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8.05.30
(2008-06-01 05:15:04)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8.05.30
美國稱伊朗政府與基地組織領導層展開秘密接觸
【綜合消息】綜合媒體29日報道,美國一名高級官員近日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伊朗政府與基地組織領導層正展開秘密接觸。這一舉動已經引起白宮高層、五角大樓及情報組織的高度重視。
根據美國情報機構消息稱,伊朗政府與基地組織展開的是高級別接觸,對象包括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兩個兒子在內的領導階層。2003年,拉登兒子就被軟禁在伊朗。此官員表示,伊朗並不會釋放拉登的兒子,但目前並不知道伊方開展此項秘密接觸的目的和動機。他說:“伊朗人知道,如果放了他們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另一名美國官員說:“伊朗方麵也許用他們作為接觸的籌碼。”
目前,基地組織各個頭目的命運是反恐戰爭中最能引起外界關注的問題。在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之後,基地組織中央領導層分裂為兩個部分。美國情報機構確信,其中一個組織由拉登和紮卡維所領導,向東逃竄至巴基斯坦部族地區尋找安全藏身處;而另一部分由一個名叫賽義夫-阿爾-阿德爾的埃及人所領導,往西來到伊朗。情報機構分析稱,這第二個組織包括基地組織的管理委員會,擁有數十名武裝分子,包括阿德爾、基地組織發言人蘇萊曼-阿布-蓋斯、拉登的一些親屬及兒子薩阿德和哈姆紮。
雖然,美國官方很少公開談論這些恐怖分子,但他們仍被列為“世界最危險的恐怖分子”。美國FBI將阿德爾列入“頭號通緝犯”名單,同時他還涉嫌策劃1998年美國駐肯尼亞和突尼斯使館遭襲事件。在美國國務院的“正義懸賞計劃”之中,阿德爾的人頭價值500萬美元。
【時事點評】大家知道,不久前,圍繞“敘以和平協定草案被以色列媒體提前曝光”以及“伊朗提出的有關核問題的新提案被美國智庫突然曝光”的新聞,我們曾經配發了一則“特別評論”,在該評論中,我們強調了這樣幾個觀點:
●很可能是美國“既定中東政策”的“最後一次外交努力”
第一,“美以”相繼曝光兩份文件的動作,“本質”上講,很可能是美國“新保守主義”為挽救其中東政策,特別是伊核政策、也就是其“既定中東政策”所做的“最後一次外交努力”。第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最後一次外交努力”的意圖,仍然在於徹底孤立伊朗;至於用以孤立伊朗的手段,則是盡最大可能去離間伊朗與敘利亞之間的關係。
為了更好地進行討論,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這兩份文件的主要內容:
首先,是以色列媒體披露的所謂《敘以和平協定草案》的核心部分:
1,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而以色列則要求敘利亞停止支持黎巴嫩真主黨,並協助以色列消減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
2,以色列要求敘利亞主動公開敘利亞的核進展,要求敘利亞停止與伊朗在核領域的交流,並支持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核活動進行嚴格監督;
其次,是美國智囊機構“科學和國際安全研究所(ISIS)”公開的、由伊朗提出的《有關核問題的新提案》核心部分:
1,《新提案》呼籲成立國際核能企業以負責包含伊朗在內的全球不同地區的鈾濃縮和核燃料製造活動;
2,《新提案》就“政治和安全”、“經濟”以及“核問題”等方麵逐一提出建議,並有意在各方麵展開“兼具廣泛性和全麵性的談判”。
3,《新提案》要求設立核裁軍進展狀況檢查委員會,並“敦促各國堅守不將核開發活動用於軍事目的的承諾”。
4,美國的“安全保證”理念似乎暗含在提案之中。
●是要求敘利亞在“伊核問題”上有所“貢獻”
非常清楚,根據《敘以和平協定草案》“已經披露”的部分,以色列“準備做出的讓步”主要是歸還戈蘭高地,索取的“回報”則主要有兩個:其一,是要求敘利亞與伊朗、及親伊朗的伊斯蘭武裝勢力保持距離。顯然,這既包括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也包括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顯然,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是以色列啃了多年也沒有啃下來的硬骨頭。
其二,是要求敘利亞在“伊核問題”上有所“貢獻”。不過值得警惕的是,東方評論員認為,這種意圖被非常好地掩藏在“敘核問題”的背景中了。
在我們看來,不論是“要求敘利亞主動公開敘利亞的核進展”、還是“要求敘利亞停止與伊朗在核領域的交流”,表麵上隻是針對敘利亞、隻是要求敘利亞交待自己的核問題,但是,它本質上針對的是伊朗:顯然,由於以色列在草案中認定“敘利亞與伊朗有核合作”,“美以”之前更是一口咬定朝鮮與“敘核”有瓜葛,因此,明眼人一看就知,“美以”顯然在“合玩”一個小把戲,其真實意圖“似乎”是用戈蘭高地這根巨大的胡蘿卜“引誘(請大家注意這個用詞,稍後我們還要提到)”敘利亞上當,從而在“敘利亞主動公開敘利亞的核進展”及“停止與伊朗在核領域的交流”的過程中,達到讓敘利亞“間接揭發”伊核進程、最終“出賣”伊朗的目的,從而逐漸將“伊敘戰略關係”瓦解於無形之中。
