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歸 來
小燕滿載著故土送的盛譽和大名,從上海回到舊金山灣區。她人離開了,上海還在熱火朝天地炒她,各大報刊的娛樂新聞稱她為新一代優秀導演。她的話劇《今生有約》,運用西方現代流行的表現手法,受到滬上觀眾的歡迎,場場爆滿不說,她臨走前的一晚,還得加場演出。
和上海的火爆相反,遭911恐怖襲擊以後還沒緩過氣來的美國,經濟低迷,話劇界更是一潭死水。人們照舊忙碌而多少帶點憂慮地過日子,我和我的朋友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算是洋化的“羲皇上人”,成天數口袋裏麵的鋼崩兒,夠不夠對付電影票,戰戰兢兢等待明天的裁員通知。忙於謀生,便忽略了國內的信息,所以,沒有多少人知道小燕在大陸的輝煌。
小燕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在張藝謀的早期電影《一個和八個》中扮演劇中唯一的女性--小護士。後來她留學美國。九七年回北京拍戲,我和她幸運地在戲裏成為情敵,兩個女人為了一個其貌不揚,一文不名的胖男人打得烏煙瘴氣。戲外,我們是一對好友,她盡管人到中年,依舊苗條清秀。她在美國拿到導演係碩士的文憑,卻在一家台資銀行做普通的出納員。
“在上海心癢癢地想出國,一出國就打苦工掙學費,讀完書才發覺好萊塢不是供中國人施展拳腳的地方。”小燕不堪回首地向我訴說。是啊,在美過獲得的專業知識在美國派不到用場。她彷徨良久,最後到了舊金山灣區,找到一個糊口的飯碗。不久,她結了婚,生下兒子。丈夫為生計奔波,家務瑣事由她一人承擔。她忍受一個又一個的失望,覺得自己被磨成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了。
“我現在這模樣,還能回國拍戲嗎?”她和我談起,不無傷感,又心有不甘。我從國內拍戲回美後,在她的介紹下,先進入她所在的銀行打工,後又通過她的關係,打入時裝公司Bloomingdale's擔任銷售員。看我興致勃勃地投入工作,她卻有點悲涼地問:“你再也不想回國拍戲了?” 我難以回答。當初放棄前景看好的演藝事業,毅然出國,似乎早已決定要在這裏生根,既然命運早已為我選定了軌道,就沒有理由脫離。她卻和命運抗衡,硬是不放棄她的本行,不久,她推出美國版的《今生有約》。戲開場沒多久,我就被深深吸引住。看得出,男女主角沒有經過科班訓練,但演戲極其投入,一舉一動,一言一語,每一細節都花費心思。燈光、音響、舞美配合無不恰到好處。這個話劇所刻劃的,雖是一個身患絕症的中年女人絕望、卻又狂熱地追求美好愛情的心態,可是我從中可以聽到小燕孤獨的內心獨白。柔柔弱弱、忙忙碌碌的小燕,究竟要耗掉多少時間和精力,為了這次公演?那天的公演無疑是成功的,可是,華人傳媒的反應出乎意料地冷落。
平心而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華人劇社向來資金匱乏,工作人員短缺,能到現在這個份上,已經算是登峰造極竭。也許,這種意境優美的詩化的話劇,在這裏的華人觀眾中,太少共鳴吧?至於我,結婚生子後,徹底死了東山再起的野心。她卻帶著這個話劇劇本,到上海去重新排演。雄厚的資金、千裏挑一的專業演員和高文化修養的觀眾群,小燕拔得話劇界頭籌。她總算實現了多年的夢想。看到小燕的輝煌,上海的朋友紛紛致電給我,拚命慫恿我回國:“小燕都想通了,回上海發展,你那麽年輕,為什麽還……?” 我沒有出聲,在美國,生活雖然枯燥,但我已經安於家庭的寧靜,學會體驗普通工作中的樂趣。浮躁和拜金的環境,我再也適應不了。
小燕回來了,就在一個月前,滿載榮譽,卻能把持自己,她淡淡地描述她在上海的感受,滿足而又驕傲。我靜靜地聆聽,深深明白,她現在所獲得的,是她十多年美國生活所積累的。她沒說,為什麽回到美國來,是簽證到期?是喧囂後的暫時小息?還是難舍在美國的丈夫和兒子?不管她願意與否、承認與否,她和這塊新大陸已經結下了不解之緣。
好文.
連接給朋友了, 她叫秋之美. 美華論壇滿專業的, 願她越來越好!
先留這麽多言吧, 有機會再敘!
快告訴偶,你演過哪些電影?梅--要--看!!!
我寧願隱居在新加坡做鄉巴佬。
(不過五月中我回帶孩子回上海小住半個月)
有空了,你也過來瞄一眼吧,好希望和誌同道合的朋友聚會
美華作協網站, 我是專程為大雪而去. 感謝你和罷了的歡迎! 我百務纏身, 基本上沒有什麽機會去. 我有好友, 寫小說, 我回頭鼓動她去.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