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肌肉損傷及神經根受刺激
2、神經根炎性疼痛分布區域
3、神經根機械受壓疼痛圖示
4、坐骨神經下肢走行示意圖
5、神經受壓下肢麻木示
6、椎管狹窄致下肢受壓圖示
7、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圖示
頸椎
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變二造成,
偏頭疼痛也是它,四連肝膽俞在頸。
觸覺不靈在頸五,肩周痛來找六七,
負重不一是胸四,三處管定上肢病。
胸椎
咽喉腫痛胸二三,聳肩仰頭後背疼,
感冒咳嗽甲亢腫,失言難咽它造成。
胸五主肺六主心,七為心包八管胃,
九主肝膽十主脾,小腸大腸往下推。
氣短憋悶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
雖是單行也成禍,五髒華蓋擾脾胃。
咳嗽原因見五相,張嘴短急氣管傷,
脾涎肺膿心出血,腎咳空空在晚上。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壓增高要加腎,
血質狼瘡是其一,癔病抽風頭汗因。
胸七本來主心包,心悸血壓往低跑,
加上小腸低血糖,頭暈缺血是根苗。
腰椎
腰二裏急雞鳴瀉,消渴之源腿易腫,
血壓變化必參與,結石無它難形成。
腰三酸軟眩暈症,耳鳴腦漲聽不清,
站起身來天地轉,睜眼看事更不行。
陽萎早泄性無能,婦女淤血肚子疼,
傳宗接代有障礙,胃裏返酸禿頭頂。
腰四疼痛膝變形,肌肉萎縮單側重,
走路形態羅圈腿,骨橋形成難較正。
腰五坐走蹲起難,髖軸變形生炎症。
上樓難把台階邁,天氣變化更嚴重。
骶尾椎
站走不成蹲著行,咳嗽翻身更加痛,
腿長粗細不一樣,骨盆不正摔造成。
連接全靠四個一,各司其職更甭提,
臨到未了尾主足,脊柱一串是樞機,
要注意
骨橋骨癌加結核,溶合軟化與空洞,
手法施治應禁止,否則將會憾終生。
骨錯縫、筋出
筋出槽、骨錯縫的診斷與手法治療
1 定義
1.1 筋出槽:筋都有其相對的固定解剖位置,由於損傷或體位改變的關係,筋的位置(槽)發生改變,並出現相應的局部症狀,甚至影響到全身的活動功能的協調者,稱之為筋出槽。
1.2 骨錯縫:骨與骨之間靠臼或縫隙相連,通過軟組織(肌腱、韌帶、軟骨、關節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維係而穩定有序,由於外力損傷或體位改變、肌肉強烈收縮、持續勞損等原因而使骨縫發生錯亂、絞雜從而出現功能異常者稱為骨錯縫。無明顯的結構改變指征(如X線征),如一過性髖關節滑膜炎、胸部岔氣、 骶骼關節扭挫傷、腰椎鉤椎關節滑膜嵌頓、胸肋關節絞雜、第五胸椎綜合征、脊椎後關節紊亂等。但個別顯型病例亦可拍攝到錯縫的關節X線征,例如腰滑膜嵌頓拍45°斜位(同側)可見擴大的關節隙(縫)。
1.3 筋出槽與骨錯縫的關係:筋出槽一般可以自行恢複解剖位置,而骨錯縫常須手法糾正才能整複。筋出槽可以單發,但有骨錯縫必然伴隨筋出槽,而筋出槽久之可引起骨錯縫。因此臨床上常將筋出槽、骨錯縫合並診斷。因為難以一一對應西醫病名,而暫存如是診斷,有利臨床骨傷的診療實施。
2 診斷
2.1 有損傷史,但無明顯暴力傷害,常於體位改變、持續勞損或年老體弱或無力型體格發生。
2.2 臨床症狀:疼痛、局郭活動不順暢,個別症狀明顯者會出現劇痛。但多酸痛、粘滯痛、隱痛為主,試圖改變體位尋找舒適的無痛位而出現特殊體征,常於發病數天而就診。無腫脹、畸形、紅熱症狀,偶有並發於感冒、勞累、久臥之後。
2.3 X線檢查:無明顯x線征。
2.4 血液生化檢查:正常。(血沉、白細胞均不高)
