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淨空法師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十集) 2010/5/15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040

(2011-02-22 07:51:38) 下一個


http://ft.amtb.tw/dv.php?sn=02-039-0040&lang=zh_CN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十二麵倒數第二行,我們從第二句看起:「又《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極樂淨佛土中」。昨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時間到了沒有能夠細說,這一小段經文很重要。菩薩了知,了是明了,知是知道,這在佛法裏麵也算是開悟了。不過悟有解悟、有證悟,解悟能達到這個境界,所謂深入經藏,長時薰修。這裏麵也有兩種狀況都能夠得利益,一種是廣為涉獵,博學多聞。現代這個時代,這種狀況的人很多,大乘佛教八個宗派普遍涉獵,可是要時間,也要有好老師指導。他對於諸佛如來的境界能夠了知,這是屬於解悟,自己不能得到像法身菩薩那樣的受用。第二種方式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的人他在一部經、一個法門修學的時間很長,那肯定他能得三昧,得三昧就能伏煩惱,他就得自在,就開智慧。三昧的功夫深了,豁然之間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他是證悟,跟解悟的境界完全不相同,他確實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得真實受用。這兩種都能了知,了知什麽?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今天科學家講量子力學,與這一句經文很相應。

  量子是什麽?極其微細的一個光點。這個光點從哪裏來的?從振動來的,它不是靜的,它是動態的。好像閃光一樣,一閃一閃的,閃光,它的速度非常快,一個閃光就是一個量子的現相,這個東西很像大乘經裏麵所講的念頭,極其微細的念頭。佛在《仁王經》上告訴我們,一彈指有六十刹那,這一彈指的六十分之ㄧ叫一刹那,一彈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裏麵有九百生滅;換句話講,量子,所看到光點的閃光,一刹那有九百次的閃光。這個閃光裏麵它有精神現象、有物質現象,不迷的時候,這個精神現象是見聞覺知,迷了的時候叫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見聞覺知,迷悟不相同。見聞覺知裏麵不但沒有分別執著,連起心動念都沒有,它是自性本具的,它沒有生滅。迷了以後,這個現象叫阿賴耶、叫妄心,有生滅,生滅的時間很短,科學家發現了。我們讀到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那說得更微細。彌勒菩薩說一彈指,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他沒有講刹那、沒有講生滅。一彈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滅,還不夠多,沒有彌勒菩薩講得多。彌勒菩薩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也就是我們計算出來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這就是量子力學裏麵所看到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是獨立的,閃光滅了再閃光。科學家想的也很有道理,前麵這個光點閃光滅了之後,下麵這個光點接著又來了,又閃光,當中一定有空隙,再微細當中還是有空隙,不可能沒有空隙的。就像電影的膠卷一樣,在放映機裏麵放的時候也是鏡頭開關,開就是生,關就是滅,每一張開關與下一張肯定當中有間隔的,不過它間隔距離太短,我們肉眼還來不及分辨,它已經消失了,肯定是有。所以統統是心現識變。

  諸佛如來、一切萬法,真相是什麽?真相是心現識變。這個事實真相明白了,所以菩薩就得隨順忍。忍是什麽?忍是定,忍是三昧,忍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一切萬法,無量無邊的諸佛刹土、十法界依正莊嚴放在麵前,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而且又了了分明。像什麽?像我們看電視一樣,我們電視的畫麵是不是刹那生滅?在量子力學裏頭講,就是極其微細的光點刹那生滅組成的這個現象。要用量子,我們說它科學也可以,量子科學這個眼光來看電視,那它就是一粒一粒閃光的一種連續相,連續不能叫相續,相續是前麵跟後麵完全相同,它這是每個光點都不相同,所以它是連續的相,不是相續的相。這個連續相實際上是空無所有,它生滅太快,忽生忽滅,生滅它沒有停下來,是這麽一個現象。所以在這個現象裏麵,正如同世尊在《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諸佛如來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叫隨順忍。他在一切法,就是一切現象裏頭,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隨順忍,這是證悟的人,我們所說的法身菩薩,他在一切現象裏麵是這樣的態度,絕對正確。不是他沒有看清楚,不是沒有聽清楚,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沒有起心動念,這叫如來,這個人就是如來,他生智慧不生煩惱。

