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事解讀 2008年8月15日

(2008-08-17 04:56:43) 下一個

東方時事解讀 2008年8月15日
布什:“我派賴斯前往法國……第比利斯……” 可能對俄采取報複措施
【綜合消息】今天,法國總統薩科齊馬不停蹄的一番穿梭忙碌之後,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終於停火了。
分析人士指出,其實,俄羅斯停火的真正原因是:本國的軍事行動達到了既定目標,完成了相關軍事任務——絕非薩科齊“三寸不爛之舌”之功。
俄外長拉夫羅夫也曾明確表示:“停止行動不是因為布什總統對此提出了要求,而是因為俄羅斯總統提出的目標已經達到。”
布什:“我派賴斯前往法國……第比利斯……”
隨著炮聲漸稀,一直在一旁為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鳴不平”、替格魯吉亞“喊冤”的山姆大叔,終於在前台顯現出身影。
8月13日,美國總統布什再次在白宮發表談話,進一步明確表示支持格魯吉亞。
布什說:“考慮到我們的擔憂,我下令采取重大措施,以便展示與格魯吉亞人民的團結,並達到和平解決衝突的目的。我派賴斯前往法國。她將在那裏會見法國總統薩科齊。然後她將前往第比利斯,在那裏親自向格魯吉亞民主政府表達美國的支持。”
布什說:“我還下令給國防部長蓋茨,開始為格魯吉亞人民履行人道主義援助的使命。美國將動用軍事航空隊和艦隊,向格魯吉亞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據悉,在發表這一談話前,布什曾與薩卡什維利進行過電話交談。但雙方均未透露任何通話細節。
“美國武裝力量不會卷入格魯吉亞衝突”
早在此輪南奧塞梯武裝衝突剛剛爆發之際,格政府就致信美國國務卿賴斯,希望她能親自出山,為格魯吉亞“主持公道”。但賴斯隻是在華盛頓狂打了一通電話,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這讓格方感到失望。
實際上,美國參議院軍事力量委員會主席、民主黨議員卡爾·列文8月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透露了美國當局對此事的真實考慮。
列文明確表示,美國武裝力量不會卷入格魯吉亞衝突。
列文說,美國可能幫助格魯吉亞把在伊拉克的格維和部隊運回格魯吉亞。這是格魯吉亞政府對美國提出的請求。他說:“我們可以滿足這項請求。我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
雖然列文認為俄在格魯吉亞的行動是“不成比例的”,俄方的這種行為應遭到譴責,但他同時強調,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支持,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不應該試圖行動:“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不能單獨說話或行動。”
白宮正考慮“讓俄羅斯得到應有的懲罰”
另據白宮官員透露,布什政府目前正在考慮如何“讓俄羅斯得到應有的懲罰”。
有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政府對俄羅斯可能采取的報複措施包括:取消美俄聯合海軍演習;抵製北約與俄羅斯計劃中的一次會議;減少7國集團與俄羅斯的接觸等。
美國國會眾議院兩黨領袖12日還共同發表聲明,最強烈地譴責俄羅斯派兵入侵格魯吉亞,並呼籲全球立場一致,持續施壓,“直到格魯吉亞領土恢複完整”。
但美國官員也承認,這些隻能起到象征性的作用,對俄隻能造成微弱的影響——甚至毫無影響。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格魯吉亞局勢我們曾經強調了這樣幾點:

第一:在“普京路線”決心“全麵升華”之後,格魯吉亞局勢全麵惡化已經不可避免;
第二,格魯吉亞局勢的全麵惡化,必然導致歐盟角色的“吃重”,但由於伊核問題仍然“無解”,隻要俄羅斯能得到中國的支持,美國從歐盟那裏得到的支持就非常有限。
第三,隻要美國從歐盟那裏得到的支持非常有限,那麽,北約的“歐美”裂縫就會繼續擴大;
第四,隻要北約的“歐美”裂縫繼續擴大,華盛頓在巴基斯坦方向的動作就隻能局限在“虛張聲勢”的層麵,否則,在奧運開幕之前已經遭到恐怖襲擊的中國,隨著局勢的發展,不排除與俄羅斯一道,效仿美國,另外豎立一麵反恐大旗,在阿富汗境內另立一個“反恐中央”,以“反恐”的名義進入阿富汗,堅決打擊所謂的“三股勢力”。
第五,我們還認為:格魯吉亞戰爭的爆發,彰顯俄羅斯近來圍繞能源、及能源結算問題、衝著“石油美元本位製”所進行的“主動出擊”,已經打痛了美國。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站在美國的角度看問題,這種或出於“擒賊先擒王”的“兵法”也好、或出於“射人先射馬”的策略也罷,在這個緊要檔口,讓格魯吉亞主動挑起戰爭,以打亂“普京路線”的戰略步驟,也算得上是不錯的一步。