●“美以”顯然在“合玩”一個小把戲
上麵說了,“美以”顯然在“合玩”一個小把戲,其真實意圖“似乎”是用戈蘭高地這根巨大的胡蘿卜“引誘”敘利亞上當,誘使敘利亞“出賣”伊朗。我們之所以提醒大家注意“引誘”這個用詞,是想讓大家明白這麽兩點:
第一,所謂“引誘”,是用戈蘭高地這根巨大的胡蘿卜去“引誘”敘利亞上當,好讓敘利亞在“主動交待自己核問題”的過程中“間接揭發”伊核進程,最終達到“出賣”伊朗的效果,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它還是個“次要”方麵;
第二,至於問題的另一方麵,應該是“威逼”,用各種手段“威逼”敘利亞就範,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它才是“美以”這套小把戲的“主要內容”。
在進一步展開之前,我們再來閱讀一則消息。
佩雷斯邀請敘利亞總統訪問以色列
【綜合消息】據巴勒斯坦通訊社報道,以色列總統佩雷斯29日在會見丹麥首相拉斯姆森時說,“如果敘利亞真想實現和平,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應該到以色列來,我們歡迎他來耶路撒冷,或者邀請以色列總理到大馬士革去,當年如果不是埃及總統薩達特前往耶路撒冷訪問,埃及和以色列之間不會達成和平協議。”
在談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談問題時佩雷斯說,“雙方現在進行的談判有進展,但麵臨的困難和障礙還很多,不過雙方相信能在今年底前達成協議。”
據報道,一年多來,在土耳其積極斡旋下,以色列和敘利亞一直在進行非直接接觸,並取得了一定進展,土耳其消息靈通人士說,以敘雙方下一輪談判將於6月中旬開始,從目前進展情況看,以敘雙方很可能進行直接對話。土耳其方麵指出,雙方目前的分歧還很大,以色列堅持自己的立場:要達成和平協議,敘利亞必須遠離伊朗,結束與伊朗的同盟關係,同時也要斷絕與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的聯係,理由是這兩個組織一直在伊朗控製之下。而敘政府拒絕了以色列提出的條件。敘總統巴沙爾本月27日在接見到訪的英國議會代表團時還明確指出,“我們與伊朗有著良好的正常關係,如果讓我們放棄與伊朗這種正常關係是不能接受的。
以色列電台報道說,在土耳其政府積極努力下,以敘談判取得了進展。報道指出,以色列內政部長迪赫塔爾29日發表談話說,以敘負責人8天前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舉行了會談的預備性會議,這是第一次舉行這樣的會議。迪赫塔爾說,“如果敘政府將哈馬斯和真主黨驅逐出敘利亞領土,那麽以敘雙方的談判將進入具體的實質階段。以敘談判是具有戰略性的重要一步,雙方能達成協議,中東地區局勢會發生徹底改變。”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以色列總統佩雷斯的一段話:他說:“如果敘利亞真想實現和平,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應該到以色列來,我們歡迎他來耶路撒冷,或者邀請以色列總理到大馬士革去,當年如果不是埃及總統薩達特前往耶路撒冷訪問,埃及和以色列之間不會達成和平協議。”
●佩雷斯先生的這段話說得“太實在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佩雷斯先生的這段話說得“太實在了”:將“敘利亞誆進套子裏”的“戰術動作”與“戰略意圖”表露得“太實在了”,一點兒都不帶遮掩的。
●“埃以和平”的“經驗與教訓”都是值得借鑒的
既然佩雷斯總統拿“埃以和平”的事兒舉例、公然“建議”敘利亞從曆史中吸取某種“成功經驗”,那麽,就算是出於“辯證法”的本能,敘利亞也可以在那段曆史上吸取某種“失敗教訓”:客觀上講,在埃及與以色列建交之後,對方方麵麵而言,相關“經驗與教訓”都是值得借鑒的:
第一,對於埃及而言,所謂“經驗”,是埃及拿回了西奈半島,並獲得了大量的美援;但“教訓”也同樣深刻:因為這點兒“實利”,埃及為之付出的政治代價也是異常慘重,與以色列單獨媾和的埃及,不僅受到阿拉伯國家的孤立,還徹底失去了“泛阿拉伯運動”的旗手地位。
●通過“埃以和平”這把刀,阿拉伯國家被非常成功地切割成了“激進派”與“溫和派”兩大陣營
第二,對於外部勢力、特別是對美國而言,通過策劃“埃以和平”,徹底實現了將“內嵌”於廣大阿拉伯國家的某些分歧全麵激化、並加以利用之戰略目的:事實就是,通過“埃以和平”這把刀,一度聯手對西方國家大玩石油武器的阿拉伯國家,終於被非常成功地切割成了“激進派”與“溫和派”兩大陣營,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還從“溫和派”陣營中“仔細挑選出”諸如埃及、沙特阿拉伯之類的“盟友”,一邊“定型”其中東政策、一邊驅使它們為其“石油美元”服務。
對於以色列而言,當年與埃及講和,也絕不是為了和平而和平,至於出讓已占土地那更是迫不得已:除了順應華盛頓的戰略需要之外,其本意也是為了分裂阿拉伯國家、並從中獲取長遠利益。
●“美以”從“埃以和談”的“曆史”中尋找一條出路的動機強烈 !