  不起心、不動念,生什麽智慧?根本智,《般若經》上說的「般若無知」,那是根本智,他不起心不動念,那是根本智。起作用是有人來請教他,向他請教,他給別人講解,那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他在十法界應化,跟這些凡夫麵對麵的時候他是無所不知,不跟這些凡夫麵對麵的時候他是無知。無知跟無所不知是一不是二,這個意思深。無知是什麽?無知是隱,無所不知是顯,隱顯不同。眾生麵對麵那是緣,沒有緣的時候他隱而不顯;遇到緣的時候,他就從隱顯露出來,顯露出來無所不知。為什麽?一切法沒有一法是離開自性的,所以見性之人他就契入這個境界。學佛的終極目標沒有別的,就是教你明心見性。諸佛如來沒有絲毫嫉妒心,沒有絲毫障礙你的心,都是希望你趕快回歸自性。我們大家所證得的完全相同,在古佛的證分上沒有一絲毫增加,在初證入境界的人,它也沒有一分缺少,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這得隨順忍。我們雖然沒有證得,我們今天從佛菩薩聖教裏麵聽明白、聽懂了,那就應當學佛菩薩,在一切境界當中我們能夠隨順。普賢菩薩教我們「恒順眾生,隨喜功德」,為什麽要恒順、為什麽要隨喜?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這個隨順是自然的,佛家的術語講「法爾如是」,法本來就是這樣的。自在隨緣,自在從隨緣當中看到,隨緣從自在當中看到;換句話說,不能隨緣的,他怎麽也不自在,他煩惱纏縛他,真正自在的人一定隨緣。從這些地方可以能觀察他悟入境界淺深差別,能看到他修證的功夫。

  另外一種,或入初地,舍身到極樂世界去了,去親近阿彌陀佛,這特別的緣分。即使是菩薩,認識淨宗法門還是要靠緣分,沒有緣分確實許許多多菩薩沒有想到這個事情,沒緣。要有人跟他提起,他學得比我們快,為什麽?他有定功。在禪定裏麵沒有空間跟時間的維次,所以隻要一有人提醒,他立刻就見到極樂世界。雖然十方諸佛大力的弘揚淨土,依然有許多菩薩不相信。當然這些不相信的菩薩,初地以前的,縱然是分別執著斷了,分別執著的習氣還在;入了初地,習氣就斷了,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極樂世界,這個地方是最適合修行證果的所在。到那裏去不是為別的,為修行證果,為契入諸佛境界,為這樁事情到極樂世界去,在那邊修行成就,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也行,也能入這個境界,雖然同樣是開悟,開悟裏頭境界還是不一樣,大致相同,細說還是有差別。這就是《華嚴經》上四十一個階級,前麵十信位不算,從初住算起。把這些階級消除,回歸到究竟大圓滿,在極樂世界所用的時間不長,在諸佛國土裏要用相當長的時間,在極樂世界是大幅度的縮短,所以說那是個修學的好處所,他們去了。這個意思我們要懂,我們要認真努力的學習,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習恒順眾生、隨喜功德。

  下麵老居士引用《彌陀疏鈔》,蓮池大師的,《疏鈔》裏說:「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可見淨土法門正契菩薩之機」。念佛法門說是菩薩之父,這是比喻,比喻什麽?比喻你能夠證得法身;實在是說,法身是本有的,法身不生不滅,法身就是淨宗法門裏麵所說的常寂光,真如本性。本性我們迷了,雖有,實在講它從來也沒有離開我們,我們就是不認識它。法身,法身是一切法的法性,法身雖然從相上講的,性相是一不是二。什麽是性?相就是性。什麽是相?性就是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這是你真見到了,真搞清楚了。生滅的是相,不生不滅的是性,生滅跟不生滅和合在一起,分不開,所以生滅永遠不會間斷。什麽原因?性不生不滅,它怎麽會間斷。隻要離相,這個離是不要執著相,不要去分別,在相上不要起心動念,這叫離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你隻要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一切萬法無不是自性。這個時候心現識變這種境界你完全看到了。《疏鈔》用念佛這個法門,用這個法門恢複自性,因為你本來是佛,現在又念佛,本來是佛是因,現在念佛是緣,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這個果報就是你入佛境界。所以把念佛比喻作父母,能生育法身,這是用比喻上說的。