●問題的核心在於俄羅斯是否會因美國玩的這一手而調整“既定戰略”

但我們也強調,問題的核心在於俄羅斯是否會因美國玩的這一手而調整“既定戰略”、繼而在衝擊“石油美元本位製”的問題上小心從事?
如果是,那麽,美國也就達成了迫使準備“全麵升華”的“普京路線”不得不收手之戰略目的;
如果不是,那麽,誌在擺脫“石油美元體製”對自己經濟之桎梏的俄羅斯(注:把握這一點非常關鍵,這即是“普京路線”急於“全麵升華”的源動力之所在,也是近來國際局勢大轉換的核心之所在。為了講明這一點,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有意識地用了大量篇幅進行連續解讀、大家可以參閱),必將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強硬手段“打殘”格魯吉亞,甚至“徹底拔掉”聽命於美國的格魯吉亞現政府。

●從最新的發展來看,“普京路線”指導下的俄羅斯斷然進行了“第二種選擇”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普京路線”指導下的俄羅斯政府在第一時間內就調用俄北高加索軍區第58集團軍,迅速開赴南奧塞梯,並果斷拿下戰略要地哥裏、直接威脅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的情況來看,“普京路線”斷然進行了“第二種選擇”,並著實演繹了一把“溫酒斬華雄”。


●美國已經麵臨一個極其尷尬的局麵


這樣一來,在歐洲對俄羅斯的“期待”之中、特別是在中國對俄羅斯的“策應”之下,在全局戰略上,美國已經麵臨一個極其尷尬的局麵。

在繼續今天的討論之前,我們先來閱讀幾則最新消息:





美方作出妥協 美國波蘭就建立反導基地問題達成協議

【華沙消息】據媒體報道:波蘭和美國14日在華沙舉行談判,雙方就美國計劃在波蘭部署的反導係統(MD)設施建設問題達成了最終協議。美國此前已同捷克政府正式簽署協定,此次與波蘭達成共識可謂是朝目標又進了一步。
據波蘭媒體報道,美波兩國的談判曾一度陷入僵局,後由於南奧塞梯地區局勢緊張,美國向波蘭方麵做出妥協,雙方的談判迅速取得進展。美國總統布什通過總統發言人佩裏諾發表談話,對達成最終協議表示歡迎,稱該結果“非常令人欣喜”。
據悉,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幫助波蘭實現軍事現代化,例如部署地對空製導導彈“愛國者”;波蘭若遭到第三國的威脅美國將提供軍事援助等。去年年初,美國以受到伊朗等國導彈威脅為由提出了這一反導計劃,設想在波蘭和捷克分別建造導彈攔截基地和雷達設施。今年7月,美國和捷克正式簽署協定。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據波蘭媒體報道,美波兩國的談判曾一度陷入僵局,後由於南奧塞梯地區局勢緊張,美國向波蘭方麵做出妥協,雙方的談判迅速取得進展。美國總統布什通過總統發言人佩裏諾發表談話,對達成最終協議表示歡迎,稱該結果“非常令人欣喜”。


●波蘭媒體強調的是.....,我們想強調的是.......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波蘭媒體已經將事情的真相說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由於南奧塞梯地區局勢緊張,美國向波蘭方麵做出妥協,雙方的談判才得以迅速取得進展。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這隻是問題的一部分:波蘭媒體強調的是“美國終因格魯吉亞局勢向波蘭妥協”,而我們想強調的是“波蘭因格魯吉亞局勢也向美國做出了妥協”。

顯然,對整個事件的真實描述應該是這樣的:因格魯吉亞局勢迅速惡化,俄羅斯果敢選擇了軍事出擊,並擺出一副“隻要需要、就能立刻肢解格魯吉亞”的姿態,而在軍事上幫不了格魯吉亞的美國與擔心成為下一個格魯吉亞的波蘭,在“彼此都需要妥協”的問題上才得以“迅速”達成一致,從而令談判突然取得進展。

●華盛頓在格魯吉亞問題上“並非”毫無所獲

從親美的烏克蘭尤先科總統“立刻簽發”限製俄羅斯海軍!在烏克蘭境內活動的命令,特別是、從“美波相互妥協”並立刻就建立反導基地問題迅速達成協議來看,俄羅斯的“第二種選擇”再次激發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恐懼,非常清楚,華盛頓在格魯吉亞問題上“並非”毫無所獲。
然而,這仍然隻是問題的一個部分。


●美國挑唆格魯吉亞“先行下手”的“真實意圖”在於激起一係列複雜的“化學反應”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強調:格魯吉亞局勢惡化是“普京路線”決心“全麵升華”的必然結果,美國挑唆格魯吉亞“先行下手”的“真實意圖”在於三點:

