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這一句前麵漏了一個字,漏了一個「二」。因為前麵第一段是講「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這個講完了。這個地方是要講「順菩提門」,順菩提門也有三條,下麵說:「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這一大段題目是「一經宗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依照這部經修學的最高指導原則。這個指導原則,總的在前麵說過,「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淨宗修行最高指導原則。這個地方是為我們細說,怎樣得清淨心。特別是我們這部經的經題,經題的後半段講的是清淨平等覺,把修行綱領說出來了。有宗,這就是本經的宗旨,修學的宗旨;趣就是果,我照這個方法修,將來得什麽樣的果報,那個果就在經題的上半段。你得的是什麽?得的是「大乘無量壽莊嚴」,你看看這個果報多殊勝!這一句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所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人人都有的,本有的,所以大乘教裏麵佛常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佛這個意思一定要搞清楚,它不是迷信。佛,是印度話,印度人稱佛,我們中國人稱聖人,所以佛跟聖人是同一個意思。中國這個聖怎麽講法?聖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通達明了,這叫聖;佛在印度這個意思是覺,也是對宇宙人生真相完全覺悟明白,真的是一個意思。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個字是音譯的,實在講是可以用中國這個聖字來翻譯,有些佛法裏麵稱為大聖,這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大聖釋迦牟尼。所以這個文字搞清楚,你就不會說它是迷信。你意思搞不懂,以為佛是神、菩薩是神、羅漢是神,全錯了。佛、菩薩、阿羅漢在佛教裏麵是學位的名稱,佛是最高的,中國人講聖人,比聖人低一級的是賢人,再低一級的是君子;在佛法裏也有三個等級,最高的是佛陀,其次的是菩薩,再其次的是阿羅漢,三個學位的名稱,這不能不搞清楚。
佛的教學,終極的目標是教我們回歸自性,為什麽?自性裏頭是圓滿的。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本性本善,佛稱自性,也稱本性。《三字經》最初兩句話,「人之初,性本善」,你怎樣回歸到本善,這個教學目的就達到。為什麽本善不見了呢?因為你習性不善,《三字經》上說得很清楚,「性相近,習相遠」。性大家是一樣的,都是至善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要搞清楚,這善是個讚美的名詞,它太完美,它一絲毫欠缺都沒有。自性裏麵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這個相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福報,無量的福報,你自己本來有,為什麽失掉?現在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所看到的,智慧不平等,德行也不平等,福報也不平等,什麽緣故?是因為你們自己的業障有厚薄不一樣。業障厚的,聰明智慧就少;業障薄的,他聰明智慧就多一點。所以智慧德相本來都一樣,你的煩惱有厚薄淺深不相同,所以它透出來的不一樣。
佛陀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把煩惱習氣遠離,放下,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你就完全恢複。煩惱習氣無量無邊,釋迦牟尼佛把它歸納為三大類,這教學上好說,好講。每一類都無量無邊,沒有頭數的。第一類叫無明煩惱,《華嚴經》稱作妄想,《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就是大乘教裏麵講的無明煩惱,這是一類。第二類叫塵沙煩惱,塵沙是比喻,就是這種煩惱像塵沙那麽多,在《華嚴經》上叫它做分別,所以分別是煩惱,塵沙煩惱。第三大類叫見思煩惱,見是你的見解錯誤,思是思想,你想錯了,你把事實真相想錯了、看錯了,這叫見思煩惱。《華嚴經》上講的執著,執著就是見思煩惱。你能夠把執著放下,你就證阿羅漢果,就叫做阿羅漢,第一個學位就拿到,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如果更進一步,不但不執著,分別也沒有了,那你就是菩薩,你就拿到第二個學位。最高的學位,必須六根在六塵境界裏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無明煩惱沒有了;無明煩惱是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就成佛,最高的學位就拿到,它是三個學位的名稱。
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知道,現在佛教變成宗教,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罪人,怎麽他老人家搞到二千五百年之後會變成宗教?我們要知道,我們沒有盡到責任。釋迦牟尼佛在世跟宗教不相幹,十九歲出去求學,參學,三十歲開悟。孔老夫子也是,十五有誌於學,三十而立。這是東西方的聖人很多相同的地方。可是世尊他開悟之後,就從事於教學,一生幹這個工作。身行言教,他真做到,他所講的全做到了。他做不到的,他不說;說到,真做到,給我們大家做個好榜樣。教多久?教一輩子,七十九歲圓寂的,所以在經教裏麵常常看到,「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十歲開始到七十九歲,活一天就教一天,樂此不疲。用現代的話來說,他是什麽身分?