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P

行動出靈感,靈感不出行動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獨遊大石山(圖)

(2015-06-07 20:08:03) 下一個
獨遊大石山


本人孤陋寡聞,說來不怕笑話,那年去亞特蘭大出差之前,對那個城市的了解僅限
於知道1996年的夏季奧運會是他們舉辦。至於可口可樂總部,CNN中心,<<飄>>作者
的故鄉,等等,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勝,我是摸黑走夜路----一概不曉得。即使在出
發之前,翻開風土介紹,我最感興趣的是直白的“大石山”幾字,不覺稱奇,一心
要去探個究竟。

到了那兒,就開始想著去看大石山。坐旅遊車花錢又不方便。研究了一下地圖,發

有一路公車直開大石山!好家夥,這一路出城有幾十公裏呢。弄完公事,把行李存
到機場以防時間緊趕路。出門換幾次地鐵,終於乘上了那路公車。說是公車,沿途
沒什麽人上來,空蕩蕩的車開得飛快!嘿,這美國,有點意思。

說到坐車,在亞特蘭大,乘客絕大多數是黑人。想當年,就在這兒,路德·金博士
和同胞們為了在車上坐個前座,是付出了血的代價的,如今倒好, 全歸他們坐了。


汽車到一小鎮,不走了。“到了?”我問司機。“ Yes。”“可山沒看見啊!”
“Here,沿這條路下去右拐彎一直走就妥了。”我半信半疑往前走,路旁是一戶一戶
人家的草坪,綠樹掩映,四周靜悄悄的,我大惑:WHAT?這山莫非還很遠?怎麽不
見一個遊人哇!要麽山實在沒什麽看頭?得,都已經到這地步了,走走看吧。

果然,出了這小片居民區,就看見一座山,我迫不及待,加快腳步。走近了一看標
牌,沒錯,STONE MOUNTAIN 是也。繞著幾座小房子想找售票處,沒門。不要票,又
一喜。或是一車一車的買票,沒見過像我這散兵遊“友”?

沿著坡往上走,發現這山名一點不假:放眼望去,你覺著就走在一塊巨石上,這巨
石綿綿延延,渾然一體,竟然不見有什麽裂縫。越往上越覺得此山之奇,這的確是
一座由一整塊岩石構成的山,到處是光光的石頭,不見一點泥土。難怪佐人拍拍胸
脯:“此乃世界第八大奇觀!”





攀到山頂,放眼四望,佐州大地平平展展,往東仿佛能一直看到大西洋,近處,四
外開闊的亞城風景線飄在淡淡青煙裏,像一道海市蜃樓,更顯出腳下這石山的神奇。
看了文字介紹,才知此山是由地底冒出的岩漿而成,山高近百米,方圓達數裏,好
個自然造化!地靈人傑,難怪出了那些名揚天下的企業和人物。馬丁路德·金在他
那篇劃時代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裏,一連串高呼“讓自由的鍾聲從(全國各地)響
起”,其中就專門說到了這個地方:“讓自由的鍾聲從佐治亞州的大石山上響起!”

我在山巔流連許久,然後乘纜車由山的另一麵下去。原來,我上山走的那一邊是個
緩坡,這一邊卻是聳立的斷崖,無路可走。纜車到半山腰,我終於看到了那件上山
以來尋覓已久的鎮山之寶:南北戰爭三英雄浮雕。畫麵是傑斐遜·戴維斯,李將軍
等三人迎風馳騁,也號稱世界第一大。畫雖然大,細節之處如馬鬃等都刻劃得毫發
畢現。這也是我在國外見過的少數幾處刻在天然景物上的人工痕跡。





據說在山腰的懸崖刻這幅畫前後耗費近七十年!可以想見工程之艱巨。期間還經曆
兩次換人:原先的雕塑家因為跟資方有矛盾,洗手而去。已刻的畫麵被鏟平重來。
也許是為了出氣,那位雕塑家轉而北上南達科達,在黑山地區的巒西摩爾(Rushmore)山
上創作了驚世巨雕:四總統石雕,後來竟成為美國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大石山的這座雕塑,其間說不定還穿插了因對曆史的評價不同而起的刻與不刻之爭,
以至拖延了時日。因為這三位人物與南北戰爭都逃不了幹係。戴維斯何許人也?美
國的“李登輝”也!南北戰爭時南方13州鬧獨立成立“邦聯”,他是第一任也是唯
一一任總統。從一開始就直接參與了這場內戰,是地道的分裂美國的罪人。戰敗後,
戴維斯在逃跑時被擒,還被剝奪公民權,直到100多年後的1978年才被國會恢複。

下到山底,抬頭回望,巨石當前,危呼高哉,大石山!相形之下,那幅雕刻幾不可
辯。我麵山而坐,久久地觀摩著全山,實在舍不得匆匆就離別這大自然之奇觀。我
能得見居然不費幾個美元,而這一別,又不知哪年哪月才有緣再相見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滄浪一羽 回複 悄悄話 危呼高哉,大石山!有趣!
婉妮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想當年我們剛來時,駕車技術不行,幾次想去石頭山,就是不敢開高速。也曾想過乘Bus,又覺得太麻煩太費時。拖了幾個月才去成。
謝謝你的文章,讓我知道了一些細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