第一,是最主要的,既主動“拋出”格魯吉亞這塊“磚”試圖引出一塊“玉”:既以此為契機,有意識地注入一大堆的“化學試劑”、伺機在東起朝鮮半島、經南亞次大陸、西至巴爾幹半島的歐亞大陸上,激起一係列複雜的“化學反應”,直至“反應”出一個“極其混亂的東歐”,將歐洲人(不論是東歐!還是西歐)內心深處對前蘇聯的恐懼記憶“反應”出來,將剛剛啟動的“俄歐新關係談判進程”瓦解於無形,直至將俄羅斯一連串的“主動出擊”融解於這場“化學反應”之中,最終達成狙擊已初見成效之“普京路線”的戰略目的。

再次強調,普京路線的“初見成效”主要體現在兩個“啟動”上:在“北流”、“南流”能源項目合作的基礎上,與歐盟一道、啟動了“俄歐新關係”談判進程;在中-哈-土能源管道、中俄能源管道的基礎上,與北京一道、啟動了“中俄能源合作談判進程”。


●美國人精心設計的這場“化學反應”可謂是“一箭數雕”

第二,顯然,一個沒有了“俄歐新關係”做戰略掩護的“地中海計劃”、由於缺乏俄羅斯這個“戰略縱深”,其前景將是極其暗淡的;

而沒有包括有諸多中東、非洲伊斯蘭教國家的“地中海計劃”所擴展出來的“包容性”、不用說別的因素,單就宗教信仰這道難題,也足以令“科索沃獨立後續後展”險像環生、從而讓美國牢牢地把持住科索沃問題的主導權、繼而牢牢把持住歐亞大陸的主導權。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人精心設計的這場“化學反應”可謂是“一箭數雕”。


●美將盡可能地在格魯吉亞問題上“設置”變量,通過觀察俄處理“這些變量”時所使用的具體手段,去推測其戰略決心,及戰爭意誌


第三,是相對次要的,既盡可能地在格魯吉亞問題上“設置”變量,通過觀察俄羅斯在處理“這些變量”時所使用的具體手段,去推測其戰略決心,及戰爭意誌,全麵評估一旦“美俄”徹底撕破臉麵,既美國公開在軍事上支持格魯吉亞與俄羅斯打一場曠日持久的代理人戰爭、以觸發歐盟內部(東、西歐之間,或者新、老歐洲之間的矛盾,最後將烏克蘭也卷入戰爭,屆時俄羅斯將在伊拉克、阿富汗方向,以及烏克蘭方向“可能使用的”強硬手段、以及相應的戰略決心。



●美國向上述“化學反應”有意識注入的“兩份試劑”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從策略上講,在俄羅斯果斷兵出格魯吉亞、迅速執行“溫酒斬華雄”的計劃之後,親美的烏克蘭尤先科總統“立刻簽發”限製俄羅斯海軍在烏克蘭境內活動的命令,以及美國迅速與波蘭達成反導協議,實際上是美國決策者按計劃向上述“化學反應”注入的“第一、第二份試劑”;

值得強調的是,由於“以能源為先導、以軍事為支撐”的“普京路線”主動出擊的“公開目標”、是聚焦在“美國一手把持的能源定價權”上的,因此,這也就比較容易獲得“中歐”(甚至包括日本、印度)這些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理解”、甚至“策應”。


●隻要俄羅斯在“以軍事為支撐”的層麵上做得夠硬、那麽.....

因此,在我們看來,隻要俄羅斯在“以軍事為支撐”的層麵上做得夠硬,硬得讓仍然陷在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華盛頓根本就不敢、也沒有機會“公開翻臉”,那麽,俄羅斯就有可能將美國人精心策劃的這場“化學反應”化解於無形,不僅如此,還可以創造條件,“反手”借用美國人精心設計的這份“化學反應”、去主動測試、甚至順勢降解“北約的粘合度”。


●美國在軍事支持格魯吉亞反擊俄羅斯的層麵上,做得“非常克製”,值得“表揚”

對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盡管格魯吉亞聲稱擊落了80架俄羅斯軍機,但從阿富汗、伊拉克反美武裝並沒有使用“新式武器”取得重大戰績的情況來看(近日,阿富汗反美武裝最大的戰績隻是用火箭彈攻擊了阿富汗的國際機場),美國在軍事支持格魯吉亞反擊俄羅斯的層麵上,做得“非常克製”,從而沒有導致伊拉克、特別是阿富汗的戰爭升級,這一點值得“表揚”。顯然,如果格魯吉亞果真擊落了80架俄羅斯軍機,那就不知道阿富汗、伊拉克的美軍軍機會損失多少架了。