真實的曆史就是:在後來曆次的“阿以和談”中,憑借優勢的軍事力量(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獲取了核武器,這也是埃及放棄“軍事鬥爭”、轉與以色列和談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加上一個業已分裂的阿拉伯世界,以色列的態度除了強硬還是強硬;與埃及實現了和平的以色列,在對待巴勒斯坦的問題上,更是想打就打,以色列軍隊的坦克在巴勒斯坦也是毫無顧慮地橫衝直撞。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形形色色的巴勒斯坦武裝,不論其“對以主張”是“溫和派”還是“激進派”,都無法從一個分裂的阿拉伯世界中得到全麵的支持、都無法通過一個分裂的阿拉伯世界自外部獲取“足夠的、適用的重武器”。
顯然,通過這段曆史,我們也就不難看出,在美國中東政策已經“走投無路”的無奈下,特別是,在伊核進程仍然在不斷取得進展、以色列在中東軍事優勢,特別是核優勢有可能毀於一旦的恐懼下,不論是美國、還是以色列,從“埃以和談”的“曆史”中尋找一條出路的動機都是強烈的。
●敘以何以對抗了幾十年?
然而,不論是以色列、還是敘利亞,“繼續拿住”或者“重新拿回”戈蘭高地,實在是太重要了,敘以之所以對抗了幾十年,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被以色列占領的敘利亞領土戈蘭高地。
顯然,戈蘭高地與西奈半島有太多的不同,埃及與敘利亞也有太多的不同(埃及屬於溫和派、敘利亞屬於激進派),因此,以色列政府最終能否象“西奈半島”那樣處理問題?敘利亞是否能像埃及那樣拿回自己的土地?在看到事實之前,恐怕誰都不敢相信!
原本屬敘利亞的戈蘭高地,位於以色列東北部,它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占領的。高地麵積約1200平方公裏,距離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不過一小時的車程。實際上,從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軍一直控製著戈蘭高地大部分地區。
根據聯合國的決議,以色列應該是一條南北狹長的地段,總麵積才一萬多平方公裏(約為10個戈蘭高地大小),由此可見以色列國土戰略縱深之“小”,由此也足見戈蘭高地戰略價值之“大”。
另外,就地理特點而言,這塊經火山作用形成的高原北高南低,最高處海拔1200米,最低處300米。戈蘭高地居高臨下,放在敘利亞手中,它就是敘利亞西南邊防的戰略要地,站在高地上,可以俯視著以色列的加利利湖和胡拉穀地;而拿在以色列手中,它則可以控製通往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重要通道,並直接威脅敘利亞首都。
因此,不論是對以色列還是敘利亞,戈蘭高地都是一個天然戰略屏障,事實就是:隻要自己在上麵架著幾挺機槍、外加幾門大炮,並不需要什麽高技術武器,就可以對對方造成很大的威脅。當然,目前是敘利亞被以色列嚴重威脅著。
●“今天的戈蘭高地”有別於“昨天的西奈半島”
戈蘭高地的重要性,促使處於阿拉伯國家包圍之中的以色列,在占領戈蘭高地之後,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盡量把自己的軍隊、包括移民、工商業移植到戈蘭高地,拚命地拉長自己的戰略縱深。
就這樣,經過近四十年的占領與開發,以色列給戈蘭高地留下深深的“猶太烙印”。期間,比較重大的事件有:
一,以色列以安全為由,強行將靠近停火線兩端的大部分居民趕走,迫使13萬世代居住在那裏的德魯茲人(阿拉伯人的一支)失去了家園;
二,以色列在高地上建立了幾十個猶太人定居點,居住人口達數萬之眾,戈蘭高地已經成為以色列重要的旅遊勝地以及農產地。同時,這裏還是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巴尼亞斯河與達恩河都發源於此,兩河年均流量為3.6億立方米,以色列占領戈蘭高地後使本國水源增加了30%。
因此,盡管“美以”都有足夠的動機在“那段曆史”中去尋找各自的出路,但是,通過上麵兩點,我們不難看出,戈蘭高地除了前麵所說的戰略上的重要性以外,它本身還牽涉到非常棘手的移民問題和經濟問題、特別是攸關以色列水資源的安全問題。顯然,“今天的戈蘭高地”也就更加有別於“昨天的西奈半島”了,也正因如此,戈蘭高地已成為“敘以”關係中一塊“永久的傷疤”,是敘以和談的最大障礙。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值得強調的是,盡管“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戈蘭高地的重要性,注定它的處理方式“敘以”雙方都不可能完全套用“西奈半島模式”;戈蘭高地的“歸屬問題”,注定“敘以和平”絕不會是“埃以和平”的簡單重複。
●“沒有埃及,以色列不會麵臨戰爭;沒有敘利亞,以色列不會實現和平。”
我們知道,以色列國創始人本.古裏安曾經有句名言:“沒有埃及,以色列不會麵臨戰爭;沒有敘利亞,以色列不會實現和平。”
的確,“埃以和平”之後,盡管仍然被阿拉伯國家層層包圍,但以色列再也沒有感受到真正的戰爭威脅。同樣,從美國主筆的、將敘利亞排除在外的“中東和平路線圖”日益艱難之命運來看,以巴和平、與敘以和平一樣,仍然毫無進展。顯然,古裏安的那句話,已經為事實所全麵驗證。
客觀上講,敘以都想得到和平,但自1991年馬德裏中東和平進程開始啟動,或許是出於對“那句話”的深刻認識,敘利亞、特別是以色列的確表現出對和平的“渴望”。但圍繞戈蘭高地,敘以談判一開始就在“撤軍”與”“和平”孰先孰後的問題上陷入僵局,顯然,對和平的共同渴望在“誰都不肯相信對方”的事實下顯得毫無意義。
以色列堅持在它撤軍之前,敘利亞必須做到這麽幾點:
其一,是給以色列以明確的外交承認;
其二,是實現兩國關係的全麵正常化和戈蘭高地的非軍事化,開展自由貿易和經濟合作;
其三,要求敘利亞放棄與阿拉伯國家、或者勢力聯合抵製以色列的立場;
相對而言,我們注意到,敘利亞當時的條件也不少,但大多都持“可以商量”的態度,隻是在一個問題上非常堅持,那就是“以色列應該首先從戈蘭高地全麵撤軍,然後才能夠談論和平問題”;
●以色列,衝著敘利亞開出的“和平要價”,散發出一股子強烈的“應急”氣味
