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淨空法師 見佛 學佛—二障 三障 三種重障(第一集)(節錄自華嚴經1977集)
(2009-03-26 07:25:01)
下一個
見佛 學佛—二障 三障 三種重障 (第一集) 2008/8/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華嚴經1977集) 檔名:29-133-0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經文第五段「精進慧菩薩」。十首偈頌我們從第七首看起,第七就第三段:
【諸佛所開示。一切分別法。是悉不可得。彼性清淨故。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相。一切無能說。智者如是觀。遠離於法想。不樂一切法。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
這三首清涼大師在注解裏麵,給我們提示的,「後三」,後是第三段,後麵這一段,三首偈就是第七、第八、第九。「明圓成無性觀」,三性裏頭圓成實性,也不可以執著,執著就錯了。第一首就是第七首偈,「牒前二無,謂能所分別皆不可得者,即圓成性淨故」,圓是圓滿,成是成就。佛給我們說的三性,遍計所執性,在這段裏麵,第一段所說的,就是前麵的三首偈一、二、三;接著給我們說依他起性,這第二段;末後給我們講圓成實,這給你講真的。三性把宇宙之間一切萬法都包括盡了,遍計所執是我們虛幻的想像,決定沒有事實;依他起性,就是我們講的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佛法裏麵講心法跟色法,這也是把所有一切現象界包括了,現象界都不是單純的,許多條件生起來的,發生的,不是偶然的。在佛法裏麵叫緣,緣聚的時候,就是緣具足的時候,這個相就現前,緣不具足這相不現前。現前,不能說它有,為什麽?它是緣聚的,緣散就沒有了,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不現的時候,不能說它沒有,自性本自具足,怎麽會沒有!所以一切法的真相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說有、說無都錯了。為什麽?世尊在大經裏麵常常提醒我們,「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有是依他起,無是圓成實,無是什麽?無是它能現,相、幻相是所現。能現、所現,能現是圓成實,所現的是依他起,但是統統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了。
所以佛說三性,然後又跟你說三無性,為什麽要說三無性?你了解事實真相之後,麵對著這些境界一念不生,這就對了,這才真正叫圓成實性,清淨心現前。稍稍起個念頭:這是圓成實,這是依他起,錯了!圓成實、依他起是佛所說的假名,你不可以執著名字相。執著名字相就錯了,這個道理要懂,你的清淨心才能現前,清淨是什麽?就是自性。你就真正找到哲學裏麵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你才明白,佛法裏麵講豁然大悟、明心見性。問你:有沒有心、有沒有性?你要是說有,錯了,為什麽錯了?我們用老子一句話來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你怎麽能說得出來?你怎麽可以執著在名詞上?名是假名。所以這個境界,宗門大德常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說不出來的。禪宗裏麵老師常常測驗學生,教你什麽?「離心意識,道一句來」,也就是說,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說一句來給我聽聽。你想想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能說嗎?你怎麽個說法?所以學生剛剛要開口,老師用什麽方法?把頭拉過來,這個手,嘴巴給它摀住,他就開悟了,他就豁然明白。所以宗門裏麵的教學,那方法是活的不是死的,因人而異,才想開口,一下摀住、堵住,他豁然就大悟。可是這些手段,老師厲害,老師看到這個學生功夫到什麽程度?將悟未悟,走到開悟門口,就差那麽一點點,他就用個方法一下誘導他,就進去了。所以我們看到宗門的傳授,手段是很特別,是我們一般人意想不到的。說老實話,也不是那個老師想到的,不是,臨時看到那個狀況,他也沒有預先在那裏用什麽方法,沒有,全是活的,活活潑潑,這是智慧現前、智慧起用,幫助一個人徹底放下。徹底放下,還有什麽話好說,還有什麽念頭可以想?
