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五七集, 第一五八集)

(2009-02-23 20:07:53) 下一個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五七集)  2001/3/3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157


  諸位同學,大家好!十八不共法第七條以下六個科目:「欲、念、精進、智慧、解脫、解脫知見」無減,這六種都圓滿具足,沒有一絲毫的欠缺,這是自性的果德。但是前麵一個字「欲」,如來果地上還有欲嗎?這個字跟一般凡夫裏麵的「愛欲」,名詞相同,意義完全不一樣。如來果地上離念,沒有念,前麵說過,他心裏頭沒有念。由此可知,這裏麵所說的都是果德的究竟圓滿。這個「欲」是什麽?實在講,是願一切眾生圓成佛道。如果說如來有什麽願望,如來隻有這一個願望,願一切眾生速成正覺。他應化在十法界,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就是這麽一個單純的目標,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所以從這個地方看,這是凡夫、二乘、菩薩統統都沒有的;沒有,就是都不圓滿,沒有達到究竟圓滿。隻有如來果地上才是究竟圓滿。

  後麵有三條,就是「身、口、意三業」。業是造作。前麵講身、口、意無失,決定沒有過失;這個地方講的身、口、意三業,是講他的應化。他應化在十法界,他也現身,他也說法,他也有種種造作,可是應化身「隨智慧行」,跟我們凡夫不一樣;我們凡夫身、語、意是隨煩惱習氣,隨妄想分別執著,造種種業,人家不是。這一個例子,就是《華嚴經》上的五十三參。《華嚴經》上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究竟圓滿佛果示現的,他們示現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身語意沒有過失,隨智慧行,不但四相空了,四見也空了。由此可知,種種示現無非是利益一切眾生。

  可是有些同學聽了這個說法有疑惑,為什麽?如來種種示現,有的時候誤導眾生。確實有利益眾生的,也有誤導的。佛有沒有意思?佛沒有意思。哪些眾生得利益?善根福德因緣具足的得利益。哪些眾生會被誤導?煩惱習氣深厚的。看到佛的示現,他總是往惡的那一邊去想,就變成誤導了;如果種種示現都能向善的這邊想,他就得利益了。佛無心而示現,眾生各個感受不相同,道理在此地,我們一定要懂得、要通達。

  佛為什麽在這部經上教導我們一個總綱領、總原則,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善的行為,我們用這個心去觀察,是善的。所以大乘經上才說,世出世間法有沒有善惡?沒有。有沒有邪正?沒有。有沒有真妄?沒有。所有一切相對的都沒有,這些相對的都是從心想生。你心想善,世出世間沒有一法不善;你心地不善,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是善的。都是從心想生,因此祖師大德們才教導我們「從根本修」。什麽是根本?心想是根本,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我們應當學佛菩薩。看餓鬼、地獄、畜生造作種種不善,在你心目當中都是清淨業,你就成佛了;他沒有成就,你成就了。你為什麽會看到這些都是清淨業?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的清淨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緣所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他怎麽不清淨?確實是清淨的。可惜我們沒看出來,我們以為它是染汙的,其實它是清淨的。然後你才曉得,什麽叫「性本善」,這三個字的意思你才能稍稍有一點體會;確實本善,純善無惡。如來果地上純善無惡,一切眾生也是純善無惡,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一句話是絕對正確,一點都不錯。過錯在哪裏?過錯不在外境,過錯不在別人。所以我們修行人一定要記住佛的真誠教誨,外境沒有過錯,別人沒有過錯,諸佛菩薩、餓鬼畜生、羅刹修羅都沒有過失,都是清淨無為的。過在哪裏?過我們的念頭錯了,我們的看法錯了,我們的想法錯了。這個道理深!我們初學佛的人很不容易體會。因為你體會不到,所以你不肯做。這個「做」在佛法講「修」,你不肯修。你能體會得幾分,你學著去做,受用無窮!真的是一般所說的心清淨、身清淨。身心清淨,外麵境界清淨,我們才曉得,原來佛住極樂世界,菩薩住華藏世界。

