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生,互助互愛

互相提攜勉勵;為我,為你,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外闖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業奉獻自己的綿力。
個人資料
peterpan166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霍元甲》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2006-12-09 23:06:25) 下一個


霍元甲,這位在洋人踐踏中華大地、民族倍受羞侮恥辱、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以自己的浩然正氣和卓越的武技,破滅了洋人不敗的神話,為我們摘除了“東亞病夫”的恥辱,更為我們的國家民族樹立了自信和尊嚴。他的英名家喻戶曉,他的事跡更一代又一代激勵著我們積極進取,自強不息。

關於頌揚一代武術宗師霍元甲的電影電視版本繁多,然而由李連傑主演的《霍元甲》卻更感人備至,令我熱淚盈眶,心潮翻滾起伏而久久不得平靜。。。我喜歡“李”片中霍元甲的卓越武技,然我更喜歡的是他透過同日本武師之間對茶的品味所暗示的人生哲理,而“我們真正的敵人恐怕就是我們自己”竟成了他領悟人生的千古絕句!

借此推薦一篇關於李連傑主演的《霍元甲》的影評與諸位分享:



主題:透過《霍元甲》看李連傑的超越

某禪師說,人生無非是這樣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再是山,看山仍是山。

根據此禪師的邏輯,我們可以把李連傑到好萊塢拍片的時間當做他人生境界的第二個階段,而把之前及之後拍的電影分別劃為第一、第三階段,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李連傑的片子有了三種不同的味道,透過這三種味道,李連傑經曆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自其拍第一部電影《少林寺》起到《黑俠》止,李在電影中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個真實的自我,他自信,大度,真誠,時而調皮,時而深沉,時而豪情,時而機警,無論是《少林寺》中的初試牛刀,抑或《少林小子》中的鬼馬精靈,抑或《男兒當自強》中的宗師氣度,甚至《黑俠》中的蒙麵俠客,他通過不同的電影圖畫,展示給世人的是中華武術的舞蹈詩歌般優美的風韻,這時代的李連傑,靠著自己數十年煉就的紮實功底,成為了華人影圈無可爭議的功夫皇帝。
 
這時代的李連傑,通過電影表現的就是自己的某一真實的側麵,對他來說,這是見山是山的境界。
自打李連傑到好萊塢發展後,通過其一係列的動作片中的播命搏擊,讓全世界的人認識到了這個身手利落的小個子,然而,在這些片子中,李連傑做出了巨大的妥協和犧牲:原本在香港戰無不勝的武林致尊,為了贏得出場機會,到了它鄉不得不其所拍的《致命武器4》中的大反派,《致命羅密歐》中的黑老大的兒子,《The one》中的終結者及《狼犬丹尼》中的弱智殺手這類的角色,這些角色使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承認中國的人離鄉賤的老話。這種狀況出現的很大部份原因是因為李是一個中華武術的舞者,而異國他鄉卻沒有適合這樣的精靈靈波微步輕舞飛揚的舞台。

這時代的李連傑,演過被殺慘死的香港殺手,無路可走的中國特警,為家族報仇的動作羅密歐。這些電影的共同特點投資金額巨大,內容簡單弱智,打鬥倒是熱火朝天,但我們在看不到真實的李連傑。《狼犬丹尼》李飾演的丹尼被的被人踩於腳下的海報,這其實是李在美國影壇地位的真實反應:李被金元強大的美國製片人踩在腳下,他沒有翻身的餘地,也沒有翻身的力量。獨在異國的他,離開了徐克、程小東這樣的鬼才導演,離開了甄子丹、趙文卓這樣的金牌對手,麵對陌生的不能理解自己—自己也不能理解對方的觀眾和導演,李像離開了大地母親的安泰,完全失去了抗掙的能力。

在好萊塢求發展時期的李連傑,無法在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山不再是山,我們從電影中看到的李連傑也不再是我們喜歡、期待中的那個李連傑。

正如易經所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在事業困境中尋求突圍的李連傑,終於有了《霍元甲》中的超越。

影片以擂台為線索,開場既以霍同四個外國人的比試,或大刀,或纓槍,或長劍,大刀當然刀刀奪命,纓槍也是槍槍出彩,長劍更是寒光閃閃劍劍生輝,剛柔並濟虛實結合的搏擊讓觀者非常過癮的同時又心驚膽戰冷汗連連。精彩來得太突然,使我杞人憂天地擔心《霍元甲》如張藝謀拍的《英雄》般棋廳打鬥後的早瀉不舉,還好影片以倒敘的方式解除了我的擔憂,且影片最精彩的打鬥出現在霍元甲與秦爺的酒樓打鬥上,使全片結構給人以倒啖甘蔗漸入佳境的暢快體驗。

影片中的大大小小擂台出現了無數次,有父親落敗後他第一次與別人較量的擂台,有高達數十類的梅花樁擂台,有拳擊用的搏擊擂台,還有酒樓,有戲院中的比試台。在不同的擂台上,他的對手各異,他旁邊的觀眾不同,他的招式也不同,然而,他的心態卻大體相同的。

在遇到盲女前,他比武的心態是為了成為津門第一高手,是為“爭”名而來,是為個人的私心而來;而受盲女感化後,他上擂台的心態是為了“不爭”,是為救人而來,為使命而來。

由爭到不爭,霍元甲經曆了境界由有到無的境界,他實現了對自我的超越,由對自我的“利”到了對大眾的“愛”。

這個繁寫的“愛”,強調了要用心,要用行動去愛你的父母,你的朋友,甚至你的敵人。

無疑,以42歲的李連傑來演42歲的霍元甲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二者此時都有了非常近似的人生閱曆:霍已曆經了失母喪女之痛,而又在盲女的感懷下領悟到了“武者,止戈”的武術精髓;此時的李也曆經了事業的沉浮,以及在東南亞海嘨中的死中逃生和地震中的劫後餘生,使李更知道了家庭和親情的可貴,明確了武術不是為了用來打打殺殺,而是用來強身健體,用來幫助別人,用來與抗爭,用來卡住命運的喉嚨的。

比起張藝謀《英雄》中蒼白空洞的“天下”的說教,李連傑自身數十年對武術的深切體悟無疑在《霍元甲》中對武魂真諦有了非常深刻的揭示。李連傑不止一次地說過,《霍元甲》是他最重要的電影,也是他的最後一部武術電影。該說的話已說完,該講的道理也已經講清,李連傑可以安心地離開武術電影世界了。

唐朝詩人崔顥有詩雲: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念了這幾句題名詩,再來說說題外話。自打“紅高梁”開始,張藝謀拍的電影就有農民伯伯種的菜的味道。他自己經常說自己是種蘿卜的,在中國拍電影,蘿卜種得好不如蘿卜賣得好。功夫皇帝即將永遠離開了武術片,以後就讓我們來看張藝謀們來拍有地裏胡蘿卜泥味的中國武術電影吧。




影行天下
娛樂論壇


  作者:busshu  發表日期:2006-02-09 03:03:35


影行天下
娛樂論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