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8年3月14日—星期五

(2008-03-16 05:32:41)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8年3月14日—星期五

俄美外長和防長將在莫斯科商討反導係統問題
【莫斯科消息】據俄新網報道,俄羅斯聯邦外交部高層消息人士13日透露,俄羅斯與美國外交部部長和國防部部長將於3月在莫斯科討論與反導彈防禦係統、《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有關的問題。
消息人士指出:“17日至18日俄美將在莫斯科舉行‘2+2’會談磋商。”
他說,美國方麵將帶來去年10月曾談論和打算引用的一些建議用來磋商。
這位外交官表示:“美國夥伴將帶來一些有關信任措施的建議。它們規定俄羅斯軍官在波蘭和捷克反導設施的存在、封鎖雷達以便使其不偵察俄羅斯領土方向以及攔截導彈不進入發射井。”
他說:“美國既在反導方麵,又在《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問題上向我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的美國夥伴全麵通報了我們準備在這一問題上如何行事。他們還告知我們在以什麽來取代《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方麵的立場。”
他指出,應以某一文件來取代《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這一文件在法律上能得到承認、能體現有關進一步削減和限製進攻性戰略武器的協議和保留對其監督的措施。
消息人士表示:“同時,美國夥伴想解除《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中所承擔的削減和限製戰略武器的責任。他們想在常規武器裝備中享有充分的使用戰略武器的自由。而利用雷達不可能識別它們。”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近段的國際風雲,我們曾經給出這樣兩個觀點:
●再談俄羅斯外交“紅線”隻是被觸及,而非“全麵突破”
第一:不論是南美那縷突然升起的狼煙,還是歐盟高官米歇爾的古巴之行,本質上都是伊核問題的邏輯發展,也是“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的邏輯發展,同樣是俄羅斯外交“紅線”(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禦係統計劃和科索沃的最終地位)被“觸及”的必然反應。
第二:在我們的討論中,我們“非常強調”俄羅斯外交的“紅線”是被“觸及”、而非被“全麵突破”,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有必要強調的是,隻是“觸及”而“非全麵突破”的根據在於三點:
首先,作為俄羅斯外交政策“紅線”之一的美國東歐導彈防禦係統,整個計劃仍然處在“歐美俄”的三方談判之中,盡管這種談判主要表現為“美波雙邊談判”、或者“美捷雙邊談判”。
其次,盡管科索沃在歐美的“一致支持”下已經正式宣布獨立,科索沃獨立問題已經不可逆轉地進入了“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但是,我們認為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是一回事,科索沃最終是否能獲得獨立地位(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獲得聯合國的認可)是“另一回事”;特別是,“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能否大體上處於和平框架下運行,則“又是一回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東方評論員認為,即便美國與波蘭、捷克兩個東歐國家談妥,“在歐盟的默認下”準備強行在東歐部署其導彈防禦係統,但是,隻要俄羅斯緊扣伊核問題這個核心、在“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中戰略運作得當,最後迫使歐盟“準備強行拆除”也未為可知。
●“紅線”隻是被觸及而非“全麵突破”、也就給俄羅斯與“歐美”之間留下了回旋空間
我們知道,俄羅斯劃下的那兩道外交紅線,是衝著“歐美”、或者北約去的,顯然,正是因為俄羅斯的“外交紅線”是被“觸及”、而非被“全麵突破”,這也就給“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進一步“討價還價”、留下了回旋空間。
●在華盛頓是否有膽子直接跳進“第三觀察點”的問題上,美國決策者仍然有時間“認真考慮”
同樣,中國也劃下了一條明確的紅線,也就是所謂的“入聯公投”問題,這主要是衝著“美日同盟”、主要是美國,當然也包括歐盟而去的。到目前為止,由於時間仍然“夠長”(距離台灣大選還有一個多星期),因此,在華盛頓是否敢正式打出“台獨牌”的問題上,或者說、在華盛頓是否有膽子直接跳進“第三觀察點”的問題上,美國決策者仍然有時間“認真考慮”。
另外,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還明確說過:至於台海局勢將如何發展,由於時間還足夠長,我們不妨在五大洲陸續開張的“八仙桌”上,特別是在伊核問題、朝核問題的那種“請來請去”之間,或者在“美元治喪委員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去作進一步觀察。
下麵,我們不妨先閱讀幾則相關新聞,並粗略地盤點一下、看看“五大洲”又陸續開張了哪些“八仙桌”,我們將在這些新開張的“八仙桌”上,去觀察台海局勢的可能發展。

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希望台“入聯公投”不要過關
【華盛頓消息】針對台當局推動的“入聯公投”活動,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基廷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得到的資料顯示,“入聯公投”不會過關,美國也希望“公投”不要過關。
美國太平洋軍區司令基廷連著兩天在國會聽證會上談到台灣“選舉”的相關議題。他先是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希望各方冷靜、克製,不要有人在三二二大選到五二0“總統”就職前煽風點火,他呼籲陳水扁和新當選的“總統”持續展現負責任行為,避免任何煽動性言詞。
隔天,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軍委會主席在書麵證詞中說,中國大陸的軍費繼續快速成長,又在台灣對岸部署飛彈,令美國深感關切;“在此同時,台灣的‘總統’持續進行挑釁計劃,包括被中國稱為‘紅線’的入聯公投”。
基廷在答詢時說,“我們得到的資料顯示‘入聯公投’應該不會過關,我們也希望‘公投’不過關。”
基廷說,因為如果過關,中國可能會有大動作,但是無法預料會有何種動作,而太平洋戰區對各種狀況已有妥善的準備。聽證會後,基廷補充說,他不認為台灣“大選”後台海會有意外發生。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在前天(12日)的《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中,在“焦點評論”部分,針對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放風”稱、該黨推薦的“中選會”委員吳雨學將對“公投並大選”提出“複議”,建議將“公投”和“大選”脫鉤一事,東方評論員當時給出的判斷就是:這恐怕是日本人“瞄準了”才下的一招棋,但是,不論是否日本人的“本意”,客觀上,它卻起到了替美國人“叫牌”的效果。
●一邊以“玩確認”、一邊“玩揣測”,這一套玩意兒是如此地眼熟!
