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2009年04月10日
(2009-04-12 10:40:59)
下一個
美國聲稱將“全麵參與”伊朗核談 伊朗反應非常謹慎【綜合消息】據路透社報道,伊朗總統內賈德的一位高級顧問9日稱,伊朗將會在審核細節後決定是否參加美國和其他五國提出的多方核問題談判。該顧問表示:“我們將會進行審核,並作出決定。” 早先伊朗總統內賈德表示,如果美國倡導的對話是“真誠的”,並且基於“公正和尊重”,伊朗對此表示歡迎。 內賈德還稱,伊朗從未尋求製造核武器,伊朗發展核項目是為了提供民用電力。美國國務院8日宣布,美國決定“全麵參與”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德國)與伊朗舉行的多邊核談判,希望伊朗接受邀請,共同商討伊朗核問題。歐美媒體評論說,這是美國政府對伊政策的一次重大轉變,凸顯總統奧巴馬與伊朗“直接接觸”的堅定決心。當天,六國發表聯合聲明,歡迎美國政策顯現“新方向”,同時委托歐洲聯盟負責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務的高級代表哈維爾·索拉納出麵邀請伊朗加入會談。麵對美國重要表態,伊朗方麵反應謹慎。伊朗總統內賈德的高級顧問阿裏·阿克巴爾·賈凡菲克9日接受采訪時說,六國提議具有“建設性”,伊朗政府將在研究提議後給予回應。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美國國務院8日宣布,美國決定“全麵參與”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德國)與伊朗舉行的多邊核談判,希望伊朗接受邀請,共同商討伊朗核問題。歐美媒體評論說,這是美國政府對伊政策的一次重大轉變,凸顯總統奧巴馬與伊朗“直接接觸”的堅定決心。當天,六國發表聯合聲明,歡迎美國政策顯現“新方向”,同時委托歐洲聯盟負責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務的高級代表哈維爾·索拉納出麵邀請伊朗加入會談。在這裏,東方評論員想強調兩個關鍵詞:“全麵參與”與“直接接觸”。
●對伊核與朝核這兩顆“硬核桃”,我們對其定位是有明顯區別的我們知道,在布什開出的那份邪惡軸心中,因各自擁有一套隨時可以被“非美勢力”用來破局的核武計劃、以及國內相對穩定的政治體製,再加上大國背後支持的因素,伊朗與朝鮮猶如兩顆“硬核桃”,布什政府窮其整個任期,盡管大棒與胡蘿卜齊飛,最終仍然落了個“嚼不碎、泡不軟”的結果。在過往的長期討論中,對伊核與朝核這兩顆“硬核桃”,我們對其定位是有明顯區別的:
●再談兩核問題的“本質”第一,我們認為,朝核問題的“本質”是:在安全層麵上,它是個東北亞安全框架、甚至是東亞、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重新構建”問題;在經濟層麵,它是個東北亞、以至東亞、甚至亞洲經濟一體化的問題;在大國關係層麵,它是個二戰戰勝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在東亞重新定位日本戰略地位、繼而重新構建“雅爾塔體係(東亞)”的問題。顯然,由於“美日軍事同盟”是美國在東亞方向對中國進行戰略遏製的基石,因此,重新構建“雅爾塔體係(東亞)”的核心在於北京必須迫使華盛頓收縮東亞、以重構中國的東亞戰略安全框架。在這裏,我們提請大家注意,對日本而言,東亞安全框架的重構、可以說是其安全戰略的全部;但不論是對中國、還是對美國、東亞安全框架的“重構”或者“維持現狀”,盡管都將直接決定整個大局,但都僅僅是一個戰略方向。對俄羅斯而言,這個問題相對次要。
●伊核問題也是個“中歐俄”重新定位美國、美國什麽時候被迫接受的問題第二,伊核問題的“本質”在於:在安全層麵上,這是個全球安全框架的“重新構建”問題;在經濟層麵,它是個全球經濟、特別是國際金融遊戲規則的“重新構建”問題;在大國關係層麵,它是個冷戰結束後、世界主要大國戰略角色、國際話語權的“重新構建”問題。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講,伊核問題其實也是個“中歐俄”重新定位美國、美國什麽時候被迫接受的問題;