如果我們對照以色列媒體日前披露的所謂《敘以和平協定草案》之核心部分,也就不難發現,自91年以來,十幾年過去後,以色列的“和平要價”仍然沒有大的變化,不同的是,由於時局的不同,特別是由於“中俄歐”在伊核問題上的不合作,“中歐俄”在全球範圍內,在各個層麵對美國施加強大的戰略壓力,美國的相對實力距離之前有太大的落差,以色列“要求敘利亞放棄與阿拉伯國家、或者勢力聯合抵製以色列的立場”,似乎也在現實的壓力下具體化了、更加“實用主義”了。 換句話說,為了找到一個解決伊核問題的好辦法,或者說,為了解決“美以”共同麵臨的迫切問題,為了在中東全麵孤立伊朗,針對伊朗的重要盟友--敘利亞,以色列“和平要價”的第三條,既“要求敘利亞放棄與阿拉伯國家、或者勢力聯合抵製以色列的立場”被明確量化為“要求敘利亞停止支持黎巴嫩真主黨,並協助以色列消減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以及“要求敘利亞主動公開敘利亞的核進展,要求敘利亞停止與伊朗在核領域的交流,並支持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核活動進行嚴格監督”。 顯然,衝著敘利亞晃動戈蘭高地這根胡蘿卜的以色列,衝著敘利亞開出的“和平要價”,散發出一股子強烈的“應急”氣味。 ●要想讓敘利亞“入套”,以色列必須在“撤軍時間表”、及“願意先行撤軍”的問題上做出明確的承諾然而,根據我們的長期觀察,由於敘以雙方的隔閡已久,雙方在“核心利益”的認識上分歧甚遠,因此,如果以色列想“應急”,恐怕更得拿出一份令敘利亞“放心”、且“相信”的“誠意”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由於敘利亞堅持“在以軍全部撤出戈蘭高地前其他問題一概免談”,因此“美以”要想讓敘利亞“入套”,如果僅僅是“引誘”的話,那麽,以色列必須在“撤軍時間表”、及“願意先行撤軍”的問題上做出明確的承諾。
●有關撤軍時間表,雙方激烈爭論的一個“版本”
說起撤軍時間表,有過不少的版本。值得強調的是,在美國淪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之前,在以色列軍隊“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的光環、於06年被黎巴嫩真主黨武裝打破之前,雙方激烈爭論的一個“版本”是:敘利亞要求以方最多不超過16個月內完成撤軍,以色列則要求在4至6年內分階段從戈蘭高地撤出。●一個合理的、雙方都能接受的撤軍時間表應該是“不會短於16個月,也不會長於4至6年”
顯然,根據外交談判“討價還價”的“一般性原理”,敘利亞之所以會提出“16個月”的期限,是因為在“16個月”的基礎上“還有”放寬的餘地;以色列之所以要求在“4至6年內分階段”撤軍,是立足於在“4至6年”的基礎上“還有”縮減的空間,因此,對“敘以雙方”而言,一個合理的、雙方都能接受的撤軍時間表應該是“不會短於16個月,也不會長於4至6年”。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別說4至6年,即便16個月,對布什政府而言,似乎都已經來不及了。因此,對“美以”而言,如果要達成“引誘”的目的、其第一個難題反倒是如何拿出一個“合理”的撤軍時間表,這個“合理”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它不能太長,起碼不能超過以色列提出的4至6年,否則,敘利亞會理所當然地象之前那樣、認定以色列沒有誠意、根本就不與以色列談任何問題;
第二,它也不能太短,起碼不能短過敘利亞提出的16個月,否則,敘利亞也會“本能地”產生懷疑,通過懷疑其“合理性”,進一步質疑以色列何以承諾在一個“不合理的時間內”全部撤軍?進一步質疑以色列是否在形勢逼迫下“別有用心”,眼下重提“埃以和談”的曆史隻是想“虛晃一槍”、日後再“另做打算”?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以色列眼下隻想“虛晃一槍”、日後再“另做打算”的企圖心極其明顯。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
在談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談問題時佩雷斯說,“雙方現在進行的談判有進展,但麵臨的困難和障礙還很多,不過雙方相信能在今年底前達成協議。”
據報道,一年多來,在土耳其積極斡旋下,以色列和敘利亞一直在進行非直接接觸,並取得了一定進展,土耳其消息靈通人士說,以敘雙方下一輪談判將於6月中旬開始,從目前進展情況看,以敘雙方很可能進行直接對話。土耳其方麵指出,雙方目前的分歧還很大,以色列堅持自己的立場:要達成和平協議,敘利亞必須遠離伊朗,結束與伊朗的同盟關係,同時也要斷絕與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的聯係,理由是這兩個組織一直在伊朗控製之下。而敘政府拒絕了以色列提出的條件。敘總統巴沙爾本月27日在接見到訪的英國議會代表團時還明確指出,“我們與伊朗有著良好的正常關係,如果讓我們放棄與伊朗這種正常關係是不能接受的。
以色列電台報道說,在土耳其政府積極努力下,以敘談判取得了進展。報道指出,以色列內政部長迪赫塔爾29日發表談話說,以敘負責人8天前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舉行了會談的預備性會議,這是第一次舉行這樣的會議。迪赫塔爾說,“如果敘政府將哈馬斯和真主黨驅逐出敘利亞領土,那麽以敘雙方的談判將進入具體的實質階段。以敘談判是具有戰略性的重要一步,雙方能達成協議,中東地區局勢會發生徹底改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讀出三個要點: ~
第一,佩雷斯說,“雙方現在進行的談判有進展,但麵臨的困難和障礙還很多,不過雙方相信能在今年底前達成協議。”
非常清楚,如果敘利亞“先行撤軍、再談問題”的態度沒有任何改變的話,那麽,所謂“.....今年年底達成協議”的“時間表”似乎可以理解為:為了盡快與敘利亞達成和平協議,以色列“有可能承諾”今年年底之前全麵撤軍,這樣一來,這份撤軍時間表較敘利亞提出的“16個月”之“合理期限”顯著縮短了。
●在以色列“表現得過於積極”的背後,是布什政府的“時不我待”!