  底下說,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菩薩修行修到最高的階段,像我們念書一樣,念研究所、念的是博士班,在這個階段修什麽?全修的是念佛法門。始是初地,終是十地,自始至終不離念佛。我們再看善財五十三參,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就是講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第一位參訪的善知識,吉祥雲比丘,我們在《四十華嚴》去看,吉祥雲比丘是什麽地位?圓教他是初住,別教他是初地。他修的念佛法門,他修般舟三昧,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十地是法雲地,在《華嚴經》裏麵講得更高,講到等覺,比十地還高一層。第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參訪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終!吉祥雲比丘是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點都不假。當中雖然經曆五十一個位次,廣學多聞,目的何在?目的是開後得智,後得智是什麽?無所不知。他去參訪,到處參學,到處觀摩、考察、學習,無所不知,做出來給我們看。無知跟無所不知同時同處在落實,這個妙!為什麽能同時同處?因為相有性空,有是幻有,空是真空,它沒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這個境界在哪裏?就在我們麵前。我們為什麽不知道?迷了。怎麽迷了?你有自私自利,你有我見、有我執、有法執、有分別、有妄想,當下就是!可惜你見不到。大徹大悟之後,人家一問你,還是老樣子,一點沒改變,沒悟的時候是這樣,悟了之後還是這樣。沒悟的時候,禪宗有個公案,就是有個小故事很有意思,沒有開悟的時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修行過程裏麵,功夫進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徹大悟以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修學三個階段,說明沒悟之前,迷而不覺;修學過程當中覺而不迷,但是沒有圓,都偏在一邊;真正覺悟了,覺迷不二,迷悟是一,一樁事情。覺悟的人了解事實真相,迷惑的人他不知道,也過了這一輩子。覺也不是難事,隻要肯放下一點,你智慧就透一點。沒有證得圓覺,還是會造業,為什麽?習氣,煩惱習氣它還是起作用,所以他還會造業。雖造業,雖受果報,比別人覺悟得快,縱然是受果報,一覺悟,他就能夠轉變。隻要轉迷為悟,在現實環境裏,那你就是轉苦為樂,我們今天講,他就能化解災難。如果是迷,那你就得接受災難;覺悟了之後,他能化解災難;徹底覺悟了,災難就沒有了。這境界不相同!所以無比殊勝的方法是念佛,這是講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哪個法門第一?念佛,而且告訴你「持名念佛」,第一當中的第一。你不深入不了解,深入之後才明白這個法門無比殊勝。

  那我們也學了,學了這麽多年沒什麽效果,這是什麽原因?你不會念。為什麽別人有效果,你沒有效果?昨天晚上有個同學給我看一片光碟,劉素雲講的,她講這個光碟的時候是六十二歲,她今年六十六,四年前講的。她到外麵到處給人宣揚淨土法門,說明自己修學的心得,說明她會念。她跟大家報告,她一生就是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她就相信她決定會生淨土,她沒有二念。她什麽都不想,千經萬論無量法門她無動於衷,她知足常樂。我得到的夠了,其他我不要了,沒有貪心。所以學佛時間不長,功夫不深,經論知道很少,可是給人講起來頭頭是道,滔滔不絕,能夠給你連續講七、八個小時。那是什麽?會念!我們今天怎麽?我們今天不會,心沒專,意不堅決,信心模糊不清楚。人家真是真信切願,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她走的這個路子。時間不長,你看她說得頭頭是道,她行的功夫踏實,這是一個學佛人,是個好榜樣。後麵這一句,這是蓮池大師的感歎,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你隻要一往生,你就證得大圓滿。所以,真正能選擇這個法門,死心塌地,他不是上上根,誰是上上根!這就是在這一大段裏麵,古大德說的這三種,這三大類,末後這一類,「專接上根,傍及中下」,就這個意思。專接上根,什麽是上上根?能信、能解、能願、能行,信解願行他統統能做到,這個人就是上根人。

