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日以前已成曆史,人生天天新開始。回首往事,你更多的是演員,導演還是觀眾?
正文

【BBY時事】內賈德撬動地球的支點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2007-05-14 07:38:13) 下一個
【BBY時事】內賈德撬動地球的支點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主筆:賴緯
●內賈德最簡陋又最實用的支點
據美聯社消息,為期兩周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八次審議大會第一次籌備會議5月11日晚在維也納結束。因為伊朗等國反對,與會國代表沒有就會議最終聲明達成一致,與會國代表隻好同意將這次會議的“主席總結”以會議文件的形式散發。“主席總結”稱,會議表達了對伊朗核計劃的嚴重擔憂,要求伊朗立即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737和1747號決議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通過的相關決議。“主席總結”同時強調,伊朗核問題應通過外交努力和談判方式解決。報道說,此前由於伊朗對會議議程中“重申全麵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必要性”這一措辭表示反對,會議數天處於僵持狀態。直至5月8日,伊朗在最後關頭作出了妥協,同意將“遵守”注解為“遵守條約中的所有條款”,從而挽救了這次會議。
有趣的是,盡管參加這次會議的130個國家的代表們曾為伊朗人在5月8日作出的讓步而驚喜了一番,但德黑蘭依然我行我素地頂住了各方壓力,最後還是致使華盛頓再度飲恨。
無獨有偶,美國人在短短的十天內,前後兩次領教了伊朗人“無厘頭”的厲害。眾所周知,這個以討論全球核裁軍、防擴散與和平利用核能為目的的國際會議,跟5月3日至4日舉行的有50個國家參加的伊拉克安全國際會議一樣,都不是以伊朗核問題為中心議題的,但伊朗卻偏偏被人為的推到了會議中心,而且最後都因為伊朗從中耍起“無厘頭”而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分別參加這兩個會議的各國代表們,顯然弄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來陪會議最積極的推動者美國還是僅僅是會議參與者之一的伊朗的。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伊朗隻不過是一個在中東地區有那麽一點影響力的國家,竟然讓聯合國組建以來東西方兩大陣營首次“站到一起”所組成最強大的世界聯盟無可奈何。
十分可笑的是,美國當年利用連自己至今都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伊朗研製核武器問題試圖置伊朗於死地,現在伊朗不但在利用這一神秘莫測的核問題擴大了自己的地區影響力,而且迫使華盛頓連說出“動武”這兩個字都自覺無趣了,這一可怕的後果恐怕是華盛頓預想不到的。
更令華盛頓窩氣的是,德黑蘭協助解決伊拉克問題的努力,竟然是幫助美國從伊拉克“體麵撤軍”。英國《金融時報》9日報道說,伊朗外交部副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希日前在接受該報采訪時表示,美國和伊朗都希望伊拉克穩定,伊美之間有可能通過直接談判找到讓美國從伊拉克“體麵撤軍”的辦法。他還表示,美軍主導的對伊拉克入侵行動是“一場災難”,不要讓美國從伊拉克的撤軍成為另一場災難。他說,如果包括美軍在內的外國軍隊立即從伊拉克撤出,那可能會導致混亂和內戰,不過,外國軍隊應該有從伊拉克撤離的計劃。
