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esto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2004年度傅聰鋼琴大師班筆記(完整版)

(2007-07-16 18:28:08) 下一個
2004年度傅聰鋼琴大師班筆記(完整版)
巴黎風
    
今天(2004年11月1日),傅聰先生本學年在上音的大師班正式開始。今晚上課的兩個學生分別演奏了車爾尼的《降E大調羅德主題變奏曲》及蕭邦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我計劃根據聽課筆記,總結出每次課中他最常提到的要求,姑且叫做“教學關鍵詞”,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討論。

     第一講。車爾尼《降E大調羅德主題變奏曲》:Charming;弦樂四重奏;蕭邦《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Taste;Magic; Intense;高貴。

   第二講:席曼諾夫斯基《變奏曲》:內在;透氣;必然性;比例;斯拉夫。蕭邦《練習曲》Op.12.No.8  (略)。德彪西《版畫集》——《塔》:佛光;弓法;方向性;南無阿彌陀佛;夢;《格林納達之夜》:卡門;火辣辣;妖嬈;健康;誇張;佛;魚;傷感;《雨中花園》:no conventional ;天真;透氣;bass;“淚飛頓作傾盆雨”。

   第三講。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27 No.1:chamber;cello;dream;弓法;  phrase;獅子;《蕭邦練習曲》Op.10 No.8:健康;輕;海頓《鋼琴奏鳴曲》Hob.20:Brahms的歌曲;健康的古典;戲劇化;喃喃自語;休止符。

第四講。蕭邦《輝煌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 Op.22:流動;傲氣;蕭邦《降B大調輝煌的變奏曲》Op.12:(省略);《g 小調第一敘事曲》Op.23:英雄的史詩;故事;掙紮;肖邦《降A大調英雄波蘭舞曲》Op.53:“要有意思”。


第五天:座談會。1、裝飾音在Harpsichord上,就是為了造成“輕響”的對比,以達到色彩變化的目的。所以,我們彈古典、浪漫的曲子,也要從中去領悟些什麽;2、旋律性的裝飾音和和聲性的裝飾音決定了是否在拍子上彈它們;3、提高音樂的taste,在於提高整個的文化修養。比如,即便是水滸、三國、紅樓夢、戲曲等,對於我們理解音樂作品、提高音樂的鑒賞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4、決定版本好壞的因素:趣味的問題;是否忠於那個時代的fashion,各個國家的fashion;關照作曲家的意圖;比較樂譜微妙的地方,好版本不會模棱兩可;5、音樂是要講故事,但不要具體地講故事,太具體就庸俗化了;6、要多比較交響曲的鋼琴版和原版的效果,多聽室內樂重奏,會提高鋼琴演奏的音樂性;7、不要在演奏上“抄襲”任何人,聽CD有它的弊端;8、同樣的scale在Mozart 不同的 Concerto中是“不同的世界”。

第五講。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53:“不要模棱兩可”;“不要軟化”;德彪西《練習曲》No.6“德彪西不一定用蹋板”;“句子”;“太響”;“留空間”;蕭邦《鋼琴奏鳴曲》Op.58“版本”;“誇張點也要休息”;“半音很重要”;“方向性”;“Pedal”;“分句”;“蕩氣回腸”。

第六講。舒曼《大衛同盟舞曲》:“瑪祖卡節奏,每次都要不一樣;”“透氣”;“Pedal  太多”;“顏色”;“舒曼的rit.有時就是rubato的意思”;“(高音)飄上去”;“bassline”。


第七講。(本人缺席)。不知道傅老師已從外地回來。

第八講。李斯特—舒伯特《隨想圓舞曲》:“裝飾音彈得要瀟灑,每次都要風情萬種,裝飾音也是音樂”;“每次都要給人即興的感覺”;“蘭德勒是Waltz的前身,有很多種”;“旋律應根據和聲的變化而變化”;《裴特拉克十四行詩》:“琶音不隻是琶音,還代表一種色彩,一種風格”;“要有高貴的風度”;“朗誦的風格,象中國戲曲,要抑揚頓挫”;“附點音符時,長的音符可以加長,短的音符絕對不能縮短”;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版本”;“要看總譜”;“第一個音是神秘的和弦;真個曲子是一個個的問號,不斷在問”;“Scale讓人感覺到是一個精神世界,象一個歌唱的人在做向上的滑音”;“功夫都在第一句”;“貝多芬的曲子都有一個‘獅吼’的地方”。