  華藏世界在哪裏?就在這裏,跟我們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辦法分開的,但是各人住各人的境界,你才稍稍能體會得。你沒有這個思想,沒有這個理念,不肯契入,這個境界你永遠得不到,你永遠在懷疑,永遠不能現前,這個事情就難了;這一樁事情,佛菩薩再有能力,別說十八不共法,百八不共法也幫不上你忙,對你也無可奈何。為什麽?佛幫一切眾生,隻能做到「開示」兩個字,隻能做到這裏,佛統統做到了。「開」是跟你說明,「示」是做出樣子給你看,做示範。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裏麵,前麵三分,這是「開」,跟我們講經說法;末後一分「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示」,做示範給我們看。我們這些學的人要會悟,要會入。「悟入」佛幫不上忙,這靠自己;根性利的很快就悟入,根性鈍的就非常非常困難。

  利鈍從哪裏分?老老實實講,利根人聽話,百分之百的順從。善導大師在《觀經上品上生章》裏麵所講的,隨順佛菩薩的教誨,佛菩薩教我怎麽做我就怎麽做,教我不可以做我就決定不做,這是上上根人,這一種人決定能夠悟入。不能隨順佛菩薩教誨,還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隨順自己的妄想執著,你永遠不能悟入;別說大悟,小悟都不可能。讀了佛經怎麽樣?讀了佛經之後懷疑,滿腹狐疑,這哪能成就?這樣學佛不但不能得利益,反受其害;佛不害人,是我們自己害了自己,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最後這三條:「知過去世無礙、知現在世無礙、知未來世無礙」,這是自性本具般若的德用,十方三世無所不知,沒有障礙。這一種智慧的能力跟阿羅漢、菩薩不一樣。阿羅漢也能夠知三世,知過去、知現在、知未來,但是他的時間隻有五百年,他能夠知過去五百年、未來五百年,五百年以上他就沒有能力,他就不知道。

  《法華經》上有個比喻,是一個公案,是段故事。有一個人發心想跟佛出家,跟佛出家決定要有善根,沒有善根就沒有法子出家。佛叫這些大阿羅漢來看:「他有沒有善根?」這些阿羅漢看了都搖頭:「沒有善根,與佛無緣。」阿羅漢能看五百世,這個人五百世跟佛都沒有結過緣,他怎麽能出家?佛就說了,他說:「他有善根,無量劫前」,這「無量劫」時間太長了,阿羅漢、菩薩見不到,「他是一個樵夫,山上砍柴的,遇到一隻老虎,老虎要吃他,他爬到樹梢上念了一聲南無佛。」就這一點善根,這一生當中遇到釋迦牟尼佛,可以出家,佛給他剃度了。這是說明無量劫前佛知道,別人不知道,菩薩、羅漢都不知道,他有這個能力。總而言之,十八不共法,包括前麵十力、無畏,都是形容如來果地上圓滿的德能,這個德能是自性本具,圓滿的顯露,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了。後麵一句做總結:

  【一切佛法,皆得圓滿。】

  『一切佛』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圓滿,沒有不圓滿。依什麽?依十善業。十善業的功德不可思議!十善業從哪裏下手?《無量壽經》上教導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就是把下手的方法教導我們,從不妄語開始。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先從這裏做起,然後再學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貪、不瞋、不癡。深度、廣度隨著自己的修行不斷的擴展,擴展到與自性完全相應,那就是「性本善」。

  佛法,諸位都知道,經有四種:教、理、行、果,佛有這四種經。「教經」,教訓、教誨;「理經」,教誨裏頭包括著真理;「行經」,你要依教奉行。《十善業道經》是屬於行經。我們常講「修行」,修行要靠這一部經,這一部經裏麵具足一切圓滿的佛法,我們怎麽能夠疏忽?怎麽能夠輕視它?由此可知,我們自己學佛,學了這麽多年,毫無成就可言,每天還生煩惱、起無明、造惡業,這是什麽原因?把十善業道疏忽了,認為這是小小事,這個東西不需要學的。殊不知這個小小善是成佛的大根大本,一切佛法都離不開十善。

