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來
筆者按:
我出生在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家庭。父母和祖父母在土改到文革那些年間,家破人亡,失去了土地、房屋、財產,甚至爺爺還失去了生命。躲到荒山溝裏,用茅草搭起一個茅棚,撿拾野菜聊以為生。但冒著生命的危險,還是偷偷留下了一幅觀音像,偷偷膜拜。在我童年的記憶裏,家裏辛辛苦苦養了一年,甚至兩年,殺了一頭豬,都要先給觀音和偶像點香叩拜,然後才敢自己吃一點。但在1980年,“下海”的父親在聽到耶穌基督的福音後,還是“棄假歸真”,成了大別山區第一代的基督徒。還帶領我們一家人都離棄偶像,歸向了基督。家父後來做了傳道人,在山區開荒布道,建立了數百間教會。在我的家裏也產生了五位全職的傳道人。我們為何會離棄祖輩敬拜了很多代的佛教而歸向基督?個中原因有我們自己的殊性,有著國人信靠基督的共性。以下,我想從基督信仰與佛教的本質區別入手,淺析一下,為何有那麽多佛教徒改信基督。而且和尚或者尼姑一般都不會苦勸自己的摯友親人做和尚尼姑不同,基督徒一旦信靠了基督,總會以向自己的摯友親人傳講基督為最高使命?個中原因值得反思。本文不是學術論文,也非個人見證,我隻是想從兩大宗教的教義和影響入手,就個人觀感,淺談兩者區別。不足之處,請方家多多指教。
佛教和基督教都是中國政府承認的五大宗教之一。兩個宗教都非本土宗教,佛教來自印度(準確地說是現在的尼泊爾),基督信仰來自中東。佛教大約在漢朝傳入中國,基督教在唐朝開始傳入中國。兩大宗教都曾經被中國的統治階層和普羅大眾所歡迎,也都曾被拒絕而出現滅佛和滅基督教的曆史事件。但佛教比基督教本土化進程更快,較早地融入了中國主流社會,而被統治階層所接受。在民間,佛教則演變為民間信仰,變成了一種混合式的偶像崇拜。比如,印度的觀音是男性,但傳到中國,為了迎合國人需要大慈大悲母性救世主的心理,就變成了女性。而且,因為觀音成了女性,就不會跟男性的帝王有競爭,我想這也是佛教對政治文化的適應結果。故,佛教很容易被民間和帝王接受。雖然就教義上的佛教而言,它不一定還存在,但作為一種信仰形式,它已經完成了本土化的過程,而成了國人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近年來,佛教作為組織性的宗教,汲取了各大宗教的組織、管理和發展的優秀方式,有一定的複蘇景象。而基督教因為強調真理的獨一性,也較儒釋道晚了很多世紀進入中國,在宗教市場被人家先入為主地占據的情形下,遇到了很大抵製。雖然,現在基督教在民間,以及在知識分子中間取得了驚人的發展,但就基督信仰本土化進程及文化性宣教而言,筆者以為,目前基督教充其量不過是鬆土階段。在談及佛教和基督信仰時,很多朋友,甚至信徒頗感困惑,基督信仰與佛教的區別到底在哪裏?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為何不可以兩個宗教同時相信?本文就嚐試從教義和宗教影響兩個方麵入手,談談佛教和基督信仰的本質差別,並如何選擇我們的信仰。
一、佛教與基督信仰教義上的區別 [1]
讓我們先以一個圖標簡述佛教和基督的區別:
對比項 | 佛教 | 基督教 |
神論 | 否定上帝的存在與創造。它世界的成因是依循成、住、壞、空的自然定律循環。佛教本質是多神,或者無神論。 | 上帝是一位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全知、全愛,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全能者。 |
