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 08年08月29日

(2008-08-30 19:32:11)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星期五 08年08月29日


俄法總統通電話一小時 梅氏強調格軍須回到常駐地

【莫斯科消息】據俄新網援引克裏姆林宮新聞局8月28日的消息說,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與法國總統薩科齊電話交談時強調了第比利斯履行“六項原則”中第四項的必要性。按照第四條的規定,格魯吉亞部隊應當回到其常駐地。
克裏姆林宮通報中指出,梅德韋傑夫和薩科齊還討論了補充協議問題。補充協議將來可能保證與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邊界接壤地區的安全製度。
梅德韋傑夫還闡述了俄羅斯的原則立場,稱必須盡快解決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安全的問題。梅德韋傑夫還重申準備繼續與薩科齊接觸,包括可能在俄羅斯舉行兩國總統會晤。
克裏姆林宮新聞局說,兩國總統電話交談持續了約一個小時。
俄羅斯和法國8月12日就調解格魯吉亞衝突問題達成六項原則共識,第一項:不訴諸武力;第二項:徹底停止所有軍事行動;第三項:保障人道援助暢通無阻;第四項:格魯吉亞武裝力量返回其常駐地;第五項:俄羅斯武裝力量撤出到戰事開始前的地區;第六項原則是:國際社會保障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安全,開展針對它們未來地位問題的討論。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格魯吉亞戰爭後,我們曾經援引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及俄羅斯外長8月21日幾段關於“北約與俄羅斯關係”的講話(既:第一,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北約無意中斷與俄羅斯的一切聯係,但雙方未來關係能否正常發展,首先取決於俄方在處理俄格軍事衝突時采取何種具體措施。第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隨即在莫斯科回應說,俄羅斯將針對北約在格魯吉亞問題上的立場作出相應結論,俄羅斯與北約的未來關係將會發生變化),明確強調了兩個觀點,那就是:
首先,在圍繞“格魯吉亞舞台”的角力中,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所說的“北約”其實可以理解為“歐盟”,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所說的“北約”,其實也是在特指歐盟.
其次,上麵兩段文字實際上講的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雙方(俄羅斯與歐盟)”在彼此“威脅”,都在揚言將根據對方在格魯吉亞問題上的立場、對“雙方關係”做最後的定性。

●這鍋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電話粥”、足以“褒”出這麽兩個問題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在媒體大量報道稱“俄羅斯與北約的軍事力量在黑海海麵形成軍事對峙、有可能擦槍走火”的時候,梅德韋傑夫在薩科齊之間的這鍋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電話粥”、足以“褒”出這麽兩個問題:
第一,就“意願”而言,與俄羅斯在黑海海麵形成軍事對峙的,主要是北約之美國、而不是北約之歐盟;
第二,就“後果”而言,與俄羅斯在黑海海麵形成軍事對峙,並有可能擦槍走火的,“隻能是”北約之美國,而“不可能是”北約之歐盟;
在我們繼續這個討論之前,先一起來閱讀則消息、外加一份宣言:




俄黑海艦隊旗艦等部分軍艦駛入阿布哈茲蘇呼米港
【莫斯科消息】據俄羅斯媒體28日報道,阿布哈茲總統巴加普什27日說,俄羅斯軍艦是應他的邀請對阿布哈茲進行友好訪問的。他說,北約正在巴統港和波季港增加海軍力量,阿布哈茲將采取應對措施,並為俄黑海艦隊軍艦臨時駐紮阿布哈茲創造條件。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助理德加洛27日說,在導彈巡洋艦“莫斯科”號帶領下,俄羅斯黑海艦隊部分軍艦駛入阿布哈茲的蘇呼米港,並將在指定安全區內執行維和任務。
據報道,兩艘載有向格魯吉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美國軍艦分別於24日和27日抵達格魯吉亞黑海港口巴統。俄方指責北約以向格方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為幌子在黑海集結海軍,不利於地區穩定。
蘇聯解體後,俄黑海艦隊一直駐紮在烏克蘭克裏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港。根據俄烏兩國協議,俄對這一港口租用期持續至2017年。本月8日南奧塞梯地區武裝衝突爆發後,俄黑海艦隊加強了在阿布哈茲海岸黑海水域的巡邏。