第二次座談會。1、貝多芬一生都在為歌劇《菲德裏奧》而苦苦掙紮,每一個曲子都是為著這個目標,這是人文主義最具體的例子;2、第四鋼琴協奏曲的三個樂章分別是G大調、e小調、C大調,這裏邊是有說法的。他們恰好構成一個C大調上建立的主三和弦,中國人對和聲毫無所感。其實,深刻的東西都在和聲裏頭;4、複習“舊”曲的問題,應該每次都象發現新大陸一樣的高興,要重新開始學過;5、米開朗傑裏,是一個很偉大的大鋼琴家,初聽之,驚為天人,但是他老是重複自己,沒有新東西,所以,是追求死的完美;但安尼·菲舍爾每次都不一樣,盡管經常出錯;富特文革勒,是最好的演奏家。他的舒伯特C大調交響曲,有五、六種不同的錄音,每一個都很有說服力;6、西方的音樂,是跟人文主義結合起來的,那個世界不是專屬任何一個國家的;7、德彪西,比中國人還要中國人,(按:正如波蘭人說傅聰比波蘭人還要波蘭人,要他來教瑪祖卡),美學比五聲更重要;8、貝多芬離中國人很遠,但是還要學的,是可以教的;9、Utext是二十世紀以來對過去版本不滿意而推出的淨版,盡可能地反映了作曲家本人的意圖。我們推崇騎熊人、亨利等版本,另外,湖南文藝出版的弗裏德曼、柯托版本是不錯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在同音的標記(等音)上,分句等等方麵,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是很驚人的錯誤!比如,帕德雷夫斯基的版本就很荒唐。

第九講。本人缺席。觀看青春版《牡丹亭》。

第十講。蕭邦《船歌》Op.60:“蕭邦的意思是,不要太具體地去想他描述的是什麽 ”;“Introduction象開幕一樣,如何彈,關係到這個曲子的Size(按:格局?規模?)”;“開始與結束象兩個大柱子”;“(按:旋律內聲部單獨奏出時),不要喧賓奪主”;“蕭邦常常是Pedal一回事,手是另外一回事。手和Pedal要獨立。”;“所有的聲部,都是重要的,但(按:各個聲部旋律性的半音記號,重升記號等,)都很重要”;“不是所有的音符都是一樣重要”;“蕭邦的音樂,沒有什麽伴奏,都是線條”;“節奏永遠是(此處難以描述,略去數個符號)的感覺”;“Rubato節拍的比例要(漸進)”;“(旋律中的倚音勿急著彈)”;“船歌的過門,是最有魔力的地方”;“音樂上一定要有心理因素(參與),大家才會聽得有說服力”;“最後一段,蕭邦比瓦格納還要瓦格納”;“線條越飄上去,越要輕”;《瑪祖卡》Op.24,NO.2,“民間舞蹈,是民間器樂在演奏,不能那麽嚴肅”;“每句之間首尾不要連過去”;“即使有重音,也永遠是往上去的”;舒曼《Abegg變奏曲》:“彈得平均、準確些”(按:音樂彈的很差,幾如740,傅知不可而勉強為之,故過後,我無所感,不錄)。

第十一講。蕭邦《諧謔曲》Op.39:“每一次附點音符可以,而且需要延長一點”;“和聲變了可以控製一下(旋律的律動),但同一和聲不必控製”;《幻想波蘭舞曲》Op.61:“f 和p的比例要掌握得很好”;“每一次三連音都要有充分的時間,它們都很重要,要充滿了感情,一定要說話”;“波羅涅茲一小節三個重拍”。

第十二講。莫紮特《鋼琴奏鳴曲K.No.457》:“重要的不是輕響的問題,而是和聲的感覺”;“cminor總歸是悲劇性的”;“這個曲子開始要有一種命運(宿命)的感覺”;“必須和No.14aFantasy一起彈,從而有一種必然性”;“莫紮特的Pedal和Rmantic的不一樣,用一點即可,要有一點水分”;“ 莫紮特總是欲說還休”;“這首曲子是為偉大的奏鳴曲,非常重要”;“莫紮特象賈寶玉一樣,是‘眾豔之冠’”;蕭邦《即興曲》Op.36(略。。。。)