  我們常常看到畫的佛像,畫的佛像大概在佛的圓光頂上都寫了三個字,這三個字有用梵文寫的,也有用中文寫的,也有用藏文寫的,寫法不一樣,意思、讀音都一樣,這三個字是「唵、阿、吽」。我當年親近章嘉大師的時候,我也請大師送我幾個字,他老人家自己親自寫的,他就送這三個字給我,「唵、阿、吽」,他用藏文寫的。我向他請教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十善業,「唵」是身業,「阿」是口業,「吽」是意業。十善業道,佛頂在頭上。佛放的光是什麽光?十善之光,純善無惡。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末後兩句,佛勸我們:

  【是故汝等,應勤修學。】

  「汝等」,我們今天讀到這部經了,「汝等」這個「等」包括我們在裏麵。這是世尊親口宣揚,『應勤修學』;我們應該勤奮的來學習,不能夠疏忽。疏忽,那你就錯了。修學十善,你得什麽樣的果報、什麽樣的成就,完全在你用心。你是用的佛心,諸位要知道,佛心是平等心,你修十善,你就成佛了。菩薩是六度心,你以四攝六度修行十善,你是菩薩。你以慈悲喜舍修學十善,天道。看你用什麽心,你學這個法門,你將來得什麽樣的果報。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認真努力修學,否則的話這一生就空過了。好,我們講到這裏。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五八集)  2001/3/3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158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一五八集)  2001/3/3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158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十善業道經》第十七麵,經文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複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我們看這一段,這一段是本經的流通分。佛舉了一個比喻,『譬如一切城邑聚落』。這個比喻好懂,我們住在這個地球上,這個地球上許許多多的城市,「城邑」就是城市,「聚落」是鄉鎮村莊,都不能離開大地,『皆依大地而得安住』。我們人不能離開大地,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再看『一切藥草卉木叢林』,這是指植物;動物離不開大地,植物也離不開,離開大地,它們也不能夠生長。這是說明所有一切的生物,動物、植物統統叫生物,離開大地就不能夠生長,這個比喻好懂。「大地」比什麽?比「十善」。『此十善道,亦複如是』,十善道就像大地一樣,情與無情共同要依靠的。在這個地方,有情眾生我們比較容易理解。

  修十善業,能得善果。佛家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話是實在的;《了凡四訓》裏麵雲穀禪師就講得很清楚,中峰禪師也說得很明白,種善因決定得善果,這就是有求必應的道理。所以我們的求,要如理如法。世間人求願的人太多了,為什麽沒有感應?為什麽得不到?他不懂道理,他不知道方法,那個求不如理、不如法,所以沒有感應。

  佛門當中的求願,也是我在早年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他老人家跟我講:「我們向佛菩薩求願,長久不能夠現前,不能滿足願望,這是業障障礙住。我們自己一定要反省,要覺察自己業障之所在,努力把業障消除,我們所求就滿願,就能現前。」業障怎樣消除?大師告訴我:「懺悔。」跟普賢菩薩所說的「懺除業障」,一個意思。我問他老人家:「怎麽懺法?」他跟我說了四個字:「後不再造。」這一句話說得容易,做起來是真難。儒家講「不貳過」,也是這個意思;過失隻有一次,不能重複,這叫真懺悔。他告訴我:「用不著到廟裏去燒香磕頭、去許願,用不著。」那個時候我初學佛,連三皈依都還沒有受,他教我無需要到廟裏去拜佛,這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最重要的是「改過自新」。

  所以,我們知道自己的過失,發現自己的過失,這就是開悟,人覺悟了。悟後最可貴的,是要修行。「修行」是什麽?就是改過;把自己的過失改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我們的過失,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這叫修行。由此可知,修行不僅僅是念經、念佛,不是的,那個念經、念佛是修行的方法;真正修行要懂得,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從哪裏修?祖師大德都教我們「從根本修」。什麽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最高的。我說話說錯了,下次我改過,我做事情做錯了,下次我再不敢做了,這是從事上、從身上修,不是從根本;根本是從起心動念,從這裏改過,你的身、口自然就沒有過失了。所以要懂得念頭才起,就要能覺察到,古大德常常教人「不怕念起,隻怕覺遲」。念頭起來,這是當然之理;人沒有證得究竟的果位,就是菩薩,他還有念頭。

