亞方向激烈角力而令俄羅斯一度獲取的、在中國、美國、歐盟之間大擺“排列與組合”之戰略靈活性(俄羅斯在新星號事件發生後的處理過程就極具代表性),其實已經在美國無法向俄羅斯交割“東歐利益”的現實中基本失去!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羅斯駐北約代表羅格津說得沒錯:北約下月在格魯吉亞舉行軍事演習的計劃的確是對俄方的挑釁;
  
  ●格魯吉亞戰爭中,來自中國(上合)的立場至關重要
  
  在去年北京奧運會開幕當天,在格魯吉亞戰爭爆發的當天,針對“俄美歐”在格魯吉亞的角力,我們也曾經說過:隻要俄羅斯能得到北京(上合)的強有力支持,那麽,歐盟的格魯吉亞政策、特別是烏克蘭政策,將與美國保持足夠的距離。
  
  真實的情況就是:俄羅斯對格魯吉亞的軍事打擊、甚至肢解,事實上得到了北京的“默認”,值得強調的是,中國的“默認(其實就是支持)”是以“上合理解俄羅斯相關行動”的方式予以確認的。
  而在當時,在“上合(其實就是中國)理解俄羅斯在格魯吉亞相關行動”的背後,其實質是中國“承諾”將在歐盟“重中之重”的科索沃問題上繼續與俄羅斯保持協調,繼續認為“當時還不是塞爾維亞可以承認科索沃獨立的時候”。
  
  ●歐盟曾經麵對的戰略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麵對的戰略危險就是,如果歐盟當時拒絕幫助俄羅斯阻止“美國推動的烏克蘭加入北約進程”,那麽,不排除俄羅斯最後為了轉移戰略壓力,選擇不顧一切地與美國達成戰略妥協,繼而默認、甚至幫助美國利用科索沃問題一舉擊潰“政治上的”歐盟與“經濟上的”歐元。對美國而言,不論是在政治上擊潰歐盟、還是在經濟上擊潰歐元,都不失為一種直接解決“當時已經捂不住了的金融危機”的方法。
  
  顯然,格魯吉亞戰爭期間,由於“歐盟格魯吉亞(實際上是烏克蘭)政策”與美國保持著明顯距離,這投射到烏克蘭政局上,其結果就是烏克蘭國內親西方勢力立刻出現了分化:親歐與親俄的聯合起來,聯手反對一味親美勢力所鼓噪的、讓烏克蘭立刻加入北約的主張。結果,美國企圖利用格魯吉亞戰爭,將烏克蘭、甚至歐盟推入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在俄羅斯與歐盟之間製造軍事對立,將冷戰拉回歐亞大陸,最終瓦解“俄歐新關係”進程的圖謀終究沒能實現。
  
  在這個問題上,歐盟主席巴羅佐當時曾經說了一句“最能揭露美國意圖”的名言,那就是:歐盟不要冷戰、而要冷靜!
  
  
  ●俄羅斯基本失去“上述戰略靈活性”的後果
  
  因此,針對“俄羅斯要求北約取消在格魯吉亞軍事演習計劃”,我們想強調這麽幾點:
  
  第一,北約今天敢以這種方式公開挑釁俄羅斯,是俄羅斯前一段誤判形勢、不顧“上合”合作之大局,在中國麵前大玩“排列與組合”,在“新星號事件處理過程中”公開損害中俄戰略互信的惡果之一;
  
  第二,也是因北京兩篇《思考》主動攻擊“美元本位製”、並以“虛多實少”的策略促成“歐美暫時達成東歐妥協”,迫使美國無法向俄羅斯交割“東歐利益”而令俄羅斯基本失去“上述戰略靈活性”的必然後果;
  
  我們注意到,俄羅斯駐北約代表羅格津一邊指責北約在格魯吉亞進行軍事演習是“很荒唐的,是一種挑釁”,一邊也“要求北約秘書長推遲或者取消這些演習”,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俄羅斯以切實有效的方式將中俄戰略互信恢複至“新星號事件”之前,俄羅斯以軍事手段威脅格魯吉亞、迫使北約同意取消軍演的可能性不大。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再來閱讀一則新聞。

 格魯吉亞:俄不大可能針對北約演習采取軍事行動
  
  【綜合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格魯吉亞外長瓦沙澤16日表示,他認為俄羅斯不大可能針對北約在格魯吉亞的演習采取軍事行動。
  他在接受路透專訪時對俄羅斯反對北約演習不以為然,稱這是格魯吉亞的主權權利,不受任何國家支配。
  俄羅斯周四要求北約延後或取消演習,將此次計劃中的演習視作“挑釁”,稱其可能不利於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改善。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俄外長拉夫羅夫稱,這種演習不利於恢複高加索地區穩定。
  瓦沙澤稱,去年的俄格軍事衝突表明俄羅斯並非完全不可能采取新的行動,但他補充道:“我認為當前俄羅斯不敢對格魯吉亞發起新的軍事進攻,因這樣會與文明世界的其他各方陷入對抗。”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瓦沙澤稱,去年的俄格軍事衝突表明俄羅斯並非完全不可能采取新的行動,但他補充道:“我認為當前俄羅斯不敢對格魯吉亞發起新的軍事進攻,因這樣會與文明世界的其他各方陷入對抗。”
  
