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08 (93)
2009 (141)
2010 (135)
2011 (179)
2012 (132)
2013 (226)
2014 (606)
2015 (260)
2016 (131)
2017 (72)
2020 (101)
2021 (159)
2022 (157)
2025 (1)
(請擊點圖片上方藍色的“生命季刊”,選擇“關注”,您就會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發的文章)
職分與品德
文/唐崇榮
《生命季刊》第3期
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隻將真理表明出來,好在神麵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哥林多後書4:1-2
哥林多後書是保羅對教會一同事奉的工人所傳講的話語。在我們要思想的這兩節經文中,他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職分與品德的問題。
“我們既然蒙憐憫,受了這職分”,這句話告訴我們,我們是處在一個被神呼召出來的位置上:我們能事奉,不是因為我們的功勞,不是因為我們的資格,不是因為我們的條件,而是因為神的憐憫。神的憐憫臨到了我們,神的恩賜也就臨到了我們。聖經在這裏把神的主權講得非常清楚。上帝說,我要恩待誰,就恩待誰;要憐憫誰,就憐憫誰。神的恩典臨到一個人的時候,祂就把職分托付給這個人。這在人完全沒有甚麽好誇的,我們不可能從自己身上找出任何可以把榮耀歸於自己的原因。我們要認識到,一切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當把榮耀歸給神。恩典的神學若沒有建立起來,人就沒有辦法把榮耀歸給神。而恩典的誤用,就使我們羞辱了主的名,不盡我們當盡的責任。因此,我們應該對恩典有更嚴肅、更負責任的了解——了解聖經關於恩典的意義是什麽。
我們既蒙了這憐憫,受了這職分,那麽,一個蒙憐憫的人是不是一個沒有自尊、沒有骨氣的人呢?不是。保羅接下來說,我們“就不喪膽”。因為我們蒙的是神的憐憫,領受的是神的恩典,所以我們不像那些常被人所“憐憫”的可憐人,變成一個沒有骨氣的、沒有奮鬥力的人。
在教會曆史上有一個傳說:魔鬼把馬丁路德過去所犯的罪,全部列出來給他看,並對他說:“像你這樣的人也配為上帝作工嗎?”馬丁路德看過後,很謙卑地承認,“是的,這些罪我都犯過。”然後,他拿起紅筆把所有這些罪都圈了起來,並加了一行字:“然而,我還是蒙了憐憫!”
就這樣,馬丁路德抗拒了魔鬼對他的控告。他沒有妥協,沒有失敗,沒有變成一個喪失戰鬥力的人。馬丁路德從內心深處知道:因為神的憐憫,所以我剛強;因為神的恩典,所以我能站立得住;因為神與我同在,所以我不怕遭迫害;因為神不會放棄祂和我所立的約,所以我可以勇敢地麵對一切困難。上帝的憐憫是出於祂的最高智慧,祂的恩召是永不後悔的,這就是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我們既蒙了憐憫,受了這職分,我們就不喪膽。
那麽,一個蒙了憐憫、受了職分、又不喪膽的工人,應當是一個怎樣的工人呢?
