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te【BBY時事】世界的冷漠令布什膽寒 (2007年4月9日星期一)
(2007-04-09 10:14:06)
下一個
【BBY時事】世界的冷漠令布什膽寒 (2007年4月9日星期一) 主筆:賴緯
●布什“賠了夫人又折兵”
據英國《衛報》4月7日披露的消息,在英國和伊朗就“英兵危機”對峙期間,美國曾表明願意提供一係列的軍事協助,包括派出戰機在伊朗軍事基地上空巡邏,以警告伊朗事態的嚴重性。但英方堅決予以拒絕,並表示希望美國能置身事外,同時盡可能的減弱海灣地區軍事對抗的氣氛。報道還稱,美國國防部負責戰略規劃的官員6日表示,英國軍方毫無疑問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他們應該認真進行反思並從中汲取教訓。
英國真的是美國所說的最大的受害者?華盛頓迫不及待地出麵披露內幕和自圓其說,意在告訴全世界,世界霸主之所以保持沉默和克製,完全是出自英國“堅決拒絕下”之無奈。
在我們看來,華盛頓急於為自己洗清“懦夫”的罪名,恰恰證明了美國的無奈出於自身。首先,美國並不敢借此最佳良機攻打伊朗。第二,英國及歐盟並不因為美國的“積極請纓”而放棄擺脫美國束縛的“自由之路”。第三,美國還沒有痛下對伊朗動武的決心。最起碼的一點是,華盛頓並沒有借機提出待英兵獲釋之後英美聯手攻打伊朗,既達到把早已表明反對訴諸武力的英國拉回到同一條戰壕的目的,又以“路見不平”的好漢形象名正言順地讓世界信服美國是為了正義而戰.
恐怕不是一個巧合,不信邪的內賈德偏偏就選擇傳說中美國對伊朗發起攻擊的4月5日的頭一天釋放了英國士兵,為美國解除了傷害“英國人質”的後顧之憂,並為美國敞開了戰爭之門。全球矚目的4月5日卻十分平靜地過去了,俄羅斯戰略家所預言的戰爭好戲又繼續吊起了世界的胃口。現在,反而給全世界留下的印象是,內賈德和平地化解了這場“英兵危機”,其實也就是阻止了美國4月5日攻擊伊朗的陰謀。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第一回合決鬥中,誰是最大的受害者隻有布什心裏最明白了。
其實,並不是內賈德不知好歹送上嘴來的這塊“肥肉”不夠誘惑,就如同我們在4月5日《布什前麵不是“愛情陷阱”》中所評述的那樣,美國從來不為別人打仗,也用不著別人為自己發動戰爭尋找借口。恰恰相反,正是內賈德主動的“孤獨求敗”,堅決地把布什本可在4月5日動武的“偉哥計劃”無情地粉碎了,更令布什心寒的是,歐盟的離心力反而由此加大了。
當然,“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布什並不是輸家,最起碼他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小視隻玩了幾下“嘴皮子”的弱者,強大的軍事機器並不一定贏得最終的勝利。
●美國攻打伊朗“隻欠東風”
扣人心弦的4月5日還沒過去,科威特《阿拉伯時報》4月4日緊接著透露了美國計劃在本月底之前攻擊伊朗核設施的另一個“驚天內幕”,而且白宮現在連布什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布對伊朗開戰的宣言書都早已備好,其中羅列了一係列動武的“正當理由”。該報道唯一沒有臉皮“透露”的是布什同時還準備好了襲擊之後“香檳酒會賀辭”的內容。
這顯然又是華盛頓繼續玩起“泄密”的老一套心理戰術。在我們看來,美國對伊朗動武早已是“萬事俱備,隻欠決心”,而這一不經意的“泄密”更顯示了華盛頓難以重拾信心。而經曆了英兵被扣事件風波之後,布什好不容易看到“失落的偉哥”的蹤影卻瞬息消逝了。這就是目前我們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與以往全世界都起來反對戰爭不同的是,這一次全世界都以冷漠的眼光來甘當觀眾。
