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五十三集,第五十四集)

(2009-01-01 18:32:59) 下一個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五三集)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五三集)

2000-8-14 【字體∶小 大】

??諸位同學,大家好!昨天晚上我們聽了猶太教的簡報,這是一個古老的宗教,我們比較少接觸。在中國大陸沒有,中國大陸隻有五個宗教,接觸的機會就更少。我們聽了之後,知道他們最主要的經典是《舊約》,他們的曆史有四千多年;而天主教是《新舊約》都采納,基督教則偏重在《新約》。他們所崇奉的是一個神,這裏麵的差別,基督教偏重在耶穌,天主教偏重在聖母。昨天我們也聽他們的報告,他們肯定上帝就是真理,宇宙之間的大能。這個概念很好、很正確,確實能被現代人所接受。佛弟子廣學多聞,尤其是出家,肩負起教化眾生的使命,對於眾生的機宜不能夠不知道,你弘法利生才真正能做到契機契理。

??好在這一次我們邀請每個宗教來傳道,這是個長期性的,不是短期的。每一次我們都留著有錄像帶,英語的部分,希望我們這邊能夠用中文做成字幕,我們要很用心的來學習。在不同宗教裏麵找到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大家所公認的真理。佛陀的本意是智慧、是覺悟;他們說真理、說大能,跟佛家講的大智大覺是同一個意義、同一個道理。可是宗教教育,宗教如何真正利益世人?必須將這個真理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

??真理所表現在外麵的就是仁慈博愛。我們今天將佛法的中心理念拈出來,五句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不僅是佛法的精義,也可以說是世間所有宗教的精華之所在。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佛菩薩大慈大悲。佛、菩薩、神、上帝是什麽?在哪裏?就是當人自性本具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它的大用就是慈悲,就是博愛;不分國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仁民愛物。不但要愛人,一般宗教裏麵隻是說愛人,佛經講的範圍就更大了,《華嚴》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說明連植物、礦物,我們對它都充滿了愛心善意,何況對有情眾生?如果我們自己果然對於情與無情充滿了真誠、清淨、平等的善意與愛心,這個人在佛法裏麵就稱之為「佛陀」、稱之為「菩薩」。如果還夾雜著不善,夾雜著惡意。什麽叫「惡意」?不善就是惡。佛跟我們說的標準,十善業道;猶太教的標準,摩西十誡。十誡的內容跟十善是相同的,所以十善業道是所有宗教典籍裏麵都是明文教誡,信徒們一定要知道遵守。離開這個基本教學,我們就不善了,就造作惡業,變現出三途苦報。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學佛從哪裏學?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麽?念頭;念頭要善,念頭要清淨,念頭要平等。我在大眾當中,覺得我自己身分特殊,覺得我地位跟別人不一樣,這是不善,這不是善。我們看看世出世間的聖哲,中國人是講世間法,重視世間法,孔老夫子是個代表。夫子一生的行誼,處世待人的態度是自卑而尊人,聖人給我們做出的模樣。我覺得比別人高一等,你是凡夫。這比人高一等的念頭、行為,在佛法裏麵講,深重的業障習氣。誰知道?佛曉得。做佛的弟子,就要把佛法裏麵所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做出來給大家看,這是教化眾生。你自己真正做到了,這是你的自受用,給別人看是化他。要認真去做,努力的去做。

??各個宗教的信徒,也跟佛法一樣,要通達、深明經典的「義趣」;義是道理、義理;趣是方向、目標。明了之後,要把這些大道理落實,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念念為社會造福,給眾生做好樣子,遠離名聞利養,舍棄五欲六塵;一般宗教裏頭說,這個人才得救。誰救你?自己救自己;大乘佛法裏麵,自己度自己。諸佛菩薩、一切神聖給你做自救、自度的增上緣,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人生苦短!昨天中國有個同修打電話告訴我,他說他到美國去了一趟,去了一兩個月回來了。朋友當中,很好的朋友,三個過世了,年齡都不到五十歲,深深感觸人是這麽樣的脆弱。「人命無常,國土危脆」,要想長久,這是妄想,那是癡人說夢!六道裏麵決定沒有長久的,佛告訴我們的真相,「刹那變化」,告訴你世間是無常的。有智慧的人他聰明,掌握現在。現在這一刹那,他掌握住了他就成功;忽略現在,那就一定墮落。佛家講「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從自性裏麵才見到。確實自性是無形無相的,橫遍十方三際;這裏頭有真常、有真我,具足常樂我淨這四種淨德。現相裏頭決定沒有,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能把這一點看清楚、看明白了,相可以受用絕無執著,不但沒有執著,不可分別;遠離分別執著,你就見到諸法實相。見到諸法實相的人,在佛法裏麵稱他為「佛陀」,稱他「如來」。