●對朝核問題的“定位”其實可以推而廣之第三,從整體與局部、或者核心與外圍的層麵去看問題,我們認為,朝核問題盡管極其重要,但它本質上與非常重要的中東和平進程、科索沃、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問題相類似,仍然從屬於伊核問題;第四,在朝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定稿”之前,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的“定稿問題”是不會提上議事日程的;同樣,在朝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進程”取得實質性突破之前,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進程”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我們對朝核問題的“定位”其實可以推而廣之:
●科索沃問題是個美國、俄羅斯、中國重新定位歐洲戰略地位的問題首先,以科索沃問題為例,在安全層麵,它是個歐洲安全框架、甚至是大西洋安全框架的“重新構建”問題;在經濟層麵,它是個歐盟經濟徹底一體化,歐元與美元爭霸的問題;在大國關係層麵,它是個美國、俄羅斯、中國重新定位歐洲戰略地位、重新構建“雅爾塔(歐洲)”的問題,是個“中俄美”是否容忍歐盟完成政治一體化進程,重新結成“大歐洲”的問題。●歐盟必須迫使美國收縮巴爾幹半島、以重構歐盟用以支撐地中海戰略的安全框架顯然,由於巴爾幹半島是美國在南歐(地中海)方向對歐盟進行戰略遏製的關鍵支點,並著眼於日後全麵瓦解歐盟的“前進基地”,因此,重新構建“雅爾塔體係(歐洲)”的核心在於:歐盟必須迫使美國收縮巴爾幹半島、以重構歐盟用以支撐地中海戰略的安全框架。
●歐盟的重中之重,美國的重中之重,俄羅斯的當務之急,中國的戰略工具在這裏,我們仍然提請大家注意,對歐盟而言,趁著金融危機、美元已惹重怒的檔口,盡快重構“雅爾塔體係(歐洲)”、一邊支撐歐元、一邊用“經濟”整合東、南歐的“政治”,盡快恢複“大歐洲”的版圖,從而為接納美國大規模資金與人才流出做準備,是其整體安全戰略的重中之重;而對美國而言,盡力維持南歐(地中海)方向的這個遏製支點,由於事關美元本位製“維係工程”的穩固,而美元強弱與否,又“直接計量”著美國接下來“急需使用”、用於戰略翻盤的“巧實力”,因此,它也是美國的重中之重!但對俄羅斯而言,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問題沒有徹底搞掂之前,就失去科索沃這張重牌,將徹底失去占據“俄歐新關係進程”主導權的可能性,更加可怕的是,格魯吉亞與烏克蘭加入北約,也將被“搞掂了科索沃的歐盟”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因此,就目前而言,維持住科索沃問題的現狀,保持住對歐盟的這份牽製手段,是俄羅斯的當務之急。特別是對中國而言,科索沃問題更大程度上是一個可以對歐美雙方施加重要戰略影響、並在關鍵時刻可用以拆解“北約”的戰略工具
●俄羅斯必須迫使“歐美”在格魯吉亞(核心是烏克蘭)問題上收手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格魯吉亞(核心是烏克蘭)問題。在安全層麵,它是個俄羅斯國家安全框架的“重新構建”問題;在經濟層麵,它是個俄羅斯控製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經濟命脈、掌握歐盟能源輸入閥門,繼而著眼於“有朝一日恢複前蘇聯版圖”的問題;在大國關係層麵,它是個冷戰結束後,美國、歐盟、中國重新定位俄羅斯戰略地位、實質上重新構建“雅爾塔(歐亞大陸)”的問題。顯然,由於格魯吉亞(烏克蘭)是歐美從“前蘇聯版圖邊緣部位”著手、對俄羅斯進行進一步戰略壓縮的關鍵支點、繼而進行戰略肢解的“前進基地”,因此,對俄羅斯而言,“有朝一日恢複前蘇聯版圖”的核心在於重構俄羅斯國家安全框架,而重構俄羅斯國家安全框架的核心又在於:必須迫使“歐美”在格魯吉亞(核心是烏克蘭)問題上收手。
