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的日子,分外想念餃子,中國店賣的既貴又不正。
如果自己學會的話,想吃就可以自己做了。
朋友一家是北方人,善於麵食,
包餃子,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因此周日去朋友家,跟他老婆學包餃子了。
其實以前也包過餃子,但總是做副手。
這一次把每一個步驟,都細細地看了,
尤其是和麵那個過程,
以前自己沒做過,更是仔細問清要領。
他們調了兩種肉餡:韭菜肉餡和冬瓜肉餡,
煮好的餃子拌上搗碎的蒜蓉,味道很棒。
LG吃了好多好多,
號稱已經到了極限之後,居然又吃了幾個。
看著LG那麽愛吃,今天下午自己也開始實驗包餃子。
在超市買了麵粉(普通的麵粉,絕對不能買成自發粉之類的)、肉糜和芹菜。
本想買韭菜的,沒買到,
因為韭菜隻有中國店賣,而中國店每周五才從紐約進新鮮蔬菜。
和麵的要領:
最重要的是用涼水,自來水即可。
初學者對於放水多少,沒有概念,
其實也沒關係,秘訣是一點一點加水,水切不可多加,
不斷攪拌,要讓麵粉均勻沾上水,
用力揉成麵團,
和麵的時候需要些力氣,才能筋鬥,
待成形後,放置,醒上一段時間
(等餡料全部準備妥當也就差不多了)
我調了三種肉餡:香菇肉餡、芹菜肉餡、蝦仁肉餡。
基礎材料:肉糜加玉米油、醬油、一個蛋清、適量的鹽,攪拌均勻。
第一種比較簡單,發好的香菇切碎,蔥切細,拌勻即可。
第二種麻煩些,因為西芹粗粗大大,要細細切碎,頗費些功夫,
打點好,拌進肉餡即可。
需要注意一點:西芹的汁水要擠幹,鹽不可早放,
否則餡料水分太多,餃子容易露餡。
第三種也不容易,因為要處理蝦仁。
首先將新鮮蝦的殼慢慢剝開,取蝦仁,
然後將蝦仁背部的黑色的腸泥小心去除,
最後剁蝦仁,和進肉餡。
擀麵皮的時候,剛開始沒有經驗,擀得比較大,
包出來的餃子,超大一個,嘻嘻,巨無霸餃子
後來就慢慢調整,LG擀得麵皮比較合適,
最後包成的餃子皮薄餡大,實惠得很。
迫不及待地下鍋煮了一些,沾上醋與麻油,
那個香啊,別流口水哦!
下次誰來我們家作客,
就可以品嚐到貨真價實的美味餃子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