請大家注意這段文字,原文是:
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軍委會主席在書麵證詞中說,中國大陸的軍費繼續快速成長,又在台灣對岸部署飛彈,令美國深感關切;“在此同時,台灣的‘總統’持續進行挑釁計劃,包括被中國稱為‘紅線’的入聯公投”。
基廷在答詢時說,“我們得到的資料顯示‘入聯公投’應該不會過關,我們也希望‘公投’不過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軍方一邊以書麵形式“玩確認”---確認台灣的‘總統’持續進行挑釁計劃,也確認“入聯公投”就是中國的“紅線”;一邊又在那兒以口頭的形式“玩揣測”--揣測“‘入聯公投’應該不會過關”,最後還拋出了一份“希望”、說什麽“我們也希望‘公投’不過關”,這一套玩意兒是如此地眼熟!
至於這套“老套路”,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多次提及:其具體做法就是,將“入聯公投”直接貼上“單方麵改變兩岸現狀”的標簽,從而將《反分裂國家法》的“剛性”用足,同時,還不給《反分裂國家法》對“入聯公投”以任何解讀空間,最後達到一個迫使北京在“美國精心選擇的時間節點”上被動做出戰略選擇的目的。
●美國決策者仍然在用“老套路”向北京施加“最後的壓力”
非常清楚,從台聯黨針對“入聯公投綁大選”將提出複議的“放風”,到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基廷的那番、意在向國際社會“暗示”美國“直到今天仍不打算”中止“入聯公投”的“國會作證”,兩者在時間上的非常巧合、在內容上的緊密相關,已經足以證明:美國決策者仍然在用“老套路”向北京施加“最後的壓力”。
●日本福田政府上台之後最為大膽的動作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已經說過,在台灣“中選會”委員吳雨學將對“公投並大選”提出“複議”的背後,特別是在李登輝公開澄清“他從未主張‘台灣獨立’”,並拋出以“北京中國”對“台北中國”進行對等談判、簽訂和平協議之“德國模式”的背後,恐怕是日本福田政府上台之後最為大膽的動作。
●它本就是一個令歐洲人聽起來“非常熟悉”的玩意兒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個所謂的“德國模式”,其最為微妙的地方在於這麽幾點:
首先,它本就是一個令歐洲人聽起來“非常熟悉”的玩意兒,經過東、西德並存那段曆史、正忙著搞“地中海聯盟”、又擔心“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因此“有意”切入南美、台灣問題,以聯手中俄以製衡美國、或者聯手美國以製衡中國的歐洲人,出於種種理由,是很容易就將其“意譯”為“東中國”、“西中國”、並“思考”是否可以拿著所謂的“德國模式”、向與視台灣問題為中國核心利益的北京“打打秋風”;或者拿著它與嚴密控製著台灣的華盛頓“說事兒”;
●一旦台海戰事起,美國在東亞方向最可能做的兩件事
其次,在過去的中美較量中,即聆聽過朱成虎將軍的“中國準備損失西安以東所有城市美國也將被摧毀幾百座城市”之“核反擊美國論”,也見識過“高難度”中國導彈反衛星試驗,並目睹過中國一大批核打擊、遠程常規打擊裝備“陸續成軍”的日本人,恐怕已經看出來了,如果中國台灣果真發生“台獨重大事變”,那麽,在台海附近並無勝算,且戰略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大中東區域、還必須用相當大的精力去應付歐盟“地中海聯盟”以保衛美元、從而為日後“慢慢解決”次貸危機留下“一絲希望”的美國人,其最為明智的戰略選擇恐怕就是:如果能用“台獨”引發台海戰爭,打亂中國的戰略節奏,將中國的戰略資源吸引在東亞而無法顧及中亞、南亞、中東方向,就可以徹底破壞“中歐俄”在伊核問題上所建立的戰略協調,極大地削弱“中俄”通過“上合”所建立的戰略合作,並為美國的大中東計劃贏得戰略轉機、為其次貸危機找到解決辦法的話,那麽,它在東亞方向最可能做的恐怕是兩件事:
●如果華盛頓能“導演”出這樣一種結局,那才堪稱是翻拍了一出《完美風暴》
第一,盡力避免與中國在台海這個中國常規軍事力量“可最大限度”發揮作戰能力的地方,與中國發生全麵、或者上規模的軍事衝突;與此同時,盡可能地將日本推上與中國軍事衝突的第一線,對美國而言,如果能“導演”出這樣一種結局,那才堪稱是翻拍了一出《完美風暴》。
●為繼續控製、並利用日本這隻“最大的錢袋子”、美國將“不惜一切手段”
第二,在第一的基礎上,也就是在中國大陸可能“擇機”迅速武力統一台灣的過程中,如果日本不願意、或不敢與中國直接軍事衝突,並想借機擺脫美國的控製,那麽,美國就要為繼續控製、並利用日本這隻“最大的錢袋子”而“不惜一切手段”;或者是為了防止日本這隻被原子彈轟過的“錢袋子”待機“收購”、甚至伺機“攻擊”美國的核心利益而“不惜一切手段”。
●在一場“真實的危機”麵前,日本的“貨幣”將是不堪一擊的
至於這個所謂的“不惜一切手段”中將包括什麽?在這裏,我們隻指出一個“盡可能溫柔的方向”供大家參考,那就是:一個沒有戰略縱深、也沒有戰略資源,甚至沒有足夠的國內市場、盡管在經濟上非常富有,但金融體製卻相對落後,且其政治、軍事能力上也不足以保障其海上生命線的島國,在一場“真實的危機”麵前,其“貨幣”、實際上也就是貨幣所代表的經濟體係,將是不堪一擊的。