通過上麵的討論,我們也就不難明白,“普京路線”、或者說“俄羅斯格魯吉亞政策”的“要點”就是這麽幾個:


●對“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格魯吉亞薩卡什維利政府,在軍事上要盡可能地“狠”

第一:對“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格魯吉亞薩卡什維利政府,在軍事上要盡可能地狠,狠到讓格魯吉亞政府、特別是格魯吉亞社會各階層明白,如果繼續與俄做對,就有徹底被肢解的危險;狠到讓薩卡什維利政府明白,如果繼續“隻聽”美國的,就隻能落得個要麽下台、要麽就跑到美國去建立流亡政府的下場;狠到讓烏克蘭親西方勢力、特別是社會各個階層也徹底明白:格魯吉亞的今天必然是烏克蘭的明天,如果烏克蘭一定要加入北約的話。

●俄羅斯擺出一個隻要戰略需要、可隨時掐斷“巴傑管道”的姿態

顯然,要做好這一點,就是在軍事上要繼續保持對格魯吉亞、特別是格背後的勢力保持“軍事高壓”;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俄軍迅速攻占格魯吉亞的戰略重鎮哥裏(拿下此地,在地理上就已將格魯吉亞一分為二,掐住了格魯吉亞的交通運輸大動脈)、並軍事威脅第比利斯,從而擺出一個隻要戰略需要、俄羅斯可隨時掐斷“巴傑管道”(注,也就是阿富汗-土庫曼-裏海-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這條戰略通道)、從而徹底堵住阿富汗美軍(或者北約軍隊)借裏海通道輸送給養、切斷美國與中亞國家保持戰略聯係之“經濟紐帶”的姿態,恐怕都是出於這種考慮。


●對歐盟也要狠,至於如何狠?恐怕也要從格魯吉亞做文章

第二,對一方麵期待著俄羅斯“科索沃合作”,以提防美國在科索沃問題上使壞;一方麵又指望在格魯吉亞、烏克蘭的問題上與美國“有所合作”、以提防俄羅斯全麵控製烏克蘭;最後,還期望著借助“伊核問題”及“俄歐新關係”的戰略掩護、在“大中東計劃”的鼻子底下逐漸展開“地中海計劃”的歐盟而言,也要狠;
至於如何狠?恐怕也要從格魯吉亞做文章。
顯然,目睹俄羅斯對格魯吉亞在軍事上的“夠狠”,繼續推進格魯吉亞、烏克蘭加入北約,隻能將整個西歐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略緩衝--東歐帶進戰爭的邊緣。
俄羅斯必須以“夠狠”讓歐盟確信這一點。


●是對巴基斯坦方向進行策應。

另外,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北流”進展順利,“南流”行將啟動的時刻,隻有做好了“第一”,也就是在對格魯吉亞及其背後的勢力維持“軍事高壓”、隨時準備掐斷“巴傑管道”的前提下,“北流”及“南流”的重要性、特別是迫切性,才能更好地彰顯出來!
第三,是對巴基斯坦方向進行策應。同樣的道理,在俄羅斯隨時準備掐斷“巴傑管道”(“歐美”、北約進出阿富汗的戰略通道之一)的氣氛下,巴基斯坦通道的“穩定性”對美國及北約軍隊(歐盟)而言,將更加“吃重”。

顯然,這將有助於“促進”美國在維護巴基斯坦政局穩定的問題上,與中國“發現”利益共同點,也將有助於“促進”北約(主要是歐盟)在維護阿富汗政局穩定的問題上、與上合(主要是中俄)“發現”利益共同點;

最後中,特別值得強調的是,由於北約(歐美)內部對伊核問題有著“不同理解”,因此,從外部施加強大的壓力,將有助於催化“歐美”的“個性”,促使歐美在穩定巴基斯坦通道及穩定阿富汗局勢的“側重性”、及“方法論”上“產生”不同的理解。


●不要忘記了,“俄歐”間曾簽訂了一份“協議”

不要忘記了,就在幾個月之前,俄羅斯與“北約”可是簽訂了通過俄羅斯向駐阿富汗北約部隊輸送物品協議的,就如我們當時所指出的那樣,這份協議“將主要適用於”北約的“歐洲部隊”。

顯然,一個混亂的格魯吉亞、以及可能陷入混亂的東歐,一個隨時可能被掐斷的“巴傑管道”,將令“俄歐”間簽訂這份“協議”的“人道價值”倍增。


●如果歐盟在格魯吉亞問題上向美國提供了“不該提供的合作”,那麽......


