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對夫妻同年同月生

(2021-11-06 05:11:14) 下一個

一對夫妻同年同月生

 徐敏 青衣仙子 今天

 

包辦婚姻走到老

© 徐敏|文

 

熊慶來和薑菊緣

 

1909年,正在昆明讀書的熊慶來,接到父親的家書,稱祖母病重,盼見孫兒一麵。他來不及多想,便匆匆上路了。待他風塵仆仆趕回家中,才知道原是等著他回去成親。女方是彌勒縣當地一位教書先生的女兒,姓薑,因為生於農曆九月九日,正是重陽節賞菊之時,故取名菊緣。薑菊緣是典型的舊式人家的女子,沒上過一天學。僅憑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使她和熊慶來走到了一起。兩人這一年正好都是16歲。
薑菊緣不知道見過世麵的熊家少爺,會不會喜歡自己。但心思細密的她,從熊慶來進洞房前的一個舉動,已經知道這樁婚姻待她不薄。
按照當地的習俗,進洞房前,新娘要向新郎叩頭,謂之“挑水頭”,意思是這個頭叩過之後,往後家裏挑水這一類粗重活計,就仰仗丈夫做了。叩頭之後,新郎還要跨過新娘頭頂,意思是從今往後老婆就當任由丈夫欺負。出乎在場所有人意料,當薑菊緣向熊慶來叩頭之後,接受過新式教育的熊慶來,沒有遵行禮教傳統,反而將新娘扶起來,向她深深作了個揖。這讓新娘十分感動,也贏得了在場賓朋的眾口稱讚。
婚後沒過幾天,新郎便返回昆明上課。當年的交通遠非今日發達,很多路程要靠徒步行走。熊慶來出生的雲南省彌勒縣息宰村,地處偏遠,離縣城要走兩天,離法國人修建的開遠站要走一天。開遠站是滇越鐵路線上的一個小站,滇越鐵路的起始站是昆明,終點站在越南的海防港。
地處這樣一個環境,要想讀書期間回家,就隻能是在寒暑假。這也注定了薑菊緣這輩子,和丈夫經常是聚少離多。
1913年,雲南當局啟動了派遣學子赴歐美留學的計劃,在省教育司的主持下,經過層層考核,最終選定了13人公費留學,來自彌勒的熊慶來考了第三名。因為雲南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從實業救國的立場考慮,熊慶來選擇了去比利時學習采礦。
這一年熊慶來20歲。留學旅程確定後,熊慶來回了一趟老家,與家人告別。夫妻短暫相聚幾日便又分離。臨別,薑菊緣對丈夫說:“你放心念書去吧,家裏事不用牽掛,我會侍候太婆、孝敬公婆。孩子出世,我定會好好帶大,你先給孩子取個名吧。”熊慶來想了想說:“如果生男,就取名秉信;如果是女,就叫秉慧。”
薑菊緣記在心裏,將丈夫送到路口,夫妻倆揮手別過。這一別就是八年。
與熊慶來同行的楊維浚,也是一個專業方向。兩人到達比利時後,先在預科班補習數學和相關學科。正學到興頭上時,遭遇一戰爆發,比利時被德軍占領,兩人隻好轉赴法國,但此時的法國,礦業學校也因戰火蔓延而關閉。楊維浚很快做出了抉擇,改學化學。熊慶來卻經過一番迷茫,才最終確定學習數學,這個方向的確定,是聽到一位著名的法國老師說: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要發展科學,必須數學先行。熊慶來聞聽,豁然開朗,從此與數學為伍,終身不易。
在法國求學期間,由於時局動蕩,熊慶來往往不能按時收到國內匯款,這使他經常陷入窘境。更為艱難的,是他在照顧患有肺結核的同鄉好友李汝哲時,不幸也染上了這種疾病。李汝哲是當年雲南赴歐考試的第一名,最終因結核病客死法國。原本,熊慶來也很難逃脫厄運,幸虧在瑞士療養時,遇到了一位醫術精湛的醫生,使他轉危為安,終獲痊愈。
回到法國,熊慶來進入蒙柏裏大學學習,陸續拿到高等微積分、理論力學、理論天文三個學位,並獲得理科碩士學位。1919年,熊慶來又轉入馬賽大學,經過一年的學習,拿到了高等普通物理學證書。至此,八年的旅歐生涯,熊慶來共計就讀於四所大學,獲得了五個學位證書。
最為可貴的是,整個讀書期間,他始終潔身自好,不入豪華半步。他曾在一封家書中寫道:“戲院、酒店、舞廳,男不喜入。光陰易逝,男以努力讀書為要。”他之能堅守如此,除要對得住家人外,還有一個更大的誌向,就是“念祖國危亡,雲南尤殆,要勵誌向學,……以造就有用之學回來報效祖國”。
1921年春,28歲的熊慶來學成歸國。經長途跋涉,在春節後回到家鄉。臨近村子,要過一條叫甸溪的小河,在渡船上遇到一位留著長須的族兄。對方與他招呼,喚醒了他深埋心底的鄉音。他後來有詩記錄此事:

渡盡重洋渡甸溪,歸心煎迫如調饑。

髯翁向我驚呼弟,勉作鄉音歎久離。

過河後,已經有鄉親聽到熊慶來回鄉的消息,紛紛出來歡迎。人群中就有他的兒子秉信。秉信是熊慶來出國5個月後出生的,已經8歲大了,父子初次見麵,血緣天生,秉信立刻跑上前來把父親的手緊緊牽住。
熊慶來回國之前,時任雲南都督的唐繼堯立誌要改變雲南沒有大學的現狀,決定籌辦東陸大學,為此特地邀請熊慶來回雲南執教。
等熊慶來回到國內,卻趕上顧品珍發動政變,唐繼堯流亡香港,熊慶來隻好去了雲南甲種工業學校。也是好運當頭,沒過多久,熊慶來就收到了國立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寄來的聘書。這讓他非常意外,一是他遠在雲南,居然會被大學聘用;二是按資曆本應從講師做起,居然直接聘為教授;三是還被委以重任,居然擔任了該校數學係的主任。
無須權衡,熊慶來立即帶著妻兒離開昆明去了南京。
熊慶來後來才知道,東南大學聘請他到南京執教,是何魯推薦的。何魯是東大的數學教授,也是從法國歸來的留學生,因為要去上海另謀高就,便向郭秉文推薦了熊慶來。
熊慶來到東南大學後,發現國內數學領域還沒有成熟的教材,而直接采用國外的教材又不適合,他便親自編寫了《平麵幾何》、《球麵三角》、《方程式論》、《解析函數》、《偏微分方程》以及物理學的《力學》、《動學》等十餘種教材,後來都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成為中國大學教育最早的教材之一。
1926年,清華學校改辦大學,校長梅貽琦聘請熊慶來去北京創辦算學係,擔任教授兼係主任。熊慶來欣然北上,決心為清華撐起了一片數學的天空。為了培養研究型人才,熊慶來在清華創辦了數學研究部,並開始招收數學專業的研究生,其中陳省身、吳大任都是當年國內最早的數學研究生。受熊慶來影響,江澤涵、陳省身、華羅庚、許寶騄等,都先後出國學習數學,成為數學界的大師級人物。陳省身後來回憶說,熊慶來“在清華那一段時期,不動聲色,使清華數學係成為中國數學史上光榮的一章。”
19327月,世界數學會議在瑞士蘇黎世召開,熊慶來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此時的熊慶來,年屆不惑,可謂功成名就,已經為國家培養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人才。以他的學界地位,本可以不再拚命奮鬥,但他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會議期間,熊慶來了解到,法國數學家波萊爾在有窮級函數的研究上獲得了完美的定理,但在無窮級函數方麵,世界數學界尚還缺乏與之媲美的研究成果。鑒於此,熊慶來毅然決定,再次訪歐,去法國學習兩年,對無窮函數進行深入研究。
兩年的學習時間,其中有一年是清華的帶薪例假,超期的一年則是自己主動申請,費用需要個人承擔。考慮到這種情況,動身之前,熊慶來對家人做了相應安排。大兒子熊秉信此時已經就讀於清華地學係,老二熊秉明可隨自己遠赴法國,另外三個小一點的孩子,則由妻子薑菊緣帶回南京鄧府巷居住,那兒有早年間買的一套房子,這樣可以減少在北京的開支。
像第一次支持丈夫赴歐留學一樣,這一次赴法學習,薑菊緣再次深明大義,全力支持,沒有一句怨言。熊慶來赴法國學習期間,薑菊緣一個人帶著兩子一女在南京生活,粗衣淡食,隻求溫飽。日子最窘迫的時候,薑菊緣就在自家院裏種菜,將空著的房屋出租換錢貼補家用。無論怎樣艱難,也決不寫信訴苦,讓丈夫分心。