●我們經常提及的“三邊(美歐日)撕裂”
事實上,這一點,在“歐美”二十年前聯手發動“廣場協議”一役、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最後徹底擊潰當時不可一世的日本經濟、從而將美國經濟從80年代衰退徹底解救出來的“整個過程”中,就已經被充分證實了。
至於同樣受到次貸危機衝擊、現致力於“地中海聯盟”的歐盟,會在美國的“不惜一切手段”中扮演什麽角色,恐怕是日本決策者必須三思的。實際上,日本所麵對的這種局麵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三邊(美歐日)撕裂”,既“歐美日”三大經濟體、或者美元、歐元、日元在經濟上的激烈競爭。
●日本曆界政府內閣中何以不缺少“堅決反對日本核武裝”的?
至於“不那麽溫柔的方向”,恐怕在日本人的頭腦中也已經“計算”過幾十年了,用不著我們說什麽,畢竟美國人已經實驗過,且效果驚人。這一點,從日本曆界政府內閣中向來不缺少“堅決反對日本核武裝”的事實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值得強調的是:
第一,這種“堅決反對”是立足於“日本民族生存”之綜合考慮的,其根據是日本不具備打一場核戰爭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便是一場有限核戰爭,日本也可能麵臨著亡國滅種的命運,在這種現實下,麵對“中俄美”之類的有幅員、有縱深、有係統化太空技術的“真正核大國”,日本是無法建立起“有效核威懾”的,其“尷尬”就有如今天的英國與法國。
●法國所謂的“有效核威懾”,恐怕就得寄希望於“歐盟完成政治整合”的那一天了
值得強調的是,英國所謂的“有效核威懾”,其實是依附在美英特殊關係上的;而法國所謂的“有效核威懾”,本質上而言,若真想“生產出”相應的“大國地緣政治利益”,恐怕就得寄希望於“歐盟完成政治整合”的那一天了。
●曾經寄托在“歐盟”這隻殼上的“歐洲夢”準備“換殼”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法國、或者說歐洲人的這個“大國夢”,曾經寄托在“歐盟”這隻殼上,但是,由於美國在波蘭、捷克、甚至準備在科索沃這個地方上下其手,因此,歐洲人、準確地講,是“歐洲夢”準備“換殼”,這就是所謂的“地中海聯盟”。
●兩隻“殼”之間的最大區別
在我們看來,兩隻殼之間的最大區別,恐怕將是“民主”與“民主集中製”的區別;顯然,在“民主集中製”的“地中海聯盟”中,類似波蘭、捷克、英國這樣的親美國家,美國再想利用它們手中的否決票去阻礙歐盟的政治整合進程,幹擾歐盟的對個政策,就顯得困難得多。
●日本的那種“堅決反對”也是立足於“過往曆史”之曆史考慮的
第二,這種“堅決反對”也是立足於“過往曆史”之曆史考慮的。我們知道,美國是世界上唯一實戰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日本卻是世界上唯一受到過核打擊的國家。試想,曾經通過“某種方式”迅速占領、並徹底打掉日本武士道精神、嚴密控製日本長達半個世紀的美國人,如果戰略上迫切需要的話,又有什麽理由阻止它產生重拍一次“老電影”的衝動?要知道,“先發製人”地阻止日本人的“核報複”,對“美國人民”而言,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具有說服力”的理由。
●在繼續“武力保護”日本的名義下,華盛頓有可能“和平、合法地”席卷日本金融資本以填補次貸巨窟
實際上,麵對日本,美國人倒也未必需要重拍“老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在我們看來,一旦台海戰爭爆發,不論日本是否實質性介入,靠近台海的日本必然受到波及,至少在經濟層麵不可能幸免。
而遠在太平洋對岸,以中東為戰略重心、正陷於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並受到次貸問題、經濟衰退殘酷折磨的美國,反倒有足夠的條件、也有足夠的動機置身事外,反倒可以憑借其核威懾力量,憑借那隻實際控製全球水域的海軍,憑借它在日本、及鄰近日本的韓國駐紮的數十萬大軍,憑借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的過程中美國資本對日本金融體係的滲透與掌控,再輔之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係,在繼續“武力保護”日本的名義下,華盛頓是有可能“和平、合法地”完成席卷日本金融資本、填補美國次貸巨窟之任務的。
●萬不得已情況下、美國為達目的可供選擇的“非和平手段”
至於美國海軍是否會掐斷日本海上運輸線,或者駐日美軍是否會解除日本武裝、是否會重新占領日本,甚至核訛詐日本,對美國而言,這都是萬不得已情況下、為達目的可供選擇的“非和平手段”。
事實上,這一點,與前麵的一樣,在“歐美”二十年前聯手發動“廣場協議”一役、迫使日元大幅升值,最後徹底擊潰當時不可一世的日本經濟、從而將美國經濟從80年代衰退徹底解救出來的“整個過程”中,也已經被充分證實了。
●自“小泉路線晚期”就開始的、貫穿安倍政府全部,並延續至福田政府之“外交調整”的原始驅動力