  我們再看下麵一段,「由上可見,持名念佛,乃果覺因心之法」。學佛也離不開因果,因心果覺。可是這個法門很特殊,彌陀名號是果覺,我們用果覺當作因心,這個法門殊勝奇特,無與倫比。換句話說,這個法門是從果上開始修的,一下手就與果覺相應。所以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其體用」,究竟是圓圓滿滿,絲毫沒有欠缺,隻有佛知道。這個佛不是十法界裏麵的佛,是證得究竟圓滿法身的佛,他們徹底知道明了。在《華嚴經》上講,至少是八地以上能究竟其體用。由此可知,沒有出十法界見不到。「是法無上深妙,廣深如海,沐其中者,下根人淺遊海濱,亦即身在大海,並得海水浴之樂」。這個比喻好,他用海水浴來做比喻,持名念佛這一法真的深廣如海,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沐其中者,下根人在哪裏遊泳?在海邊沙灘上,水不深,但是那也是海水浴。這比喻什麽?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實報莊嚴土比喻作深海,凡聖同居土這是海岸,海邊上,同一個大海。你能得到諸佛如來果地境界之樂,這就是你到達極樂世界,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是不是自己證得的?不是的,那距離自己境界差得遠之遠矣。自己一品煩惱沒斷,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能夠享受到阿惟越致菩薩那樣的待遇、那樣的級別,享那種待遇。這個地方就比喻這樁事情,你無法想像。「若欲深窮其底,則唯賴上根利智之士」,你要把極樂世界彌陀如來的境界,跟彌陀如來那種善巧,接引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到極樂世界去平等成就,這種現象、這個道理,那就要上根利智。上根利智指誰?諸佛如來,隻有他們才真正知道。那他們潛水這些人員才能「深入海底」,他知道深海底的狀況,沒有這個功夫的人他做不到。「故雲專接上根,傍及中下」,所以古德有這種看法。

  「以上乙丙兩說,文異旨同」,這是第二段跟第三段,這第一段不說了,第一段說上上根人,那是四地以上,中上那也都是菩薩們才有分,阿羅漢、辟支佛以上的,凡夫沒有分。第二段、第三段那就是講四土三輩九品,凡夫統統有分,這個極樂世界才殊勝,十方諸佛刹土裏頭找不到!第二段說「本為凡夫,兼為聖人」。第三段講「專接上根,傍及中下」,這個上根跟前麵講的上根意思不一樣,這個上根是剛才講的真信、真正能理解、真發願、真幹,這種人就是上上根人,他不是菩薩,他是凡夫,他具足這四個條件,修行如理如法,他就能取實報莊嚴土,這才符合彌陀度生的大願。為什麽?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隻是他迷了;他覺悟了,徹底覺悟,他就成佛。所以乙跟丙這兩段文字好像不一樣,意思相同。「恰似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現相有差,本體是一」。舉廬山來做例子,很好,為什麽?中國淨宗的發源在廬山,中國淨宗初祖慧遠大師,他在東晉時代,就在廬山建了個念佛堂,叫東林念佛堂,這是淨土宗的祖庭。廬山我還沒去過,古人詩裏麵有這麽讚歎,橫看成嶺,側看成峰,有這個意思。「故兩說文字雖異,但悉皆闡明兩土導師悲智無量,福慧雙圓」。後麵這兩種說法強調淨宗無比的殊勝,說明兩土導師,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阿彌陀佛,我們娑婆世界的導師釋迦牟尼佛,悲智無量,福慧雙圓。悲智、福慧都是加持娑婆世界一切眾生。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多次宣講《無量壽經》,這是悲智。世尊講一切經,一生隻講一次,沒有講第二次的,唯獨《無量壽經》多次。從現在流傳下來的五種譯本對照起來看,裏麵有很大的差別,那就不是一次講的,所以判斷至少三次以上。可是我們的譯本有七種失傳,那七種本子裏麵還有沒有很大差異、差別的,那就不知道了。所以現在大家講的總是三次以上,不會少過三次。

