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花坊的博客

愛神愛人,有喜樂,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過的是精彩人生。
個人資料
加州花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在內蒙古的日子(12)- 碾子和驢

(2007-08-20 15:05:32) 下一個
  題目是碾子和驢,我還得先說說蓧麵。  

  在內蒙,老鄉最主要的糧食就是蓧麥,小米和土豆,另外有蕎麥,黃米,高粱。我記得分糧食時五斤土豆算一斤糧食。最常吃的當然是蓧麥,因為蓧麥含蛋白質和脂肪比小麥高,所以吃了盡時候,老鄉可以吃頓蓧麥一天不餓。不管哪種糧食你都要用碾子去皮或磨成麵。

  做蓧麥很麻煩,要吃上蓧麵,得經過三熟。要想把蓧麥磨成粉,要先把麥粒炒熟。通常就在炕邊的大鍋裏炒,蓧麥倒入鍋內,炒到黃熟。然後拿到碾子上去磨成麵。和麵時必須用滾水(即開水)燙熟。半成品做好要蒸熟。這就是三熟。 和好的麵就可以做成不同的形式蒸著吃。蓧麵可以做成多種多樣,最普遍最省力的,是用一個木製的合烙床把麵團擠壓成麵條。這合烙床下麵木杠上有個圓窟窿,底下釘一塊有好多圓眼兒的鐵片,前邊上頭有個軸連著另一條木杠,在對著底下杠子上圓窟窿的位置,按了一個同樣尺寸的木柱,你把麵團放在窟窿裏,按住上麵的杆子一壓,麵條就出來了,這就叫"壓合烙"。也可以壓高粱麵的合烙,但是要吃高粱麵合絡和麵時必須和上榆皮磨的麵才能做成形。

       有時候,他們用手將蓧麵捏成劑子,放在案板上搓成細細的麵條,他們叫它為"蓧麵魚魚"。那些巧媳婦可以兩隻手各按三個劑子同時搓,一會兒就搓一籠屜,我練過隻能一隻手搓兩條。"蓧麵窩窩"是另一種做法:捏一小團蓧麵,在一塊壇子蓋上,用拇指這麽一推,左手拈起一揭,掀起一片薄薄的蓧麵片,然後就勢在手指上繞成筒狀,豎著立在籠屜的紗布上, 一個個的立在一起。他們可以用各種東西做工具,有時用刀背,有時就在那胳膊上搓,甚至大腿上搓,我說過他們沒有洗澡的習慣和條件,搓完了窩窩,那胳膊腿搓過的地方就比別處白多了。   

         因為不管是什麽種類吃法,都要放在籠裏用猛火蒸熟才能吃。老百姓說不髒不淨吃了沒病,那大火蒸完後什麽細菌也死了。至於調料就隻有沾酸菜缸裏的長醭的湯當醋吃。我們那時候也可以買醋,可是老鄉窮啊。
 
  我在村裏是最喜歡跟著婆娘們去推碾子,這碾子和磨是南方和北方農村都用的工具。碾子通常放在一塊巨大的圓形石座上,周身鑿有規則的花紋,裝上一個木架,由馬或驢來牽引木架,或者直接由人來推,平攤在石座上的麥粒、玉米或者各種糧食豆類在碾子巨大的碾壓作用下,慢慢變成了粉末或者顆粒,還要有個大簸籮和一個小篩子,磨得差不多了把糧食掃到篩子裏,把麵籮到大簸籮裏,剩下的顆粒大的再倒到碾子上,再碾壓,直到碾完所有的糧食。我找了幾張碾子的照片,給大家看看。自從一通上電,有了電磨,碾子就用的越來越少了。
 
    驢在老鄉生活中很重要,讓人騎,拉碾子,推磨,還要用來和馬交配生騾子,那時候老鄉最擔心的是,不讓自己養驢,集體的驢又隻用來生騾子,以後驢不就絕種了.這種擔憂我們經常聽到。不過這驢肉很好吃,我爸爸總說“十驢九香”,確實好吃,我到美國後就總想養些驢,一可以用來在複活節或聖誕節出租表演節目用,二來可以殺了在唐人街賣肉吃。在老美那裏用驢作表演還有門,要說吃驢肉,他們大概不會買這個帳,那些愛動物如孩子一樣的他們會覺得跟吃人肉那麽難受吧。
 
   看看網上知青對蓧麵很懷念,在北京也有些飯店專門做各種蓧麵,配上好的調料,在國內更普遍了。可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希望碾子和驢都不會絕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加州花坊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xhy' 的評論 : 你還在橙縣嗎?
mxhy 回複 悄悄話 花姐,
非常非常驚喜地看到你的文章. 真想不到啊我與你的生活軌跡竟有很多地方重疊, 集寧, 北京, 澄縣... 我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這麽近距離地描述我生活的地方. 你帶給我的厚重鄉情真親切啊. 這一節蓧麵的細述更使我垂涎欲滴. 我爸曾帶來過蓧麵, 還有簡易手搖合烙床. 涼拌茄子, 豆角, 黃瓜絲, 加泡菜, 辣椒, 鎮江醋調的蓧麵比在內蒙吃還香, 也比海外的任何美味佳肴都值得回味.你喜歡吃蓧麵嗎? 我明年想回去探親, 試試能帶進關的話, 請你吃好嗎? 謝謝你的好故事, 請繼續.
靜靜漪漣 回複 悄悄話 原來驢子也能吃,第一次聽說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