2.5 體征檢查:功能障礙,但無神經放射痛征,壓痛點與痛感點分離,反覆檢查壓痛出現離散現象,自身健側對照可鑒別。
3 鑒別診斷:
3.1 二頭肌長頭滑脫。
3.2 髕骨脫位、肩關節半脫位。
3.3 關節痛:痛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急性肌筋膜炎、皮神經炎、淋巴結核、化膿性關節炎。
3.4 腰肌勞損、梨狀肌損傷綜合征、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症。
3.5 孕婦三個月左右下腰痛。
4 治療:
4.1 手法整複:可選擇推拿、按、摩、滾、搖、扳、拍等法進行局部鬆解、整複其錯位的筋骨。手法是其治療最佳的手段。
4.2 固定:一般不需固定,可建議避免大動作,重體力活動,休息3天左右即可,在一個月內注意適當防護。
4.3 用藥:可外用洗傷或熱敷,塗擦外用正骨水或雲南白藥噴霧劑等,對皮膚無刺激作用的藥水。內服藥可辨證處方,如柴葛解肌湯等。
4.4 練功:可於治療後采用與手法治療相類似的運動方式練習,每組12次左右為宜,每日一趟,每趟4組。
5 治療的評價:
絕大部分的筋出槽、骨錯縫可於日久自愈,但易引發功能減退。手法治療有效,但不像關節脫位那樣立竿見影,常於手法整後幾分鍾自覺好轉,並於第2天有明顯療效,因此建議當天不應做其它太多樣的治療,給予1-3天的時間恢複為好。
6 舉例說明:
6.1 髖關節一過性滑膜炎(髖部筋出槽)
6.1.1 診斷:以14-40歲男性多見,常為瘦小體質,髖部活動受限,無明顯疼痛,休息不能緩解數天而就診,X線正常。
6.1.2 手法:仰臥位屈髖屈膝90°, 醫者用肘拔伸1-3分鍾。
(1)內收活動3次,然後繼續屈髖屈膝,外展接近至床麵漸伸至0°位。
(2)囑自主屈伸髖關節3-5次,無障礙。
(3)醫者將患肢屈髖屈膝,然後被動伸直1次(慢)。
(4)醫者將患肢屈髖屈膝,然後被動伸直3次(快)。
6.1.3 紅外線照射或薰洗20分鍾。
6.1.4 囑休息避免負重3-7天。
6.2 胸肋關節骨錯縫
6.2.1 診斷:18-48歲女性多見,常於晨起自覺胸悶,上肢活動乏力,上舉時胸助
關節處疼痛,應與肋間神經痛鑒別。
6.2.2 手法:坐位,醫者帶動患者雙手向內交叉於胸前,然後於交叉位上舉過頭,雙手置於腦後,搬雙肘向後展肩同時用膝頂患者胸椎(T5為主),使之擴胸1次,然後將雙手從頭後向外於體例放下,可重覆1-2次。
6.2.3 注意:手法宣輕巧,避免拉傷肩部腱袖。
6.3 胸部岔氣
6.3.1 診斷:未充分準備時,突然用力搬重物或不慎背部被衝擊或猛然轉身而出現胸部疼痛、胸悶不適。
6.3.2 手法:
(1) 理順胸背部肌肉
(2)患者取坐位,醫者雙手搬肩臂部,膝頂於背部(肩胛內側緣中點連線處),向後提拉雙臂,使之展胸1次。
(3)雙肩擠搖5-6次。
(4)點前心穴1-3分鍾(拇指點,向上推至天突)。
(5)仰臥屈臂壓胸1次,側壓1次,斜壓1次,並提托放下震背一次。
(6)背部拍擊法(空掌拍)1-3分鍾。
6.4 第五胸椎綜合征(背部骨錯縫)
6.4.1 診斷:背部反覆發作,T5突起明顯,壓痛(棘突、上、旁)以年輕男性多見。6.4.2 手法
(1)坐位膝頂展胸法1次。
(2)旋背推棘法(左右)2次。
(3)俯臥壓背3遍。
6.5 骶骼關節骨錯縫
6.5.1 診斷:於提重物或下蹲作業時,突感一側骶骼關節彈響而扭傷,活動受限,
檢查“4” 字試驗(+)。
6.5.2 手法:
(1)仰臥位,屈髖屈膝位,一手握踝,一手扶膝下壓,可有彈響聲。
(2)俯臥位,托腿後伸,一手切壓骶骼部,向後扳髖帶動髖骨向背側伸1次。
6.6 腰椎滑膜嵌頓(腰部骨錯縫)
