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係列專題 主編晉王
引子 本來是想寫一篇所謂的高考入學高分錄取並不可取的研究文章、檢索醫學大師林巧稚的時候,偶然發現了袁隆平的出身,所以就將袁隆平作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係列國學研究項目之一
題目: 一位農桑大師級國士的家庭出身
他雖然是院士、但晉王並不願意提他的院士之名、因為院士之名降低了他的曆史定位。所以晉王欽定為農桑大師級無雙國士!
晉王預言:2021年將出現舉世罕見的糧食危機。連續三年!
因此本專題開山之作就寫一位飽經滄桑洗禮、與曾經在湖南從事農業管理工作的三晉大地之交城大山深處出山抗日的英明領袖華國鋒有著長期不一般的君子之交友情、他是一個以人眼看人的君子、他也是近代史上依然在世的獨一無二的農業大師。
他為中國現代的農業發展做出了曆史意義的豐功偉績!
他的照片看起來也像農民。一般人認為他應該是農民出身。其實他的家庭出身並不簡單!
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出生檔案在京發現,接生醫生是婦產專家林巧稚
實際上,他於1930年9月7日出生於北京協和醫學院,接生的醫生是林巧稚,當時林巧稚是新醫生,後來是全國婦產科第一大權威。
協和醫院檔案記載著袁隆平出生時的有關情況。
那份出生證據是打印的,除了打印文字,其餘的空白則是用繁體中文或英文填寫,左上頁填寫的是一個嬰兒的生命信息和家庭信息:袁小孩,家住西城舊刑部街長安公寓,原籍江西德安城內;右頁中間為袁小孩出生時留下的腳印,上麵還有那位為袁小孩接生的婦產科大夫的英文簽名:Qiaozhi Lin,——林巧稚!
袁隆平是這樣說自己家庭的:
“我父親袁興烈生於1905年……畢業於南京的東南大學……在縣裏擔任過高等小學的校長和督學……後來他受到西北軍的愛國將領孫連仲的器重,做了這位上將的秘書。再後於1947年底調到南京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任職,做事務科科長。
我母親早年在江蘇鎮江教會學校讀高中……我的英語是我母親發蒙的,很小時我就跟著她念,後來上學,我的英語課從來不複習就都是高分,我覺得很容易,因為我有基礎。
我家雖然祖籍是在江西,我自己卻是出生在北平協和醫院。因為生在北平,便取名“隆平”。當時,我的姨媽華秀林是北京協和醫院的護士長……根據協和醫院的記載榮幸得知,我是由林巧稚大夫參與接生的……林大夫生於1902年……她1929年6月畢業於協和醫學院,7月成為協和醫院婦產科的第一位女大夫。我很感謝林大夫,感謝協和醫院。
重視英語教學,是教會學校的特點之一。在那種幾乎全是英文的環境中學英語,我當時達到了看英文電影百分之八九十都聽得懂的程度。我現在之所以能在頻繁的國際學術活動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諸如學術討論會、合作研究、技術指導和宣讀論文等等,主要是母校給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我母親對我的英語啟蒙也是很重要的,她畢業於教會學校,英文很好,對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以上文字為摘要內容。完整文章在書裏。
首先謝謝您的指正。以下是百度的介紹,分享。
漢民族標準語是在十九世紀末期興起的對中華民族的社會、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語文現代化運動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語文現代化運動最初指的是漢語拚音運動(當時叫“切音字運動、簡字運動”)、國語運動和白話文運動。清末民初的三大語文運動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通過改革語言文字,普及教育,以適應當時社會發展和科學文化發展的需要,然後富國強兵,振興中華民族。國語運動是建立和推廣漢民族標準語口語的運動,而白話文運動則是提倡用能夠表達口語的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作為正式書麵語的運動。三個運動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標,但內在關係卻十分密切。就曆史淵源關係說,切音字運動發生最早並引發了國語運動。其後,國語標準音的確立,注音字母的製定,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漢語規範化運動,漢語拚音方案的產生,都是由此一脈相承,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的論述也由此入手。
漢語拚音運動的曆史前奏可以遠溯至明末,但是導致中國社會產生聲勢浩大的漢語拚音運動,其直接原因是中國人至今銘心刻骨的“甲午”國恥。這一點錢玄同在《注音字母和現代國音》(1929)一文中說得很清楚:“1894年(甲午),中國給日本打了一次敗仗,於是國中有識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於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個問題發生,則漢字形體之難識,難寫是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非另製拚音新字不可……”。於是,“推行簡字以謀求普及教育的運動,日盛一日……”。其實,文字領域中的思想革新在此之前已經開始,漢字幾千年來神聖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已經發生動搖。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日本馬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除了賠償巨額軍費之外,還割讓了台灣和澎湖等地。其時,朝野震驚,激發了社會民眾,特別是有進取精神的知識階層的愛國天良,大家推究中國失敗的原因,一致認為“漢字不革命,則教育決不能普及,國家斷不能富強。”當時,被稱為“思想界之彗星”的譚嗣同就首先帶頭呼籲廢除漢字,改用拚音文字。各界人士群起響應,紛紛起來創製簡單易學的“切音新字。”清末的切音字運動,也就是漢語拚音運動就這樣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
據統計,清末最後十年中,至今猶有案可查的各種拚音方案就多達二十七種。這一時期的拚音方案大多為拚寫某種方言而設計的,但拚音文字畢竟是一種拚寫語言聲音的文字,所以一開始就觸及了漢民族語言的統一問題。被當時稱之為“從事切音運動第一人”的盧戇章,在他的《切音新字序》(1892)中就提出製定拚音字母的兩個基本原則:“字話一律”和“字畫簡易”,也就是文字表達話音,字形簡單易寫。同時,又倡議以南京話為“各省之正音”,這樣全國“語言文字既從一律,文話皆相通,中國雖大,猶如一家。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對麵而無言也。”這些話顯然已超出了純粹的文字改革的範圍,涉及民族語言的統一和發展了。