上合峰會發表《杜尚別宣言》
  【杜尚別消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八次會議28日在杜尚別舉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吉爾吉斯總統巴基耶夫,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裏莫夫出席了會議。會上,元首們討論了重大國際問題和地區局勢,共同簽署並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杜尚別宣言》。
《宣言》重申,必須尊重每個國家和每個民族的曆史和文化傳統,以及根據國際法為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發展所作的努力。
元首們認為,應在恪守《聯合國憲章》和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基礎上,尋求應對全球性共同威脅和挑戰的有效途徑,並通過各國共同努力來實現。應發揮多邊外交的作用,摒棄對抗思維、集團政治和單邊主義。成員國認為,在當代條件下,國際安全應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原則基礎上。建立全球反導係統不利於維護戰略平衡、國際社會就軍控和核不擴散作出的努力、增強國家間信任和地區穩定。   
《宣言》稱,元首們對不久前圍繞南奧塞梯問題引發的緊張局勢深表擔憂,呼籲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現有問題,致力於勸和促談。成員國歡迎2008年8月12日在莫斯科就解決南奧塞梯衝突通過六點原則,並支持俄羅斯在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宣言》稱,成員國認為聯合國安理會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在該領域具有主導作用。成員國主張根據《聯合國憲章》第8章規定,全麵發展和完善聯合國與地區組織的合作。
《宣言》呼籲在解決人類資源需求問題上進行廣泛國際合作,不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應尋求全球共同發展,包括在保障所有國家平等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益處基礎上消除國家間的技術差距、消除貧困。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執行負責任的金融貨幣政策、對資本流動進行監控、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具有特殊意義。
《宣言》稱,將發揮地區反恐怖機構的作用,使成員國安全合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本組織成員國重申,應維護聯合國在國際反恐鬥爭中的核心協調作用,堅定不移地推進《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盡快商定《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全麵公約》。成員國將堅決打擊恐怖主義對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願進行密切合作,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第1624號決議,並開展文明和文化間對話。
《宣言》指出,中亞的地緣政治、經濟意義日益上升。上合組織的蓬勃發展將促進本地區鞏固戰略穩定、維護和平與安全、開展經濟和人文等多領域合作。
元首們認為,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應與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鄰近國家及其他有關國家合作,更加關注打擊阿富汗毒品生產和走私問題。元首們建議,在聯合國安理會例行討論阿富汗局勢時將這一任務列入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權限。
最後,《宣言》強調,上海合作組織奉行開放原則,願與所有讚成本組織宗旨和原則的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建設性對話。上合組織願研究與其他國際組織建立合作關係的可能性,以保障地區穩定、安全與和諧發展,最大限度地惠及本組織成員國。

【時事點評】我們之所以將這“一則消息與一份宣言”列在一起,就是想強調這麽幾點:

●《杜尚別宣言》早就被賦予了為俄在格境內“相關軍事行動”進行“定性”的功用
第一,時間。請大家注意,按俄羅斯軍方的與法,在導彈巡洋艦“莫斯科”號帶領下,俄羅斯黑海艦隊部分軍艦駛入阿布哈茲的蘇呼米港,並將在指定安全區內執行維和任務的具體時間是“8月27日”;而上合元首理事會第八次會議則定於“8月28日”舉行,並將發表《杜尚別宣言》。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僅從“時間因素”看,這份《杜尚別宣言》早就被“方方麵麵”賦予了為俄羅斯在格魯吉亞境內“相關軍事行動”進行“定性”的功用。

