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楊百萬:股市輸贏18年

(2007-07-07 07:17:19) 下一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5&postID=40896

用一句老古話,叫寧靜致遠,比如這個行情漲了兩年了,誰越傻越放得住的,誰越賺大錢,這個放得住要什麽?要心態。


======================================================================================
楊百萬:股市輸贏18年 2007-05-27 00:05:24 
 
中央電視台“新聞會客廳”22日晚播出《楊百萬:股市輸贏18年》節目,下文為節目文稿:
  
    李小萌:您好觀眾朋友,歡迎來到《新聞會客廳》。中國股市經曆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從一開始無人問津,到現在異常地火爆,(其間)有很多人興衝衝地來,卻又黯然離去,但是有一個人,凡是股齡在一年以上的股民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他就是被人稱作楊百萬的楊懷定。
  
    最近一段,股市新聞又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5月,股市衝破了4000點大關,投資者洶湧入市。有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新開戶股民數量是前兩年開戶股民數量的總和,5月初平均每10秒鍾就有一個新股民出現,而接近一億人的股民當中,不少是專業知識缺乏的新股民。
  
    鑒於此,中國證監會日前發出通知,針對大量缺乏風險意識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新投資者進入股市,要求深入做好投資者教育,切實防範市場風險,對不顧一切、盲目投資的非理性行為,要加大告誡力度。
  
    在炒股大軍中,楊懷定算是資格最老的一位,也是眾多股民中最堅定的一位。作為中國最早的股民之一,楊懷定進入證券市場已有18年。與他的真名相比,更多人願意把他叫作楊百萬,因為早在18年前,人們還在紛紛渴望成為萬元戶的時候,隻有小學文化的楊懷定通過證券市場已經成為百萬富翁,也成為股市上的風雲人物。有人也因此稱他為“炒股大王”“中國股市第一人”,甚至還稱他為“股神”。而現在,和新股民們高漲的熱情相比,楊百萬反而卻表現得很平靜。
  
    這裏是楊百萬的家,也是他的股票工作室,這裏同時擺放著三台筆記本電腦,一台記錄著股市大盤的走勢,兩台監控著他所關注的股票行情。在家裏,他讓學計算機的兒子研製作炒股軟件,和他一起炒股票;而他給孫子起的名字也和股票有關,大名叫“楊線”,小名則叫“漲停板”。
  
    那麽經曆了18年股市風雨之後,股市楊百萬是如何看待此次股市熱潮的,他又是如何以平靜的心態麵對這一切的呢?
  
    李小萌:今天我們節目請到的就是楊線和漲停板的爺爺楊百萬,這樣說不是占股市的便宜,因為您給您的孫子大名小名確實起的楊線跟漲停板,這是不是說明對股市非常有感情?
  
    楊懷定:對,股市已經融入到我的生命,因為十八年的股市養育了我,造就了我。
  
    李小萌:您在家裏邊見到您小孫子就會說,漲停板過來,爺爺抱抱,會這樣嗎?
  
    楊懷定:會。我昨天坐地鐵的時候,有一個乘客就跟我孫子講,他說你是名人,我認識你,你叫楊線,所以我跟他講,你一定是股民。
  
    李小萌:最近這段日子股市這麽火,很多股民我想都會來向您谘詢,您現在最希望別人問您什麽,又最怕人家問您什麽呢?
  
    楊懷定:最怕的是一無所知的股民,我們稱為三無,沒有理念,沒有技巧,沒有方法的股民,來問你現在買什麽好,這是最怕的。因為現在這個股市已經進入到和往常不一樣的了,以前股市都有個證言,叫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現在給新股民已經演繹成股市沒風險,入市要大膽。
  
    李小萌:那當股民向您谘詢買哪支股票好的時候,您怎麽回答呢?
  
    楊懷定:我一般不回答。
  
    李小萌:不出聲啦?
  
    楊懷定:保持沉默,一般都勸他,準備好了再來,不要因為紅眼病而匆忙入市,抱著賺錢的願望來,最後虧損而去。
  
    李小萌:如果隻是抱著賺錢的願望,而沒有做好準備,最終一定是虧損的結果嗎?
  