他是多元文化,可以說多元,因為他不分國家,不分宗教信仰,也不分族群,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這是他真正的身分。他自己呢?他自己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他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吃飯到哪吃?托缽,真的是「一缽千家飯」,這個話說得是實實在在,不是假的。你看經典一展開,你就看得到,他的常隨弟子,就是跟著他不離開的,佛到哪裏去就跟到哪裏去,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每個人都出去托缽,那個缽就是一千二百多個缽,托的飯不是說我托來我就吃,不是的,回去把飯和在一起、匯在一起,然後再分著吃。所以每個人那一缽飯都是千家托來的,這是真正共產主義。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把它搞成宗教,這是我們後世的學生大不孝,怎麽會搞成這個樣子?真正做佛的學生,要把佛的本來麵目恢複,本來麵目是教學。
佛教傳到中國,摩騰,竺法蘭,這兩位大德到中國來,當時漢明帝拜他為老師,所以就變成國師。原本他們都是托缽的,都是樹下一宿的,現在做了皇上的老師;在中國,如果皇上的老師到外麵去托缽,到樹下去一宿,那人家不把皇帝罵死了!你這個皇帝怎麽當的,你的老師怎麽可以叫他過這個生活?所以到中國來之後,他們把那些舊的傳統也就放下,你看恒順眾生,隨順中國人的習慣。皇上也給他蓋上宮殿,蓋上了寺,這個寺是什麽?諸位要懂得,寺是政府辦事的機構,是直接屬於皇帝管的一級單位,叫做寺。你們到故宮去看,故宮裏麵牌子有很多,像鴻臚寺、太常寺,那都是皇帝下麵的一級單位,直接歸皇帝管的,稱之為寺。九個寺,寺的長官叫卿,三公九卿;三公是皇上的顧問,這地位很高,九卿是他下麵一級單位的首長。宰相下麵一級單位稱之為部,那個部的首長稱為尚書,尚書就是部長,侍郎就是次長。所以皇上他的一級機構比宰相就要高一等,宰相稱尚書,他們稱卿,三公九卿。佛教這個辦事的機構也稱之為寺,直接歸皇上抓的,所以中國那個時候就變成兩個教育部,宰相底下的教育部是禮部,排列的順序,它排在第一,這是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無論是家庭、無論是國家,都把教育擺在第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你建立一個政權,君是領導,領導人民,什麽為第一?教育第一,所以禮部是第一個部。宰相有事不能視事,禮部尚書代理,你看他地位多高!從中國古時候製度去看,無論是家庭,無論是國家,都把教育擺在第一,換句話說,一切都是為教育服務。所以這個國家幾千年來長治久安,它道理在此地。
教什麽東西?紮根的教育,基礎的教育,是三歲,小孩從出生到三歲是紮根教育,母親教。母親是小孩子第一任老師,教什麽?現在跟大家講的《弟子規》,《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小孩一出生,眼睛睜開他會看,耳朵他會聽,他已經在學習。你看從出生到三歲,他學了一千天。這一千天當中,在從前這個教育是非常重視的,一切負麵的東西不能讓小孩看到,不能讓小孩聽到,不能讓嬰兒接觸到,他所接觸的全是正麵的。父母在他麵前都彬彬有禮,他學會了。所以中國古諺語說,「三歲看八十」,這三歲紮的根,八十歲不會變,這個教育根深蒂固。《大學》裏麵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什麽時候培養的?這三年一千天培養的,這個根多好!以後他上學,老師是繼續家教,把家教延續。老師要做出榜樣來給學生看,老師代替了家長,家長這麽做的,老師也是這麽做,他的信心就定了。所以從前中國教育是這麽教成功的。
這種教育到什麽時候沒有了?民國建立之後,這種教育的理念還延續了二十年,民國二十年以後就沒有了。徹底滅掉的是中日戰爭之後,八年抗戰之後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常說,我們跟日本人的八年戰爭,死傷的這些人,生命財產,那是小事,微不足道;最大的傷害是我們傳統的家跟傳統的家教丟掉了,這個損失太大了。這個損失,如果我們沒有高度警覺心趕快把它恢複起來,我們這個民族會滅亡。就跟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其他三個都沒有了,隻剩一個中國。中國如果把這個傳統丟掉,中國這個古文明也會消失掉。我相信不會超過三十年,中國東西就沒有了。這個沒有是全世界人類可悲的一樁事情,損失不隻是中國,全世界的損失。七0年代湯恩比常常講,這是英國一個史學家,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隻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別人說的,不是我說的,說得真有道理。我們今天如何能夠恢複佛的教育?佛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如何恢複中國傳統儒的教育、道的教育?中國傳統決定離不開儒釋道。儒釋道在形式上有,實際上已經看不到,學儒的,他學道、他學佛;學佛的,他也學儒、也學道,他樣樣都通,樣樣都懂。這是我們對於傳統文化基本的一個認識,要搞清楚、搞明白。
現在要恢複就不必建寺廟,那是從前帝王時代的,不必建那個形式。現有的這些寺廟,那是古跡,做為觀光旅遊,曆史的憑吊,好事情,那個不能夠教學。現在要建,要建學校。早年我跟趙樸老常常見麵,幾乎每年我都回去看看他。我給他建議,現在交通方便,資訊發達,中國佛教是十個宗派,十個宗派都恢複起來,每個宗派建立一個道場,像外國的大學城,找一塊好地方興建,建大學城,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解門,一部分是行門。夏蓮居老居士他在名稱上做了一個建議,這個建議非常好。修行的這部分稱為學會,我們淨土宗,淨宗學會,這是修行的一部分,研究理論、經典的一部分,淨宗學院;天台宗的天台學會,天台學院,這是名稱上的現代化,大家一看就了解,這就對了。華嚴學院,華嚴學會,這名稱讓人家一點都不迷惑,這個建議非常好。我們要真的懂得,要真的去幹,這樣子才能把中國傳統文化複興起來,那麽中國至少有一千年的盛世出現,千年盛世,長治久安。中國起來了,一定會把世界帶向安定和平,你說這個事情多偉大!多有意義!
