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東方時事解讀 2007年 11月23日

(2007-11-24 17:48:41) 下一個
東方時事解讀 2007年 11月23日
美英法德要求UN對伊朗采取更嚴厲製裁


【伊斯蘭堡消息】美國及其在歐盟的三個盟友北京時間11月23日說,伊朗在核問題上沒有做出足夠工作以贏得他們的信任,聯合國現在應當考慮對伊朗采取更嚴厲的製裁。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法國和德國代表稍早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發表聲明說:“拭目以待的方式並不是一種選擇。”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重申了他在伊朗核問題報告中的觀點,承認伊朗在回答有關伊核技術未決問題方麵與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是“足夠”的, 但欠“積極主動”,同時強調伊朗沒有按聯合國決議要求暫停敏感的鈾濃縮活動。

英法德三國的聲明表示,伊朗的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接受的,聲明指出:“我們承認伊朗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步子,但合作是不全麵的和被動的。總而言之,結果並不令人鼓舞。”三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朗問題作出判定。

美國代表舒爾特的發言呼應了歐洲三國的立場,他說,伊朗一直實行的選擇性合作政策以及拖延戰術表明,伊朗故意將國際社會的視線從其敏感的核活動上轉移開。

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蘇丹尼耶則表示,巴拉迪的報告表明伊朗坦誠地向國際原子能機構解釋了核活動進程,他警告進一步的製裁將帶來嚴重後果。蘇丹尼耶說,隻有在愛好和平的國家阻止美國等國家製造噪音和問題的條件下,伊朗才會繼續保持合作態度。



【時事點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英國、法國和德國代表稍早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所發表的“拭目以待的方式並不是一種選擇”、這話說得“相當地俏皮”,然而,值得強調的是:語言上的幽默根本就掩飾不了歐洲人在這個問題上的“做繭自縛”。

請大家注意這幾段文字,並從中體味歐洲、美國、伊朗在伊核問題上的最新態度:

第一,英法德三國的聲明表示,伊朗的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可接受的,聲明指出:“我們承認伊朗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步子,但合作是不全麵的和被動的。總而言之,結果並不令人鼓舞。”三國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朗問題作出判定。

●看來這場圍繞伊核問題展開的“巴基斯坦戰役”已經告一段落

顯然,在歐洲人嘴巴裏,盡管仍在聲稱所謂“伊朗的兩種做法”(即:伊朗的合作是被動式、非全麵的合作;伊朗沒有按聯合國決議要求暫停敏感的鈾濃縮活動)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歐洲“三架馬車”卻在聲明中“承認伊朗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步子”。

在這裏,東方評論員也是一番感慨,看來這場圍繞伊核問題展開的“巴基斯坦戰役”已經告一段落。事實上,就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巴基斯坦方向就傳來了“決定性的消息”。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宣布緊急狀態有效


【伊斯蘭堡消息】據巴基斯坦當地電視台23日報道,巴最高法院當天宣布,巴總統、陸軍參謀長穆沙拉夫宣布的緊急狀態和臨時憲法令有效。

報道說,由首席大法官阿卜杜勒·哈米德·多加爾主持的法庭當天就針對緊急狀態的訴訟進行了聽證並作出裁決。裁決認為,在巴基斯坦國內局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穆沙拉夫實行緊急狀態的做法是必要的。裁決還表示,當國內局勢好轉後,憲法將被恢複,但最高法院有權隨時重新審視這一局勢。

穆沙拉夫3日宣布全國實施緊急狀態並頒布了臨時憲法令。當晚,穆沙拉夫根據臨時憲法令解除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喬杜裏的職務,並任命多加爾為新的首席大法官。

根據臨時憲法令,憲法被中止,參議院(上院)和國民議會(下院)以及旁遮普省、信德省和俾路支省的省級議會維持正常運作,聯邦和省級內閣維持正常運作,聯邦政府總理以及省首席部長和省長均被保留原職。

