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總結2020年的時候,雖然這一年有各種天災人禍,但是我家每個人都曬了幸福。我很感謝神賜給我們在苦難中有平安有喜樂。
前天我還很感慨地和朋友說我覺得我這輩子真的活的太值了,一輩子經曆了那麽多,從抗戰出生,懂事以後,經曆了解放軍打濟南,從土改開始的所有的運動,不管哪一次,我家人,親朋好友都被衝擊到,但是不管多天翻地覆,都沒有擊垮我們。改革開放後,神給了機會讓我出國進修,在以錢為綱的時代開始前讓我和先生離開了中國,躲過了誘惑。我和先生都是來到美國第一年就信了主,做了祂的兒女,服侍祂。如果您看過我在城裏寫的所有故事,就能感覺得到,所有的經曆都是錘煉,讓我們活得更像基督的樣子,我們是多麽被寵愛。
我們信主以後,就在教會學習了傳福音的課程,14個星期每周學完就去訪問新來的慕道友,從此開始了在校園傳福音的服侍,直到今天。在99年離開肯塔基之前,我們的牧師講了整整一年的啟示錄,讓我們對末世的光景有了初步的知識。來洛杉磯這20年的變化,特別是經曆了這次美國大選,經曆的事和我們學過的聖經裏神對末世的預言,都有了活生生的實例佐證。大家說我們是不是很幸運。
特別感恩的是在暴風驟雨中,我們有神的保守,有弟兄姐妹相互的關愛,所有的一切沒有影響到我家每天的日子,神的愛保守著我們每一位,是不是我們很幸福?
轉這篇文章做引子,他說幸福不是好日子,大家看完我們可以討論它們的區別吧?
祝大家周末愉快!
阿姨,那不叫幸福,那隻能叫好日子
文|沉雁
今天與幾位朋友在湘湖大院聚會茶聊,其中有一位朋友的媽媽也在場,她聽了一陣我們縱論天下之後,就以過來人的口吻對我們語重心長地說:
“我是出生在1953年,經曆過1962和1966,當過知青插過隊,從小到大我們幾乎都是在饑餓中長大,壓根就沒想到會有今天的日子。你們看,我們現在家家戶戶都是住的高樓大廈,出門上班開車,旅遊有高鐵,吃穿更不用愁。我已經感到夠幸福了,你們為啥還不知足?”
在場的都啞了。
但她說話時一直都是眼睛盯著我,我發現她主要是想說給我聽。我就給她遞了一顆草莓:“阿姨,你說的這一切不叫幸福,隻能叫好日子。”
阿姨;“好日子不就是幸福嗎?你還想咋樣?”
我頓了頓,捋了一下思緒。
我:“阿姨,你怕進養老院嗎?”
阿姨:怕怕。
我:你怕進醫院嗎?
阿姨:怕怕。
我:你怕公檢法嗎?
阿姨:怕怕。
我:你怕不怕你孫女兒放學一個人走回來?
阿姨:怕怕。
我:你看見當官的是不是滿臉堆笑?
阿姨:是是。
我:你看見路邊小販會不會也笑一笑?
阿姨:不會。
我:你對官員堆笑是因為喜歡他們嗎?
阿姨:還是怕怕。
我用手機從百度圖片裏翻出來一張照片:阿姨,你敢罵他一句嗎?
阿姨:不敢。
我:阿姨,你一天24小時的心中是不是都裝滿了怕怕?