在末法時期,大乘教裏麵,無量壽是無比的殊勝。剛才我們講經題上,你看清淨心,清淨心得的果報,清淨心是因,果是莊嚴,莊嚴就是美好;平等心,平等心是定,是三昧,果報是無量壽,那是德;後麵覺,覺而不迷,果報是大乘,大乘是智慧,就是《華嚴經》上講的,自性本具的般若德相。德是無量壽,相是莊嚴,般若智慧就是大乘,都擺在經題上,修因證果,這就是本經的宗趣。現在頭一個跟我們講,無染就是清淨心。染是染汙,我們現在的心不清淨,為什麽?有執著,有分別,哪些是的?說不盡。簡單說一個,執著身是我,這就是染汙。你還有身見,這是頭一關,執著身是我,佛說這個身不是我。身是什麽?身是我所、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這衣服是我所有的,不是我,這大家容易懂。衣服髒了換一件。同樣的道理,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用個幾十年,像機器一樣,用舊了,不好使用,再換個新的,換個新的身體,這就對了。
真有功夫的人,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人的細胞,身體裏麵細胞,每七年是一個周期,它是天天都在換。七年,舊的細胞是一個都沒有,全部都換上新的。那我們要問,他為什麽愈換愈差?老化,不就差了,愈換是愈不靈光,為什麽不換成新的機器?要換成新機器,那你就長生不老,為什麽要愈換愈差?你想想這個道理就曉得。童年的時候天真,十歲到二十歲,七歲到十四歲、二十一歲,換的時候,幾乎換的都是新的,沒有什麽差別,真的是好。二十歲以後,那一個七年就不如一個七年,為什麽?自私自利起來,妄念起來,跟著你的欲望,貪瞋癡慢,那好了,愈換愈差;愈到老,執著愈嚴重,就更差了,就是這麽個道理。身體細胞新陳代謝的更換,聽誰的?聽我們自己的意念。所以如果你真的得清淨心,你所換的全是好的。也就是說,你沒有衰老的相。如果你要是得平等心,換的幾乎都是跟新的相同的。我們講,菩薩菩薩年年十八。菩薩所換那個身體的相,因為他有平等心,他不但清淨,他達到平等,清淨是阿羅漢的心,平等是菩薩心,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佛心;所以清淨平等覺這三個階段,他們懂得。我們一般人患得患失,貪而無厭,所以愈換愈差,五、六十歲就衰了,這是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才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後果。
你看菩薩教我們,我們修淨土,終極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生極樂世界,第一個要緊的條件,諸位要記住,這經上常講「心淨則佛土淨」。你心地不清淨,你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幾十萬聲,不一定能往生,為什麽?心不清淨。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麽?享受!極樂世界太好了,我是去享福,這個念頭不能往生,與極樂世界的那個理念完全相違背。要知道極樂世界是學校,你可不能把學校當做家,進了學校就不想離開,這不可以。你畢業之後,一定要離開,那個地方是培訓你成佛的,你是去上學。成佛之後,你得離開。離開到哪裏?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你不能老戀著那個地方。你有這麽一個動機,不但阿彌陀佛不會接引你,極樂世界的居民也反對你,你怎麽能去?所以頭一個條件是無染清淨心。
這麽多年來,我常常勸導大家,咱們學佛頭一個學清淨。我提出十六個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癡慢,這十六個字真正做到,有沒有入門?給諸位說,沒有入門。我說得很明白,不要把我的話誤會,但是我已經帶你到門口,帶到門口。入門呢?那要佛經上的條件,就是你要把身見放下。真的這個身不是我,不再為這個身去造業,這就對了。你才能夠恒順眾生,隨喜功德,決定不再為這個身,身舍掉。第二個要放下邊見,邊見簡單的講就是對立,再不會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邊是二邊,不但不跟一切人對立,跟一切動植物也不對立,跟山河大地也不對立,跟自然現象也不對立,對立的念頭沒有了。諸位要曉得,對立念頭放下,是個什麽境界?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一體就不對立,對立就不是一體。對立裏麵生煩惱,所有一切煩惱的根源就從這裏生的,所以要把它放下。再要把成見放下,中國人講「某人成見很深」。佛法把成見分成兩大類,一個是因上的成見,一個是果上的成見。沒有成見,人到沒有成見,你處事待人接物就一帆風順,為什麽?自己沒有意思,別人都好,但是你有智慧,你能判斷。別人提出來好的,你一定服從,一定隨順;提出不善的,你可以規勸,認為規勸他不能理解、他不能接受,就一笑了之。盡量去回避那個後果,那個不善的後果,這就對了,永遠是快樂的。這才叫真正入門,入佛門。
入佛門在小乘就證須陀洹果,小乘初果。在大乘,像《華嚴經》裏麵講的,圓教十信位的菩薩,初信位,十信是小學,你已經入小學一年級。我講的十六個字是帶你到一年級門口,那你得用佛的這個標準,你就進去了。這一進去,雖然很低,地位很低,可是你也很了不起,稱你為聖人,小聖,小小聖。這小小聖沒有離開六道輪回,但是決定不墮三惡道,你得到保證,天上人間七次你肯定證阿羅漢,也就是說,你的地位一天一天往上提升,不會退轉。三種不退裏麵,你證得的是位不退,天天有進步,你是個小菩薩。《金剛經》上佛說得很好,佛陀囑咐大菩薩要常常照顧小菩薩,小菩薩定力不足,有時候還會犯過,所以大菩薩常常照顧你。頭一個決定不為自己求安樂,哪個地方有災難,你不要去躲避,趕緊到那邊去,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們。