第一首偈說『諸佛所開示』,這句話的範圍大,我們不要說「諸佛」,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這一點我們要細心去體會。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什麽時候沒講經,你們能想到嗎?他的行住坐臥都在講經說法;換句話說,一天二十四小時,他沒有一秒鍾是停止的,四十九年如一日。開口是說法,不開口也是說法,站著是說法,躺在床上睡覺還是說法,幾個人能懂?我們認為佛開口說法,閉了口就沒有說法,你不懂佛的真實義!他閉口不說法的時候,有不少人在那裏開悟了,開悟最多的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眾生。佛教化的對象是十法界,除十法界之外,一真法界裏麵也有不少菩薩,那些無明習氣還沒有盡的,都不離開佛陀。所以佛陀行住坐臥的表演,這是演,說法叫演說,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吃飯是表演,穿衣是表演,出門托缽是表演,一動一靜無非都是在表演。諸佛如是,我們再看看,我們現前所有一切眾生跟佛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我們也在表演,你從早到晚行住坐臥不是也都在表演嗎?凡夫表演什麽?表演迷惑顛倒、造業受報,他表演這個。佛菩薩為我們表演的是大徹大悟,回歸自性,自性成佛,他跟我們表演這些。我們要會看,看出門道出來之後,才曉得凡聖不二。
佛法裏麵講一如,一如什麽意思?佛順著自性到究竟極處,就是中國人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他善到了極點,達到究竟圓滿,佛表演的。魔表演的是惡,反著自性,也表演到極處,惡到極處,果報現的是阿鼻地獄。表演的事相雖然不一樣,自性沒有兩樣,所以叫如。佛如,魔也如,都是自性在示現,你就真的看出來了。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為什麽那麽恭敬?同一個自性,他明白,所以他的表演是順著性德,一點都不違背。中國聖賢教導人「止於至善」,那是真正達到究竟的圓滿。這個究竟圓滿就是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圓滿,這個相好就是形相,一般人講福報,沒有一樣不圓滿。魔造惡,他為什麽造惡?他隨順的不是自性,他隨順的是煩惱習氣,自私自利到了極點,貪瞋癡慢到了極點,他現的相不是實報莊嚴土。佛隨順自性現的相是實報莊嚴土,我們天天念《彌陀經》,《彌陀經》上講的就是實報莊嚴土。魔是隨順習性,無始劫以來習性裏麵惡毒到極處,他也達到。所以地獄,實在講我們哪個人沒去過?都去過,現在提到地獄卻忘了,忘得乾乾淨淨。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跟他提起地獄,你去細細看他的表情,他身上流汗,心有餘悸,他害怕,他在地獄待過,你提起他知道,從前親身經曆的,現在提起,身上流血汗,不是流普通的汗,不是冷汗,血汗,恐怖到極處!還要不要去?你再造罪業還要去。
這我們在《地藏經》上看到的,過去生中造的罪業墮地獄了,在地獄裏麵罪受滿了,到餓鬼道繼續再受刑,還有餘罪,受滿之後再到畜生道還債。你過去吃人家的,現在全部要還人家,欠命的要還命,欠錢的要還錢。還完你才到人道,真不容易!到人道之後怎麽樣?地獄、餓鬼、畜生的習氣又犯了,雖然遇到佛法,善根福德不夠。貪瞋癡的惡習氣太重,現在社會的風氣不好,誘惑的力量很強,禁不起誘惑,於是又犯了。犯了怎麽樣?你看剛剛投胎到人身來這麽一趟,好不容易,真是百千萬劫你才出得來,出來之後沒一會兒又進去了。這不就《地藏經》上說的嗎?出來充其量你活一百歲!才一百年,進去之後那是萬萬年都不止,這是真的。萬萬年出頭到人間來做個人,如果不知道好好修自己,繼續往上提升,很快又回頭了。所以地獄裏麵這些鬼王、鬼族看到你,怎麽剛剛去了你又回來?看到你都搖頭,好不容易出去。就像我們世間犯罪坐監牢獄,出去之後他馬上就犯,不到一、二天又被抓回來,就這樣子。地獄就像監牢獄一樣,不知道回頭的人,苦!真的是太苦了。佛菩薩慈悲,眾生無知,業障深重,佛菩薩不舍棄,時時刻刻都在等待著幫助你,問題是你能不能接受。
我們學經教,學了五十七年,天天沒間斷,所以有相當深度的體會。古大德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真理,我們學佛的功夫不得力,就是違背了真理。我們自己要認真反省,好好想想,我這一天二十四小時,多少時間心裏有佛、有法、有僧,你就想這一天二十四小時,有幾念是佛法僧、有幾念是貪瞋癡慢、有幾念是自私自利,這一比較,大概這一天念頭起來有佛法僧,可能隻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自私自利、貪瞋癡慢,是不是這樣的?那有什麽成就?天天接受佛法的薰陶,是不是真的受利益?沒有。為什麽?你薰不上,習氣太重,佛法染不上。天天在聽,聽不懂;天天在念,念不懂。確實像從前李老師常常教導我們,他說我們這些學生幾乎都變成麻木不仁,麻木不仁是沒有知覺,這個沒辦法學。所以聽經,我說隻能得一點好處,什麽好處?阿賴耶識裏頭落一個佛的種子,落一個《華嚴經》的種子,不起作用。念佛也不起作用,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裏還是貪瞋癡慢、還是是非人我,所以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我們將來到哪裏去?肯定還是回到阿鼻地獄,阿鼻地獄是老家。這一生到人道來,是出來旅行的、旅遊的,觀光旅遊的,時間很短,還得回老家。你要是真正想清楚、想明白,你就曉得這多麽可怕。