第十三講。陳宏寬演奏《舒伯特鋼琴奏鳴曲D.958》,蕭邦《夜曲》Op.55No.2和Op.48No.1。講到了音樂的不同處理的可能性;Tempo在結構上的設計;分句的問題;樂句邏輯層次的問題等。詳細的討論,請參照yj先生的新帖《傅大師與鋼琴家陳宏寬切磋音樂的印象》。

第十四講。德彪西《前奏曲》第2首《帆》:“彈奏之前,不要猶豫半天,容易造成緊張”;“彈得太多的pp,容易‘貧血’”;“德彪西希望鋼琴不要有‘槌子’”;“跟中國畫意境相同,(不要隻是描寫),要寓情於景”;“(德彪西的樂曲)比色彩遠遠深刻,除了感覺色彩,還要感覺這種(感情,內在的)東西”;“德彪西從無到有,結尾又從有到無,要不露痕跡,回味無窮”;“令人想起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的結尾”;《前奏曲》第8首《亞麻色頭發的少女》:“要有一定的flexible,開始那個音,要象我們的京劇一樣,亮相,要把人吸引住”;“顏色要豐滿一些”;“長的音符絕對不能縮短”;《前奏曲》第10首《沉沒的教堂》:“前麵一部分象鍾聲,後麵象神秘的祈禱”;“要以結構力來理解(作品)”;海頓《鋼琴奏鳴曲》Hob.XVI/34:“速度不要慢,一定要是Presto”;“開始非常輕靈,好象‘鬼’似的”;“在第一個f 前不能響起來,”;“不能有一點(凝滯),要一直往前走”;“不要那麽多的accent,”“假如是弦樂器的話,會怎麽拉?”“(回音)要溫柔”;“不要做無謂的accent”;“(過度句,象中國書法一樣,一筆帶過,不要去描)”;“(三樂章),要從二樂章結尾的音量開始”;“全曲結尾不要慢下來”;德彪西《意象集》(一)2)“向拉莫致敬”:“注意脈搏”;“不要有一點棱角”。

第十五講。本人缺席。聽瓦拉多斯音樂會。

第十六講。蕭邦《前奏曲》NO.1:“每一個小節都有呼吸”;No.2“左手是宇宙,右手是先知”;No.3“最後的Pedal,點一下即可”;No.4“右手開始小節的最後一個音符可以提前彈,以增加張力”;No.5“開頭要有一種即興的感覺”;No.6 “結尾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No.7“開始是一個起拍,所以要留出兩小節來。”“要天真無邪”;No.8“外頭有風雨,心中有風雨”;“把上麵的音符藏起來”;“速度不要太快,否則無法做到那麽多的音樂。”

第十七講。《前奏曲》No.9:“每個曲子都要找好它的脈搏”;“此曲中的三連音與一般的三連音有所不同。。。”;“右手的主題進入如同遠古師的占卜者在預言什麽”;No.10:“科托說開頭的曲調象天上飛來的四支金箭”;“有瑪祖卡的味道”;No.11:“速度是VIVACI,不是ALLEGRO,所以不要彈的太慢”;“最後的句子不要分句,整個是一句”;No.12:“也是一個瑪祖卡,象在做噩夢”;“注意要突出旋律”;[巴黎風按:聽的時候,突然想起陸遊的名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來。真的是故國神遊。那淒風苦雨,那一片恍惚間的孤獨,神鬼在側號哭呼叫,在半音間徘徊,連激烈的切分和弦都揮之不去。唉,唉,唉。]No.13:“原作6/4,蕭邦在某學生譜子上曾標記過3/2,研究研究,自有他的道理,這樣以來,右手就變成了single beat”;“蕭邦的每一首前奏曲都是詩”;No.14:“一種地動山搖的恐怖,一定要有張力”;No.15:“開頭象撫摩你一樣”;“象大病初愈一樣”;No.16:“是狂風暴雨,象浮士德下地獄”;“最後一小節要象浮在空中,不能象一個結尾”;No.17:“轉調的時候,彈奏上也要有變化”;No.18:“不要太快”;“悲憤到極點”;No.19:“心象小鳥一樣飛出去了,但是要一口氣彈下去,不要重複”;No.20:“4--5小節之間要有透氣,要分開,沉重些就可以了”;No.21:“一種百無聊賴的感覺”etc.;No.22:“一種反抗,搏鬥”;“最後一小節要一口氣連貫地彈,要有派頭”;No.23 :“升入了天堂,祥和的感覺,好象沐浴在聖光裏”;“祥和,不是單純的快樂”;No.24:“又進地獄;希望;絕望。。。”;“對24首前奏去,要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巴黎風按:關於傅聰對於蕭24首前奏曲的處理,我認為根據他的音樂理解,他已經竭盡所能在做語言的解釋了;而他的部分曲目、段落的示範,則是給我們每個到現場聆聽者的最高獎賞。但是,要了解的再多些,詳細些,還需要參閱11月剛剛出版的《傅聰,望七了》一書。其中有他關於這套曲目的更有價值的詮釋。我很高興看到在我的倡議下,現在有很多附中的、鋼琴係的同學開始讀這本書了,著實令人振奮。]