  ●俄羅斯的處境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通過這段文字,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俄羅斯的處境,那就是麵對北約的挑釁行為,俄羅斯“絕對有動機”對格魯吉亞采取軍事行動,但是,由於“中俄”之間戰略互信、或者說上合的“團結度”仍然沒能恢複到“新星號事件”之前的水平,關鍵時刻很可能缺少來自上合(中國)的“理解”,一旦如此,我們也認為“俄羅斯不敢對格魯吉亞發起新的軍事進攻”,根據也很簡單,那就是“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問題上,失去上合(中國)理解的俄羅斯,必然會因歐美格魯吉亞(烏克蘭)政策的重新靠近、而與歐美各方陷入對抗”,其後果就是:在歐美的共同運作下,烏克蘭親西方勢力將重新聯合起來並正式申請加入北約,從而直接測試俄羅斯的“戰略紅線”。
  
  
  ●一旦“戰略紅線”被測試,俄羅斯將麵臨兩個選擇
  
  
  顯然,一旦“戰略紅線”被測試,一旦俄羅斯無法運用科索沃這張牌迫使歐盟最後收手,那麽 ,俄羅斯將麵臨兩個選擇:要麽動用其在烏克蘭的剩餘政治影響,將烏克蘭肢解為二作為反擊手段,結果是與歐美各方同時陷入對抗,並部分地失去烏克蘭;要麽就徹底地放棄所謂“紅線”、結果是永遠且全部地失去烏克蘭。
  
  值得強調的是,不論是部分、還是全部失去烏克蘭,其連鎖反應都將在中亞出現,都將極大地削弱俄羅斯對中亞國家的影響力,如果俄羅斯不及時調整那種“中亞是俄羅斯的後院、對中國主張的中亞經濟整合極其戒備”的心態,就將極大削弱上合的組織功能與行動能力。
  
  
  ●令中國“患得患失”的一種局麵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局麵對中國而言可謂是“患得患失”:一方麵,俄羅斯對中亞國家影響力的削弱有利於中國增強對中亞國家的影響,有利用中國經濟整合中亞;但另一方麵,在北約的組織功能與行動能力有待進一步削弱之前,上合的組織功能與行動能力就被極大削弱並不符合中國的安全利益。
  
  非常清楚,前段在“中歐美”之間大擺“排列與組合”的俄羅斯,要避免這種攤牌式結局,當務之急就是以切實有效的方式、盡快恢複中俄戰略互信、以重建“上合”團結。
  
  對北京而言,這是最為理想的。
  
  
  ●中國顯然不再被動等待“上合的團結”
  
  然而,從中法(其實是中歐)關係近期得以改善的經驗來看,從中國近期外交動作來看,中國顯然不再被動等待“上合的團結”、而是開始以金融危機為契機、按自己的步調行事、發揮自己的優勢、去敦促“上合”的團結。
  

 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發表聯合聲明(全文)
  