在法國普旺加烈學院的圖書館裏,熊慶來皓首窮經兩年,埋頭鑽研,不斷思考、驗證和演算,最終綻放出了驚豔的光芒。1934年,熊慶來的論文《關於整函數與無窮級的亞純函數》發表,不但在法國數學界,而且在國際數學界都贏得了極高的評價,他在這篇論文中定義的無窮級函數,被國際數學界稱為“熊氏定理”。19346月,巴黎大學授予熊慶來博士學位。
此時的熊慶來,國際知名,榮耀加身,隻要他願意,歐美各大學的研究機構,都會向他發出聘書。而此時,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已經啟動全麵侵華,戰爭正在逼近,如考慮留居國外,舉家外遷,正是時候。但熊慶來完全不予考慮,便在1934年秋天,又回到了清華繼續教書。直到19377月,熊慶來才離開清華去了雲南。
從東南大學到清華大學,十六年間,熊慶來一麵教書育人,一麵奠基,將東南、清華兩校的數學係,從篳路藍縷的草創,到成為行業翹楚,最終成長為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學術中心,可謂居功至偉,堪稱第一。而更值得欣慰的,是熊慶來發現並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
在東南大學任教時,熊慶來發現一個叫劉光的學生很有才華,經常指點他讀書、研究。後來又和一位教過劉光的教授,共同資助家境貧寒的劉光出國深造,每月按時給他匯寄生活費。有一次,熊慶來甚至賣掉自己身上穿的皮袍,寄錢給劉光。劉光是十年後才聽說這件事的,在後來的許多日子裏,已經成為著名物理學家的劉光,還常常動情地提起這段往事。
在清華擔任教授期間,熊慶來最得意的一件事,是發現了數學天才華羅庚。1929年,一位叫蘇家駒的中學物理教師,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代數式的五次方程之解法》,江蘇的華羅庚讀了後,發現其中有計算錯誤,就寫了《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文章,刊登在同一家雜誌上。
1930年,熊慶來在清華圖書館看到了華羅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這篇數學論文,發現華文層次清楚,論證周密,具有相當高的數學天分,不禁拍案叫絕。於是到處打聽華羅庚是哪個大學的教授,這才了解到華羅庚僅有初中學曆,是南方一所中學的教務員。熊慶來斷定華羅庚是個人才,決定將他調入清華大學工作,由數學係聘任華羅庚擔任教授助理。在熊慶來的培養下,華羅庚很快成為了聞名世界的數學家。
1937年初夏,熊慶來收到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的電報,邀請他回家鄉昆明出任雲南大學校長一職。
當時,雲南大學爆發學潮,將校長何瑤趕出了學校。雲南大學的前身是私立東陸大學,何瑤上任後將該校從私立改為省立,初步解決了辦學經費問題。但是長期以來,該校教師的工資水平僅僅是國立大學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其他因素,何瑤還是成了學潮攻擊的主要對象。
無奈之下,龍雲隻好換人,經多人推薦,龍雲決定請熊慶來回滇擔任校長。
為鄉梓教育盡力,義不容辭。熊慶來收到龍雲的邀請電後,向清華提交辭呈未被批準,隻好請假返滇。19376月,也就是“七七”事變前夕,熊慶來乘火車經天津來到南京,與國民政府相關人員商討雲南大學的辦學經費等問題。隨後途經上海、香港、海防、河口抵達昆明。
與龍雲見麵後,熊慶來提出五項要求:一,將雲南大學改為國立;二,將教師工資提高到國立大學的水平;三,省政府不得幹預學校事務;四,校長有招聘和解聘教職員的權力;五,學生入學需經考試錄取,不得憑條子介紹。
