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十三集)

(2009-01-16 20:05:34) 下一個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三十三集)
2008-7-26【字體: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五段「入五止」,我們看第四個小段。

  者。定光顯現無念止。】

  我們把文念一段:

  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到這裡是一段。這是首先為我們解釋第四個止它名稱的含義。首先解釋『定光』,這個定是自性本定,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候所說的第四句話,「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性定,本無動搖。賢首國師在這裡跟我們解釋,『一乘教中』,佛法,諸位曉得有大乘、有小乘,少數人知道還有個中乘,還有一乘,所以說起來這是佛經上麵講的這四種不同。因為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所以諸佛菩薩示現跟教學的方式也是各個不相同,你是哪一類根性的人,佛就給你說哪個等次的法。所以法沒有定法,是因眾生根性不同而說的,這就是應機說法,一切眾生沒有不得佛法殊勝功德利益的,這是真的。

  嚴重迷失自性的眾生,佛法裡麵講的一闡提,一闡提就是嚴重迷失自性,對於佛法完全不能接受,而且還極力排斥,甚至於毀謗、侮辱,造這些業。佛對這些眾生幫不幫助他?幫助,現相給他看,現佛菩薩形相,唱佛菩薩名號,我們講念佛。念阿彌陀佛,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觀世音菩薩,念地藏王菩薩,我們的態度有意無意,這個人聽到耳根裡麵去,聽了很不舒服,發脾氣要罵人,要說你是迷信;給佛菩薩形像給他看,甚至於他把佛像撕毀,泥塑木雕他把它砸爛。沒有關係,要知道一歷眼根永為道種,他看到了,阿賴耶落這個印象永遠不滅,耳朵聽到佛菩薩名號也是永恆不滅。他造作這些罪業他要受報,該墮地獄墮地獄,該變餓鬼他變餓鬼,他要受報,報受完之後他就又能得到人身。這個人間,確實,好比我們現在人間很相似,你在人間造作罪業被判刑了,關到監牢獄去了,關到監牢獄裡麵就好像墮三惡道,可是你刑期滿的時候你就出獄。也就是說三惡道是消業障的,不是壞事,你造作這個惡業一定要受報。

  三惡道是誰設的?是自性變現的,不是哪個設的。不像人間監獄是政府設的,政府有司法機構,有這些刑警來抓你。三惡道不是的,三惡道是自性裡頭不善的業行變現出來的,沒有人設這個東西。好像也有閻羅王、也有鬼王在管理?那些閻羅王、鬼王也是自性變的。我們從章太炎老先生的一段事跡就足以證明,這個事情是真的,傳說不是假的。我早年,二十六歲的時候剛剛學佛,認識了朱鏡宙老先生,朱老先生跟李老師是老朋友,他們兩個同年,好像我認識他那一年,老居士是六十八歲,李老師也是六十八歲。他是章太炎先生的女婿,這個近了,所以章太炎先生的事情他知道得很多、很詳細,是他的老嶽丈。袁世凱當權的時候,有人請教章太炎先生,對他批評,章太炎先生笑笑不說話,不批評他。人家問他為什麼?他說:不值得我批評。這個話就傳到袁世凱耳朵裡去了,袁世凱很生氣,搞個莫須有的罪名把他抓去坐牢,他都沒罪,你也沒證據,坐了一個月就把他放出來,有這麼回事情。

  放出來沒多久,東嶽大帝去請他做判官,在中國鬼王裡頭是大鬼王,東嶽大帝,好像管五、六個省。中國隻有五嶽,東嶽、南嶽、西嶽、北嶽、中嶽,少林寺在中嶽。五嶽裡麵東嶽是首,泰山,東嶽大帝。判官是什麼位置?他的祕書長,地位很高,東嶽大帝的祕書長。到了晚上,就有兩個小鬼抬了轎子,那個時候坐轎子,不像現在坐汽車,那時候坐轎子,他就上轎,好像速度很快,沒多久就到了衙門,去上班去了,天快亮的時候他下班就回來了。所以很疲勞,日夜都不能休息,白天有人間的事情,晚上東嶽大帝有鬼的事情。偶爾有跟老朋友在一塊聊天,就把他晚上經過的事情告訴大家,很有味道。他說鬼道裡麵的狀況跟人道很相似,也審理許許多多的案件。

  他偶爾想到一樁事情,他說地獄裡頭炮烙的刑罰,炮烙刑罰是淫欲變現的,火燒的銅柱,燒得紅紅的,讓這個人去抱柱子,這一抱的時候全身就焦爛。他說這是很殘酷的刑罰,太殘忍了。他就寫了一篇疏文,請求東嶽大帝把這個刑罰廢除,他說這個不人道。東嶽大帝就笑笑,他說你先去看看,然後回來再說。就派了兩個小鬼帶著他到刑場去看。走了很遠,走到了,小鬼站在那裡告訴他,刑場就在這裡。他看不到。這恍然大悟,沒有這個罪的人,這個地獄在你麵前你看不到。他就想到佛法裡麵講到的一切唯心造,就明白了,不是鬼王設的地獄,與閻羅王、與東嶽大帝不相關,是你自己業力變現的,與別人不相關。以後他是把這樁事情告訴許多的朋友,這才是地獄裡麵的真相。