巴基斯坦總檢察長加堯姆23日說,在撤銷所有關於穆沙拉夫連任資格的訴訟之後,巴最高法院已指示選舉委員會公布10月6日總統選舉的結果,宣布穆沙拉夫當選。



布什“改口”:穆沙拉夫的行為並未“越線” “他是守信用的人”


【綜合消息】23日,各方傳出的有關巴基斯坦局勢的消息顯示,巴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正全力為連任鋪路。貝·布托的立場似乎出現鬆動,可能將放棄與其他反對黨聯合抵製選舉。

穆沙拉夫釋放被押政治人士等一係列舉動似正在取得成效。美國總統布什一改先前的批評態度。他說,穆沙拉夫的行為並未“越線”,他相信穆沙拉夫推崇民主。《華盛頓郵報》日前稱,這是布什向穆沙拉夫送出的“最強支持信號”。

布什還說:“穆沙拉夫已是反恐戰爭的忠實盟友。他也正在推進巴基斯坦民主進程。如今,他釋放了受押者。我發現,他是守信用的人。”布什的最新表態與他和美國政府其他官員先前的講話大相徑庭。布什兩周前說,他的助手已直接警告穆沙拉夫,實行緊急狀態的決定“將破壞民主”。



【時事點評】在之前的點評中,針對巴基斯坦局勢,我們曾經給出過這樣“一組判斷”,即:

首先,巴基斯坦局勢的迅速激化,與“中東和會”、特別是與美國試圖從歐盟、甚至是阿盟手中拿到那份“中東和會”之“談判標的”(同意與美國一起對伊朗進行全麵經濟製裁)的意圖是息息相關。

其次,我們認為,由於美國在巴基斯坦找不到“第二個穆沙拉夫”、又由於中國的存在,盡管美國“一直在關切”巴基斯坦的核武器的安全問題,但不可能“強行接管”巴基斯坦核武庫。再加上巴基斯坦激進勢力無處不在,巴基斯坦局勢一旦全麵失控,不論是伊斯蘭激進勢力掌控巴基斯坦核武器也好,還是巴基斯坦全麵中止與美國的反恐合作,甚至為阿富汗、伊拉克反美武裝提供直接支持也罷,都是極為可能的,都是美國決策層“可能麵對的殘酷現實”。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貝.布托公開喊出“要求穆沙拉夫下台”、“絕不與穆沙拉夫合作”、“絕不考慮在穆沙拉夫手下擔任總理職務”的政治口號之後,貝.布托就已經被“殘酷現實重壓之下的美國人”所拋棄了。

再次,我認為,盡管巴基斯坦局勢是美國一手挑起的,但是,在歐盟因“種種顧忌”不敢妄動之前,在無法得到歐盟在阿富汗方向、巴基斯坦方向的“實質性幫助下”,特別是在穆沙拉夫的“個人安全”沒有出現問題之前,巴基斯坦的“大勢”仍然沒有改變。

最後,我們還認為,華盛頓的“巴基斯坦計劃”不僅沒有達成將巴基斯坦改造成一個“令中國伊核政策、中東戰略效率低下的巴基斯坦政府”之既定目的,反而將會對美國的阿富汗政策產生深遠影響,非常清楚,今後的巴基斯坦政府,勢必成為一個““令美國伊朗政策、阿富汗政策效率更加低下的巴基斯坦政府”。


●盡管“中俄”已擺出一副“萬不得已、將被迫.......”的姿態,但是否有足夠的決心,才是“方方麵麵”確認、並接收這一戰略信號的關鍵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繼之前中國退出“德國主辦的伊核問題六方外長會議”、又果斷退出“美國組織的伊核問題六國會談”之後,北京已然擺出一副萬不得已、將被迫“全麵中止”旨在調控伊朗核進度的“伊核六方會談”,並與俄羅斯一道“被迫抽掉”歐盟借以充當戰略協調人、在“中美俄”之間進行戰略騰挪的“伊核問題現行處理模式”的“強硬態度”。