這才是布什疑惑和恐懼的真正原因。目前除了俄羅斯為了安慰老盟友伊朗而不得不表演“強烈反對”和“美國必敗”的遊戲之外,這個世界上竟然沒有人勸說和阻止美國放棄動武之舉,甚至壓根就沒當一回事。盡管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試圖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但也知道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強國之一、有著原教旨主義狂熱精神的伊朗並不是好惹的。盡管美國自恃對伊朗動武是在主持正義,但並沒人願意與美國同舟共濟。
顯然,全世界幾乎都默認這場戰爭非要以美國衰落而告終不可,也就是說,無論是美國的敵人還是盟友,全世界都在為美國走向衰落而祈禱。與其讓這個被西方強加為“邪惡軸心國”的伊朗走向毀滅,還不如讓比“邪惡軸心國”還要邪惡的美國走向衰落。況且,這個世界多了一個被懷疑研製核武器的伊朗並不一定對和平就帶來了威脅。
其實,這不過是大國們尤其是美國為了遊戲規則和一已之私而鼓噪出來的核危機。歐洲從一開始充當美國的代言人而最後搖身一變成為在伊核問題上擁有話語權的一極,擺脫了以往“美國腿子”的枷鎖。俄羅斯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當年在中東叱吒風雲的風光以及被美國趕出超級大國俱樂部的恥辱,在伊核問題上重振雄風誌在必得。從來不知道“外麵的世界很精彩”的中國終於走出茅廬,頭一遭真正地“告別橡皮章”站在了世界政治舞台的高端,而且在安理會對盟友朝鮮和伊朗出手之黑讓歐美俄看著汗顏,不在這場世界圓舞曲中混出個摸樣來,那十三億中國人就白白占著地球的“浪漫資源”了。主角之一的美國何嚐不也在這場遊戲當中大獲其益?正是這個伊朗核問題,才讓美國有更充足的理由留在伊拉克並鞏固在中東的戰略地位,才讓美國在安理會的老大地位得到了一份虛榮的滿足。
難以置信的是,既然這些大國在伊朗核問題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巨大利益,但對美國狂妄的“武心”卻表現出如此的冷漠,甚至俄羅斯還以撤離專家給美國敞開一條進軍的大路。更有趣的是,俄羅斯專家4月4日以俄羅斯一顆教學衛星3月7日在美國上空失靈疑遭美國偷襲為由,此時此刻“翻老帳“發泄對美國不滿並暗示俄羅斯絕對有報複能力。如果這個報複就發生在美國攻打伊朗的那一刻,布什豈能不三思而行?況且,美國還沒有選好自己的“超級接班人”,怎能就這樣跳進“波斯火坑”?
值得關注的是,被製裁被封鎖被孤立的伊朗跟當年搞出了“一星二彈”的中國又有什麽區別?毫無疑問,無論誰是這場核危機最大的受害者,都不影響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非“另類玩法”的內賈德莫屬。
顯然,人們從內賈德對一名英國士兵“你這次強迫休假感覺怎麽樣”的談笑當中,不難品味到真正被強迫休假的是布什。全世界的冷漠令布什膽寒和沉寂之外,也注定美國無法找到最終贏得戰爭的信心——美國原版“偉哥”已風光不再。
●“中東的毛澤東”將橫空出世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英國和伊朗“英兵危機”落幕之後,《華盛頓棱鏡》的伊朗裔主編巴巴克-耶克塔法日前指出,他正在閱讀一本新書《尼克鬆和毛澤東》,從中找到不少內賈德的思想來源。他認為,內賈德在很多方麵有意無意地仿效毛澤東,或者兩人在世界觀等方麵不約而同地相同。“在我眼中,他們的共同點是:首先,相信絕對的自力更生,自己生產一切;另外,兩者都非常依賴意識形態來說服支持者;最後,就是不害怕同西方對抗。”
歐美列強終於找到了在中東地平線上冒出來的這個不起眼的鐵匠兒子打破世界平衡的奧秘:內賈德是毛澤東思想的“江湖大盜”。盡管我們也知道有一份“恭維”來到早了一點,但還是提前贈予令世界敬畏的內賈德——即將橫空出世的“中東的毛澤東”。
我們曾在2006年1月21日《“中國智慧”你在伊朗還好嗎》中這樣調侃:盡管烏雲壓頂,但內賈德的強硬風格依然不改,一會跟美國CNN巧妙鬥嘴盡顯寬容胸懷,一會又飛往敘利亞欲結反美聯盟笑談世界風雲,一會還“染指”拉丹大師籌劃向美國發動新襲擊的“桃色傳聞”當中,華盛頓不得不懷疑“拚命三郎”內賈德苦修過毛澤東戰略思想。