  所以一飲一啄都有報應,我們自己起心動念,用什麼樣心態對待別人,將來就有什麼樣的果報加在自己身上。所以世間聖人告訴我們,敬人者人恆敬之,你希望別人尊重你、敬重你,你先敬重他;愛人者人恆愛之,你希望很多人都愛護你,你得先愛人,這是性德,這是自性,法爾如是。隻要你隨順自性,一點都不錯;違背自性,我不以道義待人,希望別人用道義待我,沒這個道理。這不但在人界通行,鬼道裡頭也是一樣的。那麼我們就知道,十法界裡這個原理原則沒有例外的,連樹木花草都不例外,我們愛護它,它愛護我們。它愛護我們的時候它也表相,它花開得特別美,花特別的香,時間特別長久,這是它的回報。你愛護果木,果木愛護你,長得特別好、特別香甜,特別的豐富營養,它對你的貢獻。這些事情在我們通過試驗都證明,我們在澳洲開闢一個大菜園,我們菜園種的品種很多,果木蔬菜。在這裡管理的是悟謙法師,她在菜園裡長時期的照顧。悟謙法師有一次告訴我,她說有一條黃瓜托夢給她,告訴她在什麼地方,它說我已經長得很老了,趕快要採,叫她去採。她是每天去澆水,沒有看到,它在葉子背後,沒看到。照它講的那個地方去找,找到了,真的太老了,太老不能吃了。所以就跟老黃瓜講,你繼續長,養在這裡將來留做種子。就把它留做種。通知你叫你去採。還有個大冬瓜,好大好大的,也是沒被發現,冬瓜托夢要你去採。所以你人跟這些樹木花草處得好,它通靈性,這不是假的,這是我自己家裡的事情。

  你們到湯池看他們的綠色菜園你就了解,他們是跟這些小蟲、小鳥簽有約,簽的那個約還寫成文字,掛在那個地方,你能看得見。我們山上是有約定,但是沒有文字,可是牠很遵守,我們也是開闢一塊地方,這是讓小蟲吃的,供養牠們。果木樹指定幾棵樹供養小鳥,小鳥來了到那裡去吃水果,不是指定的不可以,要留給我們,很遵守約定。所以讓我們這些淨宗學院的出家、在家同修看到都很感動。這些小動物、小鳥遵守約定,牠不會犯規,比人好,人有的時候簽了約定他也不能遵守。這就是將心比心,我們怎樣待人,別人怎麼待我。你隻細細想想,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話是真理,所有一切問題絕對不在外麵,你在外麵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要回過頭來捫心自問,你才把答案找出來,你才能夠化解問題。

  這就是佛對一切眾生應機施教。一乘是根熟的眾生,也就是說他在這一生當中,他修行功夫達到一定程度,他可以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就是講一乘教。一乘教的經典,在世尊四十九年教學當中,後人,我們講歷代的祖師大德,實際上多半是在隋唐時代,那個時候佛法在中國是黃金時代,十個宗派興起,祖師大德很多,他們在一起研究討論,哪些經典算得上是一乘經?討論結果大家公認三部經,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講那麼多經,隻選出了三部,這三部叫一乘經,在大乘之上。這三部經第一個是《華嚴》,第二個是《法華》,第三個是《梵網》。《梵網經》沒有能夠完全傳到中國,那也是一部大經,分量跟《華嚴》、《法華》也差不多,是部大經。可惜沒有傳來,隻傳來一品,就是「菩薩心地戒品」,兩卷,是《梵網經》全部經裡麵的一分。現在在中國出家人受菩薩戒,都是受的梵網菩薩戒。《梵網》是一乘經。其他的像《方等》、《般若》、《涅槃》都屬於大乘經,大乘經是教菩薩的,一乘經是教人成佛的。

  古人這個說法有道理,《華嚴》確實是教人一生成佛的,尤其是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我們做出榜樣,一生成就,不是到第二生。可是到最後你看到了,善財童子是怎麼樣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隋唐時代的古大德,從這個地方把淨土經的評價提高了。學《華嚴》的人,為什麼個個成佛?是因為念佛往生淨土。這也就是說,依照《華嚴經》修行修成功的,不必到淨土他就成佛了;修不成功的,最後念佛全成功,真叫一個都不漏。所以《華嚴》、《法華》就變成什麼?變成引導學人歸心淨土,這是我們從隋唐大德那邊聽到的信息。我是聽到這個信息才歸心淨土。以前剛剛入佛門的時候,對佛經有興趣,老師告訴我佛經裡有高等哲學。我們學哲學,所以對經教有興趣,對這些宗派裡麵來講,對淨土是最沒興趣。有個很大錯誤觀念,認為淨土是釋迦牟尼佛接引老太婆的,沒有知識的,現在講沒有文化的,接引他們的,造成這麼嚴重的錯誤,於是對於淨土的經論一概不涉獵。以後,我是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到台中去依靠李老師,我們佛門講依止,拜他做老師,跟他學習。他是學淨土的,我是來想學教的。他每個星期講一次經,講一次古文,他是儒跟佛同時並進,星期三講經,星期五講儒,他重視儒,影響了我,儒是佛的根,沒有儒你佛法沒有根,你學不好。所以我聽他講了一部完整的《古文觀止》,三百多篇全部講完。用了多少時間?用了八年,每個星期一次,兩個小時,八年,這部東西完成。我在台中住了十年。