  「言專接上根者,正顯如來之大智大慧」。專接上根,這個上根要注意到,遇到這個法門堅定的信心,一生絕不改變,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決定成就,這是上根人。許許多多成就的人,他用了多少時間?三年到五年,這不是上根人,什麽叫上根人!好像是三、四年前,深圳黃忠昌居士,三十才出頭,很年輕,聽到這個法門,他就發心閉關專修,閉關三年。向小莉居士護關,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圓滿,他預知時至,念佛往生。你說他什麽根性,算不算上上根人?他在閉關三年當中,每天一部《無量壽經》,佛號不間斷。那時候來問我,我用諦閑老和尚教念佛人修行的方法,老和尚的方法真的叫善巧方便,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你看,對身體、精神一點壓力都沒有,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什麽時候累了什麽時候休息,休息好了起來就幹,他就用這個方法。諦老這個方法好,沒有絲毫壓力,兩年十個月,阿彌陀佛就接他到極樂世界去了,就是此地講的專接上根,他是上根人。聽到這個法門,死心塌地相信,沒有一點疑惑,有疑就不行,他心定不下來。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閉關的這些大德們,閉了二、三個月偷偷的就跑出來,那是什麽?他受不了,在關房裏也沒人跟他說話。所以沒有堅定的信心,不容易!三年的時間,在關房裏不能大徹大悟,他也得念佛三昧,這肯定會得到的,念佛三昧得到了,往生就沒問題。念佛三昧得到,那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的心念跟阿彌陀佛就通了,佛來接引,你看多殊勝。

  所以我們決定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場殊勝莊嚴,為什麽?往生的人多!一個往生就是一個人去成佛;兩個往生,兩個人就成佛,這還得了!小小的念佛堂是阿彌陀佛在這裏設立的接引往生站,真信、真願、真幹,一個都不漏。覺明妙行菩薩真的是小念佛堂,隻有八個人,八個人個個成就,那還得了!圓滿了。覺明妙行菩薩的《西方確指》這個小冊子是從扶鸞裏麵透的信息,印光大師給他作證明。扶鸞的東西是鬼神,不能相信,隻有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印光大師給他作證。所以這本書也在淨土叢書裏麵編進去,是我們末法時期學佛的好榜樣。這上根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想想我們自己是什麽樣的根性,這個很重要。如果上根,一定要得定,一定要開智慧,那就難了,我們做不到。

  這個淨土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這是說出淨宗何以這樣殊勝,是阿彌陀佛真實智慧當中流露出來的。真實之際就是真如自性,直接的,它不是間接的。許許多多的佛法,真實之際透過阿賴耶識變現出無量法門;這個法門沒有透過阿賴耶識,它直截了當,看起來怎麽那麽容易、那麽簡單,所以叫人難以相信,道理在此地。這幾句話很重要,能把我們對淨宗很多疑惑化解。我們對這個法門老是有很多疑問,這一句話能清楚了,恢複我們的清淨心,淨宗常講「心淨則佛土淨」。我們的心總是有疑惑,所以總是不能清淨。不能清淨,頭一個原因就是有我,堅固的我執,《金剛經》上講的「我見」,我見是末那識。我見、我愛、我慢、我癡,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四大煩惱與生俱來的。所以迷就是個病態,覺悟了你就恢複正常。這個病態要是遇到緣它就生病,不遇到緣沒事,雖有這個病因,它潛伏,它不起作用;遇到緣它起作用,讓你身體的健康細胞轉變成帶病毒的細胞,這就是你得病了,我們得病的原因是如此。

  這個道理搞清楚了,我們再回轉頭來看現在這個社會,現在社會不正常,史無前例的混亂。再看地球的狀況,地震、海嘯、氣候反常、五穀欠收、幹旱、水災,還帶著瘟疫,物種大量的在地球上消失,這非常不正常的現象,這是災難!災難怎麽起來的?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心念所感應的。過去地球上住的這些人有老祖宗的教誨,大聖大賢人的教誨,宗教裏麵的神聖,佛門裏麵的佛菩薩,地球上居民人心淳厚他能接受,所以身心健康,家庭和睦,風調雨順,沒有這麽多自然災害。現在地球上的居民不要祖宗,不但祖宗不要,父母也不要了,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這還得了!任意破壞自然生態平衡,所以製造社會不安,地球處處災變頻繁,道理在此地。