第十八講。舒伯特《即興曲》Op.90No.1“這一首是最難彈的,和《冬之旅》有著密切的關係。”“情緒上非常孤獨、憂慮,即便有一點開朗的東西,也馬上就轉為了苦難。無法解脫。”“第一個chord 是一種恐怖的情緒”,……No.2“不要那麽多的pedal,要多*手指連;”No.3“分句要分得清楚,和聲變換的地方,不要帶過去;”No.4“*手指,不要*pedal”。《即興曲》Op.142No .2“不要彈得churchy,不是goody ,實際上是蘭德勒舞曲風格”,“要非常簡樸,坦然,連成一條線。”

第十九講。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111“把開始的主題所有的表情和各個變奏對一下,在變奏中的呼吸和主題中的是一致的。”德彪西《貝兒加瑪斯克組曲》:《前奏曲》(巴黎風按:新樂句的開頭,一定要重新進入,即要透氣);“令人想起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月光》“主觀認為,基本等於一個小節三個重音,所以,不能慢,太慢了就俗氣了,就太甜了。開頭的雙音,盡管在不同的音區,但要彈出一個聲音”,“不要數拍子的感覺”;《帕斯比葉舞曲》“不要快, 不要響起來”;“在快要恢複原速的地方,千萬不能太往前跑,要拉回來”。“他的慢下來,是一組一組地慢下來,象台階似的,每次下一個台階。”

第二十講。莫紮特鋼琴奏鳴曲K.475“f,p不能死做;這首曲子的開頭,和他的歌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f 是一種恐怖的感覺,p則相反。”“和聲變化的心理反應一定要表現出來”;k.457“音樂最怕‘方’”,“‘方’了就沒有意思了,就沒有音樂了。”“裝飾音要作為旋律音來彈”;[巴黎風按:示範彈奏中,傅的legato音階顯然彈的要更連,甚至不惜使音與音之間有一些重疊,但那種有水氣的、濕的音色,就是這樣產生的。尤其在莫紮特的作品中,這一點十分地明顯。]

第二十一講。海頓《鋼琴奏鳴曲Hob.XVI/21》[呈示部與展開部之間]“不要等”;[第二樂章開頭的和弦]“可以彈成琶音,但要在拍子上”,[二樂章的結尾]“不要可以做,不要讓人想到art,因該是 artless”。“[第三樂章主部主題]不要彈成echo”。[全曲結尾,]“不要漸慢得太厲害”。巴赫《法國組曲》“第五組曲”:“獨創性可以,但標新立異卻不可以”;“不需要外加的東西,不要做作”;“和聲、對位上,都要進行得很自然,一切表現,都從和聲的自然思路來進行。”“作曲家最重要,音樂本身最重要”;“追求藝術,就在追求一種比例”;舒伯特《即興曲》Op.142No.3“長、短音符的‘重量’不同;”“倚音應在拍子上”,手指[塌板]和[真正的]pedal是不同的效果,在長音上,尤其如此”;“重音記號,不是純粹的輕響問題,有時候是一種表情,不一定有accent;”“轉彎和過門的地方就可以自由,而且需要自由”;No.4 “是吉普賽的風格;”“結束用大指”;“要彈出即興的感覺來”。

第二十二講。舒曼《幻想曲集》“舒曼的rit.常常是‘自由’”的意思”;其餘略。舒伯特《即興曲》Op.142No.1——略;莫紮特《鋼琴奏鳴曲第三首》K.281:“如何理解(裝飾音)‘在拍子上’?就是表示‘是歌唱性的’”。餘略。