  才曉得經義裡有這麼多的區別。一乘是最高的,一佛乘。而《法華經》裡麵世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十方三世佛,唯說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說真話就是一乘,教大家真叫妄盡還源,這是一乘。二乘、三乘,二乘是大乘、小乘,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菩薩是大乘,緣覺是中乘,聲聞是小乘,這三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那我們就知道了,大乘、小乘、中乘都是佛的方便說,佛的真實說是一乘。我們今天展開《華嚴經》,經是一乘經,現在我們看賢首國師的這篇文章,這文是一乘文。一乘我們聽了,不能說不得利益,各個都得利益。利益的淺深,各人根性不相同,有人得的深,有人得的淺,有人完全得不到,那就是阿賴耶識裡種種子,都好,都是不可思議。阿賴耶裡頭有華嚴種子,有妄盡還源觀的種子,這都了不起,縱然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再要遇到緣,你肯定就往上提升。每次遇緣就提升一級,到最後你決定悟入。這就是普度眾生,決定普度,但絕對不是一次,熟者先度,沒有熟者就後度,有先後次序不同,決定是普度。

  所以講『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這是比喻,比喻什麼?比喻自性,就是我們講的佛性,我們的自性,《華嚴經》上講的法性,用寶珠來做比喻。寶珠,說實在話,我們沒那麼大的福報,沒見過,隻是聽佛在經上講過,這個珠有光,而且有很多的稜角,就像金剛鑽一樣,麵麵放光,遍照法界。「白淨」,一塵不染,「寶網」是它的形狀,就像金剛鑽一樣,那是個網狀的形狀。「萬字」是吉祥,這個萬字就是佛胸口好像一個符號一樣,我們念萬字,這個萬字就是這個意思。「輪王」,輪是輪寶,輪是圓,代表圓滿,王是無上,沒有比他更高。在一個國家,國王是最高,在遍法界虛空界,自性最高,用寶珠來形容這個心性。『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這個寶珠起作用,「明」是它的光明,「徹」是講它的功能,「十方」是四方四維上下,遍照!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在太陽係的中心,圍繞著太陽這些大行星、小行星,這是科學家發現的。科學家沒有發現的,像佛法裡麵所說的那就多了,說起來科學家知道,他也承認,不否定,在太陽係的太空當中有微塵,這個微塵那就無法計算。在佛法講,一個微塵就是一個世界。學過《華嚴》的人聽到這個會點頭、會相信,不會否認,陽光普照。

  『無思成事』,無思是沒起心動念,你看在太空當中,成就這些物質的現象。星球有大有小,大,像太陽是最大的,它要不是最大,它沒有那麼大的能量,沒有那麼大的引力,把整個太陽係的星球都能夠引住,叫它在一定軌道上運行不會錯亂;小,小是太陽係裡麵的微塵,這是小的。我們現在的天文望遠鏡也很難得,可以看到太陽係裡麵在軌道上運行的小行星。小行星有的星它的直徑不到一公裏,小星,在這個太空當中運行,不到一公裏,很小的。當然還有更小的。大概說是二、三公裏以上的,到十幾二十公裏,天文書籍裡都有記載,像這樣的小行星很多。每個行星都有,地球也不例外,數量多的會形成一個光環,像諸位曉得土星有很明顯的光環,那很多,太陽反射的時候像個環的樣子。實際上許多行星都有這個光環,隻是數量少的時候顯不出來。我們地球也有,數量沒有那麼多,所以沒有明顯的光環。這是什麼?無思成事。這些大小星球,你說這裡頭有沒有人?會不會像我們地球這種狀況一樣?我們學過《華嚴經》的人,要出這麼一個題目,你怎麼答覆?我們肯定答覆,它有靈性,這是什麼?這是我們從一體二用裡麵明瞭的,物質跟精神離不開,再小一粒微塵它有見聞覺知,它有受想行識,有受想行識它就有念。沒有受想行識,它有見聞覺知,叫無思成事。

  江本博士的水實驗裡麵給我們證明,無思成事,成什麼事?我們是有思、有念對這個水,水是無思、無念,它反映出來的這個結晶圖案,這就成事。你要知道,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起心動念,接受外麵的信息,自自然然形成了反映,是這麼回事情。偶然的是這個樣子,法爾如是。如果我們的意念不斷的對它,時間久了之後它也被汙染,肯定它會汙染,汙染怎麼樣?汙染,它就有受想行識。你們諸位想想,我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偶爾,不受這個汙染,如果是長時期,像江本博士那個實驗室裡頭那些水,我相信它們不但有見聞覺知,它有受想行識。為什麼?天天對它,習慣成自然,就這麼個道理,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你決定被染汙。雖然自性不染汙,他妄識生起來,相是幻相,現相,物質、精神都是不可得,所謂是相有性無,體性沒有,所以相是假的,相不是真的。

  既然有相,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就有識,識是什麼?識是受想行識,它有這個東西。佛問識,佛不問性,性是法爾如是,不用問的。所以無思成事,『念者皆從』。念是甚麼?有分別、有執著,他能隨緣,隨緣妙用。這個妙用,我在此地再補充一點,實報莊嚴土現前,你說是不是妙用?是的,每個人都承認。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不是妙用?是!你造作不善,那個地獄現前,那就是妙用。淫欲的心行感得炮烙的那種刑罰,妙用,沒有人替你造,自己變現出來的。所以你要問,十法界依正莊嚴什麼道理?為什麼會有這個事情?這兩句話就答盡了,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這把十法界依正莊嚴說盡了。