●俄羅斯的重中之重,歐盟的當務之急,中美的戰略工具在這裏,我們還是提請大家注意,對俄羅斯而言,迫使“歐美”從格魯吉亞(核心是烏克蘭)收手是當務之急;而對歐盟而言,盡快重構“雅爾塔體係(歐亞大陸)”是僅次於科索沃問題的優先戰略方向,算得上是當務之急;對美國而言,格魯吉亞(核心是烏克蘭)方向雖然非常重要,但由於科索沃問題更加貼近伊核問題的核心(事關國際金融主導權、事關美元本位製),且格魯吉亞(烏克蘭)就在俄羅斯的家門口,美國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被動(格魯吉亞戰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它更多是一個可對“俄歐”雙方施加重要影響、並在關鍵時刻可用以打爛“俄歐新關係”的戰略工具。顯然,華盛頓有足夠的動機伺機打爛“俄歐新關係”:一旦“俄歐新關係(不論是歐盟主導、還是俄羅斯主導)”推進到與歐盟、北約共同作為歐洲安全框架的三大支柱的層次,也就意味著北約(美國)對歐盟的影響力將基本被局限在向歐盟提供歐洲之外的、諸如“中亞合作”、“南亞合作”、“美洲合作”等局部安全合作層次。對中國而言,在“歐美俄”的利益糾纏中,格魯吉亞(核心是烏克蘭)問題是個即可以用來促進中歐之間經濟合作,也可鞏固中俄之間上合合作,離間歐美之戰略互信(配合科索沃問題使用),從而防止上合“團結度”被“俄歐新關係”實質性稀釋,阻止“美俄”之間的“有話好好說”、盡力化解歐美之間的“中亞共同利益”對中國西部核心利益(南亞穩定)進行戰略侵蝕的戰略工具。
●中國的重中之重,美國的當務之急再次,我們再來看看巴基斯坦問題。站在中國的角度看問題:在安全層麵,由於支持疆獨、藏獨的國際勢力(主要是歐美,對俄羅斯也要有所警惕)有著現實的戰略需要,因此,巴基斯坦(南亞)穩定問題是中國國家安全框架的“重心”之所在;在經濟層麵,它是中國經濟將來通往非洲(經印度洋轉運)、西亞、中東能源、商品的陸上通道“重心”之所在;在大國關係層麵,它是中國昨日可以獲取、今後能否繼續維持伊核問題話語權,從而不斷提升世界話語權的“重心”之所在;可以這樣說,隻要這個“重心”不穩,即便中國的東亞安全局勢高度穩定,即便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因種種努力取得實質性進展,但中國整體的國家安全、經濟安全仍將處於“極不穩定且極其被動狀態”(這一點,我們稍後再進行展開)。顯然,巴基斯坦方向是中國國家整體安全的“重心”之所在,是重中之重。如果站在美國的角度看問題:在安全層麵,能否“主導”巴基斯坦局勢是美國阿富汗政策、中亞戰略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經濟層麵,能否“主導”巴基斯坦局勢,是能否掐緊中國經濟命脈、並盡可能延續美元本位製的關鍵所在;在大國關係層麵,能否“主導”巴基斯坦局勢,是美國能否徹底破解伊核之“中歐俄”戰略協調,並對中歐俄之間的、或建立在金融、能源層麵的戰略合作、或建立在安全層麵的戰略合作、進行各個擊破的關鍵之所在;也可以這樣說,隻要這個“關鍵”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麽,不論華盛頓能否用大中東計劃“淘換”到歐盟的阿富汗合作,不論能否用美國的東歐利益換取到俄羅斯的南亞默契,美國的阿富汗政策、南亞戰略、甚至是全球戰略,都將是一盤死棋!不難看出,在伊拉克戰爭已取勝無望,目睹阿富汗戰爭正在“步伊後塵”,又根本不敢動伊朗的絕望下,巴基斯坦方向也就成了美國擺脫戰略被動的當務之急。