??所以我們學佛要知道從哪裏學,從哪裏下手,怎麽樣成就。日常生活裏麵,充滿了真誠、清淨、平等;處事待人接物,充滿了大慈大悲。這個人樂!真正離苦得樂了。苦是什麽?妄想分別執著;他離開了,他沒有了。他樂的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真誠、清淨、平等的總體。這個理念、這個受用,無時不圓滿,無處不圓滿,得大圓滿,得大自在。這是真的,除這個之外都是虛妄的。所以學佛學什麽?我們這樣圓滿周遍的愛心;佛家講慈悲,大慈大悲。顯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皆是大圓滿,點點滴滴你的受用都是大自在。佛法裏麵能得這個受用,所有宗教教學,如果能夠如理如法的修學,都能達到同樣的境界。所以佛在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法門」不局限於佛教的法門,旁通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這正是大乘所說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悟、圓修、圓證。這個在一切法裏麵,確實大乘講得透徹、講得明顯,我們要在這裏下功夫。

??下功夫不僅僅是在研教,要落實,解行要相應。解幫助你行,行幫助你解,解與行相輔相成,這把我們提升到無上道。有解無行,該怎麽墮落還怎麽墮落,該怎麽生死還是怎麽生死,無濟於事,不能解決問題。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裏頭講得好∶「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解行要相應,這是正法,這是正教。偏在一邊,邪了。什麽叫「邪教」?偏在一邊。走路不是走正當中,走在兩邊,走邊上、旁邊去了,偏邪。邪、正我們要有能力辨別,我們自己走的是個什麽道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五十四集)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五十四集)

2000-8-15 【字體∶小 大】

??諸位同學,大家好!最近我們聽說聯合國要召開一個世界的宗教會議,這樁事情好像在過去還沒有過,這是第一次,是好事情。人類祈求和平、祈求上蒼的保佑已有千千萬萬年了,可是和平一直都沒有到來。相反的,天災人禍,尤其是戰亂,一次比一次嚴重,傷亡的生命財產無法估計。以近代來看,人們已經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大戰,恐怕將來還會有第三次大戰,所以和平的希望太渺茫了。為什麽會有這些不幸的現象?

??中國古代的聖賢,雖然也祈求上蒼、祈求神隻,但並不完全依靠,而是依靠聖賢人的教誨。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在中國是儒教、佛教、道教三教鼎立。可是講「教」,並不是現在人觀念當中的宗教,而是教學、教育。換句話說,這是三大學派,各有千秋。就如同雍正皇帝在《十善業道經》前麵的上諭所說的一樣,「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這三種教育都是教導人民覺悟的,「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雍正皇帝的話不錯,完全正確。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宗教,可以說理都是出於一源。什麽理?真誠、清淨、平等、慈悲。我們現在總結佛的教誨,就是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理,同出於一源。道並行而不悖,「道」是什麽?愛人。新加坡的許哲居士,李木源居士問她∶「什麽是宗教?」她說∶「宗教就是愛。」

??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說「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佛教裏麵說佛菩薩一片慈悲。此地大多數人民信仰伊斯蘭教,鄰近的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也都是回教國家。回教的經典展開,每一段的頭一句話就是「阿拉確實是仁慈的」(他們稱上帝為「阿拉」)。所以世間宗教再多,它的根本是一個,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智慧、仁慈、博愛,這是根本。宗教教學的目標也相同,教人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它不分國家、不分族類。任何宗教在傳教的時候,都沒有限製一定要同一國家、同一族的人,才可以信仰他的教,沒有。每一個宗教都傳遍全世界,它們確實是平等的。唯有教育才能夠達到和平。

??宗教原本都是教學,用現代話來說,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諸位仔細去看所有宗教的經典,你就會明了了。宗教心胸都是廣大的,佛家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任何宗教都如是。為什麽現在宗教人士心量變得這麽窄小,隻有自己,貶抑別人?那不是神的意思,不是宗教教義裏所說的,而是個人造成的。

??我們不講其他宗教,單單講佛教,我們有沒有照佛的經典去做?沒有。自己的道場,希望它興旺。別人的道場,希望它衰敗,希望它的信徒都到我這兒來。本身就排斥了,這是不是佛的教誡?不是。「自讚毀他」是菩薩重戒,這是佛在菩薩戒裏麵製定的戒條。標榜自己、讚歎自己,毀謗別人,這是極大的錯誤。

??佛怎麽教我們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每一位善知識都是自己謙虛,尊重別人、抬舉別人。這樣子「道並行而不悖」,世界才有和平。佛跟我們說,世出世間一切法個個都平等,個個都第一。如果分第一、第二、第三,麻煩就來了,絕對不能和睦相處,唯有平等才能夠和睦相處。「和」從哪裏來?從「平」來。不平等就決定沒有和平,所以一切宗教都是教人平等。

