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ID:吳明子
文章源: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ortune&MsgID=122624
修煉和修道
關於修煉和修道,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很容易忽視的問題。往往在這個問題上的一點點認識上的偏差,就會造成幾十年的荒廢和迷途,可以說是必須明瞭的事情。當然,每個人的渴求不一樣,有些人修煉不是為了修道,有些人修道卻不修煉,這都是跟各人的覺悟和人生選擇有關係。無論怎麽選擇,都是每個人的自由,但要明白這些區別,才能做出正確於自己心願的選擇。
修煉和修道區別非常大,但它們也有很深的聯係。修煉(包括氣功)是對身體的鍛煉,和對人體潛在能力的挖掘,是這個世界潛在規則的外在體現。而修道,則對生活、工作、社會、修煉、善的、惡的……一視同仁,並不分別,通過在這些過程中,對世界種種規則的觀察驗證,發現自己的本來麵目,脫離於這個世界的規則。
佛道最高境界追求的,其實是回歸本來麵目,發現自己本然的自在、極樂和永恒。但後世修道者卻走偏了,佛道兩種修道修佛之路裏麵,都摻雜進很多的修煉方法,這雖然不是什麽壞事,但對於後學者,卻有誤導之嫌。明明是為了解脫人生之苦,結果又陷入一個新的規則框架中,看別人從這個框架中最終解脫,還以為是框架起了作用,其實真正能最後解脫的,恰恰最終脫離規則的人。
修煉是規則的應用。是對規則的研究、開發、實踐、利用,它的方式,如同世俗的一門“技術”一樣,是需要師徒的傳幫帶的(佛門的佛經也是起到這個作用),隻有通過這種聯係,才能掌握技巧,達到規範和標準。它跟世俗的生活工作一樣,是分別比較清楚的,雖然可以融入生活中修煉,但修煉的方法方式和生活還是有明顯分野。而且修煉的效果,是可以用世俗的方法檢驗的,能被大家共同接受,如同體操運動,很多高難動作被訓練出來,就會被大家所認同。其實大多數人,思想上、行為上都是在修煉的範疇裏麵轉圈子。
修道雖然也研究規則,但不是為了應用規則,而是為了瞭解規則的根源。一旦規則的根源被發現,規則就會消失,對自己的束縛就會消失,煩惱就解脫了。這就是為什麽得道的人說“世界如夢幻”--因為他們發現世界的規則本來很虛幻,痛苦來源於規則,規則來源於無明執取。修道的人在不斷地觀察實踐中,突破種種世俗規則,最後發現世界虛幻如夢,於是在自己內在世界打破了所有的規則,獲得全然的自由解脫。這種人外在基本看不出來,偶爾表現神跡,或者象濟公一樣瘋瘋癲癲,或者象禪師一樣灑脫,但他們是無法用世俗的成果來檢驗的,他們成就的是自己,成就的是內心。
正是因為修道是認識規則、破除規則,因此,世界的一切過程,都是修道的觀察:修道並非依靠修煉而來!對於修道而言,在內心留下軌跡的任何人事物都是修道的資糧和方式,因為有苦惱,就一定有原因,找到原因,就可能解脫苦惱。修道不拒絕生活,而是要求生活得更加深入,更加有意識,以便能更清楚洞察和認識。在這點上,修煉就不行,修煉要遵循修煉的法則和竅門,否則就不會產生眾人共同接受的現實。
修道的人,由於對規則的研究和突破性的認識,反而能編創出更加理想的修煉途徑,作為修道過程中的遊戲,同時也是對自己認識的規則的一種印證。真正有能力開宗立派的大師級人物,都是修道者,而作為接受規則的修煉者縱使千變萬化,窮思道理、竭盡變化,其修煉原理的核心規則,都不會有任何改變,因為修煉者就是規則的傳承者,而不是突破者和締造者。之所以會這樣,原因是這個世界的本質決定的,規則是一種共同的約定和製造,如同人類有共同的語言名詞一樣,事物會否進入客觀現實世界,本身也是遵守共同約定的,這種約定在科學裏麵,稱為集體無意識(潛意識),在佛學裏麵,稱為阿賴耶識。