人論 | 人有高低貴賤,人是輪回的產物。前世可能是畜生,將來也可能是畜生。眾生平等,即人與動物沒有差別。人沒有特別的尊嚴和價值。 | 人是上帝按著自己的形象和樣式創造的,有神的尊嚴。人是上帝的兒子,人人受造而平等,並負責管理萬物。人不同於動物,人是有靈的活人。 |
創造論 | 世界是因緣和合,四大皆空,無計劃、無目的的。 | 世界是神本於愛,有目的,有計劃,與意義地創造。 |
救贖論 | 佛教中無任何一位為世人的罪而死的救贖主概念。人必須為自己的罪負責,而無法被救贖。 人是因果的結果。 | 人性完全敗壞,人人都犯了罪,罪的結局就是死。上帝的獨生子,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一切凡相信(),接受的人。 |
苦罪論 | 受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普世性的,而痛苦的根源是來自人性中的貪、嗔、癡。 | 苦難來自人的罪,當人向心中的欲望(試探)屈服時,他就會犯罪,而罪的結果就是靈性的死亡與生命的苦難。同時群體性的罪惡,也會影響他人。 |
終極論 | 涅盤。唯有靠著自己努力修行以除去各種欲望(七情六欲),並多行善功,直到功德圓滿才能得到解脫。即,輪回。或者成為羅漢。 | 永生天國。靠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並接受耶穌基督為生命的救主,罪可得赦免。可以享受上帝預備的天國。 |
人生論 | 人生是苦的,故要脫離苦海,遠避世界。 | 上帝創造原是美好。人要承擔使命,活出上帝美好的形象。 |
工作論 | 遠避塵俗,不要工作。 | 工作是天職,發揮上帝給人的潛能,即是做上帝喜悅的事,也是對上帝的侍奉。 |
信仰對象 | 虛無主義,沒有信仰對象。釋迦摩尼隻是教主。本質是無神論。 | 信仰耶穌基督,人類的救贖主。三位一體的神。 |
信仰依據 | 自我為中心的自悟 | 聖經是唯一權威 |
世界論 | 遠離塵世 | 入世超世 |
認識論 真理論 | 萬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真理。對知的認知是靠頓悟 | 認識真理是靠上帝的啟示。聖經就是上帝的啟示。 |
我們通過上圖可以看到佛教和基督信仰確實存在本質的區別。
就上帝論而言,佛教基本是無神論傾向。佛教也沒有一本絕對性的權威經典。各個佛教名人的著作都可能成為以後的經典。故佛經累千盈萬,很難一言以蔽之其教義。佛教的敬拜的對象也莫衷一是,各有所拜。近年來新佛教有個傾向,隻敬拜釋迦、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但佛經並未說明他們是至高者神,因為佛教更像是一種個人哲學,沒有至高上帝的概念。觀世音菩薩尚在修行地位,阿隬陀佛不過是千億萬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貴者,當推釋迦佛,但釋迦佛也不是神。他並未叫人把他當神來敬拜。
就信仰者而言,佛崇尚與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本質上是人和畜生也是一樣,表麵上是對萬物的尊重,但由於沒有對人之尊嚴與責任的認定,人和禽獸無異,便成了人可以不負責任的借口,也成了對人權本身的踐踏。
基督信仰則不同,上帝在曆世曆代借著眾先知向人啟示祂自己,借著祂的獨生子耶穌啟示於世人(來1:1)。基督教經典《聖經》告訴我們,這位宇宙間獨一的真神上帝──耶和華,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者,而且是最高權能、智能、仁愛、聖潔、公義、有位格(有獨立意誌和情感)的獨一真神。祂不可以被試驗,但可以被經曆;不可以被驗證,但可以去體驗。人可以因為信靠祂,建立與有位格的上帝的關係。在上帝自我啟示和曆史的經曆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滿有慈愛與秩序的上帝。
