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esto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新的郎朗紀錄片《龍之歌,Dragon Songs》第一部

(2007-07-29 15:07:17) 下一個
培養一個世界級的音樂家是個很難的挑戰。個人的努力勤奮,天時地利人和及機遇,除了這些傳統意義裏的因子外,裏麵有多少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美國這個環境裏,似乎很難有取得各種因素的最佳組合。美國出產的偉大鋼琴家裏,第一個當屬Van Cliburn,第二應屬Murray Perahia。他們都是六七十的歲數了。近年來,很是凋零,即使在新移民群裏有著很多鋼琴學子的基礎上。在我聽過的天才少年裏,曾有三個在13-16歲期間都有世界同年齡裏最佳水平,可以後都不了了之。其中兩個都已完全和鋼琴無關了。
可又在小提琴界裏,美國青年一代有相當優勢。在這對比之下,覺得這真是個很奇怪的現象, 百思不得其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rbr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eston的評論:
w兄果然博學,在下受益非淺。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rbrb的評論:
忘了說,Sterns的確是提攜猶太人。同時他對馬友友的幫助也是非常大。馬友友去Juilliard跟Rose學就是他安排的。他邀馬友友十四歲同台演出,常在一起排練室內樂。他對林昭亮也是很提攜的。
當今猶太裔的Barenboim對郎朗水平提升起很關鍵作用。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rbrb的評論:
這些...我當然知道。相似傅聰當年為Kyung-Wha Chung打抱不平的話。要知道Galamian不是猶太人,是阿米尼雅人。DeLay也不是猶太人。反而美國鋼琴界的祖師爺Joseph Lhevinne,茱莉亞鋼琴係創始人是猶太人,不用說Horowitz, Rubinstein都是. 現在活躍的Murray Perahia也是。
所以這方麵提琴和鋼琴界沒啥差別。
rbr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eston的評論:

近代美國籍提琴家當仁不讓首推海菲茲,他雖少年移居美國,卻是立陶宛出生的。到了斯特恩在卡內基一舉成名,總算是有了本土小提琴家了。後來茱麗亞特的小提琴教父培養出了帕爾曼、朱克曼哥倆,特別是帕爾曼,得到斯特恩大力提協,稱霸樂壇至今。如今帕爾曼尚能飯否矣,這權杖就逐漸移交,由昔日小提琴教父的助手當代的小提琴教母培養出的小提琴家沙漢姆掌門。

你也許要問那位教母培養出的日本的,韓國的,中國的。。。小提琴家多了去了,水平並不亞於沙漢姆,為何帕爾曼對沙漢姆情有獨鍾?個中原因呢,就是因為沙漢姆是猶太人。帕爾曼也是猶太人。朱克曼,斯特恩,海菲茲。。。都是猶太人。

w兄,看出些圈中人門道來了吧?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簫笛的評論:
這是用divx player,可去
http://www.divx.com/divx/windows/download/index.php
download
沒有自動下載?
簫笛 回複 悄悄話 看不了這個貼,不知為何Real Player不幹活~~

rb兄說的對,俺最近看了沈陽的一個劉姓作家寫的郎朗傳記(兩本,內容都差不多)把郎父吹得上了天,可聯係到郎父近年有關查爾斯的話語,我覺得實在俗不可耐!一副小市民暴發戶嘴臉!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rbrb的評論:
r兄(仁兄)明知故問啊。有什麽良計,快快盡情無保留地獻將上來 :)
說起在美學提琴,上次應仁兄之邀寫了個關於Hilary Hahn師門簡介,在上貼時一下就沒了,氣得我七竅生煙。至今尚沒補寫。
rbrb 回複 悄悄話 另回w兄(歪兄):本某對美國“本土”小提琴家興旺不絕的現象倒是有一番解釋,不知歪兄願聞其詳否?(賣個關子先)
rbrb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看。郎朗成熟且又不失天真。
郎父郎母表現都很俗氣,推斷應沒有受過什麽良好教育。
郎朗出身並不高貴,全靠個人天賦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