基於前麵討論過的“原理”,由於以色列“表現得過於積極”,敘利亞自然會產生質疑!至於促使以色列如此積極的原因,任何人都知道,布什政府一手搗鼓的“中東和談”也好、布什政府的政治生命也罷,“今年年底”都將有一個“了斷”!
顯然,在以色列“表現得過於積極”的背後,是布什政府的“時不我待”!
●隻要敘利亞領導人不是傻瓜,怎麽可能去相信以色列的誠意?
第二,土耳其方麵指出,雙方目前的分歧還很大,以色列堅持自己的立場:要達成和平協議,敘利亞必須遠離伊朗,結束與伊朗的同盟關係,同時也要斷絕與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的聯係,理由是這兩個組織一直在伊朗控製之下。
非常清楚,以色列的要價依然是那麽地“實在”,一點兒都不帶遮掩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麵對一個如此“功利”的以色列,隻要敘利亞領導人不是傻瓜,怎麽可能去相信以色列的誠意?
因此,在下麵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第三個要點”也就理所當然了。
第三,敘政府拒絕了以色列提出的條件。敘總統巴沙爾本月27日在接見到訪的英國議會代表團時還明確指出,“我們與伊朗有著良好的正常關係,如果讓我們放棄與伊朗這種正常關係是不能接受的。
●一個還必將被“大國”孤立的敘利亞、注定是“拿不穩”戈蘭高地的
顯然,敘總統巴沙爾已經明確拒絕了以色列的“首要和談條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也就是說,敘利亞領導人還是明白這麽個理兒的,那就是:盡管拿回戈蘭高地是敘利亞政府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中歐俄”已經深深介入了伊核問題,也深深介入了中東和平進程,阿拉伯國家在“中歐俄”的介入下,出於各自的國家利益,也重新開始了“排列組合”。
因此,如果敘利亞政府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以切斷與伊朗關係為代價、幻想著戈蘭高地可以通過“西奈半島模式”重新拿回,那麽,敘利亞除了會重蹈“埃及被阿拉伯國家孤立”的老路之外,一個還必將被“其它大國”孤立的敘利亞、注定是“拿不穩”戈蘭高地的。 h}bfZL
顯然,到此為止,對“美以”而言,單純的“引誘”手段,已經破產。
然而,就如我們前麵所說的,其一,這是“美以”“合玩”一個小把戲;其二,用戈蘭高地這根巨大的胡蘿卜去“引誘”敘利亞上當,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麵,它還是個“次要”方麵;其三,至於問題的另一方麵,應該是“威逼”,用各種手段“威逼”敘利亞就範,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它才是“美以”這套小把戲的“主要內容”。
因此,在目睹引誘”手段已經破產的同時,問題的另一方麵、既“美以”用各種手段“威逼”敘利亞就範的“動作”,也就一一地浮出了水麵。緊盯中東的“大國們”,相互間的反應也一一地激發出來。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繼美國民間機構聲稱“中國中程核導彈在青海集結”、及“美情報部門確定拉登藏身世界第二高峰”的消息之後,今天也“如期”傳來了有關朝鮮的“軍事新聞”。
韓國情報局:朝鮮開發出GPS製導導彈幹擾係統
【首爾消息】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情報當局掌握的信息指出,朝鮮已獨立開發出可以幹擾利用全球定位係統(GPS)攻擊目標的尖端導彈和精密誘導導彈的全球定位係統幹擾裝置。 )
據韓國政府相關人員透露,朝鮮模仿俄羅斯的相關設備研發了廉價的幹擾裝置。
韓軍事部門表示,一旦朝鮮在發生特殊情況時使用該裝置,美韓兩國軍隊的GPS誘導導彈攻擊的精確度將受到影響,有關方麵正在商討對策。
韓媒體:朝鮮在西海再度發射導彈韓國密切關注
【首爾消息】據韓國《東亞日報》報道,當地時間30日中午12點半,朝鮮在平安南島南浦市附近的西海焦島前海上發射了一枚導彈。
另據報道,朝鮮3月28日在同一地區動員海軍艦艇,發射過兩枚導彈。焦島設有朝鮮軍隊的試驗發射基地,朝鮮軍隊在這裏進行各種導彈的發射試驗。
韓國政府的消息靈通人士表示“因為擔心情報接受過程被暴露,不能透露朝鮮發射的導彈種類和投放地點。”,“正在分析朝鮮的導彈發射是通常訓練還是對韓國施壓,也正在密切關注朝鮮軍隊的動向。”