  底下兩句很重要,教我們還源,『雖現奇功,心無念慮』,這個現奇功,都是現奇功,功是功用,奇是奇特,你沒有辦法想像。你善念善行,幫助你提升,從凡聖土提升到方便土,從方便土提升到實報土,實報土提升到常寂光土,你還源了,這是奇功。迷失了自性,無染而染,自性並沒染汙,你被什麼東西染汙?你被妄想分別執著染汙了,染汙之後這個現相就扭曲,心現的相扭曲了,變成六道、變成三途。這個東西常說,自性變的相決定不會變,《中觀》上講得好,性相都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沒錯,實報莊嚴土如是,阿鼻地獄亦如是。大家如果再不好懂,我們用古大德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拿著一團黃金,分量一公斤,一公斤的黃金,我把這一公斤的黃金造一個佛像,我天天恭敬拜它,把它造成一個佛像,是現奇功。信佛的天天拜佛,幫助你佛法界裡頭提升。不信佛教的人,他喜歡寵物,他喜歡小狗,把這一公斤的黃金去做一個小狗,每天拿在手上做玩具,也是現奇功。天天喜歡狗,跟狗玩,很愛狗,他來生就變成狗。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他想這個東西,他就變這個東西。所以貪心就變餓鬼,瞋恚就下地獄,愚癡就變畜生,千變萬化,都是在現奇功。變三惡道是消你的罪業,那不是奇功嗎?要不然你罪業到哪裡消?你罪業消不了,你就回不到人道來。就像人犯罪判刑,一定要刑期滿他才能出來。出來的時候緣又不同,遇到殊勝的緣,他就接受到教育。你想想海口的監獄,那就緣太好了,他能接觸到《弟子規》的緣,《弟子規》的教學能在監獄裡麵教,把監獄變成學校,犯罪進去,成佛出來,這還得了!這都是雖現奇功。

  「心無念慮」,這就是《華嚴》了,與《華嚴》相應就在這裡,心裡麵沒有念、沒有慮。我們從哪裡學?從什麼地方入門?我舉一個例子,現在這個社會,確實造成絕大多數的人對於整個社會群體的懷疑,對人懷疑、對事懷疑、對物懷疑,這是有道理的,能不懷疑,這個人是了不起的人,這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有顧慮,所以懷疑跟顧慮,現在人很多,這不能怪他,是必然的現象。他為什麼會有顧慮?現在人生活在世間沒有依靠,誰靠得住?現在人悲哀,從前人在這個世間他有樂趣,他有樂,現在沒有樂了,隻有苦沒有樂,跟餓鬼地獄實在沒兩樣,餓鬼地獄裡頭沒依靠。

  在過去,人生在世,他的依靠是什麼?家庭。他是這個家庭的一分子,這個家庭是他一生的依靠,所以他沒有念慮,他沒有懷疑,他沒有顧慮。在社會上無論他從事哪個行業,誰支持他?家庭支持他,家族支持他。在從前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家族,小家族,小家族是一個小枝,像樹一樣,它是個小枝,那個葉就要靠這個小枝,樹梢,那個樹梢是個家庭。怎麼說它是個樹梢?因為它至少有五代,五代就形成樹梢了。像我們從自己算起,有父親、有祖父母、有曾祖父母、有高祖父母,我們是小孫子。如果自己有兒女了,自己下麵有兒子、有孫子,上麵有父母、有祖父母,它是一個家族,兄弟姐妹大家庭。附設在外麵,親戚朋友,婚姻的關係,自己家裡女孩子嫁出去,男孩子娶外麵的女子,這就形成了,與各個不同的家族又形成了關係,很密切,有血緣關係,這是依靠。所以中國家庭自古以來它不能不重視教育,它要不重視教育,家裡要是出了一個壞分子,就可能把你這一個家庭搞亂,嚴重的是家破人亡,所以它重視教育。

  像現在的小家庭,一對夫妻帶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這無所謂,他沒有這種意識感;大家庭有這個意識,這個小孩沒教得好,那還得了!尤其是古時候,古時候政治製度,你做了官,你犯了法,滅九族,就是你一族的人就沒有了,犯重罪,滅族的時候,殺幾百人,上千人的!這個刑法,現在講太殘忍,這侵犯人權,他家裡一個人做壞事,他要負責任,怎麼能牽連你一家?可是古時候這個法有它的好處,為什麼?他做壞事,起心動念他要考慮到,不是我一個死,我一家就沒有了,不敢啊,不敢做壞事。另外是全家人監督他,所以政府不必要監督,你的家族監督。為什麼?我們生死同根,你做得不好我們都倒黴,你做好了我們都沾光。所以你想想看,古人這個方法還是好處多、壞處少。你家的父母兄弟、你的兒女都會監視你,你做了壞事情,大家都曉得,這個事情如果一旦要走向刑罰的時候,家破人亡。然後你冷靜細心觀察,真的是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聖賢教誨你學了,恥於不善,一切不善你要去做,自己感到羞恥,不願意做。你知道因果報應,你知道國家這些刑法的設施,不敢做壞事,這個社會就安定,政治就清明,沒有那麼多案件,這個社會上沒有壞人了。