顯然,正是在這一強硬態度下,隨著受歐盟影響甚大的巴拉迪先生弄出那份“什麽都有”、就是沒有“伊朗核計劃就是軍事計劃”之確切結論的伊核報告。

事實上,北京也好,莫斯科也罷,盡管已經擺出一副“萬不得已、將被迫.......”的北姿態,但是,姿態的背後是否有足夠的決心,特別是如何展示這種決心、才是“方方麵麵”最終確認、並接收這一戰略信號的關鍵。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絕非巧合的是,就在這個時候,不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安排了一係列“節目”,強調“中俄”不僅有這份姿態、也有這份決心。

美官員:小鷹號取消訪問香港計劃,正返回日本基地


【綜合消息】據外電報道:中國周三拒絕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以及陪同艦隻在感恩節假期訪問香港,但又在周四突然改變了主意。小鷹號的此次訪問已經籌劃了很久。

不過,這個決定現在已經太晚。一位美國官員表示,小鷹號在被拒絕後取消了此次航行,目前正在返回日本基地。

小鷹號航母率領的艦隊,以及艦隊上的8,000名美國空軍和海軍士兵原計劃周三抵達香港,但美國國防部稱該計劃遭到了中國的拒絕。

小鷹號航母船員的數百名親屬已經飛抵香港,準備和親人共度感恩節。周四晚些時候,中國似乎突然轉為溫和態度,最終宣布小鷹號航母可以停泊香港。
“我們決定允許小鷹號在感恩節期間停靠香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隻是一個基於人道主義考慮的決定。”
不過,美國太平洋艦隊駐夏威夷的發言人告訴路透,小鷹號不會再折返香港,目前正在向其在日本的基地前行。
“小鷹號正在返回橫須賀軍事基地,”海軍少校John Filostrat說,稱自己不便告知為何在中國改變主意後小鷹號沒有再返回香港,或是現在折返是否已經太晚。
“當被拒絕入港後,他們開始返回,目前仍是這一情況,”他說。
此次感恩節假期的遭遇令許多抵港的海員家庭感到沮喪,並有可能引發外交口角。
“我想爸爸,”14歲的Mark Curry說,他的父親是一名小鷹號船員。“我以為能在那裏見麵,但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好失望。”
會見達賴惹的禍?
中國的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距離美國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前次訪華僅有數周。當次訪問中,蓋茨希望兩國可以展開長期對話。
劉建超沒有說明為何中國起先拒絕小鷹號進入香港。但原因可能有幾個,其中包括美國計劃向台灣出售價值9.4億美元的導彈升級係統,以及總統布什上個月接見達賴喇嘛。
去年,小鷹號航母在日本衝繩島附近執行任務時,曾有一艘中國潛艇上浮,出現在距小鷹號非常近的海麵上。這一事件說明兩國仍有發生摩擦的可能。
中國周三還宣布進行“航空管製”。
據新華社報道稱,這次航空管製將使華東和華南約7,000人的出行計劃受到影響,管製原因不明。
小鷹號航母1956年開工建造,是美國海軍服役時間第二長的艦艇,僅次於停泊於波士頓港、服役時間達208年的“憲法號”儀仗帆船。小鷹號還是美軍唯一一艘常規動力航母,計劃於明年退役。
香港尤其是其灣仔區長期以來都是美國海軍停靠和修整的常規港口。小鷹號在2005年感恩節曾在香港停泊過。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是摘自外電發自香港的新聞稿。我們之所以“如此提醒”,是想讓大家明白這麽一個事實,即:如果美國人有什麽委屈、或者對事情起因有什麽“方便說出來的話”需要表達,那麽,大家盡可以在這份“外電”中去尋找。


●就美國人心中的“委屈”而言,新聞稿的處理手法非常有技巧

顯然,就美國人心中的“委屈”而言,新聞稿的處理手法非常有技巧,一句“我想爸爸,”,一句“我以為能在那裏見麵,但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好失望!”,已經將美國人心中的委屈表達得淋漓盡致!將“煽情”的手法發揮到了極致!