    楊懷定:95%是虧損的。
  
    李小萌:但是這幾個月的行情給人看到的結果是不懂一樣掙錢。
  
    楊懷定:還沒到說這個話的時候呢,這個股市當你離開的時候才能說我掙了,我們曆史上看到好多人掙了好多好多,最後還是一無所有地離開了股市,所以沒有離開股市,永遠不能說掙和賠。
  
    李小萌:最近我聽到一個說法,說現在這個牛市掙錢的經常是新股民,而老股民並沒有賺到很多,您這個老股民最近這幾個月收益怎麽樣?
  
    楊懷定:我賺得很不錯,這撥可能沒有新股民賺得多,但是都很賺,賺的是十幾年累積的總和,今年行情特別大,遇上新情況,從來沒有遇上過流動性過剩。
  
    李小萌:您也算是老革命碰到新問題,這一撥牛市在眼前,您覺得您都能夠控製得住嗎?不會有看走眼的地方嗎?
  
    楊懷定:會有看走眼的,就是對於這個高度,包括基金,專家理財都看走眼的,去年預計今年哪有一個基金預測到四千點的,新股民掙得多,以後賠得會多,老股民掙得少,以後會還給這個股市少。總的來講,老股民會掙得多。
  
    李小萌:因為經驗,因為經過摔打?
  
    楊懷定:對。
  
    李小萌:您倒不忌諱說您最近賺得不錯?
  
    楊懷定:對,不忌諱。
  
    李小萌:但是您忌諱真正把自己的資產數告訴大家。
  
    楊懷定:也不忌諱。
  
    李小萌:現在有人說叫您楊千萬都叫少了。
  
    楊懷定:沒這個話,股市沒有那麽好,這樣叫我的人鼓動人家盲目地掙錢,這個股市沒那麽好掙。
  
    李小萌:如果您經曆了十八年,現在資產還沒有累積到千萬的話,那別人叫您中國股市第一人,叫股神,我覺得都叫高了。
  
    楊懷定:是叫高了,我沒那麽偉大。
  
    李小萌:您在給我放煙霧彈吧?
  
    楊懷定:但是我講的是淨貨幣,我賣掉的資產很多,比如我本身是個散戶,從兩萬塊錢起來的,你算算幾百倍的收益了。
  
    李小萌:您在哪一年就有了楊百萬這個稱號的?
  
    楊懷定:1989年。當時我是1988年辭職的,辭職了以後就從事國債交易,當時我們的市長朱鎔基他在文件上做了個批示,叫楊百萬怎麽怎麽怎麽,然後經中外媒體的報道,所以這個名聲是不脛而走。
  
    李小萌:您喜歡這個名字嗎?
  
    楊百萬:誰喜歡人家叫他外號。
  
    李小萌:可是肯定了您在這方麵的成績啊。
  
    楊懷定:肯定了那是歪打正著,不是我所想象的。
  
    李小萌:但是我想(百萬)應該變成您的一個底線,就是永遠不會低過這個底線的了。
  
    楊懷定:那當然,你說又經曆了將近二十年,放銀行都不會低於這個底線了,何況我們在享受中國經濟的成長。
  
    在楊百萬炒股的18年間,中國股市經曆了四次牛市和四次熊市。其間,與楊百萬同時入市的第一代股民中,很多人早就在震蕩的行情淘汰出局。楊百萬見證了中國股市沉浮十幾年,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傾家蕩產,經過一輪一輪的大浪淘沙,同時代的最早那批最活躍的股民當中,現在幾乎隻剩下楊百萬一人。
  
    那麽18年間,楊百萬經曆了什麽?作為股市上的不倒翁,楊百萬又是靠什麽做到現在的呢?
  
    李小萌:有人總結您能夠十八年都不會從股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您有一個像隱士一樣平靜的心態,確實如此嗎?
  
    楊懷定:對,我經常和我的學生們在講,炒股是六分心態,三分技巧,一分運氣。
  
    李小萌:占六成。
  
    楊懷定:六成,比如說今年很多人賺得少,就是心態不好,做短線,急於暴富,抓黑馬,結果抓到的黑馬都變成了黑驢,不想抓的隨便放在那裏的都翻百分之百,這就是心態使然,新股民沒技巧,他就是膽大,沒經過震蕩,沒經過熊市,心態比較放得下,新股民都要經過熊市以後,他要變。
  
    李小萌:您的這個心態也是股市把您摔打出來的嗎?
  