但是大多數人,會接受修煉的方法,而不會有足夠的悟性、進行修道--即追尋自我本來麵目,脫離苦惱成就極樂。修煉會產生功利性的結果,帶來名利和權力,例如健康、超常能力、一些突破世俗規則的現象,但是這些現象本質上也是規則的一部分,如同鳥的翅膀,狗的嗅覺……人擁有特殊的能力,其實隻是對大多數人遵守的規則的“特殊”,而不是突破世界的規則後的“特殊”。這種人,跟普通人一樣,充滿“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恩愛別離、五陰熾盛”等苦惱,身心一樣飽受煎熬。但這些人中有的人,為了名譽和地位,會成為偽君子,偽聖人……在人前表現他超越他人的“特長”、不同於他人的“特殊”,其實暗地裏的生活跟其他人沒有兩樣。如同一個會木工手藝的人,在作木工活方麵很優秀,但是木工的生活,然到就因為他的木工活優秀,就會跟其他人不同嗎?顯然很可笑。
這些偽道之人,製造了種種“優秀的品質”,於是人們對聖人、對開悟者、對真正的道者有了誤解和成見,認為隻有某某樣子的人,才是有道的人。人們開始用自己的觀念來尋找老師,尋找能幫助他解脫苦惱的人,但最後往往會落入某個“有心之人”的掌握,成為信徒,成為神權下的犧牲品。
老子莊子沒有軌跡,他們沒有留下規則,但他們留下了對世界的洞察。佛祖也留下了洞察,如一些了義經,同時佛祖也留下了修煉的方法,如一些三乘方便說法,隨機引渡之法。這些方便法門,如果以了義經(如金剛經、圓覺經等)為最終依歸,都能成就佛境界,但大多數人,得少為足,限於清規戒律,和宗教感情,不敢跨越雷池一步。佛祖的洞察“空、幻、無相、無我……”,卻被拋棄一邊,還美其名曰:我還做不到這種程度。修煉需要過程,修道往往是一念之間;修煉需要刻苦努力不斷訓練,修道往往是心態調整頓悟;修煉著眼未來,修道著眼現在,此時此地,一念三千。
修道,是因為人們感受到生命的種種痛苦(佛祖四聖諦的第一諦苦諦)和無常,想要解脫,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了極樂和永恒的本來。如同佛祖當初成佛的起因一樣,這是求道的最正的心態。修道人,把修道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變成自在和快樂,他們瞭解他們的追求在當下不在未來。他們不會有太多夢想,因為他們把存在的每一刻每一秒都變成了喜悅--喜悅的人,不會幻想未來。
修煉,是人們帶著對未來的種種目的和心念,投入某種過程中,以期待將來的成就。他們經曆種種人生之苦,但會對自己說,再堅持一下,快樂就到來了,成果就到來了,天國就到來了……這跟阿Q精神沒兩樣,隻是一種自我催眠,是神權係統的忠實奴隸。他們有很多夢想,因為他們不願意活在當下,他們的當下是苦惱,是忍耐,他們所追求的,是未來的“空中大餅”。
很多人是從修煉開始,走向修道。他們通過修煉看到更多的東西,開拓了自己的視野,從而領悟到很多東西,於是自覺覺他,走向修道。而權力欲強的人,會把修煉方向走向神權,成為論資排輩的權力。
人眼睛可以看到修煉者,可以根據修煉程度排資論輩,因為修煉本身是世俗的一部分,例如打坐,你打2個小時,他能三個小時,一下子就看出區別了。修煉者遵循一條既定的道路在走,遵循一組被“共同接受”的規則,走到哪裏,都是清清楚楚的。而修道者,如同自由飛翔在天上的鳥,他們沒有道路,沒有規則,隻有此時此刻的飛行軌跡。
修道以心為宗,心外無物。
此篇是網友所曾
-------------- 轉自 吳明子 博客 --------------
網友說:
修道的人,由於對規則的研究和突破性的認識,反而能編創出更加理想的修煉途徑,作為修道過程中的遊戲,同時也是對自己認識的規則的一種印證。
真正有能力開宗立派的大師級人物,都是修道者,
而作為接受規則的修煉者,縱使千變萬化,窮思道理、竭盡變化,其修煉原理的核心規則,都不會有任何改變,因為修煉者就是規則的傳承者,而不是突破者和締造者。
之所以會這樣,原因是這個世界的本質決定的,
規則是一種共同的約定和製造,如同人類有共同的語言名詞一樣,事物會否進入客觀現實世界,本身也是遵守共同約定的,
這種約定在科學裏麵,稱為集體無意識(潛意識),
在佛學裏麵,稱為阿賴耶識。
--------------
網友說:
修煉與德呼應,修道與道呼應。
重德輕道,誤入歧途。
重道輕德,頭重腳輕。
道德並重,進入佳境。
謝謝你的帖.
喜歡這篇.
修道歸於平常心,無執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