●《宣言》中能找到“上合”對格魯吉亞局勢的正式態度

因此,在這份宣言之中,我們自然能找到“上合”對格魯吉亞局勢的正式態度。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元首們認為,應在恪守《聯合國憲章》和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基礎上,尋求應對全球性共同威脅和挑戰的有效途徑,並通過各國共同努力來實現。應發揮多邊外交的作用,摒棄對抗思維、集團政治和單邊主義。成員國認為,在當代條件下,國際安全應建立在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原則基礎上。建立全球反導係統不利於維護戰略平衡、國際社會就軍控和核不擴散作出的努力、增強國家間信任和地區穩定。   
《宣言》稱,元首們對不久前圍繞南奧塞梯問題引發的緊張局勢深表擔憂,呼籲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現有問題,致力於勸和促談。成員國歡迎2008年8月12日在莫斯科就解決南奧塞梯衝突通過六點原則,並支持俄羅斯在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宣言》稱,成員國認為聯合國安理會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在該領域具有主導作用。成員國主張根據《聯合國憲章》第8章規定,全麵發展和完善聯合國與地區組織的合作。

●“三個態度”基本上拷貝於俄羅斯政府的“原意”
非常清楚,《宣言》中的這段文字明確了三個態度:
第一,成員國呼籲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現有問題,致力於勸和促談;
第二,成員國歡迎2008年8月12日在莫斯科就解決南奧塞梯衝突通過六點原則,並支持俄羅斯在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第三,成員國認為聯合國安理會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在該領域具有主導作用;
顯然,自在格魯吉亞上演“溫酒斬華雄”之後,對比俄羅斯政府的一係列立場,我們不難看出,這“三個態度”基本上拷貝於俄羅斯政府的“原意”:

●上合(主要是中國)的挺俄傾向性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什麽是“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現有問題”?我們知道,格魯吉亞的“現有問題”首先是個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的獨立問題。顯然,如果對比中國台灣問題,特別是對比中國“決不放棄武力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標準,在格魯吉亞問題上,盡管話沒有說白,但“方方麵麵”清楚:上合(主要是中國)的挺俄傾向性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宣言》對深入格魯吉亞境內縱深、演繹了一把“溫酒斬華雄”的俄羅斯,一沒有表示任何形式的不滿、二沒有感到任何形式的擔憂,更別提是歐美式的譴責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僅就這一點而言, 俄羅斯外交部所說的“上合支持俄羅斯的立場”是有事實根據的。

●將俄羅斯“相關軍事行動”正式定性為“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

其次,什麽是“支持俄羅斯在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們知道,意圖通過一場戰爭,刺激俄羅斯“被迫出手”,從而在東歐附近打造一個“格魯吉亞舞台”、再扯上北約這竿大旗、以北約維和的形式進入格魯吉亞、再滲入烏克蘭,最終與俄羅斯在高加索一線實現軍事對峙,從而實現既打斷“俄歐新關係”進程,也為“冷戰”招魂,這原本就是華盛頓的戰略目的。
因此,上合所謂“支持俄羅斯在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實際上是強調上合明了“格魯吉亞爆發戰爭”的實質,並為俄羅斯的“被迫出手”、包括“俄羅斯黑海艦隊部分軍艦駛入阿布哈茲的蘇呼米港(這種行動當然不會得到格魯吉亞政府的同意),並將在指定安全區內執行維和任務”等軍事行動,加蓋了一方“背書”,從而正式將其定性為“促進該地區和平與合作”。