  
  【北京消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發表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邀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努爾蘇丹8226;納紮爾巴耶夫於2009年4月15日至19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納紮爾巴耶夫總統出席博鼇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
    中國國家主席***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訪問期間,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分別同納紮爾巴耶夫總統舉行會見。雙方在友好務實的氣氛中就中哈關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雙方全麵回顧並高度評價雙邊關係發展成果,一致認為,中哈建立並發展戰略夥伴關係有利於促進兩國和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雙方重申,遵循2002年12月23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5年7月4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於建立和發展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和2006年12月20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21世紀合作戰略》所規定的內容。
    基於全麵發展中哈戰略夥伴關係的共同願望,雙方聲明如下:
    一、雙方重申,進一步深化中哈戰略夥伴關係是兩國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雙方將保持並加強高層和高級別政治對話,擴大經貿、能源、交通、科技、人文等領域合作。
    二、哈方重申,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哈方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大業。中方對哈方立場表示高度讚賞。
    三、雙方認為,當前,兩國經貿合作進入新的重要發展時期。雙方應進一步提高合作效率,優化貿易結構,完善合作機製。雙方將采取積極措施,確保雙邊貿易繼續穩步增長,將雙邊貿易額提到更高水平。中國支持哈薩克斯坦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四、雙方表示,將及時落實2007年8月18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非資源經濟領域合作規劃》以及2008年4月 9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政府非資源經濟領域合作規劃落實措施計劃》。雙方商定,將推動落實機械製造、交通基礎設施、電站建設、石油化工、加工業、醫藥等領域具體合作項目。
    雙方表示,科技對促進兩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哈方希中方積極研究參與對哈技術轉讓。雙方對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即將建成並投入運營表示歡迎,將為雙方企業入園開展生產合作創造便利條件。雙方將推動兩國企業就海關檢測設備等項目開展合作。
    五、雙方將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積極支持對方企業在本國境內,包括在邊境地區進行經營活動。雙方將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對方公民、法人在本國境內的安全及合法權益。
    六、雙方表示,兩國能源領域合作正步入全新發展階段。雙方將為保障中哈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肯基亞克-庫姆科爾段)等能源合作項目按期完工和投入運營給予全力支持並創造必要條件。哈方歡迎中方參與哈裏海大陸架油氣開發項目。雙方將加快推進實施達爾汗項目,並盡早簽署原則協議。
    七、雙方強調,將全麵發掘兩國鐵路、公路和航空過境運輸合作潛力。哈方歡迎中方企業參與“歐洲西部-中國西部”國際公路運輸走廊建設項目。
    八、雙方積極評價兩國在跨界河流合理利用和保護方麵取得的成果,對中哈跨界河流利用和保護聯合委員會納入中哈合作委員會表示歡迎。雙方將繼續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遵循互利原則,積極協商解決涉及跨界河流利用和保護的相關問題。
    九、雙方指出,發展人文領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重申將深化文化、教育、衛生、藝術、旅遊、體育、新聞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
    十、雙方一致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為遏製國際金融危機繼續擴散和蔓延,國際社會應通力合作,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鼓勵區域金融合作;改善國際貨幣體係。
    雙方高度評價中哈兩國政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采取的及時、有效措施,商定將繼續密切金融領域合作,加強金融監管,相互交流經驗和信息,提高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通過積極推進落實雙邊經貿、能源等領域具體合作項目促進兩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維護世界金融形勢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十一、雙方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繼續深化戰略協作,為兩國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等多邊框架內的協調與配合,致力於共同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雙方重申,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共同發展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雙方一致認為,聯合國改革應注重擴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注重保障中小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參與聯合國決策過程的權利。
    十二、雙方強調,將深化兩國在雙邊及多邊框架內合作,嚴厲打擊“三股勢力”以及跨國有組織犯罪、毒品走私等活動,共同應對國際和地區安全威脅與挑戰。中方樂見位於阿拉木圖的中亞地區打擊非法販運毒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信息協調中心發揮積極作用。
    十三、雙方高度評價上海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認為這是加強成員國互利合作、促進地區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雙方視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為本國對外政策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願繼續在該組織框架內密切協調立場。雙方支持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秘書處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簽訂諒解備忘錄。中方將認真研究哈方關於在哈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緊急情況救災中心的建議。
    十四、雙方認為,阿富汗麵臨的眾多挑戰相互關聯,國際社會應共同協助阿富汗鞏固國家政權、加強法製、實現戰後經濟重建,向該國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使阿富汗恢複和平。
    十五、基於兩國傳統友好關係,中方理解哈方希望加入東盟地區論壇的願望。哈方高度評價中方這一立場。
    中方積極評價哈方定期舉行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的倡議,願積極研究派團參加2009年7月在阿斯塔納召開的第三屆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
    十六、哈方對中方給予哈薩克斯坦代表團的熱情友好接待表示感謝。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納紮爾巴耶夫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在雙方方便的時候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主席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
    ***(簽字)努8226;納紮爾巴耶夫(簽字)
    二00九年四月十六日於北京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份《聯合聲明》的“新鮮”之處在於這麽三點:
  
  十一、雙方將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繼續深化戰略協作,為兩國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等多邊框架內的協調與配合,致力於共同促進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十三、雙方高度評價上海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認為這是加強成員國互利合作、促進地區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雙方視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為本國對外政策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願繼續在該組織框架內密切協調立場。雙方支持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秘書處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簽訂諒解備忘錄。中方將認真研究哈方關於在哈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緊急情況救災中心的建議。
  
  十五、基於兩國傳統友好關係,中方理解哈方希望加入東盟地區論壇的願望。哈方高度評價中方這一立場。
  
  
  ●這是中國繼公開攻擊“美元本位製”之後的又一次重磅外交舉措
  
  
  請大家注意,在“十一”條中,中哈雙方明確地將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與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這兩個耳熟能詳的多邊框架“相提並論”。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明確指出兩點:
  
  第一,這是中國繼以兩篇《思考》公開攻擊“美元本位製”(導致歐美矛盾激化、反而迫使歐美之間暫時達成妥協)之後的又一次重磅外交舉措;
  第二,與兩篇《思考》而非“結論”類似,這種“相提並論”暫時也是“虛多實少”,至於是否轉化為“實多虛少”,即要視俄羅斯的具體表現,也要視歐盟、印度、日本的具體表現,當然,還要視中國與亞信會議其它成員國的“共同努力”。
  