他應當是一個在生活中把由神而來的生命本質兌現出來的人,他應該使自己的生活和行為與蒙召之恩相稱。“相稱”這個字就是balance(平衡)的意思,就是使兩個方麵能夠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平衡。所以,保羅在接下來的經文中要傳達的信息就是,生活怎樣彰顯生命。在這段經文的第二節,保羅提到了幾件很重要的事情,這幾件事情都是講到神的仆人之品德的。
第一,“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在事奉主的工人和跟隨主的人當中,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就是在光明裏、在人可以看見的場所中過一套生活,而在人看不見的地方則過著另一套生活。這是自欺欺人。如果我們外麵表現出一種屬靈狀態,裏麵卻隱藏著那些很不屬靈的、汙穢的事情,我們根本就不具備基督徒應有的生命素質,更談不上以聖潔的品行來見證和服事我們聖潔的主。所以保羅說,我們要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我們蒙受神的救恩的恩典是白白的,但蒙恩之後,要承受神的應許是帶有責任的。這責任要求我們向神交帳。多給誰,就向誰多要;少給誰,就向誰少要。我們領受的恩典越多,我們就應該越有責任感。我們的職分要求我們當存著戰兢的心,預備接受神將來的審判。
我們基督徒雖然不需要在白色大寶座前接受審判,但卻要在基督台前接受審判。這不是關乎滅亡的審判,而是關乎我們的事奉是否會被棄絕的審判。所以保羅告誡說,不要把福音傳給別人,自己反倒被棄絕了。在還沒有被神棄絕以前,我們要作一個敢於棄絕那些暗昧可恥之事的工人。有一些神的仆人,按他們的才幹、經驗和學術水平來說,可以為神國作更大的事。但是他們的一些能力埋沒了、漏掉了,就是因為他們裏麵有一些隱藏的、敗壞的、沒有對付的罪攔阻了他們。這些人很可惜。因為他們自己的一些毛病、錯誤、小事情不肯棄絕,不肯悔改,而是貪愛這些東西,隱藏這些東西,所以,他們就蒙蔽了神要通過他們向世人顯現出來的榮耀的光輝。這些暗昧可恥的事情,就像香膏中的一隻死蒼蠅那樣,令人惡心。由於我們偏愛我們生命中那些羞辱主名的瑕疵,就放棄了許多長子名分中所能得到的更大的產業,這是很可惜的。無論你所作的工多大,無論你的恩賜多大,無論你的經驗多豐富,無論你的名氣多隆盛,如果你不棄絕暗昧可恥的事,很可能有一天你的“事奉”會被神所棄絕。在人麵前,你照樣是一個大有恩賜的人,但是,當人提起你的名字時,知道這是一個不能榮耀神的人。於是,一提到你的名字,人們就非常厭煩。因為這樣的名字成了羞恥的記號,成了被神丟棄了的事奉者的代名詞。
第二,“不行詭詐”。行詭詐?這不是外邦人所作的事嗎?不完全是。許多被稱為神的仆人的人,在利害關係麵前,他們竟然忘記,唯有正直、清潔、真心實意的人,才蒙神的悅納;於是,他們也行詭詐。我們的神是誠信真實的神,神對祂的兒女所懷的意念都是清潔的、良善的。我們今天在世人麵前也當如此。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脾氣,不同的習慣,不同的氣質;這其中有許多是受文化和家庭背景影響而形成的不同。這並沒有問題,都不妨礙我們成為一個正直誠實的人。神喜悅清心、誠實、正直的人。聖經說,清心的人得見神;那些誠實的人,他們住在聖山上;對正直的人,耶和華不留一樣好處不給他們。
對神的工人來說,不行詭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個行詭詐的人,可以騙人一時,但不能騙人一世。隻有不行詭詐的人,才能與正直誠實的人建立長久的友誼,才能過一個跟隨主的腳步的輕鬆生活。法國的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個愛說謊的人,他的最大報應是,不但一生都要和那個說謊者——即他自己——生活在一起,更糟的是,他對任何人都不再相信,因為他認為世界上的人都跟他一樣。一個不誠實的人,常自以為很聰明,騙人騙得很有技巧;而誠實的人卻好像不聰明,會受騙。但是神的眼睛照顧那些清心、誠實的人。有貪欲、不誠實的人自以為騙取了很多,感情也好,幸福也好,金錢也好,名譽也好,但都很容易消失,並且最終一定會消失。因為它們都不是神給的好處。我們要的好處是從錫安而來,是從神的寶座賜下的,是我們用正直的行為從神領受的分內之恩。
第三,“不謬講神的道理”。謬講神的道理,就是沒有按正意分解神的道。我常對我的同工說,講完道的時候,我要問你一句話,你剛才所講的,是不是神在那段經文裏所啟示出來的、並要當代人去聆聽的那些話?如果你的那些話,不是神要你帶出的信息,那麽,你的希臘文再好,你再能講,你也仍然沒有達到神讓你站講台的目的;你可能隻達到了你自己的目的。
我們今天把聖經中任何一段經文講解出來時,那傳講的動機一定要純潔,要以敬畏的心對神說,“主啊,求你的靈照明你話語裏信息。你要我在這個世代講這句話時,我怎樣才能把你永恒的心意,對這個世代及這段時間裏的聖徒講清楚?”