就世界觀而言。佛教看這閻浮提娑婆世界,眾苦充滿,都是由於一切眾生業感而來,果報而來,世界是因緣和合,四大皆空,無計劃、無目的的。故佛教徒看不出被造之物、大自然界之美,及上帝創造之恩典 [2] 。佛教基本是消極避世的,也無法承擔人之為人的基本責任。而專注於個體自我的存在。
佛教和基督信仰的世界觀有著極大的差異。雖然兩者都反對貪愛世界。基督信仰認為,上帝所創造,有計劃,有目的的。人是上帝委派,管理世界的上帝的代表。人應到努力學習自然,認識上帝的創造,才能管理好這個世界。同時,人需要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上帝賦予人的恩賜,以造福世界,祝福他人。人需要按著自己的職分,比如為父為母,或者在自己的職場上,努力承擔,在提升他人價值的同時,創造更大價值。
就人生觀看。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煩惱的,人生是無可奈何的,故人生之目的是要逃離苦海。故佛祖,也是自己離棄妻兒家人,自尋極樂。
基督信仰看人生是樂觀的,人之受造是有目的的,是為了活出上帝,見證上帝,榮耀上帝而活著。故,基督信仰讓人積極向上,承擔人之為人的責任。比如:身為人父,要做好父親;身為人妻,要做好妻子;身為師表,就要做好老師……佛教往往教人消極避世,脫離苦海。
從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而言,佛教和基督信仰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同時,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就帶來了宗教對人生和世界不同影響。
二、佛教與基督信仰的不同社會影響
曆史學家湯因比說過:宗教是文化的本質,文化是宗教的表現。可見,宗教是影響一個社會的根本。有什麽樣的宗教就有什麽樣的文化,有什麽樣的文化就有什麽樣的體製,有什麽樣的體製就有什麽樣的社會。我們可以從兩個宗教所覆蓋的地區和國家,來看佛教與基督教對其覆蓋文化和政治影響。
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有泰國、緬甸、柬埔寨、不丹。佛教信仰人數占大多數的國家:斯裏蘭卡、蒙古、老撾、越南等。另外,中國、朝鮮、韓國、日本也有不少佛教徒,不過已經不是傳統教義上的佛教了。
基督信仰占大多數,或者對其社會文化產生根本性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有:大多數西方的國家和太平洋島國,以及南非及中非,還有澳洲等地。在亞洲接受基督信仰比較多的是韓國、新加坡、菲律賓、香港。同時,日本、韓國和台灣也受到基督教文化在其體質上的較為深刻的影響。現在中國基督徒人數也較多。從國家看,基督徒人數較多的國家有:美國、巴西、英國、德國、瑞士、加拿大、法國、荷蘭、丹麥、挪威、烏克蘭、哥倫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西拔牙等等。另外,俄羅斯基督徒人數也較多。中國基督徒人數可能有5%。
從上述佛教和基督信仰分部的地區和國家看,我對比其政治、經濟、文化,可以找到宗教對地區發展的基本影響。
1、政治影響