今天這個地球上有災難,佛用什麽方法來幫助他們?教學。要知道講經教學是化解災難的秘方,你要教他,他本性本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不善是習性。講清楚、講明白了,他就會把不善放下,把本善又找回來,那就成了,教育目的就達到。再壞的人,五逆十惡的人,他還是有本善,隻是一時糊塗做錯事情,你得原諒他,好好教他,教他回頭;你不能舍棄他,舍棄他,你的教育失敗。
我在國外,我不想教學校,我很喜歡跟這些老教授們聊天,跟他們開座談會。我告訴他們,古老的中國最重視的是教育,中國人有教學的智慧,有教學的善巧方便,有教學的成效,這是世界上確實很少能夠跟中國相比的。中國教育首先肯定人性本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讓他從習性回歸到本性。如果說這個學生太壞了,不能教,把他開除,那是你教育的失敗。你應當把那壞學生變成好學生,那你教育成功了。不能教,開除,他沒有過失,你自己有過失,你沒有能力,你沒有德行,你不能感化他,這是你的失敗,不是學生,學生沒有過失。我常常在座談會裏麵告訴這些教授們,他們聽了之後,也點頭,也覺得我說得很有道理。這不是我說的,這是中國古聖先賢說的。教不好,應當反求諸己。中國古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才能解決問題。你要把責任推到對方,那你錯了,完全錯了。中國自古以來教學的成功,沒有別的,就是這兩句話。父母教兒女教不好,不是兒女不好,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沒有教好。老師教學生,教不好,他反省的時候,不是學生過失。所以修養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自然能夠感化底下一代。
中國幾千年長治久安的載體是家。所以中國這個民族了不起的地方,一個是懂得教育,一個是家。家是什麽?把這個教育徹底實現。中國家是大家庭,抗戰之前,我們是住在農村裏麵,大家庭,這個村,王村就是王家,他一家。那個是宛村,宛村是一家,是我們的親戚,兄弟十個不分家。家裏人口有二百多人,已經衰了,興旺的時候三百多人。所以家有家道、有家規。《弟子規》是家規裏麵的共同規矩,必須遵守的。除這個之外,每一家他所學的不一樣,他所經營的事業不一樣,他還有他特別的規矩,都在家譜裏麵。治家有規矩,就跟政府一樣,它有製度,它有法律,不能夠違反。所以小孩從小就要教他大公無私,如果有私心,這麽大的一個家庭就被他破壞,就家破人亡。從小沒有私心,你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麽?為家,榮宗耀祖,光大門楣,他一生有他的目標。你說現在我們很多人,許許多多小學生都自殺,為什麽?他生活得不知道為什麽?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精神生活多苦!從前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無論你到哪個地方,家是你的後盾,家是你最忠實的支持者,你有困難的時候,全家都會照顧你。所以年輕的時候,家學就是私塾,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隻要肯念書,一定有人成就你,家幫助你。老的時候,家養老,告老還鄉,天倫之樂,你看家裏自己兒孫,這些子侄,總有幾十個,天天圍繞著你,你多快樂!現在家沒有了,家沒有了,真可憐,特別是年老了,孤單。這個社會養老的事業,我看了很多,我每到一個地方,我很關心的就是看這個地方老人福利事業,看這個地方青少年犯罪的情形。這是全世界每個國家政府最憂慮的、最頭痛的兩個社會問題。但是這種問題在中國古代根本不存在。你查查中國二十五史,哪個朝代提到養老育幼的問題?沒有提到,家代替了,它都做好了,都把小孩教好,都把老人照顧好,所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在中國古代各行各業裏麵,哪個職業一般人最歡喜幹的?給諸位說,做官,為什麽?待遇很好,又有社會地位,又沒事情幹,沒有案子辦,沒有犯罪的人,沒有犯罪的事情。我們看看《四庫全書》集部那些文學作品,文章、詩詞、歌賦,誰做的?都是些做官的,他沒事情幹,天天在家讀書,學而優則仕,遊山玩水。我們看到這些文學作品裏麵,你看很多訪問道長、訪問和尚,他有的是時間,哪像現在!現在三百六十行,做官最辛苦。古時候連做皇帝都輕鬆,垂拱而治,沒事做,天下承平,怎麽來的?教育辦得好,家紮得好,所以齊家國治天下平。隻要家一齊,家好了,社會就沒有問題,再不會有犯罪的這種事情發生,全靠教育。你看老祖宗多有智慧,幾千年就是把教育擺在第一位,所有一切行政設施沒有一樣不是為教育。教育是主軸,國泰民安,它能收到這麽好的效果。佛教教育尤其是提升,提升自己的靈性。
所以頭一個,無論是在家學佛,出家學佛,要記住「不為自身求安樂」。為自身求安樂,縱然你得到安樂,副作用很麻煩,副作用會帶給你疾病,帶給你災難。人活在世間就是為眾生的,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榜樣,為一切眾生,教學。最大的利益,最殊勝的功德,就是教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所以「無染清淨心」,頭一個是無染做到了,清淨心才能夠得到。隻要有染汙,我們講精神的染汙,物質上的染汙,統統要離開,決定不能夠沾染。今天最普遍的染汙、最嚴重的染汙是什麽?電視,網路,害死人。中國國內我不太清楚,我們在國外,特別我在美國住了十幾年,美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就用電腦。除了他自己的功課之外,他就接收網路裏麵的信息。所以你看看從小他就汙染,染汙變成一個習慣,他一生都丟不開,回不了頭,這多可怕!