●俄羅斯與歐盟的戰略工具另外,站在歐盟的角度看問題,如果華盛頓的大中東計劃果真向地中海計劃讓路(實質性推動中東和平進程),並“兌現”在G20國際金融峰會上承諾的、卻“沒有時間表嚴格限製”的“金融讓步”,且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問題上不得與俄羅斯“有話好好說”,特別是,華盛頓不得在科索沃問題上搞小動作,以防止北京在這個問題上“吃重”,歐盟就可能提供美國迫切需要的阿富汗合作,實質性地幫助美國維持阿富汗的穩定,並迅速加重自己在巴基斯坦問題上的“權重”。在這種情況下,針對中國,巴基斯坦問題絕對是個“可以用來”促進中歐之間的科索沃合作(針對美元本位製的金融合作),牽製中俄之間的上合合作,壓縮上合(中國)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問題上策應俄羅斯的空間,幹擾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對俄羅斯而言,中俄能源合作相當程度是針對俄羅斯能源最大市場-歐盟的),繼而獲取“俄歐新關係主導權”的戰略工具。而針對美國,巴基斯坦問題絕對也是個用來“敦促”美國向歐盟進行“利益交割”、牽製“美俄”之間在東歐問題上的“有話好好說”,在主導並推進“俄歐新關係”的同時,弱化美國在北約中的領導地位,排擠美國在中東歐、南歐之影響力,直至徹底改組目前由北約(美國)主導的歐洲安全框架,並實質性推動歐盟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進程、最終奪取中東主導權的戰略工具。
●俄羅斯一度獲取的戰略靈活性,在美國無法向俄羅斯交割“東歐利益”的現實中基本失去!至於俄羅斯,我們也不難看出,在“孟買恐怖襲擊”後,因“中歐美”在南亞方向激烈角力而令俄羅斯一度獲取的,在中國、美國、歐盟之間大擺“排列與組合”之戰略靈活性(俄羅斯在新星號事件發生後的處理過程就極具代表性),其實已經在美國無法向俄羅斯交割“東歐利益”的現實中基本失去!
●幾個問題的相關答案在徹底搞清楚“中歐俄美”各自所麵對的重中之重與當務之急、以及各自可以施展的戰略工具之後,我們也就不難明白下麵幾個問題的答案:第一,不論是在去年底舉行的華盛頓G20國際金融峰會之前,還是今年4月份的倫敦國際金融峰會之前,為什麽南亞局勢都會緊張起來?第二,不論是在去年底舉行的華盛頓G20國際金融峰會之前,還是今年4月份的倫敦國際金融峰會之前,為什麽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會針對貨幣問題接二連三地拋出“金融重牌”?我們知道,華盛頓G20之前,周小川拋出的金融重牌是“不排除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而倫敦G20之前,周小川拋出的是有關“美元本位製”的兩篇《思考》;顯然,由於科索沃問題天生就有歐元有關(科索沃戰爭就是在歐元啟動幾個月後爆發的),直接涉及美元本位製的地位問題,對歐美而言都是“重中之重”,直接關乎到“歐美”之間綜合實力的“計量”與“轉移”(值得強調的是,美軍軍事實力也是用美元直接計量的。這一點,請讀者結合非常強大的前蘇聯軍隊轟然倒地,之後,軍事上一無是處的西歐國家就敢鼓噪要對南斯拉夫痛下殺手的真實曆史,自己體味)。因此,在科索沃問題上,在實質性的東西上,起碼在“國家層麵”上,歐美誰都不會讓步。(在這裏,請大家注意我們的用詞--“國家層麵”。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今後,視局勢的進一步發展,“國家層麵”與“資本層麵”很可能成為繼“南北撕裂、三邊撕裂、南下戰略、北上戰略”之後的又一條討論主線)。
●除此之外,不論“歐美”願意承諾什麽,在中國的眼裏都是“虛”的因此,一起陷入金融危機的歐美,在暫時“共同維持”科索沃獨立後局勢現狀的背後,其實處於一種金融對峙狀態,彼此在拚“內力”的同時,也都想找幫手(主要是中國)從而將對方一舉擊潰。因此,針對歐美中國開出的、“參與遊戲的條件”是即明確也實在,那就是:不僅不能阻止中國的“南下戰略”,還要積極支持中國的“北上戰略”,除此之外,不論“歐美”願意承諾什麽,在中國的眼裏都是“虛”的,即便是歐美“立刻同意”加大中國在IMF中的投票權也是“虛”的。既然是“虛”的,那麽,“歐美”中的任何一方可以換到的“中國幫助”也必然是“虛多實少”。