第二十三講。舒曼《童年情景》;莫紮特《鋼琴奏鳴曲》K.283。(因故未去)。

第二十四講。蕭邦《敘事曲》Op.47;《瑪祖卡》Op.56;莫紮特《鋼琴奏鳴曲》K.280。(因故不能去)

第二十五講。蕭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開始時是宣敘調,不要太快;開頭的三十二分音符不能短,節奏動機貫穿全曲,相當重要”;“左手的線條曆來被忽略,不夠注意左手的聲部及其發展。在左手中,其實隱藏了很多微妙的東西,要充分享受線條的美”;“第二首比第一首好,第一首有更多的炫技成分”;“注意,左手不是伴奏”;“左右手要獨立,都很重要。”“長音符長一點,短音符自然就短了”;(切記pedal不能太多)。

第二十六講。蕭邦《敘事曲》OP.52:“什麽記號都不要做成一個公式,……要看以後的話怎麽說。”“RUBATO就是‘拿來拿去’,知道以後要還,現在就趕快去拿”;“選擇好的版本以後, 就一定要彈得有信心”;《夜曲》OP.48 NO.1:(略)。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上):“主題不要快, 要彈得象個樂隊一樣,”“浮士德在不斷追求,到處都是空虛”;“肢體語言不對,彈得再好觀眾也會以為是不對的……布倫德爾在研究肢體語言……要結合感情,結合音樂。”  

第二十七講。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下):“(兩處cadenza時,右手部分)四個音一組與三個音一組是完全不同的(意義)”;“同樣的主題,意味著不同的心理變化,每次出現時都應該有所發展”:“fost那個主題一次比一次沒有信心。”蕭邦《瑪祖卡》OP.33NO.4:“不要把瑪祖卡放在盤子裏,端到人家麵前去告訴人家:這是瑪祖卡!”“要忘掉瑪祖卡,彈正常的音樂;”“和聲的不同,(應當)造成微妙的輕重的區別”。“第三拍不見得一定會重;”“不要怕silence,要留有透氣的空間”;“每個曲子都應該有特殊的東西。”《瑪祖卡》OP.17NO.4“波蘭人叫這首瑪祖卡為‘猶太瑪祖卡’,比上一首更加個人化”;“其實蕭邦的音樂是非常classical的,線條非常清晰,左手不是伴奏,這些線條是要維持的。”

二十八講。《瑪祖卡》OP.30NO.1 :“不要彈得那麽容易,要‘苦’一些”;“這是一首很難的瑪祖卡,要琢磨很久才會自然”。《瑪祖卡》OP.50 NO.3   AND 《夜曲》OP.15NO.2 AND OP.55 NO.2  (文字力薄,難以言傳,非親聆不足以有所感,慎重起見,餘略)。

二十九講。(2004年12月27日)蕭邦《奏鳴曲》OP.35(降b小)(過於精彩,無法詳錄,摘一二句供大家參考)第一樂章:“開始,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降D(升C),(第三小節右手的四分音符),不是裝飾音,而是一個問號。”“第一主題是一個letimotiv,類似瓦格納”;“不是人為的悲劇性,而是一種存在於宇宙中的悲劇性”;“第一樂章是華沙起義,起義軍全軍覆沒……(第一樂章)最後是進入了地獄”。第二樂章“是瑪祖卡,代表了波蘭的土地”;“決不甘心,刀光劍影,你死我活;”第三樂章“是永恒的葬禮,不是圖畫的、具體的葬禮,不是普通人的葬禮,”;(右手動機中的半音進行貫穿全曲,附點節奏中的十六分音符短一些,但長於三十二分音符);“無聲的淚,不要感傷的,”第四樂章:“全部音樂都是從這裏(按:第三樂章的終止和弦中)來的,”“宇宙的回音,不能太響”;“最後兩個和弦是一回事,和前麵分開”。