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早年有一次我在他家裏,碰到當時教育部有三個官員,地位也很高,去訪問他老人家,談傳統文化複興的事情。問他用什麽方法能夠複興中國傳統文化?他聽了之後,態度非常嚴肅,五分鍾沒有說話。我們大家都非常注意,用心的來聽他的教誨。五分鍾之後,他說了,方法是有,第一個,那時候台灣有三個電視台,有台視,有中視、華視,三個電視台,把電視台關閉;第二個,所有的廣播要關閉,報紙、雜誌都停刊。這三個官員聽到之後,老師,這做不到!「這個東西天天在糟蹋中國傳統文化,你要不把它去掉,你怎麽複興?」說得有道理。所以我學佛了,他們雖然沒有關閉,他有權播放,可是我也有權不接受。我差不多有五十年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誌,不聽廣播。我每天讀經,讀聖賢的東西。所以別人問我,我每天天下太平,沒事。你們有事,我沒事。所以隻要我們肯遠離,我們就得清淨心。我們每天過的日子多歡喜,多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知識不行,知識解決問題,後頭有後遺症,而且知識解決問題是局限的,它不是圓滿的,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前些年,我在英國跟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漢學係的學生、教授們上過課,跟他們交流過。我看到這些漢學係的學生,這些外國人,我很佩服,他們年輕,普通話講得很好,北京話講得很標準,能夠讀文言文,能夠看中國的古籍,這不能不佩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學得這麽好。這是研究漢學,研究儒釋道,拿儒釋道的經典去寫博士論文。我曾經問過他們,我說湯恩比說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說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你們現在都在學習,我說真能解決問題嗎?我問他們,他們對我笑,不說話。然後我就接著問,湯恩比的話講錯了嗎?你們是不是以為他講錯了?他也不說話。最後我就告訴他們,湯恩比的話講得沒錯,而許多人解讀錯誤。提起中國孔孟學說,你們肯定就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正是他們現在學習的,裏頭有個學生用《孟子》寫論文,還有一個學生用《無量壽經》寫論文,就是我們這個本子。我問他,《無量壽經》有九個不同版本,你用哪個?他用夏蓮居的會集本,難得。
我說很多人解讀錯誤,為什麽?四書五經十三經是儒家的花果,當然你一下就看到了。大乘佛法,這一提起,你們一定會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經大論,能解決這個問題嗎?不能解決。你不說,我給你說出來。這是花果,可是你要想想花果從哪裏來的?樹上結的;樹從哪裏來?樹是根生的。湯恩比的話沒說錯,你要找根。根是什麽?儒家的根是《弟子規》,道家的根是《感應篇》,佛法的根是《十善業》,這三樣東西你們都疏忽了,你認為這個太淺、太低了,那是根。你要是把根丟掉,哪裏會有枝葉花果?所以你們研究這個東西就不透徹。我說你們今天搞的,搞什麽?你們在這裏,學校裏教的,你們所學的是儒學、佛學、道學。我說我跟你們不一樣,我說你們將來可以拿到博士學位,可以做歐洲的漢學家,可以做名教授,你不可能像我這麽快樂,像我這麽自在,什麽原因?我跟你們學的是相反的。現在外國人寫的字都是從左邊到右邊,你看你們學的是佛學,我是反過來,學佛。你們是搞的道學、儒學、佛學,我是學儒、學道、學佛,不一樣。學儒,得學的跟孔孟一樣,他是我們的表率,是我們的標準,要向他看齊,學佛就學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學道要跟老莊一樣,那你才算有成就,才是智慧,真能解決問題。所以佛學、道學、儒學是知識,學佛、學儒、學道是智慧,湯恩比的話沒有說錯,很多人把它解釋錯誤了。
我那個課隻有一個小時,時間雖然不長,給他們很有啟示。所以這三個根重要,中國的根,從前是母親紮的,根深蒂固。儒家是倫理道德教育,道家是因果教育,佛法是智慧教育,你沒有這個根,怎麽用功,怎樣學習,都沒有用處,你都學得不像。換句話說,你在生活上的問題,工作上的問題,你都解決不了。如果你真的是學儒、學道、學佛,那什麽問題都能解決。你才真正像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法喜充滿,佛家所說的「常生歡喜心」。一個人天天歡喜,他怎麽會不健康!天天在憂慮,那就會出毛病,那不是健康的相。健康的相是天天快樂,儒釋道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把它認識清楚,要認真學習。
下麵第二個,「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這是救苦,救苦救難,用什麽方法?目的是什麽?叫一切眾生得到平安。你看我們現在的社會,現在社會人心不安,定不下來、靜不下來,這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嚴重煩惱,這怎麽辦?我們曉得染汙太嚴重了,什麽造成的?說老實話,電視造成的,網路造成的。網路跟電視是大魔王,很可怕。過去方老師告訴我,這個東西能毀滅一個國家,毀滅民族,你不能不小心它。他說美國將來滅亡,頭一個因素就是電視。那個時候他警告台灣政府要小心,台灣那時剛剛開始,要跟美國走的話,將來會毀滅。電視毀滅你的下一代,毀滅年輕人,它教的是什麽?暴力、色情、殺盜淫妄,從小就學,這還得了!完全跟性德相違背。可是社會上的人,政府這些負責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嚴重。