●北京對華盛頓的戰略反擊不僅顯得非常迅速、也拿挰得恰到好處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們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為什麽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發表兩篇《思考》都是充滿了“思考”、但不下“結論”的文章?至於那個被周小川明確形容為“一絲希望”的所謂特別提款權(SDR),更是精心“思考”出來之“虛多實少”的集中體現!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美國公開開動印鈔機、意圖“回購”掌握在中國等國家手上的美國國債,以“注銷”中國等國家手中的“美國長期利率投票權”之後,隻有在清楚“中歐俄美”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以及各自可以施展的戰略工具”之基礎上,我們才能深刻地體察到這麽一點,那就是:北京對華盛頓的戰略反擊不僅顯得非常迅速、也拿挰得恰到好處。
●內嵌於“中國高度關注美國國債價格波動”、“中國將繼續投資美國國債”的真正內涵我們知道,北京的反擊有兩個層次:第一,是一改之前在投資美國國債問題上的“數月沉默”,一方麵明確表示“將繼續關注美國國債的波動”,另一方麵,也明確表示“將繼續投資美國國債”。非常清楚,這一顯著改變是在美國意圖用“無收益的美國國債(B)--美元”去注銷、或稀釋“有收益的美國國債(A)--主要是美國長期國債”的情況下發生的。令人欣慰的是,這與我們“中國應該保有美國利率投票權、不應該輕易拋售美國國債,也不應該去搶購美國國債”的建議是相吻合的。我們再次強調,在“正常情況”下,隻要中國在中美經貿中處於順差地位,中國繼續購買持有“美國國債(A)”的情況就會持續下去,這是美國政府需要的、也是美國政府刻意安排的。但在美國已經公開開動印鈔機的“非正常情況”下,隻要中國在中美經貿中處於順差地位,中國繼續購買持有“美國國債”的情況還會持續下去,這是美國政府需要的,但是,美國政府的“刻意安排”已經有了實質性變化。由於公開開動印鈔機已經成為事實,那麽,按照我們之前的評估,作為美國必須承擔的嚴重後果,美國就必須盡一切手段壓住長期利率,以防止長期利率飆升徹底摧毀美國經濟。顯然,在這種巨大的危險下,特別是麵對一個即具有強大軍事力量、也有穩定政治結構、還有強大生產能力中國,除非美國金融體係、國際金融遊戲規則、美元本身都準備推倒從來,否則,中國手中掌握的“長期利率投票權(美國國債(A)”而不是“美國國債(B)--美元”、也就成了最為現實的武器。結合“中歐俄美”在科索沃問題上的“不同心境”,我們也就不難看出,一旦戰略需要,中國必將打出、且打出之前不說“繼續吃重”、起碼將繼續維持保有的“牌”將是哪一張!在這種變化下,我們也才能明白內嵌於“中國高度關注美國國債價格波動”、“中國將繼續投資美國國債”的真正內涵。
●與“正常情況”相比,美國政府在支付上的“刻意安排”已經有了細小、卻是實質性的變化顯然,這一“真正內涵”在於:在美國已經公開開動印鈔機的“非正常情況”下,隻要國際金融架構仍然基於美元本位製,隻要中國在中美經貿中處於順差地位,中國繼續購買持有“美國國債”的情況還會持續下去,這是美國政府需要、並在支付渠道上“刻意安排”好的。但是,與“正常情況”相比,美國政府在支付上的“刻意安排”已經有了細小、卻是實質性的變化,那就是:美國盡可能地“刻意安排”即沒有收益、又不具長期利率投票權的“美國國債(B)-美元”,去支付美國對中國的逆差,並準備用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二進製符號”伺機“注銷”、至少是稀釋中國手中“利率投票權-美國國債(A)”。再就是,中國手中的“利率投票權(美國國債A)”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期一部分,因此,在“中國高度關注美國國債價格波動”與“中國將繼續投資美國國債”的背後,除了在政策上做出與美國針鋒相對的“政策宣示”之外,還有操作層麵的具體需要:中國在“高度關注美國國債價格波動”之餘、“將繼續投資美國國債”,本身就是在公開宣布中國將“盡可能維持保有”手中“美國長期利率投票權權重”的“操作指導”。值得強調的是,如果美國想在現有金融規則下,即想多印鈔票不停地“無成本地借新債還舊債”、又想切實壓住關鍵的資本長期利率,在關鍵時刻,就得盡一切手段阻止中國等國家動用手中的這張牌,或者徹底廢掉中國等國家手中的這張牌。美國為達此“兩個目的”,除了“非經濟層麵”的努力之外,在“經濟層麵”,如果美國果真敢將為自己已經、且還在繼續賺取超額利潤的“美國金融體係、國際金融遊戲規則、甚至美元本身”都推倒重來的話,那麽,東方評論員相信:盡管北京手中的2萬億外匯儲備中主要是美元計價的資產,絕大部分都是歐美貨幣計價的資產、全部都是西方貨幣計價的資金,但恐怕第一個站出來“鼓掌”、並表示歡迎的多半是中國,其次是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南方國家。