顯然,由於世界形勢已較兩年前有了巨大變化,因此,在我們看來,如何防止日本在美國刻意挑起的台海戰爭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地,恐怕是自“小泉路線晚期”就開始的、貫穿安倍政府全部,並延續至福田政府之“外交調整嚐試”的原始驅動力。
●最能說明日本人複雜心態的有兩件事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日本的“調整嚐試”的整個過程中,最能說明日本人複雜心態的,有兩件事:
第一,在時間上相對較遠,是“美日安保指針”“是否涵蓋台海”的變化:對華強硬的小泉純一郎將它放進去了,但卻公開地咕嚕了一句“是美國人要求日本這樣做的”;而小泉始終支持的、骨子裏對華更加強硬的安倍卻最終將它拿出來了。
第二,在時間上就在在這兩天。在具體展開之前,我們先來看兩段相關新聞。

日防衛相為下屬稱台海事態是日本安保問題道歉
【東京消息】據日本媒體報道,針對日本防衛省防衛政策局長高見澤將林有關台灣海峽若出現緊急事態是屬於日本“周邊事態”的發言,14日在日本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日本防衛大臣石破茂14日作出道歉,他並指出:“周邊事態”並不是以特定地區作為對象的概念,日本政府的見解並沒有改變,高見澤的發言並未意味著台海問題屬於日本的“周邊事態”。他表示,部下的這番發言有可能造成誤解。
高見澤13日在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安保調查會上,在談到台海出現緊急事態下的因應問題時表示,台海如有事關係到日本的安全保障,對日本說來是嚴重的問題;在判斷它是否屬於周邊事態之前,自衛隊當然要提高警戒,監視和采取必要的因應措施,台海事態是日本的安保問題。
這位防衛省幹部接著指出,如果問他台海有事時會如何處理周邊事態?他將會回答表示,日本將理所當然地處理。
他的這項發言被外界解釋為把台海有事視為日本的“周邊事態”,因而在會場上遭到議員的圍剿,警告他,“周邊事態”有必要有戰略性的曖昧,他的發言會引起誤解。
高見澤13日晚上召開記者會為他的用詞不足表示道歉。他辯解指出,他在安保調查會上有關“理所當然處理”的發言,並非把台海有事認定為“周邊事態”,而是指要加強警戒和監視。

台“中選會”秘書長:“入聯公投綁大選”將如期舉行
【綜合台灣媒體消息】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中選會”秘書長鄧天佑14日表示,經征詢委員後,沒有人要對複議動議提出“附議”,“中選會”不會再召開臨時委員會議,討論公投案合並大選舉行日期,入聯與返聯公投如期在三月二十二日舉行。
依照會議規範,投下讚成票的委員才能因情勢變更或新資料發現,提出複議動議,台聯推薦的“中選會”委員吳雨學昨天向“中選會”提出“複議請求書”後,“中選會”即按法定程序征詢五名支持原決議的委員是否要“附議”這項複議動議,“中選會”也詢問另五名未出席當天會議的委員,是否有開臨時委員會的需要。
鄧天佑晚間表示,經“中選會”征詢後,五名支持原決議委員沒有人要“附議”,另五名缺席委員也認為不需要再開臨時會議,因此“中選會”不會再召開臨時委員會議,公投第五案(台灣入聯合國公投)與第六案(務實返聯公投)將如期在三月二十二日與第十二任“總統”大選合並舉行。
“中選會”二月一日通過公投第五案、第六案在三月二十二日與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同日舉行,當時記名表決的票數為六票讚成、四票反對,五名“中選會”委員未出席會議。

【時事點評】對高見澤13日在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安保調查會上的那番撅詞,在昨天的點評中,東方評論員就指出,這與李登輝的台聯黨推薦人針對“入聯公投綁大選”提出“複議”屬於一個套路,是同一個硬幣的兩麵,顯然,在我們看來,硬幣的“正麵”--所謂台海問題屬於日本的“周邊事態”的態度是給華盛頓看的,而“背麵”--準備複議“入聯公投綁大選”的態度則是給北京看的。
●日本人的道歉不過是將“同一枚硬幣”翻了個麵而已
因此,在得知日本防衛大臣石破茂的“道歉”之後,時事評論員們的共同感覺就是:這個道歉動作不可謂之為不快、不猛,但是,結合台“中選會”秘書長以“五名支持原決議委員沒有人要“附議”,另五名缺席委員也認為不需要再開臨時會議,因此“中選會”不會再召開臨時委員會議”,並表示“入聯公投綁大選”將如期舉行之後,本質上而言,日本人的道歉不過是將“同一枚硬幣”翻了個麵而已,其結果就是:如果美國一定要玩“入聯公投”,如果美國在未來一個星期之內“不示意”那“五個缺席投票”的“中選委員”支持附議的話,那麽,不論將來台海戰況如何,在經濟上、或者在軍事上都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地的日本,就恕不奉陪了。起碼在目前是這樣打算的。
●日本人又怎麽會不知道這一層?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既然華盛頓費了這麽大心思精心策劃了這場“入聯公投案”、準備要北京拿“值錢的東西”來換,而布什的“外交家庭教師”及“老爸”卻又一一空手而歸,在這種“憤恨”中,在“最後關頭”沒有到來之前,華盛頓又怎麽可能“示意”那“五個缺席投票”的“中選委員”去支持“附議”?日本人又怎麽會不知道這一層?