●從架構上“先行抽掉”了北約主導格魯吉亞、甚至黑海、裏海沿線安全局勢的可能性

最後,什麽是“成員國認為聯合國安理會對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在該領域具有主導作用”?
我們知道,科索沃是前南聯盟的領土,後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從來都不在“北約”的覆蓋範圍之內,但事實就是,當時“力有不逮”的歐盟直至得到美國“別有用心”的幫助,北約才得以最終一腳踢開了聯合國,成了主導科索沃問題、甚至巴爾幹半島安全局勢的國際組織。
現在的情況剛好相反,高加索地區、裏海地區,或者格魯吉亞、包括烏克蘭、阿塞拜疆,從來就不在“北約”的覆蓋範圍之內,但事實就是,麵對“普京路線”牽引“俄歐新關係”的強烈衝擊,現在“力有不逮”的美國想在此地來個反彈琵琶--企圖得到歐盟的幫助(注,華盛頓也心知肚明,歐盟的這種幫助也是“別有用心”的,且自己也是花費了相當代價的,比如,黎巴嫩已經決定與敘利亞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從而一腳踢開聯合國,讓北約成為主導格魯吉亞、甚至黑海、裏海沿線安全局勢的國際組織。
顯然,針對美國的企圖心、歐盟的“別有用心”,上合的這個態度,有著兩層意義:

第一,僅就格魯吉亞局勢而言,真可謂是一針見血:至少從架構上“先行抽掉”了美國所夢想、歐盟所幻想之北約主導格魯吉亞、甚至黑海、裏海沿線安全局勢的可能性。

●暗示著“上合(主要是中國)”已經將眼睛瞄著科索沃問題了

第二,在第一點的基礎上,這個態度還暗示著“上合(主要是中國)”已經將眼睛瞄著科索沃問題了。
在這裏,我們僅簡單地強調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上合(主要是中國)對俄羅斯格魯吉亞政策的“充分理解與支持”下,如果“格魯吉亞局勢的後續發展”被證明為“中歐俄”可以在“彼此關切”對方核心安全利益的基礎之上,在北約的框架之外,在聯合國的框架之內,在“俄歐新關係”的方向之中、在“伊核協調”的大原則之下,與科索沃問題、巴基斯坦問題一道形成一個“綜合處理方案”(注意我們的用詞,是處理方案,不是解決方案),那麽,對歐盟而言,“北約”不僅不必要在科索沃問題上繼續把持主導作用、也不必要在格魯吉亞問題上繼續尋求主導作用。

●第一步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抓住這些問題的主導權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證明過程”就是聯合國需要做的事情。至於如何證明那是後話,但對“中俄”而言,第一步就是要依托“上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麵切入、並抓住這些問題的主導權。
至於如何切入、並抓住這些問題的主導權?其實《宣言》中已經給出了具體辦法。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元首們認為,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應與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鄰近國家及其他有關國家合作,更加關注打擊阿富汗毒品生產和走私問題。元首們建議,在聯合國安理會例行討論阿富汗局勢時將這一任務列入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權限。
最後,《宣言》強調,上海合作組織奉行開放原則,願與所有讚成本組織宗旨和原則的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建設性對話。上合組織願研究與其他國際組織建立合作關係的可能性,以保障地區穩定、安全與和諧發展,最大限度地惠及本組織成員國。
另外,在隨後發表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中,元首們又進一步指出:強調必須加強“上海合作組織━阿富汗”聯絡組的工作,此外,元首們還決定成立特別專家組,綜合研究本組織擴員問題。

●“上合”已經開始“過問”北約一手把持的阿富汗問題了

通過上麵這幾段文字,我們已經不難看出這麽幾個信號:
第一,“上合”已經開始“過問”北約一手把持的阿富汗問題了。顯然,元首們不僅明確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應與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鄰近國家及其他有關國家合作,更加關注打擊阿富汗毒品生產和走私問題”,還準備“在聯合國安理會例行討論阿富汗局勢時將這一任務列入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的權限”。

