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鄙之亂侃]剩蛋老人的來曆

(2004-12-15 00:57:05) 下一個

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對曆史的研究呢,也常有石破天驚的發現。前幾天看了一篇《耶穌即顓頊 墓葬在扶餘》,講到宮玉海教授“十年讀一經”,獨辟蹊徑,從語言民族學和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來考證《山海經》,終於有所獲,一個偉大的發現就是論證了耶穌其實就是軒轅黃帝之孫,少昊之侄兒,“五帝”中順序排第二的顓頊。前些天不鄙視你在文化走廊的時候,有個叫契丹的找罵。不鄙視你滿足了他一下,說道:契丹,去蛋,剩蛋老人也作不了了。今天,就順著宮教授的偉大發現,加讓民間傳說,來講述一下剩蛋老人來曆。

 

話說上古時代,黃帝等祖先是整個地球的統治者,管理全天下。而我們中國所在的地方呢,就被稱為中央帝國。所謂《山海經》是中國上古時代黃帝等幾任統治者先後派人去世界“六大洲”考查後所形成的“調查報告”。中央帝國統治的疆域裏,當然也包括了北極,管理北極的官員呢,就叫“冬管“。宮教授考證,最早擔任“冬管“的,就是扶餘人,扶餘人原是伏羲氏的一個家族,即是“黑龍氏”(黑龍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後來,這個家族不願意在這個寒冷的地方生活,私自違抗帝命,南遷到扶餘縣境內的鬆花江以南地區。扶餘人走了,中央帝國又把“華渚人”派去當“冬管“,就是今天的赫哲人和愛斯基摩人。這些“冬官”規規矩矩聽命於中央帝國,在北極圈地區生活。但按規定,每年冬天他們都要趕著馴鹿拉的車,給作為“天下共主”的中央帝國統治者進貢禮物。試想那時候的交通條件,來往一次恐怕要十幾年(看韋小寶去俄羅斯用了多久)。在加上天寒地凍,使者十分艱辛,年輕小夥子到了中央帝國也成老人了。在零下五六十度的天氣裏,最困難的隻怕就是吃喝拉撒。當然,考慮一下,這撒子當是最困難的。噓噓還沒落地,就變成冰棒。流速一慢,隻怕就有危險。所以那時候使者噓噓的時候,都要帶根棒子。(幹什麽?你自己想。)人手的靈活性和靈巧性當然是非常高的,要不怎麽就創造了世界呢。可是在零下五六十度的天氣裏,可能還有大風,可能還帶著手套,那靈活性和靈巧性一定會大打折扣。這一折扣不要緊,難免失誤,打中了小JJ。所以當這些使者到達中央帝國的時候,通常都傷痕累累了。到了中央帝國,皇帝一定會讓禦醫給檢查治療的。禦醫這一檢查,不得了,小JJ沒有了。就報告給皇帝。皇帝感慨道,這些老人就剩蛋了,真是忠心耿耿。剩蛋老人的名聲由此傳開。

 

 

後來,因為強大起來的丹麥、英國人等半路打劫,本該送給中央帝國的禮物被截下。後來,這段往事中的剩蛋老人逐漸演化成今天專給小朋友送禮物的“聖誕老人”。由於年代久遠,“剩蛋老人”的故事,中國人已經淡忘了。

 

 

哈哈,鄙人亂侃。

 

 

關於耶穌即顓頊 墓葬在扶餘》可看一下鏈接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emory&MsgID=3815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