  ●亞信會議是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親自提出”的
  
  我們知道,亞信會議是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於1992年10月在第47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截至2008年8月,亞信會議有20個成員國:哈薩克斯坦、中國、阿富汗、阿塞拜疆、埃及、印度、伊朗、以色列、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泰國、韓國、約旦和阿聯酋。會議的觀察員國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越南、印度尼西亞、黎巴嫩、馬來西亞和烏克蘭。聯合國、歐安會和阿盟等國際組織也參與了亞信會議的各項活動。
  
  值得強調的是,亞信會議是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親自提出”的,其“親自提出”的意圖本就是想憑借其能源與地理價值,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地區性大國,並從根本上擺脫俄羅斯的控製,這種意圖一直受到俄羅斯的壓製。
  
  在這個層麵上,我們再來閱讀聯合聲明的“第十三條”,即:
  
  十三、雙方高度評價上海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認為這是加強成員國互利合作、促進地區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雙方視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為本國對外政策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願繼續在該組織框架內密切協調立場。雙方支持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秘書處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簽訂諒解備忘錄。中方將認真研究哈方關於在哈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緊急情況救災中心的建議。
  
  
  ●北京在這個時候將亞信會議與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相提並論”,顯然有提醒俄羅斯的意思
  
  
  不難看出,在“雙方高度評價上海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願繼續在該組織框架內密切協調立場”的同時,中哈重點強調的是“雙方支持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秘書處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簽訂諒解備忘錄”。
  
  因此,僅從“中國不再被動等待上合團結”的層麵看問題,北京在這個時候將亞信會議與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相提並論”,顯然有提醒俄羅斯的意思,也就是我們之前結合“新星號事件”曾經說過的一個觀點,即:如果莫斯科一定要做出一副可以不要“上合團結”的姿態、從而向北京擺出更多“排列與組合”的話,起碼北京比莫斯科更有資本這樣去做。
  
  
  ●北京針對華盛頓(歐美)削弱中國、或者上合之“有效辦法”針對性極強的一次反擊
  
  另外,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比“提醒”莫斯科最加重要的是,這是針對華盛頓阿富汗、巴基斯坦布局的針對性反擊。其實,這份“成員花名冊”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給出這樣一個觀點,即:在華盛頓不能動、也不敢動伊核問題的無奈下,將附著在伊核問題上的部分東西“卸下來”,或就近“裝”在中國身邊的克什米爾問題上、由“歐、美、印、俄、中”等主要國家組成一個克什米爾多邊會談;或“裝”在伊朗、巴基斯坦身邊的阿富汗問題上,由“伊核六方”再加上伊朗、印度、中亞部分國家(上合成員國)組成一個阿富汗問題多邊會談,都是削弱中國、或者上合對中亞、南亞、甚至伊核問題、中東問題影響力的“有效辦法”。
  
  從亞信會議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親自提出”,上合組織成員國(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蒙古觀察員國)都是亞信會議正式成員國,以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阿富汗這幾個熱點都為亞信會議所“地理覆蓋”的情況來看,這是北京針對華盛頓(歐美)削弱中國、或者上合之“有效辦法”提出的、針對性極強的一次反擊。
  
  
  ●在阿富汗等一係列熱點問題上,北京先手擺出了一個較歐美雙邊(其實是北約)框架“更具代表性的多邊框架”
  
  
  顯然,在華盛頓(歐美)正在暗地裏籌劃著如何利用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將上合組織“非核心成員國(包括觀察員國)”從上合中“掏”出來的同時,北京也在針尖對麥芒,並先手擺出了一個,旨在將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觀察員)、阿富汗等一係列熱點問題從“歐美雙邊(其實是北約)框架”中“掏”出來,交由較北約“更具代表性的多邊框架”去處理的姿態,國際社會應該看得很清楚,那份覆蓋甚廣的“成員花名冊”已經足以說明,亞信會議本身就是一個現成方案。
  
  
  
  ●如果有人嫌聯合國效率太低,或者是嫌上合、或者北約的傾向性太強,那麽也有兩種選擇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大家果真有誠意去解決阿富汗問題、穩定南亞局勢,甚至是實現中東和平,由於亞信會議的觀察員名單中已經包括了聯合國、美國、歐安會、阿拉伯聯盟等國家與組織,甚至包括了黎巴嫩、以及烏克蘭這個潛在熱點,因此,如果有人嫌聯合國效率太低,或者是嫌上合、或者北約的傾向性太強,那麽也有兩種選擇:
  
  第一:從“未來架構”是否夠用的層麵講,隻須對亞信會議架構進行充實即可;
  