    楊懷定:摔打出來的,還有一個我比較看得穿。
  
    李小萌:看得穿什麽?
  
    楊懷定:錢是身外之物,你千萬不要為富而來,為富而來的結果往往是貧。
  
    李小萌:那您入市的時候不是為富而去的嗎?
  
    楊懷定:我絕對沒想為富而去。
  
    李小萌:那是為什麽?
  
    楊懷定:為了經濟,為了養家糊口,結果是無心栽柳柳成蔭,我當時買股票就像新股民一樣,我就準備拿紅利。
  
    李小萌:但往往也許一開始的時候你的期望值並不是很高,可是發現不錯以後,期望值會越提越高,您不是這樣的嗎?
  
    楊懷定:越提越高,那就走向崩潰,我不是,我和失敗的人區別就在於,我期望值不高,我是以一個下崗職工的心態在買股票。
  
    李小萌:可是那是十八年前。
  
    楊懷定:十八年以前我倒是比現在強烈一點,因為現在吃飯、生活的錢都不在話下了,十八年以前真的要為養家糊口,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絕對沒想好我要做一個百萬夢。
  
    李小萌:為了養家糊口而買股票和為了一夜暴富買股票,心態的不同會帶來什麽樣不同的結果?
  
    楊懷定:想暴富的一定是急功近利,為了養家糊口,隻要有錢掙,他就放著,你心態好了以後,就會用一句老古話,叫寧靜致遠,比如這個行情漲了兩年了,誰越傻越放得住的,誰越賺大錢,這個放得住要什麽?要心態。
  
    李小萌:您說的放得住是股票在手裏拿得住嗎?
  
    楊懷定:就是拿得住。
  
    李小萌:可是您不是提倡做短線嗎?
  
    楊懷定:我以前不提倡做短線,最近我在提倡做短線,像我從2005年,最低迷的時候,我把股票一直拿到今年才拋掉,今年我也已經撤退完畢了。
  
    李小萌:您經曆過股市的牛市、熊市都有過,您跟我們講講在大漲的時候,你是什麽感受,在做什麽?大跌的時候又是怎麽樣?
  
    楊懷定:我經曆過四個熊市,四個牛市,這個以前,我大量地翻閱了國外的牛熊市的書籍,每到一個牛市差不多了,我不求跑到頂,跑到最高,所以股市上我創造了一個理念,叫吃魚不吃魚頭和魚尾,吃中段,所以每一年我到相對的高點我就逐步撤退了。
  
    李小萌:這會給股民很大的一個提醒。
  
    楊懷定:落袋為安了,特別是最近證監會發布了風險提示以後,我們基本上不做長線了,這不過是逢大跌,買一點,漲起來了就還給它。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直到股市沒有無緣無故的瘋,沒有無緣無故的跌。
  
    李小萌:現在您講這些很多人都相信,因為您有了這麽多好的記錄,但剛開始出現一個好的行情之前,到封頂之前您就撤出來,有人對您有很多猜測。比如說您是不是知道消息呀。
  
    楊懷定:我從來不看消息,早期我們很注重官方的消息,比如說1992、1993年,證券沒有書籍,也沒有消息,僅僅靠什麽?官方的證券報,上海證券報。
  
    李小萌:時機很重要。
  
    楊懷定:很重要。
  
    李小萌:在股市行情非常低迷的時候,您在做什麽?
  
    楊懷定:全部賣光。
  
    李小萌:不做啦?
  
    楊懷定:不做,每個熊市我都遠離的,2001年我一直遠離到2005年1月份。
  
    李小萌:四年的時間?
  
    楊懷定:四年。
  
    李小萌:但是每天還要去股市上班。
  
    楊懷定:股市上班,看。
  
    李小萌:怎麽能控製住自己那種買賣的欲望呢?
  
    楊懷定:控製得住,我們成熟就成熟在這裏,所以股市上有一句話,沒經過熊市不是成熟的股民,我到3月份開始,分批買入。
  
    李小萌:說您是長青樹不倒翁,這個不倒翁雖然晃一晃倒不了,但也有晃的時候,您晃得最厲害的時候是什麽樣子?
  
    楊懷定:晃得最厲害的就2005年,一千兩百點跌到一千點,照樣是晃了18%。
  
    李小萌:您被套了多少錢當時?
  
    楊懷定:四十萬。
  
    李小萌:是第一次最大的損失嗎?
  