?6.6.1 診斷:好發於18-38歲年輕瘦長體形男性。多於晨起下地穿鞋時,突發腰部劇痛,特殊體位絞鎖,於扶腰彎向一側,無法坐下及躺下而就診,X線無明顯異常。
6.6.2 手法:
(1)俯臥,腹部墊枕,雙人於肩腋一雙踝牽引1-3分鍾。
(2)點按痛點(肘按法)1-2分鍾。
(3)點委中、委陽、承山各1-3分鍾。
(4)腰部斜扳左右各1次。
(5)俯臥於患處紅外線照射20分鍾。
6.6.3 藥物:桃紅四物湯4g、金鈴子散2g/tid×3。
6.7 腰椎後關節紊亂症(後關節錯縫)
6.7.1 診斷:腰痛反複發作,平腰畸形,腰肌痙攣,棘突偏歪。多見於運動員及腰部作業者,常由腰椎急性扭挫傷或勞損未得到及時治療,反複發作而然。X線可見後關節退行性變化。
6.7.2 手法:
(1)推揉:疊掌推法3-5分鍾。
(2)肘點L3橫突1-3分鍾,肘刮法1次。
(3)拍擊法、壓法各1遍。
(4)腰部斜扳、伸腰3次,伸腿3次。
(5)俯臥點委中、委陽、承山各1-3分鍾。
(6)腰部空提法1-3分鍾。
6.7.3藥物:大活絡丹1#Bidx15
6.7.4練功:腰背、腹肌鍛煉鏈20次×4組,×Qn×30
7小結:
筋出槽、骨錯縫是一種骨關節順應性差,功能障礙為特點,但沒有明顯的解剖結構改變指標的臨床症候群。通過手法治療效果明顯,但有時於數月或數年後複發,若配合功能作業訓練,可以得到有效的預防。臨床應注意鑒別診斷,手法應用以輕巧為主,即使未經治療亦可一段時間休息而好轉,但複發率高,練功療法有治本固元的作用,應指導進行正確鍛煉。
骨錯縫、筋出槽”學說在臨床應用
"骨錯縫、筋出槽"是中醫傷科的特有名詞。它既屬於病名,又屬於骨與筋在受傷後的病機變化。
這一學說在唐以前的醫著中雖然就有記載,其論點在當時是比較含混的。如《禮記·月令孟秋》中的:"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審斷;決獄訟必端平。"根據《旦禮記集解》的解釋是:"皮曰傷,肉曰創,骨曰折,骨肉皆絕曰斷"。斷,就包含了骨折和筋傷。
《 難經》中的:"四傷於筋,五傷於骨",這裏初步說明筋骨相近,傷筋必及骨,傷骨必損筋的互相影響,這是"骨錯縫、筋出槽"的基本內含。
隨著曆史的發展進步,經過曆代醫家們長期的臨床觀查和總結,逐漸豐富和完善了這一學說,成為中醫傷科學的特有組成部份。
唐代《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記有:"凡左右損處,隻相度骨縫,仔細撚捺,忖度便見大概。"這裏不僅有骨縫這一名詞,而且還提示了損傷後注意對骨縫的檢查,也即是對關節處的脫位、半脫位和錯縫的區別檢查。
到清代在骨傷科的各種論著中,對"骨錯縫、筋出槽"學說就更為詳盡,並且還提出了各種治療手法。
如《醫宗金監·正骨心法要旨》中的:"或跌撲閃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瘀滯,為腫為痛。"又說:"或有骨節間微有錯落不合縫者",這裏不僅提示了骨錯縫的原因,而且還將開錯和微錯作了程度上的區別。同時提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務"。強調了手法是治療骨傷科四大方法之首,適用於骨傷科各種疾病,其中也包括了"骨錯縫"和"筋出槽"的手法治療。
《傷科補要》中對脊骨和四肢的骨錯縫也分別作敘述。在十五則中的"脊背骨傷"有:"若骨縫疊出,俯仰不能,疼痛難忍,腰筋僵硬。"這裏不僅是指脊椎骨折和脫位,也還包括椎體小節紊亂與急性腰肌損傷在內。
在二十則中:"若手掌著地,隻能傷腕,若手指著地,其指翻貼於臂者,腕縫必開"。這裏不單是指損傷對腕骨正常排列造成的影響,也還包括了尺橈切跡解剖結構的改變。同樣是屬於"骨錯縫"。