  第二,從“現有平台”是否夠用的層麵看,伊核六方會談稍加擴充(將伊朗包括進來)也基本適用。
  
  不論是哪一種,都用不著脫離伊核框架、在中國旁邊單獨再去搞什麽阿富汗問題、或者巴基斯坦問題(克什米爾)多邊會談。
  
  
  
  ●“伊核N方框架”應該、也必須努力的方向
  
  值得強調、且絕非巧合的是,現在的亞信會議、由於其覆蓋範圍(包括觀察員名單)涵蓋了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土耳其,也涉及了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聯合國、歐盟、美國、阿盟等區域外的國家與組織也是一個都沒有少,因此,不論是地理意義上的,還是宗教、文化層麵的,更或者是出於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現實的考慮,它都體現出高度地開放性、代表性與包容性,將中東和平、將宗教和解的解決方案也包括進來,這恰恰是必將最終出版“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之“伊核N方框架”應該、也必須努力的方向!不是嗎?
  
  
  ●認清並麵對叢林法則的殘酷現實,宣傳並致力於“和諧理念”的公正未來
  
  
  當然了,“應該”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在信奉叢林法則的今天,“應該”並不一定會轉化為現實。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應該”的最大意義首先在於:它可以是一麵“道義與公平”的旗幟,因此容易為一切真正愛好和平與公平的力量所“共鳴”,這與北京倡導的“和諧理念”是高度吻合的,也是可以為中國全球戰略所借用的。
  
  
  對此,我們想再次強調的是,認清並麵對叢林法則的殘酷現實,宣傳並致力於“和諧理念”的公平未來,正是北京現行外交政策的“主色調”,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中國的國家安全、最大限度地實現中國的國家利益,最大限度地擔負起人類曆史賦予中華民族的巨大責任。兩則缺一不可。
  
  
  ●導致東亞峰會夭折的真正原因
  
  
  除了上麵的有利因素外,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在這個時候“響應”亞信會議、還有另外幾層考慮。
  
  我們再來關注聯合聲明的“第十五”條,即:
  
  十五:基於兩國傳統友好關係,中方理解哈方希望加入東盟地區論壇的願望。哈方高度評價中方這一立場。
  
  我們知道,本應取得巨大突破的第十二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第十二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以及第四屆東亞峰會等東盟與東亞係列峰會,終因泰國國內的民主運動而停止。
  
  對此,我們的觀點就是:盡管東亞係列峰會夭折是“歐美”所樂見的,但是,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導致東亞峰會夭折的真正原因,“與其說”是東亞之外有人不希望峰會取得突破所致,“還不如”說是東亞之內有人不希望取得突破所致來得“更加準確”。
  
  
  ●北京可將區域外的某些重要國家、比如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介紹給某些東亞國家“認識”
  
  
  顯然,如果東亞內部有人不願意東亞經濟一體化,那也沒有關係,中國除了可以與願意進行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東亞國家進行合作之外,還可以將區域外的某些重要國家、比如資源豐富的哈薩克斯坦介紹給這些國家“認識”,一起將區域經濟與安全合作做大。這即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東亞國家及哈薩克的利益。
  
  這對東亞外的俄羅斯是個刺激,對東亞內的日本、韓國也是個觸動!
  
  ●中國東北是“北上戰略”的重要區域,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是一個重要運行平台
  
  
  值得強調的是,他信雖為“歐美”所利用,但是,為歐美利用他信夭折此次東亞峰會提供“有效配合”是東亞內部勢力,這種勢力恐怕還不止一家。否則,隻靠韓國“放風”“準備參加美國主導的防擴散協議”來給東亞經濟一體化施放噪音,也就太單薄了一點兒。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韓國“放風”“準備參加美國主導的防擴散協議”明著是針對朝鮮(防擴散協議是針對朝鮮、伊朗進行海上封鎖的框架),實際上是針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
  
  至於韓國官方近日公然聲稱“中國經濟發展對韓國是個威脅”,本質上看,更是針對中國“北上戰略”的。顯然,作為老的重工業區,中國東北將是中國實行“北上戰略”、調整產業結構、提升中國重工、精細化工技術水平的重要區域,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則是一個重要運行平台。
  
  
  ●韓國“準備參加美國主導的防擴散協議”、並聲稱“中國經濟發展對韓國是個威脅”的真正意圖
  
  至於韓國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仇視”,其實與新加坡早年仇視香港、害怕香港(後來又害怕上海)全麵取代新加坡的亞洲金融中心角色、從而在“非典”期間對中國極盡落井下石之能事是一個心態:那就是:在他們看來,中國進一步發展必將威脅、並取代他們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隻有從這個層麵去看問題,我們才能明白韓國“準備參加美國主導的防擴散協議”、並聲稱“中國經濟發展對韓國是個威脅”的真正意圖,也才能看清楚躲在韓國背後的“鬼影”,並徹底抓住朝鮮此番試射衛星(實際上就是導彈)的主要“測試科目”、那就是全麵測試“歐美日”對中國“南下戰略”及“北上戰略”的真正態度。
  
