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分別由穆特,格魯米奧,奧伊斯特拉赫,梅紐因演奏
(2007-01-31 20:30:55)
下一個
這裏除了梅紐因外,隻有一個單章節.
目錄:
1-2: 第一樂章,穆特Anne-Sophie Mutter (1963-)
3: 第三樂章,格魯米奧Arthur Grumiaux (1921-1986)簡介:出生於比利時的頂尖小提琴家。曾從師埃奈斯庫(也是梅紐因的老師)。演奏時音色純淨,柔中帶骨,激越中不失典雅,當代演奏家中很少有這種氣質。音樂會上常用一1744年製的瓜納裏。
4: 第三樂章,奧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1908 – 1974)
5-7: 全部,梅紐因Yehudi Menuhin (1916 – 1999)
第一次知道梅氏,是在約三十年前。那時國門剛開,小澤、斯特恩。。。等蜂擁而至,梅氏亦隨後訪華。他在北京開獨奏會,我是在黑白電視(那時已經相當不錯了)上看到的。老實說,當時就有“不過如斯”的感覺。後來陸續聽了一些他灌製的錄音,這麽說吧,我所聽過的梅氏,居然沒有一首令人感到精彩。
這與同樣是三十年前第一次聽到老奧訪華貝多芬D大調錄音時所產生的震撼式感覺,形成鮮明對比。談到樂隊,老奧訪華時(一九五七年?)是中央樂團協奏,黎國荃指揮。樂隊夠“破”吧,可老奧還不照樣把人給震了!
所以我一直有疑問梅氏是憑什麽曲子躋身於世界級大師行列的。
他在技術上,不及海菲茨,柯崗,米爾斯丁等,但他的音樂性是極強的。他有些和Fritz Kreisler相似。他年歲大後,聽力變差。
但這裏盡管錄音技術原始,他的音色非常好,網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