基督信仰占主導,或者受基督信仰文化深刻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基本是民主國家。有較穩固的民主政治和體質係統,社會較為安寧,權力能夠被有效製約,人的尊嚴和價值能較好地被尊重。
佛教文化站主導的國家,基本較為封閉落後,政治獨裁,社會較為動蕩。即使一些國家開始學習了民主選舉製度,但基本都是來自西方基督教國家的影響,而非從自身的宗教理念中所獲取。
在沒有基督教新教以前,沒有製度性的民主和對人權的根本尊重。縱觀背後的原因,你會發現,這與兩個宗教的上帝觀和人論有很大關係。因為基督教相信人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樣式創造的。故,人人受造而平等。法律和政府需要保障人的權力。政府隻是人民用來執行上帝旨意的工具,是人民選出來的經理人。從人性論看,基督信仰認為墮落後的人,人性是傾向墮落和敗壞的。故,製度需要限製人的權力。以製度加信仰教化的形式,來限製權力並延緩人性的脫落。故,政府的權力是受到信仰和人民監督的。
佛教相信眾生平等。表麵是對眾生的尊重,但其本質是認為人與禽獸沒有本質區別。這不是提高了人的價值,而是貶低;同時,也因為眾生是平等的,故我隻要顧好我自己就行了,而無需要人承擔更多責任去管理萬物。因此,這一理念其實否認了人的價值和責任從而難以體現人權。又因為佛教本質上是無神論,人就不受內心中無處不在的至高上帝的約束。故,沒有限製的權力、沒有責任的生存、沒有敬畏主體的信仰,再加上行賄式的偶像崇拜(民間信仰式的佛教崇拜基本是偶像崇拜——本質是行賄偶像滿足自己的私欲),就一定會在信仰上產生文化和信仰上的腐敗,從而延伸至體製與社會性的問題。這一點,對比佛教國家和基督教國家,顯而易見。
2、經濟影響
基督教信仰對世界經濟的積極影響尤為明顯。基督信仰覆蓋的國家基本是富饒的國家。而佛教所在的國家,基本是貧困落後的地區。為什麽呢?我相信,這與其信仰與製度依舊密不可分。
馬克思韋伯在其《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對宗教信仰影響經濟發展有詳盡的闡釋。基督教信仰認為,工作乃是上帝神聖的呼召,是天職。耶穌甚至要人用上帝給人的恩賜,去賺取更大價值——領受五千恩賜再去賺取五千;領取兩千資源再去賺取兩千——人生要成為倍增的人生。人要像上帝那樣,具有創造性。發揮恩賜到極致。基督信仰相信,符合上帝心意的工作是在榮耀上帝,活出卓越即在對上帝的見證。同時,基督教的財富觀認為,人不是財富的主人,隻是管家。因此,人不可以將財富據為己有,而是要讓財富賺取更大利潤,並以此以提升人的價值。有關於此,約翰衛斯理就說過:Gain all you can! Save all you can! Give all you can! 盡量賺取,盡量節儉,盡量給予。這種倫理觀一定會產生積極的社會正能量。讓人在賺取財富,提升價值的同時,更知道財富的真正意義,以榮耀上帝,造福社會。故,基督信仰使人創造了更大價值,也建立了福利體係。
佛教因為其消極避世思想。其思想有物質是惡的二元主義傾向。故不僅不鼓勵人努力賺取價值,反而要人消極避世,不去承擔責任。故,在佛教世界裏,基本不能成為福利社會,最多隻是行點善行,以積德。而非位上帝的榮耀去創造人人能發揮恩賜,人人被關顧,人人被尊重的社會係統。如,在佛教信仰裏,貧富極容易形成兩極分化和地位等級。也無法像基督信仰那樣去激勵人探索宇宙,認識自然。故,佛教文化在經濟和科技上都少有建樹。
3、文化影響
