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解釋一下,“孃孃”是四川話,多重用途,可以是姑媽,也可以是姨媽,還可以是對比自己年紀大多一點的“阿姨”級的女士們的稱呼。小安是我堂姐的兒子,按輩份該稱呼我是“姨媽”才對啊,所以應該是小安對了輩份而錯了稱呼了吧我想。
複雜吧?!
中國最複雜的應該算是稱呼了,說起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這些都是小菜啦;再來如堂姐、堂妹、表哥、表弟、姑媽、姨媽、伯伯、舅舅也還強勉容易(往後獨生子女到了這關應該就不容易過啦因為沒有多少運用機會而難以理解);然後就是姑父、姨父、伯母、舅母、堂嫂、表姐夫、外侄、內侄等到這步就很有點難度了,然後……哇!再後我也有點那什麽 就不一一舉例了,一句話,都是輩份和關係解釋起來的難度的複雜。
來想一想:你的表舅母的媽媽你該怎麽稱呼?“表親家母”類太正式也太拗口,一般會被簡單地稱為“伯母”。但你又稱你的伯伯(你爸爸的哥哥)的妻子為“伯母”。當然,如果你爸爸有兩個哥哥還好辦,因為有“大伯母”和“二伯母”之區分,但倘若隻有一個哥哥,一般就簡而單之地稱呼“伯母”了。那這“伯母”和你的表舅母的媽媽的那個“伯母”就有點混淆了,所以在給別人介紹時就得多出很多的“背景解釋”語言。
再例我:上麵說了,我爸爸的哥哥的孩子我堂表姐的孩子叫我“姨媽”,而和這個叫我“姨媽”的孩子關係非常密切的他的媽媽的弟弟我堂哥的孩子卻要叫我“姑媽”(不同了吧);我弟弟的孩子叫我“姑媽”,我爸爸的哥哥的孩子我堂哥的孩子也叫我“姑媽”,我媽媽的弟弟的孩子我姨表弟的孩子還叫我“姑媽”,隻不過一個是“親”“姑媽”,另一個是“堂表親”的“姑媽”,而再一個是“姨表親”的“姑媽”(有區別了吧);我媽媽的姐姐的孩子我姨表姐的孩子叫我“姨媽”,我爸爸的哥哥的孩子我堂表姐的孩子也叫我“姨媽”,我爸爸的姐姐的孩子我姑表姐的孩子還叫我“姨媽”,隻不過一個是“姨表親”的“姨媽”,一個是“堂表親”的“姨媽”,還有一個是“姑表親”的“姨媽”(頭暈了吧)。
哈!幸虧我自己沒有親姐姐或妹妹,不然還會添上個“親”“姨媽”!
這還隻是同個輩份上的稱呼,還有更多的“上下級”關係的稱呼就不用說了。
各地方專有的同輩份的不同專用稱呼這裏提都不敢提了,免得添亂!
喔!我暈!
這有意思的卻讓人頭暈的中國的傳統的稱呼!
其實吧我還想多舉點例,但隻會有更多的“彎彎繞”,說不定我自己都會“繞”糊塗!算了,饒了自己不舉例了吧
想到美國人在稱呼上還是簡單:爸爸、媽媽不說了,哥哥、弟弟一個字brother,姐姐、妹妹一個字sister,表兄弟姐妹輩無論堂的姨的姑的都一個字cousin,侄子輩不管親的堂的姨的姑的還一個字nephew,伯伯、舅舅輩也一個字uncle,姑媽、姨媽、伯母、舅母輩通一個字aunt!姐夫、嫂嫂怎麽辦?好辦!就那個字brother或sister再加個law,一切OK!還有一超簡單的:都直呼其名!
但細想還是有點不爽:brother?是哥哥還是弟弟?sister?是姐姐還是妹妹?uncle還有aunt什麽的就更“眉毛胡子一把抓”了,直呼其名?總覺得有點那什麽哈,那有俺中文來得明確,一聽就知道是什麽身份地位!
所以還是中文好,複雜就複雜點吧!
但是有時候還是……
徹底暈了!
我歇菜!
我做飯去!蘿卜、青菜、豬肉、牛肉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