    楊懷定:最大損失,我那個時候試探性地用兩百萬,虧掉了四十萬,買了三十萬股股票,每股虧損1.3元。
  
    李小萌:碰到自己炒股生涯當中第一次最大損失的時候,你的心態還是那麽平靜嗎?
  
    楊懷定:還是那麽平靜,我相信後麵會翻倍。
  
    李小萌:不心慌?
  
    楊懷定:不心慌,而且很開心。
  
    李小萌:為什麽呢?
  
    楊懷定:我們是等了那麽多年,股票有泡沫,把泡沫擠幹了我們進來的,因為我當時算了一下,如果最高點的時候,我隻能買十五萬股,我在那個地方買了三十萬股,從錢上來看,我是虧了四十萬,浮虧,但是從股票上來講,我是掙了一倍股票,所以我們老股民有句話,牛市掙錢,熊市掙股,你這樣一想,心裏非常坦然。
  
    李小萌:聽了您今天講的,在熊市、牛市分別是怎麽做的,新股民能不能照方抓藥,能不能學得來?
  
    楊懷定:聰明的人應該學得來,但是很難,新股民往往是什麽?不到黃河心不死,他總想象股市沒有風險,我賺得很好,但是到了黃河,給套住了還想遊過去,遊到最後沉下去了。股市是一個永遠沒有畢業的財經大學,民間的。
  
    如今楊百萬有著大量的粉絲,來自全國各地的炒股者很多都是慕名而來,聽楊百萬給他們講授炒股應該注意的問題;而小學沒有畢業的楊百萬現在也已經是國內某財經大學的教授,定期為學生講解理財知識,也成為不少學子和老師們追捧的對象。
  
    李小萌:有人說除了您良好的心態之外,您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人,您看您是以初中的學曆,但是在各種大學當中給教授們去講課。
  
    楊懷定:對。我在沒有進入證券市場前麵,那時候工資很低的,六十幾塊,我每年要訂一百多種報紙。
  
    李小萌:那個時候訂這麽多報的動力是什麽呢?
  
    楊懷定:動力是什麽?想從報紙當中學到東西,能致富,簡單這麽一個動力,而且聽從了當時政府的號召,長期讀報必有好處,當時是這個口號,我是讀到好處了。比如說政府宣布了,我們將在1988年4月21日開放國債交易市場,人家看了一晃而過,我看了做準備了,我在1988年3月28號辭職,一頭就進去了,把自己逼上一個背水一戰的絕境,當時人家都不理解的,你想1988年辭職,自己又沒找好方向,現在好多人都以為我賺了錢以後辭職的,實際上我是先辭職,後進入證券市場的。
  
    李小萌:所以您當時能夠得到這個信息並不在於你買的報紙的數量多,因為這條信息肯定無數人都看過,為什麽你能抓住它?
  
    楊懷定:一本書當中有一句話啟迪你的思維就值。
  
    李小萌:這個學習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今天?
  
    楊懷定:持續到現在,現在我很驕傲的,我前個禮拜到北大上課,我說我今天給你們大學生上課,我不鼓動你們做股票,你們應該打好基礎。比如我現在上火車,都是無線上網,好多人就問我,你幹什麽的,老先生,我說我沒工作的,人家不信,為什麽?像我現在六十歲的,能拿著手提電腦,運用自如,而且沒經過IT專業學習的,他認為你就不可能是下崗職工,我說我沒有工作。
  
    李小萌:您帶著電腦是為了看盤吧,是為了學習嗎?
  
    楊懷定:學習,我們現在這個學習和以前的學習不一樣了,像我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了,睡覺前麵不上一下網,看一下及時更新的新聞,睡不著覺的。
  
    李小萌:這個新聞不僅僅是財經新聞吧?
  
    楊懷定:三方麵的,國際的、國內的、財經的,比如說我訂閱的百度國內新聞、財經新聞、國際新聞,每天瀏覽一遍,送到我的信箱,然後再有時間,在互聯網去瀏覽一下。
  
    李小萌:也許有新股民會說,我進股市就是為了通過一買一賣賺錢,怎麽還有這麽多的麻煩事情要做呢?
  