●法國最後一秒正式修複中法關係,意在為歐盟能在緊接而來的“歐美妥協”之“兌現門”爭鬥中占據主動我們再來看北京反擊的第二個層次。第二,就是拋出特別提款權(SDR)這“一絲希望”。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說了,這是北京在玩“尊王(特別提款權、IMF)攘夷(美元、美聯儲)”的策略,意在以“鋤強(美元)扶弱(歐元)”的方式,去激化歐美之間的矛盾,並撐開人民幣國際化的空間。由於歐盟仍然死抱著“西方必須把持國際金融話語權”的態度不放,因此,北京拋出特別提款權(SDR)的真實意圖並不在於代替歐元出頭,並不在於立刻打倒“美元本位製”,而是以這種“虛多實少”的方式,向“歐美”雙邊分頭索取、疊層推進:首先,以“實”的內容(公開攻擊美元本位製)給歐盟遞炮彈、令法國(歐盟)可以迫使美國在G20倫敦金融峰會前達成的一項“無法公布細節”的“歐美妥協”;其次,又以“虛”的暗示(周小川的文章更多是“思考”而非“結論”)給美國以緩衝空間,令美國最終迫使歐盟同意“歐美妥協”隻是一份“沒有具體細節、及明確時間表可供公布”意向書。最後,在“其次”的基礎上,歐盟由於最終確信無法在倫敦G20國際金融峰會上拿到公布“歐美妥協”合同“有關細節”、並附加上明確時間表的預期成果,法國於最後一秒鍾被迫“同意了中國的全部條件(中國外交部官員的原話)”,並以此為條件換到了胡錦濤主席與薩科齊總統的元首會晤。
●在這種情況下,歐美金融危機也就必將繼續深化,在這種情況下,朝鮮導彈試射自然是如期進行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說過,作為一種測試,根據局勢的變化,朝鮮導彈試射的進度可以考慮進行一定的調整。在中國通過兩篇《思考》已經提前給出了“倫敦 金融峰會”的態度、並迫使美國向歐盟承諾讓步之後,倫敦金融峰會能否成功,本質上已經是“歐美”之間的事情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倫敦金融峰會失敗(歐美不歡而散),在歐美金融危機必將繼續深化的情況下,朝鮮導彈試射可能如期進行,一方麵以拿到“三邊撕裂”之歐盟、日本的東北亞政策取向,另一方麵,也順勢測試一下美國反導係統(已聲稱可能攔截的日本反導係統就是美國的)的真實效能、特別是再次測試“美日軍事同盟”的有效範圍。如果倫敦峰會成功(歐美同意一個時間表,以慢慢兌現妥協條件、以簡單重歸布雷頓森林體係),那麽,朝鮮導彈試射不排除有推遲的可能性。真實的情況是,倫敦金融峰會根本不能說是成功(歐美不僅沒有一個明確時間表以慢慢兌現妥協條件,甚至連事先達成的妥協細節都無法全部公布,更不要說美國願意簡單重歸布雷頓森林體係的意願了),但也不能說徹底失敗,畢竟拿出了一份高達一萬億美元的注資計劃(可惜沒有硬性約束條件),因此,將倫敦G20金融峰會看成一個“為了不落至不歡而散、歐美努力表現得一團和氣”的“團結大會”未嚐不可。在這種情況下,歐美金融危機也就必將繼續深化,在這種情況下,朝鮮導彈試射自然是如期進行。在這種情況下,那隻“馬庫斯朗塞特”號海洋考察船、期間也表現得規規矩矩,在這種情況下,薩科齊“提前組建”的這個“豪華版訪華團”也如期地訪華;在這種情況下,最新消息是,“幾經做作”的日本首相、其訪華行程已經安排好了,據說就是本月底。