宗教決定文化性質。佛教由於在中國儼然變成了一種混合式的民間信仰,特別加入了偶像崇拜的成分,故,就文化而言,它培養了行賄受賄的習慣,並使之成了一種信仰和文化。即你會習慣去行賄權力,而權力主體也會認為被行賄是對自我的尊重。久而久之,行賄權力和權力受賄不僅被視為理所當然,更被視為不行賄便是對人格的不尊重。(在希臘文中,偶像崇拜和道德墮落的同一個詞根,他們早就看到,偶像崇拜就一定會有道德墮落)。比如,你去敬拜偶像,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去學習真理,改變行為,懺悔罪惡的。你是去行賄那冥冥背後的靈界力量。請它去保佑你,甚至是滿足自己的私欲。如果宗教信仰都變成了行賄禮儀,你便會認為現實生活中的行賄受賄乃是理所當然。權力就會成為以權牟利的自然而然的工具。因此,你會看到偶像崇拜總是帶來道德墮落,權力腐敗。由於宗教決定文化,這種行賄式的偶像崇拜就會帶來文化上的墮落。文化性的行賄和敗壞。這就是為什麽,一般而言,貪官多是拜佛的,而不會敬拜基督。
基督教文化恰恰相反,就神論,它認為上帝是獨一、聖潔、全知、全能、全愛的。故在文化和行為上,它讓人自律,因為上帝在看我們;讓人奮鬥,因為上帝是創造性的;讓人聖潔,因為上帝是聖潔的;給人盼望,因為上帝是愛人的,且有能力解決人的問題。人去敬拜上帝就是去懺悔罪惡,悔改自身的。人去到上帝麵前,根本不敢賄賂,而是祈求引導,尋求方向。因此,基督文化總是創造性的正能量。
對比上述國家,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不同宗教對文化影響的結果。基督信仰影響下的文化,相對開明、積極而嚴謹。而佛教文化相對消極而落後,甚至出現文化和信仰性的腐敗墮落。
聖經有句話,我們可以從果子認出樹來。對比宗教對社會和人生的不同影響,你就可以在背後看到其本質。我也想起聖經中的那句話:以耶和華為上帝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33:12)。
三、我為什麽會是基督徒
我為什麽會是基督徒?我相信,我的信仰是基於上帝的揀選,也是我理性和良知對真理的回應。
1、是基督揀選了我
我為什麽會是基督徒,首先,我相信這是上帝自己的揀選。聖經說,祂在創世以前,已經預定揀選了我們。聖經也說不是我們揀選了上帝,是上帝揀選了我們。祂的恩召和揀選是不能廢棄的。
2、我要信真理
我為什麽會是基督徒?這也是我理性和良知的回應。我的理性無法否認祂創造人類和救贖人類的事實,我的良知——祂給我出於真理的判斷,讓我不能拒絕一位創造我的生命,並為我而死的救主,不能拒絕我已知的真理。
我為什麽信靠耶穌,因為祂就是真理。這不僅是因為耶穌說過祂就是真理,佛祖從未說過自己是真理。也是我自己經曆到上帝自己那絕對的真實和不改變的愛。
3、我要信一位愛我的上帝
我為什麽要信靠基督?若我選擇一個信仰,我的信仰對象一定要是愛的上帝,而不是一個反複無常,充滿欲望,置人類的生死與不顧的存在對象。而且這位上帝愛我,因為祂的愛,我的信,我才可能與祂建立關係。
4、我要信一位聖潔公義的上帝
我為什麽信靠基督?若我信靠一位主宰,我不能信一位自私自利,滿足自己私欲,朝令夕改的上帝。我必須要信一位聖潔公義,施行公義,憐憫眾生,審判罪惡,賜福善行的上帝。隻有上帝公義,才會有原則。隻有有原則可循,人類才有方向可行,才有真理可依。
5、我要信一位能救贖我們的上帝
我為什麽信靠基督?因為我深深知道自己的罪性,靠我自己,我斷不能成為好人。立誌行善由得我,隻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需要救贖,隻有被救贖我們的生命才有希望,隻有我的生活被救贖,我才能突破自己罪性的轄製而在生活中榮耀上帝,活出美好。我不能信一位解決不了我的罪性和罪行的主宰者。
6、我要信一位永不改變的上帝