●“上合”以組織的名義向“北約”示強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是“上合”以組織的名義向“北約”示強的一麵,值得強調的是,這份“示強”的資本,既來源於“中俄”手中的兩張聯合國否決票,更源於“中俄”在中亞區域的軍事優勢,還源於“中俄”有能力用“各種方式”“實質性地掐斷”北約在阿富汗部隊的陸地補給線。
值得強調的是,俄羅斯在格魯吉亞上演的“溫酒斬華雄”、兵臨“巴傑管線”的一幕;以及今年早些時候、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邊境炸毀數十輛北約油料車等,都是可供參考的方案之一;
至於上合的元首們以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反毒不力”過問阿富汗毒品生產和走私問題,其言下之意恐怕有這麽兩層:
首先,上合成員國、及要求加入上合的觀察員國(主要是伊朗與巴基斯坦),可能以在阿富汗邊境建立“反毒隔離帶”的“被動方式”、主動“幫助”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反毒”、或者“反恐”。
理由是“反毒不力”令阿富汗及上合成員國境內的恐怖集團獲得了大量的“毒資資助”;
其次,上合的主要成員國(比如中俄),可能以進入阿富汗境內的“主動方式”、積極“幫助”駐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反毒”;至於理由嘛!中俄手中都挰有大把的證據。
●在“示強”的基礎上,“上合”還展示了“願意合作”的誠意

第二,在“示強”的基礎上,為了避免歐盟的“簡單站隊(重歸冷戰下的北約)”,“上合”還展示了願意與其它區域性國際組織進行“戰略合作”的誠意。《宣言》強調,上海合作組織奉行開放原則,願與所有讚成本組織宗旨和原則的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建設性對話。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隻要美國旨在支配全球的總體戰略不改變,那麽,在美國領導下的北約就永遠不可能讚成上合組織宗旨和原則,因此,北約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上合的合作對象。

顯然,上合的這份合作誠意是麵向歐盟的:隻要歐盟讚成上合組織的宗旨和原則,那麽,同為歐亞大陸大型國際組織的歐盟、上合,相互間就能進行建設性戰略對話、並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非常清楚,在“示強”的基礎上,上合給出這個願意合作態度,分明是在鼓勵歐盟將自己的中亞政策與美國的中亞政策進行戰略切割、從而令歐盟可能在科索沃問題、地中海計劃、中東和平進程中取得較目前更加有利的地位。

●一旦歐盟決定將科索沃問題的主導權“依國際法”交還給聯合國,那麽.......

就如我們之前所說,在最近激化的格魯吉亞、巴基斯坦問題上,隻要歐盟不得向美國提供“不應該提供的支持”,並拿出足夠的“中東、東歐、中亞、南亞合作誠意”去換取“中俄”的“科索沃配合”、“地中海配合”,那麽,一旦歐盟決定將科索沃問題的主導權“依國際法”交還給聯合國,與將主導權繼續留在北約手中就不僅沒有區別,反而會令歐盟更加主動、並從根本上削弱美國對歐洲的政治影響力。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道理很簡單:在北約框架內、在科索沃穩定的問題上,與歐盟私下唱反調、並暗中下絆子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到了聯合國一樣會唱反調、一樣會下絆子;而目前拒絕承認科索沃獨立的“中俄”及其共同領導下的“上合”,其科索沃政策卻很有可能因歐盟在格魯吉亞問題、巴基斯坦問題、阿富汗問題上態度的改變、而逐漸改變。
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的科索沃政策曾因“俄歐新關係談判進程”的啟動而有所鬆動就是一個例證。

●“方方麵麵”應該已經接收到了一個重大的戰略信號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的獨立,特別是中國“在上合框架內”對俄羅斯的相關行為提供了明顯支持、給予了相當的理解,“方方麵麵”應該已經接收到了一個重大的戰略信號,那就是:以“必要的方式”拿掉一個對自己戰略利益構成重大威脅的敵方戰略支點,作為一種戰略手段,將不再是“歐美”、或者“北約”的專利。不僅如此,類似的事件、在特定的方向,可能會愈演愈烈。