顯然,在中國已經通過多種渠道強調一旦“入聯公投”成為事實,台獨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之後,日本這是在向“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意思後退一步”的“中美”同時表明自己的態度。至於是否可以用“這枚硬幣”在東海問題上撈到點兒什麽,由於中國國家主義胡錦濤似乎“無意”在台灣政權交接的“520”之前訪日,因此受時間上的限製、恐怕日本人也顧不上了。
●日本政府拋出這枚硬幣的主要意圖、恐怕在於向歐盟“定向廣播”李登輝拋出的“德國模式”
因此,從日本人“立刻進行道歉”的動作來看,日本政府拋出這枚硬幣的主要意圖、恐怕在於吸引歐盟的注意,並向歐盟“定向廣播”李登輝拋出的“德國模式”。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給出這樣一個觀點:
第一:在我們的觀察中,就大的“未來框架”而言,“大國製衡機製”顯然被置於一個“大三角”之中:如果我們將歐洲、美洲、亞洲視為三個頂點,並連成一個三角形,那麽,包含有伊核問題、地跨“歐亞非”的中東,顯然是這個三角形的“重心”之所在。
第二:如果繼續站在華盛頓決策層的角度看問題的話,近期許多“非美國家”經濟專家有關“美元命運”的觀點,簡值等同於在“組織”一個“美元治喪委員會”;而在這份“美元治喪委員會”的名單中,歐元、日元、人民幣、盧布,巴西裏拉,在可見的將來,是有“部分取代”美元之潛力的。
●再談“三角形”
第三:如果我們將這份名單按地理因素來“放置”,那麽,歐洲的歐元與盧布,亞洲的人民幣與日元,美洲的美元、巴西裏拉、阿根廷比索,恰恰分置於那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
另外,在檢視世界主要熱點之後,我們甚至不難挑出一套最具代表性的“特殊符號”來標注三角形三個頂點,它們分別是科索沃問題、台灣問題、再就是剛剛激化、暫時緩解的“南美問題”;(詳細內容請參閱《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2008年3月7日周四國際投資部分)
第四:在第一、第二、第三的基礎上,我們再來看那個“三角形”,也就不難看出,一旦決定歐盟前途、歐元命運的“地中海計劃”與同樣將決定美國前途、美元命運的“大中東計劃”、在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中“短兵相接”,那麽,是“歐洲上空的硝煙”迫使歐洲資金像上一次科索沃戰爭中那樣,離開歐洲湧入美國;還是“美洲上空的硝煙”將美元“熏成”歐元,作為“歐美”之外的第三個端點,包括人民幣、日元的亞洲,將發揮關鍵性作用。
第五:我們認為,在這個“大三角”上,全球資金將隨著大國的角力而有選擇地流動,並直接影響大國在“伊核問題”這個“三角形重心”上的話語權。
●美國麵臨的問題是嚴重的,相當程度上,可以歸結為經濟問題、美元問題
就目前而言,美國麵臨的問題是嚴重的,也是現實的、更是綜合性的,但相當程度上,都可以歸結為經濟問題、美元問題;這中間,既有美國經濟遭遇次貸危機、資金已經捉襟見肘的問題;也有美國大量政治、軍事戰略資源被拖在伊拉克、阿富汗不得脫身的問題,特別是,在這兩處戰爭中,美國實際上有個急需大量美元維持戰爭的問題;
還有,中國嫦娥計劃、神舟7號計劃、中國反衛星試驗,中俄聯手探測火星,中俄印日歐都有意載人登月;俄羅斯龐大的航空母艦計劃;歐盟、日本、印度等大國都有意發展自己的太空計劃等,在這些“追趕”、甚至“有可能超越”的“不斷催促”下,美國雖然領先但遠未完成的軍事革命(深空與深海)更是需要巨額的美元支持、以維持其軍事領先的地位,等等,這些都是美國人麵臨的問題。
●在看似“休息”、已“人去位空”之伊核談判桌的旁邊,赫然開張了一張“八仙桌”
因此,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觀察大國角力,觀察美國的相對實力,或者去觀察“關乎大國全球角色重新定位”的伊核問題,我們也就不難看出,在這個階段,在看似“休息”、已“人去位空”之伊核談判桌的旁邊,赫然開張了一張“八仙桌”,在這張談判桌上,除了被兩場戰爭、特別是發生在自家的次貸危機“煎熬得焦頭爛額”的美國人之外,“悠閑”的“客人們”閑談的焦點話題就是美國次貸問題、也是美元問題、全球資金的流向問題,或者說得更深一層,在“探討”美國技術、人才、以及資本的“未來流向”問題。
在進一步展開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再閱讀一則足以令華盛頓決策層“心驚膽戰”的最新消息。

歐盟峰會首日既決定建立“地中海聯盟”
【布魯塞爾消息】歐盟峰會13日在布魯塞爾舉行。在首日會議上,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勾勒出了未來三年的經濟改革藍圖,還就建立地中海聯盟達成原則一致,但在溫室氣體減排任務的分攤上仍存分歧。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建議,歐盟領導人確定了“裏斯本戰略”未來三年實施規劃,在截至2010年的三年裏,歐盟將重點在知識創新、商業環境改善、勞動力市場改革以及能源和氣候變化四大優先領域推動成員國深化經濟改革。
除了上述四個優先領域的具體舉措外,這一規劃還提出,在與其他經濟體的關係上,歐盟將努力做到開放市場與保護自身利益相結合,實現對等開放。
在法德兩國建議的基礎上,歐盟領導人當天還就建立地中海聯盟達成原則一致。揚沙說,會議經過協商決定支持建立地中海聯盟,它是對“巴塞羅那進程”的更新和補充,所有成員國都將參與這一計劃。
