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我們很多人回國,除了看望父母探親訪友之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尋找對吃的回憶,也就是重新吃一次記憶中曾經有過的美食!
懷念故鄉的美食是所有人類的共同情懷,不單單是我們中國人懷念故鄉的美食,美國人離開了家鄉,也懷念他們的油膩漢堡和Pizza,意大利人也懷念他們的意麵,墨西哥人也懷念他們的Fish Taco,韓國人懷念他們的泡菜,日本人懷念他們的蘇西,哪怕是非洲人,也懷念他們的恩希瑪。
我和廣大愛好和平的人們一樣,回國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重溫故鄉的美食。我回到北京之後,烤鴨、涮羊肉、炸醬麵、豆漿油條煎餅是必吃的,去了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兒炸糕十八街的大麻花是必吃的,去了上海,生煎包菜泡飯蔥油拌麵是必吃的,去了太原,刀削麵過肉肉是必吃的,去了大同,蓧麵栲栳栳和泡泡油糕是必吃的,去了雁北,麻地溝的羊肉是必吃的,去了平遙,碗托兒和冠雲牛肉是必吃的,去了成都那好吃的就更多了不過鹽煎肉甜燒白麻婆豆腐是必吃的,去了深圳香煎馬鮫魚和膏蟹粉絲煲是必吃的,但是,有一些所謂的美食,我原來不吃,現在還是不吃。
到了北京,和我王哥一起吃飯,王哥說:來盤炸蠶蛹怎麽樣?我非常堅定地就拒絕了,炸蠶蛹我小的時候就不吃,在那個肚子癟癟沒有蛋白質的日子裏我都不吃炸蠶蛹。現在哪怕是這個沒有蠶蛹的季節,我也不吃炸蠶蛹,我的大腦就拒絕炸蠶蛹。
豆汁兒,我也不喝,就是在北京住過很多很多年,我也不喝豆汁兒,沒有太多的原因,我就是太不喜歡喝豆汁兒了。
炸蠍子,不知道北京從什麽時候把炸蠍子給列為北京的美食之一了。一想到蠍子一看到蠍子一看到炸蠍子,我也吃不下去,甚至都看不下去,不是婉拒,而是堅決拒絕!
不論世界上多少人喜歡湖南的炸臭豆腐,我是堅決不吃,湖南的炸臭豆腐那真是太臭了,一個炸臭豆腐的油鍋,能把整個一條街都給臭了,真的是比屎粑粑還臭!還有台灣的蒸臭豆腐,那真的是臭的天花板。
很多上海人都喜歡吃黃泥螺,我看著黃泥螺就心裏泛噁心,不但是不能吃,連看也不能看,我看著那些黃泥螺,心裏就鬧騰。
上海還有一道名菜我不能吃,那就是響油鱔糊,響油鱔糊不管是有多好吃,但是看上去像一盤用醬油泡過的蛔蟲,我的大腦自然抗拒。
這次去成都,我住在寬窄巷子的希爾頓花園酒店,在酒店的樓下有很多賣兔頭的鋪子:張阿姨兔頭,宋大嫂兔頭,李奶奶兔頭,杜二娘兔頭起碼有五十家。我從前隻吃過麻辣兔丁,沒有吃過兔頭,這次本來想著嚐試一下,但是,到了人家飯店門口一看,兔子的首級被泡在油裏,擺在盤子上,一副冤死鬼的樣子,我一下子就產生了心理抗拒,這樣的東西,不知道為什麽成都人那麽喜歡吃!
還有一個我不能吃的,就是醉蝦。蝦還活著,還在扭動著它們的身軀,在酒裏給泡得半醉,就讓我們人類給活吃了,太殘忍了。我受不了,寧可吃紅燒肉,炸排骨,烤包子,炸醬麵也不能吃那份醉蝦。端走!
北京的鹵煮,我也不吃。
北京的炒肝兒,不管是多正宗,我都不吃,而且是越正宗我越不吃。
但是,北京的門丁肉餅我吃,我還特別喜歡吃。
北京的京東肉餅我也吃,我也特別喜歡吃!
這次去台灣,在台灣的幾個不同城市吃了不同的鹵肉飯,每個地方的鹵肉飯都有自己的特色,我非常喜歡還在台灣專門和名廚學了怎麽做鹵肉飯,以後家裏來了客人,我也給他們做台灣的鹵肉飯。
該吃的還吃,該不吃的還不吃,我這是改不了我的這個壞習慣了,哈哈。
《版權美食所有,翻印不吃不究》
回複 'soullessbody' 的評論 : 啥一致呀?炒肝你吃嗎?炸螞蚱你吃嗎?活泥鰍你吃嗎?
==========================================
這些都不吃,別說吃,連想都惡心。
跟你有同感。
謝謝好文!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2025-02-17 11:11:47
豆汁、炒肝,我都是這輩子隻吃過一次,再也不想吃了。過去無知,點菜的時候以為是豆漿和爆炒豬肝。
曾經在安徽合肥美食街吃了一次臭鱖魚,還勉強可以吃完。知道怎麽回事也就行了。
旅遊電視頻道有一個節目叫《Bizarre Foods》。主持人 Andrew Zimmern 專門到世界各地探尋少見的食物。
總的來說,這些少見的食物,都是在人窮的時候,或者是沒有電冰箱的時候發明的。
例如蘇格蘭的 Haggis(羊雜碎塞到羊胃裏煮),瑞典的 Surstromming(醃鯡魚)。
現在這些國家富了,吃這些少見食物的人越來越少。
不過,Andrew Zimmern 還是稱讚這些傳統烹調方法,因為它能把動物身上各部位都盡量利用,否則把那些雜碎部位都扔了,浪費了。
曾經在安徽合肥美食街吃了一次臭鱖魚,還勉強可以吃完。知道怎麽回事也就行了。
旅遊電視頻道有一個節目叫《Bizarre Foods》。主持人 Andrew Zimmern 專門到世界各地探尋少見的食物。
總的來說,這些少見的食物,都是在人窮的時候,或者是沒有電冰箱的時候發明的。
例如蘇格蘭的 Haggis(羊雜碎塞到羊胃裏煮),瑞典的 Surstromming(醃鯡魚)。
現在這些國家富了,吃這些少見食物的人越來越少。
不過,Andrew Zimmern 還是稱讚這些傳統烹調方法,因為它能把動物身上各部位都盡量利用,否則把那些雜碎部位都扔了,浪費了。
不過我除了鱔糊和鹵煮,其他和牛哥一致。
萬物皆有靈,不亂吃的人有福報。。。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