對於這五條事關教育獨立的基本條件,龍雲不僅全部認可,而且馬上照辦。隨即,龍雲親自飛往南京晉見蔣介石,獲得允準,將雲南大學從省立改為了國立。
為表明捐資助學的態度,龍雲每年要向雲南大學捐贈數萬甚至數十萬元。龍雲的夫人顧映秋還用自己的私房錢為雲南大學蓋了一幢女生宿舍。該宿舍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設計,取名“映秋院”。
1937916日,熊慶來親自主持了上任後的第一個開學典禮。他在講話中提出了雲南大學努力的方向:“一、教授方麵,聘請學問湛深、經驗宏富者數人以為領導,俾學生得善誘之譽;二、設備力求充實,……以成良好學人,為他日學術上之棟梁;三、教授之著作及研究結果設法發表,以增加學校精神。”
上任之後,熊慶來即開始落實自己的辦學宗旨:一是慎選師資,以提高學校地位;二是嚴格考試,以提高學生素質;三是整飭校紀;四是充實設備;五是培養研究風氣。
抗戰爆發後,熊慶來八方延攬人才,先後聘請了一大批著名學者專家前來雲大任教。其中文史學者顧頡剛、張奚若、潘光旦、馮友蘭、湯用彤、劉文典、錢穆、費孝通、施蟄存、白壽彝、尚鉞、華崗……,自然科學家陳省身、華羅庚、嚴濟慈、趙忠堯、曾昭倫等,無一不在雲大上課兼課。
那段時間,雖條件艱苦,日機頻頻飛臨昆明上空,投彈轟炸,雲南大學被迫外遷,到戰後方又回遷,可謂曆經磨難。但雲南大學非但運行不墜,反而蒸蒸日上。在熊慶來主政雲大的12年裏,一所戰時東奔西跑的西南二流院校,一躍而躋身於全國著名高校之列,被《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評為15所中國著名大學之一。
1949年初,熊慶來奉國民政府教育部派遣,赴巴黎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屆大會。在巴黎期間,他因患腦溢血住院治療。第二年,雲南大學因政權易手,他的校長身份不被認可,已經另換他人。
熊慶來赴法國開會時,並未帶妻子同行。雲南“和平解放”後,妻子薑菊緣在土改中被打成地主押回老家監督勞動。1953年華羅庚去雲南出差,到昆明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師母。當時薑菊緣剛從老家彌勒回來,住在一條偏僻的小巷裏,華羅庚費了很大周折才找到了師母。他沒想到,當年譽滿天下的熊慶來的夫人,會住在這麽偏僻的小巷裏。更令他感到蹊蹺的是,他同接待他的人找到這條小巷時,後麵一直有幾個黑影跟著他們。華羅庚懷疑是遇上土匪了,後來才知道那是雲南省政府派來的保衛人員。
熊慶來在國外養病期間,陳立夫曾親自登門造訪,懇請他去台灣任職。與此同時,大陸新政權也向他拋出了橄欖枝。1954年,華羅庚率中國代表團前往瑞士參加世界數學大會,同時帶來了一封周恩來的問候信。周恩來在信中說明了新政權對高級知識分子的政策,歡迎熊慶來回國參加建設,並承諾給予高薪待遇,還特別強調來去自由。
1957年,身體複原的熊慶來動身回國。周恩來指示駐瑞士大使館給熊慶來一筆安家費,以購置所需物品。但熊慶來分文未動,全部上交,僅隻帶了兩個簡單的箱子便踏上回國的路程。他出國時,曾帶有一筆為雲南大學購書的錢款,除去購書寄回雲南大學的部分,還剩有一些餘款,也一並還給了雲南大學。
19576月熊慶來回到北京,安排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工作,此時反右運動已經進入“收官”階段。許多學界知名人士被打成右派,中科院書記張勁夫意識到問題嚴重,冒著風險,上下奔走,終於允許他網開一麵,基本確保了在科學院沒有劃分一個右派。