二十三則中對腳踝部損傷的記述是"輕者盡傷筋肉易治,重者骨縫參差難治……"。骨縫參差不齊是指踝關損傷的"骨錯縫"。
現就筆者對該學說在臨床實踐中的運用,對"骨錯縫,筋出槽"淺述個人的幾點體會和認識。
一、 骨節的開錯和微錯指外力作用於人提的輕重不同,致傷的程度亦不相同。
二、開錯,是指關節脫位或半脫位,有明顯的臨床體征,在X線投影中又確有反映,能夠引起醫生和患者的注意,因此能獲得及時而恰當的治療。
三、微錯,骨節處沒有明顯畸型,X線攝片無明確顯示,但又有臨床症狀或部分功能障礙,不大引人注意,而被忽視。治療方法不當,致使病程延長,經久不愈。
四、 "筋出槽",雖然是中醫骨科的習慣用語,在各種文獻中沒有這一病名,但對筋損傷的病理改變文獻中確有不少論述。《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骨》中說:"筋之馳、縱、卷、攣、翻、轉、離、合,"以及"筋歪","筋走"等等都屬於"筋出槽"的範疇。
五、生理上筋附行於骨,或筋伴脈而行,各自都有其起止點,也有其正常順序和位置。一旦遭受外力的破壞,筋過的運行位置,解剖結構就會發生變化。臨床上的肌健、韌帶、筋膜的撕裂、撕脫、粘連、痙攣等等亦都屬於"筋出槽"。
六、 "骨錯縫"和"筋出槽"既可以同時發生,亦可單獨發生。這一學說,是中醫骨傷科辯證施治的內容之一。
在個人的臨床觀察中,常見的骨錯縫關節有:上肢肘部的肱撓關節或尺橈關節,腕部的尺橈遠端切跡和腕骨。下肢膝關節的內外側半月板。踝部的踝距關節或跟距關節,以及蹠跗關節等。
七、脊椎是人體的中軸,在持重和運動中起很大的作用。構成脊椎的關節較多,解剖結構比四肢複雜,在整個脊椎中,頸椎和腰椎功能活動較大,不適當的運動和勞作是造成脊椎損傷的主要原因。常見的既有急性的損傷,如:頸椎偏歪、環樞椎半脫位、腰椎小關節紊亂和滑膜嵌頓等。其次是脊肋關節,以及骶髂關節。中老年由於生理退化和體質較差椎體失穩,在日常剩活中僅是一般的活動,有時也會造成關節錯縫。
僅舉幾例不同類型的"骨錯縫"患者附錄於後:以資佐證。
例一、楊XX老嫗,年80,今年4月10日乘車我處門診,係X醫學家屬。在春節前三天,彎腰拾物時,腰部產生彈響,當即不能直立,繼而疼痛。進該附院西醫診斷,為:"腰肌勞損",作痛點封閉,服止痛藥,雖疼痛略減,但仍不能起坐,雖連續多次治療,都無明顯好轉,臥床三月。始來我處求治,經檢查係第三腰椎小關節紊亂,經施定位斜扳後,患者即可下手術台直腰行走。第二次複疹時,病人自述:經上次治療後當晚就能自動上下床翻身睡覺。二疹時再施以理筋活絡手法,而痊愈。
例二、李XX,男性,40歲,四川人,今年五月七日來我處門診,去年二月車禍受傷,住X醫院,經檢查診斷為:"多次軟組織挫傷",住院三天,後建議回家休息治療,不久即發生前胸及後上背痛,雖中西醫多方治療,仍然疼痛無好轉。後在地區某醫院連續住院兩次,約三個月,經過檢查和會診,排除內部疾患,按"神經痛"。治療,效果亦差。始來我處求治,經筆者診斷:屬胸肋關節和脊肋關節多處"骨錯縫"。當施行手法治療後,患者胸背部當即有輕鬆感,經過連續三次手法治療(隔日一次)病人胸背部刺痛基本消失,建議回家後三月內不做重活,並適當休息,至今情況良好。
例三,韓X,四川人,20歲,青年農民,去年九月擔土,扭傷右踝。在當地鄉衛生院治療,診斷為"踝關節扭傷"。治療一月多,仍跛行,不能負重。於同年十一月中旬扶杖來我處門診。經拍片排出其它骨病和脫位,診斷是踝距關節錯縫。采用手法治療後,踝關節活動輕鬆,擠壓感消失,落地時疼痛感亦減輕,經過連續五次治療而痊愈。
至於急性的腰椎小關節紊亂或滑膜嵌頓,骶髂關節錯縫,以及關節的半月板突出等損傷,患者每天不少於20例,因骨折脫位後發生的肌腱粘連、肌肉強直和萎縮等"筋出槽”的患者門診就更多,筆者均以手法為主治療。