不謬講神的話,應當成為我們事奉的基礎。我們的事奉是為了神的道而站在人前,把神的心意向人說明,讓神的道在人的心裏作重生、光照、引導和建造的工作。那麽,哪些人會謬講上帝的話語呢?
首先,那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講道的人,他不可能正解聖經;反而常常利用聖經來混亂神的話語。保羅說,我們不要像那些為了利益而混亂上帝話語的人。保羅提醒我們服事神、傳講神話語的動機要純正。純正的動機,可以幫助我們在一切困難的環境中,從神那裏支取智慧和力量。
另有一種人,是因為懼怕而不敢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當麵對強大的屬世力量的時候,當麵對教會中那些不喜歡十字架真理的人(而這些人在教會中又握有權力)的時候,那種人就開始自動約束自己了,就不敢放膽講出神要他講的話了。於是,神的話從這種人口中出來時,就被打了折扣,受了歪曲。但保羅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他對以弗所的教會說,你們要為我禱告,使我能放膽講明福音的奧秘。
還有一種人謬講神的道理,是因為還沒有學習真理,還沒有弄明白真理就隨便開口。保羅說“要沉靜學道”,這不僅是對當時一些不明白真理的婦女說的,也是對今天的許多人說的。保羅不允許不明白真理的人教訓人。彼得論到保羅時說,我們的弟兄保羅,他所領受的啟示是這麽大,你們講解他的話語,不明白就隨便地、勉強地去解,是自取沉淪。這些精辟的話告訴我們,我們作傳道人的,在把福音傳講給別人時,一定要存敬畏主的心,要尊重主的道。不要好勝,不要強辯。要首先降服在真理之下,然後靠著真理的聖靈的大能,使人降服在神的道之下。一個自己不先降服在主的道之下的人,就不要指望他所講的道能降服別人。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自己首先順服神,敬畏神,愛神的話,晝夜思想神的話語,活出神的話;然後,當我們再傳講神的話時,聖靈的膏抹與同在就一定能顯明出來。
第四,“將真理表明出來”。這是指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要與我們所傳講的信息一致。如果你棄絕了那些暗昧可恥的事,你不行詭詐,以正直的心來事奉主,再加上你實實在在地愛神的話,傳神的話,不謬講神的話,又讓你的生活印證你的生命,那麽,你也就是把真理表明出來了。
我們今天的教會,可能有正統的教義,但世人不看這個。世人要看我們的生活是不是把我們信仰中那些最美的東西表明出來了。人不看你教義,人看你的行為。我們對教會外邊的人指責我們的話,不應該生氣;而要認識到,這是神藉著外邊的人給了我們一隻眼睛,來鑒察我們的敗壞,來批評我們的行為。這是神特別給我們的恩典。沒有仇敵的人是非常危險的。一直走順利道路的人是非常危險的。有仇敵,有監視的,有那些反麵的鑒察者,我們應當將這些看作是神公義的一個代表,而不應該看作是攔阻我們的不利因素。我們若從積極的方麵,以一顆愛主的心來思想這些事情時,我們的靈性一定會繼續進步。
最後,使徒保羅講了一句話,“在神麵前把自己薦與各人的良心”。當我們作到了前邊四樣事情時,我們就達到了一個見證的目的。見證了什麽呢?就是在上帝麵前,把我們自己推薦給他人的良心,使人在他的內心深處,不得不承認我們是神的仆人。我們知道,在越有文化的地方,我們就越容易隻去看被人尊重的假象。然後自己欺騙自己說,人家對我很好嘛,我當然是不錯的嘛。其實,人家在良心層麵對你的衡量,你並不一定真正了解。保羅在這裏不是要我們注重文化的、禮節性的反應,他是要我們從他人良心的深處,領受真正的、誠實的對神仆人的反應。一個人是不是神的仆人,不是照他所知的,不是照他所信的,不是照他所傳的,乃是照他所是的。人的良心像一麵鏡子,可以照見我們的真實與所是。願神賜福我們,使我們能不斷地從自己生命的深處、良心的深處,來進行嚴謹的自省,好叫我們不僅有蒙神憐憫而得的職分,也有與這職分相稱的聖潔的品行。
唐崇榮 布道家,神學教育家,基督教與二十一世紀歸正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