當然了,俄羅斯手上還挰著個並未解決的科索沃問題,歐盟、特別是法國也指望俄羅斯支持剛剛啟動的“地中海計劃”,如果歐盟在格魯吉亞問題上向美國提供了“不該提供的合作”,那麽,“激化”科索沃問題、或者“反對”地中海計劃、就有可能被俄羅斯當作“化學試劑”、適時注入這場“化學反應”之中,最後,“俄歐新關係談判進程”也必將受到巨大的影響。

不難看出,如果局勢果真演化到這一步,如果僅從“俄歐美”角力的層麵看問題,那麽,不論是歐盟、還是俄羅斯,都將陷於戰略被動,美國決策者挑起格魯吉亞戰爭、設計這場旨在狙擊“普京路線”之“化學反應”的戰略意圖、也就初步實現了。


●歐盟迅速介入、調停,並快速擬出了一份“讓俄羅斯基本滿意”停火協議

不難想像,歐盟當然會看到這一點,這也正是歐盟輪值主席法國迅速介入、調停,並快速擬出了一份“讓俄羅斯基本滿意”、卻被格魯吉亞形容為“歐盟在向俄羅斯投降”之“停火協議”的源動力。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格魯吉亞的指責倒也可以理解,該協議的核心就是兩點:

第一,是要格魯吉亞承諾“不得武力解決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問題”;
第二,在明確要求格魯吉亞軍隊退至“常駐駐地”的同時,對俄羅斯軍隊的要求卻極具操作空間,隻是撤至“駐紮地”。
站在“美格”的立場看問題,歐盟調停出來的這份“停火協議”雖然令人氣憤,但麵對“準備全麵肢解”格魯吉亞的“俄羅斯軍事優勢”,並開始向第比利斯進兵的危險局勢,有調停總比沒有調停要好、早一天停火比晚一天要好。


●俄羅斯也在極力避免局勢走到那一步

同樣,俄羅斯也在極力避免局勢走到那一步,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也是俄羅斯願意、並接受歐盟出麵調停的原因之一。


●將格魯吉亞“導向”另一種解決方案


對此,首席評論員也指出,俄羅斯願意、並接受歐盟出麵調停的另一個原因,恐怕是想借此將格魯吉亞“導向”另一種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12日,在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舉行會談後,法國總統薩科齊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歐洲準備參與南奧塞梯的維和行動,法國有意鞏固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

明眼人是一看就知,如果果真如此,那麽、由美國一手挑起的格魯吉亞戰爭,就將出現重大變化:


●目前對格魯吉亞起“決定性作用”的人就坐在白宮


第一,歐盟參與南奧塞梯的維和行動,不論是模式、還是形式、都將令南奧塞梯問題“科索沃化”成為事實。

要知道,參與科索沃角力的主要是“美俄歐”,而目前在格魯吉亞問題角力的主要是“美俄”,從美國可以下令格魯吉亞發動一場“毫無勝算”戰爭的情況來看,直至目前為止,對格魯吉亞起“決定性作用”的人就坐在白宮。


●將南奧塞梯問題做成第二個“美俄歐”三方角力的平台,很可能演化出兩個結果

因此,站在俄羅斯的角度看問題,通過動用軍事力量、當著美國的麵將格魯吉亞迅速拿下,並在行動中迫使美國不敢軍事介入,從而讓“方方麵麵(特別是格魯吉亞、烏克蘭、波蘭等親美勢力”看清楚美國人的“軍事保護”不過是張廢紙的基礎上,再對歐盟適當讓步,並將歐盟的力量放入格魯吉亞、將南奧塞梯問題做成第二個“美俄歐”三方角力的平台,就很可能演化出兩個結果:


●格政府在種種“生存壓力”下,遲早會在“殘酷的現實”中學會“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技巧


首先,隨著局勢的發展,它將極大地削弱美國對格魯吉亞的影響力。不難想像,麵對一個在關鍵時刻根本不足以保障格魯吉亞安全,但可以提供美援的美國;麵對一個手握南奧塞梯、阿布哈茲,可以隨時肢解格魯吉亞、並與之有重大經濟聯係的俄羅斯,麵對一個雖然“重要性”不如“俄美”、但在格魯吉亞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卻可以“與俄羅斯說得上話”、且有心在格魯吉亞擴大影響力的歐盟,即便格魯吉亞親美勢力一定會利用民族矛盾、強化格魯吉亞社會對俄羅斯的仇恨,但在國家安全、特別是經濟利益麵前,“日後的”格魯吉亞政府在種種“生存壓力”下,遲早會在“殘酷的現實”中學會“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技巧、並全麵調整對美一邊倒的外交政策。


●南奧塞梯問題有可能與科索沃問題“形成戰略聯動”、並“相互戰略背書”、且“相互戰略牽製”


顯然,麵對美國今天在格魯吉亞所擁有的決定性影響力(足以下令格魯吉亞政府發動戰爭),對急於“全麵升華”普京路線的俄羅斯而言,任何旨在“從根本上、迅速削弱美國在自己腹地的這種影響力”、以確保“普京路線”不受大的影響之方案,都是值得努力的。