筆者個人的經驗認為:"骨錯縫、筋出槽"這一學說,不僅是具有中醫傷科學的理論特色,而且在臨床診斷治療中運用確有其很高的實用價值,不能忽視,應於繼承和推廣。
手法治療中觸診是很重要的法術,如精於此術,經絡的瘀阻和體表的病患反映,可全憑手感觸摸出來。通常情況下我們是根據患者感覺來判斷的,這是比較直觀一點的診斷方法,它是根據患者對術者在穴位按壓的感覺判斷其患病的部位和輕重。有一本《穴位按壓診病》的書是專談穴位壓痛診病的,很有借鑒價值。民間對穴位按壓的感覺有種說法“疼輕麻重木難醫”很簡捷地表述了病的輕重在穴位反映上的感覺。這也許隻是一得之言或一家之說,我們的當從實踐中進行實證,找出對自己有用且行之有效的東西。
有時會有一種現象,患者有很明顯的症狀,術者在按壓穴位時患者卻沒有較明顯的感覺,這時要找出經穴上的問題就全憑術者手上的觸感了。術者手上的觸感有時較明顯,有時很微妙,微妙之處全憑術者的功底。這種觸診有一定難度,它的診病依據不是患者的感覺,而是術者的手摸心會。
術者手觸能感受知的東西有許多種,我學識有限,不能妄談太多,且留給大賢大智者,這裏隻說說筋出槽。
筋出槽與“疼、麻、酸、脹、木”一樣,是一種病理在經絡穴位上的反映,可能與氣血虧虛不能營養經穴有關,其反映的部位不同,出槽的筋的粗細也不同。粗的很容易摸到,而細的有時則細如發絲,很不容易摸到,必須用心體會,其微妙的感覺才會隨心應手,此術需長時間的臨床體會方可掌握。
正常的筋是鬆軟而伏於肌肉筋槽內的,當筋得不到氣血濡養而有病理反映時,其筋會變得緊張疆硬,如繃緊的琴弦樣,本來靜臥於槽內的筋就離槽而出了。這時你能觸摸到,在將其橫撥時會應手而滾動,患者在提醒下也能感知彈撥時的響聲。而而出槽的筋很細時,術者和患者的感知都是很微妙的。臨床上手觸知此現象不要因為其不酸、不痛、不脹而忽視,有時它可能正是你的病本所在。
筋出槽的部位找出後就可以用理筋的手法治療了。我們可以循經橫向彈撥,也可用單指或多指輕輕按揉。循經走向做推拿按摩,將疆硬出槽的筋做鬆做軟,筋鬆軟後自然就複位歸槽了。很可能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病就好了。
此術難點在觸診時是否能觸知有筋出槽,是否能觸知其疆硬度和所在部位,而實施手法治療就簡單多了。有些看似很麻煩的疑難雜症,很多情況下可一次治愈。病史長的大多有許多其它因素,尚需一一排除,其愈還需時日。
此術得益一好友親授,願慧者明達,同好分享。
頸椎手法的生物力學研究與探索
手法在頸椎病的非手術療法中占具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頸椎手法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進展為線索,並結合筆者開展的一些研究,對頸椎手法的生物力學問題及臨床應用作一探索,以餉讀者。
1、頸椎手法的分類與生物力學特征
關於頸椎手法的分類,根據形態與力度大致可分為整骨手法(如定點旋轉手法、側搬手法)和理筋手法(如揉法、推法、拿法)二大類。臨床上一般多以整骨手法作為頸椎病手法的核心步驟。《中國接骨圖說》記載了頸椎手法治療的熊顧法,其母法乃先端提,子法一是牽引兼旋轉、二是輕旋、三是牽、旋整理舒筋。
頸椎病的澳式手法主要分五個步驟進行:
① 拔伸牽引
② 旋轉頸椎
③ 鬆動棘突
④ 鬆動橫突
⑤鬆動椎間關節。
[1]將脊柱手法主要分成七類:
①非特定的長杠杆手法;
②特定的短杠杆高速脊柱調整手法;
③主動或功能手法;
⑤ 手工牽引;
⑥ 活動手法;
⑦ ⑥軟組織按摩;
⑧ 穴位按壓手法。
將頸椎手法主要分為旋轉、側搬、揉壓等五種手法,並觀察到,頸椎按脊療法時,作用於頸椎的平均力為117N,力的平均持續時間(始→終)為101.71msec。的研究報告了手法作用於頸椎的外負荷(力和力矩),X軸27磅、Y軸29磅、Z軸18磅。