??世間為什麽有這麽多宗教?我們要了解,過去交通不發達,人與人之間很少往來。我們在古書裏麵看到,確實有老死不相往來的。譬如在鄉村,他住在這個村莊,另一邊的村莊,他可能一生都沒去過,他一生的生活範圍就是這個小村莊、小圈圈裏麵。他在這個小圈圈裏麵,要與大眾和睦相處,也必須有聖賢教育。由於居住環境不相同,文化不相同,曆史背景不相同,所以聖賢設教,建立教化,這樣才形成許多宗教。我們在佛經裏麵看到,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代,印度有一百多個宗教,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百多種的教學,教化印度所有不同族群、不同國土的居民。宗教是這麽來的。

??中國宗教不發達,原因是秦朝時代秦始皇就統一了中國。他統一中國的時間雖然短,影響非常大。接著的漢朝時間就長了,前漢、後漢約四百年。漢朝的漢武帝製定教育政策與教學方針,那時佛教尚未傳到中國來,是以儒家為正宗。漢明帝時候,佛教傳到中國來,逐漸形成儒、釋、道三家的教育教導中國人民。此一教育理念,一直綿延到滿清都沒有改變。兩千年中改朝換代許多次,政治製度也有革新,隻有教育政策與教學方針沒有變,連蒙古人、滿清人入主中國也沒有變更。中國人民自古以來接受這三家的教導,用佛學的名詞來講,有了深厚的善根。

??中國是個和平的民族。展開中國的曆史,中國從來沒有在外國的國土上打過仗的。什麽原因?接受了聖賢的教育。中國不會侵略別人,隻是愛護別人,以德服人,不是以力。曆代帝王都是修養自己的道德。附近的國家歸順中國,這是他們對中國的尊敬,不是中國對他們的要求。他們尊敬中國,於是他們對中國朝貢(朝貢就是現在講的送禮),可是中國的回禮比他們送來的要厚許多倍。中國厚待小國,尊重小國,我們隻要看看曆史就曉得了。

??滿清中葉以後,逐漸遠離了古聖先賢的教誨,於是煩惱習氣就現行了,自私自利、貪嗔癡慢,敗壞了社會風氣。再加上接觸西方之後,外國人洋槍大炮侵略中國,中國幾乎被列強瓜分了,所以受這兩百多年來的苦難。這是中國人從來沒有想過的,中國人一直都是重視文治,不重視武力。於是中國人對自己古老的道德文化產生懷疑。我們講道德,人家講武力。我們打不過別人,受別人欺負,所謂是好人被人欺。中國人現在是覺悟了,我們也著重軍備,發展新武器。這是不是為了侵略別人?不是的,這個發展是喝阻外國人不能再欺負中國了,如果再欺負中國,我們有能力抵抗,這是屬於自衛。沒有一點武力,再講道德仁義,還是被人家消滅。釋迦族就是好榜樣。釋迦族為什麽在印度消滅了?沒有武力,完全講仁義道德,人家一打過來,這一族就毀滅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中國建立武力,不是為了侵略別人的,是兩三百年的教訓告訴我們,不能不有一點武力,否則的話,別人還是欺負你,世界和平依舊不能達不到。這是武裝保護和平。

??我們向全世界推行和平的理念,和平如何達到?教育。教育裏麵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這是根基。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庭被破壞,社會就完了。家庭的核心是夫婦,夫妻不和,天下大亂。所以,中國儒釋道都重視家庭教育。佛家教人,最根本的理念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一部《十善業道經》,就是講這四句話。儒家教的五倫八德,都是從家庭做起。家庭教育要是敗壞,其他全部都完了。好像四層大樓,家庭教育是第一層,沒有第一層,哪來第二層?第二層是學校教育,第三層是社會教育,第四層是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精神的教育,教導你超凡入聖,將你的仁慈博愛發揮到極處,愛護世出世間一切眾生。真誠的愛心,用宗教教育把它擴大了。這四種教育落實了,世界就有永久的和平安定,人與人之間就懂得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真的是共存共榮。如果沒有這四種教育做基礎,這些好聽的話都是口號,決定不能落實。

??但是我們看今天的世間,家庭教育沒有了,子女不聽父母的話。學校教育也沒有了,學生不聽老師的話。至於社會教育,大家每天看的報紙、雜?、電視、電影,都是教人殺盜淫妄。宗教也完全流於形式,隻有宗教儀式,沒有宗教教育,經典會讀,不懂意思。意思都不懂,怎麽能落實?四種教育都沒有了,天下焉能不亂?今天世界上的誌士仁人,要想挽救世間的劫運,沒有別的,必須要恢複這四大教育。

??有沒有再建立新宗教的必要?沒有,不需要了。古來宗教裏麵的內容太豐富了,我們能夠做到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世界和平都有希望,不需要新興宗教了。再搞新興宗教,是畫蛇添足,毫無意義,隻不過是擾亂秩序而已,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過去講六大宗教,這是全世界承認的。新加坡有九大宗教,經典、教義都好。我們如何把它融會貫通,認真學習,發揚光大,挽救社會,挽救劫運,落實世界和平、社會安定、人民幸福,這是當前迫切的問題。七十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隻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他說得也很有道理。對一切眾生的教學,這兩家說得具體而透徹,是值得我們認真努力學習、發揚光大的。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