另外,就原因而言, 新聞稿的處理手法也非常專業,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劉建超沒有說明為何中國起先拒絕小鷹號進入香港。但原因可能有幾個,其中包括美國計劃向台灣出售價值9.4億美元的導彈升級係統,以及總統布什上個月接見達賴喇嘛。

去年,小鷹號航母在日本衝繩島附近執行任務時,曾有一艘中國潛艇上浮,出現在距小鷹號非常近的海麵上。這一事件說明兩國仍有發生摩擦的可能。 中國周三還宣布進行“航空管製”。


●不論是撰稿人、還是“不方便說話”的美軍軍官,似乎都沒有去“關心”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非常詳細”!在我們看來,新聞稿對“可能的原因”已經羅列得非常詳細了,什麽“達賴”、什麽“對台軍售”、什麽“中國潛艇出現在美國航母附近”,什麽中國周三還宣布進行“航空管製”,等等,的確,所有這些“都可能是”事情的起因。

但是,東方評論員想指出的是:不論是新聞撰稿人、還是身份特殊“不方便說話”的美軍軍官,似乎都沒有去思考、關心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即: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是在中國“沒有批準”的情況下啟程赴港的,還是在中國“批準”的情況下如期啟程、但在中途卻被中國“突然拒絕”的?


●造成小鷹號直到最後一刻都無法獲準靠港的原因,顯然是“因某種原因”中途被中國“突然拒絕”!

從公開的報道來看,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想去香港過感恩節不是什麽秘密,因為美軍大批家人都已經提前到達香港。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造成美國小鷹號直到最後一刻都無法獲準靠港的原因,顯然是“因某種原因”中途被中國“突然拒絕”!

●中國的“兩次拒絕”都發生在“中美關係出現重大危機”、甚至“可能出現軍事衝突”的大背景下


眾所周知,在香港回歸後,在“正常狀態”下,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訪問香港一向為中國外交部所準許。此前,被中國拒絕靠港的情況出現過兩次,一次是99年“炸館”事件之後,另一次則是2002年中美在南海上空發生撞機事件之後。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看出來了,中國“兩次拒絕”美國航空母艦靠港都發生在“中美關係出現重大危機”、甚至“可能出現軍事衝突”的大背景下。

顯然,如果我們從“曆史”的經驗去思考,也就不難想到,北京之所以會“第三次拒絕”,也是因為目前時局也處於“類似的狀況”嗎?


我們知道,21日,南京、廣洲兩大軍區舉行跨戰區的大型軍事演習,並對相應區域進行了空中管製。從公開的報道來看,演習舉行的非常突然,這表現在“空中管製”來得非常突然,民航部門來不及準備,結果造成大量的國際、國內航班延誤,大量旅客滯留機場。

我們注意到,就是中國軍方“突然演習”的當天,俄羅斯國防部長也突然宣布,俄武裝部隊定於2008年舉行一係列“遵從同一戰略方針”的指揮所演習。俄總統普京更是“暗示”:戰略核打擊力量的快速反應將是這一係列演習的重要部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伊朗已經向國際社會公開承認擁有“原子彈設計藍圖”之後,在中國退出美國組織的旨在討論如何製裁伊朗的“伊核問題六方會議”之後,在穆沙拉夫明確拒絕美國的“強烈要求”、堅持繼續實行“緊急狀態”的情況下,在巴基斯坦就是伊朗交出的“原子彈設計藍圖”來源地的事實下,麵對“中俄”在軍事上一係列的“同時動作”,恐怕很難用“巧合”兩個字去解釋。


●整個事情恐怕都與“伊核可能迅速危機化”,以及因伊核問題而激化的巴基斯坦局勢有關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一直是我們觀察整個事件的基礎。就如我們在第一時間裏所說的那樣,盡管華盛頓這次從“人道”的角度裝出一副“受傷”的樣子;盡管北京在“小鷹號”已經返航的時候,才“出於人道的考慮”,突然改變主意、準許水兵在香港與翹首以待的家人共度“感恩節”;盡管雙方都在所謂的“人道”上做文章,找話題,但是,我們的觀點有兩個:

第一,從戰略上而言,整個事情恐怕都與“伊核可能迅速危機化”,以及因伊核問題而激化的巴基斯坦局勢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俄“同時動作”的當天,解放軍總參謀長助理孫建國中將在八一大樓會見了巴基斯坦陸軍參謀局長薩拉烏丁中將一行,在會見中薩拉烏丁中將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他說:“這次重要的訪問有助於鞏固兩軍業已存在的友好關係。中巴兩國兩軍友誼比山高、比海深,經受了時間的考驗。巴基斯坦願與中方共同努力,在新形勢下不斷深化巴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內涵”。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薩拉烏丁中將所說的“重要訪問”究竟如何重要我們無從得知;但是,薩拉烏丁中將所說的“新形勢”,我們卻是有目共睹。至於如何“深化中巴戰略合作關係的內涵”?相信大家從穆沙拉夫披露“美國威脅將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時代”發出求救信號、到朝核最終悍然核爆炸、繼而美國全球安全的基石之一--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突然麵臨顛覆危險的整個過程中就可以體味出來,即:一旦美國敢在巴基斯坦方向搞“非合理衝撞”,中國有決心、也有能力維護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



●整個事情恐怕與北京對那條“中美軍事熱線”進行“定性”有關


第二,從戰術上而言,整個事情恐怕與北京對那條美國死活要架設、旨在“防止中美產生誤解、繼而發生軍事衝突”的“中美軍事熱線”進行“定性”有關。

我們知道, 11月5日,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與來訪的美國防長蓋茨正式敲定,建立中美國防部直通電話,這就是備受外界關注的中美“軍事熱線”,

一般而言,國家間的軍事熱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盟國之間的,例如美國與北約國家、美日之間,架設軍事熱線的作用主要用來協調軍事行動;

另一種則是正常國家間的,例如“美俄”之間,其主要用來溝通信息、消除誤解,避免衝突升級

●美國人死活要架設的“中美軍事熱線”意圖就是要打造一個“如何避免中美間發生軍事衝突”的工具


顯然,美國人死活要架設的“中美軍事熱線”屬於第二種,是為了溝通信息、消除誤解,避免衝突升級的那一種。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國建立“中美軍事熱線”的意圖就是要打造一個“如何避免中美間發生軍事衝突”的工具。

然而,在美國縱容“台獨”勢力搞所謂“入聯公投”、從而最終可能使中美兩國雙方卷入“某種軍事衝突”的情況下,在巴基斯坦被華盛頓威脅要炸回石器時代、從而也可能使中美卷入“某種軍事衝突”的情況下,一句話,在美國始終瞄著中國的核心利益、並時刻準備對中國全球戰略布局進行致命一擊、而中國也可能進行致命反擊的情況下,“並非盟國”的“中美”之間建立一條軍事熱線,也就給方方麵麵以“無限遐想”:這條熱線到底是做什麽用的,是防止中美在台海方麵的軍事衝突、還是防止中美在朝鮮、巴基斯坦方向、阿富汗方向的軍事衝突?


●對這條軍事熱線,北京應該再拖一段日子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這條軍事熱線,北京應該再拖一段日子,盡可能地避免給“方方麵麵”發出“不清晰的信息”,因此,建立這條軍事熱線,我們的觀點是,時間上似乎早了點兒。但根據我們的觀察,北京似乎采用了另一種方法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一方麵,中國軍方在同意建立軍事熱線的第一時間裏就明確表示,“不應把中美軍事熱線與台灣問題掛鉤”。這就是說,在台海方向,如果美國人一定要對中國核心利益下手的話,就不要指望通過一條軍事熱線就可以避免軍事衝突;