●“拿掉”以色列的方式相對簡單
在這裏,還應該強調兩點:
第一,早在科索沃單方麵宣布獨立的時候,東方評論員就曾經明確指出,格魯吉亞很可能是第二個科索沃,而第三個、第四個科索沃呢?在我們的點評中,比如東歐方向的烏克蘭、波蘭(民族分裂問題),中東的伊拉克,黎巴嫩(宗教對立問題),以及以色列(巴以問題,注,“拿掉”以色列的方式相對簡單,由於以色列沒有戰略縱深,因此隻須“非美勢力”向巴勒斯坦強硬派、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提供足夠的重武器、就足以令以色列失去“活力”);中亞的阿富汗(反毒、反恐不力問題);南亞的巴基斯坦、甚至印度(克什米爾問題),都是有可能的。

●維護東歐的穩定,對“俄歐”而言至關重要
值得強調的是,維護東歐的穩定,對“俄歐”而言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歐盟而言,其重要性不亞於維護科索沃的穩定。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與歐盟是能找到利益共同點的,上合與歐盟也是有合作空間的。
而衝擊東歐的穩定,恰恰是美國挑起格魯吉亞戰爭的“戰術目的”,其意圖在於同時牽製俄羅斯與歐盟的戰略注意力,隻要東歐不穩,美國一方麵可以實現中止“普京路線”、“俄歐新關係進程”的戰略目的,另一方麵還可以迫使歐盟在北約框架內最大限度地支持自己的伊核政策、並伺機在北約的“軍事護航”下、將美軍強行開進格魯吉亞,令北約(特指歐盟)再次走上與俄羅斯軍事對峙的境地,搞不好還會被“某些人”精心導演出一個“擦槍走火”的局麵。顯然,一旦走到這一步,冷戰也就真的回來了。

●俄羅斯公開警告.....歐盟“接受了威脅”!
我們注意到,俄羅斯方麵已經公開警告,準備全麵中止與北約的軍事合作,這樣一來,俄羅斯與北約(其實是歐盟)簽定的通過俄羅斯向北約(其實就是歐盟)駐阿富汗部隊提供補給的協議,也就無法執行了。
顯然,俄羅斯方麵的警告,再次向歐盟強調了這麽一點:巴基斯坦出現內亂,或爆發印巴戰爭,勢將直接導致北約駐阿富汗部隊補給的混亂、及阿富汗局勢的混亂,這是美國、歐盟必須麵對的後果。
從薩科齊有足夠的時間與梅德韋傑夫共“褒”電話粥的情況來看,從黎巴嫩局勢再起風雲的情況來看(準備與敘利亞建交的黎巴嫩政府已正式向聯合國提出正式文件、指責以色列武力威脅黎巴嫩),從中國明確了“支持俄羅斯”的態度後,“北約(當然是歐盟的意思)”立刻宣布北約艦隊在黑海的活動“並非針對俄羅斯”的情況來看,歐盟“接受了威脅”!

●事實證明,俄羅斯從“上合”組織得到的“背書”是相當值錢的

直至目前為止,所有這些都符合我們之前的一個判斷,那就是:隻要俄羅斯能得到中國的強有力支持,那麽,美國從歐盟那裏獲得的支持就會“非常有限”。
事實證明,俄羅斯從“上合”組織得到的“背書”是相當值錢的,而中國國家主席借此峰會之要機,進一步強調“上合要強化區域內經濟合作(意思是要求俄羅斯進一步放鬆對中國加強與中亞五國經濟合作的戒心)”的要求,其時機也是抓得非常準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份強調”的另一層意思也非常清楚,那就是:在“備戰”之餘,不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不僅不會中止既定的“經濟合作”,還會強化彼此的“經濟合作”,因此,任何旨在孤立俄羅斯、實際上是孤立“上合”的“經濟企圖”,都是不會得逞的。這一點,對穩定上合成員國的“軍心”至關重要。