●朝鮮衛星發射的測試結果顯示:“歐美”對中國主導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推進“北上戰略”暫時沒有“公開反對意見”值得強調的是,在“美日韓”一致揚言將攔截朝鮮衛星、最終卻無一兌現諾言的“折射”下,是美日、美韓軍事同盟的“千蒼百孔”;在聯合國安理會針對朝鮮發射衛星的有關會議、一開就是連續數天、但始終無法取得結果、而“歐美”沒有誰願意出頭不顧一切地製裁朝鮮的背後,是美國、歐盟對中國努力推進的、有可能用作“北上戰略”主要平台之一的東北亞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國東北)“保持沉默”。顯然,朝鮮衛星發射的測試結果顯示:G20之後麵對“兌現門”的“歐美”,對中國主導東北亞經濟一體化、推進“北上戰略”暫時沒有“公開反對意見”。至於獨自加強製裁朝鮮,但也是“三邊之一”的日本是否繼續反對,那就要看日本麻生月底訪華的結果了。
●麻生月底訪華能否成行、還要再看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麻生月底訪華能否成行、還要再看,因為影響麻生訪華行程與結果的,很可能就是最近或會快速發展的南亞局勢與科索沃局勢。值得強調的是,一起陷入金融危機的歐美,彼此在拚“內力”的同時,當然也明白接受中國“南下”、幫助中國“北上”的後果是什麽,因此,在被迫接受中國的條件之前,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抱團自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向第三方轉嫁危機。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孟買恐怖襲擊”無疑為“金融對峙中的歐美”譜寫了一份“共同轉嫁危機”的轉嫁計劃:利用“孟買恐怖襲擊”這個機會,誘導印度去學習“美國911悲情牌理”,鼓動印度趁機向中國、巴基斯坦施加最大的戰略壓力,在北約(歐美)的策應下,爭取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漁利”,並向印度展現一種“即便無法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獲利、也可劍走偏鋒”的戰略遠景、以快速實現印度的大國抱負。
●所謂的“劍走偏鋒”之戰略遠景至於這個所謂的“劍走偏鋒”之戰略遠景,早在“孟買恐怖襲擊”前後,我們就曾經詳細論述過,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其原理大致如下:歐美向印度承諾:隻要印度能配合歐美向中國、巴基斯坦施加最大的戰略壓力,即便印度堅持認為引爆克什米爾戰爭不符合印度的最大利益,那麽,作為回報,印度可在歐美的支持下,通過插手阿富汗問題,實現“順勢切入伊核問題”的戰略意圖,顯然,由於印度在“孟買恐怖襲擊”之後保持了一份戰略清醒,堅持認為引爆克什米爾戰爭不符合印度的最大利益,因此,這份“劍走偏鋒”的戰略遠景也就更具現實意義。
●削弱中國、或者上合對中亞、南亞、甚至伊核問題、中東問題影響力的“有效辦法”通過上麵的討論,我們不難看出,印度要打“美國911悲情牌”,其支點在於不惜以引爆克什米爾戰爭來迫使巴基斯坦(其實是中國讓步);而印度要“劍走偏鋒”,其支點在於插手阿富汗。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不能動、也不敢動伊核問題的無奈下,將附著在伊核問題上的部分東西“卸下來”,或就近“裝”在中國身邊的克什米爾問題上、由“歐、美、印、俄、中”等主要國家組成一個克什米爾多邊會談;或“裝”在伊朗、巴基斯坦身邊的阿富汗問題上,由“伊核六方”再加上伊朗、印度、中亞部分國家(上合成員國)組成一個阿富汗問題多邊會談,都是削弱中國、或者上合對中亞、南亞、甚至伊核問題、中東問題影響力的“有效辦法”。顯然,一旦如此,起碼在中亞這一塊地方,北約還是北約,上合就不是上合了;在阿富汗旁邊的巴基斯坦,歐美恐怕還是歐美,中國恐怕就不是中國了。在伊核問題上,將更加如此。