這一點,從中美防長剛剛敲定中美熱線、就立刻展開一輪角力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美國國防部13日通知國會,稱可能向台灣出售價值9.39億美元的“愛國者”導彈升級係統;而中國一艘潛艇則在美國航母正在演習時,在攻擊武器射程之內,按中國外交部的說法是“純屬偶然”突然浮出水麵。顯然,一旦發生台獨重大事變,如果美國人一定要介入,那麽,在台海方向避免軍事衝突,不是軍事熱線可以解決的問題。

另一方麵,中國與朝鮮之間有“條約”在身,且中國外交部明確表示“軍事解決朝核問題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在朝鮮方向,如果美國人一定要對中國核心利益下手的話,也不要指望通過一條軍事熱線就可以避免軍事衝突;


●熱線是否有助於防止中美在巴基斯坦方向的“合理衝撞”演化成軍事衝突、恐怕是美國人急於想弄清楚的


再就是,我們注意到,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錢利華當時就明確表示:“至於這個軍事熱線將來討論什麽問題,通過什麽方式來確定兩國防務及軍隊領導人就一些重大敏感問題通話,雙方的業務部門還在進一步討論:例如電話終端是否設在雙方國防部、是否由雙方國防部長通話、多長時間通一次話等”。

至今天為止,距離中美同意架設中美軍事熱線已經半個月了。雙方的業務部門進行的“相關討論”也應該進行一段日子了。從巴基斯坦局勢突然激化、從“中俄”在軍事上“同時動作”的情況來看,中美軍事熱線是否有助於防止因美國執意在巴基斯坦方向施展“合理衝撞”、而演化成中美軍事衝突的話題,恐怕是美國人急於想弄清楚的。

●在廣州戰區、南京戰區突然舉行的軍事演習,絕對是一個“突然拒絕”的好借口


前麵說了,造成美國小鷹號直到最後一刻都無法獲準靠港的原因,顯然是“因某種原因”中途被中國所“突然拒絕”!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選擇巴基斯坦局勢處於關鍵時刻的時候,也就是北京認為中美關係也處於“非常嚴峻”的關口,在廣州戰區、南京戰區瞄著台灣,突然舉行軍事演習,即是一個“為巴基斯坦打氣”的好辦法,也絕對是一個“突然拒絕”的好借口: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充許美國軍艦進入演習區域訪問香港,決定權當然在軍方。在這種情況下,“小鷹號”上的美國軍人能否到香港上岸與家人共度感恩節,當然是個值得美國人用熱線“討個說法”的話題!在這種情況下,“有心人”自然會睜大眼睛、支起耳朵、看看美國人死活要架設的那條軍事熱線、其“熱度”到底幾何?


●華盛頓要想讓中美軍事熱線離真正地“熱”起來,還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努力


結果,我們也都看到了,直到“到處討說法”的美國軍方命令“小鷹號”轉身返回日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才慢慢地“踱”出來,宣布“出於人道考慮”準許........。

由此看來,華盛頓要想讓中美軍事熱線離真正地“熱”起來,還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努力。

通過這一回,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北京不僅擺出一副“萬不得已、將被迫.......”的姿態,也展示了堅定的決心。


●一係列事件都發生在“中俄”在軍事上“共同動作”之後


事實上,不論是歐盟“三架馬車”在伊核問題上“承認伊朗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步子”,甚至是美國向俄羅斯提交共建反導係統,賴斯邀請中國外長與會“中東和會”等事件,都發生在“中俄”在軍事上“共同動作”之後。


●歐盟仍然“舍不得放下”那份令自己受用無窮的“戰略協調人”角色

特別是,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隨著歐盟“三架馬車”在伊核問題上“承認伊朗朝正確的方向邁出了步子”,可以這樣說,歐盟仍然“舍不得放下”那份令自己受用無窮的“中東戰略協調人”角色;也可以這樣說,“放不下的”歐盟在“巴基斯坦政策”、“阿富汗政策”上也被迫做出了初步選擇,那就是“繼續與美國保持距離”。


●目睹布什的“自煽耳光”、穆沙拉夫的“安心外出”,貝·布托也是“立刻放出軟話”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才有機會觀察到一係列的相關消息:

第一,幾天前還在強烈要求穆沙拉夫必須“結束緊急狀態、恢複民主秩序”的布什,因其特使內格羅蓬特帶著那份“要求”飛往巴基斯坦“調停”遭遇穆沙拉夫的冷臉,從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最後,就如新聞中所說的,布什“改口”了。

總之,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內格羅蓬特這一輪調停下來,其結果不過就是:“自煽耳光”的布什,實際是用對穆沙拉夫“最強支持”為價碼、才“購買”到“穆沙拉夫以文職身份就任總統”、“釋放反對派人士”的承諾的。

第二,公開指責“貝·布托是西方寵物”的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放心”地外訪、並與沙特阿拉伯“交換看法”,“順便”給居住在海伯的前總理謝裏夫一個台階,留下一張準許其回國的“通行證”,從而正式在謝裏夫與貝·布托之間打入了一根楔子,開始瓦解反對派聯盟。

第三,目睹布什的“自煽耳光”、穆沙拉夫“安心外出”並準許謝裏夫回國的事實,被穆沙拉夫指責為“西方寵物”,且公開聲稱“穆沙拉夫必須下台”、“絕不在穆沙拉夫手下擔任總理”、“堅決抵製議會大選”、從而在政治上早就拉出一副與穆沙拉夫“不共戴天姿態”的貝·布托,也是“立刻放出軟話”,一改其強硬的一麵,公開表示“可能將放棄與其他反對黨聯合抵製選舉”。

●華盛頓的損失是巨大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穆沙拉夫堅持實行“緊急狀態”的情況下,隨著謝裏夫的“回國”、布托的“放軟話”,布什的“改口”,華盛頓一手挑起的這場“巴基斯坦戰役”,也就告一段落了。

總體而言,盡管穆沙拉夫也做出了相應讓步(就職總統之前辭去軍職),但是,由於穆沙拉夫成功地將自己人空降至之前自己無法掌控的“最高法院”,繼而“判決”穆沙拉夫當選合法,並在“中俄”、及伊朗的全麵配合下,以“巴基斯坦核武庫安全”、“美國反恐的巴基斯坦之需”為要挾,成功地迫使布什“自煽耳光”、並對其給出“最強烈支持”。

到此為止,這一場角力下來,由於布什事實上已經對穆沙拉夫“已經做的一切”進行了“背書”,且並沒有換來歐盟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問題上的“實質性支持”,因此,華盛頓的損失是巨大的。

在我們看來,美國在“巴基斯坦戰役”的損失可分為兩部分:


●巴“親美”勢力被美國人一一出賣,美國再次暴露出其“眼高手低”、“相對實力”已完全不夠的一麵!


一部分是有形的,這表現在局勢的發展中,“親美的”巴基斯坦“前大法官”、前總理布托,最終被“殘酷現實重壓之下”的華盛頓所一一出賣。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美國人而言,“這種出賣”的後遺症將是長遠的:不論是巴基斯坦執政者、還是被穆沙拉夫斥責為“西方寵兒”的反對派,也不論是歐盟、還是印度,不論是在巴基斯坦、還是在其它地方,有一點恐怕會慢慢成為一個“共識”,那就是:在巴基斯坦這個急需發展經濟、又因地處歐亞交通要塞,因此在歐亞經濟整合的進程中“非常有潛力快速發展經濟”的戰略要地,那種不顧巴基斯坦國家的核心利益,隻為了一已之私就大搞霸權、或依附美國霸權謀取私利的勢力是不得人心的,在“和諧”的基礎上共謀“發展”才是硬道理;不僅如此,為了一已之私大搞霸權的人也再次暴露出其“眼高手低”、“相對實力”已完全不夠的一麵!