●再談台獨勢力在台灣局部擇機“拷貝”科索沃模式的可能性

第二,早在馬英九贏得所謂“大選”時,我們也曾經強調,要警惕失去政權的民進黨、及其它台獨勢力(包括馬英九、部分國民黨本土派勢力),在國際勢力的支持下,在台灣局部擇機“拷貝”科索沃模式。
事實上,自打布什家族祖孫四代齊赴北京、觀賞北京奧運開幕式,但賴斯卻在最後一刻、以格魯吉亞戰事緊張、有許多急務需要處理為由、拒絕出席北京奧運閉幕式以來,我們就一直在關注東亞方向、警惕著台海風雲。
在我們看來,賴斯的出爾反爾隻能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奧運之後的北京,“注定不會”讓挑起格魯吉亞戰爭、搞亂巴基斯坦的華盛頓高興,這也注定美國會在中國非常看重的東亞一體化問題、甚至在台灣問題上再生風波。

●“西方7國集團”對“上述重大戰略信號”給出的“簽收”

最近,在東亞方向,真實的情況就是,除了泰國的政局再次陷入不穩定之外,剛剛乘坐軍機參加完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福田政府,也做了兩件事情:
其一,是通過媒體放風說:日本政府擬在9月下旬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提交一份決議,要求“全部核擁有國”進行核裁軍,按照日本的標準,“五大核國家”除了中國之外,在核裁軍的問題上都做得不錯,因此,日本的這份議案實際上是針對中國。
其二,就是沉寂多日之後,日本媒體近日再次炒“毒餃子”的事情;
顯然,想“核查”中國的核力量那是不可能的!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與中國達成“東海共識”的福田政府、以及“將澳大利亞的未來係在中國身上”(澳大利亞權威人士的原話)的澳現政府,之所以要出這個頭,“本質”不過是“北約”之外的、另一個“西方政治集團”---西方7國集團“在接收到上述重大戰略信號”後給出的“簽收”而已。

●作為“棄子”的陳水扁,其“剩餘價值”再次被體現出來

而在台海方向,東方評論員則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作為“棄子”的陳水扁,其“剩餘價值”再次被體現出來。
我們知道,陳水扁家族貪汙案最近鬧得雞飛狗跳,其女兒更是公開以“死了也要將某些人、某些事說出來”,這副“玉石俱焚”的醜態,已經將華盛頓的“精神”傳達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不論是台獨勢力、還是民進黨、包括國民黨的核心層,在關鍵時刻都必須聽美國人的調遣,按美國人的安排行事,否則,“陳水扁即便是下了台也要追究”就是他們的下場。
那麽,美國人又要他們做什麽呢?

●對台獨、及支持台獨的國際勢力擇機在台灣局部“拷貝”科索沃模式的可能性要保持高度警惕
我們注意到,根據台灣媒體的報道,近日美國在台機構負責人博瑞光就明確警告馬英九政府,說什麽在與大陸打交道時“不得暗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這個時刻,華盛頓明確警告馬英九政府“不得暗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其潛台詞已經非常清楚了,這分明是在暗示“台灣可能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結合上麵強調的第二點,我們認為:在眼下國際形勢有可能出現重大變化的關鍵時刻,北京決策層對台獨、及支持台獨的國際勢力擇機在台灣局部“拷貝”科索沃模式的可能性,要保持高度警惕。

●為進一步瓦解北約走好關鍵的一步
但我們仍然認為,無論台獨勢力如何動作,在眼下這個關頭,中國的主要戰略資源仍然重點“守候”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但要對台獨做好“伺機解決”的戰爭準備,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曾經強調過,不論馬英九政權“表現得多麽熱情”,隻要時機有利,都不應該妨礙中國大陸一旦時機有利、就立刻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
隻有這樣,才能既避免落入“美國時間表”的圈套,還可以最大限度地牽製、威脅、直至打亂對方的戰略布署、從而給對方陣營(北約)施加最大的戰略壓力,強化其內部張力,為進一步瓦解北約走好關鍵的一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