“巴塞羅那進程”於1995年啟動,旨在促進歐盟成員國與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對話,增進關係。法國總統薩科齊2007年競選總統時進一步提出了地中海聯盟的構想,即建立一個涵蓋南歐、北非和部分中東國家的聯盟。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在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的時候,針對這一嚴重破壞國際法的重大事件,針對國內各種分裂勢力極其警惕的中國率先用“嚴重關切”這種“不痛不癢”的“外交詞匯”來描述“政府正式態度”,我們給出了這樣的觀點,既:
這種“超然立場”既是對“歐盟阿富汗政策”、特別是“歐盟巴基斯坦政策”的一種“良性反應”,更是對“歐盟伊核政策”的一份期待,同時,它也是對“歐美”各自中東和平政策的一種觀望,最後,它還是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歐美”將出現不可調和之戰略對立的“預期”。
除此之外,這種“超然立場”也恰到好處地展示了一份“‘科索沃案例’在中國境內不可複製”的高度自信。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份“高度自信”顯然包括兩個要素:一個是北京自信中國擁有足以維護“包括中國主權完整在內的、諸多核心國家利益”之一切手段;二個則是北京擁有動用一切手段來維護中國諸多核心國家利益的堅定決心;
●北京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歐美”將出現不可調和之戰略對立的“預期”已經實現了
顯然,從德國公開批評法國在“地中海聯盟”問題上單幹,到德國與法國在地中海聯盟問題上達成一致,再到今天歐盟峰會“在開會的第一天”就決定歐盟成員27個國家“一個不少地”參與“地中海聯盟”,可以這樣說,北京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歐美”將出現不可調和之戰略對立的“預期”已經實現了。
●站在美國立場來看問題的話,盡管歐盟想建立一個有效製衡北京的想法不錯,但地點、或者手段不對
另外,盡管取代德國、成為歐盟對外政策“新旗手”法國想插手台灣問題,以聯手美國製衡中國,但是,由於華盛頓對台灣的控製幾乎屬於“獨占式”的,因此,就目前而言,如果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來看問題的話,那麽,盡管歐盟想建立一個有效製衡北京的想法不錯,但地點、或者手段不對。
就地點而言,台灣問題是美國手上的,也的確是可以刺痛北京神經的一張牌,在台灣有很大勢力的日本、在台灣問題上也隻能敲敲邊鼓。除非到了萬不得已,華盛頓怎麽可能將它拿出來與歐盟分享?
就手段而言,歐美之間有個北約,在華盛頓看來,將“仍然可有效製衡俄羅斯”的北約組織加以擴大、強化,從中亞、南亞關手,就足以製衡北京,歐盟又何必另設爐灶?何況“這套爐灶”等同於從華盛頓嘴中搶食!
●對歐盟而言,利用北約這套現有平台,作為對中國施加戰略壓力的機製,可操作性不強、副作用不小
然而,北約在中亞、南亞遭遇了“上合”的阻擊,令“歐盟的阿富汗政策”、特別是“歐盟巴基斯坦政策”實際上受製於“中歐俄”在伊核問題上的“戰略協調”、也受製於“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一句話,與台灣問題相比,不論是阿富汗問題、還是巴基斯坦問題、由於與“上合”、實際是與“中俄”直接捆綁,“實質”上是與伊核問題直接捆綁,也與歐盟的要向利益直接捆綁,因此,從德國“價值外交”的無的而終來看,由於無法將歐盟的中亞、南亞政策與歐盟的伊核政策進行有效切割,因此,利用北約這套現有平台,作為對中國施加戰略壓力的機製(這需要將日本、甚至韓國、澳大利亞擴編進去),不僅可操作性不強,且弄不好,其副作用還不小。
●歐盟拒絕“歐美”用北約機製“管理整個地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何況,華盛頓下一步想法是想用一個擴大的北約(特別是將以色列收編進去)、直接服務於它的“大中東計劃”,這可與歐盟的“地中海聯盟”不容,才也是歐盟拒絕“歐美”一起用北約機製“管理整個地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盡管美國人一再“威逼利誘”歐盟成員國向阿富汗增兵,以強化北約在中亞、南亞的力量,並支撐“美國南亞政策、中亞政策”、以威脅中國的巴基斯坦通道,俄羅斯的土庫曼通道,但始終應聲廖廖。
●北京決策者需要警惕的
如此一來,在令“中俄”集體敏感的中亞、南亞之外,也就是“令北京敏感的”東亞方向尋找切入點,就成了歐盟的嚐試方向。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日本人拋出那枚硬幣,並同時授意李登輝拋出那個、很容易被經曆過“東德、西德”的歐洲人“意譯”為“東中國、西中國”的“北京中國、台北中國”論,其實是在向剛在南美插了一腿(注,這是針對美國利益、想切入美國後院),又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讓了一步(注:德國總理默克爾3月8日訪俄時,得到了普京的“有可能考慮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口氣,之後,她也公開暗示反對格魯吉亞、烏克蘭反對加入北約的立場,以向俄羅斯示好)、正“別有用心”想在東亞方向找點什麽(針對中國)的歐盟做“定向廣播”,其內容是有可能被歐盟人“接收”的,這是北京決策者需要警惕的。