    楊懷定:他一買一賣賺錢是眼前的,這個運氣絕不會持久的,他這個稀裏糊塗地掙錢,我在這裏今天做個預計,也會稀裏糊塗地賠錢,除非他是什麽?賺了一筆永遠金盆洗手,不幹了,但是不會的,人的欲望會膨脹的。
  
    李小萌:另外也有人說,我也重視學習,比如說聽股評家的講座,看所有的股票類的節目,聽證券分析,這個學習足不足夠呢?
  
    楊懷定:不夠,因為股評家的講座,我在全國講課,沒有一個股評家超過我。
  
    李小萌:您能謙虛一點嗎?
  
    楊懷定:不能謙虛,因為我今天講這個話,就希望他們引起警覺。為什麽?因為政府規定了,做股評的不能炒股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他不能做股票,又何來的經驗去指導股民?
  
    李小萌:做股票的人在做股評人們又會疑問,他這個評論是不是客觀公正的?
  
    楊懷定:那就看個人的良心了,做股市也要做人品,人品做得不好,好多人會坑你,你人品做得好,很多人會幫你。
  
    李小萌:你已經是名聲在外了,所以您說做股市就要做人品,如果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散戶,我怎麽操作和這個人品也有關係嗎?
  
    楊懷定:也有關係,可能你不是股市中人,很多散戶自己買進去,跌了,他就要鼓動身邊的人買這個股票,這個就是人品差。還有的散戶,他準備拋的時候,他會鼓動人家去買,他小心眼,買的人越多拋的越多,這是一種典型的人品差。
  
    李小萌:我們在節目之前議論您的時候,大家得出一個結論,凡是您投資的地方都能賺錢,據說您以前一萬多塊錢買了那種磚頭的大哥大,三萬塊錢出手的,買一輛車,那個車牌照又掙了很多錢,大家都不炒房的時候您買房。
  
    楊懷定:不是財運,是學習的結果,我舉個例子,我到天津去上課,上完課以後,有幾個算命先生坐在下麵聽我上課,他就跟我講你這個耳朵特別大,你看見吧,是特別大,我說我窮的時候耳朵也這麽大,我不信迷信,其實我就把握經濟市場的一個規律,脫離價值的東西不能持久的。我的汽車,我的汽車申請牌照的時候不要錢,因為當時成為楊百萬了,交警總隊批了我一個C字頭的牌照,後來這個牌照炒到十六萬,我決定拋了,你就想當時的汽車也不過十萬,牌照比汽車貴,你說能維持嗎?
  
    李小萌:是,您雖然說這裏邊有信息和分析,可是我總覺得像是一個很傳奇的人生。
  
    楊懷定:不傳奇,我不賺股市的最後一筆錢,把利潤賣給人家的同時,也是把風險賣給人家了,你哪一個人想吃到最後一筆利潤的,一定是,因為這個頂點是不可預測,防不勝防的,1992、1993年,我每次拋掉都有人笑我,因為我拋了以後繼續還漲一百點,都笑我,像2001年漲到2245,我從2000開始,一直拋到2150點,拋完了,當時人家就說我什麽?老紅軍不行了,年紀大了,結果到熊市的時候我看上海電視台股民就說了,楊百萬老早提醒我們了,我們沒信,其實這個頂部不是一點,是一個區域。所以我們一般的是不求最好,隻求相當。
  
    李小萌:我們總聽見說股市有風險,這個風險應該說對人人都是平等的,因為風險就在那兒,但是您卻說永遠不可能有一天您賠光。
  
    楊懷定:對。
  
    李小萌:為什麽您不會?
  
    楊懷定:比如我今年賺的錢我就拿走了,現在我在股市上就250萬,如果萬一常在河邊走濕了鞋,到很低的時候把那個錢也來不了,你隻要有錢,永遠不會賠的。
  
    李小萌:您現金和在股市裏邊這些錢的比例怎麽分配的?
  
    楊懷定:現在就是50%都不到,現在留在裏邊隻有250萬了,賺的錢拿走了。
  
    李小萌:那也許有人會說是因為您本身資本的量已經夠了,如果我隻有一點點的錢,我多投才能多賺呢。
  
    楊懷定:有這個因素,我經常有這個體會,你有一點錢,輸光了,心情不壞,再來,有的時候甚至於動力,如果你富過的以後再窮和本來窮,這個感覺不一樣的。
  
    李小萌:您不希望自己經曆那個心情。
  
    楊懷定:對,因為我已經58歲了。
  
    楊懷定:一天花一百塊,一年365天,二十年,這有什麽?七千多天,這能花得了七十多萬?我為了後麵花不到的錢再去積累多少財富,就弄得一無所有,你說晚年的苦是真苦啊。
  
    李小萌:您不貪心,知足。
  
    楊懷定:知足。
  
    李小萌:如果那些資金很有限的,新入市的股民他可不可以把現金盡量地投進去,多賺些錢出來?
  
