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2025 (4)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出處居然是《周易 - 係辭上》,原文是: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原本的二人同心,被後人以訛傳訛就變成了夫妻同心,不過,夫妻也是二人,中國的辯證法和哲學,都是一樣的。
最近一段時間很忙,不是忙於東京奧運會或者北京冬奧會的事情而是經常和一些年輕的父母談論、探討一些有關教育孩子的事情。大家也都給我麵子,認為我在教育孩子方麵還算是有心得,有體會,雖然有經驗教訓但是最後的結局還是能說的過去的,再加上我心地善良,心明眼亮,心存善念,心裏明白,一針見血,一語中的,因此,大家都願意和我溝通有關教育孩子的事情。
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期待著孩子的成功。
我和這些家長說著說著,聊著聊著,我就發現,很多家庭的夫妻雙方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不一樣。當爹的認為自己那一套對,當媽的認為自己的那一套對,因為還沒有看到結局,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由於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有不同的哲學,所以,也導致了爭論、爭吵、爭鬥這類的階級鬥爭。
一般情況下,當爹的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自己是某縣城的高考狀元而且又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學比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甚至是複旦大學畢業的高才生,而且來美國後自己在公司裏麵又是項目經理或者是科室負責人,因此就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不但會寫程序會編碼會做 Phage Display 懂科學,就一定會教育好孩子。
而當媽的則認為,我把孩子從小拉扯大,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從零歲養育到十幾歲,我最懂孩子,最懂對孩子的養育,最懂孩子的成長過程,所以,教育孩子的事情,我當媽的最在行,要聽我的,根據我教育孩子的主線走。
這隻是家庭裏的教育二人轉,當然,還有更複雜的:親爹親媽,嶽父嶽母,公公婆婆再摻和進來,這一大鍋粥就亂了。
在我看來,這當爹的和當媽的都錯了。
首先,不管當爹的是什麽樣的人,在事業上有多麽的強,在單位裏有多麽的厲害,有多少股票掙多少錢,這些都和教育孩子半點兒關係都沒有。如果沒有認真係統地讀過有關教育的書,如果沒有鑽研過美國的教育體係,沒有研究過美國的教育理念和美國大學的辦學哲學,99% plus 的父親在教育孩子上麵都是大外行。
其次,不論當媽的怎麽樣把孩子拉扯大,雖然比當爹的稍微懂一點兒養育孩子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認真係統地讀過有關教育的書,如果沒有鑽研過美國的教育體係,沒有研究過美國的教育理念和美國大學的辦學哲學,那麽,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麵也都是外行,而且,養育和教育是兩種不同的事情。
你想呀,一對兒外行教育孩子,那得走多少彎路呀?如果再有親爹親媽,嶽父嶽母,公公婆婆摻和進來,N個教育大外行,這彎路不得走的和迷宮似的?
最慘的就是孩子了,在父母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他們會非常迷惑,非常 Puzzle, 非常鬱悶,非常 Confuse,孩子們看到兩個不懂行的人在爭論一件孩子自己比他們還懂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或者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其實,Teenagers 是最需要有人指導的,最需要一個精神偶像,一個 Mentor,父親和母親本來應該成為孩子的 mentor, 但是,一個家庭裏麵父母雙方的教育理念不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麵,還是要達成一致。當爹的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在不懂教育的情況下很懂教育,母親也不要把自己懂得養育孩子就當成自己懂得教育孩子。多讀讀書,多學學成功的經驗,多思考一些,孩子的前途還是比父母自己的爭強好勝更重要。
在錯誤的道路上走,越努力,越費勁效果越差。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期也就那麽幾年,這些父母還是多學學,多學學,多學學吧。別耽誤了你們家孩子。
《版權教育所有,翻印同樣不究》
做不吵吵鬧鬧的夫妻難。
做一個鼻孔出氣,穿一條褲子的夫妻難。
做“夫妻同心”難上加難。
做性生活和諧的夫妻難於上青天!
不知能不能推薦兩三本你還有印象的好書?
西南到東北,大吊角,可以好好玩兒一路。
證明:俗話說,家有隔夜糧,不當孩子王。邏輯上等價的逆反命題就是,當了孩子王,沒有隔夜糧。
QED
不知道博主有沒有讀過並且覺得寫的比較好的書?
十八歲,就是大人了,人家有人家自己的主意,我們最多最多最多就是提供一個小參考。
等秋天送娃去學校的時候要讓你請私房菜呢,好聽的先得多說幾句。
我們決定開車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