韓國軍隊消息靈通人士稱,當天朝鮮發射的導彈是3月份發射的射距40公裏的前蘇聯導彈,或是相似種類的短距離導彈。
朝鮮中央通訊報道稱,朝韓軍事事務會談朝鮮方的團長樸林秀上校,當天通過電話通知文表示:“李明博政府動員軍隊和右翼反共團體,致力於惡劣誹謗我國的體製和製度等反共和國行為。”
《勞動新聞》當天也刊登了以《治罪韓國當局的反民族性的實用主義》為題目的評論,逐個批評了李明博政府的對朝政策,主張“用實用主義是永遠也不能解凍朝韓關係的。”
【時事點評】對這幾則“軍事新聞”,我們首先想強調這麽幾點:
●“在技術上”都與俄羅斯有關,在時間上,都與李明博訪華的時間重疊
第一,“朝鮮獨立研製出GPS製導導彈幹擾係統”的消息也好,“朝鮮再次試射短程導彈”的消息也罷,都是由韓國媒體捅出去的;
第二,消息見報的時間都是在韓國總統訪華期間;
第三,“GPS製導導彈幹擾係統”也好,“朝鮮再次試射的短程導彈”也罷,“在技術上”都與俄羅斯有關,什麽“朝鮮模仿俄羅斯的相關設備研發了廉價的幹擾裝置”,什麽“當天朝鮮發射的導彈是3月份發射的射距40公裏的前蘇聯導彈,或是相似種類的短距離導彈”等等;在時間上,都與李明博訪華的時間重疊 ?
●在一連串的“教育”中,這位CEO終於“頓悟”了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結合那位誓將韓國如同商業管理的CEO,幾個月前還“待價而沽”,但在訪華期間卻“表現得”中規中矩的事實,結合這位韓國總統到達北京的第二天,朝鮮巡邏艇就闖入韓國海域、從而發出“朝鮮半島有可能再次發生戰爭”的警告,而韓國卻“意外拿到了(韓國媒體語)”“中韓戰略夥伴關係”,並獲得“用軍機向中國運送救災物資”之“邀請”的事實,特別是,在李明博“主動前往”中國四川災區慰問的“同一時間”,朝鮮又突然試射導彈、而韓國媒體也非常配合,韓國軍方更是“在第一時間內”及時“做證”、並給出了“必要信息”之事實,我們有理由相信,“朝鮮半島”的前途維係在“中俄”這兩個大國、這兩個近鄰,而不是美國這個“勢弱”太平洋警察的“大道理”,在一連串的“教育”中,這位CEO終於“頓悟”了,盡管“被迫”的因素居多。
因此,上麵所列舉了“三點”所暗含的信息量頗大,在具體解讀“這三點”之前,我們再來閱讀幾則消息。
巴基斯坦軍方稱不清楚“基地”領導人拉登的行蹤
【伊斯蘭堡消息】據巴勒斯坦媒體報道,針對此前曾有媒體稱,美國中央情報局已確定了拉登的位置,認為他藏身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區,巴基斯坦軍方29日稱,巴軍方不清楚“基地”組織領導人拉登的行蹤。
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阿巴斯29日說,他注意到最近有關拉登的報道,但巴基斯坦軍方對拉登的行蹤“沒有任何消息”。
阿巴斯是在伊斯蘭堡出席紀念聯合國維和行動60周年座談會時作上述表示的。
黎巴嫩真主黨表示願意就真主黨武裝問題進行對話
【貝魯特消息】黎巴嫩真主黨副總書記納伊姆•卡西姆29日說,真主黨同意就真主黨武裝與有關方麵展開對話,但不會放棄“武裝和抵抗”。
卡西姆說,真主黨同意建立使國家軍隊有能力保衛黎巴嫩的防禦戰略,解決真主黨武裝問題將成為這一戰略的一部分。但他同時表示,以色列幾乎每天都在侵犯黎巴嫩領空,“抵抗力量”(真主黨)目前不能放棄武裝,將繼續“保衛黎巴嫩免受以色列侵略”。
卡西姆還說,真主黨不會在國內衝突中使用武器,但“我們有權在受到攻擊時進行自衛。”
在阿拉伯國家的調解下,黎多數派與反對派本月21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達成妥協,使黎議會25日順利選出總統,黎巴嫩政治危機因此得到極大緩解。隨後,雙方還就未來內閣席位和選舉法等問題達成了一致。
【時事點評】顯然,華盛頓在這個時間點上指責“伊朗政府與基地組織領導層正展開秘密接觸”並不令人意外。
●對伊朗、特別是敘利亞“無以複加”的“強烈警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美國民間機構散發“中國中程核導彈在青海集結”、及“美情報部門確定拉登藏身世界第二高峰”、特別是結合中國國民黨主席在大陸訪問、兩岸主要政黨之間”大放善意”的同時,華盛頓通過太平洋美軍司令基廷之口,放出“台海局勢令他鬆了一口氣”的背後,是對伊朗、特別是敘利亞“無以複加”的“強烈警告”,至於何以“點明”“伊朗政府與基地組織領導層正展開秘密接觸”,我們認為,這不過是在“突出警告的目標重點”。
●華盛頓集中弄出一大堆的玩意兒,刻意強調“東亞形勢趨穩”與“南亞形勢趨緊”是“相輔相成”
什麽是“台海局勢令他鬆了一口氣”?顯然,這是“東亞的形勢”令這位美軍太平洋司令鬆了一口氣!