我為什麽信靠基督?若我信靠一位主宰者。祂不能是一位暴君,我行我素,朝令夕改。祂必須能容忍和了解我善變和容易墮落的本性。祂不會改變,讓我可以依循祂的旨意,祂不會改變,不會因為我一時的罪性軟弱和衝動而放棄我。我還可以在軟弱之後,找到救恩可歸。
7、我要信一位給我帶來力量和盼望的上帝
我為什麽信靠基督?若我信靠一位主宰者,祂必須能給我帶來力量和盼望,而不是天天恫嚇我,加深我的恐懼。祂要是有位格,有獨立意誌,不改變,有情感,愛我,教誨我,寬恕我的主宰者。讓我可以親近祂,愛祂且敬畏祂。祂能給我帶來力量和盼望,方向和責任感。若信仰的對象是一位負麵的力量,就意味著它是邪惡,我為何要信邪惡者。故我要信靠給人力量和盼望的主宰。
8、我要信一位在曆史中印證了是“好果子”的上帝
我為什麽要信靠基督?若我選擇信靠一位主宰者。祂不能靠廣告推銷自己,祂必須是可以被印證,結出了好果子的上帝。我要看祂給這個世界帶去是是救贖,還是災難。
9、我要信一位能接我跟他在一起的上帝
我為什麽信靠基督?若我信靠一位主宰,祂要能被理解,也可以理解我。它不是高高在上,存在虛無之中。祂是進到人類的生活中,了解人,幫助人,解決人的問題,給人真理和方向,並給人實踐真理的能力智慧。是可以親近,接受愛,和表達愛的一位上帝。
10、我要信一位全能的上帝
我為什麽要信靠基督?若我選擇一位信奉者。祂必須是一位全能者。若我的信奉對象自身難保,尚需人類行賄而存在和靠恫嚇而自威,它就不值得我去信靠。我的信奉者必須是全能的。祂是獨一而真實,不被問題壓倒,而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上帝。若非全能,則意味著有困難或者其它,比我的信奉者更大,我不能信奉泛神之神——泛神意味著無神。我所信奉的對象,祂必須是獨一無二的。
基督符合這一切我所列舉,甚至沒有列舉的條件。祂是唯一可以被如此信仰的上帝。我為何不信靠祂呢?正如一位弟兄所言,不信上帝有許多理由,但信靠上帝不需要理由。因為上帝就是上帝,是我們本該信靠的救贖主。
最後,我想引用少年派中的一句話:“什麽都信,等於什麽都沒信!”是的!真理是博大精深的,祂不會因為人的拒絕而不存在。真理自我存在,無需依附人的好惡。同時真理也是獨一無二,故,獨一無二的東西當然具有排他性。正如2+2=4,我們不可因為包容性而認為它可以等於6,7,或者8。因為2+2隻等於4,這是唯一的答案,是真理。宗教作為一種文化形式,我以為基督徒需要,也應該海納百川地包容學習。但作為信仰,你卻需要對獨一之真理的信服與委身。
2014年2月12日星期三 於廣州
附錄:基督教與佛教的十八大區別
1、有神還是無神?
基督教:相信宇宙間有一位上帝,隻此一位至大至高的主宰,其它皆是假神。但世人隻可敬拜耶和華上帝,絕不可拜其它。因為耶和華是忌邪的神.?
佛 教:相信緣起論,故原始佛教不相信有神(無神論),但後來卻相信三界中的無數鬼神。?
2、萬物從何而有?
基督教:相信上帝創造萬物。
佛 教:相信諸法〔現象〕因緣生。但不能解釋第一因。
3、罪的起因?
基督教:相信聖經是真理,世人都有罪,由始祖亞當而來。?
佛教:相信人有無明,故有老死等結果。但無明(不知道)從何因緣生?
4、關於靈界
基督教:相信隻有天堂與地獄。人的靈魂在這兩地,不會再有變動。
佛教:相信六道輪回,眾生〔包括蟲蟻等〕與鬼神還要變來變去,但由誰負責此變化呢?
5、關於神的本質
基督教:相信上帝自有永有。?
佛教:相信天道中的鬼、神 仍要墮落失落。
6、魂歸何處?
基督教:相信信徒肉身死後靈魂仍有知覺,過天上屬靈佳美生活。?
佛教:相信涅盤是信徒最終理想之處,靜寂、無相、無覺、是空是無。
7、誰為救主?
基督教:救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由神成人。是完全的神,是完全的人。
佛教:釋迦牟尼生為人,是印度〔今尼泊爾〕一小國的王子。?