●日本人拋出這枚硬幣的意圖在於兩點
值得強調的是,日本人拋出這枚硬幣的意圖在於兩點:
第一:是企圖向自己並不能決策的台海、或者整個東亞問題引入“外力”、以平衡美國在台灣的“獨占式控製”,“對衝”“中美”對東亞問題的決策權,並提升日本在台灣問題、東亞問題上的發言權,同時在“中美歐俄”麵前全麵抬高自己的身價,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福田政府這是在變相地搞“強勢外交”。
第二,如果美國一味地玩“入聯公投”,那麽,日本拋出的這枚硬幣,也算是一種“斷尾自保”的手段,顯然,“道歉”之後的日本,盡管少了點兒“麵子”(也許又會有右翼極端人士在日本國會前自殺、抗議)但是,從警告美國玩“入聯公投”不要玩過火的角度去看,這也是相當有力的一招。
●華盛頓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的最新發展、及日本的“定向廣播”的反應非常強烈
事實上,根據我們的觀察,華盛頓對“科索沃獨立後續階段”的最新發展(俄歐之間在科索沃獨立“承認問題”上、格魯吉亞、烏克蘭入北約問題上的“相互致意”)、及日本的“定向廣播”的反應是非常強烈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論是疆獨分子企圖製造劫機事件,還是西藏分裂分子在拉薩街頭的“打、砸、搶”,本質上都與“台獨”的“入聯公投”一樣,是華盛頓一手挑起的。
●套路非常老舊,情節有些新意
我們認為,就“原理”而言,這些套路非常老舊,但就情節而言,也許是形勢比人強,也就有了些新意:
第一,一如布什的“外交家庭教師”--賴斯空手而歸之後,一大堆惡心、報複、威脅、警告北京的動作就“下雨般襲來”來一樣,在布什的“老爸”--已年愈古稀“老布什”再次空手而歸之後,在美國人仍然得心應手的台獨問題上(比如美國太平洋司令的強硬講話),來點“惡心”的小動作自然是少不了。這些套路顯得非常老舊。
第二,我們注意到,除了在“入聯公投”上繼續“玩硬氣”之外,華盛頓這次出手還選擇在靠近中亞、南亞的中國新疆、西藏。
●就地點與時間而言,華盛頓的選擇是相當有針對性的,所發出的信號也是有相當針對性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地點與時間而言,華盛頓的選擇是相當有針對性的,所發出的信號也是有相當針對性的:顯然,對決意推行“地中海聯盟”、決意與中俄一道插手南美以製衡美國;又願意與美國聯手打造一套新機製以製衡北京,同時,還願意與美國一起用北約這個共用平台繼續製衡俄羅斯的歐盟,華盛頓願意“嚐試”,但是,嚐試的地點不是美國擁有決策權的台灣問題、也不是與中國、或者俄羅斯就可以“單獨談妥”的東亞方向,而是極需歐盟幫助、自己根本搞不定的中亞、南亞方向。
●“美元治喪委員會”發布點兒“美元病情”通告,提請大家注意,也就理所當然
顯然,如果我們考慮到“老布什”參與的凱雷集團在“老布什”空手而回之後,就立刻傳出“有可能倒賬”的消息,特別是,如果我們考慮到就在今天(3月14日)、就在美國的後院,世界石油出口大國--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公開聲稱“將用歐元結算石油”的消息,我們也就不難看出,由於布什的決策團隊麵對那個慢慢浮現的、可以導向調度全球資金的“大三角”仍然沒有擺正態度,因此,作為“美元治喪委員會”中的活躍分子,委內瑞拉發布點兒“美元病情”通告,提請大家注意,也就理所當然。
●“美國人的時間並不多”
顯然,在包含有大量美國政要(比如布什家族就參與其中)、資本運行頂尖高手(比如金融大鱷索羅斯就參股其間)的凱雷集團突然傳出“倒帳”消息的背後,是“美國人的時間並不多”。
●歐洲人的時間也很緊迫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再去看科索沃,看看那個曾經明確“排除武力反對”、甚至事先公開拒絕“封鎖科索沃”,卻要“堅決反對”、還“永不承認”科索沃獨立,且在塞爾維亞人攻擊美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館中“角色可疑”的塞爾維亞政府之“突然倒台”,而後續者又放風“可能拒絕加入歐盟”,麵對這些“實實在在”、意外也不意外的“後續發展”,明眼人是明白:歐洲人的時間也很緊迫
在搞清楚這些之後,對下麵這則重大新聞,也就不感意外了。

中俄兩國國防部今日正式建立直通電話
【北京14日消息】據報道,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和俄羅斯聯邦國防部正式建立直通電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上將在首次通話中指出,中俄國防部建立直通電話,是兩國政治互信和戰略協作水平的又一生動體現,有利於今後雙方就兩軍交往與合作等重大問題保持及時溝通,有利於雙方就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及時交換看法、協調立場。
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認為,中俄兩國國防部直通電話的開通,再次證明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他表示,願與中方一道堅決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通過直通電話,不斷推動兩軍關係的深入發展。