那我要問,我們這個佛法怎麽樣才能夠薰得上?怎樣才能聽得懂?我在年輕的時候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的示現,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你有疑惑向他請教,你提出問題,一般情形之下他不回答你,他兩個眼睛看著你,看的時間長短不一定,我第一次見他麵,提出來問題,半個小時,這是什麽道理?要看到你心平氣和,把你浮躁的那些習氣統統放下,他才開口告訴你。這我明白了,為什麽?心浮氣躁給你講沒用處,你雖然聽了耳邊風,出了門就忘掉,沒用處。所以什麽樣的人能夠被佛法染著,心地清淨,沒有雜念,聽經會聽懂,看經會看出道理出來。心浮氣躁不能學佛,聽講結緣,沒用處,為什麽?他還造罪業,他沒有覺悟,就肯定他是地獄眾生。很難得有這個機緣,這一生當中阿賴耶識種上一個種子,肯定他還墮地獄。他墮地獄絕不止一次,多生多劫地獄罪受滿了得到人身,人身來一生之後又墮地獄。李老師早年講《無量壽經》,他就講到,人雖有佛性,將來一定成佛,但是如果不能夠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他必須要承受長劫輪回。自己做,自己一定要承當,沒有人能夠代替的。所以我們常講這種人不自愛,講到中國傳統教育,愛的教育,人不自愛就一點辦法也沒有。人不自愛會欺負人,他不愛人,唯有自愛才會愛人,所以說一切法要從自己做起,自己沒有做到,不能幫助別人。會欺負人、會對人無理,這是肯定的,也是說正常現象,你不能怪他。為什麽?他從地獄來的,他從三惡道來,帶著三惡道的習氣。所以佛會原諒他,佛知道他這一生做的這個又到三惡道去了,雖然念佛也不能往生。
李老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二、三個」,什麽原因?我們懂得,往生要跟阿彌陀佛同心、同德、同行才能往生。以阿彌陀佛的心跟我的心是一樣的,阿彌陀佛的願跟我的願是一樣的,阿彌陀佛的行跟我的行是一樣的,這才能往生;光念不行,口裏念佛,心不一樣。阿彌陀佛是普度眾生,我們的心是為求自私自利,不但不度眾生,處處障礙眾生。那我們知道,娑婆世界眾生的根性,大多數一般來講,楞嚴會上文殊菩薩講得很清楚,「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間眾生的根性耳根最利。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雖然是身語意三輪利生,還是以講經為最重要,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你就曉得聽經聞經的重要。清涼在《華嚴》裏麵講的「聞經十種利益」,我們給諸位做過報告。如果障礙別人聽經,那很可憐,不是別人可憐,是自己將來總是很長的時間,那說不出來,生生世世愚癡,為什麽?你斷人法身慧命,這最嚴重的。今天念佛堂,念佛堂都要聽經,為什麽?不聽經他放不下,他不明白道理,真正聽懂、聽明白了,他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念佛才能往生。如果聞法不是這麽重要,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不說法,帶著大家念佛就好了,開個念佛堂帶大家念佛就好,為什麽講經說法?
為什麽世世代代的傳人都要學經教?你就曉得,這才是真正無上菩提的根本。勸一個人,幫助一個人聞經,你會開智慧,叫法布施。佛法的道場,絕不禁止任何一個人說不準他來聽經,沒這個道理的;除非他來擾亂道場,那得請他出去;他沒有擾亂道場,不可以。所以天天講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都懂,你也會說,但是你做不到。什麽原因?業障太重,罪業太重,你做不到。現在在現前的社會這很普遍,在古時候的社會是有,不多、不普遍,為什麽?人心都善。從小都學禮,處事待人接物、言談、舉止都溫和,真的,他隨順自性,質直柔和,長時期保持在心平氣和。所以他不論學什麽,世間法、出世間法他都學得好,如果能夠鍥而不舍,他沒有不成就的。現在人不行,現在人心浮氣躁,脾氣很大,稍稍不如意也要火冒三丈。我們也看慣了,也懂得隨順;你要不隨順,不隨順這個日子就不能過,度眾生的事業那就得放棄,所以要修忍辱波羅蜜。
李老師早年告訴我,他說他自己一生講經說法,受盡了侮辱,你不忍怎麽行?他交代我,你們這一代將來弘法利生,你忍辱的程度要比我高一百倍,這真的。我們跟他學,我們都是恭恭敬敬跪在那裏,接受佛法、聽他開示。他給我們講,將來你們弘法,你們在學生麵前跪著,跪著傳給他,他還未必接受,這話都是真的,磕頭、磕響頭他不相信,他出去之後老毛病完全發了,那我們不知道要磕多少個響頭。正是李老師講的,要超過他一百倍,還未必能感化一個人,你就曉得眾生難度。這經文底下一段就講到,太難太難了!可是要不要度?要。他太可憐,他哪一天真的明白了,他才會有感恩的心;現在是不可能感恩,你一天給他磕三千個頭,他也不會感激你。所以要了解,十方眾生根性不相同,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就得隨這個時代的緣,恒順眾生,隨喜功德。那自己怎樣能保持不退心?《華嚴經》裏麵講得太明白了,自己真的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行了。放不下就會有爭執、就會有衝突,跟這些眾生就衝突,一切放下就沒有了。為什麽?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要,這就能和睦相處。我要的是天天讀經、天天學佛,這是你不要的;你們要的是名聞利養、要爭權奪利的,我全部給,不發生衝突。你要的我也想要,衝突就起來;你要名,名給你,你要地位,地位給你,你要權,權給你,你要利,利給你,統統都不要,這就很好相處。不能跟人發生衝突!