我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如果在一年前,華盛頓的智囊們重視上述的這段話,恐怕他們的主人布什就不會活得那麽累了。盡管目前正處於人類曆史上世界幾大巨頭“空前團結”並聯手通過聯合國第1747號決議的最佳時期,但外界所看到的這一切隻是一個撲朔迷離的表象。
不管這些大國玩的是什麽遊戲,不管麵對的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強大的軍事和利益集團,都動搖不了內賈德獨立前行的信念。就在這種眾叛親離、孤身奮戰的國難當頭,任何對英美的刺激都可能導致英國重投美國的懷抱並加快布什痛下攻打伊朗的決心,內賈德卻依舊逆流而上,居然還饒有興趣地玩了一通“扣留英兵危機”,毫不畏懼地扔給了全世界一個遠比核彈頭更具震懾作用的“送給英國人民的禮物”。試想一下,當今世界除了具有“毛澤東式”膽略和智謀的人物,還有誰敢拿出如此大無畏的“置於死地而後生”的豪邁氣概?
盡管內賈德的“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沒有毛澤東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那樣富有哲理,但基本達到了“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是重視敵人”震撼美以的效應。盡管內賈德對一名英國士兵開玩笑說“你這次強迫休假感覺怎麽樣”沒有毛澤東的“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那樣富有詩意,但全世界都明白了這純粹是內賈德在嘲弄真正被強迫休假的布什。
與獨裁的薩達姆、金正日、卡紮菲不同的是,這名鐵匠的兒子是憑借民主選舉登上總統寶座的,而且自己手中僅有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十分之一的權力,但這絲毫影響不了他堅定地實施自己的核計劃,尤其是在國內反對勢力強烈的抵製下,以伊朗將在未來20年後油氣能源變得匱乏、發展核能是必然趨勢的有力論據,終於在“遵義會議”上說服了有意縮短內賈德總統任期的最高領袖。本次“扣留英兵事件”之所以和平地化解了危機,無不體現內賈德與最高領袖站在一起讓全世界還在驚愕之時就已“瀟灑走一回”。
當然,就如同毛澤東晚年犯了“文化大革命”錯誤一樣,內賈德唯一的錯誤是伊朗在“涉核”之前仍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跟美國沒有外交關係、也是美國敵視的“邪惡國家”之一。但伊朗在這次“英兵危機”所表現出來的靈活度,預示著伊朗將可能在適當的時候在核問題上展示自己新的戰術。其實,內賈德通過一年多與歐美的“核鏖戰”,已基本達到了鞏固自己執政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奠定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大國地位之目的,隻要能夠確保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伊朗適時有條件地暫停鈾濃縮,一點都不足為奇。這跟決不容許伊朗逾越和平利用核能底線的??台階。
我們還注意到,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裏-侯賽尼透露,內賈德將於4月9日到納坦茲鈾濃縮工廠視察並將宣布一個好消息:伊朗安裝和啟動3000台離心分離機,並注入用於生產核燃料的六氟化鈾(UF6)氣體。這個“好消息”無疑將進一步刺激美國。
但布什不能不掂量:一個僅僅需要象征性暫停鈾濃縮就可以避免一場戰爭災難的民族,卻決不屈服於任何壓力而寧可接受戰爭,這個民族是世界上最恐懼的。這樣一個民族如何讓膽寒的布什下得了動武決心?如果4月底美國攻打伊朗的傳說又淪為噱頭,而5月初舉行的伊拉克問題國際安全會議,將是美國“握手伊朗”牌的又一個絕佳機會。
我們甚至也不排除,伊美之間可能再現當年毛澤東與尼克鬆的握手而徹底改變世界的壯舉,除非深陷“越南式伊拉克泥潭”的布什在其任期內沒有與“中東的毛澤東”握手的勇氣和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