我在馬來西亞訪問的時候,前首相馬哈迪也跟我談這個問題,他說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尤其到數碼的科技出來之後,你看那麽小的一個晶片,指甲大的晶片,裏麵含藏那麽多的資訊。而現在這些資訊沒有善的,都是不善的,都把人教壞了,這個問題多嚴重。他還找了一個人傳話給我,希望我再次訪問的時候,跟他有長時間來討論這個問題,這都是有心人。現在人一昧向名利上去追求,爭名逐利,得到的是什麽?縱然得到,苦不堪言,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時候想得到,得到的時候又怕丟掉,他心怎麽會安?不可能安,心不清淨,不會安的,這種人過一輩子多苦!所以佛、聖人教導我們的方法,我們想救這個社會,救這個世界,救這個地球,什麽方法?講經教學,還是這句老話,愈想愈有道理。你講經教學是把人的覺性喚起來,本善喚出來,他隻要覺悟,隻要回頭,他心就定,智慧就開了。對於這些假的東西,名聞利養是假的,你的錢再多,你還不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如果了解事實真相,你追求那個幹什麽?苦不堪言。衣食足了就夠了,每天飯能吃得飽,衣服能穿得暖,小房子能夠遮蔽風雨,你說多快樂!大房子,每天用多少時間去打掃、去整理。
我在美國住很多年,有些同學在那邊待遇不錯,買了大房子。星期六、星期天他們不上班,在家幹什麽?用一天多的時間去整理環境。你要不整理的話,警察來替你整理,向你收錢。那是人做房屋的奴才,你去侍候它。你買個小房子多好,花一、二個小時就打掃得幹淨俐落,你才有多餘的時間去享受。中國人會過日子,真正讀書人,高人,農村裏頭搭個小茅蓬,舒服極了。我記得我的童年在農村裏麵居住,住的是草房,茅草房,土牆,我都很留戀。這種房屋你看不上眼,茅蓬,冬暖夏涼,很舒服,它牆很厚,那個牆差不多有一、二尺厚,土牆,蓋的這茅草蓋得很厚,確實冬暖夏涼,它冬天冷氣進不去,住得舒服。鋼筋水泥的房子是好看,但實實在在講沒有中國那個小茅蓬養人,住在那個地方的人真是心地清淨,長壽,現在人講磁場不一樣。現在一個大樓住多少人!磁場好混亂,很複雜。農村裏頭,這小茅蓬附近都沒有人,很遠才有人家,那怎麽會一樣?幫助別人就是身行言教,我們身體力行,把古聖先賢的教訓真正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真的學問,把經典裏麵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這境界提升了。
今天的問題,因為交通便捷,資訊發達,地球真的是地球村,環繞地球一周,兩天。我走過的是三天。我走過一次,頭一天,從北京飛到巴黎,在巴黎坐火車到英國;第二天,從英國飛到紐約;第三天,從紐約再回北京。地球村!這從前人無法想像的。資訊發達,任何地方發生事情,電視廣播立刻就知道。那我們的生活空間跟從前不一樣,需要的知識當然不相同。所以不能不關懷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可是信息裏麵垃圾太多,你要都去看、去接觸的話,你要浪費多少精神?所以我統統放下。但是我也有管道,有些同學好心,重大的事件,他們會在網路上下載下來給我看,我大概二、三天看個二、三頁,從網路上講重大的事件,我都知道,這是必要的。不必要看的東西,全部不接觸,盡量保持清淨心,保持心情的安定,我們才有能力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講經教學就是一起來分享儒釋道的智慧。
第三是「樂清淨心」,樂(念「要」)是樂好,念「樂」就是快樂。你看它統統都是講的清淨心,第一個是「無染」,第二是「安」,第三個是「樂」。「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樂要給他真的樂,樂後頭有副作用就不樂,那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慈悲救世,慈濟兩個字講到真實究竟處是大乘佛法。它是不是給你財富?不是的;是不是給你地位?不是的;是不是給你榮耀?也不是,幫助你破迷開悟。為什麽?苦是從迷來的,你不了解事實真相,也就是說你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招來不善的果報,這個苦。如果你省悟過來,覺悟了,你的思想見解正確,你的言行正確,感得來的是善果,真快樂。離苦得樂是果報,破迷開悟是因。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他自然就得到離苦得樂,教學。教學裏頭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出好樣子,你自己所說的跟你所行的不一致,別人對你不相信,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譬如我們這三個根的教育,這些年來我很強調這些,勸大家我們要補這門課。這門課我們從小沒學,父母也沒學,祖父母也沒學,現在我們補這門功課當然相當困難,可是知道這重要,認真來學習,補這門功課並不難,真正肯幹,兩年一定就把它補好了。這兩年是紮根教育,來得及。
如果想幫助別人、教化眾生,學孔子、學釋迦,還要補一門功課,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們中國老祖宗真實智慧,無與倫比。祖宗知道言語會隨著時代改變,如果語跟文要是一致,幾百年之後的人就看不懂現在的文章。所以發明了一種方法,我們的文跟語分開,語言不管怎麽變,文不變。這個方法好,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寫的書,我們現在能看得懂,就像麵對麵談天一樣,這是多了不起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要補文言文這門課。文言文怎麽學?一點都不難。文言文靠背誦。所以過去李老師教我們,你能夠熟背五十篇古文,那個時候我們的教材是從《古文觀止》裏麵選的,能背五十篇,你就有閱讀的能力,文言文的鑰匙你拿到了。《大藏經》是文言文寫的,《四庫全書》是文言文寫的,你拿到這個鑰匙,古人留下來這些寶藏,你都能受用。如果能背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如果我們一個星期學一篇,背一篇學一篇,一百篇也不過兩年,兩年鑰匙就拿到,祖宗留下這些寶藏你就有分。你要不肯幹,這些東西現在有,印刷術進步,印《四庫全書》不難。我是去年,好像前年向商務印書館訂了一百套《四庫全書》,大概今年五、六月就印好,它全部交給我。我訂了一百套,我是想贈送給國內有需要的學校。花兩年時間,你拿到鑰匙,你就能閱讀。經是學問,史是經驗,有學問,有曆史的經驗,你就有能力治國平天下,你就能解決問題,給這些眾生真正帶來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真做得到,不是奢想,真能落實。所以湯恩比能夠說出這個話,我很佩服他。這是一個外國人,他是研究世界文化史,是個曆史哲學家,說得好。所以世間真正覺悟的人,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幾乎都是從事於教學,選擇這個行業非常有道理。他不幹別的行業,他幹這個行業,幹這個行業真的是救世救民。