    楊懷定:現在這個觀點也不可以,擊鼓傳花的過程當中,到哪裏停下來了,這個沒辦法計算的,拿到的人就要唱歌,就要表演,就要流眼淚。
  
    近幾個月來,股市的總市值、成交額、市盈率、增長率,所有的數字都在不斷刷新證券交易的記錄。股市賺錢快,讓不少人嚐到了甜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蜂擁進入股市,有人賣了房炒股,有人貸了款炒股,有的老人甚至把醫療費和養老錢都取出來炒股。股市的空前火暴讓更多的人相信眼下的炒股就是做一筆隻賺不賠的買賣,股市就是富翁複印機。
  
    對此,見證了18年股市變遷的楊百萬,又有什麽難以忘懷的經曆?針對不少尋求一夜暴富的新股民,他又有什麽話對股民講呢?
  
    李小萌:您經曆了這麽多年的股市生活,自己走得還是很穩當,但是您見到過的大起大落的應該相當多。
  
    楊懷定:太多了,我有一個朋友跟我一起進入股市的,也是這麽兩三萬塊錢,最多的時候達到3500萬,我跟他講,你3500萬差不多了,我講你先買一套別墅,500萬,然後再存銀行500萬,因為對你的財富來講,還有2500萬,然後他沒聽從,他在跌到第一個熊市,325點,前麵500點,他認為已經到底了,他向證券公司又借了三千萬,六千多萬,他由於心大,想見底了,等會兒一漲,六千萬就變一個億了,他沒想到往下一跌三千萬也沒了。
  
    李小萌:他這種賭博的心態了。
  
    楊懷定:結果妻離子散,房子到現在都沒有,現在還在做股票,上癮了,前兩年我看見他,都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做,為什麽?他還欠著證券公司的債呢,用他姐姐的名字在做。
  
    李小萌:敗就敗在了哪兒?
  
    楊懷定:一個,太自負,還有一些典型的就是什麽呢?2001年,也像這麽風光,上海有動遷,有的人就把動遷拿到手的六十萬,想到股市滾一下,變一百萬再去買個大房子,結果進去以後,到了這個掉下去了,六十萬變成了十萬,那天我去上課,在上海人民文化宮,一個女的,突然之間抱著我的手臂哭,求求我,你救救我,我說你別這樣抱著我,後來我問清楚了,我說我是不可能救你的,你要願意學,我教你,因為我沒這個本領來救你。
  
    李小萌:您告訴她您看好哪個股票讓她買一點,賺一點不就行了?
  
    楊懷定:這種人你叫她一個股票,絕對是害她,她不想學,你還是不要來玩這個股票。
  
    李小萌:看到別人的這些沉浮也會讓您更加謹慎。
  
    楊懷定:更加謹慎,更加回頭看,我們已經走過來了,不要把到手的輕易丟掉。
  
    李小萌:現在據說股市當中的股民三分之一都是新股民,對於這些新股民,以您這麽老的資格,給幾句提醒,要有實用價值的。
  
    楊懷定:現在入市以後是掙了,應該把資金,本金至少撤回去,比如說三萬入市的,現在變九萬了,你把三萬撤回去,用六萬在裏邊倒,即使倒成零,不傷元氣,如果輸光了,連做股民的資本都沒有了。通過這個磨煉以後,一定要加強理論的學習,不要以為靠運氣就能掙錢,我見得多了,成千上萬股民都在我們麵前倒下去,不要自己碰得頭破血流才作為教訓。
  
    李小萌:我想今天觀眾朋友看了我們的節目可能會覺得有點不解渴,因為大家就想知道哪支股票能掙錢,牛市還能走多久,我沒有問老楊,我想即便我問了,老楊也不一定會告訴我,因為確實股市有風險,風險需自擔,但是我想有些人能從老楊的話當中聽到有價值的信息,謝謝您今天來到我們的節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