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25)
2009 (208)
2010 (205)
2011 (219)
2012 (218)
2013 (191)
2014 (158)
2015 (164)
2016 (199)
2017 (249)
2018 (255)
2019 (255)
2020 (210)
2021 (211)
2022 (161)
2023 (185)
2024 (184)
從理論上來講,每一對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麵都是生手,不論父母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都沒有什麽經驗。因此,很多父母都在學習怎麽教育孩子,怎麽培養孩子。當然了,培養孩子也有很多理論:什麽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什麽情況下圈養,什麽情況下散養,什麽情況下放養,對於什麽樣的孩子應該虎,對待什麽樣的孩子應該熊等等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驗。那些有成功經驗的父母當然就趾高氣昂了,嘴裏經常會念叨:我的經驗就是吧啦吧啦吧啦,但是那是有失敗經驗的父母就那麽不囂張了:我的孩子與眾不同,成功的標準不同吧啦吧啦吧啦。
反正,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教育理論,每個家長也有自己對孩子成功的理解,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對孩子的教育,圈養要有!
散養也要有!
管它培養孩子成功不成功,我都我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那就是:孩子青春期前要圈養,但是進了青春期就要散養了。
我的孩子在青春期之前,我絕對是以一個虎爸的形象出現的:做事情要認真,要努力,要一絲不苟。對老師教練家長長輩要尊敬,要守規矩、重道德、而且一定要善良。每天在上學的路上,都要給孩子談世界,講道理,晚上睡覺的時候,也給孩子講故事,說哲理。帶孩子去訓練比賽,所有的項目事必親恭:準備網球、球拍、球鞋、襪子、衣服、球包、水、防曬霜、毛巾、零食、跳繩、皮筋、實心球一樣都不能少,每一項都要讓孩子看著,記在心裏。讓她在得到精心嗬護的同時逐漸培養她獨立自主的精神。
孩子進入青春期,我這個虎爸就變成熊爸了。我告訴她:你已經長大了,所有我以前為你做的事情現在都是你自己應該做的了。這個時候,教育模式就從圈養模式進入散養模式,就拿網球的訓練和比賽來說:不但參加訓練的球拍、球鞋服裝等等都是她自己來準備了,而且她的比賽報名、對手研究、場地勘察、排名對比,酒店機票、租車吃飯都要她自己來親手來做。我有一個想法就是:早自立,早成才!所以,我女兒十三歲之後,很多事情都是她自己拿主意了。
進入高中之後,所有的選課,上課時間都是她自己安排,所有的考試測驗,都是她自己安排。什麽時候考SAT,什麽時候考ACT,什麽時候考 Subject, 上什麽大學選什麽學校,她自己做主。上大學寫申請、攛掇論文、找人寫推薦信全部都是她自己安排,我從不插手。實習、麵試的所有準備,也都是孩子自己安排。如果她問我,我會給出我的想法和建議,至於怎麽樣實施,她自己決定。上了大學之後讀什麽專業,她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這個專業的前途,自己安排。(看了紫檀裏很多父母給孩子寫 Essey, 幫孩子準備麵試,幫孩子求推薦信,給孩子選學校,替孩子選專業,我就覺得,我操心的還真的不夠!)
散養不是放養,散養有規矩,有自由,有限製,有寬鬆。
現在,我和孩子的距離是3000英裏,4827公裏,9654裏, 4,827,000 米,她每天會打電話回來問候、匯報和溝通,so far so good.
進入 Teenager 應該是一個對孩子教育方式的一個分界線。好像中國古代也有這麽個年齡坎兒,到了一定年齡,就成人了,就應該擔起一個成年人的責任了。
《版權教育所有,翻印培養不究》
四個孩子的理由:四個距離,一個距離一個孩子,共四個!哈哈!
您不是上篇坐懷就亂的文章都招供了嗎?估計小翠沒成,其他四個沒準。文多必失啊!
不過娃就是活的,永遠不跟理論走。圈養,散養跟James Dobson 專家講的差不多,不過我家丫頭不吃這一套。寒假,人家鄭重其事對我表示感謝,感謝我沒有做過虎媽,否則她會叛逆到不知哪裏去了。我心裏倒吸一口涼氣,她哪裏知道,我的骨子裏,血液裏都是中國東北虎的基因呀,隻是及早發現對她,老虎的威風不管用罷了。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