  如果我們真的覺悟、真的明白了,化解災難難不難?不難。最近有同修送一本書給我看,叫《解讀末世預言》,我翻了一翻沒看完,裏麵所講到近代的量子力學,對整個宇宙的看法跟大乘佛法非常接近。我記得其中有個科學家說,根據他的研究,他說世間根本沒有物質這樁事情,這跟大乘法講得很接近。物質是什麽?波動的現象,它從量子力學上極其微細的光波,這個光波是一閃一閃連續的現象。他說它們頻率不一樣,頻率慢的就變成物質,山河大地;頻率稍微快一點的就變成花草樹木、植物這一類的;再快一點的就是動物;最快的,就像我們現在電視裏頭,這是最快的。他說完全是波動頻率不一樣,除了這個東西之外,根本沒有物質存在。這跟《仁王經》上講的,跟《菩薩處胎經》裏頭所說的,就是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個念就是量子裏麵講的光點。很難得!佛法裏麵說的比它還進一步,這光點從哪來的?量子力學沒有說這光點從哪裏來的。所以佛法說到究竟,它還有一個自性,佛經上的名詞用「性」,自性、本性、真性、法性,說了很多。這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一種善巧,教學的善巧,告訴你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那全是假的,你懂得意思就行了。那個東西是體,那是永恒的、是不變的。明心見性了,六祖惠能大師見性的時候報告,性是什麽樣子?他說性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永遠不會受染汙。真的,為什麽不會受染汙?因為染汙的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它怎麽會染汙它!「本不生滅」,發現量子這個極小微弱的光點它還是有生滅,自性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佛法裏麵講凡是有生滅都不是真的,是假的;真的,不生不滅,真性不生不滅。

  這些光點從什麽地方出生的?是從自性裏出生的,也就是自性裏麵起這些波動的現象。但自性不是波動,它能起這個波動現象。這很不好懂,佛法裏麵講「唯證方知」,你自己契入境界你才曉得,不契入境界,你很不容易體會到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佛法是科學,它講證據的,要你自己親證才算數。你不親證,你聽佛說的都不算數,佛隻是給你引導,告訴你有這樁事實,你自己必須證得。用什麽方法證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是起心動念,你要能夠,我們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這裏麵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就能證得了。你不能夠證得,就是這幾樣東西造成你障礙,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就見不到。所以大乘教裏麵跟我們講得好,真正放下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你頭一關破了,六道輪回沒有了。為什麽?六道輪回是從執著變現出來的,假的,不是真的。有執著它就有,沒執著它就沒有,這不是真的。四聖法界,這是六道之外的,聲聞、緣覺、菩薩、佛,它也不是真的。從哪來的?從分別來的。你有分別心就有這種境界出現,分別斷了,這個就沒有了。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沒有了,那不是真的。

  大乘教裏麵常講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是不是真的?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實報土是例外,沒有講例外。實報土是什麽造成的?是起心動念的習氣,不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十法界裏的佛法界,起心動念的習氣;習氣要是沒有了,這個實報土也沒有了,剩下來的就回歸自性,叫常寂光,那是真的,永恒不變,在哲學裏麵講那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它雖然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它能生能現精神跟物質。但是你要知道,它能現不是真的,所現的這些現象全是生滅,就是量子力學裏麵發現的,全是極其微弱的光點,光子,光子的點它們的連續相。它不說相續,說連續好,為什麽?它各個是獨立的。就像電影的底片一樣,張張是獨立的,所以它不是相續,它是連續的,這說得好。相續是一個東西,張張都一樣的,那行;它不是一樣的,張張不一樣,絕對沒有兩個是相同的,無量劫以來找不到兩個相同的。這才把諸法實相揭露,現在人講揭秘,這個秘密被揭穿了,這是事實真相。因此,所有的現象都是識變的,識是什麽?識是分別執著。我們的念頭,念頭善就變善,念頭不善就變得不善。所以我們要是念念念貪瞋癡慢,那就不善,那是念的病毒,你肯定要生病。如果你念念當中是戒定智慧,念念當中是仁義道德,念念當中是安定和平,那就完全是善的。