8、道從何來?
基督教:耶穌基督本身即是萬有之道。
佛教:釋迦本身不是道,隻是求道者之一,是一名修道的苦行僧。?
9、人兮神兮?
基督教:耶穌未婚,約三十歲左右出來傳道(傳福音)救人。?
佛教:釋迦曾婚,約二十九歲時突然棄家出走,赴森林苦修。?
10、救恩的得到
基督教:聖經要人從心底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十字架的救恩。?
佛教:佛教要人抑製身心苦修以求解脫輪回進入涅盤〔空、無〕。
11、神性問題
基督教:耶穌曾以言教及神跡奇事救人。
佛教:釋迦無能力行神跡奇事,隻以言教勸人努力自修。?
12、為誰死,因何死?
基督教:耶穌被釘十架而死,但三天後複活升天,證明他是神。?
佛教:釋迦老死,成為地上的教主。?
13、經典之由來
基督教:聖經是上帝所啟示,聖靈感動上帝所揀選的人寫下來的。並且所有的啟示己經完成,人不能增加或刪減聖經。
佛教:佛經在釋迦死後經四五百年口傳才正式成文,人可以增加,或根據需要隻讀某一部佛經(其他可以不要)。
14、人與神的關係
基督教:聖經把神與人分別清楚,神是神,人是人;人悔改後能以純潔的心靈敬拜神,為神所喜悅。?
佛教:佛教說眾生皆能成佛,但佛是「覺者」,即悟道者之意;佛性?(Buddhatva)?隻是指人的心,所謂成佛不是具有神性。
15、敬拜是誰?
基督教:聖經要人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因上帝是靈,人眼不能見,所以禁止人為他雕刻偶像。
佛教:佛教一麵竭力否定有神、自稱無神論。但另一麵卻又大拜各種佛、菩薩及鬼神等偶像。
16、人與萬物的關係
基督教:聖經把人與牲畜分別清楚,人不會變牲畜,牲畜不會變人。人是根據上帝形像樣式而造的。因此人高過萬物,是世界的主人翁。
佛教:佛教把人與牲畜混為一體,院中豬狗可能是前生父母所變(大不孝),家中親人又可能是前生動物或鬼魂變成,前來索債或還債。?
17、被救還是自救?
基督教:人得救是本乎相信、接納耶穌的救恩,而非憑自己的修行(好行為彌補不了你的罪)。在上帝絕對的公義聖潔麵前,任何人也不配自稱為義,惟有白白領受救恩。
佛?教:佛教一麵強調要自修悟道〔自力解救〕,另一麵卻又須大聲訟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希望死後往生西方淨土,這是「他力解救」。到底「自力」還是「他力」??「涅盤」〔無〕還是「淨土」〔有〕??僧伽也意見分歧。
18、得救的門路
基督教:隻有一個得救的途經。聖經【徒4:12】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約翰福音14: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上帝)那裏去。【約翰福音8:24】耶穌說: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聖經說: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上帝叫他從死裏複活,就必得救(贖),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
佛 教:修行得救贖(涅磐)的法門主要有:禪宗法門、淨土法門、藏傳佛教(藏密)、天台宗、華嚴宗等。佛教共有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法門就象藥方一樣針對不同的“病”救度世人。且萬法歸宗。選擇什麽樣的法門一要看你的因緣,你與哪個法門的佛經有緣,或與哪個法門的師你有緣,或哪個法門的“法”能夠讓你深信堅定修行,那個就是你最適合的法門。另外,法法相同,都可達到終極,法門無高下,堅信堅定才是要領!
[1]潘霍華認為,基督信仰本質上不上一種宗教。宗教強調的膜拜、交易、宗教禮儀和組織形式,而基督信仰強調的是神人的關係——是恢複上帝造人時,人與上帝那種美好的關係。本文為了名稱稱呼的方便,把基督教和基督信仰不加區分,放在一起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