好一個德黑蘭!既表達了幫助美國“體麵撤軍”的誠意,又警告了美國的立即撤軍“會導致混亂和內戰”的危險,同時也迎合了伊拉克政府有關“從伊拉克撤出美軍將會引發災難性後果”的意向,為反對撤軍的布什和要求撤軍的美國民主黨提供了一個折中的“伊朗意見”,既不激怒執掌美國參眾兩院、主張以外交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美國民主黨,也為從不排除以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布什提供了一個留在伊拉克的理由。
當然,德黑蘭要達到的效果是,隻要美軍無法在伊拉克輕鬆抽身,其實就是無法對伊朗構成更大的軍事威脅——近在身邊的敵人有時候並不是最危險的。這就是我們此前一直強調的一個觀點:伊朗解除自己麵臨美國軍事打擊的危險、也是讓核問題有利於自己方向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迫使美國在伊拉克泥潭愈陷愈深。
就如同我們在5月8日《“冰淇淋外交”難爽賴斯心》中所評述的一樣,伊朗在伊拉克問題國際會議上跟美國玩起“冰淇淋外交”,讓美國吃到了嘴裏卻爽不到心裏,其實這就是“內賈德博弈術”最簡陋又最實用的一種鬥智鬥勇法。顯然,內賈德從不玩花哨的遊戲,僅僅需要一個智慧和信心的支點,就撬動了整個地球。
●別再為內賈德神魂顛倒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副總統切尼5月11日登上遊弋在海灣地區的美國航空母艦“約翰-斯滕尼斯”號向伊朗發出古警告說:“我們將同其他國家一起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也將阻止伊朗控製這一地區。”美聯社說,切尼2002年3月時也曾登上過“約翰-斯滕尼斯”號,當時是為美國對伊拉克開戰在中東地區征集支持。11日的這一幕讓人想起了當年的情形。報道稱,布什在五角大樓同國防部官員會晤後對記者說,切尼會提醒美國在中東的盟友,讓他們知道“美國了解伊朗擁有核武器的後果”。布什說:“他還將提醒人們,在伊拉克取得勝利對對付伊朗來說很重要。如果我們聽國會某些要在完成任務前撤軍的聲音,那會鼓勵伊朗。”
這是否意味著當年美國攻打伊拉克前夕的那一幕即將重演?在我們看來,即便這是美國發出一個準備動武的信號,但也透露了這樣的信息:一是即使美國對伊朗動武,也僅僅限於海上和空中打擊;二是布什至今仍然沒有信心贏得這場可能發生的戰爭,那麽就注定了布什豪賭的結果。因此我們依然堅持一直來所持的觀點,美國不會發動一場沒有信心打贏的戰爭。
就如同布什在繼續拿伊拉克和準備拿伊朗豪賭一樣,內賈德何嚐不也是在賭博呢?內賈德所做的一切外交努力,無不是圍繞著維護核權利、避免美國軍事打擊、增強國家影響力這個中心點,一旦賭輸了,伊朗必將遭遇美國軍事打擊的嚴重災難,即便不導致亡國,伊朗的核計劃也將要倒退十多年。
別看我們在4月9日《世界的冷漠令布什膽寒》中吹捧內賈德將成為“中東的毛澤東”,我們可以這樣斷言,在人類未來發展進程中,永遠都不會再有另一個毛澤東的“克隆品”。盡管如此,西方專家還是極力在內賈德身上尋找毛澤東的影子,足見毛澤東在中國正在被自己的後輩遺忘的時候,西方對這位曾經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中國偉人仍然無比的崇敬,當然,也在為中國人沒有充分地利用“毛澤東思想”這一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和無敵品牌而惋惜。
西方之所以把內賈德與毛澤東聯係到一起,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這就是隻有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麵前,才能找到敗在“中東的毛澤東”內賈德手下的體麵理由,才能敗得心服口服。美國《時代》周刊沒有忽視這一點,與農民的兒子毛澤東不同的是,鐵匠的兒子內賈德隻是動用了“嘴皮子”,就抗衡著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強大的軍事和利益集團。
因此,不管未來伊朗是否會被美國的戰爭機器所輾碎,也不管內賈德未來是否壯烈於美國的戰火當中,更不管中國未來的主流媒體對內賈德的評價“偏向西風”,我們都不會“妖魔化”內賈德。即使他所做的一切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和政治前程,但他同時也為了波斯民族的利益和建設一個決不屈服於西方列強的強國。