在這種現實下,華盛頓的“巴基斯坦計劃”不僅很難達成將巴基斯坦改造成一個“令中國伊核政策、中東戰略效率低下的巴基斯坦政府”之既定目的,反而將令巴基斯坦政府成為一個““令美國伊朗政策、阿富汗政策效率更加低下的巴基斯坦政府”,從而對歐盟、甚至日本的相關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經此一役,美國的中東戰略、全球戰略,特別是美國“遂行這些個戰略的相對實力”將受到“更加嚴重地質疑”


另一部分是無形的:顯然,在方方麵麵的眼裏,“這種出賣”即是美國在巴基斯坦“力量不夠”的“無奈”,更是美國中東戰略、全球戰略、及其“遂行這些戰略的相對實力”“被嚴重質疑”,其“價值盟友”或出於戰略共識卻不敢、或出於戰略差異不願出手相助的“必然結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一點,從印度在一開始就急著與巴基斯坦局勢劃清界線就可以看出來;從一開始就在“放風”調整阿富汗政策、並在緬甸問題上與美國合作了一把,最終卻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守口如瓶”、“保持低調”到目前的歐盟身上就可以看出來;特別是,從日本、澳大利亞、韓國這幾個參與了伊拉克戰爭聯盟、並仍然在為美國提供“阿富汗支持”的“價值盟友”,個個都閉口不談“巴基斯坦局勢”的事實中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注意到,有分析人士就認為:經此一役,美國的中東戰略、全球戰略,特別是美國“遂行這些個戰略的相對實力”將受到“更加嚴重地質疑”。


●華盛頓的損失不僅僅是巴基斯坦方向,更大的損失是在“其它方向”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明確指出,華盛頓的損失不僅僅是巴基斯坦方向,更大的損失是在阿富汗方向,巴以和平方向,特別是伊核問題方向、甚至是東北亞方向。

在我們看來,“胃口太大、實力卻不濟”美國人,不論是在巴基斯坦問題上、還是在阿富汗、甚至整個大中東問題上,在要求其“價值盟友”出手相助時候,成功的可能性也許更低,麵對的要價也許會更高、對其它大國需要做出讓步的範圍、幅度也許更大。


●隨著中東和會的“必然失敗”,“中歐俄美”之間必將掀開新一輪的討價還價的高潮


前麵說了,巴基斯坦局勢的迅速激化,與“中東和會”、特別是與美國試圖從歐盟、甚至是阿盟手中拿到那份“中東和會”之“談判標的”(同意與美國一起對伊朗進行全麵經濟製裁)的意圖是息息相關。

因此,隨著“巴基斯坦戰役”的告一段落,隨著中東和會的“召開”(可以肯定的是,除非華盛頓有本事逼迫以色列做出重大犧牲,比如拿出戈蘭高地去“招安”敘利亞,在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上做出巨大讓步以初步滿足阿拉伯聯盟,從而拿一個“足以令歐盟臉上生光的”巴以和平協議去交換歐盟的“伊拉克合作”、“伊核合作”,否則美國人什麽都撈不到),特別是、隨著中東和會的“必然失敗”,在中東方向、特別是在伊核問題上,在製裁伊朗方案的問題上,“中歐俄美”之間必將掀開新一輪的討價還價的高潮。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說過,如果伊朗繼續其濃縮鈾進程的話,那麽,華盛頓在聯合國弄到一份“新的製裁伊朗的方案”可能不是問題,問題是美國人對它自己擬定的那份“可以實質性傷害伊朗經濟、破壞伊朗社會穩定的製裁方案”願意做出多大程度的修改,當然了,這隻是條件之一,條件之二就是:華盛頓願意在中東和平問題上、在伊拉克事務中、在延緩格魯吉亞、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上,在穩定巴基斯坦局勢的問題上、在製止陳水扁搞“入聯公投”的問題上展現出多大的誠意!

值得強調的是,如果華盛頓在延緩格魯吉亞、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上,在穩定巴基斯坦局勢的問題上、在製止陳水扁搞“入聯公投”的問題上繼續采取令局勢複雜的手段,那麽,在失去“伊核六方會談模式”的製約下,伊朗繼續其濃縮鈾進程,甚至加速其核進度,也將是必然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