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列文涅彈奏李斯特/布鬆尼《鍾聲》
(2008-07-09 19:06:40)
下一個
文中漏掉他們夫婦是朱莉葉鋼琴係創建人的事實
ZT: 約瑟夫&羅西娜‧列文涅
1874年出生於莫斯科附近的奧列裏,1944年在紐約逝世。約瑟夫1885年進入莫斯科音樂院師事瓦西裏.薩福諾夫,同學包括史克裏亞賓與拉赫曼尼諾夫,1889年在莫斯科以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首度登台演出(指揮是安東.魯賓斯坦),1895年在魯賓斯坦鋼琴大賽中獲獎。約瑟夫與鋼琴家羅西娜.貝西(1880年出生於基輔,1976年在加州格倫代爾逝世)在1898年結婚,之後在歐美等地擔任獨奏家與鋼琴教師,1900年到1906年在第比利斯與莫斯科教學,1906年由薩福諾夫指揮在美國首度登台,1914年前都在各地巡迴演出,l907年定居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列文涅夫婦被德軍俘虜,1919年移民美國,1921年起,夫婦兩人都往茱麗亞音樂院任教,其中範.克萊本是羅西娜最出名的學生之一。約瑟夫的錄音不多,但是每一首都顯露出他黃金時期時的無瑕技巧與分句的精妙,成功的結合了技巧與如詩般的氣質。
音樂品味與技術的最後標竿
無論從那個時代來評判,約瑟夫.列文涅都是位傑出的鋼琴家,但是他的成就與影響力卻遠不如同儕友人,例如莫斯科音樂院的同學拉赫曼尼諾夫。下麵這些理由或許是造成這個情形最主要的原因。第一,約瑟夫的錄音太少(這一套唱片包括他所有商業錄音);第二,他很少巡迴演出,顯然他是樂在教學,避免與其他鋼琴家競爭。不過,想衡量列文涅的藝術,最好的方法就是聽聽也的蕭邦練習曲:而他在舒爾茲-艾弗勒改編的《美麗的藍色多瑙河》裡的演出令人摒息不已。列文涅輕而易舉的就讓音樂如羽翼般的飛翔,彈性速度的運用更是不可思議的奇妙。
前《紐約時報》著名樂評人哈洛德.荀白克有幸聽過列文涅現場演出,他在《偉大的鋼琴家》一書中回憶道:「他的音色有如晨星在歌唱,技巧無瑕,和霍夫曼、拉赫曼尼諾夫以指尖彈奏的方法顯然不同,音樂性細膩易感。他是當代的浪漫派音樂家之一,不曾為了個人的想法而把音樂搞得支離破碎。演奏蕭邦練習曲時,他的雙音與八度音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雖然他從來沒想過要用音樂做特技表演。」
列文涅1874年12月13日出生於俄國奧列裏,十五歲在安東.魯賓斯坦指揮下演奏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1898年與羅西娜.貝西結婚。這對夫妻從 1900到1902年都在第比利斯音樂院教書,1902年到1906年在莫斯科音樂院。1906年,列文涅首次在美國演出,阿圖.魯賓斯坦也是這個樂季首度在美演出。190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約瑟夫和羅西娜都住在柏林,戰後移居美國。當約瑟夫在紐約茱麗亞音樂院任教沒多久,他的妻子也跟著在茱麗亞教學,成為當代最富傳奇色彩的鋼琴名師。羅西娜一直到九十多歲都還在教學(她於1976年在加州逝世,約瑟夫則是1944年客死紐約),她最出名的學生就是範.克萊本。