是什麽原因促使“中國中程核導彈在青海集結”?又是什麽原因促使“美情報部門確定拉登藏身世界第二高峰”?顯然,華盛頓集中弄出一大堆的玩意兒,這是在刻意強調“東亞形勢趨穩”與“南亞形勢趨緊”是“相輔相成”的。
●突然出現的“中國中程核導彈在青海集結”,並沒有中止“印度軍方用軍機向中國四川災區運送救災物資”
不過,由於“中國中程核導彈在青海集結”的目標之一,理所當然地指向印度,因此,在印度國內“種姓問題”正鬧得越來越大的背景下,如何麵對“這一內、外壓力”,也就成了方方麵麵非常關注的問題。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個時候,之前因印度一個勁猛射以中國為目標之各種型號導彈,可著勁兒報道“相關軍事消息”的印度媒體,也開始大量報道印度軍方用軍機向中國四川災區運送救災物資的消息。
顯然,突然出現的“中國中程核導彈在青海集結”,不僅沒有中止“印度軍方用軍機向中國四川災區運送救災物資”、反被“刺激得”印度政府“覺得有必要”加大宣傳力度。
●“是否用軍機運送救災物資”,已經成了某種“特定的信息”
從中國“第一時間”就充許俄羅斯軍方“第一個”向中國災區運送救災物資,到美軍太平洋司令一再強調“美國軍機也向中國四川災區運送了救災物資”,到“日本軍機想來終究沒有來成”,再到韓國總統將“韓國軍機向中國四川災區運送救災物資”是“曆史性突破”,以及印度開始宣傳“印度軍方用軍機向中國四川災區運送救災物資”,我們不難看出“是否用軍機運送救災物資”,已經成了某種“特定的信息”,絕非單純“救災”這樣簡單。
●印度開始宣傳此事說明,印度並沒有因“如某些人所願”的將焦點與壓力轉移到印巴關係上
非常清楚,印度開始宣傳此事說明,印度並沒有因突然而起的“爆炸”、“種姓”問題,而“如某些人所願”的將焦點與壓力轉移到印巴關係上,轉移到克什米爾問題上、讓克什米爾問題再次成為熱點,在巴基斯坦通道方向向中國施加戰略壓力,從而挑戰整個上合、特別是“中俄”的“伊核利益”。
顯然,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軍隊在救災中的“巨大力量”,中俄剛剛簽定的“聯合聲明”,以及俄羅斯總統訪哈發出的、“有意讓上合更加開放”、並有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中俄印戰略合作”的一連串信號,包括“南北撕裂”的現實危險,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是印度不敢、或者不願意“借機”將內部壓力轉移到外部、轉移到巴基斯坦通道的重要原因、從而冒自己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巨大風險。要知道,在巴基斯坦國家安全的問題上,通過朝鮮悍然核爆這個曆史性事件,“中國的國家信用”已經不容懷疑。
●我們之前曾經強調的一個觀點:有人企圖將“布托之死”引入克什米爾、激化克什米爾爭端,消耗中國的戰略資源
值得強調的是,印度恐怕也明白,眼下這些“突然而至”的“內部壓力”,不排除是“某些人”刻意所為的可能性。其原因就如我們之前所強調的,對那些企圖將“布托之死”引入克什米爾爭端的“勢力”而言、如果能激化克什米爾問題,從而將“中印”推進軍事對抗、利用克什米爾問題將中國的戰略資源消耗在“伊核問題”之外的動機是強烈的,在印度境內施展這種手段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之大。特別是在美國正在向組閣的巴基斯坦人民黨施加壓力,迫使其向聯合國正式提出“由聯合國調查布托之死”的“最新發展”下,這種可能性更是非常之大。
●對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的“嚴重警告”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中央情報局聲稱確定了拉登的位置,並認為他藏身在巴基斯坦北部山區”,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對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的“嚴重警告”,警告他“布托之死”的調查結果可能對他不利。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這個時間點上,巴基斯坦軍方稱不清楚“基地”領導人拉登的行蹤,也再次證明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仍然對軍隊保持著控製權,“不清楚”的態度也就意味著巴基斯坦軍方拒絕在伊核問題上做出令華盛頓滿意的配合,但巴基斯坦人民黨內閣向聯合國正式提出“由聯合國調查布托之死”的事實也說明,巴基斯坦正受到極大的壓力。值得強調的是,在巴基斯坦承受壓力的背後,實質是敘利亞,伊朗承受受著巨大壓力。
●如何為巴基斯坦解壓?實際上,也是如何為敘利亞、伊朗減壓,實際也就成了“中俄”、甚至歐盟的“共識”
這也是我們之前所強調的:美國人這是在“中東的文章南亞做”,這是“學習”中俄“中東的文章中亞做”,在06年7月的黎以軍事衝突中,“中俄”就是用這一招為敘利亞、為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解的圍,也為歐盟解的圍。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為巴基斯坦解壓?實際上,也是如何為敘利亞、伊朗減壓,實際也就成了“中俄”、甚至歐盟的“共識”。