其次,一旦成功削弱美國對格魯吉亞的影響力,那麽,南奧塞梯問題、甚至是阿布哈茲問題,就有可能與科索沃問題“形成戰略聯動(對中俄歐而言)”、並“相互戰略背書(對歐俄而言)”、且“相互戰略牽製(對歐美而言)”。

●很可能是“一藍子解決方案”的開始


第二,由於科索沃問題並沒有解決,地中海計劃卻已提前啟動,因此,歐盟參與南奧塞梯的維和行動的另一個後果,很可能是歐盟更加看重“俄歐新關係”,並成為一個“開始”:一個“俄歐”雙方在“俄歐新關係”的框架下探討“有關科索沃問題、格魯吉亞問題、烏克蘭問題、甚至波蘭、捷克等親美東歐國家問題”一藍子解決方案的開始。

●讓南奧塞梯、甚至是阿布哈茲“獨而不立”、將是“俄歐”雙方著眼於“慢慢打造”“俄歐新關係”的另一個著力點

為了做到這一點,東方評論員認為,在展現了“隻要需要,俄羅斯就隨時肢解格魯吉亞”的強大能力與堅定決心之後,讓南奧塞梯、甚至是阿布哈茲“獨而不立”、並接受歐盟的調停、維和,也就成了繼科索沃問題之外,“俄歐”雙方著眼於“慢慢打造”“俄歐新關係”的另一個著力點。


●就目前而言,讓這兩個地區“獨而不立”、將更加有利於削弱美國在格魯吉亞的影響力

另外,在我們看來,盡管俄羅斯強調格魯吉亞“應該忘記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但是,從全局上看,就目前而言,讓這兩個地區“獨而不立”、將更加有利於削弱美國在格魯吉亞的影響力。

顯然,盡管俄羅斯絕對有能力立刻讓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宣布獨立,但是,這樣做反而會讓“一味親美”的薩卡什維利政府地位更加穩固,如果我們換個思路,並站在“盡力削弱美國對格魯吉亞控製力”的角度去看問題,那麽,在繼續保持軍事高壓的前提下,通過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以目前的地位、繼續留在格魯吉亞的版圖之內作為“操作空間”、讓參與維和的歐盟角色慢慢吃重,將極大地促進格魯吉亞各階層在“調整對美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上早日形成共識。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令那種“相互戰略聯動(對中俄歐而言)”、並“相互戰略背書(對歐俄而言)”、且“相互戰略牽製(對歐美而言)”的局麵早日實現,還可“從根本上去除”美國利用格魯吉亞、甚至烏克蘭與俄羅斯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的土壤,更加重要的是,意在全麵牽引“俄歐新關係”、進一步提升中俄戰略合作的“普京路線”就不會被華盛頓玩的這一手所打斷。


●中國可以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影響、並向俄、歐提供更加積極的“戰略策應”


顯然,一旦“形成科索沃與南奧塞梯、甚至阿布哈茲之間的聯動”,早就準備在科索沃問題上、在“歐元與美元”問題上“有所選擇”的中國、也就可以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影響、並為主動衝擊“石油美元體製”的俄羅斯、準備逐步蠶食“美元地盤”的歐盟、提供更加積極的“戰略策應”、在用足夠的戰爭決心確保中亞、南亞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迫使美國在東亞方向不得不進行戰略妥協、以集中精力應付已經啟動的“地中海計劃”、以及所謂的“俄歐新關係”。


●在“中亞”及“南亞”,為維護其“相對穩定”,中國要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堅決使用武力”


請大家注意,我們強調“用足夠的戰爭決心確保中亞、南亞保持相對穩定”,顯然,這裏所說的“中亞”與“南亞”是有特定目標的,那就是阿富汗與巴基斯坦。

我們再次強調:
第一,在“中亞”及“南亞”,為維護其“相對穩定”,中國要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堅決使用武力”。

第二,與台灣問題有本質不同的是,“中亞”及“南亞”,在緊要關頭,如果“有人”敢觸及中國核心安全利益的紅線(比如讓巴基斯坦陷於內戰、或者讓印度與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問題陷入戰爭),那麽,北京不僅要在“第一時間下定動武的決心、還要在第一時間做出武力反應”。


●隻有這樣展示意誌,才有可能將“歐美”從“中俄”的身邊的“戰略熱點”、頂回到“歐美”自身的戰略熱點上


我們注意到,在“調查多日”之後,隨著格魯吉亞局勢的演化,中國有兩個新動作:一是外交部突然宣布“東突”組織可能參與新疆恐怖襲擊案;二是與阿富汗政府簽訂了“中阿友好合作條約”,並將於8月14日生效。