  現在雖然社會變了,我們的聖賢教育丟掉至少有很長一個時期,現在社會亂了,真叫天下大亂。這個大亂,這種形式,都在古人意料之中,真有智慧,不是不知道,早就預料到了。我們要救自己,要救社會,沒有別的,回頭是岸,為什麼?還是找老祖宗、還是找古大德才行。古人的東西真的是經過千錘百鍊,超越時空,無論在什麼時代,它都是光芒萬丈,無論在什麼地區,它都能叫一切眾生受益。不但人受益,畜生受益,樹木花草受益,山河大地受益,雖現奇功,心無念慮,這與性德圓滿相應。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要想度自己,這兩句話要牢牢記住,認真學習,對人不懷疑,對事不懷疑,對一切萬物不懷疑,沒有顧慮。

  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話說得容易,那個心轉變難。我要是沒有錢了,我明天生活誰照顧?這很現實,你天天跟我講這些倫理道德,倫理道德能當飯吃嗎?穿衣吃飯太現實了。倫理道德裡什麼都有!你不敢相信,為什麼?你不懂倫理道德,所以你不相信,你真正懂得了你就相信。為什麼?倫理道德不離開因果的法則,因果跟倫理道德是同時興起的。你命裡不該餓死,你身上一文錢都沒有了,到吃飯的時候就有人送東西給你吃,奇怪;你冷的時候就有人送衣服給你穿,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無論你幹什麼事情就賺錢,你就不欠缺,你遇到人全是好人。這個事情是難,我遇的人不好,騙我,傷害我,我自己德行不夠,你要從這裡去想,你認真努力從德行上修養,德行到一定的基礎,那你真的是左右逢源,頭頭是道。那個人是很壞的人,他對你特別好,真有,不是沒有。那個人是個惡魔,可是他用菩薩心腸對你,他跟你特別有緣。一個是你自己修行的感應,另外是三寶威神加持,這要相信,這個信心很難發。

  我是二十六歲剛剛接觸佛法,親近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因為我們那個時候貧困到極處,的確是非常的艱難,僅僅真是粗衣淡飯,保住自己最低的日常生活,一無所有。老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那求不到呢?我不說他就告訴我了,求不到是你有業障,把這個機緣障礙住了,必須把業障懺除,你所求的它就現前。求,不為自己,為自己你的福報很小,不能說你自己求私人的時候,佛會賜給你福報,沒有這個道理。所以你要拓開心量,你要把你自己的身心奉獻給一切苦難眾生,你的福報馬上就變大。為什麼?一切眾生的福報加在你身上,你沒有福報你怎麼能幫助別人?所以你有福報是可以幫助別人的,不是你自己享受的。你自己享受的,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積的福報,享得盡的。有些人一生享盡,有些人二代、三代享盡。過去一些帝王大臣,祖宗積德積得厚,能夠延續到十幾代、二十幾代。所以我們印光大師,近代淨土宗的祖師,他一生最佩服的是孔子,孔子家裡世世代代積福,到現在七十多代了,不衰。孔家的人現在在國內好像沒看到很多人尊敬,但是國外人尊敬,聽說你是孔夫子的後代,都特別禮遇你,外國人知道孔子。在佛門也是如是。我們在新加坡,有一位伊斯蘭的長老,穆罕默德的後代,所以一提起,沒有人不尊敬。

  你要是真的把這些理事參透,人怎麼能不積德?過去無知,造作一些罪業,沒關係,隻要你能回頭,回頭是岸。一回頭,我們常講的,把自心內心深處與一切人事物的對立化解掉,對立沒有了,矛盾就沒有了,衝突就沒有了,身心和諧,你自度了。自度而後自然會影響別人。影響也得看被影響的人善根福德因緣,他善根福德厚,很快就接受影響;如果他的煩惱習氣重,善根福德薄,那可能是二、三年後你看他回頭,七、八年後回頭,十幾年後回頭,都是一生成就。還有是到臨命終時回頭,有沒有救?有救。臨命終時還糊塗,還不能回頭,那就來生,來生後世,太多這種情形。自己要知道,自己要清楚,要幫助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成就,而且希望能夠把時間縮短。尤其是機緣不能錯過,這一錯過之後,以後再能不能得到?不一定,很不容易。所以佛在經裡麵告訴我們,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話是真的。

  我們今天在此地,這個緣無比的殊勝,隻要你心無念慮,你在很短的時間就能成就。我們是遇到淨土法門,《彌陀經》上跟我們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就成就。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麵看到,宋朝瑩珂法師念佛三天往生,他為什麼能往生?沒有別的,心無念慮,萬緣放下,一心向佛。佛說的若一日、若二日,根最利的,用心最猛的,一天就成就,你怕什麼?這些道理真參透了,能放下,明天沒得吃不要緊,我念一天佛,說不定我一天就往生了,這個機會多好!到極樂世界,那我的生活環境比這殊勝太多了。一天不行,兩天,七天不吃飯,七天肯定往生,這世界還有什麼留戀的?所以你就沒有疑也沒有慮。沒有疑是相信佛,一心向佛。你看看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祕訣,隻有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把念佛祕訣告訴你了。都攝六根,就是把念慮全收回來,收心;淨念相繼,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相繼是不斷,七天不斷,一天不斷,都與大勢至菩薩念佛的祕訣相應,你做到了。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不能成就,貪生怕死,對這個世界還是很留戀,他不肯放下,那就沒法子,佛幫不上忙。你真甩掉的時候馬上就去,佛那邊立刻就接引,你才體現到彌陀如來、觀音、勢至真正慈悲。你對他懷疑,那有什麼法子?一點辦法都沒有。下麵大師引用《華嚴經》這首偈子:

  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這就是說明為什麼你要心無念慮。雖現奇功,就是前麵兩句,轉輪王成就殊勝的七寶,這是雖現奇功。這個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這從比喻講是回歸到業性,不管是善業,不管是惡業,前麵我講了,善業成佛、成菩薩,惡業墮地獄、墮餓鬼,業性亦如是,都是奇功,我們眼前現的境界都是奇功,殊勝奇特,不可思議。我們今天病在哪裡?我們把這些所現的都認為是實在的,不知道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不知道這個。我們在這些虛妄幻化的現象當中起了分別執著,在這個地方生起貪瞋癡慢,生起想控製它、想佔有它,生起這個念頭。這些念頭自性裡頭沒有,你生起這個念頭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如果真得到了,釋迦牟尼佛也幹,孔老夫子也幹,得不到。所得到的,你能控製的,你能夠佔有的,是命裡所有的,那就是你命中的福報。因為你有強烈的控製的念頭、佔有的念頭,你那個福報享得很快,過去生中一世修的、二世修的、三世修的,可能那就看你的緣分。

  如果在三寶裡麵,那消耗就更大,三寶裡頭你佔有一年,我做個比喻說,等於說你在世間裡麵佔有權位一百年,它的消耗大。世間法的消耗小,佔有能量小。在佛門裡頭,因為佛法是遍法界虛空界,所以佛門叫常住三寶。世間法裡頭,像在中國,政府裡麵這些財物你把它佔有,拿來自己私人享受、享用,這個罪,中國有多少人?十三億人,十三億人都是你的債主,這個麻煩。為什麼?人民納稅,政府的錢是人民的稅收,這個錢用不得。所以佛告訴我們不漏國稅,你漏國稅你要負債,負不起,這麼多的債主,你哪一輩子能還得了?而佛門的債那就沒辦法了,佛都說不清楚,為什麼?佛門常住物是通遍法界虛空界,遍法界虛空界裡麵所有這些出家人都有分。所以大乘教裡麵說,眾生造作五逆十惡罪,佛能救,盜三寶物,佛不能救。現在許多人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佛門東西隨意自己拿去用,不曉得,造作這個罪不得了。所以你要看清楚,一個人東西,再富的人家,一個人東西,我去偷他、佔他便宜,我將來還是還一個人,好還,果報現前的時候很簡單。最麻煩的是佛門,因為這施主,你看特別是窮困的,他的錢得來不容易,供養一點點,為了什麼?為了修福,你把它佔有,那麻煩多大,你自己去想去。可是在佛門當中修福,那個福也不得了,這個世間大富大貴,這個大貴,古時候講帝王將相,億萬富翁,都是在佛門修的。所以修福容易,造罪也容易,享人天福報容易,墮阿鼻地獄也容易,這是我們不能不謹慎的。有這個緣是好處,也未必是好處,好處是什麼?你修福可不得了,那真是大福報;未必是好處,你在這邊起一念私心,那就不是好處,你多生多劫修的福報很快就被消掉,罪業現前的時候就是三途。

  但是現在佛經沒人講了,所以事實真相沒人曉得,有人敢幹。知道的人在修福,修福,明天被人奪去了,沒有關係,一天的福報就不得了。我在這裡建個道場,像現在你花了幾千萬建個道場。這個道場福報很大,不說別的,就這七百天的三時繫念法會,這個福報就不得了。就憑這個福報,你是真心在這裡修福,這七百天,你的果報是天王不是人王,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報。所以七百天之後,這個廟全部把它毀掉了,不相幹,福報成就。那個毀掉的他造業,他的罪業,那他是永遠墮地獄,各人受各人的,因果!所以真正聰明人、有智慧的人,他抓住這個機會修福,一天的福報都不可思議,何況七百天,這還得了!七天都能夠念佛往生,七百天怎麼不能夠?哪有這種道理!凡是不能夠的,都是你自己對這個世間有貪戀,你放不下。我們看賢首國師後麵這幾句話:

  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

  這是指這條「定光顯現無念止」。

  思無慮任運成事。】

  這句話要記住。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分別執著,沒有懷疑、沒有顧慮,事情自然成就。這就教我們處理日常事務胸有成竹。真正了解事實真相,就是所有現相是幻相,不是真實,隻要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實相。所以我們可以恆順眾生,你想怎麼做,不礙事情,都好,沒有一樣不好。對大眾有真正妨礙,我們就提出建議,給你做參考。態度,前麵教給我們,要記住,要質直、要柔和。質直是什麼?現在的話講真誠心,態度一定要柔和,言語柔和,態度柔和,諸佛歡喜。現在我們曉得,不但諸佛如來護持道場,天上人間這些護法善神太多了,鬼神就更不必說了,沒有一個不歡喜。大家都喜悅,那現在人講這個磁場多好,在這個世間不容易找到,磁場好,對我們來講就是加持,我們住在這裡身心安穩。有人身心不安,不安是你的疑慮太多,你真的是無思無慮,你就心安理得,這比什麼都重要。尤其現在是亂世,災難很多,我們做到無思無慮的時候災難也沒有了,災難雖然外麵有,不會影響到自己身上。所以佛法講它有道理在,他不是隨便說的。