●在“朝鮮有什麽”的背後,分明是“伊朗、敘利亞也有什麽”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個時候,“朝鮮獨立研製出GPS製導導彈幹擾係統”的消息、“朝鮮再次試射短程導彈”的消息,也就集中爆光了。由於兩個消息都與俄羅斯有關,按韓國軍方的說法,似乎都采用了俄羅斯技術,因此,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由於朝鮮與“伊核”、“敘核”都有瓜葛,在“朝鮮有什麽”的背後,分明是“伊朗、敘利亞也有什麽”。
值得強調的是,朝鮮與“伊核”、“敘核”有什麽瓜葛,我們不知道,但是美國人說有,以色列人也說有,因此,在“朝鮮有什麽”可以直譯為“伊朗、敘利亞也有什麽”的背後,某些人感受的恐怕是一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痛苦。
●“俄製GPS製導幹擾係統”引起的擔憂
如果再結合救災過程中中國北鬥係統已經相當成熟事實,俄羅斯也準備向其衛星導航係統“補發”幾顆衛星的消息,人們有理由“推測”,即便是“美以”因“時不我待”在而向敘利亞、伊朗發起進行軍事打擊,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依據空間信息的單方向透明,可以“指哪打哪”的場景,恐怕不一定能重演;同樣是在伊拉克戰爭中,在某一段時間內,因“俄羅斯生氣”、結果對某種GPS製導幹擾係統“管理不善”,導致其流入伊拉克境內,令美國的戰斧一度亂飛的場景,倒有可能重現。
有必要指出的是,這還隻是“俄製GPS製導幹擾係統”引起的擔憂。
●“朝核”是否會向伊核、甚至敘核“共享”至關重要的核試驗數據,隻有天知道!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盡管美國通過前總統卡特這個渠道、衝著伊朗、特別是敘利亞發出“以色列是核國家,並可能擁有150枚核彈”的“核威脅”,我們也不難想像,如果果真如“美以”所說,已經進行了核爆、並取得核試驗數據的“朝核”果真與伊核、敘核有瓜葛,那麽,到時會出現什麽,隻有天知道!因為“朝核”是否會向伊核、甚至敘核“共享”至關重要的核試驗數據,更是隻有天知道!要知道,朝核技術據說也有俄羅斯因素。
●作為阻止的“最後手段”,就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中歐俄”將被迫“放任”中東核擴散進程
前麵說了,在這個時候,如何為敘利亞、伊朗減壓,實際也就成了“中俄”、甚至歐盟的“共識”,因此,在這個時候,歐盟的旗手--法國似乎也有所動作,繼之前不顧“美以”的強烈反對、公開與哈馬斯組織接觸之後,法國與約旦也達成了和平利用核技術的協議。顯然,由於形勢不同了,結果就是,在華盛頓衝著伊朗、敘利亞放出“以色列是核國家,並可能擁有150枚核彈”這種赤裸裸的“核威脅”之後,收到的仍然是“反效果”,並加劇了中東核擴散進程。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多次強調,不充許美國對伊朗動武,是“中歐俄”“伊核政策”的共同底線。作為阻止的“最後手段”,就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中歐俄”將被迫“放任”中東核擴散進程。
●看似熱鬧的朝核問題、隻要“中俄”需要,隨時可以在一天之內逆轉,不論美國人如何努力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針對韓國總統訪華期間,美國與朝鮮首席核談代表也在北京“會談”,在方方麵麵都以為朝核問題有可能繼續好轉的時候,特別是,在華盛頓想通過CNN現場轉播朝鮮核反應堆冷卻塔爆破過程,來大肆宣傳“朝核問題的所謂重大突破”的時候,俄羅斯外交部卻突然聲稱,“現在仍然不是六方會談複會的時候”,顯然,這扇被我們定性為“北京朝核政策”之暗門的俄羅斯,在關鍵時刻,再次發揮了“暗門”的角色。非常清楚,朝鮮核反應堆冷卻塔爆破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就像冷卻塔本身就是一個“需要的話,可以在幾天內重建的極其無關緊要的設施”一樣,“中俄”此舉的目的,是告訴方方麵麵,看似熱鬧的朝核問題、隻要“中俄”需要,隨時可以在一天之內逆轉,不論美國人如何努力,都是如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作為此番道理的“第一個受教者”,恐怕就是正在北京訪問的韓國總統李明博。
●這一次,“中俄”使的是“中東的文章東亞做”的套路 :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一次,“中俄”使的是“中東的文章東亞做”的套路,至於美國人又會學到什麽?又將如何回應?我們將拭目以待。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著眼於伊核問題的共同利益,歐盟似乎也由法國出麵,做了某種策應,但是,值得強調的是,法國出頭與約旦簽定核協議,對法國力推的“地中海聯盟”而言,也有著明顯的“功用性”。
還有,我們也注意到,美軍太平洋司令基廷在有關準備自緬甸周邊撤軍的講話中、也有“......向中國顯示,太平洋的空間很大,中國沒有理由跟美國衝突,因此中美沒有理由不合作”的意思,其矛頭直指“環太平洋之外”的歐盟。
顯然,這就如我們一再強調的,自“科索沃獨立”不可逆轉地進入“後續發展階段後”,不論怎麽樣,“三邊撕裂”與“南北撕裂”一起,共同主導了這場全球大博弈的各個層麵,方方麵麵,也都在“警告與反警告”中不停地測試著各方的戰略底線,在做出最終決策之前(對於華盛頓、則是在決心進行軍事冒險之前),隨時準備在測試中尋找某種戰略機會,放棄某種可能、變換著某些組合。
在一則消息之後,針對這一點,結合美國智囊機構“科學和國際安全研究所(ISIS)”公開的、由伊朗提出的《有關核問題的新提案》核心部分,特別是美國強調的“美國安全保證”理念似乎暗含在該提案之中的觀點,我們將繼續進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