  因此,災難是不善念頭變現的境界。我們現在覺悟了,馬上把念頭改正過來行不行?行,有沒有效?有效,災難就沒有了。你看念佛人厲害,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念惡,都念不善,災難起來了;念佛的人天天念阿彌陀佛,災難起來,他到極樂世界去了,這裏與他不相幹,這個很厲害!信仰宗教的人,他念上帝、他念神,他念念想到神聖的教誨,他依教奉行,他到天堂去了。大乘教裏給我們講天有二十八層天,都非常殊勝,天人的福報我們人間不能跟他相比,壽命長。我們中國人講的,印度人叫忉利天,中國人講玉皇大帝,欲界天,不要說別的殊勝,單講壽命,忉利天跟我們這邊有時差,我們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忉利天人的壽命多長?他們那個地方的時間也是三百六十天是一年,他從圓周講的,一個圓三百六十度,三百六十天是一年。他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他的一年就是我們三萬六千年,他的壽命是一千歲,福報大!愈往上去,那個壽命是倍倍上升,夜摩天的一天我們人間二百年,他的壽命是二千歲。彌勒菩薩在第四層天,兜率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他的壽命四千歲。所以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壽命盡了,到這個世界下來成佛,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那我們算算大概多久?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我們這個世界會不會毀滅?不會,世界再大的災難也不會毀滅,將來彌勒菩薩還來成佛。所以,意念主宰一切,這是真的。

  我看到科學家這些報告,《解讀末世預言》裏麵說得很有道理。所以明白這個道理,災難現前不怕,知道化解的方法,念頭一轉就化解了。但是要集體意識才能產生效果,集體意識我們叫全世界的人都回心向善,這個做不到。他不相信,他說這是宗教,這是迷信。那怎麽辦?我們就找這一批信宗教的迷信的人,我們這些迷信的人,我們斷惡修善,我們來改變,他們也沾光了。他們雖然沾光,他還是瞧不起我們,我們不要介意,不要放在心上。總而言之,救人、救自己是好事情,縱然受盡侮辱,這消我們的業障,有什麽不好!所以學大乘教的人,這麽多年來我常說,這個世間佛告訴我們,「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我續兩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們在這個世間生活得多快樂、多幸福。我感覺到這個世間非常美好,沒有惡人,他作惡是一時糊塗迷失了自性,本性本善,我們相信他的本性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他那個不善是他沒有受過好的教育,他學壞了。現在這個社會學壞很容易,有很多老師在教你學壞,第一個老師就是電視,現在網路的老師比電視還厲害,它們在教你!你天天跟它學,你沒有一天不親近它,你能不學壞嗎?不可能的事情。佛菩薩天天跟它學,我相信也會學壞。

  所以我們隻有一個辦法,我不能限製你電視不播,但是我有權不收看。我們的道場,也有不少學佛同修的家庭裏麵沒有電視,有電視收不到外麵東西,他天線不接上,放我們的光碟。我們天天接觸的是佛菩薩,天天接觸的是聖賢的教誨,我們跟外麵信息中斷了。我差不多有四十多年,將近五十年了,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也不看雜誌。所以很多人講災難,來問我,我說沒有,每天天下太平,日子很好過!沒有一點操心的事情。這就是心態上的問題,你肯放下,沒事!電視放下,廣播放下,所有媒體都放下,報紙放下,雜誌放下,甚至於連書本也放下。現在的書店跟從前書店不一樣,六十年前的書店,你進去有書卷氣,磁場非常好,你進入圖書館、進入書店,你的心定下來,感覺好。現在不行,現在進入書店磁場非常不好,什麽原因?書架上那些書內容不好。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逛書店、進圖書館,現在不去了。現在我居住的地方,房間裏麵放的都是經書,佛教的經書、其他宗教的經書我都搜集;我們中國的典籍,《四庫全書》、《四庫薈要》,我放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磁場好!現在社會上好人少,好朋友交不到,我們跟古人交朋友,跟佛菩薩交朋友,好!他們永遠不會變卦的。由此可知,幸福與災難都是自己選擇的,你不要怪人,怪人錯了,自己選擇的。你這一生當中選擇幸福美滿,你確實就能過得幸福美滿;你要選擇那些十惡,殺盜淫妄,你選擇這些東西,那你的生活就得要受災難折磨。所以很多預言我看到了,我覺得一點都不稀奇,許多災難我知道它怎麽來的,它為什麽會有災難,我也知道化解的方法,不是難事!所以極樂世界是彌陀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真實慧,從這個地方開化顯示。開是開啟,門打開來;化是教化,用什麽方法教化?顯示,我們今天講的身行是顯示,言教,自己做出來給大家看,人家相信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他都做到、都兌現了,一句話不假,所以能得別人的信心。究竟是回什麽事情,那隻有明心見性的人知道。

