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今天是個記念日,一早就看到老朋友貼的照片和詩,又記起了27年前的那一天。看到TAM母親們去墓地探望孩子們的照片,挺慘的。
轉:#黃慧的記憶#
每年的這一天總是在一些人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政治上還殘留著餘味在嘴邊,心裏更會想起那些曾經為主義、為情懷而躍馬彎弓,神釆飛揚的歲月。
前些天讀了龍應台到北京的演講,題目是--傾聽個人的記憶。說的是曆史有兩個版本,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集體記憶往往是曆史的官方版,由大多數人承傳,由共同認知,或者由有話語權的團體灌輸給大眾。而個人記憶則是更有側麵,更有細節,有失偏頗,卻也可能最具真實性的曆史。
隨著時代的變遷,個人記憶有可能被集體記憶遮掩、抹殺甚至篡改。於是有了在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挖出的三千國民黨將士骸骨,卻沒有人在抗戰史上記得國民黨七十五軍預備第四師於1941年春在此抗日,經曆多次慘烈戰役,陣亡無數將士。於是也有了卡廷事件,1940年蘇聯紅軍將波蘭整個國家的精英階層,21,857人全部行刑式槍斃,而在四十年後一直因為蘇聯的矢口否認,和盟軍間的政治利益不得真相於天下,直到1994年戈爾巴喬夫交出所有執行文件。
所以,個人記憶在與官方記憶的扭打中常常會被捂上嘴,蒙上眼,或者哄著睡去。
而這一代人,似乎不肯就這樣被抹去記憶,他們掙紮著一再將碎片拚起,讓自己,讓沒有在那塊水泥廣場上曾為主義、為情懷所感動過的未來一代代也能在某些時刻直視曆史陰憂而嚴酷的目光!
我還常常會為聽到的偶爾幾聲穿破寂靜的卻又馬上被壓抑住的呐喊打動,那幾乎和當年那個白色襯衫,身架單薄,赤手空拳卻傲然無畏地擋在隆隆坦克車隊前麵的身影一樣,是一種信念和勇氣的符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