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規律的力量是無窮的

(2007-11-06 07:56:56) 下一個
http://shiyuzhu.blog.sohu.com/

規律的力量是無窮的,與經濟規律相對抗,結局是很悲慘的。即使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也不乏這樣血痛的教訓。董建華的名字如雷貫耳是在他當了“特首”之後,在此之前,孤陋寡聞的年輕人不會知道董建華是何許人,而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則更是鮮為人知了。提起船王,我們立即就會想到包玉剛,絕不會與董浩雲或董建華聯係在一起。但是,我們怎能想到,董浩雲曾經是比包玉剛出道更早、名氣更大的世界級華人船王。對一條經濟規律的不同判斷和應對策略,使兩人的船王地位發生了戲劇性的大變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世界航運業盛極而衰,世界級船王董浩雲沒有看清這一形勢,他被繁榮的假象所迷惑,逆流而上,增加投資,大肆擴張船隊,正是在這時,他還向日本訂造了世界上第一大的超級油輪,一心要鞏固他的世界船王地位。而包玉剛則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便決定激流勇退,上岸分散經營了,終於於一九八О年和一九八五年兩次由女婿吳光正成功收購老牌英資“九龍倉”和英資“四大行”之一的“會德豐”,以創造世界經濟史上商戰經典的方式,完成了戰略性轉移。結果果然好景不長,八十年代開始,全球航運業出現了全行業的不景氣,董氏家族陷入了幾乎是全軍覆沒的困境,當此之時,董建華臨危赴任,他臥薪嚐膽,曆經長達八年的大手筆債務重組,得到匯豐銀行38億港元貸款和霍英東11億港幣的援助,才使董氏集團起死回生,董建華也因此在香港商界名聲大振。但是,經此挫折,董氏家族已元氣大傷,董浩雲與包玉剛的船王地位出現了極大的變化:包玉剛連年位居香港十大富豪之列,按其家族的市值計算,一九九四年名列香港十大富豪第六名,總值為154億港幣,一九九五年名列第七位,總值132億港幣。其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會德豐”、“九龍倉”等,總市值近千億港幣,若再加上其他方麵的財富,家產更是驚人。而董建華的身家“東方海外”的總市值約24億港元,隻有包玉剛的一個零頭了。戰略性錯誤鑄定之後,想用細節來改變命運,挽回敗局是很難的。如三株、五0五、太陽神、飛龍等等企業迄今還回天無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