我從學佛起,老師就叫我讓、就叫我放下,什麽都要放。什麽叫恒順眾生?他要什麽,你給他什麽,要命,命就給他,就沒話說了。我們這個地方緣斷了,他方世界緣成熟了。現在我們知道人沒有生死,肉身有生死,靈性沒有生滅,肉身舍掉了,靈性到另外一個世界,那邊眾生的緣成熟了,就到那邊去了。哪裏有緣哪裏去,遍法界虛空界是我們活動的空間,太大了,不是這一處。而在自己呢?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對什麽樣的眾生,都是在提升自己的靈性,你說這個多快樂。不僅是在這個世間,在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刹土,什麽最快樂?學佛最快樂,聽經聞法最快樂,修行最快樂。修行是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行為,這最快樂!我們非常感激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給我們做出的示現,我們這麽多年的努力終於體會到,體會到方東美先生當年把佛法介紹給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有沒有得到?得到了。可是你要記住,如果我要做寺院住持、當家管人事,我就得不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得不到,為什麽?你被環境障礙。所以老師一生教書、教授。
我有個同學,抗戰期間念中學的時候同學,他班級大概高我三班的樣子,以後在台灣遇到,他是台大曆史學係博士班的指導教授,一生念書、一生做學問。有一年台南辦了一個大學,叫什麽大學我一下想不起來,成功大學,那邊校長請他去做文學院的院長,他也是勉為其難到學校去上任,做了一個學期辭職了。回到台北來看我,我請他吃飯,他告訴我,這事情真不是人幹的。一生教書,真的是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財,他心多自在;一做院長,什麽都要管,過一個學期,這不能再幹,以後他就從來不再幹,他已經嚐到那個苦頭了。所以讀書之樂是世間最快樂的事情,中國自古就是讀書樂。佛法裏麵的樂趣,那是更不可思議,為什麽?你平常讀書,你所教的是一班幾個學生;佛法這個書念了之後,是教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我們在初學的時候,連作夢都想不到,怎麽能用網路、用電視來教學,這從來沒想到過的。一切安排,這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統統是佛菩薩替你安排,真的,一點都不錯。所以順境接受,逆境也要接受,善緣要接受,惡緣也要接受,為什麽?佛菩薩替你安排的。你天天在經教裏學,要在境界去磨鏈,你要關關都通過,你才能成功。順境善緣要是有貪戀的心,你墮落了;逆境惡緣你有瞋恚心,你也墮落了。大概一般講的,順境善緣生貪戀,墮餓鬼道,逆境惡緣生瞋恚心,墮地獄道,你就下去了。
所以日常生活、飲食起居、處事待人接物,叫什麽?曆事鏈心。修行在哪裏?在這上麵修。不是在佛堂裏麵磕頭拜佛,不是那個修行,那是表麵的,那不是真的;真,是在生活上起心動念。這三個層次,要從基礎上慢慢向上提升。首先學什麽?斷惡修善。無論在順境、逆境,不起惡念,嚴持戒律。戒律從哪做起?從十善業道做起。現在我們十善業道做不好,不如古人,原因在什麽地方?古人從小有家教,基礎打得好。我們現在怎麽辦?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從基礎上紮根,否則的話這一生不會成就,我可以肯定說這句話。重新學做人,學《弟子規》,把人做好,你才不墮三途、你才能向上提升。所以學《弟子規》、學《感應篇》、學《十善業》,紮這三個根。沒有這個根,提不上來,你沒有根,聽什麽經都沒有用,隻是阿賴耶識落下一個種子而已。我們一般講印象,除這個之外是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這三個根重要。
不殺生,最重要就是不能有傷害一切眾生的意念,有傷害眾生的念頭,你就破了戒。不偷盜,不能有占眾生一點(一絲一縷)便宜的念頭,有占便宜這個念頭,盜戒就犯了。犯殺戒將來要還命,犯盜戒將來要還錢,確實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所以人家傷害我們,不要去計較,為什麽?我們知道傷害不到,你今天占了我便宜,來生要還我。我學佛了,學佛什麽?不要你還,為什麽?還,我還要到世間來收你的債,不要了,不要了我走了,我提升了。我欠你的?我欠你的,我盡量還你,我把我修學的功德回向給你,我盡量還你,你欠我的不要了。這樣我才能順利的往上提升,不再去搞冤冤相報!所以學佛,從哪裏學起步?要從謙虛,謙虛還不夠,謙卑,要從這裏學起。要學自愛,愛你自己的靈性,愛你自己的德行,那是你自己本有的。《弟子規》是你本有的,你本來就是這樣,自愛的人他統統做到;做不到,做不到不自愛。《感應篇》是自己的,《十善業道》還是自己的,沒有一樣不是自己的,這是自己的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這個要知道,是自己的本善。你完全都落實,百分之百落實,你這個人真的是自愛,自愛而後能愛人。這是世間法、世間善法。