其實,每一個曆史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非凡之處。與曆史偉人拿破倫和毛澤東“文武雙全”不同的是,內賈德目前僅僅是依靠自己三分不爛之舌和虛無縹緲的核武計劃就改變了世界格局,但現在就將內賈德定論為“中東的毛澤東”,恐怕為時嚐早。應該這樣判斷,如果未來一年內賈德獲得下一個總統任期,才是美國最大的噩夢。
所以別再為撬動了地球的內賈德神魂顛倒,他不過是一個十分普通的鐵匠家庭的“低能兒”,他不過是毛澤東思想的“江湖大盜”。
●內賈德尋求撬動地球的新支點
人們不難想象,如果當年毛澤東既不抵抗美國的侵略政策,也不抵製蘇聯的奴役政策,恐怕今天的中國早已變成一個任人宰割的羊羔。我們無法考究內賈德是否有意效仿毛澤東,但有一點是不容質疑的,他同樣為民眾謀幸福為國家謀富強,他為民眾帶來的是金錢買不到的民族尊嚴。
因此,對於美國來說,伊朗擁有核武器並不是最可怕的,最恐懼的是伊朗擁有一個“內賈德思想”。我們在去年底就這樣評述:美國增派航母是衝著內賈德而來的,是為了消滅一個“內賈德思想”。顯然,最讓美國人寢食不安的,不是一個早已不複存在的波斯帝國,而是一個兩年前根本還不為世人所知的原德黑蘭市長。
盡管美國28年來一直試圖顛覆伊朗反美政權,但現在終於顯露出改變政策的跡象了,賴斯4月23日強調說:“美國政府並不是要推翻伊朗現政權,而隻是要伊朗改變政策”。但天真的賴斯可否想過,即使是發動戰爭也無法實現這一目標,被征服的伊拉克傀儡政府尚且內心不服美國的軍事占領,僅僅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和軍事設施又怎能改變伊朗的反美政策呢?
所以不難理解,內賈德根本不在乎賴斯在伊拉克問題國際會議上表達直接對話的善意,也敢於在有130個國家“陪太子讀書”的維也納國際核問題會議上頂風作浪,即使自己的國家麵臨滅頂之災,他依然相信這也許是打不爛的伊朗真正走向強大的一個契機。
我們還注意到美聯社的一個最新報道,隨同布什總統出行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德羅13日說,美國和伊朗兩國官員將在未來的幾周內就伊拉克安全問題舉行大使級會談,但會談內容僅限於伊拉克問題。此前有報道說,伊朗總統內賈德將於13日或14日對阿聯酋進行訪問,這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總統首次訪問阿聯酋。
這就是沒有豪言壯語和兩彈一星的普普通通的內賈德,他總是能夠以一些看來很不起眼的行動,依靠一些看似並不漂亮的支點,去回應敵人的威脅並讓敵人難以招架。在伊拉克國際會議及維也納國際核問題會議上給了美國一點“無厘頭”顏色之後,內賈德終於給布什一點“新甜頭”,讓切尼的戰爭狂言產生“威懾作用”,讓賴斯的外交努力得以“開花結果”。盡管伊朗方麵說“美國是通過瑞士駐伊朗大使館提出舉行正式會談的要求,經過伊拉克方麵的協調努力,伊朗才同意在巴格達與美國舉行相關會談的”,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在我們看來,伊朗的這一變化不過是水到渠成。我們還注意到一個微妙的變化,跟以往指望中俄“背後的推手”有所不同的是,現在的內賈德更多地尋找融入自己思想精髓的撬動地球的支點,以更加嫻熟的外交手腕去周旋於大國之間。即使內賈德最後隻任滿一個總統任期,但這一任期足以讓我們一直強調的觀點“內賈德改變了世界”得到雄辯的證明,所向披靡的美國單邊主義政策將止步於伊朗核問題。尤為重要的是,與中國或俄羅斯以一個國家改變世界不同的是,內賈德一個人就撬動了整個地球,而且他使用的支點並不是所謂的“國際主流牌”,僅僅是“內賈德特色”。
此時離聯合國第1747號決議限期伊朗暫停鈾濃縮還有10天,這一期限過後是否就是美國摩拳擦掌的時刻?顯然,內賈德這個時候出訪阿聯酋並願意與美國直接會談,除了為了遏製美國的戰爭野心,更重要的就是尋求撬動地球的新支點。世界將會聽到的,是內賈德又一次撬動地球、讓美國繼續顫抖的聲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