盡管頸椎的手法流派紛呈,其技巧形態、作用力及著力點、線、麵不盡相同,然從生物力學角度分析,無論何種流派,哪種單一或複合手法,其效應途徑與作用環節主要通過手法時運動-力學的動態變化,以一定量的力學刺激作用(壓、張、磨擦、振動、旋轉及其複合力),刺激的轉換(熱與生物電效應、生化效應、生物力學效應)及其時空變化作用於頸椎,並依賴其結構(空間序列)和功能(運動序列)的高度統一,產生頸椎病的防治效應。具體分析,其產生的力不外乎使頸椎發生伸屈、側屈、旋轉或它們的組合變形。認為手法的共同特征在於:給脊柱和它周圍組織施加外部負荷以影響脊柱及其周圍組織。我們通過頸椎手法的動壓力測試顯示,旋轉手法時頸椎受力4~9kg,平均壓強0.40±0.18N/cm2,屈伸手法2~3kg,平均壓強0.19±0.05N/cm2,側搬手法2~4kg,壓強0.21±0.05N/cm2,搖頸手法4~8kg,壓強0.37±0.10N/cm2。對照張長江[10]的研究報告,其測得定點旋轉複位力為1~9kg範圍,其中50%的複位力在2~4kg之間。我們的研究結果與其相近。
頸椎半脫位(關節微小移位,頸椎失穩,椎間關節紊亂)是頸椎病的病因病理環節之一,也是施行旋轉手法等整骨手法的解剖學、生理學及其生物力學的依據。頸椎半脫位的發生率約占頸椎病患者的14·8~20%。手法治療頸椎病多應用於頸型、神經根型、混合型,其顯效率約為60%,總有效率約為90%。
目前,在臨床上仍難以定量施行手法操作。對於手法力量的運用,大體上隻能根據個人的經驗粗略分成輕、中、重三個等級。過輕達不到治療效應,過重則易導致副作用甚至醫源性損傷。我們在實驗中也觀察到,與正常頸椎相比較,損傷頸椎在手法後的應變、位移變化明顯大於前者,故頸椎退行性改變較重時,手法中應注意施力的輕重緩急。根據生物力學的觀點,手法的輕重與其形式、壓力大小、運動速度、作用點、作用方向及時間等因素有關。其中力是最主要的因素。如何根據辨病辨證對手法進行定量操作(角度、速度、力度、時間),使其達到有力、持久、深透的效果,尚有待人們深入研究。
2手法治療頸椎病的生物力學機製探討
2.1手法對頸椎動靜力學平衡(內外穩定)的調整作用
以往不少學者基於臨床研究認為,手法治療頸椎病的作用機製有:
①鎮痛止麻,
②加寬椎間隙,擴大椎間孔,整複椎體滑脫,解除神經受壓,
③鬆介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
④緩介肌緊張與痙攣,
⑤消除半脫位。
關於手法對頸椎生物力學的影響以往報道不多,國內雖有學者運用電-機械測量方法觀察斜搬、旋轉手法對腰椎生物力學的影響,但其未能拓展至對頸椎的研究。
目前認為頸椎病的病理變化與祖國醫學描述的“骨錯縫,筋出槽”有關。有學者認為骨錯縫,筋出槽是頸椎病的早期病理改變,其現代醫學解釋包括以下三個特征:
① 頸部肌肉痙攣,
② 小關節紊亂,
③ 韌帶鬆弛,部分發生剝離。
其中退行性改變後的一係列變化可視為“骨錯縫”(如椎節鬆動、錯位與不穩),繼發性滑膜嵌頓、韌帶剝離可稱作“筋出槽”,二者又常互為因果,由此加重頸椎生物力學平衡的破壞。也認為長期反複半脫位,可引起肌肉痙攣,平衡失調,產生慢性創傷性炎症並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我們認為,骨錯縫、筋出槽在生物力學方麵的改變在於:
頸椎載荷-應變(應力)與位移的異常增加②頸椎剛度下降,處於不穩定狀態。在實驗中我們觀察到,多數手法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椎體、椎間盤、小關節與韌帶的應變(應力)與位移,提高其剛度,從而調整了頸椎的靜力性平衡,增強了頸部的穩定性。