怎麽樣跟佛法連起來?修善不著相,就跟佛法連起來,就此地講的『一切分別法,是悉不可得,彼性清淨故』,你自性清淨心就現前。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不著斷惡修善的相,那個福德就變成功德,功德是不著相的,著相是福德。要知道,著相出不了三界,脫離不了輪回;離相,輪回就沒有,你就超越輪回,它變成功德。所以從事相上來講,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總要曉得事實真相,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沒有超越十法界,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時時刻刻要想到因果報應,人要是真正知道因果報應,不敢作惡;人要是知道倫理道德,羞於作惡。他還作惡是什麽?他不知道羞恥,他敢造。所以不自愛,不自愛就是不知道羞恥!在古老的中國,責備別人最嚴重的一句話,多半什麽?多半是對兒童講的,這小孩不懂禮,「失教」,這個話說得嚴重。說的什麽?他的父母、祖父母家人沒有把他教好,不責備小孩,責備他的父母、祖宗沒教好。所以自己行為不善的話,連我們祖宗都蒙羞,都受人責備,這叫大不孝。能回歸到清淨心,就是佛法。
第二首偈,『法性本清淨,如空無有相,一切無能說,智者如是觀』。清涼大師注解裏說得好,「初句體有」,法性本清淨,體有;第二句,如空無有相,「相無」。「此二融即,故無能說」,融即就是什麽?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無,它有相;你不能說它有,雖有相,相不可得,相是幻相。所以諸位要曉得,相是幻相,夢幻泡影,在這裏麵造作罪業,不是大錯特錯了嗎?它不是真有。真有,你要想去控製它、占有它,佛都點頭,佛會說沒錯,沒有!所以諸佛菩薩在世間教化眾生,他怎麽說?他說「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你想想看,這什麽味道?建道場,道場是什麽道場?水月,你看看晚上水裏麵的月亮,道場是水月道場。佛事是什麽?現身說法,古時候的佛事就是講經教學,這是佛事,以後才有念佛堂、禪堂,也算是佛事,修學的道場。天天講經教學,天天領眾念佛、參禪,叫夢中佛事;這就是做,做得很認真,不執著。為什麽?能做、所做都不可得;換句話說,對世間所有一切形相沒有絲毫貪戀。他要不要放下?他早就放下,放下不是事上講,他心上沒有,他真放下了。
在末法時期修行難、弘法難、護法更難,為什麽?護法比弘法要高出很多,弘法是菩薩,護法是佛,不是佛怎麽能護持菩薩!這我們常常講,諸位都知道,這講了幾十年,護法是校長,這學校校長,教務主任、訓導主任,學校三個綱領執事,總務主任,護法。弘法是什麽?教員,他不管行政的,他是上課的。所以佛法的興衰誰的責任?護法的責任,不是弘法的,弘法教員他不負責任,他隻要把自己課教好就行。為什麽?安排課程,請哪個老師來講,這個權是校長的。在我們佛門裏麵那就是住持,是方丈和尚,他有這個權,他安排課程,他請老師來教化他的信徒。所以佛法興衰是在護法,護法是佛。這現在沒有了,弘護都沒有。所以今天的成就,諸位都知道,在家居士成就的多,不能輕視,為什麽?人家在家的真幹,他不造業。道場裏很容易造業,帶領好,他是佛,他成佛有餘;要是帶領不如法、不好,他墮地獄。他幹的是做地獄的事情,怎麽能夠把佛法複興?不可能!哪有地獄眾生能夠把佛法振興過來,複興佛法連魔王都做不到,怎麽會落到地獄眾生,哪有這種道理?所以同學們一定要了解這些事實真相。
我們現在看到,儒釋道三家都缺乏人才,我們也很想幫助,怎麽幫助?我們沒有智慧,也沒有福報,更沒有能力。可是現在沒人做,想了多少年,我們不敢講建一個道場,不敢說,為什麽?做不到。我們隻想真正有發心學習儒釋道的這些朋友們,我們能共同住在一起,在一起學習,沒有形式,沒有道場的形式,連公寓房子都可以。我們大家買在一起,十幾個人住在一塊,每天學習經教,沒有道場的形式。所以我很希望有人能夠建老人樂園,我們有這個想法,我自己也沒有能力去建。別人建好了,建五星級旅館的形式,住在裏麵一個人一個房間,我們買十幾個房間、二十個房間就行了,我們大家生活在一起、住在一起,每天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學習。買個一、二個單位把它打通就是個講堂、一個念佛堂。每天真正能夠,像現在這種狀況之下,能夠有四個小時學經教,四個小時念佛,八個小時就不錯了。如果能夠十二個小時的話,那就很標準了,六個小時學經,六個小時念佛。誌同道合的住在一起,也沒有帶頭的,也沒有任何組織,這個好!各個都能成就。為什麽不能做道場?做道場我會害人,管理道場的人很容易墮三途,那我害了他,我對不起他,所以不可以。這種老人樂園,它裏頭有人管,有人管理,就像旅館一樣它有老板、有經理,他去管。我們不需要管,我們隻要一個房間就行了,十個人有十個房間,二十個人有二十個房間,每個人都能做到不管人、不管事、也不管錢,心地清淨,真幹!我們隻要一個講堂,講堂就是念佛堂,生活就非常簡單,我們相信這十幾二十個人個個成就。