  「彌陀之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融具德,超情離見,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故非思量分別之所能知、語言文字之所能及。故雲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這一段比較長一點,真的,念公老人為我們說清楚了。淨宗的偉大就在彌陀一乘願海。海是形容詞,大願,宏願!什麽願?希望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這叫做一乘願海。一乘是成佛,二乘是講大乘、小乘,大乘是菩薩,小乘是阿羅漢。淨宗不是希望你成個羅漢、成個菩薩,不是的,淨宗希望你這一生所證得的跟阿彌陀佛一樣圓滿,這是彌陀的本願。而且用的方法太妙了,六字洪名,實際上四個字「阿彌陀佛」。蓮池大師念佛就念四個字,在《竹窗隨筆》有這麽一段記載,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你老人家念佛怎麽念法?「念四個字。」你教別人?「教別人六個字。」為什麽不一樣?他說:我這一生決定要往生極樂世界,親近彌陀,所以客氣話不加了。經上講得很清楚,執持名號,名號就四個字。南無的意思?南無是恭敬,是皈依、歸命,這客氣話免了。我教別人,別人沒有心願真的求往生,所以加一個皈依阿彌陀佛,歸命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結個緣,來生後世會續上,這麽個意思。真的,決定在這一生你就學蓮池大師一樣,客氣話都免了,我們來真的,不來假的,真的是「阿彌陀佛」四個字。

  這四個字圓融具德。這四個字可以翻,沒翻,為什麽不翻?尊重不翻。翻成中國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無量覺是對誰講的?對真如本性講的,所以它是性德的名號,念阿彌陀佛是念自己的自性!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阿彌陀佛就是如來智慧德相,無量智慧、無量的德、無量的相好,它是念自性,不是念別的,所以圓融具德。圓融具德我們用《華嚴經》上這句話,三樁事情,智慧、德能、相好統統具足,一點都不缺。超情離見,情是情執,這裏頭沒有情執;見是我見。情,我們中國人講七情五欲;見,末那識裏麵四種煩惱的根,我見。從我見延伸出來我愛、我慢、我癡,隻要我見沒有了,後頭全沒有了。所以《金剛經》後半部教你離見,破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四見破了,你就超越十法界。前麵講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破了,你超越六道輪回,四見破了超越十法界。這一句名號超情離見。念阿彌陀佛的人多,懂得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義理、境界的人不多。所以為什麽念佛人還要真正來學習《無量壽經》?學習《無量壽經》,你把淨宗理事性相因果全明白了,你念佛跟別人念的就不一樣。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才會有無量的法喜,你念得舒適、念得快樂、念得歡喜,道理在此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敬請常念阿彌陀佛!


特別將轉貼的功德回向給末學家的狗狗,三惡道中苦難的眾生和十法界一切無祀孤魂及有緣分的眾生,時值末法,去佛遙遠,願地藏菩薩和諸護法善神護持你們,前來論壇學習老法師宣講的大經解,願你們得佛光注照,借彌陀名號彰顯自性光明,早脫苦海,投歸彌陀淨土。阿彌陀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