顯然,這兩個“不相關”的消息令我們更加認為,在中亞、南亞方向,一旦中國決定用武力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其優先出擊方向很可能是阿富汗,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堅決打擊阿富汗境內的三股勢力”、誰讓美國或者北約軍隊遲遲解決不了問題呢?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隻有這樣展示意誌,才有可能將“歐美”從“中俄”的身邊的“戰略熱點”、頂回到“歐美”自身的戰略熱點上、比如科索沃問題,從而“弱化”歐美在北約框架內的合作,“激化”歐美在北約框架外的爭鬥,讓負載在伊核問題上“最最核心的問題”--世界金融霸權的角力,以地中海一帶為中心舞台、進行展開,為伊核問題“最終解決方案”準備“充足的素材”。


●俄羅斯反過去測試“歐美忠誠度”、“北約粘合度”也就成了一個當然的選擇

顯然,要切實地做到這一步,避免掉進華盛頓精心設計的圈套,在美國將“格魯吉亞戰爭”作為“一劑試劑”注入這場“化學反應”、並試圖測試“俄歐新關係談判進程”、“中俄能源談判進程”的“慣性到底有多大”的新情況下,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普京路線”順勢“讓格魯吉亞處於混亂之中”、讓一個“混亂的格魯吉亞”帶動一個“混亂的歐美關係”,並“適時”結合科索沃問題、反過去測試“歐美忠誠度”、“北約粘合度”也就成了一個當然的選擇。


●真正能衡量“美國狙擊”效果的,是.......


因此,在我們看來,在俄羅斯果斷出兵格魯吉亞之後,由於俄羅斯在“該區域”的軍事力量呈壓倒性優勢,又占據著地理上的便利,因此,真正能衡量“美國狙擊”效果的,並不是格魯吉亞的“軍事態勢”、而是“大國(特別是中歐)”圍繞格魯吉亞局勢所展現的“政治態度”。

就如首席評論員指出的那樣:一旦俄羅斯決心出兵,那麽,對華盛頓決策者而言,俄羅斯在軍事上取得勝利不會有任何意外;“值得期待的意外”將完全聚焦在大國、特別是歐盟的“政治態度”上。

下麵,我們就根據兩則相關消息,仔細觀察“大國”的政治態度、並初步評估“美國狙擊”的效果。




俄德兩國領導人共議締結《新歐洲安全條約》倡議

【莫斯科15日消息】 德國總理默克爾應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的邀請對俄羅斯進行工作訪問。15日兩人在索契共同探討締結《新歐洲安全條約》和舉行全歐洲峰會的倡議。
據俄新網援引克裏姆林宮消息人士稱,預計俄德兩國首腦將討論籌備定於10月2日在聖彼得堡舉行第10屆國際高層磋商的問題。
這名消息人士說,“此外,梅德韋傑夫和默克爾還對俄羅斯總統6月5日在柏林提出的締結《新歐洲安全條約》和為此舉行全歐洲峰會的倡議交換了意見”。
該人士還表示,“俄羅斯和德國領導層特別關注的是雙邊經濟聯係”,同時,重在努力恢複《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效力的裁軍問題、在歐盟和北約框架下開展協作、伊朗核問題、中東調解等議題也都是應該提到國際議事日程上的問題。


梁光烈會見德國國防部長


【北京15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15日在北京會見了來華觀摩奧運會的德國國防部長弗朗茨·約瑟夫·容。
梁光烈表示,近年來,中德兩國高層往來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加強,各領域合作成果顯著,在國際事務中也進行了良好的磋商與合作。中德兩軍關係處於良好的發展時期,兩軍高層互訪頻繁,各專業領域合作廣泛。中國人民解放軍願和德方共同努力,不斷擴展雙方合作領域,使中德兩軍關係向多領域、多層次的方向發展,為各自軍隊 建設及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容表示德方願與中方共同努力進一步深化兩國和兩軍關係,並重申德國聯邦政府一貫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他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讚賞中方為北京奧運會所做的出色的準備和組織工作。


【時事點評】顯然,上麵兩則新聞揭示了兩個重大動向:“俄德”共同探討《新歐洲安全條約》以及“中德”開始討論“中德兩軍關係向多領域、多層次的方向發展”。

●這兩者之間“絕非巧合”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德國總理應俄羅斯總統之邀對俄進行工作訪問,“俄德”首腦15日在俄羅斯索契“共同探討”締結《新歐洲安全條約》和舉行全歐洲峰會倡議相關事宜;與德國國防部長赴北京觀摩奧運會,“中德”國防部長選擇“同一天”在北京“共同討論”如何“擴展雙方合作領域,使中德兩軍關係向多領域、多層次的方向發展”、如何“為各自軍隊 建設及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這兩者之間“絕非巧合”。
不難想像,從法國代表歐盟迅速介入調停,德國代表歐盟強調《新歐洲安全條約》的重要性不看,歐盟對美國的真實意圖也一清二楚,這也正是歐盟輪值主席法國迅速介入、調停,並快速擬出了一份“讓俄羅斯基本滿意”、卻被格魯吉亞形容為“歐盟在向俄羅斯投降”之“停火協議”的源動力。
事實上,在我們的眼裏,“絕非巧合”的還有一條新聞。請大家繼續閱讀。



