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很多人從自己的原住國移民到了美國之後,都在大談要想融入美國社會其實她/他們也都真的想融入美國,於是,她/他們努力學習英語,努力練習口語,找各種機會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但是,就這樣努力了很多年,發現自己還是沒有融入美國社會。因為他們不知道美國最喜歡什麽?他們不懂得美國社會的最基礎的構架是什麽。所以,不論一個人在美國呆多少年,練習多少年英文,還是不能融入美國的社會。
美國社會的基礎架構是什麽呢?怎麽樣才能融入美國社會呢?在我看來,美國社會的基礎架構之一是電影。電影是構成美國文化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電影是美國社會的最重要的一個精神支柱。美國的電影產業也是每年給美國貢獻幾百億美元的大產業。
不包括紀錄片和那些獨立製片人的電影,美國平均每年出品600部左右的電影。美國出品的第一部電影是1889年,也就是清光緒十五年。自此,美國的電影業就發展起來了。1929年,奧斯卡金像獎正式設立,到現在已經有96年的曆史了。在這96年裏,美國出現了無數的好電影,好演員,好導演以及無數的好觀眾。美國的製片公司,也是世界上一流的。
美國目前有差不多6000個電影院,雖然,美國不是世界上擁有電影院最多的國家,也不是生產電影最多的國家,但是,美國的電影卻是水平最高,觀賞性最強,傳播力最廣的。好萊塢早已成了好電影的代名詞。而美國,也成為了擁有了全世界最多的著名電影,著名導演,著名演員的國家。
美國的人民,從小就看電影,各種動畫片,各種科幻片,各種故事片,各種愛情片,各種戰爭片,各種警匪片,各種喜劇片,各種悲劇片,美國的電影,是植入到美國人大腦裏的文化芯片,是進入到美國人生活中的硬件。就像美國人的汽車,就像美國人的車庫,就像美國人的燒烤爐,就像美國人的啤酒箱,美國人對於電影的熱愛,無以複加!
我最近的兩三年,是我一生看電影看得最多的兩三年。我大約平均每天可以看兩部電影而且都是美國電影。其它國家的電影比如世界第一電影製造大國印度,沒法看呀,水平太低。另外一個電影出品大國東印度,沒法看呀,看不懂呀,邏輯不同。其它國家的電影,就更沒法看了。所以,隻有看美國的電影,偶爾看看香港的電影。(實話實說,我喜歡看香港的電影,台灣的電影也還能湊合著看)即使是這樣,我也隻能勉強看完當年美國出品的電影,如果想把從1889年以來的好電影都看了,那需要每天看二十部電影,連續看二十年。
美國人喜歡看電影,喜歡電影明星,更喜歡電影的主題曲。很多美國人的聚會,就是在一起看電影。因此,美國的電影,是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是美國人生命的一部分,是美國人文化的一部分。
美國的影星太多了,這位您一定認識吧!
美國的影星太多了,隨便拿出來一位小星星,你就不一定認識,哈哈。
再隨便推出了一位女明星,你也不一定認識。可是,老美就認識,就知道,因為人家老美經常看電影呀。
在美國看電影的途徑太多了,原來除了電影院之外還有租錄像帶,租DVD的地方,而且,到處都有租DVD的售貨機,現在更方便了,在網上交錢,馬上就能在自己家裏的電視上看到,方便得比買快餐還方便。時代不一樣了,電影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美國的生活中,很少有和電影不聯係的地方。無處不在的廣告,無處不在的軟文,無處不在的八卦,讓電影像病毒一樣在美國人民的生活中蔓延,我覺得,在美國起碼每周都要看一部電影吧。
《版權生活所有,翻印電影不究》
第一個是 Brad Pitt 扮裝的?(開玩笑)
要是不相信化妝術有這個本事,請看 Robert Downey Jr. 如何成了黑人: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robert-downey-jr-defends-blackface-tropic-thunder-video-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