實驗結果還顯示,損傷頸椎應變(應力)與位移均較正常頸椎有異常增加。其中,軸向載荷下,椎體應變較正常平均增加70%,總體位移平均增加27%,頸椎出現剛度下降而於放失穩狀態。手法治療可逆向改變這種狀況,其中椎體應變平均下降64%,提示穩定性得到加強,從而可能減輕血管神經所受的病理性刺激。手法後頸椎上述生物力學的調整與改變,又可視為骨錯縫、筋出槽得以糾正的前因後果。適宜的手法雖可不斷調整頸椎病患者所受的異常力學環境,但值得注意的是,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或霍夫曼氏征陽性患者,如需手法,臨床上應僅作理筋手法,不作整骨手法。
2.2手法對頸椎椎間盤粘彈性與應力分布的調整作用
椎間盤是頸椎承載係統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椎間盤的宏觀力學行為具有粘彈性。研究進展表明,椎間盤的蠕變和髓核與纖維環所受應力的重新分布有關,其過程不僅包含著結構的變形,而且也包含了液體的自由交換。其中,水分子向髓核中運動對椎間盤粘彈性的維持具有重要意義。人體椎間盤的蠕變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和椎間盤的含水量有關。,即髓核含水率越多,蠕變速率越小;含水越少,蠕變速率越大。由於椎間盤含水量和年齡相關,因此,中老年及退行性病變嚴重者,其椎間盤蠕變速率大,緩衝時間短,衝擊響應強,故易導致頸部急慢性損傷。此外,鬆弛、蠕變幅度越大,頸椎保持生理平衡的穩定性能越差。
迄今為止,有關手法對頸椎間盤蠕變、鬆弛影響的實驗國內外未見報告。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旋轉手法可使椎間盤蠕變速率降低7~13%,平衡時間延長5分鍾,應力鬆弛率降低10%,載荷平均下降57%,即產生與椎間盤退變逆向變化的蠕變鬆弛特性。此表明旋轉手法對頸椎間盤的流變學特性具有一定的調整作用-改善頸椎間盤的粘彈性與應力分布。當然,椎間盤是粘彈性組織,在生理狀態下可受手法擠壓而變化,去除手法恢複至原形狀,屬於彈性變化而呈線性變化,一旦受壓或受拉過度即呈非線性階段,屬於塑性階段,此時椎間盤又易發生損傷。大島博的研究顯示,長時間或反複過度的應力作用,如壓縮應力、振動載荷因抑製椎間盤基質合成,並使其含量下降,故有可能導致椎間盤變性。適度的應力對維持椎間盤正常營養是必不可少的,但異常高應力環境卻是導致椎間盤退變的重要因素,其可以改變椎間盤軟骨細胞的周圍環境。我們通過研究也發現,損傷頸椎椎間盤在手法中所承受的應變變化幅度與載荷遠遠大於正常頸椎,由此可見,力學上異常受載是椎間盤退變的重要原因。對此,臨床上要恰當地掌握手法的力度,避免粗暴手法、重手法或長期反複手法。我們的實驗結果還表明,椎間盤蠕變趨向平衡的時間一般為10~15分鍾左右,並達到飽和。嗣後即使時間再增加很多,應變也不會再增大。對此,為適應椎間盤的這種粘彈性規律,臨床上理筋手法時間亦可掌握在15分鍾左右,此有待深入研究。
3展望
推拿、按摩、正骨療法正成為我國醫學科學技術對外輸出的內容之一。對手法的生物力學機製研究以及手法的改進、提高不僅有待深入開展,同時也有著國際間廣泛合作的良好前景。手法治療頸椎病的效應環節,一方麵和針刺、理療及其他物理療法有類似之處,但另一方麵,正骨、矯正與運動關節類手法又具備糾正關節微小移位或半脫位、鬆介粘連、調整動靜平衡、回納位移某些組織等獨特效應,因而具有積極的病因病理上的治療作用。
當然,目前人們對頸椎手法的科學認識,問題仍究多於答案,基礎研究落後於臨床治療,此有待今後不斷深入探索。