  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

  這還用前麵這個比喻,像前麵講的寶珠,遠近同時照,照得很分明,照得很明顯,前麵講的包含空有。我們天天在這裡念的,你看疏文上頭一句就念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本來的心量,要恢復。為什麼?量大福大,希望我們回到自性的度量,我們才能把自性裡麵的智慧福報加持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有福同享。他們能不能得到?能得到。為什麼能得到?他自性跟我們自性沒有兩樣,隻是他有障礙,他有障礙,我們障礙沒有了。我們障礙沒有了,諸佛菩薩的障礙也沒有了,也就是諸佛菩薩的光跟我們的性光合而為一,佛加持我們,我們也增一分佛菩薩的光明。這個加持是雙方的,我們中國人教學講教學相長,老師幫助學生,學生也幫助老師,老師成全學生,學生也成全老師。所以這裡頭互有恩德,老師對待學生仁慈,學生對待老師孝敬,互有恩德。學生常常發問,有的時候老師並不知道,一問,清楚了,老師就明白了,這叫師資道合,學生資助老師、幫助老師提升境界,老師教導學生。

  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

  二乘是小乘,為什麼提小乘?小乘心量小,雖有慈悲心,二乘人往往是愛緣慈悲,我喜歡你,我對你很慈悲;我不喜歡你,不理你,當然他也不害你,他不理你,你跟他有緣他幫助你。他不像菩薩主動幫助一切眾生,縱然這個眾生是排斥佛法,甚至於侮辱菩薩,菩薩也不會捨他,這很了不起。菩薩像慈母一樣,兒子再壞,她還是關心、還是那麼樣的愛護;兒子背叛父母,父母永遠不會背叛兒女的,父母總是天天念著他、想著他,這兩個人心情不一樣。二乘人沒有這麼深的道義,沒有。所以二乘障道,他的果報隻到阿羅漢。佛在經上講,阿羅漢能不能回頭?能。要到什麼時候回頭?兩萬劫,兩萬劫他才想起來我要提升,把自私自利放下,兩萬劫。辟支佛呢?辟支佛也算是二乘,二乘就是聲聞、緣覺,辟支佛比阿羅漢聰明,他的障礙是一萬劫,一萬劫就回頭,阿羅漢是兩萬劫。換句話說,二乘人不是永遠的二乘,成就緩慢,要耽誤這麼長的時間,所以把它比喻『塵霧煙雲』,障礙。外道,心外求法,也要走很多冤枉路。他是善心,他也是善行,但是他有分別執著,執著他所學的是真的。甚至於佛菩薩所傳的、所修的他輕視,雖然他也學習,他不學你的,他看你的經教,不學你,不會依照你的理論方法去學習,他還是修他的那一套。也就是都要拐彎抹角,要轉很多圈子才能成就。

  從這些地方我們就真正能體會到,最直捷、最可靠的,最簡單的、最容易的,保證一生成就的,就是念佛法門。所以很多同學來問我,我自己也沒有明心見性,我哪有法告訴你?但是我是像孔夫子一樣,信而好古,我對於佛菩薩、對於古人所傳的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喜歡古籍,我喜歡古人。古聖先賢都教我們,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一生決定成佛,為什麼不修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時間短的一天,《彌陀經》若一日,時間長的一輩子。你也不要求著趕緊往生,用不著,順其自然。為什麼?你要是求明天就往生,欲速則不達,如果你心不是真清淨,你還會產生障礙,魔障現前。所以不如順其自然,有一天,好好修一天,明天沒有,不就往生了嗎?不要想著還有明天、還有明年,不想這個。這就是印祖常常教人,他自己是這麼做,把「死」字貼在額頭上,想到我明天就要死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自己沒有了,對罪惡的人他也用很軟、很慈悲的心腸對待他。我要走了,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我能帶得去,「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今天所擁有的,心理上一絲毫牽掛都沒有,你才叫真正解脫了。你還想著這個、想著那個,你離不開娑婆世界,你離不開三途六道。為什麼念佛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能往生?就是這些東西、這些繩索把你綑綁著,你出不去,你必須一條一條全部把它砍斷。

  所以第四這一段,定光顯現無念止,就是教我們放下念慮,就是教我們無思無慮任運成事。你有思有慮,你做的事還會有副作用,無思無慮,成就的事業沒有副作用。在現前這個社會當中做事,做一樁好事,被人騙了,隨他去,各人因果各人承當,不放在心上,這就好。你發心拿這個錢做這個功德,這已經是十方常住的,他今天在這裡麵非法佔有,他的事情,這就不是你的錢財,你已經施出了,這是十方常住的,他對十方常住結罪,不跟你結罪,你的布施功德是圓滿的。縱然,譬如我們建這藏經樓,這筆錢被人家騙去了,我們出錢的人功德圓滿,一絲毫沒有損傷到;那個欺騙盜三寶物的,他有罪過,他對三寶結罪,不跟你出功德的人結罪,你出功德的一絲毫沒有影響,各是各的。所以佛法裡麵這個結業的果報,比世間法律嚴密多了,世間法律還常常有弊病,顧慮不周到,因果律太周到了,真的是絲毫不爽。