在佛法裏麵,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大菩提是自性裏麵圓滿的智慧,叫大菩提,幫助一切眾生回歸自性。自性裏頭圓滿的般若智慧現前,這叫得大菩提。這樁事情很不容易,雖然自性裏頭本有,你必須要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話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可真難。能夠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小智慧,但它是真的,不是假的,小智慧;再放下分別是菩薩,叫大智慧;最後能不起心、不動念,圓滿的智慧,那是佛的智慧,我們真不容易做到。起心動念,這句話我們很不容易理解,我們到自己學《華嚴經》,學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對這個概念才了解少分。這是真難,就是連入門都太難。你看入門,要放下我執,要放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很不容易。所以大乘裏麵有特別的法門,就是「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這個「彼國土」就是西方阿彌陀佛的世界。阿彌陀佛等於是諸佛如來當中,他是發個大心建立一個學校,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佛教大學,是個多元文化的大學。我不是學佛的,我學基督教能不能往生?我學回教能不能往生?給諸位說,統統能往生,這個了不起。往生隻是臨命終時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相信,發願,我相信、我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我在基督教修的,在回教裏麵修的,把修行的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統統能往生,這個門多大!不管你學哪個法門,為什麽?你都是修善,都是積德,把這個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都能夠提升你的品位。佛家沒有門戶之見,要有門戶之見不就對立了!一開頭就叫你把對立放下,認識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跟阿彌陀佛是一體。佛經上沒有說信仰其他宗教是除外的,沒有,沒有這句話,統統都有。你們看大乘經教,你會發現裏麵有很多婆羅門,那是婆羅門教,還有很多外道,那都是一般其他宗教信徒,都是佛的學生。所以佛是搞教育的,不是宗教,它跟宗教不對立。什麽宗教來學都歡迎,都一樣的成就,都一樣的往生,到極樂世界成佛,拿佛教育最高的學位。拿到之後,他還是婆羅門教,他還是基督教,他沒有改變他的宗教,變成他們宗教的聖人,這是大乘教的真實義。
我們這些年來,十年了,一九九九年開始,整整十年了。我們接觸許多宗教,我們倡導世界宗教是一家。我學習其他宗教的經典,我也曾經講過,我講過《聖經》,我講過《古蘭經》,他們也很歡迎。我講過天主教他們早晚課用的《玫瑰經》,《玫瑰經》的光碟在他們教裏頭流通。我們心目當中全世界所有宗教的教主,在佛法裏麵講,都是佛的化身。《普門品》裏麵說,「應以什麽身得度,就現什麽身」,應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現基督;應以阿訇身得度,他就現阿訇。我這個想法這麽多年來得到很多宗教的讚同,原先以為還要長時間辯論,結果沒有,這麽多年來一次都沒有遇到過,都能夠讚同。所以宗教是可以團結的。
宗教一定要講學,要教育。宗教沒有教育隻有形式,那就變成迷信,一定要教學。真的,創教的這些教主都是社會教育家,而且都是多元的。釋迦佛教學時間最長,四十九年;耶穌是被人害死的,他教學三年;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我們細心去觀察,他們當年在世都是講經教學。而且內容方麵,奠定基礎教育、普世教育,無不是倫理、道德、因果。為什麽?這三種教育能夠帶給社會大眾切身的利益,就是我們常常講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這三個教育能做到。少數上上根人再向上提升,經典裏麵有哲學教育、有科學教育,給你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講得非常好,佛法可以說把這個事情講圓滿了。這是阿彌陀佛建立這個學校,幫助你拿到最高的學位,佛陀,中國人稱聖人。如果我們用中國人稱呼的習慣,我們稱孔子為至聖先師,那我們稱釋迦牟尼佛可以這樣稱法,至聖本師,佛門稱釋迦牟尼佛是本師,根本的老師,創教的老師。至聖就是佛,至聖本師,這大家就不會發生誤會。
菩薩是賢人,大賢,大賢文殊師利,大賢觀世音,大賢地藏王。很多人對佛菩薩、阿羅漢都以為是神,都是鬼神,這個誤會很大!我們佛弟子沒有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讓社會大眾產生這麽大的誤會,這很可惜。所以他建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願力建成的,了不起的大願。這大乘經教上有理論根據,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整個宇宙的變化與我們的心想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一個人如果思想純正,心態良好,你就會健康長壽,你什麽病都不會生。疾病從哪裏來的?佛所講的跟中醫講的是一樣,一個道理,是你的心態出生問題。佛法裏麵講三毒,貪瞋癡,這是所有一切疾病的根源,你心裏有這三樣東西,所以你本身就有這個病的因。我常常講的是加兩個,傲慢、懷疑,對於聖賢的懷疑,對於自己的懷疑,我叫五毒;佛講三毒,貪瞋癡,我加兩個,貪瞋癡慢疑,五毒。你有這個五毒,外頭有細菌感染你就很容易得病;如果裏麵沒有貪瞋癡慢疑,外麵病毒再嚴重,感染不了你,你不會感染,所以叫免疫力,你不會有,嚴重的瘟疫災區你進去沒事,道理就在此地。