反右運動進入後期,又來一個“拔白旗、插紅旗”運動,就連華羅庚也被視為白旗麵臨拔掉的危險。這使從未經曆過運動的熊慶來,不免感覺惴惴不安。
翻過年後,運動結束,漸趨平緩,熊慶來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64年更成為全國政協常務委員。那段時間,他常被安排到外地視察,讓他感覺有點春暖花開的景象。
1962年,年屆古稀的熊慶來招收了兩個研究生,他們是來自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的楊樂和張廣厚。當時中國科學院剛剛給熊慶來舉行了慶祝七十歲生日的儀式,老先生對兩位學生說:我已年逾古稀,難以對你們有具體幫助,但老馬識途,提供一些指導還是可以的。幾十年後,楊樂回顧往事,仍還念念不忘熊先生的教導,為他和張廣厚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途經。
那幾年,是熊慶來和老伴一生中最安定的時光。幾十年來,他不是留學就是奔波在外,難得長相廝守。但無論怎樣天各一方,熊慶來從未拋棄過結發妻子。夫妻二人生於同年同月,薑菊緣的生日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熊慶來比妻子晚了三天。但隻要家人團聚,每年生日,兩人都會合並在九月十日這天慶祝。先是頭天晚上,薑菊緣會親自動手,用雞蛋和麵,再把麵擀得極薄,切得極勻,放在濕布下備用。第二天再選一隻上等的雞清燉做湯,做成雞絲壽麵,一家人圍桌而坐,享受人世間的天倫之樂。麵條、雞肉、雞湯都泛著金黃色的光澤,成為人間難忘的美味。
但誰也預料不到,1966年,一輩子服務於祖國,獻身於教育,且已經73歲的熊慶來,居然也被打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遭到批鬥。當時,熊慶來的一個學生是造反派的小頭目,也積極參與其中。老伴薑菊緣怕熊慶來有個閃失,不顧家人勸阻,一定要陪著丈夫前往批鬥現場。會場上張貼的標語是批判“華熊黑線”,當眾人高喊揪出反動權威華羅庚時,華羅庚主動站了起來。開始熊慶來是坐著聽眾人批鬥華羅庚,後來有人高喊“把熊慶來揪上來”。熊慶來聞聽,不待造反派動手,就自己戰戰兢兢地走上台去。有好心人見他站立不穩,給他搬來一把椅子,他沒敢坐。華羅庚就過來攙扶老師,但華羅庚自己也站不穩。73歲的薑菊緣在台下一看這情景,趕忙上去扶住丈夫。這時,一個造反派跑過來摘掉了熊慶來胸前的毛主席像章。熊慶來看著周圍這些似熟悉又不熟悉的麵孔,感到陣陣隱痛,難道當年他不顧一切回到祖國就是為了這個?薑菊緣後來對孫女熊有德說:當時所有人都在喊打倒你爺爺,隻有楊樂躲在後麵一聲不吭。還是楊樂有良心。
熊慶來聞聽,說了八個字:“學生有錯,先生有責。”他在反思,我們怎麽把學生培養成了這樣?
196923日,熊慶來在深夜中去世,享年76歲。當時還是“專政對象”的華羅庚聽到這個消息,向革命委員會領導申請前去吊唁。等到批準手續下來,熊慶來的遺體已經被送走了。華羅庚急匆匆趕到火葬場,在一大堆屍體中找到了恩師熊慶來。華羅庚後來對熊有德說:“沒想到你爺爺,那個當年赫赫有名的數學家,會死得那麽慘。躺在一大堆屍體中間,沒有花圈,也沒有追悼會……”
參考資料:
1、王事情《數學家的史詩:他當了十二年的雲大校長,卻說把財產留給後代毫無意義》
2、哲學園《看到這句話時,我已是淚眼婆娑!》
3、百度百科《熊慶來》等

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人參花 回複 悄悄話 匪夷所思的事情都會發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