像覺明妙行菩薩一樣,他們八個誌同道合的,八個人個個往生,圓滿成就,《西方確指》上所寫的,覺明妙行菩薩八個人。印光大師一再教導我們末法時期,現代這個時代道場不要超過二十人,為什麽?生活簡單開支小,不求人,你心才能定下來。人太多了,天天要想辦法求供養,經濟來源不足,天天想的這個,道心就沒有了,你心不清淨。所以我們要常常想到,人生在世一口氣不來,就是第二世了,誰能保證我還有明年,誰能保證我還有明天。所以印祖教導我們常常想到「死」字,如果我想到我明天就要死了,我今天晚上就要死了,你還能帶什麽東西一起走?身體都帶不走,你何必造業?祖師大德講的話都是真話!尤其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很多,從災難當中死的人也是愈來愈多,我能保住我不遭災難嗎?所以學佛明白了,災難來了也不怕,災難死了也歡喜。為什麽?我們提升有地方去,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貪生、不怕死。什麽都要放下,現在就要放下了,等明年、後年來不及了。惠能大師在五祖丈室裏麵,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馬上就放下,放下不就成佛了嗎?給我們做了個很好的榜樣。
所以要知道一切法性有,法性確實有,永恒不變,法相是假的;法性是圓成實性,法相是依他起性。離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無能說」,說不出!「智者如是觀」,這個智者是菩薩,不是普通人。清涼大師在《鈔》裏麵給我們解釋,「圓成有二義,一體有,二相無」,體就是自性,自性雖有,為什麽常常講性空?它是真有,永恒不變,但是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精神跟物質都是從它那裏發生的。它不是精神、不是物質,我們現在這個人身是精神、物質和合現的幻相,我們的六根緣不到。法性我們看不見,它不是色相;它沒有音聲,我們也聽不見。我們鼻也聞不到,舌也嚐不到,身體也摸不到,心也想不到,心是精神、心法,緣不到,所以說它是空。你把六根這些作用,見聞覺知作用統統放下,不用這個,它就現前,自性就現前,你就見性了,明心見性;你一起念就不見了,所以說它是空。這個空,佛法稱為真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這個空是有,雖有,你六根緣不到,所以叫真空,真空不空,它能現相,整個宇宙是它現的。相是幻相、是假相,決定不是真相,這總得要清楚。所以說妙有非有,妙有就是相、有相,你要稱為妙有,妙在哪裏?它不是真有,它是假有。像我們現在看電視屏幕,電視屏幕上的相,是妙有,你能不能得到?得不到,你可以欣賞它,你不能控製它,你也不能夠占有它。
這就是教給我們,我們人這一生當中,六根對六塵境界,一定要沒有控製的念頭、沒有占有的念頭,你心就清淨了。那你的受用跟諸佛菩薩一樣,清淨的受用;你想控製它,你煩惱就現前,你就墮落。你不可以控製它,為什麽不可以?因為它是空的。它如果真有,你說我要控製、我要占有,佛都點頭,佛也會控製、也會占有,占有不到!常常想到《金剛經》上說「三心不可得」,這個講得徹底。你看你能占有的是什麽?是心,能控製的也是心,你那個能控製的心都不可得,所控製的物你怎麽能得到?能所都不可得!你不就搞冤枉了嗎?你不叫自找苦吃嗎?人怎麽糊塗到這種程度?佛說得清楚、說得明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連佛法也不例外。《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佛法都不能控製、不能得到,都要放下,何況世間法?這講得夠明白了、夠徹底了。我們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生起許多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嚴重的像嫉妒、障礙、貪婪、自私全是錯誤,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隻為自己,不為別人想。所以菩薩在世間跟凡夫不一樣,念念為一切眾生想,沒有一念為自己想。菩薩念念舍己為人,眾生念念損人利己,所以跟一切眾生結冤仇。
那個眾生不是菩薩,他跟你一樣,那你跟他利害衝突的時候,你就結怨,這個結怨麻煩很大,在六道裏頭生生世世都化解不了。那不知道到哪一世,雙方才有一方明白、放棄了,不再搞了,這個結才能解得開。我放棄了,他沒有放棄,他還要找我,找我怎麽樣?我放棄了,我甘心受報,我再沒有怨恨心、沒有報複心,那這一報的時候後頭就沒有,這帳就結了。我接受他對付我的這種報應,如果我還有怨恨、還有不平,那好,來生再來,真的是沒完沒了!我們現在覺悟了,你毀謗我,我感謝你,你陷害我,我感謝你,你要我的命,我也感謝你,我明白了,我不再搞冤冤相報。我欠你命該還你的命,欠你債該還你的錢,一點怨恨都沒有,帳才能結得了!所以理要懂,理怎麽懂的?佛經五十七年的薰修才懂,不是短時間,天天在薰習、天天在幹。如果不幹,五十七年、五百七十年你也不懂。學多少我就做多少,盡量去做,它才會相應,佛法的薰修我們真正能接受。不肯真幹,你薰修沒有接受,沒薰上,這是佛法難的地方。什麽時候看到你薰修真的薰上了,產生作用了,你改了,你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放棄了,你看到別人有好的事情,再沒有嫉妒心。不但沒有嫉妒,你隨喜功德,你會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見到人家有點善事,全心全力去幫助他、成就他,縱然這個事情對我有害,我還是成就他。那怎麽樣?舍己為人,這是你真的懂了,你真的明白了,你改變了。