  
  顯然,盡管他信不顧泰國國家利益,甘心為人所利用;韓國公開跳上前台宣揚“中國經濟威脅論”,日本首相更是提前準備了一個旨在與中國別苗頭的所謂“亞洲經濟提升計劃”,但“歐美”自己卻沒有一家願意出頭強硬製裁朝鮮,這本身就證明了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不論是借助中國的兩篇《思考》才迫使美國妥協的歐盟,還是憑借兩篇《思考》的“虛多實少”才得以拒絕在“妥協文本”上附加“明確時間表”的美國,在如何對待中國的“南下戰略”及“北上戰略”的態度問題上,都在小心翼翼。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令“歐美”尷尬的是,公開支持吧?打心裏不願意!公開反對吧?“歐美妥協”所麵臨的“兌現門”,又將立刻在兩篇《思考》由“虛多實少”轉化為“實多虛少”的衝擊下全麵開啟!
  
  討論進行到這裏,我們不妨再來閱讀一則經濟新聞。
  
 外電:中國與印度希望IMF兌現諾言,盡快出售403噸黃金
  
  
    【綜合消息】綜合外電17日消息:有報道稱,印度和中國都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盡快出售403噸黃金,從而提高IMF的資金流動性,真正幫助到貧困國家。
    同時,印度正努力倡議IMF拋售其所有黃金儲備,因為印度認為這些黃金對IMF來說是閑置資產。
    IMF出售的黃金可能大部分會流向各大央行和一些私人投資者。既然大部分黃金不會進入零售市場,預計金價應該不會受到明顯影響。
    國際金價目前在870-950美元/盎司的區間內。作為傳統的黃金購買大國,印度和土耳其近期國內需求相當疲軟,因此並沒有購買多少黃金。
    印度的黃金報價目前在每10克1.45-1.50萬盧比區間內。專家預計,到6月底,價格可能會跌至1.3萬盎司。
    IMF建立黃金儲備已逾40年。據資產負債表顯示,原始價值為93億美元。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倫敦金融峰會上,在要求中國等國家向IMF注資一萬億美元的同時,IMF也公開承諾“準備出售403噸黃金”,說是“以提高IMF的資金流動性,真正幫助到貧困國家”。
  
  然而,正如我們所擔心的那樣,任何一個沒有“明確時間表”之硬性約束的承諾,都有個“兌現門”的問題。
  
  顯然,既然IMF可以打著“幫助貧困國家”的旗號,根據“中國的承諾”,要求中國“盡快兌現”400億美元的注資,那麽,中國等國家同樣可以將“幫助貧困國家”的旗幟舉得更高,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兌現諾言,盡快出售403噸黃金。
  
  
  ●用400億美元中的一部分部分換取403頓黃金,是個值得考慮的方案
  
  非常清楚,對中國等南方國家而言,在IMF有關投票權的改革被推遲至“明年之後”,如果歐盟擔任掌門人的IMF急於淘換資金、幫助“他們願意幫助的貧困國家”的話,那麽,以中國為例,用400億美元中的一部分部分換取403頓黃金,是個值得考慮的方案,可問題是,IMF願意嗎?
  
  通過這則新聞,我們不難看出,表麵上至少籌措到一萬億美元資金的倫敦G20國際金融峰會,其所謂的“成功”早已被一扇“兌現門”擠扁了頭!
  
  
  至於歐盟擔任掌門人的IMF“願意幫助的貧困國家”又是哪些?中國的態度對俄羅斯的“重中這重”又是何等重要?我們不妨再來閱讀一則資料片段。

 IMF官員訪問基輔:建議向烏克蘭發放第二筆貸款
  
  【基輔消息】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赴烏克蘭代表團團長帕紮爾巴舍奧盧17日在基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該代表團將建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批準向烏克蘭發放總額為28億美元的第二筆貸款。
  
  帕紮爾巴舍奧盧說,烏克蘭經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對此適應很快,這主要得益於外匯政策的調整,使經常賬戶赤字大幅縮減。
  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烏方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的談判取得重要成果,雙方不僅就合作綱要達成一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還同意提高向烏發放第二筆貸款的數額。她說,烏政府打算用第二筆貸款的50%來彌補財政預算赤字。
  帕紮爾巴舍奧盧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已與烏政府就財政預算赤字等問題達成一致,烏政府下一步要做的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交最終批準的經濟政策備忘錄。她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可能會在5月中旬以前作出是否繼續向烏發放貸款的決定。
  