●G20倫敦國際金融峰會後,大國之間的動態因此,G20倫敦國際金融峰會後,大國之間的動態值得警惕:第一,盡管是名義上的增兵,但歐盟核心國家(法國、德國)同意向阿富汗增兵,顯然,這是中國需要警惕的。第二,美國政府加大了“巴基斯坦情報部門與塔利班有關係”的調門;第三,歐盟加快了處理“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的進度,這主要表現在將南歐的幾個國家分頭納入了歐盟與北約框架,顯然,這是在為最後解決科索沃問題掃清外圍。這是美國需要警惕的。第四,在結束G20國際金融峰會後,澳巴馬訪問土耳其時公開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但立刻遭到法國與德國的聯手反對。顯然,法國與德國對美國欲將土耳其引入中東、領導一支由伊斯蘭國家組成的中東維和部隊、取代歐盟維和的動機保持高度警惕。非常清楚,“大中東計劃”根本不想就這樣向“地中海計劃”讓路,因此,讓一支由伊斯蘭國家組成的中東維和部隊取代歐盟、在巴勒斯坦也或者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是承諾向“地中海計劃”讓步、以換取歐盟之南亞配合、阿富汗配合的“大中東計劃”口讓實不讓的花招。第五,俄羅斯開始關注科索沃塞族人的權利沒有得到保障的問題,從而再次強調俄羅斯在科索沃問題上的特殊地位;第六,南澳塞梯開始指責格魯吉亞有可能再次入侵;格魯吉亞近日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對美國一邊倒的格魯吉亞總統下台;第七,朝鮮發射衛星後,“歐美”沒有誰願意出頭不顧一切地製裁朝鮮;
●“中歐美俄”之間的利益糾葛有進一步複雜化的趨勢通過上麵的例舉,我們不難看出,圍繞伊核問題,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在中東和平問題上,在科索沃問題上,朝核問題上,“中歐美俄”之間的利益糾葛有進一步複雜化的趨勢。通過前麵的討論,我們也不難看出,“中歐俄美”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在中東和平問題上,在科索沃問題上,朝核問題上,有著顯著不同的“輕、重、緩、急”。我們的一個初步評估是:倫敦G20國際金融峰會,表麵上成果豐碩,實際上一無所獲的歐盟、有可能“舉”著那扇“兌現門”,在繼續對中國的“北上戰略”保持沉默的同時,以名義增兵阿富汗為條件,一邊與美國合夥搭建阿富汗問題多邊框架,將“不能隨便動的”伊核之“中俄歐協調”卸到阿富汗問題上;一邊在科索沃方向主動出擊。這樣,歐盟就可以通過阿富汗問題多邊框架對巴基斯坦局勢施加影響,並以此為條件,分頭逼迫北京與華盛頓,在“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做出有利於歐盟的選擇。
●一個以克什米爾問題為平台的多邊框架不可接受,不論它是由什麽人組成的通過上麵的討論,我們認為,對中國而言,一個以克什米爾問題為平台的多邊框架不可接受,不論它是由什麽人組成的,都不可接受,因為它將直接削弱中國對南亞、甚至伊核問題的影響力,再加上克什米爾地理聯結新疆與**,將為“歐美”操作疆獨與藏獨提供地理空間,從而對中國的西部國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脅;
●一個直接由“伊核六方”組成的阿富汗多邊框架中國可以接受,因為這是“伊核六方會談”的擴大另外,一個由伊朗、印度、巴基斯坦、中亞部分國家(上合成員國)、外加“伊核六方”組成一個阿富汗問題多邊會談也不可接受,因為它也將直接削弱上合。倒是一個直接由“伊核六方”組成的阿富汗多邊框架中國可以接受,因為這是“伊核六方會談”的擴大。這美國人未必同意!在我們看來,由於美國處境被動,因此,最可能的方式就是直接將“伊核六方會談”擴大,將伊朗(中俄將支持)或者印度(歐美將視情況決定支持與否)包括進來,直接搞伊核問題七方、或者N方會談、並對阿富汗問題進行覆蓋。東方評論員注意到,美國國務院8日宣布,美國決定“全麵參與”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德國)與伊朗舉行的多邊核談判,顯然,這實質上也就是我們之前一直強調的“伊核7方會談”了。至此為此,由於當事人也被包括在內,伊核問題也就徹底“朝核化”了。至於“伊核7方會談”的第一個話題是什麽?不排除是阿富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