清涼這裏注解的幾句話,我想大家能看得懂。他後麵的結論說得很好,他說「欲言其有,即相無故;欲言其無,即性有故」,這四句話說得好,就是說你對境界裏頭,你心清淨,清淨心,有無這個念頭斷了。宇宙之間一切萬法,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沒有這個念頭,你恢複到清淨心。「到底是有還是沒有」,你又墮落到凡夫知見,學佛你又生起三性。佛說三無性,破三性的分別執著。總而言之一句話,於一切法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才能見性。不能有疑惑,疑跟惑常常連在一起,疑就是迷惑,你不迷就不會有疑,怎樣不迷?放下就不迷。一般人就是放不下,做學問的人放不下疑,為什麽?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科學的發明都是從懷疑開始的。這在佛法裏麵叫智障,佛法講二障,一個煩惱障、一個所知障。煩惱障是貪瞋癡慢,這個東西障礙自性、障礙見性;智障,你所學的那些東西執著不放下也變成障礙,叫所知障。都是障礙你的清淨心、障礙你的真誠心、障礙你的平等心、障礙你的正覺,還障礙你的慈悲。這個慈悲是什麽?自愛,你說多重要。
所以同學們,我們在一起,我想大家都有這個感受,如果我們每天在這裏學習《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就是我們自己,自己的性相、理事、因果,不是別人,是自己的,學習這個東西才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的是什麽?性是什麽?性就是自己、性就是宇宙。宇宙是自己,自己是宇宙;萬法是自己,自己是萬法,離開自己無有一法可得,這才是真的,是事實真相。我們天天在這裏學習,就是天天在認識自己,天天在回歸自性,這是多快樂的一樁事情。方老師是一代的大哲學家,「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說的。我們哪一天真學成、真明白了,那就要行菩薩道,行菩薩道是什麽?主持正法,度化眾生。我們沒有徹底開悟、沒有見性,能不能主持?不能。沒見性是煩惱做主、是自私自利做主,名利沒有放下,貪瞋癡慢沒有放下,你要是做主,不墮地獄的很少!古大德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僧道是什麽?主持道場的,不是學佛、學道的,是主持道場的,他沒有盡到主持的責任;像學校,他當校長,沒有盡到校長的責任。沒有做到教化眾生,利益一方,雖然你自己修得很好,你不能利益一方,你不能教化眾生,你個人修行會有成就,但是你主持道場的話,那你就有罪過。
所以主持道場是誰?講經說法的法師退休之後主持道場,他什麽都懂,他什麽都放下了,他真的是想成就別人、幫助別人,沒有一點自利的心,這個可以。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剛剛出來講經三十三歲,三十三歲出家,在佛學院教學講經,我二十六歲學佛。早年講經我常常這麽個想法,人,我們學佛,二十歲之前奠定學佛的基礎;二十到四十要成就自己的道業,這二十年認真學習,成就道業;四十到六十應該為佛教服務,就是主持道場。也就是說二十到四十從學生做到老師,一麵學一麵教,四十以後這經驗很豐富,要為道場服務,擔任道場的執事,到六十歲。六十以後退休,為什麽?辦自己來生的大事,這很重要,不能再管事,要好好念佛求生淨土。也可以擔任教學,除教學之外不要再擔任,寺院執事不可以擔任,六十要退休,那是大成就。真的,見解、行持如法才能擔任寺院的執事,為什麽?護持正法。如果自己在德行、學問都沒有成就的話,你擔任執事,你把佛法帶到哪裏去?所以住持、當家、執事那都是大法師。你寺廟裏麵一般學習的,你有能力教他,他有問題來向你請教,你要教他,你是內行人。外行管內行就完了,那個麻煩就大了,你對經教也不懂,對修行也都不如法,你怎麽能住持正法?所以我一生不幹,一生沒有做過住持,沒有做過這個,過去是韓館長她擔當起來。韓館長往生之後,你看在澳洲,澳洲這個淨宗學院我是掛名的,為什麽掛這個名?對外辦事方便一點,實際上管事不是我,我依舊是教學,我的身分是個教員的身分。所以悟行法師在那裏是執行副院長,那你曉得,執行副院長,學院是他在負責任,我們不敢負責任,這個懂!在此地我們有個董事會,我也是個董事主席,都掛名,這裏麵行政事務從來沒有問過,我還是教學,一生就是教學。這個名義,名義我也要放棄,剛剛成立的時候需要,需要這個名義來幫助大家,現在已經這麽多年,不需要了。所以再開董事會我會辭職,我願意在這個道場講經,講經教學,名義上不能再擔。道場能幹的人很多,不能說沒有人,那我們把人就看錯了,人人都是菩薩、人人都是人才。有好的人,是整個香港人有福報;如果沒有好的人才,是香港人沒有福報,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大家認真真想學、真肯學,佛菩薩幫助這個道場;不想學、不想真學,想來聽聽玩玩,消遣消遣的時候,佛菩薩不來,不來誰來?妖魔鬼怪來。佛不來,魔就來;佛來了,魔都不來,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自己學佛是絕不灰心,我們不受外麵境界幹擾,乃至於不受道場幹擾。我們行得正,心正、行正,魔道場我們去了也是佛道場;我們離開了,它就是魔道場,真是這樁事情。這是證明《華嚴經》上佛常講的境隨心轉,我心正,這是魔道場,我走進去它就變成佛道場。我在住一天,這一天是佛道場;我離開了,它就恢複原狀,它是魔道場,境隨心轉。所以正法、邪法不在外麵,在自己的心,心正一切都正,心邪一切都邪,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每個人一麵是佛、一麵是魔,看你靠哪個近,靠佛近那就是佛,魔就沒有了,魔都變成佛;靠魔近,佛也變成魔了,就這麽回事情。《華嚴經》上講得透徹!