三十講(2004年12月28日)。莫紮特《鋼琴協奏曲第25首》K.491“是所有協奏曲中最偉大、最深刻的一首”;第一樂章:“開始是一種蒼茫、恐怖的感覺”;“非常悲劇性的”;“一種恐怖的感覺,和一般的莫紮特協奏曲不一樣”;“solo進來時,是浮士德,是整個人類求知識、求真愛的思想”;“要在真個曲子中找表情,不要局限在局部的 romantic上”;“莫紮特的浮士德和李斯特的不一樣,簡潔,幹淨,利利落落”;第二樂章“好比是浮士德最完美的美,理想的純美”;“passion 不行,他就用persuation,但永遠都是那麽可望而不可即”;“開始是聖人都上的光環,天使的求告”;“這首曲子,莫紮特改了很多地方,是他在掙紮著”;“主題每次回來好象都是命裏注定的,但又不能彈死了,可以有不同,又不能太過分”;第三樂章“人家以為莫紮特是歡樂的,這個歡樂嗎?比這個悲的沒有了”;

第三十一講(2004年12月29日)。貝多芬《第三十鋼琴奏鳴曲》OP.109第一樂章:“開頭象即興,又象說悄悄話,說一些個人心裏的話”;“後期作品中,在到天上之前,總是先要下地獄”;第二樂章:“(樂章間、樂章內部)所有的速度都是有關聯的”;“(第四變奏)是有宗教精神的、祈禱的”;蕭邦《幻想曲》OP.49:“(與樂隊相比),鋼琴隻好*輕響去表現不同的樂器色彩”;“要注意和弦上下聲部的平衡”;“這個曲子中,( BAR127\294開始的主題)有點象(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蕭邦很少寫這樣的曲子。”“最後一個和弦,是典型的伯遼茲的樂隊聲音;(可以)用Tremolo Padel造成象Cresc一樣的效果”。

第三十一講(2004年12月30日)。缺席:(

第三十二講。(2005年1月4日)斯卡拉蒂《奏鳴曲K.380》“開始象小號,不需要echo”;“低聲部nonlegato”;“彈斯卡拉蒂,不要模仿古鋼琴,他是西班牙作曲家”;“斯卡拉蒂的音樂,是野外的音樂,應該有俠氣,就是俠客的感覺”;“雖然是野外,但是古典的比例還是要有的”;“可以有Pedal ,但須是古典的Pedal”;“凡是譜上不同的東西,就要盡量利用”;《K.513》“西西裏亞舞曲”;《K.13》“同樣的音型,每次都可以不一樣”;“古典,就是非常清新,節奏有有內在的脈搏和律動感”;蕭邦《夜曲Op.27No.2》“要流動,瀟灑,輕靈,不要感傷”;“左手盡量平均,不要跌跌撞撞的”;“保持和聲的張力”;“既然是三連音,就要加強三連音的感覺”;《夜曲Op.62No.1》“切音晚近來,就等於沒有切音了;(聲部之間)永遠是切音最重要”;“是淒美的感覺”;

第三十三講(2005年1月5日)。德彪西《意象集二》1、“透過樹葉間的鍾聲”:“不能完全objective,而要人和自然完全合一,天人合一”;“所有部分,層次要很清楚”;“德彪西比任何西方作曲家都要注意留白”;2、“月落荒寺”:“要給別人感覺到你沒有彈以前,已經有一拍了(指第一拍的休止);”“這首曲子是德彪西獻給法國一位最重要的漢學家的,是講中國的”;“月光下的鬼,到處是那種影子,在表現那種境界”;3、“金魚”:按——注意pedal要清楚;德彪西《歡樂島》:按——注意第一主題中內聲部的半音線條,最後一小節之前,留一點時間,使最後一個音型能夠一氣嗬成,般的灑脫與滿足:)

第三十四講————本學年最後一課(2005年1月6日)。莫紮特《鋼琴協奏曲K.480》1、“不能太快,要有時間做些微妙的東西;”“(副部主題)太forward,應有一點沉思默想;”“不做準備才會有dramatic”;2、“又是一個siciliano風格;”“有說服力的話,響也可以,輕也可以;”3、“(D Major時),可以輕一點;”“(結束時,)快是要快,但是要維持proportion”;舒伯特《鋼琴奏鳴曲D.959》1、“accent在pp中,往往是要彈得更輕;”2、“這個andantino類似Barcarolle,”“他的tragic和莫紮特一樣,不是放在臉上的……好象很謙虛;”;“清清楚楚的,不能*pedal;”3、(要考慮樂隊的配器);4、略。(21:2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