  所以我們想想,等覺菩薩他要不是生相無明念念相續,他怎麽會在這個世間?不可能。等覺菩薩的一念生相無明也是念念相續,所以他才示現出根身世界。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樣變現出來的,它是無明相續而現的世界;如果這一念無明斷了,那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的話,「覺後空空無大千」。那佛還度不度眾生?不度眾生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體會到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到這個境界,他那最後一品無明斷不斷?他不斷;他不是沒有能力斷,有能力斷而不斷,這叫「倒駕慈航」,叫「帶惑潤生」,這一品無明他決定不斷。

  所以諸位,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等覺菩薩跟如來果地是同等的;同等裏頭有不等,不等在哪裏?等覺菩薩那品無明他沒有能力斷,佛有能力斷而不斷,差別在此地。他不斷,他要是斷了之後就不能度眾生、就不能現相。「應以什麽身得度,就現什麽身」,那是那一品生相無明起作用;這一品無明要是斷掉,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帶惑潤生」、「倒駕慈航」,意思在此地。

  所以我們用功,真正用功是在哪裏?是在覺察自己的過失。在哪裏覺察?二六時中,晝夜不間斷,起心動念,在這裏覺察。自己念頭錯了,要痛加懺悔,真誠懇切,這個過失才能改掉。為什麽?習氣太深了。眾生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無始劫來的薰習,這個習氣多深!如果不是痛切懺悔,那個根拔不掉,不時它又起現行,起現行就產生障礙。最怕的是什麽?臨命終最後一念,這個東西又起現行了,完了,你來生又搞三途六道去了。我們念念想往生,被最後這個妄念破壞掉了,這是很有可能,大有可能,我們不能不警覺。千萬不要再打妄想,「現在我還年輕,到我老的時候,我再來真幹」,恐怕到不了老,你的壽命就終了,你就來不及了。所以這樁事情,以前不知道,那就沒有話說了,無可奈何了,知道這一天,就要認真幹起!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佛菩薩,事上可以跟眾生和光同塵,心地上決定不染著。什麽叫功夫?這就叫功夫,心地決定清淨,智慧明了。

  何以能不染著?相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外麵境界是假的,我這個根身也是假的,這叫「看破」。唯有真正看破,你才會肯放下,甘心情願的放下,歡歡喜喜放下,再也不染著了,那就是一般宗教裏麵講「你得救了」,佛法裏麵講「你得度了」,這是真修行,這是真做功夫。我們每天誦經、拜佛,做這些儀式,說老實話,這些東西都是表演作戲接引眾生的,這不是對自己的;自己修行,那真是心地功夫,不在形式。形式做得好看,是接引那些還沒有回頭、還不知道佛法的這些人,我們表演這個形式讓他來,接引眾生,讓他走進佛門。走進來之後,要把真的東西傳授給他,不能一味去搞表麵。

  現在,居士林這個道場有建築工程,我們的講堂、念佛堂都搬遷出來了。現在這個臨時講堂,我覺得很不錯,四麵沒有牆,好!在這裏麵講經,這麽多聽眾,外麵來來去去走的人,看到這麽多人坐在這個地方,不知道幹什麽事情,他也走進來聽聽,就度很多眾生,這個比居士林殊勝!這就是我們要給大眾製造接觸佛法的機會,這是佛法講的「緣分」。他一生遇不到這個機會,可能一生都聞不到佛法;有這個機會,他來看看、來聽聽,他懂了,明白了,慢慢也覺悟了。所以這種講堂好!四麵沒有牆,什麽人都能看得見。所以我想,這個講堂如果長年下去的話,將來聽眾會愈來愈多。將來建講堂,我覺得講堂還是在第一層,不要在樓上,四麵都沒有牆,好,非常非常好,我們看到這效果,處處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由此可知,講堂無需要建富麗堂皇;怎樣能夠接引廣大眾生,要以這個為目標,不在形式上的莊嚴。聽眾多,覺悟的人多,修行的人多,這是真正的莊嚴,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一段就講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