  所以我們不能夠為二乘外道,後頭還有權教,權巧方便,那就是迂迴的道路,被這些東西所障、所蒙蔽,那就錯了。這是要智慧才能解決,沒有智慧,信心能解決,我相信淨土,我相信阿彌陀佛。要知道《阿彌陀經》跟《大方廣佛華嚴經》無二無別,隻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講得詳細,《彌陀經》講得簡單,內容完全相同,一個是略說,一個是細說,是一樣的。修行法門沒有兩樣,都不外乎,大勢至菩薩八個字講盡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看看賢首國師這一篇文,大勢至菩薩這兩句話是不是把它全部包括了?是的。大勢至菩薩說得簡單,說了八個字,賢首國師寫了這篇文章,都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沒有兩樣。可是我們對於大勢至菩薩的話聽不懂,兩句話聽到的時候,好像懂了又沒有真懂。把賢首國師的「還源觀」認真學了一遍之後,再回到《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明白了,原來大勢至菩薩講的就是這個,「妄盡還源觀」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原來不二,你說它多妙。

  都攝六根就是放下萬緣,用《華嚴》來說,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是什麼?六字洪名。所以真修行的人,心裡頭隻有佛,口裡頭隻有佛號,遇到外緣,什麼事都可以幹。幹事情幹什麼?幹事情是護持正法,饒益有情,這行菩薩道。心裡麵乾淨一塵不染,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不就成就了嗎?天下還有沒有事情?沒事。古人講的話沒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要不肯放下,還有念、還有慮,庸人,古大德說的,你是自找麻煩,沒事,本來就沒事,現在還是沒有事,未來還是沒有事,你何必找事?這就錯了。所以什麼事情都有緣,我們到這裡大家相聚,緣,緣聚很歡喜,緣散了很安靜,為什麼?本來沒有,緣也不是真的,緣聚緣散是個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有緣,將來還會相聚,極樂世界相聚,十方法界,有時候弘化眾生的時候又碰到了,好事情。總而言之,可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那你就錯了,放在心上就變成塵霧煙雲,你的心就被染汙,不清淨了。說到這個地方:

  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

  結歸到這一條的標題,這一條教我們放下念慮,也是大乘教裡麵常說的心行處滅。現在我們懂得了,心行,心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是心;行,就是這個心,這是妄心,妄心在起作用。妄心起作用不要緊,隻要你能夠在妄心起作用的時候,無思無慮,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工作應酬,任運成事。麵對一切法,用心要像鏡子一樣,鏡子什麼?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不能像照相機,照相機照一個落一個影子,照兩個落兩個影子,影子落多了就一塌糊塗,你心被染汙了。佛菩薩他們殊勝之處就是不落印象,不落印象是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了。阿賴耶的轉一定是意識、意根先轉,意識是分別,意根是執著;換句話說,我們放下分別執著,阿賴耶識就轉了。阿賴耶識轉了之後,外麵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個五識轉了,轉作什麼?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就是此地所講的任運成事。

  這個意思廣,任運成事可以任運成佛事,任運成菩薩事,任運成三途六道的事。怎麼會成這個?這就很奇怪了,無思無慮怎麼會成這個?是的,這是你看到多少眾生,行善的三善道去了,造惡的三惡道去了,這是他們成的事,你任運,你沒有加以分別執著,眾生有感你就有應。感應道交,那就像楞嚴會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應以什麼身得度現什麼身,任運成事。為眾生演說,應該怎麼樣表演,應該怎麼樣說法,也是任運成事,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有妄想分別執著,就好比我們現在上台講演,預先打個稿子,預先有這麼一個東西在,那是有思有慮。那你上了講台沒有講稿,你也沒有準備,任運去發揮,也成事。我們在此地看的,胡小林居士,在這裡給我們做了十二個小時的講演,沒講稿,我隻給他出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他講了十二個小時,講的內容是他自己修學的心得報告,完全是事實,所以他不需要打草稿。學佛的時間雖然不長,隻有兩年多,那是過去生中修的,這一生當中,在這個年齡上又碰到了,把阿賴耶識裡頭那些舊檔案又搞出來了,完全提出來了,接上了,銜接上了,就這麼回事情。

  所以總而言之一句話,必須真幹,這個事情不能作假。從這裡開始,然後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那麼《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任運成事,要不要去記?要不要去學習?不需要,自然就是,本來就是。你跟諸佛菩薩,過去也好、現在也好、未來也好,決定沒有兩樣。所以對人、對事、對物要知道放下疑慮,無思無慮,確實任運成事,三寶加持。在中國,真的祖宗加持,一切善神都在幫助你,自然成功,你自己都莫名其妙,到底怎麼成功你自己不曉得,你說這個多自在!自己心裡麵隻有阿彌陀佛,隻有極樂世界,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一無所有。我們這個路子就走對了,決定沒有絲毫偏差。所以心裡是一點牽掛都沒有,到什麼地方平平安安,心平心就安,安了,安底下就有樂,法喜充滿。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