有這五毒,如果你還有五種緣,那你感染就非常容易。這五種病緣是什麽?怨恨,你有怨氣,你有恨,你有煩惱,怨、恨、惱、怒、煩,這是緣,你得病的緣,有因有緣,你怎麽會不長病?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我把五毒放下,我把這五種不良的心態也放下,無論在什麽環境裏,我沒有怨也沒有恨,順境不起貪戀,逆境沒有怨恨,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你就百病不生。縱然有了病,不需要治療,自己會好,為什麽?我們曉得,我們全身每一個細胞,細胞再分析都是原子、粒子,這些原子、粒子帶了病,那是什麽?就是因為你有這個五毒,你才感染的,把這個細胞變成病毒的細胞。如果你覺悟、明白了,你把這些煩惱習氣放下,那個帶病的細胞立刻它就恢複正常。恢複正常,不就是健康了嗎?所以中國中醫治病,那個理論是很高深的,外國人不知道。這個病能夠治好,七分靠心態,醫藥隻能用三分。心態好的時候,這三分藥都不需要用。如果你的心態不好,你常常有憂慮,常常有煩惱,常常有貪瞋癡慢,這個病就很難治好,再好的醫生對你束手無策。所以懂得這些道理,這是養生之道,自己可以不病,自己可以,雖然年歲年年增長,於健康一點損害沒有,也不容易老化,這是什麽?心態好。這是佛法帶給我們現前的真實利益。
中年以上的人,大家都著重在健康,健康靠保健品那是假的,那些東西都很可怕,為什麽?它有副作用在裏頭,那不是好東西。好東西是你的心態,調整心態,斷惡修善,所以素食是最好的養生之道。我學佛不到半年就采取素食,我這不是迷信。因為在沒有學佛之前,我在學校讀書,中學讀書的時候,在南京,我的家鄉是安徽,我一個人在南京,住在同學家裏,姓陳,耳東陳,陳智,以後他學醫,我住在他家裏麵,好像住了兩個學期,一年。他們的家庭是多元文化,他的祖母是念佛的,家裏有個小佛堂,念佛、燒香的;他的媽媽是基督教徒,爸爸是回教徒。所以我在這裏住了一年,對於基督教跟伊斯蘭教懂得一些,常常聽他們老人來講。而且我很喜歡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講五功五典,五典就是儒家的五倫。所以中國的伊斯蘭跟中國傳統文化已經融合成一片,非常溫和。以後我在國外,印尼爪哇那一派的伊斯蘭教是鄭和傳過去的,所以它帶著有中國文化的底蘊在裏頭,非常溫和。鄭和是回教徒,他的老板永樂皇帝,那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他也皈依佛教,他也傳伊斯蘭教。在印尼蘇門答臘那一支,那是從中東傳過來的,就比較強悍,跟爪哇不一樣。所以南洋這一帶受鄭和的影響很大,這是我們一直到現在六百年了,都能看到這些效果。
我那個時候就懂得,伊斯蘭教的飲食,它比一般要講究多了。我們一般人隻懂得衛生,生是生理,飲食是保衛自己的生理,這是衛生。伊斯蘭教不但懂得衛生,它懂得衛性,性是什麽?性情,我們的性情溫柔與飲食有關係。所以凡是性情不好的動植物,他們都不吃,我那一年懂得這麽一個道理。以後一接觸佛法,佛法采素食,它講三個,它不但懂得衛性,還懂得衛心,心是慈悲心。所以佛家的飲食,它衛生、衛性、衛心,這是個很圓滿的養生之道,我一接觸我就接受了。我素食到今年五十九年了,明年就一甲子,健康,一生不生病。我參加許多次國際會議,參加會議,人家問我最多的,就是問我:「法師,你用什麽方法養生?」我告訴他們,素食,清淨心,我沒有別的養生之道,隻是素食、清淨心。盡量回避外麵的染汙,物質的染汙,精神的染汙,盡量回避,天天親近古聖先賢,這就是我天天生活的狀況。他們大家看到我身體好,都很羨慕,這就是為人說法,他雖然不懂佛教,也不想學佛,看到我身體好,希望跟我學習,我就教他這一招,非常有效。最大的,就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建立一個修行的道場,極樂世界。這個世界非常的圓滿,這部經裏麵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介紹他的曆史,介紹他的狀況,生活狀況,介紹那邊的教學成果。當然最好的方法是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在那個地方得到畢竟常樂處。
「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諸位要記住,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覺悟,真正的覺悟是畢竟常樂處。反過來,迷而不覺,那是真正的常苦,六道輪回就是迷惑顛倒造成的,是一場惡夢。覺悟了,你就醒過來。「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這句話說得好,我們對一切眾生,自己得到,不幫助別人得到,這是跟菩提相違背。我們自己得到,那就有義務幫助一切眾生都得到;我們自己向往極樂世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得幫助一切眾生統統到極樂世界去。在那個地方跟這裏環境不一樣,那個地方的人化生,不是胎生,所以沒有生苦。那個地方的人無量壽,這個無量壽我們今天懂得,你的心態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身體不會起變化,那就叫金剛不壞身。金剛不壞身,一點都不稀奇,你明白這個道理,有理論的依據,隻要你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你這個身體裏麵的細胞就不會改變,永遠保持著正常。如果你有煩惱,那就不行,它就起變化;有貪瞋癡,那變化就太大了。所以不起心不動念,永遠保持正常。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阿彌陀佛加持你,天天在那裏指導、教導你,你不會起心動念,把這個宇宙形形色色,性相理事因果,都給你講透了,你都明白了,你再不會起心動念,極樂世界是這麽來的,那是一個好的教室。「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會」就是你得到、你證得,這個會是這個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