  【時事點評】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烏方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的談判取得重要成果,雙方不僅就合作綱要達成一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還同意提高向烏發放第二筆貸款的數額。她說,烏政府打算用第二筆貸款的50%來彌補財政預算赤字。
  
  
  前麵說了,麵對北約的挑釁行為,俄羅斯“絕對有動機”對格魯吉亞采取軍事行動,但是,由於“中俄”之間戰略互信、或者說上合的“團結度”仍然沒能恢複到“新星號事件”之前的水平,關鍵時刻很可能缺少來自上合(中國)的“理解”,一旦如此,我們也認為“俄羅斯不敢對格魯吉亞發起新的軍事進攻”,根據也很簡單,那就是“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問題上,失去上合(中國)理解的俄羅斯,必然會因歐美格魯吉亞(烏克蘭)政策的重新靠近、而與歐美各方陷入對抗”,其後果就是:在歐美的共同運作下,烏克蘭親西方勢力將重新聯合起來並正式申請加入北約,從而直接測試俄羅斯的“戰略紅線”。
  
  
  ●烏克蘭就是IMF急於籌措資金“願意幫助的貧困國家”
  
  
  顯然,與烏克蘭總統相比,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就是個“親歐”分子,而國際貨幣基金是由歐洲人出任掌門的,烏克蘭就是IMF急於籌措資金“願意幫助的貧困國家”。至於如何幫助?季莫申科已經說得再清楚不過了:烏政府打算用第二筆貸款的50%來彌補財政預算赤字;
  
  我們知道,在格魯吉亞戰爭之後,在歐盟與美國的格魯吉亞(烏克蘭政策)保持距離的那段日子裏,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與烏克蘭“親俄”勢力一道反對“立刻加入北約”的兩個武器就是: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問題,向俄羅斯尋求貸款彌補財政預算赤字問題,說白了,天然氣價格不是問題,實質還是個“錢”的問題。
  
  
  ●時過境遷,烏克蘭也就不必要去找俄羅斯要錢了,由IMF掏了
  
  
  有意思的是,那時的歐盟,是一個子兒都不給烏克蘭政府,逼著烏克蘭去找俄羅斯要貸款,“必須找俄羅斯要錢”也就成了烏克蘭總理反對立刻加入北約的重要理由。
  
  然而,時過境遷,在歐盟借助兩篇《思考》迫使美國暫時妥協、無法向俄羅斯交割“東歐利益”之後,烏克蘭也就不必要去找俄羅斯要錢了,由歐洲人管理、美國具否決權的IMF自己掏了。
  
  
  ●要想真正幫助貧困國家,中國等國家就必須掌握IMF的決策權
  顯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願意幫助的就是烏克蘭這樣的貧困國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準備用來幫助這種貧困國家的一萬億美元資金、卻是向諸如中國之類的國家討要來的。
  
  通過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看出,要想真正幫助貧困國家,中國等國家就必須掌握IMF的決策權,就必須有權確定哪個國家才是最需要幫助的、需要幫助多少。否則,中國等國家就成了“出錢幫對方擠壓自己戰略空間”的傻子了!
  
  
  ●要求IMF盡快出售403頓黃金的要求不僅合理、而且必須
  
  
  因此,中國在兌現400億美元之前,要求IMF盡快出售403頓黃金的要求不僅合理、而且必須:你IMF沒有流動性,那好辦!作為幫忙,我就用“流動性(美元)”置換你的“非流動性(黃金儲備)”,而且要以“低於市價”的價格去置換。要知道,自開動印鈔機之後,為了防止美元快速貶值,拚命壓低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恰恰“歐美資本”正在起勁做的一件事情。實際上放言“準備出售403頓黃金”也是IMF幫助壓低黃金市價、暫時防止“歐美金融妥協”不被“兌現門”擠破頭的手段之一。
  
  如此一來,要求IMF盡快出售403頓黃金、明著是“幫美”,實際上是在伸手扯“歐美金融妥協”的內褲。顯然,對黃金價格的控製而言,“準備出售403頓黃金”與“已經出售403頓黃金”有本質區別:“準備出售......”是利空,“已經出售.....”則是利空出盡、是利多!
  
  在這裏,我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認為黃金會成為“新的世界貨幣”,但是,以美元標價的黃金,其價格無疑是“美元本位製”走向墳墓的“計時器”。
  
  在黃金的問題上,中國等國家需要做的,是即不要輕易拋售手上的黃金儲備,也不要盲目搶購,就象對待美國國債一樣:在維持住現貨規模的基礎上,可以逢低吸納,必要時,同樣可以用來“引導”國際黃金價格。
  
  
  ●對俄羅斯的烏克蘭政策有著現實意義
  
  
  通過IMF急於籌資資助烏克蘭等東歐國家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在中國沒有否決權的情況下,中國是否出資IMF?出資多少?以什麽方式出資?在什麽時間出資?對俄羅斯的烏克蘭政策有著現實意義。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運用得好,這即可以成為是中國敦促俄羅斯以“切實方式”重建中俄戰略互信的手段,也能成為俄羅斯重新搞好“上合團結”的動力。
  