中醫對頸椎病的認識
在中國醫學中並無“頸椎病”的病名,但其症狀近似於中醫的“痹症”、“痿症”、“頭痛”、“眩暈”、“項強”等。中醫書籍也有所謂“骨錯縫,筋出槽”等描述。早在兩千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中,對痹症就做過如下描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還根據症狀和部位,將痹症分為筋痹、骨痹、脈痹、肌痹和皮痹。這些描述中可能包括了對頸椎病的描述。這樣看來頸椎病多見於外感風寒濕邪傷及經絡,或長期勞損,肝腎虧虛,或痰瘀交阻,氣滯血瘀等原因引起。《雜病源流犀燭》中:“凡頸項強痛,肝腎膀胱病也,三經受風寒濕邪。”
1、太陽經輸不利:
風寒濕邪或暑濕之邪客於太陽經脈,或津失血耗,氣滯血瘀,致使經氣不利,太陽經絡循行部位氣血不通,不通則痛,頭項,頸背,肢體痛疼,活動不利,拘緊麻木,屈伸不便等症狀。
治則:解表祛風,除濕止痛方藥:羌活勝濕湯
2、經絡痹阻:
風寒濕邪客阻經絡,長期勞損血行不暢等可致肌體氣血運行失調,經氣不和,脈絡痹阻,氣血淤滯不通則全身疼痛。因其主要傷及太陽經氣故而以上肢為著。氣血運行不暢,機體失養故而出現麻木,萎縮,僵硬等症。虛,寒之邪痹阻經絡,陽氣受損,清陽不升則頭重。
治則:祛風散寒,通經除痹 方藥:程氏蠲痹湯
3、氣滯血瘀:
外邪侵襲,停滯經絡,或肝腎不足,氣血運行無力,或勞損外傷,氣血鬱滯,或病久邪客經絡等均可致機體氣血運行不暢,而氣滯血瘀。血瘀於經絡則不通,不通則痛且固定不依,拒按。氣滯血瘀日久,累及肝腎,肝血腎精虧虛,不能榮養清竅則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心神失養則失眠,健忘,驚惕。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弦細澀乃氣滯血瘀之症。
治則:活血化淤,疏通經絡 方藥:身痛逐瘀湯
4、痰瘀交阻:
風寒濕邪停滯經絡,凝聚為痰,或經絡痹阻,氣滯血瘀,致使血津不布而為痰瘀交阻,血瘀則疼痛,痰阻則頭重,眩暈,惡心,咽喉不利。痰屬陰邪與濕同類,阻滯經絡氣機,故肢體沉重,厥冷,麻木,腫脹。痰盂交阻,礙於氣機則全身倦怠困弱,痰蒙清竅可見神昏,猝到。
治則:祛濕化痰,散瘀通絡 方藥:導痰丸加味
5、肝腎不足:
因經絡,氣血長期痹阻不通,日久傷及肝腎,或長期過勞,肝腎虧虛。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清竅失養則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陰血不足,陽氣偏亢,虛陽上越則頭腦脹痛,麵部烘熱,口幹咽幹。腎精虧耗則腰膝酸軟,抬舉無力,活動牽強。肝血不足,筋失所養則拒攣,震顫,行動艱難。脈弦細乃肝腎不足之象。
治則:滋木涵水,調和氣血 方藥:六味地黃湯加減
基於中醫對頸椎病的上述觀點,在治療上形成了外治手法、外用藥物、針灸療法及內治療法等一整套的措施。根據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脈象,采用不同的治療原則、不同的用藥和不同的方法,尤以內、外並重的原則有別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即不僅注重局部的整複錯位、鬆弛肌肉、伸展筋脈,而且更注重疏通經絡、調節內髒的整體康複,綜合治療為主。因此,中醫治療或中西醫結合治療頸椎病,無疑是我國的“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