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esto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殷承宗,李德倫演奏的《黃河鋼琴協奏曲》(1969)

(2007-05-20 11:48:41) 下一個
殷承宗(1941--)是個很有才華的鋼琴家,他在1960年去Leningrad Conservatory深造, 師從Tatiana Kravchenko(a student of Lev Oborin, who was a teacher of Vladimir Ashkenazy).

在1962柴可夫斯基大賽裏得二等獎,當時蘇聯的Vladimir Ashkenazy和英國的John Ogdon 分享一等獎。Ogdon也是個悲劇人物,會另外起文介紹。現在看到的關於殷承宗的介紹都隻提Ashkenazy而不涉及Ogdon。在文革中,他參加創作的《黃河鋼琴協奏曲》和《鋼琴伴奏紅燈記》,唯有此徑而能繼續鋼琴演奏。不過文革一過,他也因此而受牽連。在那時代裏,他的確是個悲劇人物。自1983年移民美國後,他曾在Cleveland Institute of Music教琴。現居紐約,繼續教琴和演奏。在美東部的話會不時能聽他的演奏或他上的大師課。他的演奏風格和Emil Gilels類似,go for broke.
李德倫(1917-2001)也曾留學蘇聯,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跟名指揮家Nikolai Anosov做postgraduate學習四年。文革前,在Oistrakh訪華時,合作過。文革後,在梅紐因,Isaac Stern,馬友友訪華時,都有合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haffway 回複 悄悄話 極端的時代 極端的音樂 極端的精神 極端的力量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ladyOfshalott的評論:
這種海嘯般的激情洪流是布爾紮維克式的再加上中國特色。英美人很少能體會。
ladyOfshalott 回複 悄悄話 直看得人心潮澎湃,聽得人淚流滿麵。感謝您與大家分享這段珍貴的收藏。記得數年前在舊金山看過殷承宗的演奏,他已不複當年的英姿勃勃,卻別有一種滄桑曆練後的風度,令人感慨萬般。在個人的沉浮起落都消隱在時間的巨掌背後,唯一不朽的就是他的音樂和他在其中傾注的生命吧。演出過後,身邊一班美國人為之驚歎甚而困惑,說從沒見過有人把鋼琴彈成這樣。當然了,隻有一個真正愛中國的人才能從骨子裏了解這支曲子,我想。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文汐的評論:
歡迎稀客!
文汐 回複 悄悄話 好久沒有聽這曲子了。上次聽應該是兩年前了, 當時聽了朗朗的黃河, 很失望, 專門找來了殷的黃河來聽, 也是這個版本, 還是比較喜歡殷的黃河。
今天聽, 覺得有些地方過於氣勢磅礴了, 也許是耳機的原因, 也許是我這幾天太累了 :P
weston 回複 悄悄話 和他在蘇聯的訓練大概有關。宏大磅礴一直在俄國音樂追求裏,自皮特大帝後一直有極度要表現的大帝國欲望。革命文化更加速這種情感。洗星海也在蘇聯學的音樂。我是將此曲戲稱為Rach prelude的三次方。
殷承宗代表一代的悲劇,希望他能寫一本回憶錄,應有很多故事。
簫笛 回複 悄悄話 經典!演奏很有力度,喜歡他的風格,氣勢恢宏且滂薄,我理解鋼琴演奏尤其得如此。他來我們這演出過此曲,專門買了前排的票看,感動!演奏黃河非他莫數!郎朗演出時,我特別注意了黃河怨那段,郎居然是用單指“哆”出的,給人以力度和節奏的不均勻感,而不是按原曲要求那樣借用琵琶演奏的輪指,原味盡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