末後這首偈,『遠離於法想,不樂一切法,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牟尼」是釋迦牟尼佛,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是寂滅的意思。寂是寂靜,滅是煩惱生死統統滅掉、統統沒有了,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遠離於法想」,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個舍是舍對法的分別、對法的執著。我們今天需要法,天天不能離開,那怎麽說遠離於法這個想字,不是遠離於法,是遠離於法那個想,想是什麽?想是著相了。你看這個字,我們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家的,為什麽?智慧的符號。你看看這個想,想是什麽?你心裏有相。心裏怎麽會有相?思,思是心上有個田、有格子,格子是分別,分別就是思,著相,執著就是相。「遠離於法想」,就是不要再去分別執著,於一切法沒有分別執著,你就見到諸法的真相;有分別執著,你見到諸法是假相,沒見到真相。中國文字了不起,你要是懂得造字的理念跟原理原則,你不認識這個字,你不會念這個字,你看到你懂得它的意思。這個心裏頭有相了。
實在講「妄盡還源觀」裏麵講得好,宇宙哪裏來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有相。起心,物質現象就是宇宙,就出現了,宇宙出現了;動念,生命出現。這個相就是物質的現象、精神的現象,起心動念就統統出現;不起心、不動念,沒有。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沒有發現;起心動念,就是末後一句「能生萬法」。這個相是幻想、是假相,你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分別,這叫離相,是這個意思,離一切法相。「不樂一切法」,在一切法裏麵不要生起貪戀,不可以有貪愛。「此亦無所修」,為什麽?你自性裏頭是清淨的,你還修什麽!修是修什麽?修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那叫修。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聞利養放下、把貪瞋癡慢放下,這叫做修。為什麽?自性裏沒有的,沒有你不可以要,你要了就起障礙,就麻煩了。自性裏麵有的,有的是智慧、有的是德能、有的是相好,這個不要修,清淨心現前了,它自然就出來了。惠能大師跟我們示現的是最好的榜樣,不認識字、沒念過書,釋迦牟尼佛講的任何經典,你念給他聽,他就把道理講給你聽。人家問他:你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你為什麽會講?這個與認識字、與念經不相幹。「此亦無所修,能見大牟尼」,這話一點沒錯!末後最後一首偈:
【如德慧所說。】
『德慧』是前麵北方功德慧菩薩。
【此名見佛者。所有一切行。體性皆寂滅。】
你看看精進慧菩薩多謙虛,他說他在此地為我們所說的這一切法,不是他有什麽能力,是前麵德慧菩薩所說的。把好事都推給別人,不是我有能力說法,是德慧菩薩在前麵已經說過。你看看《華嚴經》所有說法的菩薩,都是把自己說法的功德推給別人,多謙虛,好處都是別人。如果有過失都是自己的,自己隻承當過失,不居功,這要懂得。道場真正成就功德是誰?功德是大眾。大眾真正聽懂了,真正肯依教奉行,依佛陀的教誨、菩薩的教誨真正能奉行,成就這麽殊勝的道場,大家的功德,不是哪一個人弘法的功德,沒這個道理!我們在湯池所做的,所以我常常感恩,感恩湯池所有居民,他們如果不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怎麽能呈現在湯池?他們願意接受、願意照做,把這個氛圍做得這麽好。所以這個功德我們給什麽?領導的功德、老師的功德、湯池居民的功德。我們有什麽功德?我們沒有功德,這都是事實,這不是謙虛。沒有這批老師去教,我們再好的理想都不能變成事實;沒有這麽多人民接受,去真幹,你就做不出效果來;這個地方領導的支持,這三種人有功德。我們沒有功德,所以這些道理都要懂,不要去爭功。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