阿姨開始喝水了。
我:南宋有一個禪師名叫無門慧開,他寫了一首詩,就是在說什麽叫好日子什麽叫幸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我:什麽都有,那叫好日子,心中若無,那才叫幸福。隻要你心中裝了有怕怕、憂慮、恐懼,日子過得再好,都不叫幸福。
阿姨:你好有文化。
在場的朋友也麵露喜色,紛紛交頭接耳地說: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好日子不等於幸福。
晚上回來我想就此寫一篇文章,我得好好捋一捋“幸福”二字。
我們從小到大所有人都能在喜慶節日說“祝你幸福”,很多人也喜歡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曬自己的幸福,當然最多的人都是與上文中的阿姨一樣,將吃飽飯的日子當做幸福。這不但是一個誤區,也是一大諷刺。
“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我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段話就是給“幸福”定義了兩個前設,第一前設就是生命權,第二個前設就是這自由權。
生命權就包括免於饑餓、看病不用愁、陽光空氣水沒汙染,等等。自由權就是免於一切恐懼的自由,其中核心是指說話的自由。
就目前而言,我們漢民族才剛剛大部分人靠近免於饑餓的自由,也就是過上了好日子。而離幸福還隔著看病發愁、空氣水很糟糕和連說話都很危險的至少三座大山。也就是說,過上好日子離幸福還差十萬八千裏。所以,任何人都別輕言自己已經幸福了。不但今天與幸福無緣,事實上,自從大秦統一六國後,中華民族就徹底丟掉了幸福。在這2250年裏,中華民族都與幸福無緣。
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秦始皇創立的郡縣中央集權管理體係,是遠比新冠更毒的病毒,深深地植入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係統裏,在金字塔食物鏈裏的每一個人一輩子都活在恐懼中,無論你有沒有好日子,你都是每天處於怕怕的狀態。
誰能幸福?底層的人很不幸福就不說了,金字塔頂頂上的人就很幸福嗎?嗬嗬,出門動步就是前呼後擁如臨大敵,皇帝其實是最恐懼的一個可憐蟲,盡管他的日子過得很豪華。
金字塔食物鏈中間的人呢,一方麵害怕上麵扔石頭,一方麵害怕下麵的人拉褲腳,並且還得提防著同層人爾虞我詐的辦公室文化。
在金字塔食物鏈中,每個人記牢了,每個人都是相同份量的恐懼,隻是不同層次的人的恐懼源不一樣而已。
下層的恐懼源來自上層,上層的恐懼源來自下層,中層的恐懼源來自上中下。
既然每個人都擺脫不了恐懼,幸福是沒有指望的,人生目標就隻有一個了,那就是努力過上好日子。
過上好日子有什麽好處呢?
好日子可以修飾恐懼,可以包裝恐懼,可以緩解恐懼的痛苦。譬如,像琴棋書畫、蟲棋花鳥、鮮衣怒馬、往來無白丁、深宮大院、滿漢全席等等,上層的人可以讓下層人羨慕的方式來轉移恐懼的痛苦。
努力拚搏和不輸在起跑線不是一點用沒有,換一種比較好看的恐懼方式生活,至少恐懼得很有麵子。僅此而已,也僅此而已。
在這個金字塔的食物鏈中,你的日子再好,可能也就與那個“老子到處說”的艾芬差不多,無論如何,你的好日子也趕不上支付寶老板。不妨問問艾芬和傑馬,他倆的心情現在是不是糟糕透了。幸福麽?幸福個芽兒。
在這個金字塔的生態社會裏,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因為恐懼。
為什麽要拚命讀書?因為恐懼。
為什麽要拚命掙錢?因為恐懼?
為什麽要拚命送孩子上培訓班?因為恐懼。
為什麽全民都想考公務員?因為恐懼。
為什麽出門都要找關係?因為恐懼。
為什麽要攀附權貴?因為恐懼。
為什麽女孩子不敢與窮小子結婚?因為恐懼。
為什麽離婚率越來越高?因為恐懼。
為什麽會有文字獄?因為恐懼。
為什麽官員上位就貪腐?因為恐懼。
為什麽有人天天表忠心?因為恐懼。
為什麽許多人要圍攻方方?因為恐懼。
為什麽那麽多人汙蔑李醫生?因為恐懼。
為什麽美女們寧願給賴小民做二奶也不與普通人結婚?因為恐懼。
大街上人來人往,陳丹青說那是一張張受欺負的臉,但在我看來那更是一張張恐懼的臉。
閉眼是噩夢,睜眼是恐懼。好日子就是睡席夢思,但睡眠質量不見得就比睡硬板板床更高。
雖然大家日子過得貧富有別,但有一樣是沒有差別的,那就是大家都沒有幸福。而這恰好就是大秦統一後給這個民族留下的最大遺產。
您的看法什麽是幸福呢?
歡迎您參觀我的多肉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