【時事點評】在華盛頓的多次“請求”下,在“中美軍事熱線協議”剛剛達成協議不久,“中俄國防部直通電話”立刻就拉了起來,這說明什麽?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像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所說:“中俄兩國國防部直通電話的開通,再次證明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
●之所以選擇在14日,恐怕與美國讓西藏分裂勢力在拉薩“打、砸、搶”的意圖直接相關
我們認為,“中俄兩國國防部直通電話的開通”的日子,或者說,中俄雙方“再次證明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的日子,之所以選擇在14日,恐怕與美國選擇近期讓西藏分裂勢力在拉薩“打、砸、搶”的“意圖”直接相關。
前麵,我們已經多次說過,歐盟的中亞、南亞政策受阻於“上合”、受製於伊核,也受製於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如果與美國用北約機製去管理全球、對“地中海聯盟”的副作用不小,因此,在中亞、南亞方向,隻要“中俄”、或者“上合”能夠顯示出敢於打擊來自美國一切挑釁“堅定決心”、不給歐盟、甚至印度以任何幻想空間,那麽,歐盟的中亞、南亞政策,印度的巴基斯坦政策就不會出軌。
●美國人在西藏街頭指揮了一場“打、砸、搶”、向歐盟發出明確信號
因此,在美國人在西藏街頭指揮了一場“打、砸、搶”、從而向歐盟明確發出“歐美可圍繞西藏問題建立一套製衡北京機製”的信號、實際上也是“同時拒絕”歐盟切入台灣問題的意圖。
●華盛頓不惜“自爆家門”、也要在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
值得強調的是,除了美國人不惜“自爆家門”、也要在第一時間內做出反應,明確出布公告,提醒“美國人前往拉薩需小心”、並表示關切事態發展之外,歐盟卻在保持低調。
顯然,因推行價值外交問題、而在伊核問題上吃過虧的歐盟、特別是德國人,既然決定要推進“地中海聯盟”、也要麵對“科索沃獨立後續發展”,在摸不清“中俄”的態度之前,在中亞、南亞,總之、在“靠近伊朗”的敏感地方保持低調是當然的。
●假手伊朗的炮彈、“中俄”直接給出了明確答案
如果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再去觀察所謂“駐阿富汗聯軍(八成是戴著聯軍帽子的美軍”向巴基斯坦境內發射炮彈;特別是,去品味伊朗也突然向伊拉克境內庫爾德人武裝發射炮彈,我們也就不難看出,就在華盛頓借“駐阿富汗聯軍”之名、通過炮彈“直接測試”“中俄”戰略決心的第一時間內,“中俄”就立刻“公布了國防部直通電話號碼”,並立刻假手伊朗的炮彈、直接給出了明確答案:在中亞、南亞方向,由於事關伊核這個核心,如果有誰敢試試,那就試試看!
●華盛頓在玩“入聯公投”的問題上,底氣不足!
事實上,從美國軍方一邊在“入聯公投”上保持強硬,一邊又不願意讓歐盟切入台灣問題的情況來看,台灣問題在美國決策者的眼裏仍然十分吃重,根本就舍不得放手,這從另一個側麵可以看出,華盛頓在玩“入聯公投”的問題上,底氣不足!
●在玩“對伊戰爭警告”的問題上、美國也顯得底氣不足!
因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做好隨時武力解決台獨的戰爭準備的情況下,在“中俄”突然公布“國防部直通電話”、從而昭示“中俄”已做好應對圍繞伊核問題的阿富汗問題、巴基斯坦問題有可能隨時激化的情況下,我們的看法就是:在華盛頓最終舍棄“反對對伊開戰”的負責中東的中央司令,並在西藏生事直接挑釁北京、用炮彈直接威脅巴基斯坦,從而發出一組“可能對伊進行軍事打擊”、美國考慮直接進入、或者直接麵對“第三觀察點”的警告信號之後,從伊朗果斷對伊拉克北部展開炮擊展示“伊朗拒絕威脅”,而美軍卻沒有、也許是不敢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做出更大的動作來看,我們更加相信:將“反對對伊開戰”的將軍趕回家的華盛頓,在玩“對伊戰爭警告”的問題上、也顯得底氣不足!
●我們更加強調,北京要做最壞的打算,才能迫使華盛頓做出理智的選擇
但我們更加強調,北京要做最壞的打算!要做好應付台獨重大事變的一切準備,隻有下定這樣的決心,才有可能迫使仍然在玩“入聯公投”、並在伊核方向裝出一副準備拚命樣子的華盛頓,做出“既符合其相對實力、又符合其國家利益”的理智選擇,要麽繼續回到“第一、二觀察點”繼續拖,繼續磨!如果次貸危機太難受,受不了,歐盟的“地中海聯盟”太欺負人,也受不了,那也好辦,那就直接走向第四觀察點,大家坐下來直接談“最最核心的實質問題”。
●“嚇唬人”動作沒有嚇倒對手、卻嚇倒了盟友
隻是那種“嚇唬人”的動作就不要做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給旁邊的日本、印度撿去不少籌碼,從日本拋出那枚硬幣、強調自己不願意為美國利益當炮灰、更不願意被美國資本洗劫一空的“滑頭態度”來看,對“非美而言”,這本身就是多極化的一步,對美國而言,就效果而言,“嚇唬人”動作沒有嚇倒對手、卻嚇倒了盟友,這恐怕會加速多極化進程,裏裏外外就去了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