美國利比亞達成受襲賠償協議 推動兩國全麵複交


【綜合消息】據中新社報道,美國與利比亞14日簽署協議為兩國的爆炸襲擊受害者提供賠償,使兩國更進一步接近恢複邦交。
這項協議是美國和利比亞官員在的黎波裏簽署的。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根據協議,利比亞將向1988年洛克比和1986年柏林一家迪斯科舞廳的爆炸襲擊的死難者家屬提供賠償。美國則對1986年轟炸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和班加西的受害者提供賠償。
負責中東外交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韋爾奇與利比亞外交部美洲事務負責人費圖裏,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協議上簽字。韋爾奇表示,這是為兩國關係開啟新一頁的協議;費圖裏說,這是經過漫長而且筋疲力竭的談判後的成果。
韋爾奇說,有關賠償數額是美國家屬共獲得15億美元,利比亞家屬獲得3億美元。款項來自一個最近設立的國際人道基金。
韋爾奇說,如果他們能夠以安撫痛苦的過去的態度對待未來,他們將可以全麵恢複正常關係。他還說,美國與馬格布裏(非洲西北部)的每一國家、特別是利比亞建立良好關係,對美國非常重要。
利比亞官方媒體報道,美國總統布什向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發出希望兩國關係繼續改善的信息。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就在華盛頓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賴斯已經飛抵巴黎。

顯然,利比亞即是唯一一個抵製了“地中海聯盟”巴黎峰會的地中海國家,也是唯一一個仍然在公開對“地中海聯盟”大潑冷水的國家,同時,它還是一個可能參與俄羅斯“南流”項目的非洲能源出口大國,也是一個剛剛在奧運開幕當天電賀北京奧運、並慶賀中利建交三十周年的國家,

●美國人在“這個檔口”突然想起利比亞來,這絕不是什麽心血來潮

另外,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說過:由於“中俄美”這三個大國、通過各自不同的渠道、對利比亞都有著的重大的影響,而利比亞對“地中海聯盟”的最終態度,又取決於“中俄美”中“大多數”的意見,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人在“這個檔口”突然想起利比亞來,這絕不是什麽心血來潮。

請大家注意一個細節:根據利比亞官方媒體報道,是美國總統布什向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發出“希望兩國關係繼續改善的信息”的。


●形勢麵前,美國被迫對利比亞這個小國進行讓步


至於華盛頓決定結束“漫長而且筋疲力竭的談判”、與利比亞簽署一項旨在“為兩國的爆炸襲擊受害者提供賠償”的協議,以使兩國“更進一步接近”恢複邦交的水平,這與“美波”突然達成“反導協議”顯然有著“一點兒”的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在形勢麵前,美國被迫對利比亞這個小國進行讓步。

●在“中歐俄美”之間跳舞,那才是小國的獲利之道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非常清楚,布什在這個時候向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發出“希望兩國關係繼續改善的信息”,恐怕是因為看到了格魯吉亞局勢的不妙、至於美國想拿利比亞這個“點”、對“地中海計劃”做點文章的想法,我們倒是可以理解,至於能做多大的文章?恐怕取決於一點:利比亞領導人是否會像格魯吉亞政府那樣“對美一邊倒”?
從利比亞領導人在北京奧運開幕式的當天,電賀北京奧運,並“慶賀中利建交三十周年”的動作來看,利比亞領導人遠比格魯吉亞領導人聰明,明白“對美一邊倒”是條死路,在“中歐俄美”之間跳舞,那才是小國的獲利之道。

●隻要歐盟.....布什“突然想起利比亞”的這篇文章,是做不大的

隻是在前麵我們已經說過,利比亞對“地中海計劃”的最終態度取決於“中俄美”中的“大多數”的意見,再結合利比亞的那份聰明,我們已經不難設想:隻要歐盟在格魯吉亞問題、特別是烏克蘭問題,或者阿富汗問題、尤其是巴基斯坦問題上與美國人保持足夠的距離,那麽,布什“突然想起利比亞”的這篇文章,是做不大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這個問題上,通過觀察德國總理、國防部長15日分別在俄羅斯及中國進行的“高調活動”,我們不難看出歐盟的心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