  其實,中國真正能影響“俄羅斯烏克蘭政策”是科索沃這個點。
  
  前麵說過,在大國的夾逢中,“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的獨立”不過是把籌碼,一旦“大國(中歐俄美)”中的“大多數”最終決定“是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獨立的時候了”,塞爾維亞領導人將會“立刻忘記”這句話。
  
  顯然,得到中國的策應,是俄羅斯繼續對歐盟打科索沃牌的基礎,也是“大國(中歐俄美)”中的“大多數”最終決定塞爾維亞領導人是否“立刻忘記”那句話的關鍵,同樣,得到俄羅斯的策應,也是中國繼續對“歐美”打科索沃牌的基礎,因此,在決定“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方向與過程的問題上,“中俄”的最大利益在於“最充分的協調”,但“協調”的基礎在於保持“上合團結”,由於俄羅斯在“新星號事件”中損害中俄戰略互信在先,因此,俄羅斯“首先得拿出誠意”來恢複這種互信。
  
  
  ●俄羅斯對中哈之間的兩筆“極具國家戰略意義”的商業投資暫時持“默認態度”
  
  
  令人欣慰的是,俄羅斯方麵最近通過了最終建設遠東油管中國支線的決定;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準備向哈薩克斯坦提供100億美元的貸款,以換取哈西部油田和東南部鈾礦的開采權,中石油還打算購買哈薩克斯坦曼吉斯套石油天然氣公司近47%的股份,期間,並沒有傳來俄羅斯“重新考慮中國石油管線”的消息,這就是說,俄羅斯對中哈之間的兩筆“極具國家戰略意義”的商業投資暫時持“默認態度”。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默認”就好,希望這是中俄恢複戰略互信,重建“上合團結”,在科索沃問題、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富汗問題上,特別是巴基斯坦問題上保持“最充分的協調”的開始。
  
  值得強調的是,中亞的這點“商業變化”,肯定會激起“歐美”對其阿富汗、巴基斯坦政策的戰略再考慮,從而激起“歐美”對伊核問題、及圍繞伊核問題的中東和平等問題的戰略再考慮、還將激起“歐美日”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其實也是東亞經濟一體化)的戰略再考慮!
  
  我們注意到,有消息說,近日,美國科考船與台灣達成了協議,在中國東沙200裏專屬經濟水域進行所謂“科考”,但遭到中國船隻的驅趕。
  
  顯然,一旦中俄恢複戰略互信,從而迫使“歐美”對其圍繞伊核問題的阿富汗、巴基斯坦政策、烏克蘭政策、科索沃政策進行戰略再考慮,那麽,美國科考船非法進行科考並遭到中國船隻的驅趕也就很正常了,這首先就意味著美國正在對東北亞經濟一體化(其實也是東亞經濟一體化)進行戰略再考慮!
  
  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國科考船再次遭到中國船隻驅趕的同時,法國(歐盟)開始大聲嚷嚷“中法關係近來取得巨大進展,不正常關係已經過去”!
  
  
  ●對美國而言,回到“格魯吉亞戰爭時期的格局”意味著它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這些變化來看,一旦俄羅斯麵對現實,放下對中國經濟主導中亞的抵觸,從而重建上合團結,那麽,“中歐俄美”之間的格局就可能重新回到格魯吉亞戰爭期間的那種狀態,值得強調的是,那個時候的歐盟主要領導人,包括美國、日本領導人,可都在北京參加奧運開幕式或者閉幕式,歐盟與俄羅斯之間主要談的不是格魯吉亞戰爭、而是準備為“地中海計劃”做戰略支撐的“俄歐新關係”。即便是那個刻意降低“與中國關係”地位的韓國總統,也是“違心”一趟趟地往北京跑!
  
  而與格魯吉亞戰爭時不同的是,格魯吉亞戰爭的實質是美國對俄羅斯主動攻擊“石油美元體製”的反擊,是美國“捂住”次貸膿胞的最後一招。
  
  因此,在次貸膿胞已經被擠破的今天,對美國而言,回到“格魯吉亞戰爭時期的格局”意味著它的處境將更加艱難,在北京的《思考》中,在歐盟加快處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緊逼下,在俄羅斯的索要下,在日本的敲竹杠中,在南美國家的“必須拿出行動”的懷疑中,總之,在科索沃、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富汗、巴基斯坦、中東和平等層麵問題的全麵互動中,意味著奧巴馬政府必須收起目前這套“盡可能與過去的敵人全方位緩和關係、以爭取更多時間與更廣大空間”的花招,在“戰爭動員”或者“逐漸放棄美元本位製”之間盡快做出選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