在1917年出版的《偉大鋼琴家的演奏》書中.有一篇文章正好可為列文涅駭人的技巧提供解答。列文涅表示,他的技巧根基不是建築在「散沙上,而是在岩石上。舉例來說,(俄國的)音樂院考試第一關就是技巧。如果學生沒有通過演奏技考審查,根本連彈曲子的機會都沒有。技巧不夠熟練,這就表示他無法妥當的預習與學習,沒有能力正確詮釋一個簡單樂句,無論如何都不能成為一個演奏家。(隻有)在音樂院最後三年後四年,學生才有機會演奏著名的鋼琴曲,而且隻有有天份的學生才能唸完最後一年。在最先的五年裡,所有俄國學校的日常課程都以音階、琶音為重心。所有的技巧都本歸於這些簡單的東西……音階和琶音課程會隨著時間愈來愈難,種類愈來愈多,速度要求更快,而且不能從日常課程中省略。如果沒有反覆練習這些基本技術就想彈曲子,這在俄國是會被嘲笑的。我很驚訝在美國看到一些學生能夠很完美無缺的演奏某些作品,但是幾年以後,當沒有每天練習基本技巧的問題浮現後,他們才發覺自己的音樂領域很難擴展。當然,除了音階之外還得加入其他的基本練習,但是一般而言,最高深的技巧都是源自音階與琶音練習。練習音階與琶音不能機械化或按表操課似的動作,這得看老師是如何教導學生。事賓上,如果學生覺得練習音階是很枯燥或討厭的事,老師得負最大的責任,因為學生沒有仔細思考,沒有注意到演奏音階還應該注意音色差別、穩定度、觸鍵與節奏等等。」
關於列文涅對練習曲看法的訪談《鋼琴演奏的基本原則》也曾經在1924年付梓。在這篇訪談裡,列文涅提到音色與觸鍵的問題,他認為「鋼琴不是打字機,隻要重擊就會發出清晰乾淨的聲音。相反的,要想像你是在鐵絲上彈琴,透過琴捶讓它們發出柔和的聲音,不是在硬金屬條上演奏。手指碰觸到琴鍵時,要覺得是在控製這個琴鍵,而不是在敲或重擊琴鍵。這當中的感覺非常不一樣。不要把琴鍵當成書桌,這個想法完全錯誤。把彈琴當成在書桌前演奏的人,是不會有好音色的。」
這些細節讓列文涅的音樂有著精巧、優美的觸感,上臂與前臂輕盈到有如「在空中飄動」以及「完全不僵硬或緊繃」。對列文涅來說,光是優雅的動作毫無意義,「如果每一個琴鍵都不能觸鍵完全,那麼手指一定隻會停留在琴鍵的表麵而已。」
這些基本原則可在羅西娜的教學方法裡發現。前《紐約客》雜誌樂評人溫斯羅普.沙堅特表示「根據安東.魯賓斯坦的傳統,她總是先讓學生在心裡培養出適當的情緒,這樣才能彈出鋼琴最美的音色與技巧。「想像你想彈出的替音,然後把它彈出來。」她一次又一次告訴學生。想像與思考不是那麼是容易。情緒是個人在彈琴時一定要有的,但是光有感覺還是不夠,感情還得清晰的傳達給聽者、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少有初出茅廬的鋼琴家能讓聽眾和他們有同樣的感覺。控製樂曲裡的每一種音色、樂句的高潮起伏,切中紅心的讓聽眾感同身受,音樂所要求的客觀性和情感一樣重要。」
對於克萊本來說,「列文涅夫人不隻是位偉大的教師,她也是個高尚的人物……母親曾跟隨阿圖.弗利德海姆學琴,而他的第一個鋼琴老師就是安東.魯賓斯坦。她要我傳續這個傳統,傳續俄國鋼琴學派的教學與演奏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母親會那麼希望我能進入茱麗亞音樂院師從列文涅夫人。她欣賞她,她聽過列文涅夫婦的音樂會,知道他們的音樂是多麼的有內涵而又美麗。列文涅夫人教我的時候不太彈琴,她隻會偶爾示範一、兩個樂句。但是,我記得有回上課前,我聽見她在琴房裡彈蕭邦練習曲,我悄悄打開房門,呆若木難的站在邢兒,這可能是我聽過最美的音樂……她喜歡彈琴,也希望能多在公開場合彈琴。她在八十多歲的時候曾經告訴我:『希望能多舉辦幾場音樂會。』身為一個鋼琴家,她的音色有如琥珀,在琴鍵前永遠都是輕鬆自在的,傳達出令人著迷的優雅與高貴氣質。我很遺憾沒聽過列文涅先生的現場演出,但是小時候就聽過他的唱片……最讓我激動的錄音就是《美麗的藍色多瑙河》,技巧的完美是前所未見的……我認為《節慶》也是很令人懷念的錄音,實在好極了!列文涅夫人告訴我,這首曲子本來不在錄音計畫裡,她和丈夫錄完莫劄特雙鋼琴奏鳴曲後還有一點時間,所以決定加彈這首曲子,錄音一氣嗬成他們就是坐下來,然後彈完,真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