但是,盧戇章設計的各種拉丁化拚音方案仍然是以拚寫閩廣方言為主的。他後來向清政府學部呈交的《中國切音字母》也就因此被認為“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統一各省之方言”而批駁了。之後不久,一種體現民族共同語發展趨向的切音方案—-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立刻脫穎而出了。它拚寫的是當時影響最大的“京音官話”,字母形式完全采用漢字的偏旁。《官話合聲字母》通行極廣,遍及大半個中國,“由京津而奉天,而南京,官話字母遍及十三個省。”王照本人可謂完全把握了當時民族語言的發展趨向,他在《官話合聲字母》序中就明確宣稱:“語言必歸劃一,宜取京話……京話推廣最便,故曰官話。官者公也,公用之話,自宜擇其占幅員人數多者。”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官話合聲字母》得到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總教習吳汝倫的支持並跟張之洞以及管學大臣張百熙一起奏請朝廷在“學堂章程”中規定“於國文一科內,附入官話一門”,理由是“各國語言皆歸一致”,清朝也應“以官音統一天下之語言”。他們的奏請很快得到朝廷的批準。於是,漢語拚音運動在引發了國語統一運動,並與國語統一運動合而為一的同時,得以從民間躋身政府。之後,清政府學部在“國語教育事業”(1911)中規定拚音“簡字”的用途有二:一是拚合國語,二是範正漢字讀音,並通過了一個“統一國語辦法案”,規定在宣統八年(1916)普及國語。沒想到就在這一年十月,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被推翻。於是,經公決並通過的“統一國語辦法案”也就成了一紙空文。確定國音,製定字母,統一國語的運動,實際是由下一個社會和國民政府開展起來的。
從上麵簡略的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十九世紀末發展起來的漢語拚音運動,從一開始就是與語言的統一,社會的發展,民族的團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曆史事實不止一次的證明,無論哪一種拚音設計,違背了語言統一的發展趨勢,注定會以失敗告終。盧戇章設製的第一個拉丁化拚音方案,以拚寫閩廣方言為主的《中國切音字母》,因“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統一各省之方言”被批駁了。其後,又有同治進士,朝廷命官勞乃宣設計了幾乎可以使用於各省主要方言的《簡字全譜》(一種漢字筆畫式的拚音文字),“全譜”包括《京音譜》,《寧音譜》(南京話)、《吳音譜》、《閩廣譜》等,幾乎涵蓋了大部分方言,而且他還提出了“引南歸北”的主張:“南人先就南音各譜學習,以便應用,學成之後,再學京音,以歸統一。”勞乃宣本人曾得到慈禧召見,他進呈的《簡字譜錄》也得到禦批,讓“學部議奏”。即便如此,清政府學部也仍然因“分裂語言,有礙統一”,始終擱置高閣,不議不奏,而社會上也對他提出了尖銳的指責,認為照他的辦法,“將使中國愈遠同文之治,”罵他是“分裂語言文字的罪魁”。對照清末切音字運動中唱主角的盧戇章、勞乃宣、王照三大家,特別是勞乃宣和因參加了“百日維新”而受到通緝的“欽犯”王照他們兩人的拚音方案的命運,實在是足以發人深省的。
二、漢語拚音方案與注音符號、國羅、北拉的曆史淵源關係
1912年,民國成立後,政府繼續推行國語。在推行國語的熱潮中,國語標準音經過“京(音)國(音)問題”大辯論,由“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修正為純以京音為準的新國音,其後注音字母也更名為注音符號,並成為推行國語的利器,使國語進入師範及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電台廣播、電影、話劇等領域中建立了牢固的陣地。
民國時期,從官話到國語,從老國音到新國音,國語運動最重要的一條曆史經驗就是要使自然形成的沒有明確標準的初級形式的民族共同語(官話)成為有明確規範的高級形式的民族共同語(國語和普通話),必須選擇一種自然語言,作為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國語運動在長期的實踐中終於找到了“中國語言的心”(劉複語),明確宣布以北京(係)作為統一全國語言的標準音(見《全國國語運動大會宣言》)。這是它最大的曆史功績,它為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所開展的漢語規範化運動、推廣普通話和漢語拚音方案的製定,奠定了基礎。
從學術發展的角度看,在漢語拚音運動不同曆史時期出現的國語注音符號、國語羅馬字、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直至五十年代後期的漢語拚音方案,顯然是一脈相承的繼承發展關係。漢語拚音方案的設計充分吸收了過去許多拚音設計,特別是國羅和北拉的許多寶貴經驗,並廣泛地聽取了各方麵的意見。方案固然有它匠心獨運之處。但更多的是吸取並發展了曆史上許多拚音設計的長處。下麵我們就從幾個主要的方麵來說一說漢語拚音方案與注音符號、國羅、北拉以及其他拚音設計的繼承發展關係。
漢語拚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拚音方案委員會研究製定。該拚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公布該
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拚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采用漢語拚音。
曆史
漢語拚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拚音的製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複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拚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拚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漢字筆畫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記式、圖案式、數字形式。而最後決定采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拚音的符號係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漢語拚音方案
《漢語拚音方案》,是1958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公布的拉丁字母式的漢語拚音方案。
1977年,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決定采用漢語拚音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拚寫法的國際標準。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出ISO 7098號文件
謝謝您的留言。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醫學家。她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症等方麵的研究做出了貢獻,是中國婦產科學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 ...
外文名: Lim KT/Lin Chao-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