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瀘沽湖散步時,一位摩梭的老媽媽跟了上來,背著一個竹簍,沉甸甸的。她走近一步上來問:“買個蘋果吃?”“不了。”笑著衝她搖了搖頭。她並不走開,隻在身旁跟著。
“您這兒的蘋果是從外麵買的還是自家種的呀?”我問。
“自家的,自家的。”她忙不迭的。
看著她依舊弓身走在我的身側,不覺有些不忍,便又問:“蘋果怎麽賣?”
“5角一個,5角一個。”
看了國華一眼,便從兜裏掏了1塊錢遞過去:“兩個。”
她從肩頭卸下竹簍,揭開上麵的一層布。我一望便知這些蘋果決不是自家種的,時間和長途已在蘋果上塗滿標記。
忍住沒說,撿了兩隻。
一邊把玩著蘋果,一邊繼續走。蘋果被我拋起、接住,在空中畫著淡黃色的垂直線。
“也不砍價?”國華看著在空中蹦跳的蘋果說。
我笑了,“唔。”地應了一聲。
對於口若懸河的推銷員和街頭拉著路人賣貨的小販,我都泰然自若。運用感觀,去選擇,去辨別。隻是看到年邁的婦人拱肩縮背的身形,心中便會梗塞。
年邁婦人將一生的承載與負荷,化為善良,寬容和慈愛。你不買,她不急不惱,隻慈眉善目地望著你,她們用眼神包容著我的年輕好勝,我知道我隻是她孫女中的一個。
記得在大理蝴蝶泉邊的小攤上選紮染的手帕,在和一位老婦人講價時,把價壓得很低。她便用手,指了一下手中仍縫著的白布,嘴裏緩緩地說:“這是老媽媽一針一針紮得喲。”說的人不覺得,聽的人暗自慚愧不已。
讓老媽媽們賺些去補貼家用吧。
等到有一天,我眼花了,牙動了,手顫了的時候,也會想到自己的從前,那稱別人為“老媽媽”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